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达洛人 第一季 The Mandalorian s1s3 ] s1e2我一直觉得可能这个系列的影视作品受众广的原因之一就是总是宣扬了一种特有的美国式正面精神 比如自由 正义 平等这写不论是什么年龄段的人来看至少都能接受的 甚至我这样一个比较偏向东方思维的人来看也能觉得这系列适合作为一种启蒙媒体给相对年龄比较低的人看 e8就结局来说 只能说不愧是一部全年龄段的作品 不仅最后将欧美经典的英雄自我牺牲主义演绎到位 也点睛了整部作品的主题 s2e5看到这里可以负责任的说这是一部顶级剧集 不论是其所彰显的精神内涵还是技术角度的制作都是顶级之列 而且最好的就是这基本可以作为儿童作品给子女看 没有什么限制级内容 也很容易了解其想要说明的意图 精彩连连看起来也不会像通常文艺片一样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s2e8本季结局出现的卢克天行者大概是这部剧最让人惊讶的地方 我觉得s2就完结才是对这部作品最大的优势 后面s3已经没继续吸引我的点了
虽然星战系列多多少少有看过,但不是星战迷,背景不大了解哈。
挺推荐的, 因为打开第一集的质感、滤镜、特效都做得太好了!
其实故事比较简单,奶爸带娃的故事(尤达宝宝这么可爱的嘛),在星战电影中算是比较特别的一个方向吧?
很温馨很治愈的情节,有时候其实不需要太复杂的表达,简简单单的善良人性也能吸引很多人不是吗?
我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星战的知识,但弃儿救弃儿这一点上,我想编剧是想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救赎其实很简单,父子、朋友、敌人、甚至人与机器人,善良应该是最值得传承下去的不是吗?
最后一集的整体呈现也很有意思,表述不出来但是很有星战的味道,每个人物之间的关系都很松但又很紧密,也有相当感人的地方。
很开心这部剧呈现了一个陪伴、依赖和成长的故事,轻松愉快。
星战别的台词记不住,I AM YOUR FATHER从初中开始就是父子烂梗了。
我在看星战的时候到底在看什么?
放在现在,什么科幻大片咱没见过,什么宏伟的科幻设定咱没听过,星战对我来说特殊在哪里?
最近星战作品扎堆儿,武士团陨落真是个好游戏。
除了光剑战斗,他还把握住了星战的重点,一代一代的黑暗圣堂武士...啊不对...绝地武士的悠久传承。
星战的世界并不是科技飞跃发展的世界,你想要强大的技术你不能靠科研,你得靠考古-星际争霸也是这个尿性。
多少年了也没艘破船能超过千年隼,不过反倒帝国倒是挺能搞科研创新,绝地武士们还是吃着千年老本。
既然没啥新鲜玩意儿可以搞,我们绝地武士就得把古老的技术,连带着传统,好好继承下来。
所以星战里面到处都是大师和学徒,想当大师跟你在议会里发表几篇顶级期刊论文一点关系没有,你好好把老师的学会了就足够了。
千万别有力气没处使,不然你离原力黑暗面就不远了。
父子血缘是传承,师徒衣钵也是传承。
星战的世界更像工业革命以前,生产力不咋提高的时代,人们听着英雄的故事长大,吟诵着绝地们的传说,缅怀着过去的时代。
星战,所谓太空歌剧,它不用人们去探索新的星球,不用人们在黑洞里面穿来往去,它的核心永远在过去,星战的宏大是从这里开始的。
所以在看星战时,永远是翻着旧相片的感觉,去看他老师的故事,也去看他爸爸的故事。
我在看曼达洛人的时候我最关心他接下来冒险是什么样吗?
在此之前,我更想知道他从哪里来,他,他们为什么带着这样的面具,为什么人们总能认出曼达洛人,为什么沙地粉红矮老头说着曼达洛人的传奇。
想要当代人去继承传统可太难了。
传统总是要被打破的,创新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可是我们又不能不想起传统,我们再怎么样不会,也不能褪了根。
人类的未来会怎么样,生产力一旦停止发展,或者速度不够快,马尔萨斯的陷阱是不是又会回来?
至少星战的世界是这样的,到处都极度的饱和,在那样的世界人们坚守着传统,盼望回到过去。
看到第四集实在看不下去了!
帝国军真是塑料盔甲连喷个小火都防不住……所有武器只有piu piu piu ,跟弓箭没区别!
一台大机甲,连现在都有的热感应那个时代却没有,那么大一台东西也只会biu biu biu 废物一坨!
还有炸弹,2战已经能遥控了那个时代却没有,冒着自己被炸死的风险乱倒腾……救小犹大的剧情都能猜到,去救的过程真的抗日剧般的桥段反转……真的尬死!
各种情节真的……儿童剧吧!
这么狗屎的剧怎么能打9分???
能跟权游比了……应该还有国内赞助商?
曼达洛人 第一季 (2019)9.22019 / 美国 / 科幻 奇幻 / 黛博拉·周 瑞克·法穆易瓦 戴夫·菲洛尼 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 塔伊加·维迪提 / 佩德罗·帕斯卡 卡尔·韦瑟斯
曼达洛人怎么形容呢?帅又强?不过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曼达洛人这个角色可能会在后面铺垫出更多的新星战义军英雄!星球大战想要继续延续下去,那就是帝国不可能灭亡,没有了反派,那就是正义彻底获胜了,那么星球大战可能就成为历史,再也拍不下去了,我觉得星球大战可能会拍一辈子,因为星球大战确实在全球的人气都很高,再加上喜欢看这些的人,都是伴随着他们的青春而离去!
看完了第二集和第三集,主角完成了任务,找到了一个幼年的“尤达”大师,将其交给了帝国组织。
但是又正义心爆棚,然后抢回了这个孩子。
该剧第二和第三集每集只有30分钟左右,故事实在推进地有些慢。
而且,虽然故事是发生在宇宙之中,但是街头巷战的场景还是让人觉得该剧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美国西部片。
《曼达洛人;第一季》,作为一部星球大战的衍生美剧,这部连续剧的画面质量实在太好了,简直可以和电影相媲美。
不过剧情方面,才看了第一集,和星球大战系列一样,虽然舞台是整个宇宙,但是很多故事还是发生在酒吧和小型战斗场面中。
第一集的故事只是展开,而且只有39分钟的时长,情节少还可情有所原,且看后面7集的故事吧。
如何以《曼达洛人》一二集的西部与“东方” 来看待《星球大战》整个系列的“伟大”与渺小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五个月的评述链接因为最近有一个得在月底前赶完的事儿,所以评述这边暂停了一下,不过虽迟但到,评述始终还是我个人觉得在思维与表达方面,最有活力的一块,至少目前为止还是如此。
之前预告过,这回会讲融创旗下的倍视参与特效制作的《曼达洛人》,是庞大的《星球大战》系列的衍生真人剧集。
我之前看过第一季,但这篇文暂且只会简略的针对重看的第一二集而言。
所谓曼达洛人是指赏金猎人,是一个非常西部片化的群体,武装到牙齿,好象是在COSPLAY机器人,还戴着个似乎永远都不用脱下来的头盔,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有理由怀疑达斯维达其实也是个曼达洛人,或者是曼达洛人造型的疯狂模仿者,只是在头盔的反光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虽然据说《曼》的投资很大,特效也很不错,但相对于电影系列的千船万艇来说,剧集的规模还是要小很多,一般就是一个沙漠,一两个人,其中一个不是戴着头盔,就是个木偶或CG混合制作的角色……而且情节真的就很像西部片,由赏金猎人来做主角,无非就是接到一个任务,本来是无关道德与正义,只要完事拿钱便可,但接下来,因为一些原因与感触,赏金猎人决定破例,要做回自己,忠于内心,于是原本的一个“快递”,变成了他要保护的对象,再于是各方势力,包括原来的雇主,都追踪而来……虽然漫威的故事,本质上也有这种问题,就是内核是非常简单的,幸亏靠现在的特效,还有各种细节,段子,催泪点,以及特别是像《美国队长2》那样拍成冷战谍战片的风格,让简单故事焕发出了生机……但漫威和卢卡斯影业虽然现在都隶属于迪斯尼,但两者庞大的系列里,有一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漫威不像星战那样,存在一个四十年前的正传。
这最早的三部正传像原教旨一样,不但极深的影响了粉丝,同时也束缚了创作者,当然也可能包括像JJ艾布拉姆斯这样,自动投诚的“重启”者。
为写这第一篇,也就是第一季的一二两集,我还看了相关的两集花絮,更多的是几个导演,还有制片人在那边回忆拍摄和歌颂卢卡斯,还有《新希望》和《帝国反击战》的导演评论音轨,各有两条,先各自听了其中一条,然后就是据说是正传灵感来源之一的,黑泽明导演的《战国英豪》。
其实《战》中只是跟《星》里有很多元素对应,但也仅仅只是机械式的对应,黑泽明在桥本忍等人的协助下,展示出来的叙事能力,是卢卡斯与他的编剧伙伴无法相提并论的。
而且正如我之前只要提到《七武士》,就会不厌其烦说到的,片中对于反派是没有正面描写的。
而《战国英豪》几乎同样是如此,笔墨都花在对于正方这个一盘散沙的组合上,而反方最多只能算上那个跟三船比武的家伙,更何况,那人后来还投诚了,所以也实在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反派。
反观《星球大战》,达斯维达可是一个被浓墨重彩描绘的反派,连他那犹如哮喘一样的呼吸声都非常考究,绝不含糊。
至于后来跟主角的“伦理梗”,除了在三部曲第二部的最后,挽回一点悬疑之外,也没有感觉到有更大的深意。
而且更重要的是,此举虽然让人惊讶,却在某种程度上,更为加重了达斯维达的反派光环,而让本应是最大的大男主卢克的主角光环,光芒黯淡了不少,甚至连汉索洛都不如。
《星球大战》看起来是个跟宇宙一样庞大的体系,值得无数次的“重启”和衍生,而三部曲的形式,又很容易让人想起《魔戒》来,但后者是小说改编,而前者只是卢卡斯个人的创意,以及和别的编剧一起合作的剧本,虽然后来也有相关的小说,但那只能算是这个系列无数衍生品的其中一份了。
《星战》中有很多个族群,不同星球,外貌,习俗,甚至文化方面的,只是没有人类,那些由主要角色虽然看起来像是人类,但至少不生活在地球上,而除此之外,就是脸上贴着毛发,戴着头盔,或者全身包得严严实实,只留两道亮黄色的视线,又或者是像妖怪一样的家伙,要不就是干脆是机器,克隆人……另外就是原力的设置,这当然是非常东方的感觉,犹如中国的“气”。
但在具体设置上,《星球大战》也真的非常东方,气在中国的文化里是不用加以解释的,跟很多概念一样,只知道是一种古老的说法,具体是什么,没人知道,似乎也没人想知道。
而在《星球大战》里,原力同样也是如此,它似乎是能“世袭”的,但又没准会出现在一个不世出的天才身上,就如同正传里的尤达一样。
而且就如同武侠片里会说:你有科学,我有神功。
不管怎样,都是把两者放在一个对比,甚至对立的层面上,但在《星球大战》里类似气,或者魔法一样的原力,和满是仪表盘,或者是像是蒸汽机一样的太空船式的科技之间,似乎是能完全兼容,不存在什么的“冲突”。
当然有人可能会在这时反驳道:这难道不正是体现出卢卡斯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包容,而不是西风压倒东风,或者东风压倒西风?
但问题是,评论《星际迷航》,有人会说这是打破种族之间界限,超越时代,改变现实的作品,但好象没人这么说过《星球大战》,虽然里面的外星种族比起《星际迷航》来,只会多而不会少。
原因一方面在于,《星球大战》中是没有地球的,而另一方面,仅仅是罗列不同的外星种族,而不直面强调彼此的差异,然后再渲染包容与融合,就不可能有什么升华的意义!
这跟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囫囵吞枣”模式是同出一辙的,就是表面上不强调差别,不承认冲突,而这实际都是客观存在的。
但因为表面上的不承认,所以也就没有融合与解决的必要,最后当矛盾到达最高点时,再想来“抱佛脚”,就只会闹到一拍两散,不可收拾。
而对于《星球大战》,不用多么虔诚的粉丝,应该也会注意到,里面对于各种配角的刻画,都非常流于表面,你也不会关心那些角色的前世今生,虽然TA们造型非常突出,属于过目不忘的类型,但TA们只是像巨型广告牌上的模特,你多次开车经过时会记住造型和广告词,却不会去关心这位模特到底是谁?
因为TA不是一个真正的演员,更不是一个有温度的角色。
于是这些角色虽然很多,足以让卢卡斯,或者迪斯尼不同的开放衍生影视与动画游戏,还有衍生玩具,就如同口碑不错的《曼达洛人》,还有各方面反响都挺不堪的电影《游侠索罗》,但问题是正传中哈里森福特所扮演的这一角色,本来应该是最美国化的一个经典角色,不论是性格,还是长相,退一万步说,就算别的衍生故事都失败,也应该轮不到他的外传“扑街”,而这里面应该有更多的深层原因可以挖掘。
至于科幻片中地球是否需要存在的问题,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沙丘》也没有地球,但一方面林奇之前拍的电影很不成功,而等新版电影出来,没准就此话题会两相比较下,另一方面,《沙丘》至少从故事,包括林奇的电影版本,都很不主流,我更愿意把《星球大战》跟一般主流的科幻片,主要是斯皮尔伯格那种类型的相比较,这种电影科幻故事,需要有一个地球人类的视角,比如我之前提过的,你很难想象《ET》里没有地球的概念,那小孩与外星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没有承载的力量,同理的当然还有《第三类接触》,以及好莱坞拍的无数科幻片,甚至包括斯老晚年制片的污点,《变形金刚》真人版系列。
反正后来想想,以《曼达洛人》为契机,能让我找到理由好好梳理下关于《星球大战》的一切,不管是正传前传,还是JJ的“狗尾续貂”,包括各种外传,动画,以此更加印证与丰富我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一个最早拍过极简的《THX 1138》,同时又拍过极“繁”的《美国风情画》的导演,在处理《星球大战》剧本时,也就是传说中长得要命,包括正传三部曲,而一个序幕又能被扩充成三部前传的“剧本”,其实是按照东方思维在写。
当然没准有人会觉得,这不是很好吗?
美国新时代圣经一般的电影,竟然是按照东方叙事风格来写的,那不代表了剧作的正统其实不在西方,不在好莱坞吗?
但还是那个思维,卢卡斯一方面掌握极大的资源,但对于编导,甚至制片的兴趣不大,好象只乐于经营工业光魔,以及天行者农场,但他的“任性”与特别,是建立在整个好莱坞叙事,都是在类似斯皮尔伯格那一种方式,就好比《新希望》是由斯导来拍的话,估计所有的情节点都会围绕着死星来拍,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一个线索,最后一场大战的导火索,以及用来交待那么多角色的一个可有可无的玩意儿。
这可能跟我之前一直强调的,不能简单的来判断一个事物的重要性,是一个道理,就像艺术电影是很重要,需要保护与珍惜,但前提是大众化的类型电影,已经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包括剧本规则,与制作模式。
一开始看到一身铁甲的主角感到奇怪,最后随着“This is the way”和面对小家伙的反差越来越觉得可爱和帅气。
在中间一集有一个进行劫机救人的行动,队友嘲讽的是Manda的信仰,对蒙在头盔里的人嗤之以鼻,最后爽点满满,实际上每一集都是如此。
Kuiil的死亡让我梦回小时候看到邓布利多死亡时候的难受的心情,不过这是他的“This is the way”,活着的时候,他已经为自己的民族挣得荣耀,死亡亦是,平凡而坚毅。
机器人IG-11这个设定也很有意思,机器人是曼达诺人一直不愿相信的或者说有极大偏见的,这与他小时候的经历一定有极大关系。
他认为即使改变了运作方式,“维护”也只是“杀戮”的表皮,为了“杀戮”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内核一定是杀戮。
直到最后它的自残死亡,即以为了“保护”这个设定目标而选择的自杀,还是利用出厂设定的“被敌人抓住就自爆”,而它的选择何尝不是kuiil的选择,它重设后学习的是kuill的每一步,理解的是他的行为方式,而拥有的自由意志(有没有另说,涉及其他问题)也成为了kuiil。
纵观全剧,其最在意和赞赏的是“原则”,无论是女武士还是曼达诺人,又或者kuiil,都拥有自己的崇高的处事原则。
而原则也许来源于信仰。
完全无法抵抗场景设计里的道具,服装,机械战舰。
整个影音感受,就如在观赏星球大战系列的电影一般,那个属于星球系列的节奏感,特效感,枪械战斗感。
星球大戰系列代表著電影科技的進步史的重要軸心。
從早期的膠片沾黏手工合成,到全數位後期特效技術的進步;從各類實景道具搭設,發展到道具+三維,更細膩的場景與戰艦結構的細膩特寫。
還有一直串連著整體故事線的父子內心交織的感情戲。
看星球大戰,對於不是星戰迷的布魯斯,一直是賞心悅目,用不用大腦都得意自在的觀影體驗。
這一年布鲁斯熱心地追了幾部科幻類型的劇,每次都帶著探索複雜故事軸與人性的期待,享受不比電影遜色的影音感,配著花生與蠶豆酥最終超級滿足的摸摸自己的小肚子,滿心歡喜地推薦給朋友。
而星球大戰的地位不大需要推薦的,大夥兒都會去看;因為星球大戰系列都太高端了,所以要用高標準來審核;就像去五星級酒店,就用五星級標準來審核。
去三星經濟型酒店,就用三星的消費觀來審核。
星球大戰從一出生就是五星,当然必須用五星標準來審核,這也是布鲁斯只給了三顆星的原因。
故事線設計的技巧,難給個好,難給個驚嘆號。
啟用數位導演來增加每集的差異性是個變化球,但球可沒投進好球帶。
故事的銜接性不強,有幾集可看也可不看,觀眾盯著等下一集的期待是很薄弱的。
第一次布魯斯看了Ep13, 停了幾天,第二次從頭看了Ep15,又停了幾天,最後一次從Ep4看到现在的Ep8,没有一口气想看继续看下去,需要等的话会想翻桌的感觉。
沈悶以及拖戲的的地方不少,举例来说,在Ep6有一大段追杀的戏,在我看来式在棚内搭一个「工」形的景片结构,然后透过剪接与借位,塑造成一个太空站的感觉,但其实很boring,就是在同一个空间里,调个颜色换个灯光借个机位,几个人走来走去,戏进行的很缓慢,相互间的专杀没有什么刺激感。
从三维后期成本来看曼达洛人,觉得做得相当不错,但少了创意跟发挥,而是用星球大战本剧延伸出来的支线,来喂养星球大战的爱好者;再用星球大战既定的模型设计,场景等等,多次重复使用再剧里,所以也大大降低了后期再创成本,但在创意上的发挥少了,或许也可以说,是「可被预测的创意」,所以期待感也少了。
迷失太空是一个非常好的科幻剧的例子,最近一直被我拿来作为跟其他剧的比较参考。
钱+故事+创意=一个好剧的基础。
所以我用迷失太空的观影感受的话,我就不会多喜欢曼达洛人,因为以一个影视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迷失太空」再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抢眼,不是个遗传千史巨作,但非常非常抢眼。
然后一些吹毛求疵的像是,那么多铁面人演戏,感觉有点像是漫画不是个电影剧。
曼达洛不忍心抛弃小尤达的理由?
反覆看了几次一直没懂。
个人解读是,这像西天取经般有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似有关连又无关系。
悟空拉著唐僧(曼达洛拉著小尤达)往远方,但到底要干嘛我不是很理解。
枪战戏很多,但大多过于浮夸,枪战设计也过于老套。
赏金猎人们突然一起出现帮忙,也是过于荒谬,没解释。
But Well, 这是个必看但不用推荐的好剧,不看的话可能又跟不上以后的剧情,跟朋友的话题。
坐在身边的星战迷朋友,依然如数家珍的说赏金猎人的服装套件上的新改变与以前旧版的连结,布鲁斯非星战迷,所以无法串连这些与道具美术非常有相关的美学,但也一起与大伙嗑完一包瓜子了。
布鲁斯 杨
丑话说前头。
从内容看,第一集完全是秀曼达洛人设定,第二集是秀尤达宝宝,第三集就进入公路片套路了。
这种设定的卖点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但重复地卖弄,就会出现一种赘余感。
比如曼达洛铁的锻造环节,一个类似曼达洛人统领的“人”像个日本武士一般坐在坐垫上,聊了两句后给主角整了个肩甲,先融化再合成最后锻造,敲的时候主角闪回小时候父母被杀的记忆画面;第一眼看着很有派头,看久了,其实就是给传统的锻造方法加了个科幻的壳,到了第三集还要把之前的套路再整一遍,除了主角闪回的记忆多放了一段毫无区别,很没意思。
你这么大一个宇宙观,那么多种族可以讲,偏要集集给我看锤铁?
能不能整点新的?
再说情节,基本上就是到一个地方,碰见npc得到任务,打怪,任务完成,去下个地方,一集完毕,纯纯的公路片套路。
也不是说这种套路没意思,只是星球大战跟漫威,DC相比的亮点是在设定上面,它的语言系统更全面,时间线更为连贯,宇宙观也更为宏大,所以叙述的方式很多,并没有像漫威,DC一样,有一个特定的“正确立场”。
所以,这部剧的叙述方式太单调了,主体永远就是曼达洛人和尤达宝宝。
明明说着类似小黄人语,穿着袍子的小矮人种族,原始农场里擅长开枪的漂亮寡妇也很有意思好吧?
我知道曼达洛人跟尤达宝宝是主线,整多两条支线行不行?
丑的说完了,说点好的。
尤达宝宝很可爱,但也仅限可爱而已,这样跟姜子牙里那只四不像差不了多少(算了算了)。
这部剧集的单集完整性很强,基本上一集就是一个故事,适合吃饭的时候看。
最后,曼达洛人这一种族很有神秘感,永远戴着个头盔,越多曼达洛铁越牛逼,极度仇恨帝国,神秘飞行武器,大部分成员为赏金猎人(目前为止),龙骑士,都挺酷。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