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毕业歌》摒弃了以往抗日剧的路线,在编剧严歌苓的妙笔下诞出别样火花,加上李小冉、王耀庆、付辛博、王思思等主演的精彩演绎,《毕业歌》以独特视角呈现了不一样的抗日战争场景,少了腥风血雨,多了时代感和热血情怀。
在那个年代,人如飘萍,没有矫情青春,更多的是历练之后刚强的年轻背影。
也许他们还没过青春时代心智就已经成熟,但依然留下了属于时代的《毕业歌》,那是一个个可歌、可泣、可感、可爱而难忘的故事,有如神来之笔谱写的青春之歌。
该剧以田汉的《毕业歌》作为整部剧的精神主线,剧中每个中国人都在做时代思考,是战还是降?
是屈辱地爬着当亡国奴,还是昴头挺腰高唱毕业歌?
其实,全剧中的每个角色塑造的十分到位,符合当时的时代色彩,也刻画出了他们的特征。
其中,有唯利是图的汉奸,有纠结于战与降之间的中国商人,有铮铮铁骨的飞机制造专家,有鲜红色彩的新四军……可以说,这部《毕业歌》是那个时代下的每一个中国人的《毕业歌》。
剧中的每个设计都环环相扣,剧情也是跌宕起伏,充满了对时代和人生的思考。
在心思细密的剧情和人物角色塑造之外,《毕业歌》的制作过程也是十分精细。
三十年代的“大上海”元素在电视剧中再现,欧洲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都被原型呈现。
人物服装也是被精心设计,由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和留学派归来带来的时尚风格,席卷着当时的“上海滩”。
这些具有时代性和标志性的标识被一一展现,也为剧集增添了鲜活的文化韵味。
在电视剧《毕业歌》中,有一个格外鲜明的角色,他就是付辛博饰演的王沐天。
他是天真单纯的,曾经他以为发传单和破坏敌人的摩托车,就是所谓的抗日。
无疑他也是勇敢的,他所做的一切都高于那些挣扎退缩中的人们,在精神层面他不需要去越过这一条思想的沟壑,他只需要成长。
所以他在《毕业歌》中是一条明亮的线,如同他耀眼的青春,从一个天真的抗日学生到一个独当一面的革命战士,从在感情上的玩世不恭到为爱隐忍,王沐天从青涩到成熟经历了血和泪的洗礼,也在爱情纠葛中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这就是他谱写的《毕业歌》,积极向上,正义光明。
而带领着王沐天一步步成熟的便是桑霞(李小冉饰),成熟稳重却非常年轻的桑霞是一个抗战“老人”,她不仅引领王沐天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更是王沐天感情世界的引路人。
桑霞谱写的《毕业歌》充满了奉献,她不仅为抗日事业无畏无惧,也引导了一众徘徊中的中国人,譬如王敦凯之流。
可以说,李小冉饰演的桑霞彰显了抗日时期地下党人的英雄不屈精神,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和精气神。
她在面对王敦凯的质问和威胁时可以应对自如,丝毫不乱阵脚。
在李小冉的演绎之下,一个巾帼英雄的气概被彰显无余。
如果说桑霞犹如灯塔照亮着风雨飘摇中的抗战之路,那么洪望楠(王耀庆饰)就代表着爱国知识分子的抗战之路。
洪望楠这一角色颇具象征意义,在王耀庆的饰演之下,一个嫉恶如仇的爱国科学家活脱脱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他的抗战过程充满了无奈、艰辛和坚韧不屈,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整个中国抗战过程中所经受的血泪历程。
仔细追剧看,发现这部剧不仅仅是一部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而且从其中能汲取很多适于当代的正能量。
当然,电视剧《毕业歌》的看点不止于此,若是把它当成青春爱情剧来看,它也是一样精彩,不过最重要的是阐释了一个主题:青春是一首毕业歌,从前奏到终章,历经起伏,那是一段散发着温暖甜蜜,又有黑咖啡的苦涩清香。
青春又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时光易逝,记忆永存,他们谱写的青春,每一个都似有神来之笔,不后悔,很精彩。。。
由严歌苓编剧、曹盾执导的抗日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毕业歌》即将收官,这部围绕着抗战时期“王”、“洪”两个家庭的变迁,向观众呈现了那个风雨摇曳年代的悲惨和壮烈,而几位爱国青年抗战救亡的故事更是扣人心弦,可歌可泣,铺展了一幅关乎青春、爱情、人性、人生的时代画卷。
与其他以战争大场面为题材的抗日剧不同,热播剧《毕业歌》是一部以秘密战场为背景,描绘人性成长和转变,颇具艺术气息的抗日大剧。
在编剧严歌苓的细腻笔端下,桑霞、王沭天、洪望梅等一个个不同形象、不同人生轨迹的年轻人悄然绽放着各自魅力,在剧中每一个人都被命运樊笼所束,但命运的枷锁却无法管束他们不屈的心智,这些被歌颂的年轻人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与敌人抗争,与时代抗争,与命运抗争!
战乱时代,巾帼不让须眉。
比如,剧中的桑霞(李小冉饰),她的刚正不屈与波澜不惊征服许多观众,十足的正面英雄气概。
而随着电视剧进入高潮,另一个个性十足的别样巾帼同样深受观众喜爱和追捧,那就是洪家女儿——洪望梅(王思思饰),她有颜有爱,聪慧温柔,睿智勇敢拯救狱中父亲,对王沐天好到让人“羡慕忌妒恨”,新生代女演员王思思带来的独立自强女性新形象,赋予角色层次感,让人刮目相看,好评如潮。
随着剧情一步步开展,剧中的几位年轻人的生活与思想随着旁白逐步变化,人生轨迹也随之发生了让观众意想不到的变化。
洪望梅的出场并不华丽,但却牵动着观众的心。
这位清新自然的女子大学高材生竭尽全力地帮助天真的王沐天,她对王沐天的心人人可鉴。
她的八面玲珑使他犹如一只不谙世事的百灵鸟,她的爱情那么美,对方却无法体味。
这些细节被王思思“会说话的大眼睛”一一表露,难免让人感到心疼,既突显其清新灵秀美女范,又一点点释放出王思思纯自然接地气演技,呈现出真实与质朴感,她那自然、洒脱、清新、不雕饰的表演风格诠释了洪望梅对爱情、家庭和正义的坚持,令人叫绝。
事与愿违,洪望梅跌入了家族变迁的漩涡,她对王沐天的执念让这个清新可人的女孩遍体鳞伤。
有人说这些伤痛让洪望梅一步步变成了追求物质的现实女人。
如前所说,《毕业歌》是一部以讲述一代年轻人的心理成长和感情历程为主的抗日剧。
所以,最后的洪望梅在表面呈现出的世俗,恰恰与她人性上的光辉形成光与影的鲜明对比。
在洪望梅成为官太太之后,依然深爱着王沐天。
为了爱情,也为了国家,她铤而走险,一次次为王沐天及其组织化险为夷。
洪望梅最终没有背弃她心中那份对于国家的赤子之情,更没有动摇心中的信仰。
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早已冲破了现实和外在的桎梏,这种斗争早已不是单纯的抗日战争。
那是属于当时整个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毕业歌,虽然人与人不同,但这种对命运的抗争是具有时代性的。
此时,不得不赞颂当时与时代和命运抗争的人们。
王思思也正因为这一鲜明角色而被观众所认可,她清新脱俗的演技和标志性的大眼睛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想几年前,王思思在《人到四十》凭借自然清新的演绎惊艳全场,成功地塑造了“华硕”一角,与王志文和江珊这样的戏骨合作,毫不怯场。
之后,又参与了小宋佳、陈思成的《小儿难养》,都是热播的作品。
而今,王思思饰演的“洪望梅”惹人怜爱,同时更令人深思,给人以鼓舞。
可以说,在《毕业歌》中,王思思由八面玲珑走到了别样巾帼!
想来,这次演绎是王思思在演艺生涯上歌唱的完美“毕业歌”。
在这个靠颜值就能取胜的当下,王思思不但外形突出,更重要的是她是演技最能打动人心的新生代女演员之一。
少有的干净的眼神,出类拔萃的表现力,都让她在一众新人中突围而出。
想必,再经过一些磨练,王思思将成为荧屏独树一帜的女演员。
文/芳菲小猪说到青春题材,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撕逼、打胎;而说到抗战题材,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战火、硝烟。
青春题材,观众往往都是年轻人;而抗战题材,观众则是上了年纪的人。
所以说来,青春与抗战似乎是不搭界的。
但是,历史的一脉相承,又怎么可能少的了年轻人的薪火相传,即便是革命先辈、耄耋老人,也曾有过血与火考验的青春华年。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这部将青春题材和抗战题材熔于一炉,正在上星热播的新鲜剧作——《毕业歌》。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同学们!
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这热血奔涌歌词,便是田汉与聂耳共同谱下的《毕业歌》。
当初正是听着这首歌的旋律,让无数青年投身到救国救亡的道路上,也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一如电视剧《毕业歌》中的这些爱国青年——桑霞、洪望楠、王沐天、王多颖、洪望梅。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最终汇聚在了上海的一个凋敝的豪门大院内。
虽然各自怀揣的动机不同,各自信仰的主义有别,但是他们的目标却是那样的一致,那就是爱国救亡。
对于李小冉扮演的桑霞来说,她是所有这些爱国青年的核心,因为她是一名党员,潜伏在这里只是为了能够为新四军的将士们供应宝贵的药品。
她有信仰,有主义,目标很明确,并不惜为此而牺牲。
在她的身上有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也有新青年的奉献精神。
正是在她的感召下,付辛博扮演的王沐天才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抗日战士。
而对于付辛博扮演的王沐天来说,年少冲动是他最大的弱点。
虽有一颗抗日红心,但是行事不计后果也为桑霞和家人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当然,外在的冲动,不能掩盖他的机智与勇敢,正是因为看中了他的这一点,桑霞才发展他为新四军做事,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革命者。
而作为电视剧中的男一号,王耀庆扮演的洪望楠也并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的革命行为,完全是自发性的。
因为自身的一技之长,他只是单纯的想找到工作制造飞机,能够保卫国家的领空,这种朴素的革命观念让他也表现出了不同凡人的睿智,虽多次经历危险却能绝处逢生。
至于洪望梅,敢于使用舆论作为武器和日本法西斯侵略者抗争,也体现了她的大无畏精神。
虽然出发点只是为了救她的父亲,但是这同样体现了她的爱国情操。
在这部电视剧里,没有炮火狼烟的洗礼,有的只是在动荡时代下的都市中各色人物对日本法西斯不同角度的抗争。
这也是它和其他抗战题材最大的不同。
最主要的是,它讲述了不同的青年人,从自发到自觉走上抗战道路的心路历程。
虽然每个人都看似很渺小,贡献也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正是无数个他们在抵抗侵略的浪潮中铸就了那终将不朽的青春。
在这个浓缩的抗战战场上,有共产党员李小冉,有其他党派的同志洪望楠,也有无党派的爱国青年洪望梅、王沐天和王多颖,这些人合在一起,才汇聚了全民抗战的滚滚洪流。
为了国家,剧中的青年们大多放弃了爱情。
把自己的一切投身到了抵抗的熔炉之中。
革命先辈为了抗战胜利所付出的青春无悔,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佩。
在这里,也不得不提及王多颖的扮演者文咏珊和王沐天的扮演者付辛博,他们都是第一次出现在抗战剧的题材当中,但是却表现的非常亮眼。
一个心中满是爱情的女孩,一个机智勇敢的毛头小子,通过他们的成长成熟,也希望能够让更多当代的年轻人能够铭记那段抗战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文/黄鑫亮这一年的荧幕上遍布着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举目皆是高屋建瓴的战场局势,鲜见将大时代的余晖投射于个体的描绘。
而这恰是传神描绘过多部抗日岁月里人物浮沉的严歌苓的法宝。
由严歌苓编剧、曹盾导演的年代励志青春抗战剧《毕业歌》,甫一播出,既收获好评和广泛受众群,严歌苓将视角放到大时代下抗日救亡的年轻人,他们与当代的年轻人有着共性,也有着时代倾注的特点,这既让观众有共鸣又使得他们会探究。
严歌苓把控的全剧就像是一个热带雨林,展现出每一个不同层级和立场的人性,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里每一种生物都能处于适合他们生存的位置迎接着阳光雨露,热带雨林《毕业歌》是一个天然的循环系统和食物链,彼此之间都息息相关,多米诺骨牌式的人物联系让观众欲罢不能,而最后一块骨牌坚挺屹立不会倒下,它就是人性。
青春激荡间,严歌苓掌握着个性与抱团的配方的秘密。
她并没有因为是战时状态而将大时代下的每一个年轻人同质化。
从大上海里的年轻人的服装就能看出他们的审美和阶层,贝雷帽、背带裤的是没落贵族家庭的少爷,一身长衫就铺垫了季家鸣的茶店老板身份只是掩饰,大时代的细节都藏在他们的服装里,大时代的足迹则都浓缩于两个男人的步调中。
王耀庆饰演的国民党飞机制造厂的工程师洪望楠,祖峰饰演伪装成茶店老板的军统特务季家鸣,这不是祖峰第一次“潜伏”,李涯的《潜伏》让他不停的给余则成制造障碍,而《毕业歌》里季家鸣则是无微不至的保护着洪望楠,以最大努力想争取到他。
一路协助洪望楠寻找飞机制造的技术骨干,为了让瞻前顾后的徐工跟他们走,不惜绑架他的妻儿,半路上徐工逃跑,季家鸣一枪杀了他,洪望楠与季家鸣就如同一对夫妻,他们因为共同的追求抗日而结合,你保护着我,我配合着你,生活中出现磕绊能容忍,可当两人的信念产生差异之时,少不了劳燕分飞。
爱了,散了。
两个男人之间的感情似乎很难定位,当下和平年代的年轻人会戏谑的称为“基友”,他们不相信两个男人会发生超越友谊的情愫,可战争年代这一直都是存在的,这就是同志情。
这是激情燃烧岁月里的不竭能源,他们原本是国民党内的同志,他们明里暗里都是以抗日为主要任务,就像是成家之后的夫妻两人,无论如何都是为了自己的家着想,而时代进步的洪流接近他们之后,他们有了不同的选择,不免心生间隙甚至分道扬镳,同志不是成了陌路人,而是变成了敌人。
王耀庆和祖峰之间不少的对手戏,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两人的神情与台词都应声而变,而从他们谈话的态度和表情就反射出背后无数人民的选择。
原本是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上海滩,日寇的入侵让“东方小巴黎”瞬间暗淡,日寇能占领上海的土地,可占领不了年轻人的心。
归国博士洪望楠散发出的“不妥协”的劲头,正如当下摇滚歌曲里所唱的年轻人“不妥协直到变老”,无论什么时代的年轻人都天生有着冲劲,季家鸣代表的就是顽固的旧眼光和传统的禁锢,他们因为看不懂年轻人进而看不惯年轻人,这是同睡一张床上的老夫少妻的同床异梦。
大时代里不用彪炳个人的丰功伟绩,这都是无数像溪水一样的人民汇聚的能量,包括洪望楠和季家鸣,只是原本是他们都是跳动的溪水,可当他们流到江河里,有人逆流,有人顺应时代的潮流,奔流到大海里卷起巨浪,正如毕业歌里所唱“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无论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无论大家和小家,毕业免不了同学散落在天涯,毕业免不了不同的人走向了不同的路,毕业更免不了有人进入社会的熔炉接受考验有人畏畏缩缩裹步不前,可无论你毕业之后如何的抉择,都别忘了毕业之前的激情澎湃的初衷。
文/阳光能受到央视两大新闻节目《朝闻天下》和《新闻30分》重点推荐的抗日剧《毕业歌》果然不负众望,跌宕起伏的剧情,还原抗战时期的硝烟弥漫,剧中个性鲜明的人物个性,点燃无数观众的激昂斗志,播出至今受到大众的热议和好评。
作为一部献礼剧,《毕业歌》摆脱传统抗战剧的老套和单一的英雄主义,除了传统剧中的战火纷飞,剧中的儿女故事与情感纠葛细腻温情,通过战争突出人物个性,写实人物性格与励志精神,坚持信仰永不放弃。
与以往的抗战剧比较,《毕业歌》更应该定义为一部升级软件硬件的谍战青春剧,付辛博、李小冉、王耀庆等几大高颜值演员通过对剧中人物的角色诠释,让观众感受一股抗战时期的正能量和励志风。
《毕业歌》不仅注重人物个性上的细节描写,电影般的唯美画面大大提升抗战剧的档次,略带压抑的暗灰色色调衬托抗战剧激情与严谨,穿插剧中男女主人公的青涩爱情,突出炮火青春的成长与励志过程,无论是儿女情长还是家仇国恨,他们都经历抗战时期的青涩,剧中的每一个桥段总会让你感动其中。
无论是付辛博饰演的王沐天,王耀庆诠释的洪望楠,还是李小冉饰演的桑霞,他们的抗战过程如一场毕业会考。
桑霞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18岁热血青年王沐天从撒传单、贴漫画的萌萌过程抗日,对于科技事业全心投入的洪望楠,满腔热血的希望能制造出中国自己的飞机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来保卫家园。
辍学在家一心想革命的王多颖,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共同谱写一曲抗战毕业歌。
在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火中,面临国亡家亡的处境,《毕业歌》将旧时上海战争时期的悲惨一一呈现,国恨家仇,内忧外患,用意识流穿起这些波澜壮阔的事件,透过剧中角色还原那段岁月中热血青年的爱国情怀与励志精神。
剧中人物个性鲜明,剧中几大演员的演技都非常到位,通过眼神、动作、神态、演绎出抗战时期的性格变化,付辛博、李小冉等一干演员用他们的演技征服观众。
摈弃太过烧脑的战争画面,《毕业歌》将着眼点放到了人物的个人命运和内心成长上,严歌苓细腻的笔触更是将人物命运和时代环境的残酷描写的淋漓尽致。
其中付辛博饰演的王沐天成为该剧的最大亮点,付辛博通过对角色的把握,从青涩年龄到成熟男人的一路变化与抗战成长史,完美诠释出《毕业歌》整个剧情的精髓。
付辛博饰演的富家公子,登场时还是一个不到18岁的热血小鲜肉,满腔热血不知如何发挥,从开始组织同学撒传单、贴漫画,偷摩托车等抗日行为,太过单纯和简单的抗日行为被姐姐嘲笑是捉迷藏,血气方刚的王沫天反骂姐姐是亡国奴。
一路走来,付辛博演活了王沫天年少时候的血性方刚与惊慌失措,从开始不谙世事的青涩年龄蜕变到抗战英雄,经历抗战的洗礼,付辛博对人物的性格诠释的非常到位。
通过眼神表演,将出场时的青涩到经历抗战后的成熟个性一一呈现,身上所传递的青春励志精神成为《毕业歌》的灵魂。
作为一部重量级的献礼剧,《毕业歌》的台前幕后阵容相当豪华,编剧是鼎鼎大名的严歌苓,导演由曾执导过《蜗居》《裸婚时代》《王贵与安娜》》等热播剧的著名导演曹盾担纲。
投入近亿的制作,足够看出对抗战剧《毕业歌》的重视。
开播至今,《毕业歌》通过细腻的风格打造青春赞歌征服观众。
通过高品质的制作,还原30年代战火纷飞年代里的英雄特性,唯美的画面和超豪华的幕后团队,足够看出《毕业歌》对大众的诚意,当之无愧的成为这个献礼季最响亮的“毕业赞歌”。
正在热播的抗战大剧《毕业歌》,由严歌苓编剧,曹盾执导,出演阵容则囊括了李小冉、付辛博、王耀庆、祖峰、邬君梅、文咏珊等两岸三地的实力演员与青春偶像,青年演员付辛博在剧中饰演饱含革命热情的上海富家少爷王沐天,在李小冉饰演的表姐桑霞的影响和指引下,逐渐走上主流抗战道路, 成为了全剧的故事核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剧的编剧严歌苓在近日爆出,付辛博所扮演的王沐天的原型就是自己的父亲:“多年来,我很想写我爸爸年轻时候的故事。
他身处于半传统半西洋化的知识分子家庭中,在那个年代追求理想和进步。
受到了革命影响的他,最后背叛家庭走上革命的经历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由此可见,王沐天承担了太多的期望与寄托,角色借此可以得到更立体的呈现,而对付辛博而言,则意味着他将面临更多的对自己表演悟性和演技水平的考验。
因为王沐天是全剧的核心人物之一,因此观众从全剧中,可以窥到这个青年的成长过程,从他的青涩、稚嫩,到他的深情、炽热,到后来的成熟、勇敢,虽然《毕业歌》之于全剧,都有着陪伴成长的意味,但最核心的,是见证了王沐天在革命中的“羽翼渐全”,为他的英雄之路,奏响了胜利的战曲,当然,从演员的层面说,这首《毕业歌》也是为付辛博而鸣,这一次他完全告别了光鲜的偶像形象,在表演上更加深邃和内敛起来,将一个“少爷”的成长,诠释得真实可信,又令人热血沸腾,物化成为全民抗争的激情符号。
王沐天这个角色 ,相对于既往的抗日英雄,其实有很大的区别,其一他出身没落的大富之家,并没有太多的国仇家恨可以让他瞬间奋起,其二他成长在上海滩,在这个繁华而缭乱的十里洋场,并没有可供他在磨难中随时加入革命队伍的机会,所以他的觉醒,来自于自我的成长,以及和几个小伙伴的合谋,所以他可以偷家里深藏在花盆的金条,作为抗日基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舞厅洒传单,去抢日军的摩托车,做了许多这样头脑一热的“袭击”,洋洋自得却不知道闯了大祸,但这些冒险同样是他们的成长,不经历危险,怎么会更加谨慎和稳健呢?
对王沐天而言,他在抗日之路上的前进,仰仗两个姐姐的鼓励与引导,亲姐姐王多颖钟情着爱国机师洪望楠,假扮表姐桑霞而来的叶荔红则是一个成熟而老练的共产党员,大家从不同的道路上走来,为了抗日救亡,为了祖国的未来,最后殊途同归,这是爱国主义最宝贵的凝聚力量,而王沐天作为不断成长和强大的男子汉,践行着“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的革命精神,终于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
付辛博出道多年,但并没有给人留下印象特别深刻的角色,一直以来,都是以阳光灿烂的一面示人,也许是没有接到太多的深刻角色的缘故,今次《毕业歌》之于付辛博,其实可算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成就了天作之合,若说王沐天的角色是为付辛博而设,不如说付辛博用演技将自己与王沐天合二为一,剧中的王沐天在磨练中一步步成长,剧外的付辛博也借由王沐天故事的深入,一步步呈现出颇具潜力的表演功底,所以,《毕业歌》既是为王沐天而唱,也是为付辛博而鸣,从剧中,我们看到了两个热血青年相辅相成的成长,希望励志的冲锋号,不仅是为他们鼓舞士气,也是为电视机前的我们,提振精神。
由严歌苓编剧,曹盾导演的年代传奇剧作《毕业歌》正在江苏卫视热播,不同于严歌苓由小说改编的剧本,这部《毕业歌》是严歌苓直接操刀剧本,没有小说具体情节的改编和桎梏,犹如素描出来的老上海的风貌,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在《毕业歌》中层层展现出来。
同是描写老上海的风貌,同是展现不同的女性角色,同是战火纷飞的大背景,严歌苓的创作很容易让人对比起张爱玲,都是在故事中展现人性,演绎悲欢。
而从《毕业歌》的剧本、荧屏形象来看,都不禁让人敲开那扇铁皮门,细窥严歌苓和张爱玲笔下的上海风味。
熟悉的城市:同有老上海街头巷尾的年代风味严歌苓和张爱玲的笔下上海具备着传统的老上海的年代风味,抛却穿梭的人物不说,单看她们笔下的环境,便是一张张色彩浓郁自带年代气氛的画作。
在张爱玲的小说世界中 ,人物生活的场所通常有两类:典型的上海弄堂里石库门中的旧式房子,或是破败的西式洋房和公寓。
举一个《色戒》中的街景描写“车到下一个十字路口方才大转弯折回。
又一个U形大转弯,从义利饼干行过街到平安戏院,全市唯一的一个清洁的二轮电影院,灰红暗黄二色砖砌的门面,有一种针织粗呢的温暖感,整个建筑圆圆的朝里凹,成为一钩新月切过路角,门前十分宽敞。
对面就是刚才那家凯司令咖啡馆,然后西伯利亚皮货店,绿屋夫人时装店,并排两家四个大橱窗,华贵的木制模特儿在霓虹灯后摆出各种姿态。
隔壁一家小店一比更不起眼,橱窗里空无一物,招牌上虽有英文“珠宝商”字样,也看不出是珠宝店”。
街道、店铺、橱窗等等不一而足,短短一段话让人的脑海里便浮现出荒凉而又有故事的巷陌,这具有女性独有的视角,诗意又不失悲怆。
这熟悉的城市味道在严歌苓的《毕业歌》里也有展现,王沐天在灯红酒绿的舞厅里散发传单;王家客厅里的洋房空镜,麻将声和钢琴声混在一起;旅馆一间简朴而洁净的房间,木床上方挂着雪白的蚊帐,一个写字台带一把椅子,桌上放着一架三片叶片的小电风扇,靠墙竖着一个带镜子的双开门中式立柜。
无论是街道还是家居摆设,荧屏演绎出的老上海陈设带着惯有的年代风味。
在这一点上,严歌苓和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同样是斑驳而深刻的。
女性的视角:严歌苓笔下的女性更偏向独立与解放除了老上海街头巷尾、歌舞升平、暗流涌动的景致,严歌苓同样也和张爱玲一样,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写尽悲欢。
但是,严歌苓笔下的女性更趋向于独立与解放,更偏向于气质型。
不得不说,《毕业歌》中的邬君梅完美演绎了朱玉琼,饱读诗书的阔太太,好面子,娇嗔蛮横,但又不失可爱。
同样是打麻将的一段情节描写,张爱玲的笔下充满着胭脂俗粉,比如“麻将桌上白天也开着强光灯,洗牌的时候一只只钻戒光芒四射。
白桌布四角缚在桌腿上,绷紧了越发一片雪白,白得耀眼。
酷烈的光与影更托出佳芝的胸前丘壑,一张脸也经得起无情的当头照射。
稍嫌尖窄的额,发脚也参差不齐,不知道怎么倒给那秀丽的六角脸更添了几分秀气。
脸上淡妆,只有两片精工雕琢的薄嘴唇涂得亮汪汪的,娇红欲滴,云鬓蓬松往上扫,后发齐肩,光着手臂,电蓝水渍纹缎齐膝旗袍,小圆角衣领只半寸高,像洋服一样。
领口一只别针,与碎钻镶蓝宝石的纽扣耳环成套”。
但是《毕业歌》中有一幕打麻将的戏份,是管妈端上来四份“糖腌番茄”,用导演曹盾的话说“就是糖拌西红柿”,剧中的朱玉琼由此引发的感慨是“我交代过你,今天下午的点心是绿豆百合汤,一人再加一个咖喱牛肉。
那你也不能这么坍我的台吧?
六月里的番茄,谁都知道菜场里都招苍蝇!
几分钱买一堆”!
寥寥两句对话,将一个好面子又充贵气的富家太太描写得淋漓。
《毕业歌》中的女性更倾向于新时代的女性,积极向上,充满阳光。
李小冉演绎的中共地下党桑霞,有勇有谋,衣着是南洋归来的自由之风,透出干练利落的革命女性风采;文咏珊饰演的大小姐王多颖深明大义,洋装精美;王思思饰演的洪望梅出自知识份子家庭,端庄文气。
趋于年轻化的女性形象,活泼而富有神采,有一幕中王沐天看到桑霞的沐浴戏份“从碎玻璃的空档里,沐天看到一个日晒色的女性身体的各个局部:肩膀、手臂、脊梁、腰肢……每个局部都汗水淋漓,如同涂了一层油般的发亮,又像是会动作的金属塑像。
由于日晒色和汗水,这个女性躯体显得无比健康和青春,充满力量”。
还有桑霞推开窗口阳光洒在她的身上,王沐天眼中的光芒。
这些描写无不暗示出知识女性、进步青年的独有神采。
这样的形象和青春抗日被贯穿与《毕业歌》中,充满独立与解放的独立精神。
也正是因为严歌苓笔下的女性比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更富有独立和解放的精神,由此而影射的世界百态,严歌苓的就比张爱玲的要宽广大气。
张爱玲的作品中沦陷的大上海下女人在寂寞中的挣扎与无助,未尝不是作者自身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的一种回味与表达,散发出来的孤城更显得落寞和讽刺。
严歌苓的经历也很传奇,她曾经是一名跳红色芭蕾舞的文艺兵,1979年成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地记者,死亡成为越南战地医院空气中闻到的特有味道,由此使得严歌苓的笔墨离炮火也更进了一步。
与美国外交官相恋,与丈夫一起旅居世界各地。
这样的经历让她对于战争和女性奋斗更具有向上的意义。
同样是乘坐着同一辆“女性”的车,受惘惘的命运的挟裹,运行在轰轰的时代的隧道里。
张爱玲表达的是梦碎裂的女性形象,严歌苓则在《毕业歌》中展现了日军、军统、共产党、平民等各方博弈中的世间百态。
对于我们时代的青年人来说,毕业就意味着要踏上社会寻找一份或稳定或冒险的工作,然后开始自己人生旅程的下一站。
面对如潮水般涌动的就业大军,找一份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实在是相当困难,即使真正落实工作也仍然会充满了迷茫感,因为谁都不知道未来的工作会是什么状况,或许每个新手都需要经历这样一段笨拙的日子。
寻找一个支点,然后再慢慢支撑起自己的生活世界与各种社会责任,这是当下青年人的基本生活规律。
然而在70多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同样是年轻人的毕业生们却没有这样的缓冲,在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已经没有时间来适合从学校到社会的转换,很多时候在书包还没放下时他们就必须用握笔的手来握起枪。
田汉、聂耳的《毕业歌》曾经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的心声,在民族需要他们的时候这一代年轻人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鲜血赢得了民族的新生。
他们没有辜负国民的希望,正如梁启超所说,少年强则国强,一代青年的热血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涅般新生。
由曹盾执导,李小冉、王耀庆、付辛博等主演的同名电视剧《毕业歌》将我们的目光带向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重现了一代青年的抗战传奇。
青年人从来不缺热血和勇气,在年长者为了各种利害而不得不妥协的时候,青年人往往将一切都交给激情与直觉来判断。
王沐天(付辛博)与小伙伴们的自发抗日行为即是如此,他们既没有考虑后果也没有明确的反抗理念,只是凭着朴素的爱国热情来反抗侵略者。
然而,这种在夜里贴标语、给日本兵的生活进行恶作剧式的破坏并不能真正打击侵略者,他们必须通过更有力的方式对敌人进行回击,而这就不仅仅是自发层面所能做到的了,需要在更严格的组织与更明确的战斗目标及战斗策略。
洪望楠(王耀庆)的回归打破了上海滩的角力局面,也使王沐天这群青年人逐渐开始走向有组织的反抗。
寻找原来的飞机制造骨干其实可以看作一种象征,洪望楠所要寻找的并不仅是飞机制造者,还有中国人民的抗战之魂,他需要通过各种艰难的搜寻重新找回民众的抗战信心与勇气。
时势造就了一代英雄,但也并非所有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能成为英雄,恰恰相反,在太多的打击与磨难面前,有些人已经丧失了奋斗的信心,洪望楠在行动的过程中则需要逐渐点燃这些人斗争的信念。
我们不能苛求每个人都会奋不顾身,但在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任何人都很难置身事外。
闻辛(宋允皓)的经历或许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对于他因为家人而不舍的心态我们或许能充分理解,妻子的深明大义也让我们动容,然而即使他想安稳生活却也无法真正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安稳。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洪望楠的母亲买个西瓜都盼望团圆的心理让我们感受到家庭的眷恋。
然而在国家存亡的时刻,忠孝不能双全的时候他们只能以身许国。
从海外归来的桑霞(李小冉)本身也是刚出校门的青年人,为了组织起新的抗战地下工作队伍她必须用自己稚嫩的身躯担起救亡的责任。
值得骄傲的是,在刀光剑影中的上海滩,这群年轻人承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他们用青年与热血写下了一代青年的骄傲,也铸就了一个民族新的灵魂。
不知不觉间,经过二十多天的热播,青春励志抗战剧《毕业歌》已至收官时刻,一段抗战往事渐入尾声,悬念即将揭晓,青春继续闪亮,激情无法平息,人物命运依然扣人心弦。
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们惊喜的发现,当年左翼创作者的经典余音并没有消散,反而薪火相传,抗战影视经过岁月的洗礼后更加光辉夺目,更加深入人心,不断诞生出精品佳作,呈现出了全新的精彩,就像《毕业歌》在2015这个特殊的年份,以一代青春抗战者的热血与浪漫,树立起荧屏抗战剧的一面新旗帜。
上海屋檐下青春派打造抗战新气象就像是一幅笔墨还没干透的史诗画卷,《毕业歌》具有大上海孤岛时代的史诗质感,故事跌宕起伏,可是风格又清新明快,充满了青春的朝气与激情,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理智与情感在抗战大背景中交织碰撞,绘出迷人的新气象。
剧情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为背景,国民党飞机工程师洪望楠联络爱国人才重建中央飞机制造厂这一线索作为引线,没有急于展开共、国、伪、日的情报战,而是由小见大,围绕一群年轻人渐渐投身抗战事业的成长历程,从青春的视角揭开历史。
和以往的抗战剧大不相同,《毕业歌》的视角非常年轻化,注重的是青春的觉醒。
公子哥王沐天,新女性王多颖,精于治家的母亲朱玉琼,这样原本与抗战并无瓜葛的没落大户人家,加上冒名顶替的表姐桑霞,心系国家命运的飞机工程师洪望楠,在大上海的屋檐下,被命运推动,纷纷投身于抗战的洪流。
王沐天不喜学习,性情叛逆,却每天和小伙伴们干着发散传单、扎日本人轮胎,这种看似幼稚的抗战行为,却真实体现了年轻人最诚挚的抗战热忱。
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曾经有大批和他一样的有志青年不畏危险,舍生忘死,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抗争,让中国在逆境中崛起,打败了日本侵略军的刺刀和铁蹄。
热血家国梦抗战年代的理想与爱情在宏观的主题上,《毕业歌》表现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在故事的脉络和人物的塑造方面,则是理想与爱情双线齐发,一边是抗战的豪情,青春在理想与信仰的指引下成长,另一边则是浪漫的爱情,这群性格鲜明的年轻人不仅背负着家国复兴的使命,也有对生活、对恋人的无尽挚爱。
正是因为有了理想与爱情的交汇,让他们具有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桑霞的革命信念吸引了“表弟”王沐天,桑霞却钟情于王多颖的未婚夫洪望楠,王多颖又与桑霞的伙伴贺晓辉相爱,他们在抗战历程中,彼此吸引,彼此爱护。
这些看似复杂缠绕的感情线并不凌乱,恰恰反应出新旧交替的时代,年轻人在理想路上渐渐认清自我,开始追求自由独立的爱情。
抗战年代的爱情,处处都是生与死的考验。
在血雨腥风的局势中,几个年轻人的爱情牵动人心,这种爱情凝结在理想与现实之上,没有无谓的哀婉和嗟叹,只有一代人在家国重任下“发乎情,止于礼”的隐忍与坚贞。
特别是王多颖为了未婚夫的事业,置身于危险之中,最后哀伤的结局,悲伤逆流成河,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叹落泪。
经典再放光华左翼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导演曹盾擅于驾驭人物的情感,曾执导过《蜗居》《裸婚时代》《王贵与安娜》等诸多荧屏精品,作家严歌苓则最擅长历史情感题材,除了诸多畅销小说,亲自编剧的《小姨多鹤》《铁梨花》《四十九日•祭》无不是深入人心。
此次两人合作《毕业歌》,无论剧作还是品质,都擦出了不小的火花。
在演出阵容方面,李小冉展现了一位革命女性的智慧、理性与热情;王耀庆饰演的洪望楠为国为爱,披肝沥肝;小鲜肉付辛博则演活了一个从公子哥到抗战斗士的转变,鲜活的表演让人刮目相看;祖峰饰演的军统特工季家鸣则把毒辣的手段演到让人不寒而栗,正是台前幕后的倾力合作,使《毕业歌》成为一部由外至内都极具戏剧张力的精品剧。
《毕业歌》讲述的是一个全新故事,但创作源头来自田汉和聂耳为左翼电影《桃李劫》创作的插曲,这首歌在数十年来给国人带来了无尽的精神力量,至今仍传唱不息。
电视剧《毕业歌》在经典的基础上全新创作,虽然在体裁风格、视听技术等方面,当年的《桃李劫》和今天的《毕业歌》几乎是两种作品,但就创作理念来说,两者又是一脉相承的,前者讲述的是知识青年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命运悲剧,而后者讲述是知识青年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凭一腔热血与激情,对日本侵略者发起正义的反击。
经过长达漫长的传承和发展,新一代的影视创作者重拾经典,再放光华,国产影视创作者以此为鉴,必能走向繁盛。
抗日谍战剧《毕业歌》开播以来,因有俊男美女的超高颜值、险象环生的谍战场面及肝肠寸断的乱世虐恋,而使得该剧收视率一路飙升。
随着剧情的发展,付辛博和王沐天几乎合二为一,他赋予了这个年轻人物深层次的内蕴形象,以及角色丰沛饱满的生命力。
剧中王沐天(付辛博 饰)在表姐桑霞(李小冉 饰)的指引下,从空有一腔爱国热情的青涩少年成长为一位成熟干练的抗日战士。
故事背景发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
那时的年轻一代,身上的锐意进取、朝气蓬勃也正是现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青春正能量。
作为抗战剧处子秀,付辛博的表演带来意外惊喜。
王沐天家境富裕却不贪图安逸,他热血、冲动,又呆萌机敏,有着浓烈的爱国情怀。
他还善于思考和观察,警觉性很强,具有十足的英雄情结。
阿沐被三伯伯拷问行踪,他答非所问、心不在焉,终于蒙混过关;哀求姐姐帮他转移摩托车零部件,连哄带骗、好说歹说算是从敌人眼皮底下溜走;阿沐被老唐盯上并不幸被逮住,趁其不备猛然吞下情报纸条……前期他与敌人周旋、险象环生,有点天真和鲁莽,后期到遇见革命者桑霞、思想发生转变,逐渐成长为一个理智、坚韧的真正革命者,也更加坚定了人生选择及对信仰的坚持。
剧中每个人物,都身陷情感纠葛。
沐天热烈追求着高冷睿智的桑霞,桑霞则苦苦暗恋深沉暖心的望楠。
这场爱与被爱的纠缠折磨,让观众们十分动容。
李小冉扮演的地下党员桑霞是王沐天的表姐,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革命导师作用。
王沐天和桑霞之间还有一场扑朔迷离的“姐弟恋”。
王沐天眼中的桑霞,既有战火下的姐弟情、亦师亦友的革命友情、也有不顾一切的爱恋,而他们又都有着其他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情传奇,而在战乱年代爱情就显得难能可贵。
王沐天、桑霞和洪望楠之间的感情,虽然谈不上美好和浪漫,但他们在抗日救亡面前表现出的爱却十分隐忍、动人。
王沐天在这样复杂的境遇中,始终不屈于亡国命运和世俗的安排,一直勇敢地追求真理和爱情。
王沐天的人生缩影可以说是唯美与冲突造就的两个极端:浪漫爱情遭遇窘迫的现实,战争的残酷抑制了对自由的渴望。
眼前的桑霞,既是自己的革命导师又是爱慕的暗恋对象,付辛博通过对角色内心深处的纠结与无奈的把握,将角色性格细腻地展现出来,尽力将这些画面作以强烈的对比。
当被特务跟踪和家人质疑时,应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解释,这些都是非常考验付辛博的演技的。
在外,他不仅要与敌人斗智斗勇,开展爱国行动;在家,他还要面临家人的各种矛盾及如何摆正与表姐桑霞的关系,他就是这样在革命者、儿子和表弟三个角色之间相互转换。
王沐天的一个镜头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直达你的内心,让你有种莫名的感动。
不管是命悬一线的爱国行动还是暗恋表姐的一片痴情,我们都能看出付辛博在处理角色时的细腻和用心。
剧中王沐天与众多爱国青年共同面对生死、承担爱与责任,历经磨练、逐渐成长。
同时,拍摄《毕业歌》也是付辛博成长的蜕变过程。
几年时间过去了,从歌手到演员,从青涩到成熟稳重,从红极一时到遭遇挫折、误解,付辛博也像戏中的王沐天一样,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最终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可喜的是,付辛博抗战剧首秀十分成功。
他在处理人物时细腻真实的表达,尤其是眼神的变化和表情的处理,都非常的灵动、自然:有时莞尔一笑,如温暖的阳光,自沁心底;有时愁眉紧锁,忽眼珠一转,又计上心头。
在桑霞和望楠出场的情形下,阿沐台词极少,但付辛博通过丰富的细节处理来塑造王沐天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和个性气质。
他以深沉内敛的演技,将王沐天那种青涩的温柔、隐秘而又狂热的感觉,拿捏得恰到好处。
付辛博谈到对角色的体会时说,“王沐天热情与单纯的一面与自己颇为相似,因此演绎起来也更为融合”。
“包子”的小宇宙终于爆发了!
没想到白白净净的小鲜肉,表演底蕴竟然能量巨大。
抑或因为很帅气的缘故,他一旦入戏更加让人沉迷其中。
当然,帅气的外表只能取悦一时,内心之美能悦心一世。
通过对王沐天的演绎,可看出付辛博的演技扎实、不做作,自然而舒坦。
付辛博在李小冉、王耀庆、祖峰、邬君梅等众多实力派前辈面前,仍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存在感。
再过几年,等他的人生阅历再丰富一点,年纪再大一点,相信付辛博能出演更加复杂成功的角色。
广西卫视在播,看过一点点
冲着王耀庆看的,看完给他演的男主智商跪了,没看过这么蠢还能当男主的剧。看完也同样讨厌李小冉,无缘无故的端成女神,永远一个表情。给三伯伯和玉琼分别加一星。
(Ep15)棄。 這劇有在豆瓣上安排水軍。
#陪外婆看抗战剧#中庸,老上海的背景加了分。男主真的害人害己,还一点都不知道反省,可称败笔。
李小冉~
剧荒时看的,李小冉大概是得罪造型师了……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尹静婉嘛?
看了两集 暂时还不知道跟剧名有什么关系 不喜欢旁白谅解部分 四星给演员的专业和剧的质感 不错
不同于其他的抗战神剧。严歌苓值得一看
为小沐沐打call
我都不知道哪个是男主……王耀庆跟李小冉的感情部分要什么时候开始,王耀庆的未婚妻蛮漂亮的,搞不懂后来怎么跟另一个男人搞上了?付辛博是一个戏份很多的炮灰吗?三伯伯啥版子?
李小冉气质好,但演二十出头的女孩很违和,文咏珊不光漂亮演技也不错,邬君梅依旧气质爆棚,三伯伯的人设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少女心啊,男一男二好弱。有那种年代的质感,可惜情节太弱,到后面弃了。
一直都很喜欢李小冉,包括她在这部剧里的表现,但是仍觉得结局让人不太满意,不知道是不是角色设定的,王耀庆饰演的洪望楠总让人觉得缺少自己的判断力,在那个战争年代,他却是幸存者,这让我觉得不应该。
有点文艺片的感觉
节奏太慢了
人要懂得珍惜缘分,要懂得在还能够说再见的时候,好好的说再见!
剧本虽好,但是有些撑不起剧本,节奏太慢,忍不住想快进。
很多细节感人哭了,最喜欢三伯伯王敦凯和季家鸣,最讨厌桑霞和洪望楠,喜欢很多条感情线。(4、11闻辛、13、18、20、22-25、27-30、34、39)
还挺喜欢的。看完剧场就被严歌苓的作品吸引到了。故事并不多么精彩,但从不令人失望。人物的塑造上,总会有一两个出彩的形象熠熠闪光,情感描写最动人,优美的句子,水到渠成的情感倾泻,整个剧本结构完美无可挑剔。最喜欢的是剧中服装造型,每一套都是既现代又优雅的复古典范。用色和整体风格相当协调
其先因为有李小冉这时是看上了这剧~~
喜欢王沐天,get到付辛博演技了。超级不喜欢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