•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一年到头

一年到头,The End Of Year

主演:陈刚,王昌娥,张彤,冯丁洪,曾韵蓁,王明智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一年到头》剧照

一年到头 剧照 NO.1一年到头 剧照 NO.2一年到头 剧照 NO.3一年到头 剧照 NO.4一年到头 剧照 NO.5一年到头 剧照 NO.6一年到头 剧照 NO.13一年到头 剧照 NO.14一年到头 剧照 NO.15一年到头 剧照 NO.16一年到头 剧照 NO.17一年到头 剧照 NO.18一年到头 剧照 NO.19一年到头 剧照 NO.20

《一年到头》剧情介绍

一年到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春节将近,带着同村的几个兄弟在北京奋斗多年的包工头张国栋(陈刚 饰)正准备放下一年的辛劳,带着女友回家过年,但是一次小小的事故,让他结识了苦于无人装修新房的重点高中副校长白老师(冯丁洪 饰),于情于利,张国栋踊跃接下了白老师家的装修工作。另一面,内科主任医师李家梁(张彤 饰)也准备带家人回湖南老家为老父亲做寿,可不仅车票难求,一心想让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妻子害怕耽误儿子学习,对回家一事坚决反对。张国栋的装修工程出了差错,着急用新家招待归国儿女的白老师急火攻心,进了李家梁所在医院,李妻得悉白老师身份,开始考虑如何为儿子拉上关系……一出回家探亲的戏剧在北京城里上演。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康熙王朝人生若如初见人生大乱斗美丽至极诱情转驳月面兔兵器米娜希斯特斯兄弟逃离欲望岛八面修罗之凤凰雪天下第一楼仕女图伊兹的礼物三更2男人之苦让她走黄金十二宫9号秘事第七季大唐玄奘爱寻迷终于找到他窗中女孩午时三刻燕赤霞猎妖传第二处女醉酒夫妻梦幻岛暗黑之瞳第二季黑色电话摩登澡堂飙速宅男LIMITBREAK

《一年到头》长篇影评

 1 ) 一年到头

一年到头,曾经的年少轻狂,现在才发现,与家人的团圆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家庭,一切都是浮云,人就会迷失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

影片从农民工为切入点,把社会上的种种现实丑陋都展现出来,继而又展现出农民工的那种自然,纯真的现代面貌。

影片最后的医生的眼泪道妻子的妥协展现了当今社会人们自身矛盾。

而架桥老人的最后期守也是社会全体老人的心愿!

 2 ) 《一年到头》了,回家过年吧

贺岁电影拍成这样才有点味道。

一个装修工头辛苦赚钱、讨要拖欠工资、为了赶上带着女朋友回家过年而徘徊在自私与责任之间、最后毅然决定开着自己的小破面包回家的故事;一个主任医生在手术失败的压力下四处求票回家给老人祝寿,与一心一意要保证即将中考的儿子的复习时间的妻子之间的分歧和理解;一位即将退休的重点中学副校长为了即将回国陪自己过节的子女们准备新居所投入的期盼与用心,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无奈;还有一个社保福利优厚、生活无忧的老干部害怕独自一人呆在家里而赖在医院的故事。

这并不是如《命运呼叫转移》般拼凑似的小故事,这是一个老百姓这一年到头大家都要面对和考虑的事儿。

每个人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下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对身边的人产生直接的或是间接的影响。

谁也别说谁跟谁没什么关系,就是这一年到头里的这点事儿,把我们都能联系到一块儿去。

过年了,也许你想回家,也许你不想回家,也许你想回家而又不能回家。

究竟怎么做的决定权在你自己,但是如果你有幸看看这个大故事,这些小故事,希望你能做一个能令自己满意的决定。

贺岁档当然应该是百花齐放的,给忙了一年、累了一年、倦了一年的观众们提供一个更大的优质的可选择的空间是贺岁电影的责任。

所以我们去看《投名状》、《集结号》、《大电影2.0》、《蓝莓之夜》、《棒子老虎鸡》之类,萝卜白菜各挑各爱。

但是如果少了一部真正讲“过年”的片子,难免心里不会觉得空落落的。

还好有了这部《一年到头》,虽然只是碰巧看到了,里面的主创人员从演员到导演我还真一个都没听说过,可是我真的觉得很温暖、很满足。

片子很实在,实实在在的调侃了我们身边买票的规则、医院那点猫腻、农民工维权、升学的压力、小商人“杀熟”这些不大不小的事。

之所以说是调侃,是因为我觉得表现得挺有意思,看得直想笑。

回家过年这个主题是大有动情的主旋律可以发挥的,也确实这部片子足以让人落泪,但是泪水也许真是幸福的,嘴角是向上翘的,心里是温暖的。

过春节是中国人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最重要的习俗,不要觉得中国人老土,也别以为老外就不过节,蓝眼睛们把这节那节的过得可也没含糊过。

片子里,那位赖在医院的老人在除夕之夜坐在病床边痴痴的看着窗外的焰火,画面浮现老校长儿孙满堂的团圆饭,身后值班的医生吃着饺子。

这样的场景不轻不重准确地击中我心底某个脆弱的区域。

相信我,过年了,即使你不能回家,也别让老人独自等待。

 3 ) 被生活本身感动

看完电影写影评是一件很矫情的事儿,好象写读后感或者小学春游玩了还得写作文似的但是人总是善忘得,有些许的感动还是象记录下来的片尾许巍的歌没说的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阻挡什么,每年春运那么多人,晕倒了还要回家,荒谬么,子非鱼,这么难这么苦,不能阻挡一年到头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创作者的意图,所以不要事先看影评的好,写实的镜头风格,多头的主线,让人也许以为又是一部石头或者刘跃进,扑面而来的真实,使人不觉得像在看电影,而是你每天在其中的社会,没有什么配乐,让人不知道创作者的立场,这些真实,中立的真实,导演没有给出任何态度,我是该看作调侃一笑了之还是同情剧中人,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配乐其实是一种创作者表达态度的方式,习惯了速食不用大脑的我,很不习惯,一开始觉得,怎么能没有态度呢,但是看到后来,才欣赏这个做法,最关键的地方,还是有配乐给你态度立场和煽情的,前面的沉默给后面的渲染铺垫积蓄了力度和感染力。

电影开始的时候,导演想塞进去的东西太多,连八荣八尺都不忘放一个背景,每个镜头都用意设计,略显匠气,还好一会就开始平平静静地讲故事,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里面没有太多的巧合、太离奇的冲突设计,什么都不会超乎你对生活的经验,用生活本身感动你,每个人都不容易,为别人感动,也为自己感动,大家都是小人物,没有大富大贵高官重权,没有那么多脱离我们平常的生活场景和故事,每个人都在活着,为一点点小小的理想和不那么惊天动地的平凡爱情、亲情努力着,好好活着。

都是好人,都有不顺。

每个人都那么相似,就像是自己女友、自己的邻居,女孩都那么相似,从小梅身上仿佛看到自己的女朋友,被人欺负了找自己哭,不肯下车走路,但是只要好好哄,还是很听话很娴淑。

包工头和医生两个人似乎代表了全体男人,他们的老婆也是全体女人的代表,医生让我看到了我以后也许的生活,工作、金钱、亲情,一个男人有很多的责任要承担,没有借口推托,老婆不是坏,在前面真觉得这个女人很讨厌,但是孩子和老人都重要,女人更多可能是考虑自己小家庭,最后看到丈夫哭了,她也是一路狂奔的。

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没什么离奇的情节,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情感,这部电影就像是你每天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琐碎,也许不值一提,但是我感动了被生活本身。

 4 ) 回家: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1月20号下午5点,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最后一科结束。

6点,办理退房。

6点半,还回借来的自行车。

随即到北大南门外的火车票订票点,因为七点开始放票。

那里已经排起了很长的队伍,约有三四十来个人。

天气寒冷,你可以听到连绵不断的跺脚声,还有连绵的抱怨声:“怎么到时间了还不开门?

”八点多我排到了窗前,之前的一位仍然没有离开,里面的小妹已经熟练地喊起“后面的到哪里?

”那个人犹豫了一番最后决定要站票了,为此他又再次确认了一下有没有其他到杭州的车次,硬卧或硬座。

里面的小妹已经有点不耐烦了。

如果在西站,售票员早就提高嗓门了。

他后面的我一直紧张着,就像在第一场政治考试开始时那样,心纠结在一起。

因为我还是担心买不到回家的票,毕竟离七点开始放票已经过去很久了。

如同那时患了强迫症一般叮嘱自己先写名字,同样,当时我在反复背着车次、终点、时间。

2517,这个已经很熟悉的数字排列,报上去,然后等待回应。

后面的人都伸长着脖子,呼出白气,手机铃声此刻仿佛都消失在黑夜和昏黄的灯光之中。

那几秒,顿时变得很长。

她的几种回答我早已在脑中想好,不管结果怎样她都会是同一种表情。

买不到票的人很多,她已经无暇对任何一个不走运的人表示遗憾了。

还好,我买到了回家的票。

逆着队列走出,很多人的目光聚集在火车票上,同样我也是,看着票面,而不顾另一只手里攥着的找回的零钱。

那晚的晚饭是相当的晚,不过也吃的相当的爽。

买到票是这一年最好的结尾,不管成绩怎样,这一年到头了,终于自由了。

可以不再去记忆那些理论、思考那些问题了,不用再躲在我那个半地下室里看着铁窗子想象自己眼下如同一只囚鸟,不用再留恋吃饭时那短暂的休息时间,中午床上那一天之中寥寥无几的射进来的阳光。

有一两次晚上实在学不进去时,循环播放着许巍的《蓝莲花》,歌声响起,向往也响起。

情景当然是从买票、检票到回家开始。

1月24号晚八点,混迹于北京站二楼第三候车室的人群中,很多人翘首以盼,电子屏幕有发车时间——九点,但是没有开始检票的时间。

焦虑的烟圈升腾,人们的心中的硝烟也在弥漫。

没有人愿意拥挤,可是从检票口那里像一支箭一样飞奔下天桥到月台再上车,这的确是一段奔向自由的旅程。

你周围奔跑的人就是这一年里你碰到的形形色色的有印象没印象的人,那个天桥就是要离开的城市,那些检票的就是冷漠无情地递给你最后结算的工资的家伙。

等我上了车一摸书包侧面的口袋,陪伴我考研的那个大肚水壶早就挤没了。

它也自由飞翔了。

也许是回家前的艰苦卓绝,还有这一年大事小事的了结,更加衬托了火车奔驰在自由轨道上的那种感觉。

前方是安详宁静的海滨小城,有海鸥和灯塔......在看完《一年到头》这部电影后,颇有感触,尤其是结尾处火车站里熟悉的景象,音乐自然响起(很赞配乐),不自觉的一种对前方期盼和向往的感情倾泻出来。

我就不说它的内容了,这是一部好电影,很适合在下了车回到家之后观看,那就是我们旅人的生活。

 5 ) 社会缩影

有天早上赶去和平,想看10块钱的早场电影。

可惜到时已经过了十点,所以就没看成。

走之前,看下了大屏幕。

哦,原来放的是《一年到头》。

再后来,有国外专门关注中国电影的资深影评人推荐这部影片,并称之为2008年最棒的一部中国影片……2009年,见到了本片的监制。

一提到这部影片,他就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这部电影上映之前,部分院线经理看后,觉得相当不错,甚至考虑多安排场次力推。

但紧接着,这片子就得了一个国家奖并获总局推荐。

于是很多院线代表,便想当然得以为是部主旋律电影,不会有多少人来看,便把场次都安排在了上午,权当交差。

虽然制片方最后票房还是收回了成本,但还是相当可惜。

“装修问题、欠薪讨薪、亲戚杀熟、医疗事故、职业医闹、升学问题、乱花医保、老年孤独、春运票难”,可以说这部影片就是当下中国社会诸多问题的一个缩影。

在保持相当可看性的同时,又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10.01.01晚写于外公家

 6 ) ”你吓着我了“

不经意看到这么牛逼一片。

民工、大夫、老师装修、讨薪、考试、上学、结婚、销售、纠纷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我们乏味琐碎无可救药的生活里面,还涌动着这么温暖和生机勃勃的力量。

故事讲到梁大夫黯然落泪那一刻,上满的弦倏地松开了,我们全乱了阵脚,生活的所有粗砺,都化在浓浓的感动里,使我们想起,催我们前行的,原来是小小的梦想,酸甜的爱情,和回家的愿望。

ps 北京空气污染太严重了,但愿此片记录的状况尽快成为历史

 7 ) 我们每个人的春运故事

我是在最后,当许巍的《蓝莲花》响起时,看当片中的火车站汹涌的人群,大包小包,拖儿带女,彻底喜欢上了这部电影。

因为,我仿佛在这些人群中看到了我。

看完电影,我就边听片尾曲,边写。

情节:很平凡-春运。

小人物,小故事,不骟情也没有大场面。

情结,不平凡-春运。

对于我,以及我们,常在外的游子来说,或家人不在身边的人来说,每个人每年都会有着这样或那样与春节与春运的故事。

一年到头,到了这个特殊的时候,一切都因着而重要起来。

春节,家,春运,情,交错着,忧与乐,喜与悲,紧张与盼望。

一张张平时不起眼的车票到了这时,却承载了很多故事。

排队,找票贩子,挤车,加班,换班,没票,找关系,有票,却又上不去,换车,被卖。。。。。。。

而每年,这段时候,都是全家人最关心的:有没有票,好不好买,有没有其它方式。。。。

老人总说不好买就不用回来了,太麻烦; 异乡人总说,春节不回来,就不叫过节了。

听过个故事,说一个台商有一次在大陆过年,可是在春晚听到《常回家看看》,潸然泪下,第二天就买机票回去了。

因为这个故事,我也很喜欢这首歌。

以前不听话,一回来经常出去玩,害得爸爸老生气说,你是回来看我,还是看朋友。

后来,懂事了,不大出去,即使出去,到时间就回去;父亲生病后,更是整天整天不出门,有时甚至3天不出门。

a后来父亲老后,看着他的脸,摸着他的手,我知道,我看一次是一次,摸一次少一次,就像电影里的主人公说的一样。

当看到医生无力地坐在床边哭泣,我的心和他一样沉重。

这次春节恰逢百年不遇的雪灾,我不知道多少家庭的相聚梦因此而破灭。

多少老人的盼望落空,多少儿女的惊喜不能分享;多少一年到头的这一刻就这样消失在风雪中。

只希望老天爷,以后在春节时给个好天气。

让我们这些一年到头在外的人,能好好在春节时与家人享受一下积累了一年的亲情,爱情,快乐,喜悦和盼望。

 8 )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今年春节最开心的莫过于公婆来上海过年,不用抢回家的火车票了。

在上海工作之后的两个春节,都是大年二十八、二十九才动身回家,只因资历浅、假期少。

众所周知,这两天的票是极难买的。

我还记得预售时间一开始,我的网页版抢票软件和手机抢票软件同时操作,旁边还有帮我一起抢票的同事,微信上还有远在北京帮我抢票的同学,回去的票、回来上海的票,每一次抢票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旅程,眼看着几百张票刷地从眼前消失,眼看着正在排队的功夫票已经全部售完,那种滋味没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

好在运气不错,每次都侥幸能抢到车票。

坐着人数一天少过一天的地铁,越是冷清的车厢,年味却是越重。

因为从这冷清中,你仿佛能看到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和高速公路上赶着回家过年的人们。

春运,恐怕是中国独有的传奇景观,数亿人从四面八方赶去八方四面,只为能够抢在大年三十午夜钟声敲响之前,跟父母家人团聚。

这部《一年到头》比起《人在囧途》,知名度和投资规模都小了很多,相比《人在囧途》的戏剧性,《一年到头》则朴实得多,这些人和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既特殊又普遍。

故事发生在大年三十之前的几个星期之前,主要有三条支线:第一条支线是包工队,他们给一个开旅行社的小老板装修房子,一边做收尾工作一边想方设法买火车票;第二条支线是北京重点中学的副校长,为了让美国回来的儿子女儿两家人住的舒服,整天担心装修队无法顺利交房;第三条支线是某医院心电科主任,他远在湘潭的老父亲过八十大寿,希望儿子带着孙子一起回老家过年。

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三条线,三个不同背景和工作环境的人,因为机缘巧合撞到了一起。

旅行社的小老板使诈拖欠尾款,包工队在工头张国栋的带领下,去小老板的新房子所在小区闹事,结果碰见了正在训练的几十个保安,兄弟们四处逃窜,那场面拍摄得很滑稽,可看着让人感到很心酸。

兄弟们蛮干未果,受报纸上一起民工绝食五天抗议最终讨回一年工资的报道启发,在面包车上挂满大字报、插上彩旗,终于把小老板拦在了路上。

幸亏在现场有以为报社的记者,愿意介入此事,否则,小老板恐怕不会那么爽快地先支付几万块,又打了欠条。

这欠条最后在春节前并没有如愿兑现,不知道春节过后,张国栋们还需要费劲多少曲折才能拿到自己的血汗钱。

张国栋的相好小梅在家具城卖五金,装修队的五金材料都在小梅表哥开的这家小店里进货,张国栋在家具城门口不小心撞到了来买瓷砖的重点中学副校长白老师,也因此接下了白老师家的装修工程。

看到这里不禁感叹,那个时候,白老师还不是碰瓷,而张国栋,也没有撞了人就跑,这多多少少,让我们这些看客多了些心理安慰。

白老师之前的装修工人,干活技术差不说,还不守约定在年前交房,一伙人说了句春节回家过年就走光了,只留下一个人慢悠悠地干。

在白老师的装修案例中,农民工此时并不是弱势群体了,它提醒我们也有这样的农民工的存在,不负责任,没有职业道德,对自己的工作和客户不尽心尽力,干一单算一单,不追求长期的优质发展。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的呈现上,电影的描述非常客观,完全没有主观色彩。

而小梅的表哥,同样是一个坑蒙拐骗不求上进的人,他介绍的水管工不仅把暖气管道安反了,还骗走了装修队一个伙计的钱,表哥卖给张国栋的五金材料,也全是假冒伪劣。

这导致张国栋又一次把白老师给刺激到了医院,并且又认识了医院心电科主任李家梁。

李家梁在故事刚开始受到了医闹的袭击,医患关系的紧张在这几年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病人在家属签订了相关文件之后,手术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身亡,家属在悲痛中似乎忘记了自己曾经签署的承担风险声明,一股脑地把责任全都推给了医院,更是雇佣了专业医闹,扰乱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而另一方面,患者及家属对医生和医院的不信任也是不无道理的,比如这部电影里所展示的,李家梁的科室与医疗器械和药品公司有着长期合作关系,他们科室收了对方公司的礼,李家梁也获得了一些工作交流机会,并且医生们的年终奖是跟开药的数量直接挂钩,这直接导致后面我们看到对于公费医疗的老干部老校长,本来第二天就可以出院的,他们却给开了住院7天进行观察。

不过李家梁担心的并不是工作,他的父亲在农村老家操办八十大寿,希望孙子能回去看他。

可李家梁的宝贝儿子今年要中考,还剩下三个多月的复习时间,他的妻子无论如何不同意把孩子带回老家过年,怕耽误学习考不上重点中学。

李家梁孝心很重,可又是个妻管严,无奈之下只好先偷偷去旅行社买票。

这里提一句,旅行社真黑心,票贩子开的是票价+100,到了旅行社这里就是票价+150。

正巧张国栋送白老师第二次住院,给李家梁送礼未遂,为了让白老师早日康复,张国栋主动帮李家梁买了三张回湘潭的火车票。

谁知到了最后,李家梁的老婆还是不同意回老家。

当李家梁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准备只身回老家的时候,看到的是家门口儿子刚刚在网上把三张来之不易的火车票给卖了。

他再也无法忍住内心的痛苦,回到卧室哭得像个孩子。

这眼泪打动了妻子,也点醒了儿子,儿子和妻子赶紧出门去追拿走票的人,最终把李家梁回家的心愿给了了。

最后,包工头带着他的未婚妻小梅和装修队的弟兄们,开着破旧面包车一路躲避警察颠簸到村口;白老师和家人在新房子里过了团圆年;李家梁带着妻子儿女穿过拥挤的人群进了火车站,这片子虽然中间不乏沉重,到底,还是给了我们一个还算圆满的结局。

片尾处,响起《蓝莲花》,不禁热泪盈眶。

我想起13年央视的公益广告《中国心团圆年》,摩托大军们带着干粮和送给爹娘儿女的礼物,浩浩荡荡回村,还有年轻人经过火车、航运,千辛万苦把妻子带回去跟母亲见面,孩子们兴高采烈跑到村口,迎接思念了一整年的父母。

我想,余秀华的那首情诗题目拿来形容春运是再合适不过,《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我们不远万里、不辞辛苦地穿越大半个中国,只为了回到可爱的家乡再多看望父母一样,再睡一睡儿时的床。

不管这一年的春晚好不好看,不管桌上的年夜饭是不是好吃,不管来年还有多少烦心事要操劳,回家过年的仪式感大于一切。

这看似古板守旧的仪式感,其实才是春节幸福感的源泉。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祝所有身在异乡的人,都能顺利回家。

 9 ) 回家过年

看完全片其实我的感觉是比较一般,尽管是08年的片子却依然是多年前片子的质感,也许是成本所限吧,而剧本的一些情节的俗套也让没什么特别的好感,但看了豆瓣上一边倒的好评,我惊讶这部小成本有着这样的亲和力,其实倒不是片子的风格有多么真实,只是片中这些再普通不过小事,很容易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草根电影,尽管有俗套但这就是我们普通的生活,这就是我们质朴的情感,年底的时刻,天南海北的人们都有一个想法:回家过个团圆年!

不论有多难,我们都要想尽办法,回到老家,看看家中的尊长亲朋,这样,我们这一年也算完满了,下一年也就有了奋斗的动力

 10 ) 这是2008年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这部电影不属于任何一家大的影视公司。

不属于任何一个大导演的大手笔大制作。

不属于中国电影的票房翘楚。

不属于国人冲击奥斯卡的希望。

不属于某一个明星的代表作品。

但是,它属于每一个过年要回家的中国人。

它属于每一个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回家过年的中国人。

这是真正的中国电影。

是我们自己的电影。

它没有所谓宏大的背景、传奇的叙事、打牌的明星、轰炸式的宣传。

但是,它有感动我们的情节,它有属于我们的悲喜,它有我们的视角,它有这个社会的现实,它有让我们笑的时候,它有让我们哭的理由。

它是我在2008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它是属于我这个要赶回家过年的中国人。

《一年到头》短评

笑着笑着就哭了

4分钟前
  • 小老鼠
  • 力荐

我可能不是zg人 因为我对新年这个节日没有一点感情……

5分钟前
  • 贩卖捌爪鱼
  • 还行

过年

7分钟前
  • 小刀屠大象
  • 还行

姐姐总是强制我看她喜欢看的电影

9分钟前
  • 九四一方
  • 还行

每一个镜头都是故事。十分惊艳的国产独立电影。主要角色都是正面形象。作为一年到头的电影,终于有个美满的结局。六颗星

10分钟前
  • 咕咕
  • 力荐

社会很复杂

15分钟前
  • 石中剑
  • 推荐

春运版《蓝色粉末》。

16分钟前
  • 多情总被无情恼
  • 推荐

这电影太好了!

18分钟前
  • 刘一涵
  • 力荐

7.0/N/A

20分钟前
  • 一一
  • 还行

运镜很有特点,比那拨山寨导演和神叨叨的年轻导演强N个段位。又是这种人人都经历的事,真挺不错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笑泪喜剧 国产剧应该这么拍 最后的流泪与道歉实在是动人

27分钟前
  • than
  • 还行

电影资料馆。一年到头,过年回家,这应该是全中国人最看重的事了。现实主义喜剧,多线叙事,还映照了很多社会现象,春运潮,医闹,暗箱操作,黄牛,民工讨薪,整体观感实为佳。

32分钟前
  • 小小的你
  • 力荐

真实~

36分钟前
  • ling
  • 推荐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

40分钟前
  • X X
  • 还行

画质不行,剧情一般,笑点凑合,不觉得有多大亮点,陈刚不错……

42分钟前
  • 云之心
  • 还行

快被視頻網站的分類逼瘋了!別隨便貼喜劇片的標簽好嗎?自私自利的一群人打著春節過年的幌子想給你吃口團圓飯吃高唱世界充滿愛,對不起我覺得我受騙。

45分钟前
  • 木木示言
  • 还行

这个真实,普通人过年的写照啊

46分钟前
  • 鲸吞鲸吞
  • 还行

社会真黑……

49分钟前
  • garfield
  • 还行

剧本很精彩,但是从表演到调度都非常一般的作品。描述的社会现状真实而又深刻,但是在镜头下却显得更像是一个小品作品而不是电影。多线故事的交错复杂略显杂乱,重点过于分散显得力度不足。

52分钟前
  • 天亮说晚安
  • 还行

主题很好。深有认同的是最后男医生的眼泪,唉,这个杀伤力真的很大。

55分钟前
  • sisi0814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