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年龟毛男,和一个猜神疑鬼的歇斯底里的中年神经质女人的爱恨离合恩怨纠葛。
一、能维系好一个家庭的女人,出去做事也必定是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
经营婚姻是一门艺术。
二、好沟通才会有好婚姻。
三、女人们的通病:男人没本事时总是盼着他能早日出息,如愿之后又怀疑男人对自己不忠,猜忌多疑。
女人变起态来,简直无所不用其极,狂暴至歇斯底里。
作为一个女人要懂得爱自己,关注自己。
一定要经济独立。
至少不会空虚的整天只知道盯着男人的行踪。
女人最大的本事是让自己爱的人爱自己。
四、能让原本相爱的两个人反目成仇的,除了分手,还有婚姻。
归结到底也还是相爱容易,相处太难。
女人是水,男人是泥,男女结合就是水泥。
天长日久,彼此一身的俗骨侩气,一漏无疑,令人生厌,终究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如果真的恨一个人你就跟他结婚吧。
五、难得糊涂。
宽恕是人生最大的美德。
婚姻当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往往效果比斤斤计较好得多。
谁还没个冲动的时候涅,所有的事情只有相对的绝对,不可能有绝对的绝对。
说到底不过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可是男人往往就是这么下贱,女人往往就是如此猜忌。
为谁辛苦为谁忙,到头来不过是个花落人亡。
任你生前广厦三千,死后不过一个土疙瘩。
这是一篇不美的评论。
ps.实在是八卦的话,龟毛男真是众多女人心中心仪的对象啊,可谓老少通吃少女少妇都在其列。
陈和左也再借作品互诉衷肠吧。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视剧,不如说是一个关于婚姻的社会实验,其中共设置了4个实验组。
第一组:林小枫、宋建平。
可以说这组是典型的中国式婚姻。
经济是一个家庭的支柱,所以其极易引发家庭矛盾。
这也是本组实验中主人公面对的第一次危机。
经过一次次拉锯战后,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转折发生在林小枫离职后,此时她的人设是没有朋友、没有兴趣爱好、一心扑在家庭上的专职主妇。
目光所及之处只有老公、儿子。
而其中能聊聊的只有老公,但老公为了改善并维持经济条件,在外疲惫一天回家更愿意安静休息,而此时的老婆却有足够的精力并且憋了很多话想交流。
当这种状况成为常态后,极易引发老婆对老公情感外迁的猜测。
一场情感攻防战就此打响。
男方疲于招架,为了尽快扑灭战火,只能制造一个又一个谎言。
当谎言被揭穿,就如火上浇油一般,战火迅速蔓延至楼道、工作单位等一切能让生活在男方周遭的人鄙夷其人品的地方。
而最终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把老公推离自己。
第二组:娟子、刘东北。
这组的开始阶段男女双方显然都把爱情当成了一座宝藏,只知攫取不懂养护。
殊不知资源是有限的。
可以想见其离婚也是必然的。
第三组:肖莉。
这组显然是林小枫的对照组。
女主人公及时地看清了自己婚姻中存在的问题并果断的抽离。
事实证明,恢复单身的肖莉活得多姿多彩,事业生活两不误。
第四组:林小枫父母。
这组的婚姻关系是令人羡慕并且向往的。
殊不知其也有不堪回首的过往,因为女方的宽容最终得以走到今天的美满。
在以上几组实验中,第三、四组无疑是幸福的,因为这两组女主人的人设中都具有适度自我这个品质,而这恰恰是第一、二组所缺乏的。
适度的自我能让人学会宽容与理解,而这恰恰是维系情感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看到《中国式离婚》第22集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林小枫在与宋建平彻底决裂后闹到宋建平的办公室,当着宋建平同事的面羞辱他,闹跳楼,那时候的小枫,面容惨淡,撕心裂肺,活脱脱的泼妇,记起十几集的时候,她与自己的弟弟小军说不与宋建平离婚只是因为不甘心,她不甘心丈夫是因为别的女人和她离婚,不甘心让看客们觉得离婚是她一个人的错,不甘心我林小枫都落魄至此你宋建平还可以安然无恙的在医院里当你的副院长,千言万语汇成一句不甘心。
也是真的爱过,才能如此的恨,在一段失败的婚姻里,我们看来女人总是是受害者,把自己搞的憔悴狼狈,痛苦不堪,而男人却可以全身而退,潇洒快活。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男人天生冷血,女人天生脆弱吗,恐怕并非如此,林小枫的失败在与她把自己的全心全意都集中在丈夫的身上,没有自己的事业,没有自己的朋友圈,所以丈夫的一点点变化都容易让她敏感的爆发。
就像生态系统,单一的生态系统往往比复杂的容易崩溃。
而林小枫的丈夫宋建平,他有着光明的前程,轩昂的外表,家庭之余还有工作、朋友、暧昧的异性给他以调剂,站在他的角度,他定是满腹委屈,你林小枫让我发展事业,好,我发展,你林小枫说我有外遇,好,我也发展,为什么到头来全是我的不是,为什么我就是渣男,为什么我就不能痛痛快快的和你决断。
我针对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式离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21集中,孩子当当的自残行为是很令人震惊的,当孩子的姥姥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回答“上一次我的头磕破了的时候,他们就不吵架了,所以我想这样做(用刀把手划开),他们就不吵架了。
”顿时,镜头中的大人们神色各异,痛苦、悔恨、羞愧、气氛,直到林母打了林小枫那一耳光,她满含泪水看着林小枫,她说“小枫,我白疼你了,你真不像我的孩子啊。
”又道破了一个掩藏了三十几年的秘密,林小枫其实是林父婚外情的产物,故事走向一个荒诞的结局,只是林母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可以把林小枫这样一个赤裸裸的林父背叛自己的证据养到这么大而林小枫却一直为宋建平虚无的出轨证据而把自己、孩子、家庭折磨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呢。
想起前几集小军对宋建平说的那句“当当有你这样的父亲真是太幸福了”,真是啪啪的打脸啊。
花了几天时间,把《中国式离婚》追完了。
整部剧看下来,大篇幅的压抑,林小枫是个歇斯底里、神经质的家庭妇女。
没有自己的追求、敏感自卑,把全部的希望和精力都放在了老公身上,最后把老公越推越远,直至离婚。
宋建平内心期待的是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人,潜意识里他更喜欢肖莉这样的女人。
美丽大方、有能力,温柔。
宋建平饱受林小枫的折磨,最后使了计谋,让林小枫爱上别人。
在夫妻两互相算计的这些片段中,感觉夫妻关系也是很恐怖,同床共枕的人也会算计你。
越到后面,宋建平越想和糟糠之妻离婚。
从旁观者角度,这也怪不了他,歇斯底里的疯女人的确太恐怖了,纵使结婚时有再多的爱,也经不起婚姻中这样的消耗。
故事的结尾,林小枫的总结语很到位,感情就是手中的那捧沙,你捏的越紧,沙子就漏的越厉害。
男人就像天上的风筝,女人就是牵引着风筝的那根线,把握大方向,必要的时候收收线,换航道换方向。
不能把男人看的死死的,不让他喘一口气。
这样时间久了,男人就害怕回家害怕看到你,有些没有原则的男人更会出轨,找温柔乡,最后婚姻也就瓦解了。
最深刻的感悟:1、男人靠不住,最爱你的人只会是父母2、夫妻吵架斗殴,最可怜的是孩子,从小生活在阴影中3、男人一旦事业有成,总会改变。
这个时候,同甘共苦的妻子如果还是在原地踏步,那么早晚有一天,你只能看着他越走越远。
聪明的女人一定会奋力赶上男人的步伐,提升自己,让自己配得上他。
夫妻之间,没有雪中送炭,只有锦上添花
没有细看这部电视剧,因为集数太多有些地方是快进看的。
看完以后感觉倒吸一口凉气,有一种透彻骨髓的寒冷。
宋建平其实是一个内心蠢蠢欲动的男人,他内心深处渴望妻子以外的女人。
比如他与对门邻居也是他的同事一个女医生肖莉的暧昧。
肖莉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是妻子林小枫身上所没有的特质。
在他心里妻子林小枫就是一个敏感多疑甚至有些神经质的歇斯底里的女人。
妻子林小枫甚至不给他喘气的机会,为了查宋建平的不忠,甚至一个个拨打他丈夫女同事的号码,让他丈夫丧失了一个男人最起码的尊严。
为了摆脱妻子无休止的纠缠,他甚至同意让他弟弟刘东北在网上勾引他自己的妻子。
当他看到聊天记录里一个对话:兵临城下(刘东北):你还爱他(宋建平) 桃花盛开(林小枫):我恨他(宋建平)宋建平恼羞成怒,对自己弟弟说,一定要他的妻子爱上兵临城下。
宋建平并以此为借口,搜集资料和妻子林小枫离婚。
最后桃花盛开(林小枫)爱上兵临城下要求见面。
当林小枫见到自己期盼的网友竟然是自己的丈夫宋建平时,羞愧万分,砸烂了自己的家。
并到宋建平的单位跳楼以发泄心中的愤恨。
林小枫是一个标准的望夫成龙的家庭妇女。
为了丈夫的事业,她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工作。
心甘情愿的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
但是由于丈夫的事业成功,使得林小枫产生了不安全感。
她敏感多疑甚至到了神经质的地步。
她越是这样,她的丈夫宋建平越是厌恶甚至嫌弃她。
对她实行冷暴力。
林小枫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需要男人的爱,需要男人的关爱。
比如剧中的两次同学聚会。
同学聚会的组织者一个叫高飞的男同学。
据说上学时高飞追过林小枫,还为林小枫写过一首爱情诗。
所以第一次同学聚会,林小枫的心里还是存在初恋的暧昧的。
即使嫁作人妇林小枫心里还是有一种期待的。
林小枫去做美容去买衣服,为了见那个曾经给她写爱情诗男人。
可是事实却让人啼笑皆非,让人看到如此现实势利的男人。
也许在女人的心里都会觉得那个曾经追过她的男人,一定在若干年后一如既往的爱她。
林小枫甚至自作多情的以为,高飞之所以搞这次同学聚会,也许是为了见她。
她是带着这种虚荣心去的。
林小枫心情激动的去见高飞。
见面初还幽幽问高飞还写诗吗?
哪知高飞装傻说,“我有写过诗吗。
”其实高飞此次搞同学聚会的目的,是为了接近另一个胖胖的女同学。
是上学时高飞极其看不起的胖胖的女同学。
可是这个相貌不佳胖胖的女同学却嫁了一个有本事的丈夫。
高飞的目的就是想托这个胖胖的女同学办个事。
用高飞的话说,这个胖胖的女同学上学时曾经写过情书给他,必要时他还要利用他的美人计。
所以在聚会场所。
其他同学都在桌子上吃饭。
高飞暧昧的搂着那个胖胖的女同学唱歌。
那个胖胖的女同学也已经是人到中年,但是你仍能看到她眼中的深情。
和被宠的兴奋。
林小枫很不高兴的和旁边一个长发女同学说,“这是干什么。
”那个长发女同学一边肆无忌惮的啃着螃蟹,一边说,“你难道看不出来,高飞想接近领导夫人(那个胖胖的女同学)呗。
"林小枫很不解:“那让我们来干吗?
”那个长发女同学说:“让我们来,目的就是让此次活动更像同学聚会呗,说白了我们就是背景 道具。
”林小枫说:“早知道不来了。
”那个长发女同学又拿了一个螃蟹说:“干嘛不来,我来改善伙食来的。
我下岗了,平时哪能吃这样的饭,不吃白不吃。
看这个螃蟹多肥,你也来一个。
”林小枫提包就走了。
发誓再也不参加这样的聚会了。
第二次聚会更是搞笑,虽然林枫坚持不去,但是拗不过高飞。
原来第二次的聚会是冲着林小枫的。
因为林小枫的丈夫不比以前了,是市长的救命恩人。
这次是想托林枫办事的。
第二次聚会林小枫被捧为了主角。
但是林小枫一点不受宠若惊,心里却有夫贵妻荣的骄傲。
从这两段可以看出,虽然是死心塌地的和丈夫过日子的林小枫,心里还是存在对爱的向往,和爱的期待。
被男人爱是一种她存在价值的体现吧。
我们再看林小枫的网名,“桃花盛开”。
虽然是网名,但是网名也是名。
人在赋予它名字的时候总是带有自己潜意识的欲愿的。
桃花盛开,这个名字可以看出一个女人躁动的心。
自古桃花与爱情有关。
林小枫希望自己爱情像桃花一样盛开。
她希望被关爱的,希望被爱。
对于一个没有事业,只有丈夫儿子的家庭主妇来说,被爱比什么都重要。
那是她作为一个女人存在的价值。
所以林小枫不可遏止的爱上网友濒临城下。
并且因为爱情而容光泛发,对丈夫也温柔起来。
但是这只是一个卑鄙的想和她离婚的男人的骗局。
看到这个情结,你会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冷。
用这种卑鄙的方式去试探一个备受冷落的妻子。
这让我想起了,薛仁贵试探为他守寒窑十八年的王宝钗。
薛仁贵已经功成名就娶了公主。
这时候的薛仁贵去见自己的结发妻子王宝钗。
此时王宝钗已经认不出了薛仁贵。
薛仁贵竟然用一个陌生男人来试探王宝钗的忠贞。
那种扼杀女性的阴暗心理,让人不寒而颤。
我觉得剧情里最清醒的三个人之一,那个在同学聚会上吃螃蟹的的长发女同学。
她是以看戏的角度去看她周围发生的一切。
她只是看戏的人,管她谁是主角。
她只是乐得吃了。
她不像林小枫在备受冷落的情况下愤然离席。
也就是说林小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她希望自己是个主角。
但是她却没导好自己人生的这场戏。
输的很惨。
当然被人爱,不管是男人女人都需要爱。
人都是需要被关爱的。
只是林小枫在自己的生活中失去了自我。
她本来是一个小学教师,想当年也是才华横溢的。
据说宋建平是在一次林小枫钢琴的演奏上爱上林小枫。
想当初她是那样的美好。
可是岁月会改变一个人。
林小枫变了变成了一个神经敏感甚至有些抓狂的一个俗气的妇人。
她不给宋建平一丝的喘息机会。
宋建平在她的高压下,离她越来越远。
一个人永远都不是另外一个人的依靠。
因为谁都活的都不容易。
林小枫把赌注压在自己丈夫的身上,放弃自我的发展。
真的很危险。
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会变得。
有时自己都把握不了,怎么顾得上别人。
林小枫整天紧张的查他的丈夫。
考个正高却只差了一分。
所以这样放弃自我造成她的人生悲剧。
剧情最后林小枫幡然悔悟,说了一句引人深思的话大概意思是,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爱,所做的事情是让对方爱上自己。
剧情里第二清醒的人,就是和宋建平对面的女医生肖莉。
当然这个人也有她人性的缺点。
肖莉出差回来,在床上发现了一个女人的头发丝。
敏感聪明的肖莉马上明白自己的丈夫出轨了。
她和林小枫的不同的是她不是采取死战到底鱼死网破的战术。
她平静的与丈夫分手了。
丈夫把房子和车子留给了她和女儿。
这个女人不像林小枫那样歇斯底里的恨自己的丈夫。
她对自己女儿说,“你看看爸爸是疼妞妞的,把房子和车留给了妞妞。
虽然爸爸和我们分开了,但是爸爸永远爱妞妞”肖莉的婚离悄然无息,她甚至没和丈夫说一句重话。
闹又有啥意思呢。
肖莉在剧情里出现衣着光鲜,她很注重自己的形象。
不像林小枫多数是一个大妈级的打扮。
以至于肖莉出现人们都夸她漂亮有气质。
在一次婚礼上,宋建平和肖莉跳舞并当众吻了肖莉。
在场人都以为肖莉是宋太太,都夸肖莉有气质很漂亮。
虽然肖莉有点尴尬,但是肖莉还是很愿意享受宋建平的这种暧昧的。
肖莉也是一个想要被关爱的女人。
肖莉不算是破坏宋的婚姻的女人。
这个女人没有这么坏。
她只是心存侥幸的享受一个男人的关爱。
在剧中看的出他对宋建平有好感。
后来宋建平婚姻危机是因为一个叫娟子的女人。
(宋建平的弟弟的前妻)不过单身的肖莉把自己生活打理的很好。
并评上了正高。
宋建平两口子倒是也很在乎正高的,他们两口子一个也没评上。
这两口都把心思用在两个人的战争上。
剧里第三个清醒的人,不是主角,宋建平弟弟刘东北的第二任老婆,叫绝望的鲜鱼片(网名)的女人。
让宋建平老婆网恋的阴招就是她给出的。
这个女人是刘东北酒吧认识的一个女人。
剧情对她叙述的不多。
连真名都没交代。
从她的网名看“绝望的鲜鱼片”,这个女人是有经历的。
而且每次刘东北和她相遇,她都是酩酊大醉。
而且她说话她有水平,好像很看透世事的。
刘东北不止一次的说这个女人聪明。
我看这个女人的聪明是建立被伤害基础上的对世事的醒悟罢了。
只是有经历的清醒。
此剧讲的是男人背叛。
,有的是心背叛(宋建平和林小枫),身的背叛(刘东北和娟子),身心的背叛(肖莉和她的丈夫)另外还有林小枫的母亲。
只有林母原谅了林父背叛,这让林父一辈子生活在内疚与惭愧当中。
两个老人就这样过了一辈子。
晚年他们确实很幸福。
虽然编剧是个女的,还是从男性的视角来写的。
因为剧中女人都是弃妇。
抛弃女人好像是男人的权利。
记得有一次,办公室,几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在讨论。
男人有钱了怎么办?
一个中年的女人说:“抓住他的钱。
”那个男人反驳说:“你能抓的住?
”另一个稍微年轻的女人说:“那就当他的会计,走哪跟哪。
”那个男人继续反驳:“你以为你能当的了,或者让你当?
”这个世界好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仿佛女人生来就有可能有被抛弃的命运。
对于女性的字典里只有“被”字。
我觉得女人还是要长点志气,哪怕言语上的。
所以我说,这个好办,我们女人先有钱,直接把这样的男人踹了。
女人未必没这个能力,男人也未必也真有这个能力,但是自古到今男人心声是,升官发财死老婆。
所以我这样说了真的很过瘾。
这是一部写女人问题导致家庭破裂的片子,首先很多女性朋友说急了,开始辩解自己了,从婚姻心理学说起:千万不要辩解,因为你一旦辩解就成了女主人公了,我们后面会主动帮你解释;影片讲述女主人公歇斯底里问题,导致婚姻亮起了黄灯,很多人都说这个女人事多,大学毕业的人民教师,沦落成为一个泼妇式的市井人物。
阴森的目光,蓬乱的头发,出其不意地现身,跟踪,窃听,无理取闹,自杀,假造证据,无所不用其极。
大多数女性观众看林小枫一无是处,看宋建平处处同情。
婚姻的导演,编出这样的婚姻剧情内心有三个前提:女人是靠婚姻来生存的;女人是婚姻中天生的弱者;女性只有不断完善自身才会有婚姻的幸福。
其实我不同意,因为在婚姻生活中,是需要共和的,如果你要爱情,那么就必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前提是把生活中的问题拿出来彼此交换意见,或者叫沟通,来让彼此内心更加懂,或者叫包容,相互支持就是遇事特别是大事不要一个人决定,尤其是女性,最好先告诉男性,让其想想办法,即使你有更好的办法也应该这样,这是性别特征决定的。
而在剧中复杂的婚姻问题里最缺的就是这一点,女人忘记了女人该有的温柔贤惠,转目光到男人事业上了,男人忘记了女人是需要用心呵护的了。
所有越走越远,你说他们不相爱吗?
也不是,这是心理被阴影隔离开了,不知道怎么去才好。
我们说婚姻问题一定不是一个人原因,大家都有责任,但是责任不到并不能说是男女的错,婚姻生活中最怕就是错字,错字简直就是给信任插一刀,男主人当然有责任,他认为在外面的传言不需要解释,这是大错特错,女人是感性动物,不解释等于直接承认,所以男主人女妻子留下了太多不良暗示,这很可能是导致妻子歇斯底里是原因,因为女人的感性会把很多在意放在心上很久,这样人就崩溃了,你看到的她无理取闹的样子很可能就是男人给予的,虽然男人并非故意。
另外角度来说,丈夫是妻子的老师,妻子是丈夫的母亲,丈夫应当感染给妻子他的价值观,教会妻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教懂妻子如何理解自己,剧中的男主人没有,所以妻子只能靠自己去瞎猜,无疑中是丈夫没有做好,我们看事情不能看表面,心理问题清理了,世界就和谐了。
我常常会跟我的爱人说,某某好漂亮,我好喜欢,我去跟她约会吧,爱人开始都会很不舒服,时间久了,她也就明白我不会做什么,只是谈些什么,因为我在她心理给了她温暖,我把真话告诉她了,即使不好听但信任有亲切感。
作为女人,家庭主妇做好是前提,除非你的能力超出男人你养他,否则即使你不需要男人养也要把内事做好,不管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女人都是把内做好为优秀的,尤其是中国,不要听那些孩子不懂事的瞎糊弄,说不做主妇不生娃的,违背自然规律,一辈子就毁了,文革时期已经害惨了一大批妇女,现在要反省了。
这么提议是有道理的,因为婚姻生活久了,那一种第一阶段的浪漫式爱情的激情淡去,如水的生活继续着,男人为事业在第一线努力前进,他需要女人成为他的后盾把家照顾的好好的,因为社会发展很快,家庭文化建设只好有女主人来建设,当然这也是女性的长处所在,女人完全有能力把家整的温馨快乐,让男人想回家,在家有安全感有安慰鼓励,让男人觉得有这样的好妻子好家园他可以更加努力,志向更加远大,这也就是民间那句“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搞好内的,这个道理大到国家也是如此,先攘内后主外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林小枫总想着夫贵妻荣,然而当她付出一切获得夫贵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妻荣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悔教夫婿觅封侯吧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普通白领拼命省吃俭用,终于攒钱买了一个名牌包但她把所有的资源都用在在这个包上,自己反而蓬头垢脸的,让人怀疑她背的是假包这时候她又会反过来怨恨这个包长得像假包另一方面,这个包一旦成了名牌包,它也有了虚荣心糟糠之妻成全了这个名牌包后就不再配得上自己了它希望自己能背在更年轻有活力的女人身上,让自己这个真包更有价值。
(大多数男人在物质不富裕的时候找一个能陪自己熬的女人,等自己条件变好了以后再换一个更匹配自己的。
)这部剧讲了3个家庭的婚姻,道尽男女之间那点事儿。
肖莉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她有脑有实力有颜有身材,尽管她作为女人已经几乎无可挑剔了,但当丈夫事业有成有了更好的选择后,依然出轨了。
离婚后她对宋建平是有企图心的,宋建平当然也知道,这个女人比自己的妻子拿得出手,但不是宜家宜室的人。
两人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娟子先是爱上一个对自己好,满口甜言蜜语的出轨基因携带者东北。
离婚后爱上宋建平这种不会出轨的“好男人”,宋建平也知道这一点,并且享受这种几乎不花成本就能被年轻貌美的女人爱慕的感觉。
两人的关系止步于此,因为宋建平没必要为了女人丢了兄弟。
林小枫就像一个被传统观念洗脑的女性,妄想用贤良淑德和自我牺牲来从男人身上换取一切。
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完全没有自己的人。
她表面上对儿子很好,但其实从来没有看见过儿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也没有响应过儿子的感受。
比如她觉得晚上喝牛奶对孩子好,她的确很努力在做这件事情,并且用错误的方式——强迫孩子。
当孩子告诉她晚上吃了很饱实在喝不下时,她强迫孩子致使孩子呕吐。
当孩子告诉他不舒服不想喝牛奶时,她推孩子致使孩子受伤。
不喝牛奶不是什么大事,但不听她的话这是大事,甚至是比儿子真正的感受和健康更重要的大事。
她希望宋建平换工作赚更多的钱让大家过更好的生活,这无可厚非。
但她建立在一个错误的认知基础上用了错误的方式——即她认为自己的意愿凌驾于宋建平的意愿之上。
且用了看不起男人的方式,这是致命的破坏性行为。
她生活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本身不是问题,但因为超出她的能力范围而成为了问题。
例如:当难以平衡家务和工作时,她可以选择保留工作,同时用赚来的钱请保姆照顾孩子;她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就辞了自己心爱的工作,最后把所有的责任归咎他人;宋建平带她出去应酬,被其他太太挑剔她没有读过大学又没有工作,她自己没法应付就怪罪她人...宋建平是很典型的中国男人,想要工具化女人但不想付出。
把一块干净的布用脏了破了就想扔了换新的。
一直掏空女人的心理资源,钱和能力都没有惠及妻子,连精神上对于妻子想要被理解被爱被认可的需求都不愿意满足。
总说自己的妻子情绪可怕,但却能对外面的发疯的女人温柔以待。
对着这种男人久了,妻子的心理资源一直得不到慰藉,就会变得情绪多变,被哄两下就春风满面稍不如意就风雨欲来。
一开始男人物质上无法满足妻子需求时,只能提供情绪价值。
久而久之妻子把自己情绪的遥控器都交到男人手上,男人又开始怨声载道,恨不得逃离。
归根结底,女人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资源自给自足。
把注意力回归到自己身上,别老想着为这个牺牲为那个牺牲。
人啊,从别人身上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因为,人生是自己的。
不是孩子的,也不是丈夫的。
生而为人只有一件大事,成为你自己。
宋心虚于自己的变心。
变心不管怎么掩饰,变心就是变心。
不管有没有第三者。
曾经被爱过怎么会不知道不被爱的区别?
我觉得林是癫狂于这一点。
曾经拥有过再失去,还不如一开始就没得到。
当宋让那网友勾引林的时候,我看到的是这个男人的虚伪。
他连离婚都不想把罪名背到自己身上。
承认自己变心了。
他就是如今流行的精致利己主义。
去合资医院与其说是被逼不如说是他自己内心对名利的追求。
比如出国名额,评选,那大款选大夫。
他都是想要得到的。
搞得自己好像风高亮节一样,不过是自己没手段没背景。
他想要吗?
想要的不得了。
面对诱惑他心动了,没行动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想要维系他得来不易的医院地位。
林作为他妻子对他是十分了解的。
所以每次都抓七寸,去他医院闹。
身败名裂,一拍两散。
女主算是求仁得仁了。
闲来无事,一向不喜看电视剧的我,看完超现实超赤裸的《中国式离婚》。
女作家笔下的婚姻,讲述都市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触痛善男信女心底的千疮百孔。
1.如今的电视剧,要么做作虚幻地让人看不下去,要么真实赤裸地让人不忍心看。
2.中国有影响力的写实派女作家也不过那么几个,王海鸰是我喜欢的女作家。
3.蒋雯丽是适合演结过婚居家过日子的女人的。
有一定的知识和文化,可又不是那种软弱不堪善良到极致的女人。
她也有女人的小气女人的虚荣女人的猜疑还有女人的坏脾气。
但那才是真实的女人。
她长得不够好看,甚至有点俗气,摄像机拉近脸庞时皮肤很差,走路很粗犷,但不影响她的居家女人的美。
4.陈道明还是一如既往地眼神深邃,神情淡定,身姿挺拔,气宇轩昂。
5.建议男士们多看看像《金婚》,《中国式离婚》之类生活类题材的电视剧。
里面的女主角还算有文化和知识的老师,可是生活中也那么小气狭隘,那就是女人的天性。
你想好了吗,你准备好了吗?
你该怎么面对?
套用最近刚看到的一句话:爱上一个人时,精神已经是有问题了。
6.里面的台词也有很多很经典,演员很到位,剧本很真实。
完全可以与《蜗居》媲美。
只是蜗居生得逢时,注入了房子,二奶之类顺应当今民情的元素,并且得到网络的大肆传播和电台欲盖弥彰的禁播。
7.宋建平和刘东北代表了基本上代表了天底下所有的男人。
宋建平有贼心没贼胆或者没贼心没贼胆,刘东北有贼心有贼胆。
男人的承诺,就像女人说减肥一样,很多时候只是说说罢了。
他爱你,只是那一刻爱你,那一瞬间爱你,说完了,爱就不存在了,诺言也就过期了。
8.在婚姻中,有的男人活得窝囊,有的女人活得艰辛。
两个人在一起小心翼翼地以保护孩子维系家庭为由,颤颤巍巍地凑合着那份已经行至边缘的爱情或者亲情。
9.婚姻中光有爱情是不够的。
婚姻也需要对等,对等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等的人生信仰和生活态度。
10.经营爱情经营婚姻也是一门艺术。
毕业之后才知道,能力比学历重要得多。
结过婚才明白,情商比智商重要得多。
11.婚姻似乎可以分为良性循环,恶性循环和中性循环。
两个人一直信任,一直安于现状,一直维系着共同的对等的价值观念,年老之后一起散步一起回忆,耐心地喂药服侍,则是良性。
一方开始怀疑猜测,另一方开始逃避躲闪,一方就更加纠缠不清,死缠烂打,致使另一方忍无可忍,攻击回应,双方战火拉开,则是恶性。
两人争执不断,小吵小闹,生闷气,打冷战,但从不出手不打架不说中伤的话不说离婚,则为中性。
在这个钢筋水泥,冰冷混杂的社会里,能有中性的婚姻就很万幸了吧。
12.大多数爱情,都是从恋爱的无限憧憬开始,被现实和婚姻磨砺后,变成亲情,陌生人,或者,仇人。
13.一个人的定力和意志力是有限的,与纷繁的世界与芸芸的众生相比,它很难一直保持和延续下去。
外界的诱惑,周围的同化,以及人那颗与生俱来喜欢从众的心。
朦胧的灯光下,轻柔的音乐里,酒精的催化作用,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你总是难以拒绝。
14.就像人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的工作一样,嫌太闲或者嫌太忙或者嫌工资太低或者嫌环境不好。
对男人,女人也是挑三拣四,你希望过上物质化的生活,希望男人挣钱给你花,男人卖命地挣钱给你花了,可你觉得物质不够,要追求精神的东西,你要他有足够多的时间陪陪你,要他帮你做做家务带带孩子,要他万般呵护你,要他偶尔给你来些小浪漫小惊喜。
别傻了,男人能符合其中一条就已经算难得的了。
15.对于一个事业成功的男人,女人更是难以抉择。
继续自己的工作的话,压力太大:双方的父母,孩子的身体,成长,生活和学习,工作的束缚,洗衣做饭做家务,人情世故。
放弃自己的工作的话,心灵孤单:需要男人的钱养活自己养活孩子,会看轻自己的价值,并且,与事业蒸蒸日上的丈夫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你天天想着的是美容护肤,房子车子,衣服首饰,做饭烧菜,他心系国家与人民,关心专业上的东西关心新闻关心科技关心社会。
价值观渐渐偏离,人生观渐行渐远。
这是最可怕的伏笔。
16.一个女人,看出男人究竟有没有背叛自己并不是很难,难的是准确地判断那个男人究竟值不值得原谅。
17.我不知道孩子对于一个女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结婚的时候孩子是调剂品是粘稠剂,考虑离婚的时候孩子是牵绊是顾盼,离过婚之后孩子又是希望是支柱。
18.无论怎样,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在单亲家庭中,受伤最大的都是孩子。
争吵声,摔掼声,沉默的冷战,不可开交的战火,歇斯底里或者冷冷清清,对于一个孩子,神经脆弱并且记忆力强大的孩子而言,是一辈子的记忆。
他们缺失关爱,他们模仿偏执,他们满眼仇恨,他们桀骜不驯。
19.最后一集中,林小枫站在夕阳下的落地窗跟前,诺诺地说着:建平,你有多久没有吻我了?
这是灰白画面的片尾曲中的一句歌词。
宋建平慢慢上前,两人相拥深吻,带着告别的泪水和曾经相爱过的记忆。
这是他们之间最后的一点温暖,或者,让彼此更心酸更冰冷的温暖。
20.在这座城市里,每天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事。
他遇见她了。
他爱上她了。
她不爱他。
他们相爱了。
他们分手了。
他们结婚了。
他们离婚了。
他们幸福着。
他们哭泣着。
他们的悲欢故事每一刻都在上演,只是从来没有结尾。
好像曾经看过原版小说,因为对一个剧情印象深刻,为了帮助林晓枫挽救婚姻,娟子推荐林晓枫买三朵花的内衣传给宋建平看,结果刘东北说娟子帮了倒忙,果不其然,宋建平看到穿着三朵花的林晓枫眉头大皱。
大致是这个意思,当时没有步入婚姻,看了有些不解,现在进入围城八年,再回头想到这个情节不禁豁然,三朵花的内衣,之于青春正当时,身材姣好的娟子来说,就是锦上添花,但是对于已然放弃自我管理,身材走样,面容憔悴的林晓枫来说,则是强烈的对比,愈发将林晓枫映衬得颓败不堪。
最近对婚姻里夫妻的关系和距离颇有感悟,忽然想起这部经典的电视剧,随在片子推出11年后,重温。
刚看了10多集,就有动笔写几句的欲望,不仅是为了演员的精彩表演和编剧对中国婚姻的冷静观察,更是作为一名已婚妇女对电视剧表达的很多观念的认同和感慨。
算起来,林晓枫和宋建平应该是不善表达感情,不善沟通的60后夫妻的典型,娟子和刘东北是虽然表面洒脱但仍旧传统的70后夫妻的代表,而我作为崇尚个性绝不将就的80后中的一员,在不合适就分手,闪婚闪离的年代,仍觉得在婚姻里,那些没有温情的冷暴力,试图掌握对方一切行踪的控制偏执,以及在婚姻里缺乏沟通的情形,依然存在着。
所以,在每次看到宋建平因为掩盖谎言而不断激发林晓枫的偏执行为时,我还是觉得真实得不寒而栗。
宋建平和林晓枫通过一步步演示着中国式家庭的瓦解来不断阐述中国式离婚的原因,而保持婚姻的关键,却由虽然离了婚,却依然努力生活,积极管理自己和 孩子的肖丽一语道破:婚姻里,不能太关注对方,而应该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她是这么说的,而且在离婚之后,她也是这么做的。
在我看来,虽然林和宋的婚姻确实存在问题,但是林晓枫则是离婚最终实现的助推。
这个善良,却又多疑,不自信的女人,在婚姻里牺牲自己,以成全丈夫和孩子,本该活得滋润又幸福,却活生生把自己打扮成了怨妇的模样,牺牲没有换来幸福,所以婚姻里,不该舍己为人,关注自己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真是一个善于对比讽刺的人,将不断追求自我成长的肖丽和为了家庭放弃自我的林晓枫进行对比,结果却是,自私的人获得了更多的认同和羡慕,而为了家庭牺牲的人则失去了一切。
两个女人的不同命运,可以说是性格使然,却给了我们一个警示,我们不能选择事情的发生,但是可以选择对待事情的态度,态度不同,则结果截然不同。
现列举几个细节:1、肖丽发现丈夫有外遇以后(显然外遇不止一次发生),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平静的离婚分手,在离婚后,并没有在女儿面前悉数前夫的不是,而是为了孩子能够在离异的家庭里健康成长,告诉女儿,爸爸还是很爱她的,不然不会把车子,房子给她们,还留了那么多的钱。
林晓枫在每次与宋建平出现问题后,都是很情绪化的责备和吵架,在冷战后,都会带着当当回娘家,每天一脸的苦大仇深。
2、肖丽在使用心计打败宋建平获得正高职称后,为了缓和与宋的关系,执意请宋喝茶聊天,在表明自己是为了孩子不得不争取正高职称后,居然也得到了宋的谅解。
林晓枫在每次与宋建平有了争执以后,都是情绪化的发泄,从没有和宋建立起正常的沟通渠道,从而导致积怨越来越深。
3、肖丽不论是在离婚前后,都一直在努力保持自身的身段,不因婚姻幸福而疏忽保养,也不会因离婚而放弃自我。
林晓枫在丈夫逐渐发迹之后,并没有学习享受生活,在丈夫显露出她老的态度后,没有积极保养,锻炼,而是自暴自弃,抵触变化。
4、肖丽在离婚后,非常看重自己的事业,她认为自己努力争取事业,就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因此在评选正高之前,她找宋建平帮忙修改论文,在评选的前一天,找每一个领导谈心,甚至不惜贿赂领导,确保自己能够评上正高。
林晓枫则为了协助宋建平事业发展,能够照顾孩子,毅然辞掉了心爱的工作,而林晓枫辞职的理由也颇让人动容:不想耽误了那些孩子。
不胜枚举……肖丽用智慧的处事方式和严谨的自我管理,活得潇洒美丽。
而林晓枫却在不断的自我牺牲之后,完全丧失了自己。
如果用动物来比喻的话,肖丽就像一只优雅美丽的狐狸,虽然很有心计,但那柔软的话语和美丽的外貌,却让人欣然接受;林晓枫则像一只老虎,虽然内心善良,但歇斯底里的情绪和衰老的外表,则让人望而却步。
这两个人给了我们一个鲜明的对比,也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一个婚姻道理:要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
所以,女人在婚姻里,千万不要舍己为人,请一定照顾好自己!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