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实话这类题材本身还是不错的,但无奈国产剧就是这样,各种注水。
十多集的东西愣是给扯出几十集。
我不止说过一次了,类似于这种剧都是差不多的设定。
男主是警察的情况下,必有一个闹离婚的妻子。
本剧如此,因为孩子上学,在小升初的关键期离婚,也不知道编剧怎么想的。
后面驻站的原因是因为人贩子逃跑,常胜失职。
虽然最后镜头说明了赵广田受威胁阻挡常胜,但这并不妨碍常胜追嫌疑人让其他人处理。
这一段完全没必要,直接去接替师傅设定会比这个强。
四中周桦鹏事件最终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说自己是受害者。
加入这一段只是为了常胜的勇敢?
常胜从一开的到来到后面王冬雨的态度改变几乎是这部剧最烂的地方。
作为乡村教师,因为一个电话就给对方打几十个报复!
就这也配当教师?
因为抓张莱西他们全村就都团结一致抗议,就算是山沟子。
都什么年代了,没有一点法律意识?
说到那三人,一群混混上来就敢砸警务室,各种搞破坏,谁给他们的勇气?
中间各种注水就不说了,最后几集更是离谱。
李东莫名其妙就犯罪了,说零件来自于东寨我以为跟郑义有关系结果最后什么也没有,那他怎么知道的?
赵广田被人贩子团伙挟持协助他们怎么就成了团伙作案呢?
最令人无语的是张莱西,杀人未遂竟然毛事没有,最终只比老六玉宝他们多了一年,真是呵呵。
整部片与其说驻站警察与货盗斗智斗勇不如说跟张莱西他们瞎折腾,另外张莱西一直回忆他家里的多肉植物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
总之也就无聊打发时间看看...—————————————————— 写在后面的话:其实最初不打算看,一开始豆瓣这边口碑就不太好。
前段时间高亮去世让我很震撼。
所以看这部剧也当怀念高亮了。
这个傻der王冬雨到底对于这部剧起到什么作用了???
除了跟个智障一样毫无理由的怼人,没有刻画出来任何人物性格,而且怼的还是个在正常履行职责的警察,为什么会有这么恶心而毫无意义的角色啊,单纯就是为了恶心观众的??????
好好的一个剧,本来挺有意思的,现在因为女二要被劝退了。
导演🧠是不是秀逗了???
非得喂观众一口屎?
后悔早下定论给了三星,应该一星的。
典中典老/登/片,没有一个正面女性角色,连女jing/cha都是怕吃苦怕受累的,妻子是典型中国家长拼命鸡娃、无脑砸锅卖铁也要追求好的学校、为了移民海外,甚至学习理发?
在国内是正经有工作的,凭啥到了海外就得给人剪头啊???
男主是j/c一心扑在工作上,但也只需要工作罢了,而女主白天要工作,晚上要鸡娃还得照顾婆婆??
这么辛苦还变成破坏家庭的恶人。
如果当j/c就必须占据所有的时间没精力照顾小孩,那你生什么呀?!
还有堂堂有文化的女教师,一心为了孩子甚至拿自己的积蓄去贴补资助读不起书的小孩,这样的人物居然被写得疯疯癫癫的,后来喜欢上男主的戏份更像个神经病…两个女性角色,为了这么个男主,还要各种吃醋雌竞?!
而反观男性一水的正面人物,最多也只是性格不同,看起来是天降抢走了副所长的位置,然后通过各种小事件解释其实这也是个非常优秀的男性j/c(无语)。
一开始所长求着男主去帮忙驻站,好家伙一回头就不管不认账了,然后到了结尾又为了男主拼命想办法主持公道???
这设定一点连贯性都没有,全是为了推剧情而推剧情。
如果不是为了陪父母真的早就看不下去了…
折腾来折腾去累死累活各种麻烦,就为了得到这些SB村民的认可和感谢,谁TM稀罕,不是我说编剧你稀罕吗?
这福气我给你你要不要啊?
比黑奴更奴才相,比牛马还牛马我是真TM恶心这个村长,什么东西?
自己女儿被张莱西捅了不想着去找他为自己女儿报仇,指着赵广田说狠话?挑软柿子捏?就TM瞧不起这种狗东西,这SB村长你但凡认真严肃一点处理张莱西这些出生,但凡做事不那么双标,不那么向着你们村一点一点你女儿会被捅?自己养出来的狼咬了自己的崽子,你TM活该,真给我气笑了还有那三个花城的贵物警察,编剧和导演你们觉得很好笑吗?
你觉得他们敢负责任有当担吗?
这剧想表达什么?
这些村民,还有那个村长,又贱又蠢又坏,凭什么要去巴结他们,给他们跑上跑下的?脱贫致富,他们配吗?这村长真的抽象,不如乞丐,乞丐还得努力努力,堂堂一个警察凭什么要忍着那些屎嘴?要哄着他们?就这些个好吃懒做妨碍执法,袭警的玩意儿早个几十年全部得被拉出去枪毙了,一个两个像天王老子一样,不穷不苦天理难容,警察为什么要受这气?奴才相,编剧和导演是跪久了不知道站着说话是什么样子了吗?
身为警察看着那些村民污蔑冤枉人身语言攻击自己,不仅不敢骂回去打回去,澄清一下,还得跟条狗一样悄悄跑掉,事了了还要摇着尾巴回来讨好别人,这得贱到什么程度?强行和解,强行洗白,全剧有多少次强行道德绑架?这些蠢猪真的值得帮?男主也非常难评,和张彦斌只是理念不同,但就是要表现得高人一等,要更好,一个偏人治,一个偏法治,为什么要搞双标?很多时候但凡多从几个角度来展开一下这剧情和这男主的塑造都不会让人看得这么恶心,张彦斌没错,每个人都像男主一样,一次次的差不多,一次次的纵容,怎么行?张只是在强调身为执法人员底线和法律法规不能随意践踏和无视,并不是说不帮,不去解决。
但这脑瘫编剧根本不给到这个角色更多的空间,以他的身份而且不知道具体情况下说那些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了解到全部情况后也尽力的帮助别人,而且在慢慢改变,他也能接受新的事物和不同的观念和想法,我就是看不惯那b男主,好像他都是对的,以这种双标方式来拿他们两个做比较,衬托出男主本就没有的魅力,这编剧真是SB无脑到了极点
文 / 龙伟平“驻站”二字朴实无华,又给人一种根基厚重的感觉。
一如《驻站》这部作品,放弃宏大的视角,把重心聚焦在一个乡村火车站周围的人际生态里。
故事背景虽然小,但是胜在题材有趣,警匪猫鼠游戏,斗智斗勇,让这个故事变得很好看,有浓郁的武侠小说质感。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实东寨火车站生态就是一个小江湖,里面很多场景在武侠小说里都能找到对应的设定,比如:东寨车站=古代货运码头。
车站派出所=古代县衙。
车站货盗=古代混码头的盗贼。
东寨村村长=码头帮派老大。
东寨村和其他村落=码头上的各类帮派。
常胜升职失败来东寨车站做驻站警察=京城名捕不满官场勾结到地方下任……切换一下时空视角,再看《驻站》这部剧,武侠风一下子扑面而来。
在东寨火车站的小江湖里,也有好人有坏人,有官员有平民,还有帮派之间的斗争。
围绕东寨车站这个舞台,派出所民警,车站附近的村民,车站盗贼,形成了一个层层叠叠互相交织的人际生态链。
剧里,东寨村和其他村寨,就常为争夺火车站的“生意”互相内斗。
而民警也为了守护一站安宁,不得不上演“狼窝”探险。
因为利益,盗贼可以举报盗贼。
因为利益,竞争对手也可以变成朋友。
同样因为利益,好人也会扭曲成作恶的人。
除了故事情节,《驻站》这部剧对角色的刻画也很鲜明。
男主常胜,他跟现实中的普通中年男人一样,睁开眼就要面对升职加薪、婚姻家庭、小孩求学、父母养老、工作与家庭不能兼顾等各种问题和矛盾。
然而,作为一个还算有能力有抱负的民警,他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不得不牺牲掉私人时间,让妻子独自应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为了孩子的教育,他又没办法违背自己的原则和良心,向潜规则低头。
最终导致事情的走向就是妻子离婚,师父身死,自己升职失败……一连串的打击,让他回到了故事的起点,成为了一名驻站民警。
常胜一家鸡零狗碎的日常,呈现得非常真实。
他身上浓缩了太多普通中年男人的影子,在家庭与事业,孩子与妻子,世俗与理想面前挣扎选择,被动脱离了原来的位置。
女主周颖,她拥有家庭主妇和职场女性双重身份,职场女性的身份让她拥有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和视野,让她看到希望的同时也让她看到焦虑。
她的焦虑源于孩子的教育,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她四处找关系求人,想让孩子去所谓的名校,拥有美好的未来。
然而现实百转千回,总是给她重重一拳。
当丈夫升职失败,失去交换的价值,她被当初承诺让孩子进名校的牵线人狠狠打了一巴掌。
周颖和常胜对孩子不同的教育理念,注定了他们很难融合到一起。
鸡娃和不鸡娃,看似简单的选择,其实背后隐藏着很多复杂的原因。
比如双方的原生家庭不同、夫妻个性的差异等等,成年人的话都不会摆在明面上,除非逼不得已。
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张莱西,他作为小站生态里的盗贼代表,编剧用了非常多的情节来刻画这个人物的聪明。
比如他知道用二手车刷黑漆用来拉客;他知道用“违法”的刀枪会招来警察,所以用“不违法”的木棍教训对手。
在盗电热水壶一事中,张莱西不仅预判了警察的追查,还提前准备好了假的购买凭证和一套天衣无缝的说词,让警察即便怀疑自己也拿自己没有办法。
这几个情节一出来,立马就让张莱西这个盗贼的形象变得立体起来了。
说到角色和情节,其实《驻站》这部剧里很多角色和情节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常胜师父孙二勇因公殉职那段,他去追盗贼,因为心脏病气力不支趴在地上,在寻找急救药时,反被他追的蒙面黑衣盗贼拿走了急救药。
黑衣盗贼拿着孙二勇的急救药,慢慢往后退,像戏弄猴子一样,把急救药放在距离他十几厘米远的地方。
但是因为心脏病发作,孙二勇拿不到,只能伸直了手,眼睁睁看着近在咫尺的急救药,最后死在铁路上。
黑衣盗贼的行为,也直接将一起盗窃案升级成了一场完美犯罪的杀人案。
而这件事引起的连锁反应,也直接改变了剧情的走向。
这个情节十分巧妙,不仅埋下悬念,还将东寨火车站生态里黑暗和残忍的一面展现了出来,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普通人为了生存,在东寨火车站这个江湖里也会变得面目全非,会做出很多让人吃惊的事。
东寨火车站很小,却像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一如常胜一家,也是现实生活中无数个普通家庭的缩影。
剧里的刻画的十几位民警既是基层的螺丝钉,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虽是艺术角色,也有普通人的爱恨嗔痴。
他们没有破轰轰烈烈的大案,他们的日常只是巡逻与盗贼们做斗争。
但正是这一笔一划的细节,让他们变得有血有肉有人味。
也是这一餐一饮的日常,让他们与现实里的人们产生了精神联动和情感共鸣。
(本文首发《湖南日报》)
看了前两集,其实主线剧情还是不错的,能看下去,期待后续情节。
但是夫妻俩的价值观,真的是很有问题。
先说常胜,他的问题最大。
1,关于孩子教育,很不认同他的价值观。
每个学生都应该追求最好的成绩,然后接受自己不如别人的结果。
啥意思?
就是你既然是学生,你就应该追求第一,追求最好。
同时,付出你最大的努力。
然后结果出来后,坦然接受这个结果。
并且在连续多次的结果后,以及在用尽办法,拼劲全力后。
找到自己的上限。
例如,有些人的上限可能就是中上等生,有些就是中等生。
这个时候,父母才需要站出来,告诉孩子:坦然接受自己在学习这件事上的上限,并继续努力。
然后在以后的人生中,寻找你真正优势所在的领域,在那个领域,你一定可以做到最棒。
像常胜这种,既不制订高目标,又不让孩子竭尽全力,就直接带着孩子放弃了。
这就是不负责任。
问题是,这种人还特别自以为是。
2,他单方面认为自己的教育观是对的,他妻子是错的。
不沟通,就单方面的欺骗,撒谎。
这种人,是无法正常经营婚姻的。
他如果肯好好沟通,一次不行,就两次,只要坚持,就肯定能达到共识。
因为前两集看,陈数不是偏激的,不讲理的人。
3,扩展一点。
现在很多学生抑郁的原因,是因为学习。
更进一步,为什么学习会造成抑郁?
其实不是压力大,也不是累。
这些只是好像。
而是家长和老师,没有帮助学生想到他们的上限,并告诉他们,人生就是要不断的学会,坦然接受自己的上限。
并在自己的上限内,持续的,稳定的努力。
例如有些人天生精力旺盛,他的学习时间上限就高。
有些人精力没那么强,你让他累过劲儿,他整个人就崩溃了。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让孩子去运动,去睡觉,去换换脑子,而不是硬逼着他努力。
再比如,有些人使尽力气,可能也就是120分的水平。
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就要帮助孩子接受自己的上限。
而不是把目标定在140分,然后因为达不到140,而内耗,而否定自己,而不断给自己压力。
这个道理,每个成年人都应该学会。
放在成年人身上,大家都想赚大钱,但是毕业奋斗十来年后,就应该大概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了。
赚钱一靠运气,二靠能力和资源。
运气不可估量,但是能力和资源,自己心里没数吗?
假如不考虑运气,大多数人的能力和资源,上限其实都是普通人的水平。
那能赚到的钱,也是普通人的水平。
这个道理越早明白越好,然后套用到孩子学习上。
用这套方法去指导孩子学习。
4,当然,有些人说了,我不想那么累。
我不想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通过一次次失败,最后找到自己的上限。
我就想佛系,就想躺平。
这有错吗?
没错!
但是你得跟你另一半沟通。
看看她是什么样的人,看看她能不能接受你这样。
看看她能不能接受孩子这样。
沟通好了,没准就可以出现一种和谐画面:丈夫躺平顾家,妻子奋斗赚钱,孩子努力学习。
你只要做好老婆孩子的后盾就行了。
但是你不能单方面的,看不上你老婆对自己,对孩子高要求。
然后不沟通,扯后腿。
………………说完常胜,再说剧里的陈数,她的价值观也有问题。
问题出现在听说常胜要提副所长后,周老师以这个理由要帮她,她没意识到里面的风险。
但是她的问题不大,因为是常胜先撒谎再先的。
如果常胜没撒谎,而是好好跟她沟通,说清楚,再怎么努力让孩子上四中,也不能由他出面找关系。
因为涉及到他的工作稳定和职业价值观问题。
也许别人会做,但是他不想,也不能。
说清楚,大概率陈数会接受。
要实在不接受,那另说,彼此价值观有原则性分歧,该离婚离婚。
…………也许现实中常胜这样的很多,但是放到电视上,同类剧情太多了,看腻了,也看烦了。
真的不想再看类似剧情了。
不过主线剧情,还是很期待的,会继续追。
用3周多时间看完全集,讲家庭,讲案件。
常胜没什么大本事坚守本分,郑义却没能守住底线,贪欲将他一步一步拽向深渊。
这部剧把道理通过常胜娓娓道来。
周颖深爱着老公常胜,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常胜工作晋升上不满意,出现家庭矛盾,导致她焦虑、抑郁、自我怀疑。
我想对周颖说你很好很好,对老公爱着,对孩子负责着,对老人照顾着,独独对自己,所有的生活痕迹里没有自己,多希望她能对自己好点。
很多人都会问婚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为什么不问问我给这段婚姻带来了什么?
明明她爱常胜,说出离婚的是她,明明关心他吃不好穿不暖,常胜回家却把他往外赶。
所有人对自己好点可以吗?
既然爱就接受,不吝惜表达,面对真实的自己,孩子是要被父母托举到更高的地方,前提是经营母子关系难道不是一个更美好的事嘛?
一起生活一起笑一起玩,不管以后如何,人活这一辈子,孩子也只有这一段短短的童年,珍惜眼前吧!
老公常胜亦如此,人奋斗年轻也就这十几年,不要为了那些虚无的东西浪费感情浪费时间,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美好当下。
冬雨这条线我真的笑了,这么强行加剧情,好败好感啊,加了那么多猛女追直男的戏码,我差点就信了冬雨最后会跟常胜在一块,最后周颖接纳了常胜突然就来了东寨站,有了常胜救妻看得我挺尬,编的真挺突然啊。
知道他俩会和好没想和的这么草率,哎!!!
很平庸的剧!!!
以前一直以为警察是一份很光荣、很高大上、很英雄的职业,然而脱下警服的背后,是和我们一样平凡人,喝着老干部水杯、也会为孩子上学的事头疼、也要时不时哄哄老婆、也想着能升升小官。
穿上警服,便是城与乡的中流砥柱,处理着老百姓遇到的难题,秉公执法之下也有着温暖的人情味。
法律与人情从来不是对立的,常胜十三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很好地展现了执法人员的原则和人文关怀。
在面对孩子上学找关系时,常胜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跟人吃饭也会付掉自己的一份饭钱。
相比之下的张彦斌像个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乡人拿着斧子去城里务工,却因为铁路刀具管制而被张彦斌拦下,后在同事口中得知可以将乡人的工具用邮寄的方式给他,渐渐地,一板一眼的张彦斌也在基层的工作中不断有了变化。
基层工作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不少老百姓的认知是有限的,不懂那么多东西,民警与老百姓打交道,需要灵活变通,在不违规的情况下解决,这是实践出来的经验。
当乡人买了烟花却没有办法带上火车,安全的条例不能打破但常胜后来再遇到乡人时,却把烟花的钱补给了他;当常胜面对发小涉嫌盗卖车辆时,也并没有因为兄弟一般的感情徇私舞弊,这或许便是《驻站》的魅力,将法的双重性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站警务室更是充满了烟火气,重新做人的广田、改邪归正的小齐、渐渐接受常胜的村民,修护网、填涵洞、防货盗、想致富……法不容情亦有情,警察与百姓鱼水相依,驻站小故事就像过日子,非常喜欢。
现实生活就是充满了很多的无奈,生活在这个无奈世界里的每个人也都或多或少有着某些方面的不完美,也正是这些无奈和不完美,才让生活有了色彩和触感。
郭京飞饰演的驻站民警常胜的境遇也是如此,但常胜身上自带了郭京飞特色的幽默和不服输尽头,即便是逆水行舟苦中作乐,也能让观众们看的心中暗呼过瘾,原来这无奈的生活也是可以过的这么有劲啊!
某些看多了都市警察的各种破案神剧,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觉得主角穿了警服那他就得智勇双全神勇无敌能发现每个悬案里别人发现不了的蛛丝马迹然后抽丝剥茧克服万难屡破大案,同时还得感情真挚生活作风优良对CP(老婆或女友)各种理解关心备至,情比金坚爱比海深自觉抵制一切外来诱惑,必须得事业爱情家庭都丰收才满意。
突然看到《驻站》主角常胜这样的警察人设,工作上是尽职尽责但也总遇到无奈的事情,但对家庭缺乏责任心对老婆也缺乏耐心导致婚姻破裂离个婚还不敢让别人知道,跟某些破案神剧里塑造出来的完美主角形象简直背道而驰,就觉得难以接受,必须给剧打低分而后快。
神剧粉们对于警嫂周颖这个角色也是深恶痛绝,非但没有别的神剧里那种大方温柔贤惠无理由的理解支持丈夫的伟大事业勇于自我奉献的伟光正警嫂的标准觉悟,反而成天为了一些家庭琐事(比如孩子择校)斤斤计较机关算计唧唧歪歪,在黄豆大的脑仁所能理解的范围里,周颖这种角色的存在简直就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大的玷污,本应该伟光正的角色怎么能这么食人间烟火呢?
简直就是罪大恶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还没有个七情六欲,谁还没个喜怒哀乐了。
警察也是人,警嫂也是人,是人就可以有自己的三观和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那就是人性,能把正常的人性展现出来,就是好的影视剧。
根本没有必要为了迎合某些群体的某些观念,就必须把角色一定塑造成某种固定的模式,非得搞什么职业光环什么性别觉悟什么价值观引导,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大洋对面搞的各种zzzq已经成了那边影视圈尾大不掉的毒瘤,人家那边的精华还没完全学会呢,那么迫不及待的跟舔那边的糟粕是图个啥。
剧情安排上,觉得那几个村头小混混的戏份稍微有点多有点夸张,这个和现实的差距比较明显,可能在后续的剧情里,会安排民警常胜通过努力最终感化了这几个冥顽不灵的小混混,以彰显他的尽心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剧情上还是应该尽量贴现一点,现在这几年,已经没几个小混混敢于多次公开挑衅警察的权威了。
郭京飞和陈数都是已经被很多部影视作品证明演技的优秀演员,他俩联手出演,起码在演技上给这部《驻站》上了双保险,很值得一看。
原本想给个四星,但看到那么多黑子给的一星二星,所以还是给五星了。
我真服了这编剧,你想写一个驻站警察的故事就好好写呗,老在乎你那刻板印象和脸谱化人物干什么?
你想塑造矛盾,行。
你想描述驻站的困难,行。
但你能不能写点正常的剧情?
看了两天了,就围绕着这几个地痞流氓演过来演过去,今天晚上的剧情更是离谱,给我看生气了,那个混混头子犯罪未遂被抓了,然后全村排挤常胜,自行车轮子都被卸了,行,我就当你描写这地方法治意识不强,是侧面描写常胜执法不得人心,但你配的那搞笑的BGM是几个意思?
你专门安排女二嘲笑是几个意思?
人民警察秉公执法被人伺机报复这种事情很搞笑吗?
人民警察被群众不理解,遇到执法中的阻碍,这难道不是个剧情关键点吗?
你把这当包袱是吗?
你指望观众看到这段儿像女二一样嘲笑他?
编剧你眼里的驻站警察就是个小丑吗?
你眼里的群众工作就是这样式的啊?
我问你,你演了这么几集了,村主任出场集数够得上那几个混混一半吗?
这个村子的主要角色出场了多少?
每个家庭有什么问题介绍了多少?
村子贫穷的原因是什么?
驻站警察的主要工作你介绍了多少?
就心心念念着你那几个地痞流氓,这么爱写你去写古惑仔啊?!
请不要在荧幕上霍霍我们的人民警察好吗?
还有前几集这个价值观哦,人家孙公安干的好事人家本身,可是不能因为这个就要求常胜不秉公执法吧?
常胜警务室被砸了,半夜给村主任打电话不是公事?
女二跟个神经一样要为他爹报仇,半夜骚扰民警,就这还要常胜主动道歉?
事后村主任知道确有其事,也没半点表示。
后面女二拿警察吓唬村民,常胜过去有理有据做了工作,反过来被骂?
我就纳了闷了,村民犯法不算犯法?
村民违纪不算违纪?
为啥要处处暗示是常胜群众工作不细致不到位?
常胜是贪赃枉法了还是懒政怠政了?
这就是你们制作组想要传达的价值观?
好人就该被枪指着?
穷山恶水、歪风邪气、地痞流氓及时整治是不对的,还要“理解他们”?
警察的人身安全不是安全?
警察的人格尊严不是尊严?
请不要侮辱基层群众,更不要迫害人民警察
村支书女儿那个角色真的恶心到吐
最后的桥段确实是救人确实是太尬了。不过,整部戏郭京飞的表演真的是好,天赋型选手
陪婆婆看的
敬业式的躺平是一种反内卷,该负责的事情能扛住,不该攀比的事情也不执迷。普通人能做好普通的事,有着普通的运气,有着普通的不完美的生活,以及能自由和别人诉说的普通的烦恼,谁说这又不是一种成功呢。柴米油盐人情世故做得好,不啻于飞黄腾达。可爱的永远是真实鲜活的人,地气虽然低也最难接近。第一次看郭京飞的剧,果然有一手。话说孙艺洲这几年的选戏水平是越来越高了,他在这剧里和郭京飞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也让人耳目一新。
阿如那也算是废了 戏路太窄 只能演混混这种角色
男主离婚后老妈让前妻养,恶心到我底线了
《驻站》聚焦驻站警察这一特殊群体,常胜这一路的酸甜苦辣,让我们看到了东寨驻站铁路线上的正义与温情。剧中,他既要守护铁路安全,又要处理家庭琐事,生活充满挑战。剧中既有紧张刺激的抓捕场面,也有轻松幽默的日常互动,常胜和王冬雨的互动也是充满了戏剧性,后续常胜对她的“攻略”和感化,也展现了警民本就一家亲。
看了前面第四集,2025年最烂的剧本,不知道导演和编剧想表达什么,歌颂驻站公安的高尚吗?通过什么呢?无脑的剧情吗?老同志被袭警,事业单位安排年轻人都三班倒,去洗脑老同志去一线,刻板的人物,画饼无能不承担责任的所长、鸡娃窒息没有温度无底线的妻子、遭受工作受挫,婚姻离婚,恩师离世,孩子升学不顺,全方面“失败”的中年警察,内心毫无波澜还能嘻嘻哈哈?整部剧简直就是对这个职业的亵渎!
披着童话色彩的轻喜剧,接地气,够欢乐。
陪看。这编剧怎么tdyd这么贫
可以下饭!在主旋律电视剧里,算欢乐的了,就是注水略多,如果缩短在20集左右更好……
驻站好好看啊 有些点搞笑的很自然上班了发现特别能理解常胜的处境倒是第一次看见铁路警察这个方面挺新颖的
本来是冲着郭京飞看的,看之前也做好了被说教的准备,但是没想到开播第一天就给了我惊喜。剧里并没有任何说教,剧情非常接地气,故事的发展预料之外但是又在情理之中。最让我惊喜的是演员的演技,目前出场的所有人演技都非常在线。
一看见阿如那就知道这剧谁最坏了
刁民死全家吃了23
男女演什么都一样,很烂。最受不了剧情狗血,现代人活的很累的,还要制造焦虑。
郭京飞挺不错的,适合这种角色。那个煤气罐老师能不能闭嘴?
熟悉的金江火车站(已停用)、拉鲊火车站,像攀枝花这种有钒钛矿的城市,驻站警要管的事又杂又重
驻站里郭京飞的儿子是小林栋哲 还在挨打路线上一路飞奔
本来这个题材我还是蛮喜欢的 结果这第一集被郭京飞strong到了 还有跟老婆孩子的戏码实在是又油又无聊 而且师傅一出场就知道要下线 他去接班 孙艺洲一出现就知道他俩要互看不顺眼做同僚 大概率最后关系很好 老套过时还一股子老噔味儿(登现在是围巾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