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The One Man Olympics,The One

主演:李兆林,石凉,郭家铭,赵子琪,马境,胡军,孙海英,吴大维,福乐克,须藤正裕,大牛,Gary Michael,约瑟夫·博斯科,大冢匡将,盖克,李扬,丁勇岱,孙斌,谢钢,赵子惠,藤生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日语,德语年份:2008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剧照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2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3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4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5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6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3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4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5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6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7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8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9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20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剧情介绍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九一八”事变前夕,刘长春(李兆林 饰)是东北大学的学生,在德籍教练指导下练习短跑,事变后,他回到了家乡大连。刘长春目睹了山河破碎的祖国现状,伹他从未放弃训练,决心有一天能为国争光,他的做法得到了妻子姜秀珍(马镜 饰)的支持。日寇控制下的伪满要他代表“满洲国”参加奥运会,誓死不当汉奸的刘长春躲过追捕逃至北平,他要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但国民政府以“资金不足”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无奈之下他求助原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胡军 饰),张资助他八千大洋以资鼓励,怀惴强国梦想的刘长春远赴美国参加第十届夏季奥运会。入场式上,代表四万万同胞出征的刘长春走来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九十二任务琴茧复制魔血爱成河院子里的女人好人李成功尤利西斯:黑暗的奥德赛天才枪手劫持游侠爱情碎片女力报到:爱神出任务仅剩一口的青春凰宅古琴衣袖红镶边欢乐颂3玛丽·安托瓦内特第一季幸运汉克挑战一起一起这里那里我的女友是个过度认真的处女碧池杨门女将之皇城惊变猫和老鼠:星盘奇缘爱斗大狼人游戏迷雾云芊传当你拯救完世界孤魂记成人派对众神的恶作剧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长篇影评

 1 ) 虽败犹荣,浩气长存

1932年,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历经千难万险站在了美国洛杉矶万人体育场100米起跑线上。

为了这一刻,刘长春拒绝代表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含泪告别妻儿,逃出日寇占领的大连,躲避关东军的一路追杀,通过张学良将军的资助,经过海上漂泊23天,克服重重险阻,单刀赴会,代表4亿中国人站在奥运跑道上。

“中国人来了!

”为中国人敲开了奥运大门的刘长春向世人表达了一个民族不甘落后不甘屈辱追赶世界的坚强意志。

这么一部故事,比许多无病呻吟的言情片更加振奋人心,当年却匆匆上映,又匆匆下映,很多观众无缘一看。

两位演员都演得很出彩,石凉老师的英文自不必说,男一号更演出了刘长春的风采和坚强意志。

我反而喜欢这样的结局,像希腊神话里的英雄一般,虽败犹荣,浩气长存。

 2 ) 看奥运,想起这部电影

奥运会今天已经正式落下帷幕,中国38枚金牌,是金牌榜第二,美国39,38这个成绩已成为目前奥运军团出征海外的最好成绩。

今年的东京奥运,因为在日本,因为疫情,因为延迟召开,格外关注,见识了最阴间的开幕式,见识了各种日本人的奇葩操作,更见识了日本做的公益——为眼盲人士提供当裁判的就业机会,如果不是这样,今年也许会再多拿一两枚金牌也未可知。

今年更可贵的是,运动健儿所展现出来的风采,他们活泼,机灵,朴实,更多的呈现出生活化的一面来让更多人了解他们,认识他们,中国人民刚经历了疫情的洗礼,疫情尚未完全过去,上上下下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让全国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无处释放,这次对奥运的关注,自然是一个很好的出口。

东京奥运苏炳添创造了奇迹——9秒83。

我想过了很久,都会有无数人记得,那一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朋友圈微博,每个人都为之疯狂。

这份激动,让我想起刘翔,他说“谁说黄种人不能进奥运会前八,我今天就要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奥运会冠军!

”,那时的我在凌晨的电视前,看着这个身披五星红旗的大哥哥,泪流满面。

后来想来,那时候的我还太小,其实不懂这意味什么,这代表什么,只知道是金牌,应该高兴,到08年,他的退赛,我还是没有懂。

匆匆又十几年过去,我才后知后觉懂了一些。

看到这次东京奥运,伊拉克运动员一个人来,一个人走,没有教练,家乡深陷战乱,就让我想起这部片子,我们也曾经,在战争年代,这样参加奥运。

电影本身是08年的片子,男主本身是运动员出身,无论是肌肉形态还是运动姿态,都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看的时候,就觉得,这就是刘长春。

整个电影,装了很多元素,每个元素,都值得再展开,但受篇幅和主体所限,这一部分没有时间去过多的写,但也还是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些。

每一个配角也都让人印象深刻,他的妻子,能说出,就算要一辈子饭又如何,在知道自己怀孕后到火车站抱着被子追火车,一步步跑的缓慢而安静,直到火车走了,才喊出我们有孩子了,这个女演员,把那种隐忍和伟大,即想告诉他,又怕影响他的情绪,表现的很到位,让人动容。

他的女同学,要去参加义勇军,刘长春问到,我们还会见面吗?

女同学回答,我们很可能不会再见面,但我们都在在战斗,在我们不同的战场。

那种奉献,斗争的精神,隔着屏幕溢出来,真的是激动鼓舞,又让人难过。

刘长春最终没有拿到奖牌,长途劳顿等原因,没能让更多奇迹发生,但去参加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值得牢记的事情。

他也最终没有看到我们第一次夺得金牌。

不过没关系,我相信他一定抱有坚定的信念,知道像他一样的人会前仆后继,我们终有一天会站到最高的领奖台上,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电影中描述的很多细节,不知道是不是加了艺术成分,有机会,还是想了解更多他的故事。

 3 ) 冰冷的现实

  从开始,就知道这部片子没有好莱坞式励志片的结局,所以一直在等待那把最后终于落下来砸在头上的剑。

影片在二百米的起跑线上嘎然而止,最后的镜头是刘长春坚定的眼神和蓄势待发的身影,长舒了口气!

现实是冰冷的,不管我们有多么热血沸腾的决心。

对于当时的中国,站到那根起跑线前,已经是经历千辛万苦的胜利了。

  影片拍得不错,情节跌宕起伏,希望这是事实的原貌,不辜负我们的感动。

  在网上搜了下,后来刘长春放弃了400米的比赛...  想起北京奥运会上的穿旧衣比赛的伊拉克选手,这样的故事在现代还在继续...    

 4 ) 纯讲了一个奥运英雄

从我国著名运动员刘长春之选材,再到《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片名,顾名思义典型为08奥运年投拍的主旋律。

可除了男主角结尾冲出起跑线,稍瞅出点意思,其余时间,剧情尽显平淡。

所以通片看罢,仅记得刘长春一些简单生平事迹,而为民族争光的拼搏精神,反搞得相当模式化。

1932年,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决绝代表日本扶持满洲国参加奥运会,逃避追杀,来到北京,历经千辛万苦独自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

本是个传奇色彩浓厚的题材,倘若悬念与人物冲突稍加打磨,定是人物传记史诗佳作。

可惜编剧王兴东,找不到当日《离开雷锋的日子》之感觉,剧情反写得愈加敷衍,犹如鸡肋。

有些像李秉研的李兆林,本身就是运动员出身,演起刘长春,太过适合。

他健壮身材,十分抢眼,而时常流露在镜头前的那种耿劲,确实添色不少!

可剧本纯为显示其为英雄,人物反太过概念化,缺少血肉。

他拒绝日方无理要求,逃离家乡,遭遇战乱,干脆轻描淡写般随意,难寻惊艳。

那段在船上冒雨跑步,生硬的励志效果,反脱离实际,透出傻气,难引观众振奋。

其实孙海英扮演的严父,马境扮的贤妻,赵琳演的报国青年姚可秀,胡军扮演的张学良,还有船上遇见的索菲,表现皆可圈可点。

编导想从侧面多方面烘托,既令刘长春人物饱满,又叫他的奥运路充满崎岖。

但无奈剧本两不讨巧,指使片子瞧开头便晓结局,缺乏悬念,鼓舞人心效果更是差火候,有走过场之嫌疑。

摄影师出身的侯咏,面对资金紧缺,剧本平庸,如此窘境下,到尽心竭力,随处可见亡羊补牢。

本片摄影,充满怀旧色彩,尚算养眼。

客轮在海面突遭风暴,浪花效果逼真,颇具好莱坞小型灾难片架势。

传统民乐的鼓点与琵琶,也为几场短跑比赛,造了些声势。

还有众华侨为刘长春接风时,小段舞狮场面,亦增加了民族气息!

相对众多“假、大、空”国产主旋律,《一个人》虽保守陈旧,但至少做工还见精细,已然不易!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拍出并不在于片子质量如何,这种纯为奥运拍摄的命题作文,主创受了拘束,放不开手脚。

但历史只会记得一个叫刘长春的青年人,克服层层险阻,他曾不甘屈辱,他曾不甘落后,他曾单刀赴会,他曾代表四亿中国人站在奥运跑道上,而事实证明他确实是中华民族的奥运第一人。

正如片中未展现的结尾那般,奥运比赛成绩无关,重要在于努力去参与,勇敢迈出体育精神的第一步。

从此角度而言,这部为奥组委和电影频道拍摄的作品,还是能规矩完成任务,仅此而已。

 5 ) 一个人的……

喜欢热血故事,但唯恐遭遇过分煽情。

2008这部电影的宣传看过几次,想到是千篇一律主旋律篇子,一直心里都稍有拒绝。

2009无意看到……一个人的主题太多,《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的KTV》——一个人常常会限于碎碎念,让人想起刘若英抱着吉他在风中问“想要问问你敢不敢?

”而刘长春的奥林匹克,才是真正孤独地“一个人”。

国破,战火纷飞,学校解散,老师离去,回到渔村在沙滩上昂头奔跑。

心里说,跑吧,我是跑着长大的,不能停下来。

但能为了日本人奔跑吗?

不能……老父亲为易容后的儿子钉好鞋底,说跑遍天下这双鞋子也不会烂;妻子抱着棉被跟着火车奔跑,却没法让他听清“我们有孩子了”;同学中弹后说“你一定要参加奥林匹克”;提了礼物去找体育局局长,局长回应说上报南京,却转身就烧掉了信件。

兵荒马乱,谁还会尽力去帮助一个人的奔跑,虽然他是为了祖国。

但这祖国究竟是谁的国都还不明朗……幸好坚强的理想遇见了张学良,终于揣着8000大洋上路。

 6 )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纯为08奥运抹了黑

从我国著名运动员刘长春之选材,再到《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片名,顾名思义典型为08奥运年投拍的主旋律。

可除了男主角结尾冲出起跑线,稍瞅出点意思,其余时间,剧情尽显平淡。

所以通片看罢,仅记得刘长春一些简单生平事迹,而为民族争光的拼搏精神,反搞得相当模式化。

1932年,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决绝代表日本扶持满洲国参加奥运会,逃避追杀,来到北京,历经千辛万苦独自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

本是个传奇色彩浓厚的题材,倘若悬念与人物冲突稍加打磨,定是人物传记史诗佳作。

可惜编剧王兴东,找不到当日《离开雷锋的日子》之感觉,剧情反写得愈加敷衍,犹如鸡肋。

有些像李秉研的李兆林,本身就是运动员出身,演起刘长春,太过适合。

他健壮身材,十分抢眼,而时常流露在镜头前的那种耿劲,确实添色不少!

可剧本纯为显示其为英雄,人物反太过概念化,缺少血肉。

他拒绝日方无理要求,逃离家乡,遭遇战乱,干脆轻描淡写般随意,难寻惊艳。

那段在船上冒雨跑步,生硬的励志效果,反脱离实际,透出傻气,难引观众振奋。

其实孙海英扮演的严父,马境扮的贤妻,赵琳演的报国青年姚可秀,胡军扮演的张学良,还有船上遇见的索菲,表现皆可圈可点。

编导想从侧面多方面烘托,既令刘长春人物饱满,又叫他的奥运路充满崎岖。

但无奈剧本两不讨巧,指使片子瞧开头便晓结局,缺乏悬念,鼓舞人心效果更是差火候,有走过场之嫌疑。

摄影师出身的侯咏,面对资金紧缺,剧本平庸,如此窘境下,到尽心竭力,随处可见亡羊补牢。

本片摄影,充满怀旧色彩,尚算养眼。

客轮在海面突遭风暴,浪花效果逼真,颇具好莱坞小型灾难片架势。

传统民乐的鼓点与琵琶,也为几场短跑比赛,造了些声势。

还有众华侨为刘长春接风时,小段舞狮场面,亦增加了民族气息!

相对众多“假、大、空”国产主旋律,《一个人》虽保守陈旧,但至少做工还见精细,已然不易!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拍出并不在于片子质量如何,这种纯为奥运拍摄的命题作文,主创受了拘束,放不开手脚。

但历史只会记得一个叫刘长春的青年人,克服层层险阻,他曾不甘屈辱,他曾不甘落后,他曾单刀赴会,他曾代表四亿中国人站在奥运跑道上,而事实证明他确实是中华民族的奥运第一人。

正如片中未展现的结尾那般,奥运比赛成绩无关,重要在于努力去参与,勇敢迈出体育精神的第一步。

从此角度而言,这部为奥组委和电影频道拍摄的作品,还是能规矩完成任务。

可说实话这种纯为主旋律的刻意作品,纯为08奥运抹了黑!

 7 ) 剪辑有点乱 精神很牛逼

2条线同时走倒是无可厚非,但是剪的太乱了。

小时候天语手机里的看的预告片,终于圆梦了。

情怀4分。。。。。。。。。。。。。。。。

以下为凑字数徐静雨在某音受到限流、删视频等行为后,愤然出走,决定不与某音续约。

据悉,徐静雨同意和B站达成4年2.15亿箱水果的签约合同,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职业生涯签下两份超过2亿箱水果合同的评论员。

新合约将在2021-22赛季开始生效:2021-22赛季4800万箱吐鲁番葡萄;2022-23赛季5190万箱赣南脐橙;2023-24赛季5570万箱烟台苹果;2024-25赛季5960万箱猫山王榴莲,并拥有评论员选项。

上赛季,徐静雨代表某音出战260场,场均2.0小时,每场可以稳定贡献2.7条视频,并拿下年度卓越影响力体育人奖。

转自虎扑

 8 )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刘长春令我很感动    仅此而已 对于现在养尊处优的那些国字号运动员我就不想多说什么了     

 9 ) 赢不能证明我们的强大,不怕输才能

2020年我一共看了两部体育电影,一部是《夺冠》,另一部就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这两部电影题材类似,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又截然不同。

《夺冠》是典型的励志片,女排姑娘们付出努力克服困难,最后不负众望地取得成功,可谓是传统的皆大欢喜情节,所以票房也相应地大卖。

而12年前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则讲述中国第一次派一个运动员参加奥林匹克的故事。

整部电影的落脚点在中国人首战奥林匹克的先驱精神和勇敢爱国,刘长春两场比赛的失败一边被一笔带过,另一边被升华成虽败犹荣的骨气尊严。

08年上映时观众和院线对这部影片反响冷淡,一方面,因为许多观众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场以失败告终的奥运首秀,并不是大家想看到的热血励志。

中国人很擅长讲失败故事,又很不擅长面对失败。

比如荆轲刺秦前的易水送别,比如项羽不肯过江东前的霸王别姬。

这些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败,千百年来被歌咏被传唱,直到今天,国人依然感动、欣赏其中的悲剧美学。

而刘长春的故事,具备优秀感人的失败故事的所有要素,何以在中国被忽视了几十年?

在近代中国,胜利家喻户晓而失败无人问津的现象,这其中,有深层的时代原因。

影片中刘长春的台词不多,但他反复重复着一个词“一定”。

他对华侨同胞说:“一定取得好成绩”“一定不负期望”,对教练说:“一定要赢” “请一定相信我”我想刘长春不会不懂话不能说太满的道理,但他还是说了这么决绝,这么不留退路的话,让观众第一感觉是一种盲目自负。

为什么?

因为孤注一掷地想赢。

刘长春“死也不放弃”的宣告,和80年代女排姑娘豁出命带伤上场的画面重合在了一起。

虽然结局不同,但我从他们杀红了的眼里都看到了背水一战的悲壮。

一场比赛而已,为什么他们这么计较输赢?

对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而言,体育比赛不是个人的比赛,而是国家民族的较量,不是体育风采的展示,而是浓重的政治象征。

无论是刘长春还是女排姑娘,从一开始,心态就不是纯粹的爱好体育和华山论剑式的交流切磋。

因为国家积弱,别的方面落后太多,只能,也只有盼着在体育上获胜,找回一点民族自信心。

这也是为什么区区几场女排比赛的胜利拥有激励一整代中国人的强大力量,和刘长春输了第一场就被要求退赛——“这个民族不能再承受任何失败”的原因。

影片中,一百米预赛前,刘长春神色凝重。

有句话说,我孤身前行,仿佛带着万马千军。

我想,当时场上的刘长春,确有一人抵万人的精神气度,但是更多的,是来自亲人、朋友、华侨、教练还有四万万中国人殷切期盼目光的,沉甸甸的压力。

所谓“执者失之”,背负的太多必然被羁绊。

无奈的是,此时,家国情怀没有像常见套路那样助他创造奇迹,反而因为太重太重,成了干扰他状态的杂念。

我认为影片最真实地还原了刘长春,片中的他是敏感的、易怒的、好斗的,也是脆弱的,他充满敌意地拒绝美国女子的友好邀约,愤怒地就算违背体育精神也要和轻视自己的外国商人打赌。

我看到这样一个没有大侠风范的形象,只感到心疼。

因为透过刘长春,我看到了当年那个虽然弱却好强的中国。

古话说:静水流深 大音希声。

只有内在不自信,外在才会借助声嘶力竭的口号、呐喊给自己打气,才会需要一直抬头来宣告尊严。

因为这些是唯一能做到的了。

真正强者是不需要靠挥舞拳头来获得认可的,也不会因为别人轻蔑的态度或者几句挑衅而暴跳如雷。

因为强大的实力就在那里,所以有底气,根本不需要在乎别人怎么看。

19年女排十连冠的时候有人感慨,现在大家对胜利的反应好平淡,感觉大家不那么关心国家荣誉了,真怀念80年代女排获得世界冠军时万人空巷、举国同庆的团结气氛。

但其实,40年间国人对体育比赛胜利的态度的转变,反映的,是一件很好的事。

时代变了,中国已发展成了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

因为中国卓越的方面有好多好多,我们不再需要倚仗体育佳绩寻找民族自信,体育比赛也不再背负那么重的家国分量。

值得咂摸的是 200米预赛前蒙太奇闪回刘长春从前经历的一幕幕后,只定格在了起跑的一刹那,没有展示整场比赛。

制作人是点到为止 避免重复?

还是怕今天的观众无法承受那第二次失败?

我想,如今的国人已经具备走出历史惯性,放下追逐胜利实则自卑的心态的底气,不再躲闪刘长春的两次失败,不仅仅选择性记住他是中国奥运会第一人,更要去正视、激赏他对于民族精神更深远的价值启示。

赢不能证明国家的强大,轻松地主动谈起输才能。

 10 ) 2020/4/12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说实话,这部电影的在拍摄技法上确实有缺陷,比如影片就缺少背景音乐的情绪推动,但是片子的情节和意义却让我很有感触并且想打四颗星。

深深感受到刘长春第一次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困难重重以及他永不放弃、为中华民族争光,不甘落后的坚定意志。

影评中间用了很多的插叙,叙述了刘长春在校长张学良帮助下登船赴美国前的一系列事件:战火纷飞,学校解散,老师离去,老父亲为易容后的儿子钉好鞋底,说跑遍天下这双鞋子也不会烂;妻子抱着棉被跟着火车奔跑,却没法让他听清“我们有孩子了”;同学中弹后说“你一定要参加奥林匹克”;提了礼物去找体育局局长,局长回应说上报南京,却转身就烧掉了信件等等,都体现了这个为国争光的梦想在当时去实现是多么的困难。

最感动的就是刘长春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举着中国旗帜的那一幕吧,观众席中传来“是中国”的声音。

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是虽败犹荣!!!

体育强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国家的水平和实力,影片看完心中还是有很多感触的。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短评

故事的寓意深远,就当上了一堂思想品德教育吧。

6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7.0/10 体育题材与历史和人物传记的结合,很传统的情节编排,很传统的叙事呈现,在两个时间点来回切换,打造一种闪回叙事,在中国精神和中华民族意识的表达中,观众不自觉地被代入其中。放在十几年前应该是中上乘之作,但放在现在已略显老套。“奔跑”这一主题贯穿始终,不仅是在奥林匹克的赛道上,也是在东北大学的训练中,更是在船上与前往会场的路上。用高速摄影展现的爆发的肌肉和运动员奔跑的发力瞬间,以及比赛前的紧张时刻,在这种呈现下,时间仿佛静止凝固了,配合着激昂的配乐,使一切更真切可感

7分钟前
  • 朝觐电影
  • 还行

再一次证明落后就要挨打,还有现代的中国确实是腾飞,逆袭,已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奥林匹克确实不可否认的也是个国力证明啊。。

8分钟前
  • 有时间就看电影
  • 还行

拍的很闷

9分钟前
  • 子琰
  • 还行

作为内地少有的历史体育传记题材,本片是在水准线上的,用非线性的叙事,螺旋上升,穿插了历史背景。中国版李秉宪的主演李兆林身体素质是很出色的,一看就是练体育的,算演员里的体育生,运动员里表演很强的,影片完成度挺高。可惜是民国时期的,推广力度不大,不算出名。

13分钟前
  • 声色画报
  • 推荐

苏神9.83您一定看的到

14分钟前
  • 吃鲸!
  • 力荐

简直神经病!塑造为男人跑步奉献一生的女的,男主全程都在自我感动!家国情怀拍的很烂!怒了!

18分钟前
  • 豆友263760726
  • 较差

非常有生活的质感~~我好喜欢这样的故事。

19分钟前
  • rescal
  • 较差

体育是全民的体育,跟政治挂钩多少有些别扭,如果非得挂上那也得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才对,看得不是很燃,体育精神可以鼓舞国民,增强国力仍需全面努力,让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24分钟前
  • 解脱之光
  • 还行

“中国人不会被战争打垮!”

25分钟前
  • Cappadocia
  • 推荐

这电影很工整。

30分钟前
  • 酒池肉林
  • 推荐

这不是拍的挺好看的,还原了那段历史,好希望刘长春能看到中国自己办奥运的2008,也看到百米飞人苏炳添闯进决赛的2021

31分钟前
  • CH23SE
  • 推荐

正在看奥运会,想起这部电影!泪目

32分钟前
  • 对自己说晚安
  • 推荐

今天偶然间听到《站起来》,想起了这部电影,发现自己曾经看过还未标记。以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事迹拍摄而成的影片,在当时确实给不了解这段尘封往事的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课,但由于历史原因等限制背景交代方面比较模糊,颇为遗憾。

34分钟前
  • 平行碱基萌太奇
  • 推荐

中国什么时候有人参加奥运会?1932年,刘长春。中国什么时候拿到第一块奥运金牌?1984年,许海峰。中国什么时候举办一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刘长春1983年去世刘翔1983年出生苏炳添的新纪录是9秒83

39分钟前
  • 咖喱蚵仔煎
  • 推荐

一个国家满目疮痍 却还是有人为了国家 为了梦想 奔跑在黎明的废墟

44分钟前
  • 想要变成猫
  • 力荐

一个关于失败但绝不是徒劳的故事,主旨好。

47分钟前
  • YIHE陳
  • 推荐

意义重大,远远大过了电影本身,前路迢迢,中国加油。2021.7.29凌晨

50分钟前
  • anderson ALP
  • 还行

可惜只看了一半,胡军版张学良确实萌

53分钟前
  • 张不疑
  • 推荐

在那样的情形下,刘长春一个人去参加奥运会,压力可想而知,堪称壮举!

57分钟前
  • 禾页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