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月满轩尼诗

月滿軒尼詩,月满轩尼斯,Crossing Hennessy

主演:张学友,汤唯,鲍起静,李修贤,安志杰,张可颐,朱咪咪,郭锋,林威,卢冠廷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0

《月满轩尼诗》剧照

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2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3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4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5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6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3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4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5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6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7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8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9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20

《月满轩尼诗》剧情介绍

月满轩尼诗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香港湾仔,电器行老板娘(鲍起静 饰)丈夫早亡,她和妹妹共同抚养儿子阿来(张学友 饰)。但后者终日沉迷侦探小说,41岁依然单身,还常会跟想象中的亡父对话。在一场相亲宴上,阿来见到了洁具行售货员爱莲(汤唯 饰),起初有点尴尬,后来在茶餐厅,两人谈笑风生。不过,爱莲一直挂念狱中的古惑仔男友阿旭(安志杰 饰),所以对这门亲事只是敷衍。阿来同样接到了前女友(张可颐 饰)的邀请,出任男模,两人似乎重新擦出了火花。虽然阿来和爱莲各怀心事,但两人却在轩尼诗道再度重逢。与此同时,老板娘却因为报税之事跟老相好(李修贤 饰)闹了别扭,而且,一直蒙在鼓里的她还目睹了阿旭与爱莲牵手逛街。经受不住打击的她彻底崩溃、住进了医院。此后,阿来跟前女友,爱莲跟阿旭的感情却发生了变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中国月亮啦啦队之舞:女高中生用啦啦队舞蹈征服全美的真实故事战争机器青盲最佳婚姻明珠三国2之貂蝉攻略乡下人岛上书店里基·莱普与夜鹰夺金营救真实魔鬼游戏勇士之门丽人保镖之青花古瓷惊天侠盗团吸血鬼生活第六季愿者安息黄克功案件分秒间离我们有人在撒谎第二季超级索尼子利莫诺夫:埃迪的歌谣二次曝光真假学园4封锁厌世三寡妇ALDNOAH.ZERO第二季欢乐颂3上童村之异蛇古事交涉人勇午

《月满轩尼诗》长篇影评

 1 ) 清明时节推荐“月满轩尼诗”,感受岸西的细腻笔墨

4月2日一上映就赶了个早场,电影开场迟到了两分钟,但一开始就被港产的粤语对白给打动了。。。。。

这部片的主演大家都知晓,汤与学友,曾出演“天水围的日与夜”的鲍起静的确又呈现出她十足的功力!

把这部片子的基调给定得恰到好处。

世俗的生活,我们谁又不是在世俗中?

一个丧夫的老板娘,口水多过茶,“我的命好苦,你先走了,你是逍遥快活了!

留着我一个人孤零零的。

”年老的老妈再婚的时候亦然也讲出三点要求:“不准包二奶”“疼狗不能多过疼我”“不准太快死”。。。。

年过六旬却是美容店的常客,一个出门必须化妆,却不单有讲究的外表;她还一操持着自营的电器店,成为了这个简单家庭的掌门人,她对客户可谓温存热情,对儿子的可谓强势有不乏宠爱。

阿来(学友)便从这样的一个家庭应运而生。

41岁的阿来,算是一个极小的人物,用他自己在电影的台词来说,“我甚至连一个正常的人都没有做到,我爱上了一个人,本想就这样一辈子拖拖塔塔过去了,但是。。。

”(不好意思,粤语的原句我是真的背不下来了,大概这个意思),阿来,工作在老妈的电器店里,起居还有一个老处女型的姨妈全权照顾,可谓他并没有承担太多的生活压力,还可以留有剩余的时间看小说,做梦。

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我们社会大量存在的啃老族及梦想主义者。

活得卑微,活得理想,活得自给自足。

而这时崔健的那句歌词———“爱情来到我身边,像一场革命把生活改变。

”正好可以来点化阿来。

当阿来有一天驻足在轩尼诗道一家卫浴店门口幻想着“爱莲”(汤唯饰)时,电影又在他们俩间拉慢了节奏。

他们的对手戏多半是在电影的前段,一旦将“爱”这个字眼从阿来嘴里点明,他们各自在轨道上安然行走,两条线索时常点一些火花。

曾经一起去过的奶茶铺,曾经一起都看过的小说,同样在小店铺里工作和生活,同样承受着长辈对自己爱情婚姻的干预。。。。。

爱莲,美——出淤泥而不染的爱莲实在是“美”美还是美在了汤唯的演绎。

不得不说,那个倔强和真挚的女生,在天桥下留下的滚烫的泪水,一滴一滴浸入了你的内心。

让你不得不为这样的青春而感伤。

一个缺少爱的美丽女孩,失去了最亲的父母,寄人篱下地为舅舅打理店铺。

公车上的一次的非礼之举,被一个用拳头解决问题的男人摆平——牢狱之灾缠身的阿旭与爱莲的爱情发生得实在是浪漫。

探监的玻璃窗前爱莲将自己的五根指头对准了对方的指尖。

而温存而勇敢的女该最终感化了阿旭,出狱后的他终于放了手,代价是,拳头亦然打在了手无缚鸡之力的阿来的脸上。

光怪陆离的都会香港衍生出这样一个渴望真爱,活得自尊的小女生。

单薄的身体却折射出力量。

她没有花俏的打扮,没有昂贵的消费,却曾经那么理想地想去改变一个暴力的男人。

虽然是让人捏了一把汗,但最终导演还是放过了这个善良的女孩。

到影片的片尾没有再出现的阿旭总让人有点不放心。

生活给了我们很多教训,但那时我们还年轻。

爱莲,还好,你没有那么快决定你的人生,你说过一句关键的台词“我就只有舅舅一个亲人,让我再想一想。

”这句话给了多少年轻人借鉴。

生活在都会的人们。

我们生活在现代的丛林中。

我们却有我们的小生活。

导演十分细腻的笔触用镜头诉说着这个世界的温暖与辛酸。

你会大笑,肯定会大笑。

台词写的十分有市井气。

你会在笑声过后留下泪水,就像汪峰的那句歌词,这部电影会让人“笑着哭”最让人称道的还是导演选择的档期——清明,在阿来梦中轮回的老爸,及一家人扫墓时的那段对话,将影片的气场散布得很到位。

推荐此片。

 2 ) 月满轩尼诗

阿来妈:以前阿来他爸跟我喝茶都光顾希尔顿,我们的喜酒也设在希尔顿,我跟他说,人家是不会因为希尔顿的名气多送贺礼的,可他就是不听。

阿来:爸,你结婚时是不是在希尔顿设宴?

阿来爸:那地方叫“希顿”,从希尔顿往前走,中环街市附近吧。

这香水什么牌子?

昏了也会给熏醒,醒来闻了再昏倒。

叉烧包里肥肉放多啦?

吃得你油腔滑调的。

谁说扔掉?

那是物归原主。

我扔进垃圾桶,收垃圾的把它丢进垃圾车,垃圾车开去焚化场,焚化炉一把火生起,你老爸立刻就收到,高兴还来不及呢。

爱莲:一杯奶茶多少钱?

服务生:十二块,单饮双倍算,不吃不喝三倍算。

阿来:不吃不喝三倍算?

开玩笑吧?

服务生:不吃不喝很影响我们的声誉,要是每人都这样,很快网上就会流传…我们这儿的食物有问题,对不对?

医生:六十三岁的人了,不能不定期检查阿来:她…六十三岁了?

医生:她真的是你妈?

阿来:可是她…她从来不肯透露她的年龄医生:那你多大了?

阿来:我?

我…四十一岁医生:你也四十一了,她能不老吗?

 3 ) 时间没有等我

一开始就觉得,这是一部普通到很容易恶俗的电影。

以一场男女双方都互相不情愿的相亲开始,女方装得巨土无比来吓退男方,男方机缘巧合发现了事实,然后很意外地发现其实两个人很合适,中间穿插很多误会啊巧合啊,最后终于在一起。

嗯,典型的言情小说套路。

但出乎人意料的,我猜到开头猜到结尾,过程却一点都不像我想象的俗套。

女主角有个性格非常粗暴的男朋友,男主角有个想吃回头草的前女友,这些都是言情的经典套路必备的。

其间,男主角被前女友始终当备胎的征兆,如半夜为了工作会把他赶回家去,如接个电话就是半天完全把他晾在一边,无一不显示着,将来这个男人要醒悟,自己不再值得为她付出青春和时间。

而女主角痴情地等着暴躁的男朋友出狱,为他请律师,找房子,男友却始终难以改变自己脾气坏的习性,一看就觉得最后还是要进监狱或者火拼也好意外也好,反正是死翘翘。

如果要弄得煽情一点,也许是男友觉得自己并不合适,最后为了救女主角死了,然后告诉女主角,她真正应该喜欢的人是男主角。

其实整个电影也差不多算是这样的一个思路了。

最终男女双方都抛弃了过去的羁绊,来到了他们真正开始认识对方的餐厅。

结果虽然是很俗套当然也很让人欣慰,最让我喜欢的一场戏,却是男主角跟前女友摊牌的那场。

他对她说,我这么多年没有找女朋友,未必是因为你。

我担心我自己不是一个好男友,不是一个好父亲。

他说他本来想将就着就这么过了。

但是最近,爱上了一个人。

男主角说这句的时候,我其实是吃了一惊的。

从前面到此为止,这点爱慕其实表现得真的非常非常不明显。

但是这句话偏又说得真诚无比,一点骗人的意味都没有。

是因为女主角有男友所以掩饰自己的感情?

后来看下去,觉得女主角对男主角的表示好像更淡一点,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喜欢或者爱。

但是双方又分明是因为彼此而走出了原来的生活轨道,向着更美好的生活(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前进。

再回想回去前面的情节,我想,大概这是正常普通人之间的爱情吧。

开始得莫名其妙甚至不着痕迹,却会让你有一种坚持的不一样的力量爆发出来。

你说不清道不明甚至也不点破了,但你就是知道,有什么不一样了。

前些日子机缘巧合看了多年前沧月的那本《七夜雪》,里面有个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又血性的剑客霍展白,年轻的时候,深爱着他的师妹。

后来造化弄人,师妹嫁给别人,他为她救丈夫,为她救儿子,跋山涉水,虽九死而不悔。

他立下一生不渝的誓言,前半生几乎在为她拼命。

他和她都以为这段感情能够维持一生,不离不弃。

但事实是,年轻时候的誓言,你再希望是能够永久,你也不再年轻了。

男主角在十多年前,大概也是这样子执拗又不肯回头吧?

就像女主角因为一场英雄救美,喜欢上跟自己并不对盘的阿旭。

她以为舅舅舅妈和世俗是她爱情道路的阻力,但是时间过去,她并没有能力跟他一起生活,她不会改变自己,而他也不会。

当对盘的人出现,他们始终都会改变原来的愿望和誓言。

时间不会等谁,谁也敌不过时间。

当然,意外的不仅是男女主角的这条线。

男主角妈妈的那段也是够搞笑。

从来化妆示人,对人不依不饶,对自己从未出嫁的姐姐也非常凶的母亲大人,既势力又因为这毫不掩饰的势力而显得有些可爱。

中间吵架的时候,我一度以为那位“青叔”会因为姐姐的善良而突然转向姐姐。

还好这是香港的电影,没大陆这么喜欢说教,非要善良才会有人要。

后来青叔和男主妈妈结婚,觉得于情上说,一个小气一个势力,这样子还互相相爱实在是不易,于理上说,两个人这么多年的感情,其实也算是理所应当。

除了电影思路不俗套外,电影有很多非常可爱的小细节,在电影院里好多次都忍不住笑出来。

汤唯扮土妞那段蛮可爱的,愣愣的样子表现得挺到位。

哈哈大笑的时候突然被将一军说有蛀牙,后来补完以后又跟男主献宝似的看补好的样子,又别扭又可爱。

还有那个神奇的印度人,几次三番出现在神秘的时刻,据分析,是代表了男主角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只是对我等俗人来说,荒谬和搞笑感达到了,意义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最有意思的是男主角妈妈被送到医院,医生告诉男主毕竟63岁的人了,要多注意身体的时候,男主非常惊讶的一句:“什么?

她63岁了?

”全场都被逗乐了。

说到底,这也许只是一段中年男人和还算年轻的姑娘之间的轻喜剧罗曼史,但是剧情处理得非常不错,既是写实,又没有写实到让人无聊;既有点不出意料的俗套,又俗套得很不俗套;既有点淡淡的无奈,又穿插很多笑料来冲淡那些无奈。

所有的都是小人物,都有着很明显的缺点,却又分明告诉我们,没关系,爱总会来的。

而过去,就让它过去吧。

时间没有等我,但也许迟点,会有个惊喜在等待。

 4 ) 不到手的,不是爱情

《月满轩尼诗》,这个香港电影翻译成北京版本,就是《月满中关村》,或者上海版本,就是《月满南京路》。

女主角爱莲不顾舅舅反对,坚持和狱中的男朋友在一起,爱莲给男友请律师,帮他减刑,和男主角阿来的相亲也是为了应付(hoho,有过相亲经历的同志们应该有所体会)。

男主角阿来也差不多,念念不忘十年前的女朋友,阿来也对相亲抱着应付的态度(虽然电影后来还用其他原因作了解释,比如阿来也需要成长)。

那些无法触及的爱情,纠结着这对男女。

接下来呢?

爱莲的男友出狱了,爱莲和男朋友终于在一起了,但爱莲发现,她已经不爱他了(或许从来没有爱过)。

阿来的女朋友也再次出现,他们一样的聊天、过夜,但阿来也终于觉醒,发现这并不是他想要的女人。

最后,本来在相亲见面时彼此不看好的一对,最后走在了一起,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乐趣,可以分享彼此快乐的生活。

不到手的,那不是爱情。

那是一种想象(“我们在一起,一定会很幸福”),是无法释怀的执着(“我一定要和他在一起,谁也不能阻挡我们”)。

其实,只有到手之后,才知道这是自欺欺人,还是果真如此。

亲爱的们,如果你“觉得”爱一个人,就别犹豫,别幻想,勇敢的动手吧!

到手之后,才知道那是或不是爱情。

【转自 飞赞同志社区 www.feizan.com】

 5 ) 来得迟了,连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早说要看看这部片子。

香港电影看得多,却大多是海景房,落地窗,希尔顿和半岛的天下。

与我日日住着的香港,并无关系。

这大概也是这部片子唯一让我满意的地方了,真实的嘈杂,临街的店铺,淋上蚝油的芥蓝菜,古铜色肌肉男阴沉着脸进进出出的冗道。

一整部片子弥漫着红绿灯叮叮咣咣的提示音。

这才是我生活的香港,习惯了在各式各样的背景音中讲电话,谈八卦,哭哭笑笑过日脚。

主角都没怎么化妆,灯光打的也很真实。

看得见颈纹和毛孔。

这也是难得的好。

可是除此之外,确实挑不出什么好来了。

片子太没重点,每一段关系都解释得不清不楚。

张学友和汤唯爱得太过突兀。

张学友和张可颐那么深刻的一段就关系,怎么就简简单单上了个床,变了变心。

青叔为什么选择了描眉画眼的老姑婆,放弃了贤惠善良的二姨妈。

张学友在ex面前装可爱,挨打之后跌跌扭扭的背影,顿悟之后雨中逐爱的长镜头。

非要找出个重点来,这部片子是要讲一个男人的成长么?

如何从不懂事变成懂事,从没责任感变成想为喜欢的人有所承担。

那些个长镜头让我想起来前几天看过的《岁月神偷》,阿来和六岁的罗进二,成长方式多么相似啊!

可是,留待四十岁,才获得这么一点点成长,到底值不值得拎出来讲呢?

看着他的成长,我一点没觉出快乐来。

挺无谓的,其实。

却是有几处笑了笑,这要感谢乔宝宝。

汤唯的笑脸本该是亮点的,可惜诠释得不够。

演的吧,脱不了苦情的底子,笑得甚至不如张可颐——人家好歹娇俏。

 6 ) 少女情怀总是始

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决定每天写一篇东西,哪怕是胡乱写,其实就是胡乱写,也要保证每天一篇。

并且有请娘子监督,她都木有回我短信。

今天早上看了《月满轩尼诗》,就写写这个。

“记得2005年,《切·格瓦拉》的表演结束,汤唯跟在导演身边,还没有卸妆,身上还带着《切·格瓦拉》里的愤怒和昂扬,大眼睛很黑,看有人看她,就直直地看过来,不服输也不躲闪。

”《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汤唯时,记者这样回忆往事。

随着《月满轩尼诗》上映在即,汤唯再一次回归大众视线,其实即使是在她远赴英国求学的两年间,有关她的争议和传闻并没有消失。

许多人都在为汤唯叫好,“不服输也不躲闪”,也许还是因为她太另类了,尤其是在水深火热的娱乐圈,而见不到她的日子,更增了许多神秘好感。

错过一部烂片《狼灾记》,《月满轩尼诗》演一个据说和她本人更接近的“马桶西施”,还有接下来的《晚秋》,汤唯还只是“小团圆”,回到娱乐圈的大环境里,还能不能保有“凭实力,凭低调”的一贯作风,就看她的把握了。

但其实《月满轩尼诗》不是汤唯的电影,而是属于张天王的电影,那个相貌普通嗓音出众——四大天王里唯一没有拿个影帝的,后来有人说这不对,张天王当年凭借一部《男人四十》拿下过印度影帝。

或者会计较吧,张天王自己都说了,感觉自己的演技没有那么差,只不过那几个人更帅一点而已。

汤唯签到了安乐,江志强习惯做文艺片,但去年的《苏乞儿》不也烂得一塌糊涂。

而导演也是编剧的岸西,也有拿得出手的《甜蜜蜜》这样的爱情故事。

但《月满轩尼诗》得首要看点还是汤唯,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看下来,除了是张天王的电影,鲍起静也比较抢戏,汤唯的戏份太少并且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可能还是女导演拍女演员,一般不会拍的那么出众,所以汤唯的风情万种统统没有,只剩下一个本色表演,还有,倔强,有一颗蛀牙,喜欢看侦探小说,寄人篱下,爱上了不该爱的人,然后,小团圆。

《月满轩尼诗》很浓重的香港味,很纯朴的爱情小品,张天王的转变最明显,汤唯,这个角色换成别的女演员,大概也不会差。

这样的片子是舒服的,甚至是感人的,在当下的大片至上和山寨为王的背景下,其实很难得,很难得,很值得尊敬,千万别赔钱。

制作和拍摄都是很用了心的,不是瞅准了钞票,但是,如果换成陈可辛来拍,对不起,他一直在张罗大片了;换成许鞍华来拍,哦她也是女导演并且经常发挥不稳定,但其实,《月满轩尼诗》有不错的题材,有不错的演员,岸西的编剧功力本来一流,还有江志强这样的老板,所以,理论上应该可以拍得更好。

比如汤唯这条线,很显然就像她的身材一样不够丰满,她的取与舍,她的能干和倔强,她的寄人篱下的心情背景,都还很有发挥。

即使他和安志杰的感情,也不应该那么突兀,完全不来电的,应该有更多的细节铺陈,让汤唯“马桶西施”的角色更有戏剧性些。

月满轩尼诗么,总有个月圆月缺,而这个少女情怀,的自立,的自主,的自我超越,不仅仅是掉两滴泪那么简单。

如果汤唯的角色能够和张天王一样有并行,有交叉,命运的乖张,造化的捉弄,最后不得不在一起。

早在《秋天的童话》,张婉婷就说,船头尺和十三妹,最后即使走到一起也不会幸福的,为什么呢?

好像原因很复杂。

而张天王和汤小姐,就一定会幸福么,幸福又是个什么东西,月有阴晴圆缺,在香港这样的地方,在当代社会,人本身的戾气和浮夸,不是一个勤奋和倔强就可以搞定一切的。

汤唯在现实生活中的复杂并没有折射到电影中,所以《月满轩尼诗》很简单。

而这样的简单,对重新开始的汤唯在公众面前是好事,时间长了,就得不仅仅是少女情怀,不仅仅是诗,还得是更多。

 7 ) 我只想谈谈岸西

岸西写的剧本里,我最喜欢的是《亲密》(导演她自己)《男人四十》(导演许鞍华)《甜蜜蜜》(导演陈可辛)。

比起前面两部,经陈可辛之手的《甜蜜蜜》透着更多的文艺情怀,白描少了些,浪漫多了些。

但这三部里,“港人味道”是共通的。

日常天光,邻里家常,像刚入社会时,下班后走在回家路上所看见的城市光景一样,在傍晚的天光里平淡而如常。

我最喜欢的香港气息,不是流传颇广的黑道片和枪战片。

我最喜欢的香港气息,是那种在大城市底下,平常进行的生活节奏。

大家一起饮饮茶,聊聊天,唠叨着家里的阿猫阿狗。

说话和恋爱都是现代人的样子,带着浓浓的社会气息。

而岸西的故事就是现代人的故事,是属于“都市”的故事。

好比,他和她坐在茶餐厅里相亲,她身上穿着普通的针织衫,面孔生活化得十分好看。

他们闲闲地走在夜晚的香港街头,一个说,其实我有男朋友的,另一个说,我也是被家里逼的。

那股放松惬意的节奏,让人觉得有一股舒服的夜风也从屏幕里扑面而来了。

他和她下班出写字楼,开车驶上高架桥,迎面而来缓慢流动的车河,照亮着车厢内每个人的脸。

有人先到了家,剩下的人就挨个轮换到副驾驶上。

车里最后剩下的两个,其实在偷偷谈着一场办公室的恋情。

他们开始得不动声色,而结束也像每个白领一样,平常无异又悄无声息。

他和她挤在地铁里面对面,她张嘴说着什么,青春这么逼人,让他反而不好意思了。

那是每个中年男人心向往之的少女,但正如她的大胆和他的怯懦一样,它让你看见了千万个不可能的模子。

岸西大概有很重的都市情结,因为上面提到的每个故事,都带着浓浓的都市标签。

霓虹灯、闹市、夜景是要素。

相亲、出轨、再婚、或者平常的恋爱,是载体。

只是每个故事,都讲述得这么平淡。

每一个故事里,又都留出了大量留白,将主线带淡了,倒是填充了许多“生活”的细节。

吃饭、拌嘴、开车、搬家、店老板的吆喝,让人感觉到,原来如此,这些都是生活的节奏,观众与影片的距离借此拉近。

这种平淡还在于,岸西讲故事,从不重点强调悲伤或高兴、圆满或不圆满。

她只是给你摊开来这个故事,依照它本来的样子去讲述。

仿佛摄像机架在高空,你看见它们轻描淡写地开了场,故事的主人公吃饭睡觉刷牙,还要工作赚钱谈恋爱。

但当你确信这是个足够独特的东西,想要更仔细地看清楚时,镜头却拉远了,你怅然若失地寻找它们,却发现它们已经湮没在这个城市中,它们原来很小很小。

一如《月满轩尼诗》。

在轩尼诗这条街上,人们要生存也要生活,生存是在电器店里挤着笑脸推销冰箱,生活是回到家中看自己的侦探小说。

故事的最后大家都是圆满的,所以才有了月满轩尼诗。

但轩尼诗作为香港的一部分,还是老样子。

只有生活其中的人收获着个中欢喜或个中悲伤。

就像我们上下班途中那些一如既往的老风景,每一天都在变化着,每一天又都是无异的。

我们所面对的生活,和岸西的故事也是无异的。

这是都市赋予人的幸福和孤独。

 8 ) 做个普通宅男,有那么难么

虽然汤唯是影片的最大噱头,但其实就应该是“阿来的故事”。

如果这部电影不是汤唯来演,我觉得会有更高的质地,至少不会因为戏外带来的关注而人为变成了双线叙事,影片的核心人物原本应该是阿来。

至于爱莲,本该像《甜蜜蜜》中的李翘,从李小军的距离看着有种倔强的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清汤寡水的端出来一个愚蠢的角色。

我不是说汤唯演得差,而是说这个角色孱弱,而她参演本身又喧宾夺主了。

“我连个普通人都做不好,我只想稀里糊涂的过一辈子,有那么难么?

”影片里记得住的台词,都来自于阿来。

印象最深的,又是上面这句。

当然记得有些走样了,但大意应该如此。

阿来之所以41岁依然做赖床宅男,恐怕因为他明白当老公,做老爸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善良如阿来根本不愿意面对责任,所以委屈自己,其实就是成全自己。

固然影片后半段阿来被阿旭热血教育的桥段异常突兀,阿来最后“我没哭,我长大了”的台词也很矫情很雷人,但岸西关于“宅男”婚姻家庭的价值观判断是正确的:我不是没有放下旧爱,只是旧爱这件事告诉我啊:要做个普通人,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做个普通人怎么不容易呢?

范本是李修贤扮演的阿青,紧手紧脚一辈子,去发廊都要收集纸巾报纸,才攒下足够的殷实家底。

再说结婚这件事,结婚的代价是什么呢,鲍起静在片中结婚时给李修贤订了三条规矩:不能包二奶,意思是身体上的忠贞,不能对狗更好,这是情感上的绝对专一,至于不能比老婆早死,这是一句很有笑点的台词,死都要我同意。

但想起来还满悲凉的:生不得已,死不由己。

娶老婆不容易啊。

阿来角色的台词里面,我还喜欢那句张可颐说那句“你有你可爱的地方”时,他回答的“我知道,你以前说过了”。

阿来这些年选择单身,并非全因放不下旧情。

想必当年张可颐嫌弃的也是阿来的不思进取,阿来未必是看不懂学不会,他知道他爹强在勤奋能干,他妈精于世故,而他顶多只有善良而已。

既然现世安好,那么搞得那么累干嘛呢?

一旦投入俗世洪流,一不小心就会丢掉了身上的善良,这是他仅有让己心安的长处,阿来会的只是哄人开心,拿这一点去对抗全世界,真的是很脆弱的筹码啊。

这样的阿来,不做宅男,该做什么好?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觉得《月满轩尼诗》的本子是有意思的。

就好比岸西当年写《男人四十》,那种港式中年已婚男人的困惑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而《月满轩尼诗》却刻画了一张生动的宅男脸。

你会怒其不争,可难免又会唏嘘同情:何必让彼此为难,除了阿来之外的角色,又有哪一种生活,是你期待的摹本?

要不就是一身烟火气,要不就是无法面对的自欺欺人。

不想长大是这个时代的通病,多想稀里糊涂过掉一生,这样的我们都害怕:一进入成人世界,就失去逗别人笑的能力,一去承担责任,就觉得自己不会再善良。

阿来的人物形象是有充分的空间的,电影的败笔全在汤唯演的爱莲上了,我不是说汤唯的演技差,而是这个角色本身很难成立。

按照岸西接受采访的说法,爱莲的形象是为了汤唯另起炉灶的,原来的角色比爱莲大,或许也没她这么好看独立,但那样一个人物原本是在阿来完整体系下的,而不像现在这么突兀地并行存在。

如今电影的情境设置下,汤唯的角色属于寄人篱下,从未有过安全感,缺乏保护和爱。

于是在巴士上有一个人为她出头,她便死心塌地“爱上了爱”。

少女般疯狂的为安志杰付出一切,而真正相处在一起,才发现个性爱好南辕北辙,这时候才念及呆头鹅阿来的好来,整个剧情粗糙得好似TVB的肥皂剧。

但请问一个喜欢读侦探小说的女生,怎么会喜欢在公交车上为自己挥拳头的暴力男呢?

那么多推理小说故事算是白看了,“爱上了爱”,这分明是读亦舒的女孩子才幻想的故事吧。

除此之外,《月满轩尼诗》把汤唯的故事讲得太透,于是变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好的女主角都应该是像《甜蜜蜜》里面的张曼玉,像《新不了情》里面的袁咏仪,通过男主角的视角断断续续的看到她们的侧面,去揣测她们有怎样的经历和怎样的心情。

不是说不喜欢汤唯的表演,只是汤唯怎么看都是揣了一肚子心事,而且早慧,角色放在这里不当罢了。

我真是很期待最初的剧本是怎样,在汤唯介入之前,这个故事的女主角是怎样的性格。

其实爱莲分明是岸西自己,这部电影也比《亲密》更接近岸西的自传,比如那个“peter”啊,哈哈哈。

再比如,喜欢读侦探小说,这分明就是岸西自己的爱好。

喜欢写爱情小说的人,偏偏喜欢读侦探小说,去年东京电影节上问过岸西这个问题,她自己说她写爱情的乐趣在于,就好像在推理小说: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喜欢上另外一个人,经过怎样的事,有怎样的触发才动了心。

所以月满轩尼诗最有趣的点在“看看,我没有蛀牙”。

至于喜欢上之后呢?

岸西说:都没意思了,好像看侦探小说,在三分之二的时候你就知道了凶手,接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是不是觉得这句话很耳熟。

呵呵。

 9 ) 平凡的演绎

看到岸西的编剧,就好有兴趣去看;剧情简单平常,但却觉得很有味道,虽然是低成本制作,但却让人觉得是艺术作品;很写实的交代,充分勾引观众的共鸣;朴质、简洁没有烦闷,不刻意的平淡主义;

 10 ) 剩下的果实

这是我来到成都的第二天,我一个人出去看了场电影。

挑来挑去只有《爱丽丝》和《月满轩尼诗》值得一看,可我没带学生证,《爱丽丝》就显得有些贵,于是就去看了汤唯。

电影很舒服,就像成都这座城市一样。

在这个城市我可以大口的呼吸,空气里边都是温柔。

温柔化开了,这就是成都。

整部电影我喜欢前半部分,配乐少少的,却总仿佛听到了音乐。

这电影和成都都让我找到了一个调调,一个可以慵懒可以不要着急的调调,正是这种反现代社会的调子让我在电影院里忽然找到了那么点诗意。

一直喜欢看老港片,其实就是喜欢看那个调子,那种放松又幸福的节奏。

可惜《秋天的童话》之后我再没见过那么悠扬的爱情故事。

《月满轩尼诗》很清淡,很多处留白,这是它的气质,这是老港片的血脉。

如果换做其它片子,一定会把留白都填上糖果,腻到死。

从来都很看好张学友演戏的才能,他是有天赋的,基本做到了演什么像什么,算得上好演员。

他和汤唯,两个人的个人魅力和演技都有改变影片面貌的可能,但是汤唯更加独特,她不温不火,不蔓不枝,对人物的把握总会有一个纵深方向的发展,十分迷人。

看《色戒》的时候我还没觉得她这样好看,今天在大屏幕看到她穿上现代装,确实气场不同寻常,怪不得人人都想泡她。

影片大体上可以算作一场剩男剩女的保卫战,张学友扮演的蒋觉来是个睡神,常常睡到中午,年过四十,没有女朋友。

汤唯扮演的爱莲心有所属,可家里人却反对那门亲。

他们都顺从了各自的家长,去相了亲,但是他们都用另外的方式捍卫着自己的生活状态。

他们适婚却不结婚,因此成了剩下的。

在别人眼里这算是某种失败,可我看到了导演试图诉说的诗意。

他们奉命约会、不期而遇、聊侦探小说,然后哈哈大笑,这分明就是在谈恋爱,在大家忙着操持家务的时候,他们在谈恋爱,青春期被无限延长。

他们是胜利的人,没有被生活骑在头上。

从而开出了自己的果实,酸酸甜甜的。

这部电影是一个好的模板,它映衬了千家万户的中国家庭。

中国的主流家庭非常套路,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正值青春期,却被克制,不能谈恋爱,谈了就是早恋,早恋是重罪,是要由家长、老师以及本人三方会谈的。

和手淫还有追求理想相并列,成为三大青少年容易走的“错路”。

抑制本能与替孩子做主是家长们最明显的教育。

大部分的女生到20岁也没个男朋友,可大学一毕业,家长就来催命,你怎么还没被有车有房外表俊朗的好男人娶走啊?

得抓紧啊。

当我20岁的时候,我感觉我身边的人就跟上满了发条似的,好像马上要踏入老年,恨不得连退休的事儿都解决了。

要贷款买房、要贷款买车、要结婚,不能再玩了,要认真生活了。

周围人的这种转变让我很错愕,本来非常亲密的朋友一下变得没话说,他们谈论的事儿我一样都没想过,我觉得我还年轻,是真的还年轻。

我不急。

未来的确是个令人发愁的事儿。

然而在这代人的心中,未来几乎是个令人发指的事儿,它让大家都不再浪漫。

我认识的不少漂亮女生,在大一的时候谈恋爱,大二的时候谈恋爱,大三的时候尝试乱搞,大四的时候就专心研究怎样傍大款了。

可这里边有三个无解的难题,第一,永远的僧多粥少,哪有那么多大款等着你去傍?

第二,大款未必想让你傍,也许你觉得你行,大款觉得你不行,毕竟人家眼界比你高;第三,你总会变老的吧,那时候你除了傍大款再没其它手艺,总不是个办法。

我想痛骂这种司空见惯的既定的生活方式,它抹杀了一切情趣,剥夺了所有的可能。

人们要被迫的习惯在每个年龄段与别人攀比,上了什么样的学校,找到了什么样的工作,组成了什么样的家庭,住进了哪里的房子,开着什么牌子的车子。

现实成了每个人的顶头上司,而这种现实原本是可以改变的,是虚假的,是营造出来的。

因为这样的现实有悖于真实的生活感受,那样的幸福不是真幸福。

所以何必呢。

何必自己强迫自己一定要过上那样的生活,何必把生活中所有大的小的事情都弄成一个个的负担,如果你喜欢看侦探小说,那么就住在里面,它给你的快乐要远远超出你多卖一个马桶盖子。

因此我喜欢爱莲这样的女孩,她踏实,不慌张,不会一天到晚烦烦烦,她的爱是坚定的,她潇洒,惬意,乐于付出。

她能让你慢下来,这样的女人有大智慧。

如果你在每天挤同一班车回家,那么你总是会感觉很紧迫,似乎错过了就回不了家。

你以为那辆车能给你安全感,但它恰好带走了关于你的所有安全。

这样一代人一代人前仆后继,只有压迫感,只有窒息。

那就找一个无所事事的晚上,故意错过那班车,也许夜晚就突然变得美好起来了。

草威脉搏:http://www.mtime.com/my/caowei/

《月满轩尼诗》短评

……

9分钟前
  • v蜂蜜
  • 很差

就为这个名字,这条路,这个人

13分钟前
  • 猫呀么猫熊君
  • 力荐

戏写的太牵强了,除了人物有点意思。导演水平太般般

18分钟前
  • 虎折
  • 较差

没点意思,不知道拍它干嘛。星星给汤唯,美。

22分钟前
  • 一愚
  • 很差

张学友的表演从气质、动作到台词都很好,汤唯就较一般(比北西12里面还是要好点)。片子除了几个演员的表演可以看一下,还真就只是无欲无求、无野心港式清新爱情小品。在自然的生活质感里硬塞杂七杂八的东西,两段ex情感莫名其妙,剧作结构也失衡。好在还有香港城市景色撑着。

27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這是屬於香港人的電影,這是屬於灣仔人的電影

32分钟前
  • 17950
  • 还行

小清新

36分钟前
  • elle
  • 还行

淡淡的故事,淡淡的感动。

37分钟前
  • 我就是Outman
  • 还行

好温情,我喜欢

39分钟前
  • 假面Vic小飛俠
  • 还行

看的是汤唯 但是剧情一般

42分钟前
  • 想退休的她
  • 较差

配音毁了电影

45分钟前
  • 安狄
  • 较差

从此沦落为汤粉

46分钟前
  • 收拾书包
  • 推荐

细腻动人

50分钟前
  • 北京黑眼圈
  • 推荐

神一般的难看

51分钟前
  • 贾不许
  • 很差

岸西就写好了个卢瑟 其他处理都很水

54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逻辑混乱,节奏奇差,情节弱智........

58分钟前
  • King Sitcome
  • 较差

有时只想要一点亲切温暖

1小时前
  • 遙遠
  • 推荐

看不懂,也不喜欢

1小时前
  • 苏苏
  • 较差

真的好看。真的。

1小时前
  • 少言
  • 力荐

总觉得岸西想写个《甜蜜蜜2.0》,结果只是《甜蜜蜜0.2》

1小时前
  • 豆瓣路人己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