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励志片。
清新,俗套,结局没有任何悬念。
Tom Hanks演得相当真挚感人,看一秒他脸上丰富多彩而憨厚老实的表情,就能流下一滴眼泪来。
George Takei饰演的大学教授和Larry 的年轻女同学都演得入木三分,让人真心觉得,正是因为这些可爱的老师同学,大学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地方。
Julia大美人的表演一如以往地有点过头,像一盘菜里的Tabasco放多了一样。
还是喜欢看静态收敛一点的她。
这次从迪拜到上海的航班让我颇为失望,A340,内装也一般,虽然人人面前有屏幕,但是老旧的很,而且不能直接点播电影,只能由他们来放,自己像看电视一样换台。
因为飞机轰隆隆的很吵,必须配以中文或英文字幕才能看懂,而大部分电影都是天雷滚滚的阿拉伯语字幕。
最后看了几部烂片。
当然anyway是比国航要好。
先在节目单上研究了半天,唯一演员认识的是汤姆·汉克斯和茱莉亚·罗伯茨演的《Larry Crowne》。
这两位也算是顶级大牌了,自当有所期待。
不料百密一疏,没注意到导演的名字:汤姆·汉克斯。
是的,这是阿甘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而演员出身的导演算是成功的掐指一算我只能想到梅尔·吉布森了。
自己导演的,可以说就是为自己量身订做的。
本片是一部爱情喜剧,也是一部励志片。
大卖场员工汤姆·汉克斯中年失业,不甘沉沦的到社区大学进修充电,喜获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狗血故事。
它的所有喜剧桥段都是汤姆·汉克斯式的,忠厚诚实,勤奋低调,然后一鸣惊人。
这些桥段喜剧效果都不错,可是整体的剧情实在是没什么亮点。
或者说,如果把它作为一部励志片的话,本片过于脱离实际的剧情设置实在是没什么说服力。
那个拉丁裔的女孩到底是什么角色?
她喜欢男猪么?
如天使般从天而降,帮男主收拾好房间,帮他买衣服升级品位,邀他加入机车协会一起飙车…… 最后男猪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投入了中年女教师茱莉亚·罗伯茨的怀抱,毫无征兆。
只有一个解释,这是中年丧气男的yy片,可能也是汤姆·汉克斯个人的yy情结。
重申一下,喜剧效果还不错。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什么时候我们大多数人看电影变的功利起来了。
卖点在哪里,露点在哪里,泪点在哪里都成了我们看完预告片要问的问题。
但是,一部好的电影也许什么都不能给你,但会让你对操蛋的人生幸存一丝感激,这就够了啊。
一部电影,你还想得到什么。
Hanks大概是那种类似于中国的葛大爷的人物,他长的不帅,身材不好,并且日渐发福皮肤松弛,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演员总是带给我们感动。
太多了,他的每一部电影都不想去细数,尽管他也有不成功的电影,但都不会无聊,因为我觉得哪怕就是看到他呆呆的眼神也足够温暖我了。
电影的节奏不快不慢,所以有人说这是一部没有Point的电影。
没有高潮,没有亮点,哪怕做为一部爱情电影也不及格,因为根本就没有做爱。
要算他喜剧片,又不太好笑。
算了吧,生活肥皂剧好吧。
---剧情不去扯,我写影评喜欢把影评变成自己的一些感悟。
我实在不喜欢分析影评,这种事大有专业人士去干,我只管看就行了呗。
---打我开始上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很大人的担心一些大人才应该担心的事情。
上小学的时候害怕考不起好的初中,上了初中开始考虑要上哪个高中,快高考了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弱智怎么学习这么差,最后通过补习上了一个还算满意的二本。
现在我又担心将来的工作。
担心以后开始害怕,害怕的源头来自自己脑中对种种不如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种臆想。
其实我们都遇到过困难,身处困难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之前的担心毫无意义,因为在困难之中我们发现的是我们拥有了另外一种心境,这算是本能。
人大概要通过这种种自我转换才能成长,这样来说,我知道我为什么总是心智都比同龄人成熟了。
我遇到的挫折也他妈的太多了吧。
片子中Crowne大概五十岁,妻子跑了也没孩子,干个超市售货员还给人开除了。
这大概算是中年危机的顶峰阶段了。
Hanks自己是导演,他可能就想拍一部轻松喜剧吧,并没有加入了中年危机片本该有的男主角自暴自弃然后开始寻找人生的方向最后遇到谁谁谁,片子只是一带而过。
Crowne就进了社区大学,开始了本片最有意思的地方。
他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找到了新的暗恋对象,发展了新的爱好,重拾自己过去的职业---厨师。
我仿佛觉得,后来的Crowne要比当个破逼超市售货员有意思的多,最重要的他还遇到了刚刚陷入感情危机的梅塞。
悲剧的是再没有下文,至少结尾收的莫名其妙。
我承认这是一部没有多少电影色彩的片子,不过如我前面说的,好的电影不必要拿什么奖,也不稀罕能在豆瓣得多少分,它想带给你的,只是能对你的生活有一点小小的改变而已。
这一点,它是成功的。
汉克斯的导演水平让我感觉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毁了。
其实开篇还可以,但是到了罗伯茨打开车门把高跟鞋放在地上这个电影就开始失控。
一个控诉经济危机人生危机的深刻电影就这样被华丽丽的中年小清新阿姨给毁了。
然后整个电影就像那个应该被取消的课一样,全片是鸡肋。
听过阿汤哥在耶鲁的演讲,由于是和克林顿的演讲一起看的,不免感觉阿汤哥演讲的水平和电影里读菜谱差不多。
再看这个电影发现阿汤哥生活中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看完这个美国电影我心里这个舒畅 对比男主失业后的窘境 我们的生活真是无比幸福 虽然偶尔买不起猪肉 偶尔吃不起蒜 偶尔见识了天价大葱 但是我们是经历过60年饥饿 70年动乱 80年严打 90年国企大破产 所以遇到偶尔不但不囧 反觉很励志 何况有伟大的党和政府AND新闻联播在不停的给我们吃定心丸 我们是有福的所以 美国你狂什么啊 经济衰退了吧 不敢开车了吧 骑上我们中国都到处抓的摩托了吧 不得不去上学充电了吧 笨哦 在我们这儿买个本儿还费你那傻劲 去干餐馆师傅了吧在我们这儿叫下岗再就业 狂什么呀 这个电影让我看得啊 舒畅 电影里汤.汗的苦脸在那比较着 现实中还能有个邻邦朝鲜让我们笑话着 让我感到这国民幸福指数蹭蹭的就上来了本来又是为了到硬盘空间才看的电影 还得留着 因为让我入戏至心里一搅到异样
Tom Hanks和Julia Roberts的组合,必须一看。
Larry因为没有高等教育背景,被解雇了。
电影一开始那个带着其他同事快乐工作的老员工,眼噙着泪水,面对着冷漠、嘲讽和无动于衷。
蓦然回到了Terminal。
后面的故事就轻松快乐多了。
Larry进大学选修了三门课程,邂逅了一群性格各异的朋友,和老师Mercy擦出了火花。
让我有感触的是最后,面对在餐厅打工的Larry,Mercy动了心,并且勇敢地跨出了那一步。
两个人的身份、背景是悬殊的。
但是,Mercy的内心是孤独的。
所以,我们要找的另一半,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物质匹配?
精神契合?
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应该把自己扔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让自己去结交新的朋友,开拓视野,变化视角,然后,人生就真的不一样了。
Tom Hanks老了。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像拉里克劳一样,已过而立之年,遭遇经济萧条,失业,单身,迷茫。
我会像他一样,保持一份乐观的心,踏踏实实的把生活继续下去么?
看着汤姆汉克斯每一个细微的面部表情,我的心里都充满着感动,很多次都在不知不觉的傻笑。
请不要再说剧情多么老套多么俗气,这样平凡美好的故事,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能带给你温暖真的就足够了。
在这个时候,有这样一部简单温馨的电影,真好。
我们每个人都想跟积极乐观的人在一起。
起初,男主因为公司结构调整被裁员,失去了工作,无法负担自己的生活费用,他也尝试着去找一些工作,可是这些工作都需要有大学文凭,他不得不先去获得一份大学文凭,所以他去了一所社区大学,他修了2门课,其中一门是公共演讲,老师是梅赛,拉瑞在课堂上的表现精彩,他们也彼此爱上了对方,第二学期拉瑞依旧选了梅赛的课,并称这门课改变了他的一生。
经济萧条让很多人失去了他们的工作,但这并没有将男主打垮,他努力寻找工作,追求新生活。
这也告诉我们,在未来,社会上认的是文凭,没有文凭,寸步难行,甚至连干苦力都不行。
我认为梅赛之所以能爱上拉瑞就是因为他对生活的热情,积极乐观,求上进的态度打动了她。
汤姆·汉克斯自导自演,影片讲述了拉瑞·克劳因为失业不得不洗心革面,争取重新上岗,开始一次新生活。
拉瑞·克劳是一个工作勤勉、为人和善的大卖场工作人员。
自从海军退伍之后,他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因为卖力、肯吃苦而且几乎从不发脾气,所以他是大卖场里的明星工作人员。
不仅顾客喜欢他,而起老板对他也颇为赏识。
可是裁员风暴来袭之后,拉瑞·克劳不幸被逐出了他工作了二十余年的卖场。
这突然而来的闲适生活要了拉瑞·克劳的命,他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
在近几天思考自己的前途和规划未来无果之后,他向当地社区里的大学报了名,希望能用知识改变命运。
在这所大学里,拉瑞很快就和各色人等结成了好朋友,他们有的是流浪汉、有的是贫民窟的孩子,到这里来的目的都是要改善自己的生活。
没有课的时候,拉瑞会和朋友一起骑着自己的踏板车在城市中四处溜达。
在公共演讲的课堂上,拉瑞出乎意料地爱上了自己的老师,迷人的梅赛德斯·坦纳特。
只不过拉瑞没有办法直接向其诉说他的情感,因为坦纳特是一个已婚女子,而且她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无暇顾及学生的爱慕。
现在,一切难题都到了拉瑞的身上,这个单纯而善良的大男人似乎就要学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了:当你认为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都不为你做停留的时候,你也就能发现生活的意义了。
幕后制作汉克斯制造不夸张地说,《拉瑞·克劳》这部电影完完全全出自汤姆·汉克斯之手。
从2006年立项便被环球影业选中和妮娅·瓦达拉斯合作撰写剧本,后来又成为了影片的导演和主演,汤姆·汉克斯把自己的个人特色完完全全地摆到了电影的每一个角落里。
虽然影片是一部无甚新奇,甚至还有点俗套的爱情喜剧,但是汤姆·汉克斯和与之配戏的茱莉亚·罗伯茨的明星效应还是不容小觑的。
影片在立项的时候,环球影业就希望汉克斯能写出一个反应人们生活骤变的剧本。
于是汉克斯就写出了一个中年男人丢掉工作,重新进入大学“充电”的故事。
对于这个故事,汉克斯说:“我希望用这个故事唤起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乐观的天性。
这是一个并不算太好的时代,很多人丢掉了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虽然很多美国人很乐观,但是生活依然需要你去践行和努力。
虽然影片的故事并不是那么励志,它说的是一个丢掉工作之后的生活,但是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积极和乐观地去面对生活。
最后,他得到了一种观念和思维,他终于意识到丢掉工作并不是太了不得的事情,换个角度看,丢掉工作反而是件好事。
这么一个故事,的的确确是拍给美国人看的。
在某种程度上,美国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改变。
他们常说,我不能做这个,我也不能做那个。
这是为什么呢?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一些东西,并告诉别人,你必须改变。
观念的变化使人感到紧张。
但是我始终认为改变是好的事情,可能是这世界上最好的事情。
”茱莉亚·罗伯茨在罗马拍摄《美食、祈祷和恋爱》的时候收到了汉克斯邮寄来的剧本,看完之后,她当即就决定要参与到影片的拍摄之中,她说:“整个剧本让我又笑又叫,因为它真的是太精彩了。
看起来这是一个令人不快的故事,可实际上它为人们塑造了一个精神上的、观念上的乌托邦,我很喜欢这个想法。
”汉克斯在这部电影里展示出了一种稍有些模棱两可的道德态度,婚外情、师生恋都在影片中有所展示。
对于这样的道德“判断”,汉克斯说:“通常只有那些制作成本高昂的影片才会有道德方面的选择,并做到表率作用。
而像这部电影,我并不奢求它能起到什么引导观众的作用。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欣赏角度,无论什么样的电影,人们总会有不同的观影感受。
所以我并不觉得这些内容会困扰我,说到底这部电影展示的是一个人的生活现状和抉择,而不是他在道德上的某种倾向和选择。
”院校情缘这个讲述生活骤变的故事发生在学校里,在汉克斯心里,这并不因为学校是一个适合浪漫爱情和喜剧笑料发生的地方,而是因为他的“院校情缘”。
汉克斯表示说自己很想在大专的校园里拍摄一部电影。
他说:“和正规的大学相比,大专院校里的学生五花八门,更有社会性和故事性,我一直想以大专院校为背景拍摄一部电影。
但是我并不想在影片中扮演什么老师、校长或者是学生家长之类的角色,于是我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被生活挤到学校里的失败者的角色。
影片开拍前,我曾经去了几所类似的学校里观察那里的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状态,我觉得这么一个从海军退伍的人挤在一群家庭妇女、流浪汉中间,很好玩。
”汉克斯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个教师的形象,在他创造这个人物的时候,他的脑子中就固定下了这个角色的扮演者,茱莉亚·罗伯茨。
汉克斯说:“这个歌角色就是按照茱莉亚的形象创造的。
因为我有好几个老师和茱莉亚是一个类型的女人:聪慧、高贵但是又平易近人。
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回想起这些老师,然后心中就确定了茱莉亚。
我对自己说,除了她,这个角色谁也别想演。
”茱莉亚曾经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片中塑造了一个经典教师形象,此番再次出演教师,显得轻车熟路,她说:“我极喜欢扮演教师这个形象。
因为汉克斯在片中是我的学生,所以在片场我总是以老板自居。
汉克斯不仅是一个好演员,更是一个好导演。
他有着丰富的做演员的经验,所以他知道怎么执导才能激发出演员的潜能。
”虽然曾经扮演过老师,但是扮演这么一个大专老师还是给了茱莉亚不小的难题。
茱莉亚说:“这真的是很难的任务。
当我第一次站到讲台上,准备上课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那么大的教室里坐着十个学生,每一个人都用眼睛在盯着你,他们似乎在想,这个家伙会教给我们什么。
这个时候我的心就开始突突地跳,我总是没有办法在这种场合顺利发挥,事实上,扮演这样一个老师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两位大牌明星谈及合作,都显得“惺惺相惜”。
茱莉亚说:“在故事中,汉克斯很会拿自己开玩笑来制造笑料,他在生活中也是这么一位轻松好笑的人。
在开拍的前几天,他穿着皱巴巴的卡其布面料的衣服来到现场,这就逗乐了大家。
和他合作很轻松也很愉快,没有太多的压力。
”花絮·这是汤姆·汉克斯从1996年执导大银幕处女作《挡不住的奇迹》以来第二次在电影中拿起导筒。
·朱莉娅·罗伯茨和汤姆·汉克斯曾经于2007年在影片《查理·威尔逊的战争》中有过合作。
·影片在2006年2月就已经立项,当时这部电影的名称叫做《街谈巷议》(Talk of the Town)。
·2010年10月,影片在洛杉矶开机拍摄。
·顶点娱乐起先有意向在北美市场发行本片,可随后环球影业却获得了影片的北美发行权。
这片子的主题很简单,就是劝导人们做每件事都要认真。
但是我认为在感情戏的编排上是有问题的,这个女老师明显不是个善类而且性冷淡。
我很担心Larry会重蹈他前夫的覆辙。
虽然,Larry的确比他前夫做事要认真一点。
而其次,我认为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离异单身男人,还有力气重回大学课堂,很匪夷所思。
当然,我很羡慕美国的教育制度,大学的校门可以向任何人敞开。
但这很明显不是学校的问题,是个人主观的问题。
四五十岁,智力,记忆力,身体都在退化。
更何况,大学的一些课程是需要基础课程为前提的。
Larry能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听懂经济学,不可思议,当然他可以是个天才,但这样的天才,我想信还是少数。
如果,这是部少数人的电影,那我就shut up了。
另外,我到是很赞同,中年的男女保持风尚,紧跟潮流的。
、于外,你能被更多人接受认可,于内,你能有一个年轻的心态。
这一点,在电影里安排了一个小姑娘专门为Larry策划。
那我只能说Larry很幸运。
现实生活中,很多女儿都懒得管父亲去穿什么衣服。
更别提鼓励他弄个小绵羊去压马路,再说中国的空气太脏,这很是风险。
不管Larry有多少贵人相助来成就这部电影,至少电影本身给这样一个人群提出了生活方式的建设性意见。
尝试不同的东西,保持亲和力,努力学习,最重要一点,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保持不被社会排斥。
这似乎已经不是汉克斯第一次拍这样的片子了,《幸福终点站》的主题雷同,所以对观众少了点新鲜感。
人老了,能保持状态,还是不错的。
很好看的电影!Tomhanks和JuliaRoberts~~
目标观众群定位非常准确的一部电影
怎么说呢,上一代小鸡电影的各种俗套,但是我就喜欢这种浓浓的美国味浪漫~大嘴姐姐依然风韵不减~木讷的汤叔也是各种可爱~这样的电影才配得上放松的感觉~
太喜欢朱莉亚的微笑了。温情小品。
年纪大了 搞个对象都这么殆死不拉活的么 我被卡司欺骗了
中年男人的YY之作。
虽然一时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Tom Hanks,但是作为一部浪漫喜剧,还不赖。大嘴茱在餐馆里的回眸一笑真是百媚众生!
在香港地铁上看的宣传想看,结果回来下载一看……阿汤叔啊,您是个好演员但还是别去导演了~
原来是自导自演啊,不知所云,剧情变幻没有间接性。罗伯茨嗜酒,做酒的沙冰,每天一副全世界欠了她的大挂脸。
大牌演的不一定就经典。色温不喜欢。汤姆演得有点刻意,大牌已经忘记了如何演老百姓?干瘪的脸和施瓦辛格越来越像了。。很一般的片子。角色本人很努力是真。。唉,居然是编剧加导演。。最后还想来个经典的骑摩托车情侣型。。酱油二字很亮,片尾居然有此品牌赞助。。。
温暖人心的片子,能让你一直微笑的看完,本来没抱什么期待,但除了结尾的画蛇添足外,本片各方面都比较让我满意,老来俏的故事,不要奢求太多哦!
情节发展太慢了,不喜欢这种慢节奏的
老汤真老了啊!那脸都僵了。。大嘴没老!还是那么美丽!
爆米花佳片 太适合热恋中的情侣一起看的/ 汤姆汉克斯自导自演 演技无庸质疑 娴熟老练又不失真的生活化 大嘴巴美女茱莉亚罗伯茨依旧美丽如初 两位好演员驾轻就熟地表演了两个小人物角色 另人回味
茱莉亚真的很美耶,本来还以为是失业之后励志片呢,不过,汉克斯就是宝刀未老
中年勵志愛情喜劇,中年危機感不強烈,勵志成了空架子,曾經的Hollywood一哥Tom Hanks和一姐Julia Roberts互動中不見愛情火花,喜劇元素也各種放不下架子難以讓人發笑。Tom Hanks第二次執導,自編劇本脫離現實,只是證明他走不了演而優則導這條路。相對而言,幾個小配角反而較出彩。
原来是汤姆汉克斯想做编剧导演,萝卜丝来陪老友过瘾,这样一来我就理解为什么这俩老戏骨要演这个电影了,二人双双走上了老年电影的道路。
老男人,老男人,老男人振作起来了!
一切都有一点莫名其妙。小摩托车是不错的。
怎么就爱上了呢?不能说是淡淡的,只能稍微互相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