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莫诺夫:埃迪的歌谣
Limonov: The Ballad,搅局者,莱蒙诺夫,Limonov,Limonov: The Ballad of Eddie,手榴弹·革命·还有爱与诗(台),流亡作家的摇滚诗篇(港)
导演: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
主演:本·卫肖,托马斯·阿拉纳,玛莉亚·马斯高娃,桑德里娜·博内尔,路易多·德·朗克桑,维多利亚·米罗什尼琴科,科拉多·因韦尔尼齐,Ivan Ivashkin,Daria Zueva,奥丁·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语言: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年份:2024
简介:影片由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彼得罗夫的流感》《盛夏》)执导,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修女艾达》《冷战》)编剧,根据法国作家埃马努埃莱·卡雷尔撰写,描绘俄罗斯激进诗人、持不同政见者爱德华·利莫诺夫的传记小说改编。小说有着这样一段描述,“激进苏联诗人的骇人冒险:一个纽 约的流浪汉、一个引起法兰西轰动的人、一个俄..详细 >
#《利莫诺夫:埃迪的歌谣》#,戛纳长片。本老师把原本可能沉闷平庸的传记电影演的如此死去活来,还真叫人欲罢不能。
男主演技真好!
有一种不知道要干什么的感觉
6/10
丰富多彩的人生,令人艳羡不已。
四星,对我而言 最好的部份无疑是穿越影棚搭建的七八十年代,场面的调度和整体呈现的效果就是满分。人物片的疯狂就该这么拍,让人意识不到这其实是个虚构作品,当人物参与到历史的角落里时,事情就变得有趣起来了
#77th Cannes Competition# 6.5/10 疯狂地,不羁地向世界开炮。
那个精彩热闹光怪陆离的年代
【3】灾难观感。看到最后一度以为在给wza立传,也确实是他能干得出来的事儿。但电影无论是从表现还是呈现效果都太糟糕了。用《盛夏》的视听去拍传记片人物,但忘却本身前者是音乐连接起来的,而这部实在是比《柴可夫斯基的妻子》还差劲,讲故事的能力大退步。视听技巧除了花哨,别无形容词。本老师用英语演俄罗斯人的装腔作势,像极了《无名小辈》的甜茶。灾难。
预期太低了我居然觉得还不错。想成为男主这种有激情的人
除了带有导演强烈风格的酷炫转场和拍摄运镜,故事上并不吸引人
两星半。在这样敏感的时期拍摄这样的人物很难得,演员演得也不差(蛮帅),就是依然拍成了流水账式的传记,虽然摄影技法和视听是优秀的。
精彩到他每一个眼神,每一根头发,每一个步态,诠释了什么叫用灵魂在演戏,影帝和金棕榈,对我来说都值得
比上一部好,鸡贼是原罪。(希望以后有人给你姨拍传记片
本喵牺牲很大,喵粉不看后悔,看了会流泪。影片影调很美式复古,也是当下流行的章节体结构。
hkiff49。3+。
好啦知道你睡过模特啦。
前半段剧情交替缝合的很好,后半段就丧失了那种紧密的节奏。一个音乐用的好的例子
(第77届戛纳主竞赛)×/10 只想问一句,谢列什么时候来中国为大冰老师拍一部传记片?
非常失望,虽然说传主太过传奇注定电影只能流水账,但没想到能拍的这么糟糕。首先利莫诺夫最重要的故事(创立民族布尔什维克,参与南斯拉夫内战,14年在布丁出兵克里米亚之后从布丁的反对者变为支持者)要不草草带过,要不根本没拍。完全关注利莫诺夫作为作者的生涯以及全片弥漫着的一种伪善的西方青年左翼文化把利莫诺夫这样一个严肃的民族主义战士降格约翰列侬这样六十年代随处可见的无聊人物,过着一种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肤浅生活。但实际上,利莫诺夫并不是一个有点儿民族主义的约翰列侬,而是一个有点朋克的普京。世界报还说“必看”,嗯嗯,不愧是鱼子酱左派哈,贫瘠的想象力只能创造出小资文青的自我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