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提起自然纪录片,BBC出品便是口碑和品质的保证。
2018年11月,BBC推出了一部堪称传奇的纪录片神作《王朝》,一经播出豆瓣评分就高达9.6。
明明是一部自然纪录片,却被拍出了剧情片的效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像看莎翁戏剧一样紧张、兴奋,堪称自然界的“权力的游戏”。
最近,这部经典纪录片迎来强势回归。
由bilibili和BBC联合出品的《王朝》第二季正在B站独播,时隔四年,这场大型“动物真人秀”终于重回我们视野。
《王朝》第二季的画面依旧壮丽震撼,故事精彩度丝毫不减,当然,旁白也还是熟悉的配方——大卫·爱登堡老爷子。
值得一提的是,大卫·爱登堡已经96岁了,他一生都奔走在探索自然、保护地球的路上。
我们仿佛也能看到自然带给他的馈赠:健康的身体、无比旺盛的活力以及永不缺乏好奇心的头脑。
《王朝》系列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动物纪录片,就在于它非常特别地关注了动物族群中的社会关系,也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故事线。
在动物中,也存在着一个个家族、王朝的权力更迭,以及在这种命运牵引下动物个体的抗争与抉择。
《王朝》第二季用更深入的观察,聚焦动物的母性光辉和家族力量。
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动物母亲为了保护孩子铤而走险,动物家族齐心协力守护幼崽并传授各种生存技能,让观众在唏嘘感慨的同时,更能被动物中那一闪而过的人性而感染。
从巴塔哥尼亚冰天雪地的安第斯山脉,到赞比亚广袤无垠的平原,再到乞力马扎罗山麓的辽阔草原,《王朝2》可以说比前作更加精彩纷呈,用生动的镜头语言讲述着最原生态的故事,从更为新颖的角度为观众展现了五种动物的王朝传奇。
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斑鬣狗部落的故事。
长久以来,斑鬣狗都是一种声名狼藉的动物,和鲨鱼类似,无论是野生动物影片、还是儿童读物,多年来对斑鬣狗的描述都较为负面。
他们相貌丑陋,而且捕猎方式非常阴险。
群起攻之,以多打少,以大欺小,喜欢追杀未成年的食草动物,毫无原则。
然而在《王朝2》的镜头下,斑鬣狗并非只是观我们刻板印象中喧叫吵闹的食腐动物,它们的生活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一群生活在赞比亚柳瓦平原辽阔草原上的斑鬣狗部族,他们正面临着严峻的动荡时期。
它们的前任雌性首领去世了,还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旱灾。
王位本应传给前任首领的女儿西娅,但这位公主还太年轻,无法继承王位。
于是,头把交椅被一只名叫苏玛的成年雌性斑鬣狗夺走了。
斑鬣狗无论是争权夺势还是保住王位,都离不开盟友的帮助。
现在苏玛的身边有很多拥趸者——其中既有为它和部族成员提供食物的猎手,也有孕育后代、扩大盟友网络的其它雌性。
但是,随着西娅公主逐渐走向成年,苏玛看似牢固的同盟或许将被动摇。
苏玛能否在牵制这位年轻公主的同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朝?
还是西娅会夺回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力,废黜新上任的女王?
《王朝2》中展示的不仅是斑鬣狗复杂的社会生活,还有它们性格中柔软的一面——无论是它们照顾柔弱的宝宝,还是同胞之间的支持,甚至还有它们对清凉水塘的喜爱。
正如制片人西蒙·布拉克尼所言,“我们通常倾向于从常规的角度来看待动物——对某个物种怀揣固有看法——但《王朝》的拍摄工作让我们意识到,动物在现实中的个体情况往往与‘常规’相去甚远!
”每个动物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面临的生存挑战均来自于所处的具体情境。
而动物们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完全来自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经验,以及它们与其它同类所共有的行为特征,仅此而已。
动物就是动物,我们本不该以人性的标准,来对它进行道德审判。
这部系列片再次证明,真实的动物故事比虚构的还要曲折,一些从未有人目睹过的瞬间让摄制组和全程参与的权威专家们都感到惊讶。
比如摄制组跟踪拍摄了很少被人们记录的非洲象双胞胎;见证了一只年轻的猎豹面对鼹鼠的反击时做出的意外之举;还看到了两只美洲狮母亲为抚养幼崽争夺重要的领地时,发生的惊险场面。
像《王朝2》这样的纪录片拍摄难度是很大的,不仅考验摄制组的水准,更需要当地科学家对于动物长时间的研究作为基础。
为了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主创团队的付出也难以想象。
整个团队在每个动物角色的拍摄过程中都遇到了不同的挑战——拍摄猎豹时,他们要行进很远的距离,而在湿地拍摄斑鬣狗时,摄制组的车辆每天都有可能陷入很深的淤泥中。
尽管非洲象体形巨大,但置身于安波塞利广袤的洪泛平原时,摄影师有时很难发现它们。
美洲狮生活的环境令团队感到最为棘手,仅仅是跟上栖岩和它的宝宝,就已经很考验摄制团队的意志了。
也正是因为这些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有了这部史无前例的纪录片。
希望还能在bilibili上看到这系列的第三季,看到更多与人类共舞的动物们在大自然中续写生命的传奇。
无意看到一条评论 开篇一张口 新概念人的dna魂动了果然BBC一出必是精品!!!
看的时候就一直在想拍动物的纪录片该是多难 关键是还能拍的如此好!!
没想到结尾就讲了!!
拍摄人员扛着那些长枪大炮徒步1600km 难以想象人类如何追赶美洲狮!
而且同一个世界同一个问题动物和人类如何和谐共处,牧羊犬的妙处,但是除了🐑,中国还存在着偷盗、不只是因为🐑的问题,这就放佛不是牧羊犬能够解决的。
这些记录者又是如何近距离接触到puma的呢,他们居然对人类没有一丝的抵触??
(毕竟那里也存在着矛盾 人类一年会杀死50只puma呢)这又是如何解决的 btw动物世界好凶残哦 雄性为了交配居然会杀死不属于自己的幼崽 雌性更加更加辛苦!!!
要为孩子寻觅充足的食物(还是养四个??
)只想弱弱问雄性是就负责完交配然后啥也不管了??
逍遥自在??
只留雌性一个人辛辛苦。
还要与其他雌性争夺领地 看到妈妈猎食比自己三倍大的驼羊 每次都害怕被踢死或者受伤 心痛第二集 非洲象 罕见的双胞胎艰难的面对干旱 但也难逃自然选择的命运Chettah也谁能不喜欢 腿长身长纤细花纹又好看的猎豹呢 kali九岁了还要抚养三个幼崽啊啊啊不行我摆烂了 之前写的大长文闪退全不见了 疯狂吐槽豆瓣 不写了
是斑鬣狗不是斑点狗哈。
我原本以为拍斑鬣狗怎么也得血雨腥风地来一场大战,没想到竟然挺温馨。
虽说是前朝公主和当朝女王的权力斗争,大家倒是深谙先礼后兵那一套。
西娅公主的母亲去世时,公主尚且年幼,没能继位,所以女王位被旁系攫得,待公主羽翼丰满,女王算是自己让了位。
虽说女王一直在关注西娅的动态,但没有赶尽杀绝,没有驱逐她。
公主想复位,也没有残杀女王的幼崽,不过女王的一对幼崽还是没能保住。
这集改观了人类对斑鬣狗固有的负面印象,作为非洲平原上数一数二勇猛的猎手,斑鬣狗是可以凭一己之力正面迎击壮硕的成年角马的存在,一直都是叫狮子也忌惮的劲敌。
说它们卑鄙不讲规则,可斑鬣狗也是社会性极强等级分明的种群。
我原本好奇,西娅母亲去世时她还小,怎么有如此强烈的夺权之心,原来是首领在孕育幼崽的时候,体内的睾酮素已经在向幼崽释放掌权者的信号了。
第一集PUMA,234分别是非洲象猎豹和斑鬣狗。
摄影风光比第一季更美,不喜欢第4集的主角差点没看下去,但见弹幕有很多说可爱的。
我想喜欢自然的人,喜欢看动植物纪录片的人是不是更认可黑暗森林和弱肉强食的本质?
人类世界其实也是一样的。
动物小时候都长得可爱,这样母亲不会抛弃他们,而且母亲就是有护犊子的本能。
看着母主捕猎的危险和挨饿的一家子为它们着急,可另一边是被捕杀的小原驼和角马,它们的母亲和家族成员可是眼睁睁地看着它被吃掉……我喜欢看这种自然纪录片的弹幕,有增加知识,想象力和笑料而不是莫名其妙的骂战斑鬣狗属于猫型亚目,接近猫科多于犬科。
为什么从来都被认做反派呢?
是因为长得丑吗?
它没有天敌,甚至人类也不谋它的皮,是它的生存策略吗?
进化的结果。
其实它们是群居动物,它的王朝首领之争是和人类最相象的。
我真是很不喜欢这种动物,还很怕老鼠类,我希望那些我认为丑陋的都灭绝了,但是不可能。
猎豹一家都被斑鬣狗欺负过,好在我看到了小猎豹长大了合力把恶狗撵走了第四集从王朝的角度来看更精彩,但我在看主角特写镜头时虚着眼睛
1罕见的一集一种动物,不是打组合牌。
吸引我们的,是屡败屡战的悲催。
美洲狮的捕猎成功率实在是太低了,还有4个孩子要喂,都养在巴塔戈尼亚的湖区养育园里。
发胀的乳房,促使她前行。
找猎物,找猎物,喂孩子,喂孩子。
这里要说的不是剧情,而是捕猎的核心技巧。
最重要的是,美洲狮你一定要做,就是把原驼的平衡打翻。
他们没有反思。
只知道去用蛮力。
原驼的四肢很有力,而且他们的脖子也很有肌肉,不会得颈椎病,所以他们上下一荡,就把狮子荡下来了。
就和排球女将发球一样。
这片智利的冰与火之歌,成为很多美洲狮妈妈争夺的对象。
当时女主角R被打懵了 ,失去了领地。
又被一只成年的雄狮子,把家庭打散了。
这是两次惊心动魄。
靠气味决定领地是很重要的。
看完突出的感受,活着好难。
想想巴塔戈尼亚的狂风和冰雪。
2乞力马扎罗山下的大象,他们选择群居是因为更适合生存。
比如一对小兄弟掉到沼泽里的时候,大家齐心救他。
比如大干旱,最强的一员也可能倒下。
那时两个孩子都倒下了,旁边的猎狗等着吃美餐,而妈妈却不离不弃,鼓励他们起身前行。
这一幕最感人,也是有奶便是娘的背后。
食物能给我们提供生命的可能。
而妈妈永远承担着那个重负。
这套剧集又何尝不是一个母亲颂?
这时,久旱降甘霖,何等畅快。
BBC的力量在于真实。
当然我也没法忘记,客串的火烈鸟的美丽。
还有他们都会与人类产生冲突,比如美洲狮会吃20%的羊群,那么动物学家只好使用猎狗来发出警报,这个矛盾才解决。
否则庄园主就会把美洲狮杀死。
人与大象也是,4亩地在2小时之内就会被吃完,象和人都会死。
保护队员用鞭炮把他们吓走,但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防护栏。
3母猎豹带着三个幼崽,捕杀角马。
但如果面临猎狗,一只他们都受不了。
老爵爷说猎豹是为速度而生的,而不是面对挑战。
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丧偶式育儿”,说的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几乎不参与,全靠母亲一个人辛苦拉扯。
如果一个父亲能多少参与一点,就会被夸是个好父亲了。
作为女性多少有点愤愤不平。
看了纪录片,忽然发现“丧偶式育儿”原来一直在动物界存在。
好奇雄性美洲狮在交配完成以后就离开了吗?
然后一直不停的寻找雌性美洲狮交配?
雌性美洲狮就是不停的生产养育直到死亡?
究竟是什么让雌性动物可以为了自己的幼崽任劳任怨甚至拼命?
栖岩成功捕到原驼幼崽的时候,镜头给到了一只成年原驼,应该是它的母亲吧。
一瞬间get到了摄影和剪辑的良苦用心。
好朋友家的母猫产仔,她给我讲述过程。
我第一次知道母猫为了尽快恢复体力会把胎盘吃掉,生一只,吃一只,一次生了7只,把每只舔的干干净净。
母猫从幼崽时就被带到了朋友家,没有母亲教她如何生产如何舔毛如何哺育,它天然的就会,并且做的很好。
我不想结婚很大原因是不想生小孩,觉得怀孕辛苦且危险,生产又是把自己置于痛苦而绝望的境地,运气不好可能还会挂掉。
有时候也在想为什么别人可以我就不可以,为什么我不能够像很多人那么勇敢。
甚至为什么我是一个女性?
《王朝2》第三集,终于来了点刺激的,我的意思是轮到咱们顶级猎手――猎豹出场了,猎豹跑起来真是英姿飒爽,好羡慕。
片子里猎豹一直在捕杀角马,成功脱险的角马群就站在不远处围观猎豹分食同类,小猎豹还喜欢追鸟啊野猫啊之类的小动物,它们的妈妈卡丽和我把这项活动称为:认识菜单,毕竟有些动物,追起来很好玩,但不裹腹。
小猎豹们就拿侏羚来练手,这样极擅奔跑的动物,决胜的关键在于谁先起跑,如果侏羚起跑够迅速,哪怕是猎豹也追不上,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食草动物也可以有不输肉食动物的矫健敏捷。
竟然有朋友把熊也归结到顶级猎食者的行列,谢谢了,我们就是摸鱼能手而已,而且喜欢问人类和狼狗要饭,不给就去抢。
[旺柴][旺柴]没想到,就算是年龄最长,经验最丰富的雌性猎豹,在育儿方面,成功率也不高,猎豹卡丽8岁之前,总共生育了14个幼崽,最后只有2个活到成年,8岁总共养育了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目前得以独立生活,大女儿不但离开了保护区活动,还出了边境线。
之后9岁又生了俩,有一个幼崽死于长时间行进的体力不支。
这个孩子去世的时候,卡丽和她的另一个孩子还一起陪了尸体两天才离开,就算亲情如此短暂,动物们也能有这样的感情,我原本以为动物里这样的感情很少见。
而在整个平原上,也就十来只猎豹而已,这倒是非常直观让我感受到,濒危物种如何濒危。
难怪大家都喜欢跑到非洲看动物,自然景观确实很好看。
下一期是不是斑鬣狗要出场了,对于敢抢猎豹食物的恶霸疯狗(褒义词)我很期待。
好久没看动物世界了。
这季除了最后一集猕猴,其他的都看了。
一集平均45分钟加。
美洲狮 非洲象 猎豹 斑鬣狗 四个小小家族和王朝的故事。
这一季的四种动物,几乎都是食物链顶端的存在,两个独居,两个群居,生活简单而残酷,无非就是生养,守护领地,费心捕猎,与入侵者缠斗,片刻偷闲这些事。
印象最深的生养,一只幼崽成功长大并具有独立生存能力,与母亲、兄弟姐妹分别,其实就是最普遍也最艰难的生活本身。
母亲的责任巨大,她有孩子短暂的陪伴,也必须一轮轮完成自己的使命。
这些动物的寿命与人相比,实在太短,意外太多,很多时候,它们必须冒着极大风险捕猎比自己庞大许多的动物,也有可能被抢或被偷,筋疲力尽而一无所获,或者负伤。
他们没有表情,也难以看出他们的情绪,他们的悲喜被日夜冲淡,受伤后是自愈,休息后是直击,分别后是孤勇向前,继续生命的轮回。
或许,是本能和集体无意识给他们勇气?
又或许,是生命的压力和魅力吸引他们书写自己的篇章。
群居的大象和鬣狗,又展现出不同的境遇。
尤其是斑鬣狗,他们虽然阴险狡诈,食谱广袤,却也拥有极强的适应能力,雌性斑鬣狗甚至进化出了雄性生殖外观,团队作战,等级森严。
作为母亲,她们足够称职;作为女皇,也足够有勇有谋;作为团队的一员,也足够清醒自知。
它们对自己和敌人都狠,它们当了很多背景板,也是自己王朝的主角。
动物世界里,自强不息者,适应力更优者,运气更好者生。
每一个生命都尽全力活着。
它们过着它们最简单而复杂的生活,作为人类,看看它们,好像能找到一些继续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我们应生活得更纯粹,更坚韧,我们也应该生活得更勇敢,不轻易说NO或LOSE。
《王朝2》最后一个动物讲了猕猴,其实我本人对灵长类不感兴趣。
这期很有意思,猕猴幼崽可以成为雄性猕猴之间认证权力的象征,a猴向b猴表忠心的方式,是在族群里抢一只幼崽交给b。
然后弹幕有人问:“所以它们是当男妈妈吗?
”,当然不是了,幼崽是从雌性猴那随便抢来的,难道越能抢小孩代表自己越有效忠的本领?
雌性猕猴的幼崽可以被雄性猕猴抢夺走,去炫耀和交换权力,我不禁又联想到人类社会,这就是我对灵长类压根不感兴趣的原因。
猕猴作为社会群居性动物,雌性猕猴在这集几乎隐身,一幕是在交配,另一幕是在育儿喂奶,这集里还有一句台词,把雌性猕猴称为配偶资源。
通过猕猴,我意识到了一个更奇妙的点,不管是美洲狮这种母亲带幼崽的小家庭,还是雌性家族聚居的大象,亦或者是猕猴这种动物,其雌性就成了一种交配资源,雄性动物会为了争夺配偶打架这个我知道,但把雌性视为交配资源的这种目光,是否就是来自于人类男性本位的主观视角。
也可以对比一下,在我看过的纪录片里,只要是雌性作为首领,那绝对没有过把雄性动物作为交配资源的这种表达的语言或者镜头,这些纪录片都会说,雌性首领选择最优秀的雄性……而不是说雌性首领行使了优先选择交配资源的权力……,想想其实都是一码事,只不过性别换了一下而已。
这个片子的幕后花絮,也想表达对偷猎和侵犯动物栖息地的谴责,也有当地的动保组织和研究协会,参与调节当地居民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减少冲突。
另外展现了一下拍摄纪录片的不易,扛着装备在恶劣天气里徒步前行,满世界找拍摄的主人公但就是找不到它们去哪了,人站在动物跟前,近距离拍摄,一会儿摄制组看看摄像机拍到了没有,一会儿猴子狮子来看看摄制组拍的怎么样⊙ω⊙
BBC的自然纪录片团队是世界上最辛苦又最幸福的工作队伍,年轻时很羡慕他们的工作,能够天天蹲守野生动物,这对爱动物的人来说是多大的享受啊!
等年纪大了,知道工作的艰辛,这世上没有什么神仙职业,只有痛并快乐着和痛并痛苦着,我这么一个废人几乎是不可能吃得了那种苦的,只能对带来这么伟大作品的人表示敬意了!
特别是爱登堡老爷子。
这一季的王朝一共五集,美洲狮、非洲象、猎豹、斑鬣狗、猕猴,加一集狐獴特别篇。
BBC曾经走遍全球,发现世界各处犄角旮旯、山川湖海的不同动物种群,拍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动物原生状态,各种珍稀物种等等,几乎穷尽人类当下所能。
在自己太努力的情况下,创作者开始了深入挖掘,地点不新鲜,动物也不新鲜,但长期跟踪,瞄准主题主角,于是,有了各种新系列。
王朝2相当精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各个动物家族本身——虽然这也相当相当动人——也不是讲述故事的方式,而是画面的精益求精。
每一集里几乎每一帧都可以截屏做桌面,其中更是有非常多极其极其精彩的镜头,难以想象摄影师是在多长时间的守候下拍到的画面,构图、色彩、光线、细节,等等等等,让观众享受到巨大的极致的美。
如果没在大屏幕上高清晰度地观看,实在是感官损失。
美洲狮真的很戳我。大猫们小毛球时代萌化,妈妈好伟大。
挺一般的,也不知道高分咋评的,拍得有些乱七八糟,一些故事线也没讲清楚,还有些故事更迭的重要段落干脆没显示,就是没拍呗,别因为是白人拍的就打高分啊各位
三星给动物和动保人员。讲故事能力很一般
看这个,真的很让人心情放松啊!看动物,也是反思人类,都是social groups,social animal。摄影师拍的是真的太好了~弹幕也是真的笑死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BBC出品,必属精品!
好看,第一次看到对肛肠科主任家族追踪拍摄的
好看
第二季几乎是母系王朝(猕猴除外),杀戮较少,以抚育下一代、维系种族延续为主。少了一点荡气回肠,多了悲情和坚忍。特别是看到美洲豹那么辛苦的抚养一代又一代,永无止息,真是想提醒她一下,可不可以摆脱生物本能,让自己活得轻松一点啊!
没有任何一个物种的生存是侥幸。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论你是食物链的哪一环,都要在进化论的铁律下竭尽全力。
拍摄精神可嘉,但是比第一季略逊色。第一季主要围绕“王朝”,首领的斗争,领地的争夺等,印象最深的是猩猩和杂色狼两集。本季则围绕“家族”居多。
弱肉强食的动物王朝,只有强者才会存活下来,看到班鬣狗居然拥有自己的女王真的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美洲狮和猎豹妈妈都太伟大了。
画面的信息量真的太少了,全靠解说的嘴。
除了拍摄手段和技术提升,其他真的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动物纪录片差远了。很多拍摄要么没过程、要么没结果,摄制组有多懒。。。还有些是拍很多素材拼拼凑凑,全靠后期剪辑和编故事~~~
视听方面依然顶级,故事性逊于第一季
物竞天择,自然之美野性又冷酷,每一帧都可以做壁纸。OST非常非常棒!主角们王权更迭可以说是步步惊心,只许成功,失败往往死路一条。相较之下,人类社会已经温和太多太多。爵士已经95岁,他嗓音是自然纪录片爱好者之福
只看了几集
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竞争远比人类世界残酷得多,它们拼尽全力只是为了让自己和后代能活着,条件更好的人类理所应当保护和帮助它们,毕竟是人类让它们的生存变得如此艰难。
节奏太慢了
鬣狗一集的视角极为不适:旁白口口声声说着鬣狗是被误解的动物,但在整整两季的其他故事里,鬣狗恰恰是被同一制作团队塑造成“偷盗者”“入侵者”的刻板形象。白左圣母既当又当的难看吃相在这里充分暴露。
看过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