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狂欢
Les rencontres d'après minuit,You and the Night
导演:扬·冈扎乐兹
主演:Kate Moran,尼尔斯·施内德,尼古拉·莫里,埃里克·坎通纳,法比恩·巴布,小阿兰·德龙,Julie Brémond,碧翠斯·黛尔,让-克里斯托夫·布维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3
简介:午夜时分,一对衣食无忧的年轻情侣无聊到死。在有着易装癖的变性仆人怂恿下,他们准备举办一个群P狂欢派对。他们的客人包括一个妓女,一个明星,一个猛男,还有一个少年... 很难说这是实验性的舞台剧还是电影,《午夜狂欢》根据导演杨·冈萨雷斯的短片《一吻而已》改变,场景从随机的街 头转移至密闭的室内,多兰《幻想之爱》中的美..详细 >
用狂欢来祝祷死亡,太浪漫了!
性越古怪无法回避就越平常动人,如若梦境般胡言乱语的走一遭,性是落点绝不是起点,但最后反而获得纾解般相反。
【4.5+】前半部分相当舞台化,通过凝滞影像与精简布景,使目光完全聚焦于角色。后三分之一,随着摘掉的假发,影像开始呈现流动状:午夜中7人彼此缠绵交合,从舞台到影院,从过去到现在,共同狂欢至黎明。
Love is desire. / M83的配樂100顆星。
拍的好飞,形式上做的还挺有趣的,但总体就有些难以评价,能感受到部分导演的意图,纯观感而言差不多3颗星吧。话说回来,这样的导演就是特别期待他的新作。
非常实验性质的装置艺术,看似有料实则无聊
malgré tout défaut, c'est toujours un film très intéressant
法国新极端电影?我看是绝妙的特摄电影
导演和影评人都不知道这种剧本怎么拍才能拍成一部可以被称作“好”的作品
3.5 有意思,就是话有点多……
莫名其妙神神叨叨的伪性爱party。煞有介事零散混乱的一人一故事。
5.0 拍得还是不够飞啊,为切换场景付诸的描述性台词太多,需要不停地通过口述进入人物想象就足以说明这已不是纯粹的愉悦。观看时进入情境并非想象中那般容易,需要一种“牵引力”;影像叙事的流动性或许是效果最好的这种力(明显感觉后半段牵引力随流动感在变强但想想《霓虹恶魔》...)而不是靠反复换景制造一种表面的“丰富”
吃💩
一本正经地怪力乱神,却在M83迷幻的配乐中展现了其古典悲剧之美。一场本只追求性和欢愉的群交发展成了一群old castaways在深夜的相互慰藉,这中间虽然每个人都有故事,却不一定都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以站住脚,何况后面的情节越发古怪…但导演的调度和对特定时刻的捕捉真是很厉害。
3.5
一部剧场表演、精神分析戏剧与时尚的集合。1.叙事逻辑通过性爱party迎接不同的来者,轮流讲述不同角色的心理故事。从现实空间“穿越”到不同心理场景,剧场和电影的媒介空间轮流浮现,角色的差异性与叙事的多重性也变得有厚度。2.角色与场景设定*在监狱的牢笼,囚犯与警长夫人置换有关于权利中控制与被控制的角色;*16岁的年轻人与母亲,在电影院中通过“观看”解绑他们“内心”中乱伦欲望的压抑;*沉迷于男性身体却又不备受喜爱的女性,在梦境中爬过摆满绝美身体雕塑的不同剧场场景,来减轻现实的失落感;上一世纪的恋人,为了避免悲伤情绪的产生而得以感情持续到现实时代,却又在现实时代的悲伤引发感情的结束。最后通过分组的角色与交换穿戴的物品来分别,也十分现场表演。最后的日出和恳求有一些画蛇添足。
字幕乱码台词只看懂了一半,但在这种情况下,情感与形式完全是浩荡的。
火焰宣言派就应该在室内玩啊。《刺心》那些外景真的让人出戏,还是这部好哇。作为根源色情片的一种爱情片。最后太阳升起的镜头和布景中的太阳的遥相呼应,这种火焰宣言派独有的意象联结真是美丽。(还有坎通纳的大diao
以浪漫幻想的方式,在温和的呢喃中探讨爱的各种形式——僭越伦理的解构。但观影过程是有点朦朦的。
3.5,存在主义式追问与狂欢,欲望、死亡、永恒、孤独、诗歌、爱。我有史以来最喜欢的结尾。希望Gonzalez不要再拍这种密闭的室内戏,和他的风格太格格不入。心愿list:在影院看Yann Gonzalez的电影,默默在内心吐槽某些片段的幼稚,然后又被某些瞬间忽然爆发出的浪漫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