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贴近生活,比如借网贷、贫困生补助的标准……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刻画。
每一个辩题从生活中来,不论辩论赛最后是否胜利,但都给我们解决难题提供了思路。
感觉第一部和第二部除了背景相同,情节都紧扣辩题以外,剧情上不能说是衔接,甚至可以说是毫不相关的。
不负青春,勇敢面对。
——《你好,对方辩友2》
我想聊一下马楠这个人。
刚开始小撒对马楠有个一字评价——佛,他活得特别佛系,什么事都不在乎,都延毕了,还不紧不慢不着急毕业,每天在躺椅上晒太阳,喝喝茶,打打游戏,这让我想起我大学的时候,那四年每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大概就是那种状态。
因为平时社团很忙,一个学期都在搞各种活动,就像马楠的大一,最佳辩手,挑战杯……各种活动都参加了,也都拿奖了,可是大二开始就懒惰了。
后来的四年,懒惰像毒瘾一样,一直在侵蚀他的奋进力。
拿我的现在跟十年前相比,似乎仍旧没有什么变化。
依然是有了自由的时间,我就开始玩,看剧,看杂书,聚餐,瞎聊天,那些计划的事情,都没有完成,那些预定的目标,也都没有做到。
这些,恰恰符合了剧中的一个辩题——他律的缺失,我们是否真正获得了自由?
十年,我都没有做到。
大学生活真的给了我自由,可是我却什么都没有获得。
我觉得我是个几乎没有自律能力的人,有空闲的时间就想要去玩,不会去读书,也不会去学习,到了30岁的年纪,才开始去反思这件事,这让我特别难过。
没有自律的人,甚至都管理不好自己的饮食。
我已经三十岁了,仍然无法立,没有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这十年的光阴,我都获得了什么?
又究竟失去了什么?
我真的自由了么?
做不到自律的人,根本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灵魂的自由。
以前我觉得,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后来我觉得,自由就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用做;现在我觉得,自由就是该做什么就能够去做什么。
大学其实是一个缺少他律的环境,那个时候获得的自由,其实是自己自主选择未来的权利,但是我并没有把握好,在一个不改放纵的年代,自己把自己放逐了,到后来就养成了一种类似马楠的佛系性格,觉得做什么事情,差不多就好了,不必执著考试成绩,不必非要求自己拿奖学金,不必要找一个高薪体面的工作,不必非要考上研究生……渐渐养成了对什么事情都不在乎的习惯,对任何事对不愿意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因为太累了,做人那么辛苦为什么呢?
最后,那些想要的,都没有得到,于是安慰自己,人生嘛,豁达一些,有求皆苦。
真正的豁达,是用尽努力后仍旧失败,但依然能在下一次挑战面前奋力拼搏;是真心付出后还不能得偿所愿,但依然能笑对人生坎坷保持从容与淡然;是数次战斗后却铩羽而归,但依然能重整旗鼓迎接人生的下一个挑战!
马楠的结局,看似搞笑,其实挺引人深思的。
大五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才开始奋发向上,本以为可以毕业了,但是居然落下了一门计算机,还要再读大六!
我们失去的那些东西,虽然从现在开始努力也不晚,但是我们却要付出更多的东西才能追回那些年的遗憾,有些,甚至付出再多,也追不回,终将成为一生的遗憾。
一个独立且成熟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够对自己的每分每秒负责,这才是真正的自律。
大学时代的美好,是我们对世界的懵懂尝试,满怀期待与憧憬,去尝试检验生活的种种,不断地听着建议、不断地试着可能、不断地刷新三观建立三观,生活充满着选择,那是一个开始独自探索世界的过程,那是我们开始自己做主的时候。
有的人在一开始便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只要努力向前就好;有的人离开了规律的节奏,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而更多的人在不断地尝试中找寻自己的方向,试探自己的边界,探索着世界也探索着自己。
最近一段时间不自觉地思考,或者说是回忆起大学时代的种种,刚离开那个校园的时候,我觉得是解脱,我发誓要开启新的生活方式,我甚至恨大学的一些经历。
可是三四年过去了,研究生也毕业了,却在不经意间总会回想起大学的经历,恨意早已遗忘,怀念却是满满。
会怀念宿舍无话不谈的夜聊,会怀念每学期一次的班级团建,会怀念一起上过的课考过的试,会怀念图书馆的落地窗、会怀念夜晚校园的灯光,会怀念与朋友一起打辩论的日子……回忆是会被美化的,我相信,可是时间流过,经历时的胆怯又何尝不是一种错觉呢。
经历时,心怀担忧,不记得好好感受;回忆时,忘记仇怨,只愿想起青春的青涩。
年纪大了真的不能再沉浸在校园剧中了,那美好的校园生活与回忆重叠,久而久之真的会忘记什么是真实的生活吧。
大学的时候,多半的时光好像都用来迷茫和纠结,怎么做也做不完的选择题,总要有所舍弃,而每次舍弃又都带着不甘和落寞。
没有谈恋爱、没有拿国奖、没有拼尽力气去参加社团、没有锲而不舍地参加比赛、没有真的找到爱好、也没有真的锻炼出能力,在犹豫与徘徊中,时间就流失了,遗憾成了回忆的主旋律,总会想要是当初如何如何该多好,可是当初只有纠结与茫然。
看着剧中的正能量,看着他们为辩论的梦想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尝试突破,相信队友,相信梦想,坚定选择,坚定未来的时候,真的会怀疑自己的青春都在做什么呢?
我那样单调到乏味的青春在回忆时不会怅然若失么?
高三毕业之后度过一本书,里面的一句话我一直很喜欢:“不要为做过的事情后悔,为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
”这些年,我发现这是常态,做过的事情,再难再尴尬,也好过未曾尝试带来的遗憾,尴尬可以改正,遗憾却无法弥补。
时间匆匆向前,离早晚自习的学生时代已经7年多了,初高中一共才6年,学生时代已不是留在校园就能真的继续的了。
当我们没有了当初的执着、没有了当初的懵懂、没有了当初的不可一世,在学校与在社会不过是选择罢了,当那份心境不再,那份美好终究只能留在那段年纪的回忆之中了。
时光无法倒流、过往不会重现,生活日复一日地向前,我们也终将带着回忆、放下往事、努力先前,学会带着新的期望、带着对生活的热带、对岁月的执着,不断成长,经历对与错的洗礼,坦然前行。
前几集真的觉得超越不了第一季,慢慢看下去,真的比第一季精彩,同样三段感情线,第二季更加舒适游刃有余,第一季略显僵硬,婷姐和清北的感情一直磕不起来,第二季三段感情线都很喜欢,尤其刘彦泽和熊子时。
最后一个辩题这次是真的辩得很精彩,二三五拿冠实至名归,她们首先提出求真,第一季我觉得稀里糊涂就拿冠了,看了好几遍最后一个辩题不知所解。
第二季最后的辩题回答困扰我已久的问题,给了我追梦的勇气与信心。
太多所谓对功利主义的反抗,不过是一直追求为无用之用冠以有用的名号罢了。
事实上,承认无用之用的无用,才是对功利主义最大的反抗。
当你敢于去承认一件事情无用,敢于去批判一件事情无用,敢于去尊重一件事情无用,然后依然毫无顾忌的去选择和享受所谓的有用无用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享受无用之用的人,而这恰恰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最有用的人。
这部剧很好看,是一部轻松搞笑有深度的辩论题材校园青春剧。
辩论的主题与我们的成长与生活息息相关,角色们通过面临自己的成长问题,对于辩题的内容和意义有更深的了解,我在看的过程中亦受益匪浅。
这部剧的内容偶尔有些深刻,可它的表达方式真的是很搞笑,我笑点算高,但这部剧真的让我多次爆笑。
而且感情戏超级甜,每对cp都超级让人喜欢,所以编剧真的很优秀。
演员们的面孔新鲜,不论主演还是配角,各方面都不错,对于这种辩论主题,台词量大,要专业,需要节奏,又得自然,所以可见他们的台词挺优秀的。
有些瑕疵,尤其在前几集,剧情稍显drama,演员略有青涩感,但是越往后越渐入佳境,整体来说瑕不掩瑜。
个人认为这部剧算是四星多一点,因为也不算完美,但我觉得这部剧就是校园青春剧应有的样子之一,热血、美好、青春活力、朝气蓬勃、为了梦想和目标努力奋斗着、在一次次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中成长着。
单纯可爱的懵懂之情,真诚相待的友情,亦师亦友的师生情,为热爱奋不顾身等等,很多美好的情感你都可以在这里体会到。
当然,他们遇到的成长问题,可能你也会遇到:自律/他律;应不应该走出舒适圈;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对于亲情,该是做自己还是去妥协;爱情中顺其自然还是用心经营等等等等很多现实问题。
通过他们的经历和辩论,会让屏幕外的你在某一刻与他们达成共识。
希望这样的优秀作品再多一些,也希望这部剧的所有主创们都再接再厉,争取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连着看的1和2,总体上来说,2的演员更有辩论的状态,台词功底更强,人设的话也更讨喜一些。
总体上的逻辑和1完全相同,每一期的辩题都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主角的队伍都有一个难以战胜的对手,并且在大结局之前会一直输给该对手;中间必定会遭遇无法打比赛的情况,但一定会有转机,否则故事也没法发展下去;到大结局最后一场比赛的展现形式都极其相同,自由辩论会走向一个“和解式”的对谈,最终也都会回到辩论不只是为了输赢,更要打出深度和价值,从而双方达到和解,主角队伍占了持方的优势获胜。
(第一部大结局辩题“辩论是否有意义”,第二部大结局辩题“无用之用,是否有用”,本质上来说,1的大结局辩题是2的大结局辩题的一种体现,所以辩论的内容很相似,1和2的大结局实在是太像了,勉强理解为2为1的升华吧)《你好,对方辩友1》确实还算成功,但如此复制剧情实在缺乏新意,整体的故事逻辑还是可以创新的,如果连人设(2女主从小的假想敌郝楠和1女主的妹妹易小晨就是相同的存在,两个“别人家的孩子”)、故事发展(前面已经列举了主要故事情节)都类似,一下就能猜到的剧情发挥空间会变小很多。
1和2的区别在于,1是校内各学院之间的比赛,2是学校之间的比赛;2的创新点是让观众了解到辩论多样的赛制,尤其是三方赛,确实能涨知识;2的遗憾在于辩论赛的剧情变少了,播出来的部分越来越短,热血的感觉会减弱很多;但2的感情戏讲得更好了,更水到渠成和自然,甜蜜的瞬间也很多。
总体来说,如果没有1在前,2是相当不错的一部辩论题材影视剧,但有1在前,2的整体故事情节实在是过于雷同。
这部剧在芒果独播,刚开播,收视就相当不错。
题材新颖,内容积极向上,剧里的大学生日常、大学生网贷等问题,都是非常贴近校园生活的,感觉很有深度,非常正能量。
剧情节奏不拖沓也是我很喜欢这部剧的原因。
里面的女主吴佳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年轻演员。
吴佳怡这个演员,我是通过《哪吒降妖记》认识的,那时候的她在拍《你好,对方辩友2》。
于是等啊等,终于在2021年的1月14日,盼到了这部剧上线。
吴佳怡做为中戏毕业的专业演员,在这部剧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剧里丰富的微表情,值得我慢慢去品味。
醉酒时对电线杆一顿操作,差点没给我头笑掉。
而且他们辩论队参加辩论赛时用的论题非常棒,发人深省。
剧情有张有弛,非常喜欢。
虽然我是辩论外行,但是这部剧我会继续追下去。
为啥呢,因为吴佳怡是个大美女啊,还有就是这剧实在太搞笑了。
哈哈哈哈!!
来来来,欣赏一下电线杆这段,哈哈哈哈,太搞笑了。
这个单曲,是吴佳怡唱的,她还有别的单曲,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听听。
反正我是很喜欢她的声线
南北知道自己很帅并且一直嚷嚷但是一点都不油腻的原因大概在于他老婆奴的气质把他仅有的一点普信气质转化成了搞笑因子;平时像只嗡嗡嗡只围着你转的小蜜蜂,烦极了想一巴掌拍死,追着跑了一路最后被逮到教训了一通以后还是乐此不疲地每天都粘着你;每天都是天王老子第一我老二却是那种喜欢你却不好意思说,被亲一口震惊一路都缓不过劲来的臭屁与娇羞的结合体,如何让人不爱。
一部让我一口气看了十集然后睡觉第二天直接追完的剧,一部让我看完以后还会觉得“啊有点看不过瘾”的剧。
看剧时,我回想到了自己以前看《第一辩手》的时候。
那个时候某宝还没有那么流行,我在某当or某逊一本一本的买着,每次看的时候都会为辩论而热血。
总是会想着“啊我要是也这么会辩”就好了,却一边无奈于自己才疏学浅只够在生活中怼相熟的人过嘴瘾。
私认为辩论的魅力一在于围绕中心点不断发散的多角度客观思维;二在于如何把一个论点通过自己的语言包装,有利地打在对方痛点上,快速准确有信服度;三在于瞬息万变之间理解对手思路并给予回击。
剧中正反方的来回也恰让我在看的时候不断被各种观点说服,也让我一直叹于辩手思路和措辞的迅速清晰。
故看的时候自己也会又想起以前对于辩论的热血,速速来写下这篇评价。
最后cp们的糖也是我重关注的东西,毕竟就是被“北方有鱼”片段拉过来的😎看的时候不断咧嘴姨母笑hhhhh我绝对不是一个人,我可太喜欢南北了555
真不错,青春剧能拍出这水平,很厉害了👍
真不如第一季,特别是女主,又男人婆又不好看,唯一能拉得住剧情的只有南北和小好马楠。
没有想到 我心中校园剧top1居然是如此冷门小众的这一部。比起那些矫揉造作,堕胎打架的,这部太有诚意了,真实,搞笑,深刻,各种彩蛋和致敬。坐等第三季。
跟第一季完全不是一个故事…怎么演技和逻辑差这么多
男主给我的感觉:远看张新成,近看刘昊然。30集的篇幅也大段地水,中间一度疑惑这咋看的下去的。还是很悬浮,985的学生愁四级愁成这样,无可理喻;广场摆气球兴师动众表白实在尬到极致,就这还能舞到副校长面前呢,明明是保安副队长都该早就赶人走的程度。但是,我实在太磕陶好马楠这对,讨好型人格配吊儿郎当,同框第一个场面就感觉cp感要溢出来了。
这应该是史上台词密度最大的校园剧了,攻辩阶段如同系统默认开启2倍速。
真的很搞笑很轻松 但是男女主对上男女二一点都没有成长的感觉 都挺幼稚的… 女二演得好坏有时候… 不理解 cp很好磕到时…每次都载到一个地方…我只是想看个轻松快乐的剧啊 成长太慢了…emm 21集看到二二集 反思说 我可能太逃避型人格了 遇挫折就随缘 唉
未免有点扯
看了四集,感觉没有第一季好看啊,剧情挣一队二队这个冲突真的有点令人头大。并且好几个角色的人设感觉就是第一季的角色的裁剪版= =,虽然我其实更喜欢第二季男女主的设定
无厘头的可爱。还是很爱你啊,辩论。
没看下去 电视剧还是要造梦的 这个剧有点剧情不真实但是演员太接地气的真实…本末倒置了
非常喜欢,这是一部值得去看有内涵的电视剧,不论是他讲的辩论技巧也好,还是他选的话题和剧情都是有贯穿的。所以。这部剧真的给到我惊喜,包括他解释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要怎么去经营一段感情,以及什么时候该主动,要怎么主动,在感情里面应该去扮演怎样的角色。 是能让人感觉到收获的电视剧。
太差了,看到21集弃剧了。真的被编剧傻到了。她们是打比赛,立场者不为自己方着想,愚蠢的做选择,说的就是男女主。设定也是够恶心的,真的,每次比赛都是一定要生活遇到才打比赛,只要一遇到一队235必输。这什么鬼设定。这个编剧有没有真的看过辩论,了解过辩论。而且每次比赛结论只放胜方,是怕观众看另一方结辩也觉得你的编剧有问题,还是其实都是假的。辩论本来就不是一是一二是二的问题,非得搞得这种憋屈恶心。
[4,5]瑕不掩瑜。
让人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想起大学生活。蛮适合大学生看的,联系实际。
算是填补了一下我平淡的大学生活,还挺羡慕这种一直在一起努力拼搏的朋友们
一集弃,节奏很差
其实男女主演的都还行 画面舒服程度也比第一季好,但剧情真的乱七八糟。从头到尾看下来连好好介绍一下主要人物都没有,经常看着画面里几个陌生人一脸懵。所有的情节转换都很生硬莫名
现在的大学生真的有很多像团子这样的,才从父母的严管之下释放出来,自以为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超前消费真的不可取,透支什么的都是陷阱
稀烂的剧情和人设!演技尴尬,情节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