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渐逝的年代
In Zeiten des abnehmenden Lichts,In Times of Fading Light
导演:马蒂·格肖内克
主演:安吉拉·温科勒,布鲁诺·冈茨,亚历山大·费林,西尔维斯特·格罗特,皮特·布科夫斯基,叶夫根尼娅·冬妮娜,娜塔莉亚·别利茨基,施特凡·格罗斯曼,索斯藤·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俄语年份:2017
简介:在1989年初秋的柏林,威廉·鲍威列特的家人正在为他庆祝90岁生日。威廉曾是一名抵抗战士,去过国外的他坚信斯大林主义。尽管外面的世界已然山雨欲来,他的妻子夏洛特仍在操持着生日聚会,维护家中的宁静。然而威廉的小孙子萨沙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失踪了——没人能想到萨沙竟然在几天前逃到了西柏林。影片通过萨沙的父亲——历史学家科..详细 >
期待着看家庭伦理,结果却看了一部历史缩影……欣赏无能,怪我怪我~
在一切结束之后我只记得那个眼线散漫的红裙女人,永远愤怒,这一切都要被搞砸了吗?她在平静的阳光里试穿高跟鞋
每個人都懷念舊時代,但是沒有未來了嗎
某种程度上说,这场宴会、这个家庭和那个国家是同构的
改编自作家欧根·鲁格同名小说,在有限时长内对原著中陷入时代变迁的四代人的故事做了节选,但重点依旧是那个转折年代。影片色调清寂中带着脆弱的浓烈,构图考究,剧情台词寓意丰富,片中老演员表演出色,甘茨爷爷演技依旧,以肢体和神情交代了太多内涵,片尾人们埋葬的是那个曾经的战士,寓意令人感慨
以小见大的意图感受到了,但是呈现方式隐晦,很多部分对不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的观众太过不友好。
隐喻较多,不是那代那国人,不容易理解,没有矛盾和强冲击,格局小,叙事型文艺片。本来看了前10分钟想关掉,元首一登场马上兴致来了,直到看完,悉许感慨,人过境迁,物是人非。
政治意味很浓,在天朝不敢想……自由的思想不受束缚
车轮会转的,那份无所适从也会消逝变为最美不过夕阳红。
我们失去了我们的孩子,我们就失去了未来
高墙下的散席。好片
东欧巨变于化骨绵掌,谈意识形态不能彻底回避基本人性,德国人对战争反思是相对数量级与质量更深刻,更有层次也更普罗大众,核心也非意识形态或经济原因所驱使,这很不易,积累于教育普及与某领域自发的垂直热忱。腐朽就是腐朽,我自己死和你杀死我,意义不同,但事实如铁,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个体在体制中的生存结构立体化呈现,亲密关系被冲溃解体,一个大家庭的枯荣。
小家庭的分崩离析和大环境的改变,第一次看从苏联角度的东德,即使在一起也嫌隙很久。更喜欢外婆纳德莎纯粹的想念斯瓦瓦,白天渐短,黑夜变寒冷,冬天随至。
东德西德,北韩南韩,北中南中,北越南越。。
随着柏林墙的推倒,东德西德最后也融合起来,过往光芒渐逝的年代已经渐行渐远了。
这部电影我个人感觉还可以,剧情节奏适当,开头很好引入剧情,导演对细节处理得当!
东德喜宴
四世同堂的生日宴,不同身份的祝寿来宾构成末日东德里的社会群像,弥漫着对风雨欲来的历史变动可察觉又不能把握走向的迷茫,共产主义老战士诉说的旧日荣光如挽歌一曲/叛走的孙子轰塌的餐桌渗水的墙壁,走失的苏联老母亲/“我可以过去吗”黑幕转场至白雪皑皑/最有激情的人最先离开了,而幸是魂归故里
盼着自由来临,为何又害怕自由时代来临?那是因为,出生在威权社会,生长在威权社会,服务于威权社会的人,一旦跨入自由时代生活,便是那个最不合时宜的人,他的一生就被如数否定了。而这个故事就是如此一簇群像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