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故事 说说这部电影,《少林寺之得宝传奇》,以及王宝强的故事。
王宝强主演,刘昊然客串,“唐探”组合把春节档的战火从大银幕上烧到了网络平台,只不过这部电影是一部功夫片。
平心而论,《少林寺之得宝传奇》似乎并没有跟院线电影抢观众的意思,隔着路子呢,电影的实力也摆在那里。
因此该片的定位倒是非常明确,秉承网络电影一贯特征,简单,热闹。
为此,王宝强找来了唐季礼担任导演,作为与成龙的御用导演之一(《警察故事3、4》《红番区》《神话》《功夫瑜伽》),虽然这位作品质量参差,但人家礼有过多次拍摄贺岁片的经验,再加上他本人也是一位动作指导,对于这部功夫片来说也算有着用武之地。
一个复仇的故事,简单到一张横格纸就能搞定的剧情。
然后就是各种打斗,短兵相接,习武修行,车轮大战。
您要说本片故事没意思,确实无法反驳,因为本身就是一部在网络平台播出的电影,把故事简单化,动作和打斗强化即可,扬长避短,这就是该片的定位,网络电影,没什么野心。
而且主演王宝强,拍摄这部电影的动机,也与电影的故事,一样的简单。
片名为《少林寺之得宝传奇》,与1982年那部万人空巷的《少林寺》,在原则上其实没有联系。
如果勾连的话,本片应该是主演王宝强致敬小时候经典的作品,说到这里,不得不展开说说八卦了。
这是王宝强的一部圆梦之作。
王宝强小时候在少林寺曾经习武多年,十几岁时带着一身功夫只身一人闯荡娱乐圈,这段经历,在2014年电影《一个人的武林》宣传时,已经被广而告之了。
随着那部电影的公映,王宝强硬桥硬马的功夫底子得以呈现,也让观众认识到喜剧明星之外的他——是会武功的。
都知道王宝强会功夫,但他的习武的动机,包括当年他在少林寺时候的经历,却鲜为人知。
▶先来看动机。
如果把梦想当做一个“故事”的话,王宝强的“入道”,起因来自一个翻版过无数次的“故事”——“小时候,看了一部电影,从此迷上了XXX”这个故事的结局有好有坏,好的那种属于因为看了《金刚》而立志要成为一名导演的彼得杰克逊,坏的则是那些中途辍学、沉迷XXX而无法自拔的无名氏们。
王宝强故事的结局,应该属于好的那种,但起点有点歪,中途有点绕。
他小时候看的电影叫做《少林寺》,当时年幼的他,看完电影之后热血澎湃,萌生了将来要当演员的想法,只不过他没有去学表演,而是去学了功夫,因为他狂迷主演李连杰,从小就立志将来要像李连杰一样拍一部《少林寺》这样的电影。
时至今日,王宝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李连杰是我的启蒙老师”。
至此,王宝强习武的动机已经有了,而且多年之后,他真的拍了一部少林寺。
▶再来看过程。
俺也是河北人,小时候地域环境什么样也是有所了解。
什么样王宝强自幼想去少林寺习武,在当时的环境下,就四个字:不切实际。
父母反对,连邻居们都笑话他,他当年依然不顾父母的反对,一意孤行的习武,并在8岁的时候,就去了河南嵩山少林寺。
但并没有当和尚,而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说法虽是这样,但各位可以理解为少林寺开办的武术学校,因为在那里,王宝强的日程跟在寄宿学校区别不大。
只不过严厉了很多。
根据王宝强在访谈中的描述,在少林寺的日子里,他们通常早上5时起来跑步(夏季提前到了4时)。
周一和周二是素质训练,从少林寺跑到登封市区,再返回来,几乎相当于一个半程马拉松。
早上做完基本训练,下午还得学习文化课,晚上再将当天的训练内容复习一次。
这样的生活,一呆就是6年,14岁的时候王宝强才正式离开少林寺(大致等同于小学毕业)。
我们8-14岁的时候,正是爱玩的年纪,功课也不繁重,而王宝强却在这个年龄段,当了“半个和尚”。
练功的生活很艰苦,刚开始的时候,全身酸疼,走不了路,晚上睡觉都不能翻身。
还有完全封闭式管理,只在过年的时候回过家,且那么小的孩子,能不想家吗?
再加上那个年代通讯设备落后(王宝强1984年生人,8岁进入少林寺时,刚刚90年代初期,家用电话也是刚刚)。
所以小时候的王宝强不止一次想要离“寺”出走,还策划过逃跑路线,但没有成功,最终还是入了“道”,因为小时候的那个梦想。
王宝强的大师兄徐鹏军曾经回忆说:“宝强刚来少林寺就想学套路、兵器,我让他慢慢来。
他却说,‘我将来要去当明星,多学点东西对我将来拍电影有用’”。
那时,几乎所有师兄弟都知道寺里有个一天到晚做着明星梦的“疯子”王宝强。
(下图为王宝强和释小龙)
他在少林寺期间的法号叫恒志。
为什么会起这个法号?
王宝强回忆时说:法号是师父起的,他希望我有这种恒心志气,坚持自己的梦想。
王宝强的师父,姓严,人如其名,非常严厉,而且是练家子,王宝强小时候经常师父责打。
王宝强说刚开始自己很不服气,跟师父建立了一种敌对关系。
有一次是王宝强生日,他想休息一下。
就找师傅请假,可是师父不准假。
王宝强后来被强制抓去练功,自己也完全没心思,不认真。
师父用眼神警告了3次之后,他还是不听话。
师父就直接过来把他撂倒,随后送上一个劈腿,打得王宝强都瘫软在地上了。
王宝强回忆说,自己对这招“劈腿”至今记忆犹新,并且在《泰囧》里用上了。
当时他就想要报警,想有一天出去了,就找机会找师父报仇。
幸好后来王宝强也想开了,觉得师父打自己也是为自己好。
这样的观念,也被体现在《少林寺之得宝传奇》里,一开始他饰演的西门得宝就跟着倪大红饰演的老和尚使坏,后来逐渐听从了对方的教诲。
而习得上乘武功之后,他就去找仇人报仇,没想到事半功倍,最终才领悟了习武的精髓。
不得不说,这个故事有点像《太极张三丰》。
▶最后,就是结局了。
想必这段内容,大家都很熟悉了。
带着一身功夫的王宝强,只身来到北京,想成为一名武术明星,结果事与愿违,成了北漂一族。
那时他没有资源,但他很执着,有戏的时候,他演集体演员,没演过戏,就在工地上干活,什么苦都吃过,这股草根气质,让他迎来了出演《盲井》的机会,随后也便有了《天下无贼》、《士兵突击》、《泰囧》,乃至如今的《唐人街探案》系列。
造化弄人,王宝强放弃了童年,自幼在少林寺苦练武术,虽然练就18般武艺,偏偏却成了一个喜剧明星。
随着功成名就,王宝强也开始“圆梦”之旅,在《一个人的武林》中,他圆了当动作明星的梦。
而今有又来了这部《少林寺之得宝传奇》,虽然只是一部中等成本的网络电影,但确实圆了当年说过“像李连杰一样拍一部《少林寺》这样的电影”这句话。
近30年的光阴,兜兜转转一大圈,王宝强总算为梦想这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而且他在这部电影里,融入了当年在少林寺时期的感悟,包括早期的一意孤行、对师父的态度,以及复仇和释怀,算是有着情感上的释放。
这个不意外,毕竟年纪还小,很容易狂迷一些东西,而且容易“走歪路”。
看了《少林寺》,想演电影,但没有去学表演而是去学了武术,有够“歪”。
不瞒您说,我小时候也差不多,小时候看了《壮志凌云》,迷上飞机,梦想长大后当飞行员,买了大量飞机类书籍,订阅了《航空知识》等杂志,直到有一天,我才明白,原来喜欢的不是飞行员,而是喜欢电影。。。
小时候的梦想就这样半途而废了。。。。
而王宝强,他的励志故事已经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但个人认为其真正的厉害之处,就在于,甭管小时候的梦想有多么不切合实际,有多么离谱,自己随后的人生离梦想越来越远,但最后,他总能想办法给“圆回来”,这才令人刮目相看。
所以,他为了自己的小时候的梦想付出了,最终也圆梦了!
你的呢?
反正我的飞行员梦是不可能了。
PS,小时候的王宝强,就有一股子刻意执着的精神,有一次,王宝强偷偷租了一部照相机,还买了胶卷,拍了好多照片,一下就花了几十块钱,差不多大半月的生活费了。
师兄质疑他,但王宝强却说:“这是留存资料,以后成了明星可以用。
”说到做到,如今这些资料真用上了,多好玩。
这部剧是跳过看的,总体来说,有好有坏,打戏不错,但还有提升空间,比如背景整个画面感,略有瑕疵,加以改进。
整体剧情,我个人表示没看懂,可能导演编剧表达的意思比较超前,一句话表达整个剧情,啥也不是。
老唐,长点心,拍点好看的,……………………………………………………………………………………………………………………………………………………………………………………………………………………………………………………………………………………………………………………………………
虽然剧情单薄,但仅凭里面硬桥硬马的功夫,也值8分!!
开场劫道一段,误以为是鬼片,其实是借鉴,可惜吴孟达的效果没出来。
于海出来了,这是向这位功夫大师致敬,也很可惜的是,镜头太少!
倪大红在里面打了个酱油,没出彩!
换个人可能会演出落魄却仙风道骨的风彩,他演得有气无力,属于角色没选好!
其他部分还好!
得宝传奇这部电影如果豆瓣最终评分还能超过4分以上的话,就是国产电影的墓碑,这么尬的剧情还有那么多人打五星,曾经听别人说的存在那种靠拿钱刷分的水军,我现在是真相信有这么群人存在了,因为得宝传奇这部电影都有不少人打五星四星,不是水军的话,你就是王宝强的铁粉也不至于这样昧着良心打分的,故事从头到尾简直就是笑话一样的尬到无以复加
少林寺原来真的有七十二艺,不是杜撰,详情自行某度。
看到电影名和演员阵容,其实不是很期待,感觉王宝强已经瓶颈了,虽然已经很努力了,但好像演什么都一样。
虽然本着快进看烂片的心情,但快进虽有,烂中还是有点美好,至少金碧辉煌的道具金锭子,还是很讨喜。
另外,武打动作我觉得挺好。
倪大红的演技感觉都是戏,甚至我觉得那个演屠浩的坏人都比宝强演技好一点。。
社会经济泡沫,就不讲究剧本逻辑了,明星都直接泡沫圈钱,可悲可叹。
剧中有一句话或许很重要:忘记儿子,打架的时候打架。
也许,人,有时候不要想着功利,努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就达到了成功。
剧情:宝强的朋友伪装食人族,抢劫过路商旅,宝强则扮演将军救商旅,商旅来到客栈发现宝强一行人笨拙的演技,发现他们是开黑店的要报警,宝强无奈给了对方祖传的将军服,说实在感觉将军服有点土呢?
难道真的是将军服。
一天,一行人点名要去宝强的黑点歇脚,原来这里是传说中宝藏的位置,但他们刚到就被高帽人杀害了,在门外偷听的宝强的兄弟屠浩立刻跪下跟高帽人拜师,从此走上不归路,高帽人勾结官府枪夺宝藏地图嫁祸宝强的黑店,宝强落入和尚院子,和尚教宝强武功,却也被屠浩下毒害死,宝强武功学成出山找屠浩报仇,屠浩杀了刺史自立并想杀太子,宝强救了太子,太子允诺恢复少林寺,原来宝强的爷爷曾经既是将军也是少林寺俗家弟子,高帽人是被逐出少林害了少林又救了宝强的人。
宝强毕竟有过少林俗家弟子的经历,动作做起来还是像模像样,但演技和台词实在是不过关。
而不伦不类的剧情又更让这样的表演置身于尴尬之地。
首先人设。
得宝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他没劫财,但是骗人,骗人当然是为了得财。
所以他依然是想要获取利益,但不是抢只是骗,这让他在不当得利这一行里看上去罪行轻一些。
而后有安排了扫墓打孩子,让他学好的一幕,树立一个被生活所迫不得已才干了这种谋财但不伤人勾当的形象。
但紧接着和和尚的相遇就推翻了这种人设。
客商说要报官就吓的把祖传盔甲给人了,但碰上不言不语的和尚,却欺负到头,这种不为利益专门报复的行为,让之前小心翼翼设置的劫道却不招黑的公关策略全盘稀碎。
其次人物发展。
有肉的死本应是一大转折点,但得宝建了房、种了菜之后,就好像淡忘了一样,开始练功,而且和和尚有说有笑。
小龙女消失后,杨过从一个插科打诨,油嘴滑舌的登徒子,一下次成为不苟言笑,沉稳大器的神雕大仙。
但得宝却丝毫没有,挑水碰到屠昊笑的那叫开心,上去告诉和尚,你先吃别等我,我碰到个兄弟,今晚上出去嗨。
按理说屠昊属于他之前的生活,和有肉一起的生活,在重逢老友的兴奋后,难道不应该有一丝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回忆起之前的日子想到自己的孩子么。
别说他,我估计这时候观众都忘了,之前他还有一个孩子。
相反倒是老和尚死,让他削发明志,誓报此仇。
并且一闭关就是三年,这三年不知道哪找吃喝,不知道谁给他做了这么多件衣服,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刀枪棍棒。
估计是早就准备好的,毕竟他爷爷的墓里都有大佛。
说到他爷爷,他爷爷的墓是谁建的,是他爷爷生前自己建的么?
这占地广大,有山有水的,里面还藏财宝和武功秘籍,你说说看到底是谁想造反。
他爸爸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居然没有动这些财宝,看来他爷爷防着自己儿子了。
再说这个铁大雪,这个人物是个啥?
得宝在山上坑蒙拐骗她不管,上坟烧个纸她过来发了一通飙。
什么你爸早把这山输给我爸了——看来俩爸也都不是啥好东西——那既然是家里有山的主,用不用得着自己去刺杀屠昊,还是用这种骗婚的方式,这合逻辑么。
你打得宝时不是带着一堆人了么。
而且结尾牛筋跑来说和得宝去当和尚,被戒律吓退说还是帮新刺史吧,镜头摇到城头上顶盔掼甲的铁大雪。
好,你没明说,我就当这镜头不是说她成了刺史,只是为了感情线而已。
不然还真是只能说朝廷没人了。
朝廷,说道朝廷就更哭笑不得。
屠昊拜了袁嵩,袁嵩是刺史手下,那为什么刺史死了,是屠昊即位?
不合顺位啊。
但即便合顺位,也不对啊,刺史是朝廷封管,不是顺位继承,也不是山头土匪。
杀了老大,我就是老大?
好,就算顺着他们的逻辑,咱就顺位继承了。
那你想篡位,为什么不杀皇帝,要杀太子。
你的逻辑不是顺位继承么?
杀太子,太子死了,不是二皇子即位么?
即便没有二皇子,宫里面各种外戚大臣会全都宁让皇位空着,也全都避而远之么。
难道皇帝会说,太子死了,那杀太子的人说明比太子厉害,那就让杀太子的人即位吧。
太子也不像话,这皇上眼睁睁一天不如一天就快驾崩了,你不在宫里好好伴驾,居然跑到幽州来了解民生疾苦,有没有点眉眼高低啊。
如果不看演职人员表,我估计大多数观众都会认为这是王宝强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因为个人印记太浓重了。
王宝强有少林梦,这是他圆梦的戏,但就如同沉浸在KTV包厢自己的歌声里的普通大众一样,其他人的感受或许就不尽相同了。
王宝强为了圆梦,这个可以理解。
不过,这电影即便是放到三十年前,感觉还是有点不对劲。
看这电影拍的,至少得有四五十年的年代感,所以只能认为王宝强玩了一次真穿越,四五十年前穿越到现在,多少有点尬吧。
倪大红为什么会出演这部电影是个谜。
和王宝强之间关于“建房”和“拆迁”的恩怨,最后牵扯出了玄机。
即便剧本实在是烂,但有个美好愿望,也未尝不可。
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
故事中的反派,是个标签式的人物,其行动轨迹就是个俗套的套路。
只不过在这厮身上,倒是可以见识一下舆论导向的重要。
颠倒黑白,翻云覆雨,这宣传手段玩得相当的溜。
《少林寺》是王宝强心中的梦,如今也算是圆梦了,可惜这个梦,被王宝强做得稀碎。
不过故事设定是在《少林寺》之前,或许王宝强就是冲着这点才拍成这样的,毕竟那时候的觉远还是个小孩儿。
在电影里头大玩高科技,可能会被说成对《少林寺》和李连杰的不尊重。
不过,如果王宝强如果真是这样想的,那他真的是想多了。
达叔出场不到三分钟,完全是个客串。
最近达叔的戏,基本不走当年的搞笑路线了,看来岁月给达叔的打击相当沉重。
希望达叔把身体养好,如果为了养好身体不得不接一些烂片,那也是迫于无奈,情有可原。
只是,看到导演竟然是唐季礼,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怎么,大导演也这么缺钱么,不挑挑剧本再拍?
看到演员表有熟悉的达叔和宝强,于是准备欣赏欣赏,没想到呵呵了。
达叔大概最后的几部作品之一了,最近报道达叔得了癌症,觉得很突然,曾经的回忆就是吴孟达和周星驰的电影。
言归正传吧,达叔就是个过客,后面剧情怎么说呢?
烂到根本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宝强之所以被追杀是因为抢藏宝图,结果后面直接没了这条线。
孩子掉下悬崖,当和尚的说房子修好了带宝强去找。
大师,出家人不打诳语你不知道吗?
随后和尚被灭,易筋经被夺,本以为有什么看点,结果后面也没了... 再后面就是宝强的个人武打秀了...
然后就去报仇,又是一段打斗。。
这里说的是屠背叛,这不废话吗?
自己的人都可以杀了,还指望他真拿你当师傅?
最后就是救了太子装 B 离开 整个剧情支离破碎,你根本不知道讲的是什么!
比起李连杰演的少林弟子,王宝强根本驾驭不了,也不适合!
浪费了一个小时看这个,我也是呵呵了,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王宝强在那秀武,编剧可能为了让他展示功夫特意编的吧!
不要浪费时间看这个了,没意义。
4.2分就是个笑话,2.4分还差不多!
拍得不行哪。
像闹着玩一样,唐季礼怎么这样子敷衍了事。
王宝强山上随倪大红习武那一段我还感叹他基本功真好,在地下习练刀枪棍棒那一段也是动作流畅工整。
可是这部电影的好就仅此而已了。
可这一段好也不是十分好,总觉得欠点啥,比如功夫美观程度吧,肯定比不上李连杰的少林寺,论风景吧,也差的远,王宝强练武的背景是一个明显电脑特技做出来的大佛像,比不得李连杰身后壮丽山河,动作剪辑还不如九十年代武侠片,节奏慢变化少。
刺史能杀钦差大臣,反派毒死前刺史自己就能当刺史是什么神操作,当了灵州刺史就要杀太子夺皇位又是多大的脑洞,最后王宝强一个人大杀四方救出太子,太子继承皇位封官许愿张口就是河西陇右还有灵州都归他管,好嘛甘肃宁夏两省整个国家西部边疆全给他管,安禄山哥舒翰都能哭出来,完了又要把整个河南封给他修少林寺,我就搞不懂哪个皇帝能脑子抽到想出这招来。
可能主要的问题是反派太弱了,刺史像大boss,被毒死了,反派师父像幕后黑手,整天犯病还搁那练易筋经,轻轻松松被反派收拾了,反派自己呢,属于毫无还手之力被追着打的那种。
最后王宝强孤身离去。
心上人当了灵州刺史,在城头远远目送,王宝强头也不回,走向茫茫大漠,远处又是海,我想起唐僧女儿国。
其实如果我是王宝强我就明白自己的定位了,首先长相,再是声音都不能出演正义凛然的侠者之类的,即使为了圆梦,梦也要照进现实,不能因为有这个资源可以随意乱拍而不注重质量,这名字起的够山寨,海报更惨不忍睹,这种类型片你不能够做主角,你可以求其次,找准定位用最大的能量来衬托主角也是很厉害的一件事,其实王宝强非常适合不痛不痒的在剧中挠大家的心,用淳朴本色来好好去演绎,不要想着有一天突破成为吴京甄子丹李连杰成龙甚至李小龙,根本不可能,只会被骂,但是没办法,谁让你有这些个资源呢。
不知道为啥这心操的稀碎啊,哈哈哈哈,从来没发过评价,真心替王宝强觉得可惜。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