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剧,很难不爱上公子。
他有满腔的抱负、满腹的经纶才华,他浪漫柔情、文武双全。
当那么一个戏外戴着耳机轻跳舞步的帅小伙,一走进戏里,居然能让你恍惚间以为已经穿越到历史中。
能做到这些,有演员自身气质与角色的契合,更有演员对角色的精准解读及完美诠释...... 钟汉良之后,再无纳兰公子,这句话一点不为过。
在网络上找出这部剧,并点开第一集时,我哪想到会一次快进也没点就看到了最后。
公子的结局,历史已经给了定数。
但当那一刻来临,还是会觉得太过突然和仓促。
于是,这一点遗憾,留存至今,不敢再点开看第二遍。
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都是那样的人物,却和历史相差十万八千里。
要不是冲着钟纳兰,打死也不看!
善始善终,当恶搞剧看完罢了。
最近读到杨慎,终于叫我找到可以和纳兰容若pk的另外一个super star了:论拼爹:杨慎他爹杨廷和是首辅大学士;纳兰他爹就是只要关于康熙的辫子戏都会提到的明相,这轮平手;论神童:杨慎十二就已经写了《过秦论》名声斐然,当时的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称他为“小友”;纳兰也是“少聪颖”,读书过目能诵,这轮杨慎小胜;(跟他们一比,我小时候就是文盲)论高考:杨慎是堂堂的状元;容若公子考取的是二甲第七名,虽说成绩也是相当不错,但是这轮是明显逊掉了;(我。。
别说状元了,连清华都考不上)论才华:杨慎是著作等身,《明史》记载“记诵之博,明世第一”,并且写下“滚滚长江东逝水”一阕千古绝唱;纳兰凭《饮水词》至今粉丝无数,人气无人可超越,这轮纳兰终于小胜;论气节:杨慎跟皇帝对着干,被连着打了两回板子,拖着最后一口气又被发配云南,在路上还差点儿被仇家暗杀,勉强幸存下来;容若也一腔热血却无处挥洒,只作为皇帝的御前侍卫,成天值更夜宿,估计还得了抑郁症,这轮容若居然又输啦!
论家庭美满:两个人都跟自己的原配夫人鹣鲽情深,感情美满。
杨慎的夫人甚至千里迢迢陪他去流放之地,两人还经常写诗词互相应和;纳兰的夫人虽然早逝,但也因此造就了他无数经典的悼亡词,感动无数后人,这一轮,仍然平手;如果说前面的pk仍不分胜负,最后的最后,杨慎卒于72岁,纳兰卒于31岁,所以。。。
杨慎完胜!!
这两位才是偶像剧的现实版,跟他们一比F4是多么的幼稚,“官二代”是多么的肤浅,“富二代”是多么的庸俗。。。
孝庄秘史里的皇帝皇后妃子王爷太后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康熙秘史里的皇帝怎么跟个没有灵魂的工具人似的,我怎么也看不出来康熙帝的帝王气魄和魅力。
纳兰容若心比天高,却跟了个不值得的君王,结果一直在懊悔痛苦,皇家谁不痛快了都能随意折腾他,然而他信任的皇帝,阴晴不定喜怒无常利用谁都不心软用完就丢,纳兰真是一生受制于己受制于人没的自由。
青格儿还是忘了纳兰陪伴青灯古佛比较好!
本来是冲着小哇来的,后来发现胡静的青格儿的扮相还不错纳兰的妻子卢氏不是比纳兰早逝吗,剧里搞错了,不知是不是有意为之。
还有8年前的电视剧基本没有插曲,片尾曲也比较逗,怎么说呢,像儿歌咯端敏(李菲儿)在得知二阿哥会被推上皇位后,明明答应不告诉任何人的,一出门就看见惠儿(石小群)而且告诉了她并叮嘱她千万别说出去,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虽然晚上见到皇上忍住没说,还被皇上怀疑是还和纳兰藕断丝连,半夜三更又跑去坤宁宫悄悄地告诉了皇上……所以说,告诉第三个人开始就不成秘密了,不如告诉树洞纳兰有一点让我稍反感,惠儿刚入宫不久,他又拉着青格儿说最爱她,不能没有她。
以前和皇上求别让惠儿入宫时还说 会喜欢很多,但真爱只有一个。。。
看网友评论这剧应该叫做纳兰野史,因为纳兰死后就没有下一集了,不过最后康熙还是有一个镜头是霸气而又孤零零地坐在朝堂的龙椅上,可能`是暗示皇上总是孤身一人的,所谓“高处不胜寒”。
自己2个儿子死于非命也是无法为他们讨回公道,总是无奈的欸。
最后想说穿插在剧中的几首词还是不错的,高中看《纳兰容若传》,还抄了他一百六十多首词来着,“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是他的自谦,正是才华满腹,多愁善感,一身傲骨才不幸英年早逝……本来不想写影评的,不知不觉就这么多了,正好总结一下,不然看过以后也就忘了,谨遵中国文化概论老师“一个问题不提问就过去了”的教诲(吐舌)豆瓣怎么没有表情呢,好想用……
既是秘史,自属无稽之谈。
沈宛之事,多为附会。
鳌拜翻案,虽不无自圆其说,亦难校正,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篡汉时,是是非非本无常。
最常挂在嘴边的,却是那句:为了江山社稷。
仿佛在万里江山芸芸黎元面前,任何的是非都不成其为是非,情字只嫌多余。
人,不过在那错综复杂的网中无力而无奈地活着。
当纳喇惠儿站在宫门外,风扬起她的衣衫,少年康熙缓缓朝她走来: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这是个令人憋闷的地方。
眼前的女子眉目清幽,宛然与世无争。
她不会想到,就是这个令人憋闷的地方,最终成了她的归宿。
一道宫墙,锁住前世今生,也锁住灰飞烟灭的过往,锁住心底的那份单纯的爱恋。
每个人都不过是命运的菜板上任宰割的鱼肉,康熙如此,纳兰如此,后宫粉黛,朝堂百官,任你是指点江山的帝王,风流俊逸的才子,或是倾城绝代的红颜,身世沧桑的白发,总历不过那劫。
人间何处问多情?
身为帝王,不可无情,亦不可多情,无情则落入始皇桀纣之流亚,多情则易蹈明皇徽宗之覆辙。
而才子,大可闲吟风月,玩赏烟霞,又多落得个才命相妨情深不寿之名。
试想来,纵是千秋伟业,何如一醉樽前?
帝王爱江山,才子惜美人,不过各求所得。
功过是非,枉与他人笑谈。
“不管这个时代怎么变,纯爱是不会改变的”。
不小心看了一档电影频道《山楂树之恋》的首映推广节目,张艺谋主导,说16号全球首映,想去看看。
或许上段首句确实为真。
昨天拼了命看了14集《康熙秘史》,情节已不是我关注的重点,而是那臣子间明争暗斗的朝政,令人揪心的爱情故事,感人的亲情,手足情,君臣之情…今天就说爱情吧,从古至今,百说不厌。
那些台词,那儿女间的心思,自古以来怕是没有怎么改变过套路。
士为知己者死,都是你侬我侬。
只可惜,人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很多时候总有缺憾总是不能如人所愿。
想来也是缘分吧。
也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魂牵梦萦,牵肠挂肚的苦涩才是爱的至死不渝吧。
所以相思总是叫人心碎叫人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现代女性勇敢很多,也独立了,不再那么严格地收封建教条的束缚了。
古代女子,相对脆弱很多,几乎任何时候都不由自己做主。
选择也少,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女人只能终其一夫,丈夫死后守寡才算忠贞!
两情相悦那是皆大欢喜,只可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时候也只能忍痛割爱,痛苦一生了。
或许女子都是相通的吧。
暂不说男人心了,我也不懂。
身为女子,倘若看着自己深爱的男人爱着另一个女人,或者除了自己,他对其他女人也好,甚至比对你还好,此时怎有不伤心之理,无妒忌之心?
昨日看《康熙秘史》,皇后在坤宁宫苦苦等待皇上的神情心绪,实在让人心疼。
后想出装病的办法引来皇帝的注意和怜惜,我并不觉得这女人可恨,而是有点可怜,有点可悲。
爱上什么人不好,爱上这后宫佳丽三千的天子?
嫁给谁不好,嫁给一个有三宫六院的多情帝王?!
或许是飞上枝头变凤凰,可杨贵妃也只有一个呀。
从此被冷落在死人般静寂的深宫后院,终日思君不见君…这份痛苦,这份寂寞,又有谁能知晓?
自古男儿多薄幸!
皇帝更是多情甚至滥/情,有人给他挑美女送佳人,他自是享乐还来不及,哪有心思只在你一人身上的道理?
也终于明白为何自古后宫嫔妃间有那么多的纷争。
说争权也好,夺势也罢。
可是争来斗去,不就是为了你的宠幸,为了你的到访,为了你今夜的停留吗?
孤枕难眠,独守空房,那份寂寞,岂是你这日日夜夜有人陪伴的多情主儿能懂?
痴情女子负心汉,可怜的皇后,那千千万万的皇后,有多少女人,眼泪为你而流?
虽说封建时代已过,一夫一妻时代到来。
可,哪个男人心里永远只有一个女人?
这甜言蜜语,这天长地久的承诺,或许只是曾经拥有的昙花一现吧。
说出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是不是女子?
当然,现代女子尚不可如此了,对男人,估计也不要要求那么高了吧。
但婚外恋,一夜情,这些主角,又是谁?
罢罢罢!
或许爱情,本来就无道理可言。
如蒋方舟所说:“真爱是超越伦理道德的。
”可是男人始终相对不会受那么大的伤害呀。
我爱你,所以愿意以身相许;我爱你,所以不理会流言蜚语!
看看吧,这些大多出自敢爱敢恨的勇敢女子,也大抵只有女子才需要冒这风险!
有多少男子能够如此呢?
清有纳兰,可是最终他还是不得不放弃自己最心爱的女子,谁让她是皇帝的女人?!
果真是弱肉强食。
这个动物的世界,男人之争,不就是“钱”和“女人”吗?
说得动听点,就是“前途”和“爱情”。
周星星版的《鹿鼎记》,陈近南与韦小宝谋和反/清复/明时,只道“我们要抢回回我们的钱和女人”。
对,这就是本质了,历史的本质,现代的本质,未来的本质!
而后他们还继续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到处宣扬自己雄心抱负和忠心耿耿。
男人的世界,或许就是那样赤裸裸却亮堂堂吧!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是啊,世间之情若只如一开始见面时那般美好和纯真,而没有生离死别的痛苦,那该多好啊!
只可惜,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山楂树之恋》的首映预告节目,老演员们都在呼吁80后,90后去电影院看看,看看这出生在60年的人在70年代经历的真实的爱情故事,去看看那时候的纯爱。
那个有信物少礼物的时代。
那一句“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等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80后,90后大多数爱情已然不纯了吧…这是不争的事实了。
现在,又有多少人吟得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真情?有多少人真正懂得什么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也许吧,也许我也不懂,但至少我现在明白,如果真的爱他,那就勇敢地爱下去。
不管年龄,无论背景,更无所谓传统背景与文化!
《山楂树之恋》结局并不完美,但这世间令人回味的,不就是这不完却美的爱情吗?
苏武19年后回到故土,妻子已经改嫁;孟女哭倒长城,不见夫君;望夫成石,可哪有爱人身影?
但或许就是这份缺憾,才能这么惊天动地,为世人所唱,为历史铭记吧。
呼…《康》还有2/3才看完,希望那些令人揪心的情情爱爱,能有一个温情的结局吧。
文章来源:http://teqierodana.blog.163.com/blog/static/1275418262010815878673/
《康熙秘史》是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2006年出品的一部清宫历史剧,是尤小刚导演“前清秘史剧”系列的最后一篇,由夏雨、钟汉良、胡静、杜雨露、石小群等主演。
该剧对对诸多历史人物站在“人性”角度的进行全新诠释,在人物塑造中一一体现,充满了男人之间的权谋、赤诚、信义和背叛。
然而,在他们的背后,还有一群为大清王朝默默奉献出青春、爱情和一生幸福的女人。
整部剧看下来觉得有点弱化康熙,反而是钟汉良的纳兰诠释得很好,胡静扮演青格尔也不错。
夏雨扮演的康熙个人风格不强烈,少了那种皇帝的霸气,也许之前陈道明版本的康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总觉得夏雨好像没有找到感觉一样,觉得不是那么合适,或许编剧和导演想要表现的是我们所不熟知的康熙吧!
女主角青格儿真的完完全全就是玛丽苏女主角,绝世容貌,惊世才华,荣耀家世,还有剧中很多男人的喜爱,皇上爱她,二阿哥爱她,平西王儿子也爱她。
而她心之所向只有纳兰性德,苦苦追寻求而不得的也只有纳兰容若。
青格儿,敖拜之女,前半生受尽宠爱 在敖拜身死之后,又体验世间悲苦,为了政治舍弃自身幸福,远嫁定藩。
后又隐姓埋名,经历十年才和挚爱纳兰容若在一起,嫁为纳兰之妾。
但是两人没能长久,纳兰最终早逝。
剧里面的皇上也是一个矛盾的人,青格儿和纳兰的悲剧也和他有关。
青格儿是他一生最爱的女人,但他却无法得到她,之前因为青格儿的身份,他不可能娶鳌拜之女增加鳌拜势力;后来是为了自己的江山,他要用青格儿远嫁平番。
纳兰则是皇上心中的另一根刺,首先纳兰得到了青格儿所有的爱,其次纳兰虽为臣,但他的性情行为都在表示他不愿为臣,也就是剧中纳兰所说“奴才虽然是个奴才,却不想当奴才。
”三个人的感情很纠葛。
总之,喜欢青格儿,胡静演的很好。
看过电视剧都不知该如何下笔评价,对于痴迷于清宫戏的广大女性朋友们而言,这部戏该会让大家失望了,朝廷上没有激烈的追名逐利,后宫中也没有太过阴暗的子嗣之争。
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纳兰容若那满是深情的眼神和俊美的小脸,以及被四个男人深爱而自己却至始至终都只爱纳兰的青格儿。
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和失落,更何况身在那样一个泯灭人性的年代。
纳兰之所以为纳兰,正如康熙所说:“身为奴才命,却生了一颗人的心”,也正如青格儿一直所爱的那样“忠君但不媚君”一身的傲骨没有因为帝王的威严就损耗丝毫。
看到夏雨所演得康熙,我觉得很是不尽人意,因为纵然是通过切身的经历去获得做人的道理,作为皇帝的他就更应该早早的拥有常人所不尽拥有的品德,诸如:宽厚、大气、仁爱、胆识。
这也许只是编剧的问题,整部电视剧里,你可以看到所有人的缺憾,就单单被纳兰的深情、胆魄、才气所打动,就单单为青格儿的美貌与聪慧所倾倒,就单单的,就只是单单的从第一集就希望这两个人能够至始至终地在一起。
纳兰性德,字容若,明珠的长子,满清的大才子。
最开始认识他就源自他的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每每读来,心中总是弱柳拂风般被不经意地留下什么。
电视剧里面的他,最初深爱的惠儿,惠儿入宫之后还是念念不忘她的好,“长相知,不相疑”的承诺,“言有尽,情无涯”的挂念,已然是定局,又何必这样追逐于那样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结局。
为了皇上还是辜负了惠儿的一片真情,纵然在最后惠儿对皇上说再也不想见到表哥的时候,我能看到她脸上的伤心失落。
后又与青格儿两心相悦,如果真的爱她,就带走她,他对皇上纵然是一心一意,可也不要辜负了深爱你的青格儿啊。
有时候真的怀疑这皇上和纳兰是不是真心喜欢青格儿,一个小气吧啦的始终不让一个女子选择自己所爱,一个总是念念不忘皇上的知遇之恩却又在关键时刻儿女情长,反倒没有二阿哥福全那样心胸宽广,为了心爱的女人能做出这样那样的事情。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这最开始是写给惠儿的,我看最后,也成为是对纳兰与青格儿天人两隔的描摹了。
他的这一生,从电视剧里看,像是辜负了三个女人,表妹纳喇惠儿,原配夫人卢睿儿,两情相悦青格儿。
何不珍惜眼前人呢?
至于电视剧与历史史实的出入,就不做过多陈述了,历史已逝,真相如何,又有谁知?
总之,若是将个人的兴衰荣辱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下,任何人、任何事都要为历史的车轮让步。
也不知历史的尘埃淹没了几世的繁华,珍惜现在吧!
納蘭也太美了。納蘭秘史!
这版纳兰性德是经典吧。
一般
改叫纳兰传吧。。。钟汉良的纳兰真的堪称经典。。。
喜欢导演的秘史系列,所以看的,不如其他几部,还行吧,胡静还是好美。
一般
那时候觉得纳兰容若跟他表妹简直一对狗男女orz
小哇的清宫戏也算是惊艳亮相了,夏雨的表演感觉收得有些多,有种畏手畏脚的感觉,其它还好吧。
皇帝太丑啦,贼眉鼠眼的
胡静的造型缘不太好,这部再加上大清后宫,旗头和衣饰都太影楼风了,就硬撑着。但是不排除是那一阵影视剧都这样,我看同期的电视剧或者更早一点到还珠格格都喜欢这种夸张
为毛纳兰成了男一得感觉!!咳...很乱编的一戏
小哇的纳兰真的很帅,可是为什么要这样黑康熙,整个一神经病啊
五星给钟汉良,夏雨减一星,烂剧情再减一星~
这是纳兰秘史吧
男神到碗里来!!
蕙儿和纳兰那一段太遗憾,那时的石小群是温婉小师妹,如今转型后一副富太太御姐范儿,可惜我爱前者多一点,不喜欢青格儿,可能是时机不对吧,总是显得多余,男主是来衬托钟汉良的,那个皇桑实在是太烦人了。我写过一篇民国小说便是借以纳兰词句为名,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立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小时候真矫情呐。
为了纳兰也不忍心减星星,他是一位想想都会让人伤心的公子,如今有了我中意的模样,我便不挑剔其他了,“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是真没觉得钟汉良的纳兰容若有书卷气= =
编剧一如既往地犯低级、高级历史错误,钟汉良是亮点
开头总让人有种央视纪录片的错觉。。。总之,就算看不下全剧的也要去看钟纳兰剪辑版好吗!!!答应我!!!像尔康答应紫薇那样答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