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记不起多少次被《乔家大院》这个剧感动,反反复复看,总也看不够。
赵季平老师的配乐悠扬浑厚、格外牵扯人心,由此,山西祁县的那些久远故事像风中丝线一样柔棉,时刻缠绕着我的思路,DVD将百年前的影像清晰再现如旧梦,以致于分不清自己的前生是否与之有关,可见编剧和导演多么厉害。
如果一个男人不能那样去‘劈腿’,那么他不值得女人用一生去恨。
这是晋商乔致庸给我留下最深刻的记忆。
乔致庸有才,身处乱世、卓尔不群。
当乔家遇难而唯一出路是在千金陆玉菡和初恋江雪瑛这两个女人之间作出艰难抉择时,考验一个男人的试卷才真正开启。
要爱情?
还是要山西削面?
乔致庸最终选择了后者。
早年间,当江雪瑛情意绵绵穿上一件亲手缝制的大红色锦缎嫁衣时,古朴的圆镜中却映出一个内心纠结的乔致庸。
多年后,当江雪瑛在天牢下面亲眼目睹乔致庸伸出血手捧雨水喝时,内心累积的仇恨像一堵残壁徒然倒塌。
那个雷雨之夜,江雪瑛的耳边只有乔致庸呼唤她的声音。
爱之深恨之切,江雪瑛的前半生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乔致庸体会她的痛苦,却用后半生时间吃斋念佛、默默支持乔致庸也真正懂得了乔致庸。
前半生是一座坟,后半生是一间庙。
乔致庸用王维的《秋夜曲》做银票密字:“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一首诗是江雪瑛一生的写照。
失去江雪瑛的几十年漫长岁月里,是陆玉菡填补了乔致庸的平生所缺:银子,关怀,性爱,家庭,事业。
陆玉菡的生命意义就是为了这个男人而不断给予、给予、再给予。
给予就是成全她自己。
一份爱那么实在、那么妥贴,令人动容。
花甲之年,陆玉菡终于倒在给乔致庸送饭的途中,即便是生命的最后一段路,她也在给予中走去。
那一刻风把乔致庸的衣襟吹起,遥望静静卧着的陆玉菡,垂老的眼里饱含着感动和敬意。
也许做一个纯粹的女人并不难,一百年前的男欢女爱却成为如今都市剩女们望尘莫及的姻缘。
江雪瑛是风,陆玉菡是雨,风雨片刻将乔致庸的一生幸福撕裂开来扯为两段,如同剧中戴在江雪瑛和陆玉菡手上的两个玉环,世人永远说不情那一个更有情、那一个更有义。
乔致庸因‘劈腿’得到陆玉菡,得到那颗翡翠白菜,得到陆老丈人垂爱,得到祁县‘相与’们的人心,由此重振家业,造福茶农,货通蒙古,赈济灾民,汇通天下。
这样的‘劈腿’深情厚意、这样的男人大仁大义,值得女人用一生去恨。
牺牲个人幸福来保护家人、牺牲个人幸福去拯救苍生,乔致庸一生承受了许多‘小男人’无法承受之痛。
当我想到如今很多人放弃‘爱人’选择‘富人’,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那点私欲和物质享受,由此更加喜爱‘乔东家’的作为。
“为人之本,是胸怀天下,让天下人食有粮,穿有衣,住有房”,这是一种大爱,大爱可以春风化雨、可以落地生根。
如今多少商人可以做到大爱?
多少政府官员可以做到无私呢?
一百年前的晋商风采是否可以再现?
一百年后的世人可以秉承可以做到吗?
大爱情深似海,如同乔致庸给江雪瑛下跪之前,毫不犹豫说出:我这辈子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祖先,唯一对不起就是你。
如同乔致庸临死前依旧努力探出手去,屏足气力帮助一只不能翻身的瓢虫。
他确实做到了。
几十年过去了,陆玉菡去世,乔致庸和江雪瑛已经是垂暮的老人,两人再次相见,一生的恩怨情仇,竟然在三言两语中瓦解冰消……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转眼间,红粉佳人成了鹤发鸡皮,雕梁画栋成了断壁残垣,当初我们为之斤斤计较的,耿耿于怀的,在我们要撒手西去时还会那么在乎吗虽然很不喜欢乔东家的性格,但乔陆氏的正室范儿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纯正剧范,以一个山西乔家商人的家族发展史来展现了那一段历史中商人的演变和商人心胸。
乔是个有胸怀有大志的商人,立志胸怀天下,也以自己的一生去践行这一点,汇通天下。
乔的感情世界也是丰满立体的,面对危机时,在初恋和事业助力之间,选择了事业。
而两个女子,以各自不同的爱的方式出现在他的生命中,但都爱得深沉。
陈建斌,在这部剧中展现了特别好的演技,乔致庸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当然,剧中全是戏骨,全是戏精,每一个人物都很出彩,包括反派。
非常值得一看。
全剧主要由长兄辞世,弃考从商,求娶玉函,重做霸盘,走通茶路,初识票号,北京建号,承接官银,锒铛入狱,毁家纾难,禁足山西二十载,承接运送军饷,上京讨钱,再次入狱,慈禧出逃,迎驾获免,国家危难,汇通天下串联而成。
前期的乔致庸意气风发敢作敢为,在日渐衰败的基础上,带领乔家走上了一片新天地。
中年的乔致庸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虽然认同了自身的商人身份,但真正的理想却是报国。
晚年的乔致庸则更具有阴郁和困惑,为何他的生意蒸蒸日上,可他的大清国却已经是风雨飘摇?
为何他一生的理想已经实现,他却只是变成了一个守着一屋金银的老财主?
这部剧的优点在于没有塑造任何一个完美的形象,每个人都受到他们的性格、背景和所处时代的限制。
其次,全剧的节奏掌握非常精妙,快速推进,环环相扣,不使用多余的手笔去描述冗余信息,以小见大的表达了时代的变迁。
但叙事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同样也为本剧带来了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在江雪瑛、陆玉函和大嫂等女性人物的描写上,都显得过于偏执而人物扁平化。
看过《乔家大院》的观众除了对乔致庸一生的经商故事印象比较深刻之外,还有就是他和陆玉菡、江雪瑛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陆玉菡和江雪瑛这两个女人分别代表着乔致庸想要过的两种人生,一个出生在典型的生意人家,从小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生意上的门道和场面她都见过,她有财力,也有作为生意人的精明。
选择弃文从商的乔致庸真正需要的恰恰是这样一个可以在他经商途中懂他并与他患难与共的好“相与”,剧中的乔致庸每次遇到难题时,陆玉菡都能与他说上话,理解他并帮助他。
另外一个则是温婉隐忍,有着一介文人妻子传统形象的江雪瑛,两人青梅竹马,早已情意互通,定了终生。
如果乔致庸按着之前他自己所规划的人生轨迹那样走完一生,那么江雪瑛绝对会是一个与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好对象。
只可惜乔致庸被迫弃文从商,从此便与他的初恋雪瑛擦肩而过。
剧里时不时地会穿插着乔致庸内心对于两个女人的纠结,同时也是他对两种人生的纠结,他会在玉菡帮助他度过一次次危机之后抱着玉菡说道玉菡是他的福星,然后欢闹一场。
也会在欢闹之后独自一人念着一首诗词,仿佛在思索着另一种人生。
剧里的乔致庸的纠结大致有以下情节:一:弃文从商的乔致庸在面对家族产业的破产危机之时,一开始是选择绝不屈服去娶陆家大小姐的,他只要江雪瑛,后在嫂子和家中众人的一再跪求下,他走投无路绝望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去见江雪瑛的那个雨夜,他看着穿着红嫁衣的雪瑛实在无法开口说出要另娶他人,匆匆离开后在雨中淋了一夜。
二:洞房之夜,乔致庸还是放心不下雪瑛,丢下新婚妻子但只走到了雪瑛家门外,大喊了几声:“雪瑛,江雪瑛”,无奈离去。
三:新婚后,玉菡帮他找父亲借到了银子,在嫂子的开解下,乔致庸知道了玉菡的良苦用心与付出,终于交出了自己的真心与那一缕头发。
四:在玉菡帮他一起度过高粱霸盘危机,他保住了乔家的祖业,对得起死去的大哥的时候,他没有去与玉菡的新房,而是去书房呆了一夜,那一夜玉菡在书房陪着他,而他应该在想着当初的选择和现在的结果。
一夜过后,他看着陪着他的玉菡,恢复了往日的生气抱着她一路欢闹。
五:在得知雪瑛要嫁给大烟鬼何继嗣时,他匆匆赶到雪瑛家阻止其不要跳入火坑。
玉菡帮他劝住了雪瑛,他的内心应该是非常感谢和敬佩身边的这个妻子的。
六:贩茶回来看到书房变样、窗花消失时,他借着酒意要大闹家宅。
七:得知雪瑛男人已死,他终于没能忍住差点与其私奔,待孙茂才等人追上他,他恢复理智,从此两人分道扬镳。
此外,剧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小细节……陆玉菡虽然不是乔致庸一开始的心仪对象,但是她聪慧、热烈,懂得乔致庸内心的从商理念并支持着他。
面对新婚时冷落她的丈夫,她没有大吵大闹,直奔主题谈起乔家当时的处境以及解决办法,实实在在地帮丈夫找父亲借到了银子。
然后又主动找借口让丈夫睡书房,给了丈夫一个台阶。
面对爱情勇于追求,面对情敌不退缩,从第一次见到乔致庸开始,陆玉菡便折服于他的人品和才学,芳心暗许,之后面对丈夫更是主动表达了倾慕之情。
对于江雪瑛,上门劝她不要为了赌一口气而嫁给大烟鬼,表现了她的大度。
之后更是大胆地将乔致庸的书房变了样,将书房窗户上雪瑛亲手所剪的窗花撕掉。
当然她最大的好处便是她的给予给予再给予,每次在乔致庸决定干一件风险极大、周围人都在反对的事情时,她总是在精神上和行动上予以支持。
在去南方贩茶,尤其是在连孙茂才都反对的开票号的事情上,只有她默默地支持着丈夫,几次当掉传家宝翡翠玉白菜,只为了丈夫心中的商业理想。
这个女子是不一般的,处理高粱霸盘危机时,她帮着丈夫去京城放假消息;当老家盛传丈夫死于京城太平军战乱,股东们上门讨要股银时,她一个大着肚子的女人直接让人将这些相与亲戚赶出门外;
最后她也是死于给丈夫送饭的途中……这一辈子,娶到陆玉菡的乔致庸是有福气的。
江雪瑛是乔致庸的初恋,她剪的窗花陪着他的十年苦读,她绣的香囊陪着他的科举考试,观音庙里有他们非卿不娶非卿不嫁的誓言,每每想起对方时,他们都会到那座观音庙里祭拜。
如果乔致庸的人生真的如他之前所规划的那样读书、科举、做官,那他们一定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几番挣扎,雪瑛还是嫁给了何继嗣,落得个领养孩子、年少守寡的结果。
当雪瑛拿着灯笼看到何家留给她的堆积如山的银子时,她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为什么现在才给她这么多银子,晚了啊,别人已经用银子买走了她的挚爱。
大年夜里,她一个人含着泪吃着正宗的年夜饭,以后每年都是那样。
因此她要报复乔致庸,多年来,她一直不计亏空和乔家在生意上作对,后来更将乔致庸偷偷埋葬刘黑七的事情捅给了朝廷,想看看他的下场。
可当她偷偷到天牢看到满身伤痕并在接喝雨水的乔致庸时,她的不忍与歉疚都在那一滴滴泣不成声的眼泪里了。
乔致庸似乎也感受到了躲在角落里偷看他的江雪瑛,大喊着:是你吗?
雪瑛……那个雨夜,乔致庸的呼喊声一直在雪瑛的脑海里回荡,而后雪瑛出了三百两白银将致庸从牢里赎了出来。
十几年后,乔致庸在乔家堡开粥棚赈济灾民,几乎就要倾家荡产之时,雪瑛在翠儿的劝说下也搭建了粥棚,解了乔家堡破产之危。
雪瑛在经年累月的独孤中似乎也懂得了乔致庸当初的无奈和内心的理想。
多年以后,已经年迈的两个人在陆玉菡的葬礼上再见,三言两语便将这辈子的恩怨情仇说的烟消云散,乔致庸跪着说道:我这辈子上对得起大清,下对得起乔家,唯一对不住的就是你,人老了,账不能欠,我给你还了。
雪瑛淡然地笑了笑,示意一切已然过去了,转身蹒跚而去,乔致庸闭上了双眼。
关注微信公众号 又见旧时光 更多剧评
这部剧最珍贵的就是生动形象的再现了晚清的民间生态图,无论是孙茂才卖花生、还是老丈人卖玉器、祁县的农民、小贩、做生意的商人,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晚清民间图景。
以“江湖之远”的刻画为主,最后几集又有“庙堂之高”,二者相融合,好像陈可辛的《投名状》一样,虽然“庙堂”的文戏很少,但是“江湖”的着重笔墨更体现了“庙堂”的威严,天子不是说谁想见就能见的,不怒自威,过去的清宫戏太多,让人们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庙堂”也就是那么回事,其实不然,慈禧太后一道圣旨就可以让乔家最后富可敌国,实现汇通天下,而乔致庸自始至终也不过是一面之缘,即使曾国藩平定太平军叛乱也不过是跪了一小会儿,说了几句话。
胡沅浦原型是曾国藩,不知道为什么,曾国藩在《魂断太平》也是不用真名,以陈阔川为名。
乔家以祁县为据点,生意遍及北京、天津、苏杭、内蒙古、恰克图、武夷山……,可谓“富可敌国”!
乔致庸被圈禁10年,生意也越做越大,因为他之前定的规划是✓的,有他没他无所谓,执行人ok就行。
小时候和妈妈一起看的,只记得妈妈说过,这个女的是山西的女首富。
(指马伊琍那个角色)此剧配乐也是一绝,很好听,很应景!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张之洞
再有钱也得跪着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唉,真的好想躺平
总的来说有些细节没做好,比如银子的数量有的地方对不上,特别是前期去包头做高粱霸盘的那段。
乔致庸从陆家借了先后借了100万两银子,全部拿去收购高粱和马草,而剧中邱东家从别处拉来的银子是30万辆,最后乔家的存货全卖给了达盛昌,这笔账显然不对。
小说中写明达盛昌从别处一共调来80万两银子,又借了40万,一共120万,最后把乔家的货全吃了,这样乔家还赚了20万,这样才对。
另外是开票号的事,剧中的很多细节没有交代好,比如陆大可拿出来的银票是多少钱,能让北京最大的票号兑不出银子,剧中广盛源为了摘大德兴的摘牌,送去了12个金元宝和12个银冬瓜,金元宝一共值9.6万两,这两个加起来实际不到50万的银子,是没办法让大德兴拿不出银子的,小说中的处理是金元宝160个,银冬瓜60个,确实是差点让大德兴拿不出银子了,但是陆大可找人从广盛源借了200万两的银子,又找了几个和广盛源有过节的人,陆陆续续兑走了超过300万两的银子,最后乔致庸拿着那160个金元宝又回到了广盛源,广盛源拿不出银子只好认输了。
小说的处理要好很多。
陈建斌太老,演不出年少气盛的感觉,把他和崔鸣十对调一下比较好,崔鸣十看起来不到30,做个大掌柜太年轻了。
剧中还有很多人物的细节都没有处理好,比如孙茂才,这是一个很有计谋的人,剧中把他的形象给弱化了,很多正面的话和事都让乔致庸去说去做了。
另外陆玉涵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她能在没出嫁前帮她爹看帐,就说明这女的脑子聪明,人也精明,但是婚后直接就是隐形了,还有江雪瑛,剧中没有交代她是怎么放下对乔致庸的仇恨又为什么收购了乔家的生意最后又还了回去,在小说中是因为江雪瑛去了那座观音庙,看到了修葺一新的寺庙,通过庙祝得知了乔致庸对庙祝说的那番话(小说里有),从而决定把已经收走的乔家产业还回去,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剧中没有处理好这个重要人物的心理历程。
还有就是密字的问题,这个问题剧中和小说都有,就是太简单了,拿二十几个字去对应一串数字和日期,实际上只需要不到10张银票就可以把密码破解,这是很简单的密码学。
还有,我个人觉得作为一部商战片,剧中没有几个能让我称赞的商业情节,主人公做的几件大事,特别是发了财的那几件,都是有极大风险的,它就像是德州里的梭哈,赢不一定赢多少,要看对手下多少注,输就一定是满盘皆输,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大商家会做的事情,这是个小问题吧。
乔致庸谷子里并不是一个商人,他想的不是赚钱,而且做事,为国家,为百姓做事,他为了做事可以不计成本,不惜性命,这一点在剧中末尾他为左宗棠筹措粮草可以明显看出。
在小说中,他随大军西征押解粮草,实际上差点死掉,左宗棠把他的后勤商队当成一个诱饵,去吸引西藏叛乱势力的主力军,他带兵从外围包围,乔致庸对此一无所知,小说中是铁信石拼死保护,乔致庸才幸免遇难,但最后铁信石身中七刀而亡。
总体来说,乔家大院给我的观感并不像一部商业戏,而是乔致庸沉沉浮浮的一生。
如果按现在的观点,《乔家大院》就是一部有着历史原型的杰克苏逆袭史。
主线还是乔致庸怎样在晚清历史的洪流裹挟中风云激荡的商场浮沉。
主线里面穿插着经商之道,商业潜规则,拆解的一个个小案例对当下从商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总的说来这部剧主旋律是炫耀诚信做人、敢闯敢拼的晋商精神,侧面也为山西品牌文化打造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部剧为什么好看呢?
宣扬主旋律的剧比比皆是,乔家大院甚至没有过于强调主旋律。
《乔家大院》着力与讲故事,讲述乔致庸和他的乔家大院里的种种浮沉、爱恨嗔痴。
导演想讲述的是人的造化。
导演胡玫的选择和拍摄非常具有文学性。
首先大体框架是《红楼梦》式的,主人交际,下人日常,仔细看层层关系是很分明不含糊的。
日常衣食住行,八大碗,烙饼卷菜。
下人的婚嫁丧娶、插科打诨增加了剧作的“实”。
再看主角的关系线,其实现在看来是非常“雷人”的,乔致庸、江雪瑛、蒋玉涵的三角羁绊,乔家大嫂和孙茂才的绝恋。
人人都是爱情脑,因为爱情变好变坏,其实对观众的说服力不大。
但幸好碰到好的编剧和导游、演员,又一次文学化处理了这些弱项。
首先蒋勤勤饰演的蒋玉涵是有着非常浓厚的琼瑶色彩的。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蒋玉涵在剧中是恋爱脑,虽然聪明果决,但还是委身乔宅给男主作陪称的。
如果没有蒋玉涵展现才干、一心襄夫的情节,这个人物是很寡淡的。
但是蒋勤勤颜值演技太能打了,人设讨喜,况且当时和四爷戏假情真,夫妻档演戏太难得了,代入感强。
蒋玉涵是非常让人想到家庭生活的女性。
江雪瑛是剧里最好的角色之一,非常立体。
这个角色演不好的话,就是《还珠3》里的怨妇紫薇;但马伊琍老师演技在线,完全不是琼瑶剧里的紫薇。
这个角色走的是性压抑的张爱玲路线。
张爱玲笔下的《金锁记》、《怨女》,曹七巧因爱生痴;江雪瑛则直接黑化。
马伊琍前后期完全是两种地域性格,恋爱时是爽朗大方的山西女孩,失意时又是细腻敏感、心思玲珑、手段精明的上海女人。
马伊琍竟然不露痕迹地把这两种地域性格糅合到角色里,真的非常厉害了。
江雪瑛有沉沦,有挣扎,可怜可恨又可敬。
她设计让乔致庸入狱,却在最后赎他一命;为了保住秘密想给出嫁前的贴身丫鬟下毒,但在最后一刻又放弃了。
她是个疯子,却有着异乎常人的冷静。
比图孤注一掷和乔家作对,但同时把何家生意做的有声有色不输乔致庸,禁闭鸦片馆。
蒋玉涵和江雪瑛实在是一组好的对比。
林黛玉薛宝钗比不出胜负,涵瑛二人也不分伯仲。
蒋玉涵一开始就才干卓越,识宝爱才,最后回归家庭,获得幸福;江雪瑛在一开始展现的是渴望家庭幸福的小女人形象,丧夫当家后又一挽狂澜,成为商海纵横的一树槐花。
乔致庸、蒋玉涵、江雪瑛实在都是人中龙凤,两两吸引,在人生的路上有失有得却患得患失,令人叹惋。
除了琼瑶、张爱玲,还有一种风格叫“苏童”。
你可以没读过他的书,但张艺谋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大家一定看过。
苏童的作品表现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戕害,乔家大嫂曹月枝和孙茂才的畸恋,孙茂才性格的一步步扭曲,曹月枝寂寞的一步步瓦解,但在重重变故下,悲剧还是意料之中的收场了。
这是时代的悲剧。
所以我说,《乔家大院》好看,好看在从导演,到编剧,再到演员,一众主创人员文学素养非常好文学处理能力高,值得当下借鉴学习。
1.本剧胡玫导演作品,胡导作为一个女导演以善于拍帝王戏、男人权力争夺戏出名。
《乔家大院》是晋商题材,远远不如《雍正王朝》和《汉武大帝》精彩。
2.本剧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编剧不行,年代感不如《大宅门》清晰,故事节奏前面拖沓,后面又太快,最后有画足添蛇之嫌。
感情戏太多,另外台词对白有些地方凌乱,就破坏了人物性格的连续性。
尤其是乔致庸的台词。
3.本剧选角失误首在男主角,陈建斌不适合这个角色,这是胡导的最大失误。
陈建斌用力过度,浮夸太多,有些时候和马景涛咆哮帝有一拼。
4.陈建斌失误在于自己太多的个性化,始终是任性和冲动的,没有表现出一个儒商的风貌,也没有表现出乔致庸的转变,人物影响单薄。
比如第一集书生意气,参加恩科却睡着了,这样显得态度不端正,显示才华不应用这种手法表现,要知恩科三年才有一次,机会多难得。
5.背景,乔家起死回生,乔致庸岳父起了很大作用。
这就是背景。
娶个有钱的女人,有个有钱的岳父做靠山。
且不管历史上真实情况是否如此,这样拍会削弱乔致庸这个人物,不能体现出他的能力。
完全是靠女人去借钱周转。
假设没有这个有钱老婆呢?
那看样子乔致庸一事无成了。
说到底,还是编剧太过于随意,无知。
对晋商和乔致庸没有做深入研究。
6.片名叫《乔家大院》,实际上都没涉及到这个建筑的历史,这个宅院是乔致庸什么阶段大规模扩建的,都没交待。
这些都是编剧的问题,整体上很乱。
如果有人想看商业史,这部片不合适,那还是去看纪录片吧。
7.性,这个呢倒是很真实,乔致庸对江雪瑛很爱,但是结婚后尤其是和陆玉函上床后,态度马上开始180度改变,这就是性的力量,他只是偶尔想起雪瑛还有点愧疚罢了。
新婚以后,有很多性的场面,当然了,比较隐晦。
8.平台,孙茂才在乔家发挥了才干,离开乔家过了一段落魄生活。
这就是平台的力量,个人是渺小的,个人是需要依托于平台的。
倪大红这个演员,有人说他面瘫,他和陈建斌可以对比,陈建斌就是用力过度,倪大红这个才是一个老戏骨。
另外,孙茂才关于票号问题,说到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等一段话非常有道理,今天也是如此。
再牛逼的企业家,也别想控制金融,不然会被上面搞死。
孙看透了历史,是个人物。
后面孙又去做官,孙的确是有才华的,问题只是最开始他太穷了,他缺乏物质力量。
后面有了点积累,才华就可以得到发挥。
9.蒋勤勤真的好美,另外,好多地方和孙俪真相似。
相比之下,我还是认为蒋勤勤比孙俪美。
蒋勤勤在本剧是成功的,显示出手段、聪明才智、干练。
女主角OK。
如果没有蒋勤勤,本剧就完蛋了。
10.马伊琍演的江雪瑛,OK,演出了一个女人的悲哀与痛苦报复。
11.从新闻上看到,陈建斌本人拍本剧有很多现场改编和发挥,可惜他不是周星驰,配音也是他本人,他过于自信了,配音如果自己水平不够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比较好。
陈建斌没有演出乔致庸波澜壮阔的一生,始终是一个任性冲动的乔致庸。
拍伙计脑袋,虽然有显示亲密,但是这么做有不尊重人的做法,比如马旬,人家都做了大掌柜了,你还拍他合适吗?
不像一个大儒商。
陈建斌没有那种文化底蕴,光喊着汇通天下的理想。
这就好比一个初中生天天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口号一样可笑,你没那个层次,就别说那个话。
12.本剧很多配角都是很精彩的,比如铁信石、曹掌柜等等。
唯独陈建斌主角失败了。
我本人觉得应该请陈道明或者陈宝国,亦或是本剧中潘为严的扮演者更适合演乔致庸这个角色。
13.个人与历史,剧中乔致庸没有摆好自己的定位。
《乔家大院》就是胡遍捏造的典型!
啥玩意!
骗我看了三十多集,忍受了无数主角乔致庸与怨女江雪瑛矫情造作狗血涟涟的藕断丝连,还有周围一概龙套多余无谓的煽风点火,竟然突然给我来个帮刘黑七收尸去了。
连忙上百度查一下,刘黑七到底何许人也?
咋我上历史课学太平天国史的时候没听说过这号号称劫富济贫胆大包天的人物。
一查,NND,居然是个汉奸!
不单是个汉奸,而且是个嗜做奸淫掳掠的枭匪!
就算要崇拜宋江要向古往今来无数的梁山志士致敬,也不需要挑出个这样的人渣放在电视屏幕上让当今如小女子一般无知的群众来沉痛思索及感叹主角乔致庸的用人不避和侠义心胸吧!
胡玫,你是想耍耍我们吧,还是把小女子当白痴了?
你要江郎才尽的话,就别来拍这不知所云的电视来招人现眼。
重开头看到现在,就看到那乔二像个愣头青一样抒发他那为国为民要努力赚钱的伟大言论和他跟他那青梅竹马无休止的让人腻味得不成的腻腻歪歪。
当我上百度查历史上真正的乔致庸资料的时候,人家却说真正的乔二一辈子总共娶了六个老婆,每一个都是续弦的,哪里来这么没男子气的藕断丝连又累人累己啊?
看到这里,我真怀疑,胡玫你为了弄你这部主旋律,到底把多少张三李四的搀假了进去?
到底有多少是真的?
真实的乔致庸我想你是表现不出来了,满篇的口号掩饰不了这剧中乔二夸夸其谈的实质!
哪有一点务实中庸的晋商风貌啊?
你欺负我不是山西人吧?
装模作样地打出鸿篇巨制的态势,却上演这么些狗血淋头虚假浮夸的戏目。
这可不是《乔家大院》,应该叫《戏说乔二》!
还是CCTV的收视冠军,TMD我服了!
我妈还说好看,这么腻歪的剧情,真不知道哪好看了。
商战部分颇不错,但我一想到其中不知有多少是搀假的,我就没心情了!
胡玫你把我当白痴耍!
爸妈在家里电视上点播了前三集,接下来自己看了剩下的,伴我走过了身体上很疲惫的一段时间,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飞机,离家的日子里~陈建斌真的是撑得起大主角,蒋勤勤也真的好好看呀!
看不起乔致庸,敬重陆玉菡,心疼江雪瑛。
小时候看的。。。
乔致庸疯了没有不知道,陈建斌是真疯了。勉强听到34集,实在顶不住撤了。
又成就了一对恋人啊
太无趣
陪着我妈看的
浮夸的剧本,陈旧的时代有什么可称赞的
虎头蛇尾
不明白为什么要用那么多配音。
为这个家庭心痛了好久
这是乔家后人使银子拍的戏吧,真是虚伪至极啊。乔二除了投胎好,哪还有什么能力,虚伪、中二、幼稚、愚忠。早年靠老岳的钱,靠孙茂才的才,干了几件事还都惹祸,后期纯靠潘为严,靠朝廷关系,一边用着一边嫌弃着,又当又立,真不用关系,别攀胡大人的高枝啊。现代人还说他什么经商智慧,他除了莽哪有什么智慧,聪明都算不上。另外孙茂才是怎么被赶走的,电视剧里不一定是真实故事吧。电视剧前半截还是好看的,全体演员演技在线,后十几集不看也罢。
可能看的太晚了,总觉得是曹操和司马懿
陈建斌表演风格很浮夸,换个人演绎应该会更好
“大清国都要忘了,我那点委屈又算个什么?我现在把银子给他们,那是给咱自个的人,难道要把银子留给洋人? ”差评!
陈建斌像个疯子一样在剧里又叫又跳就看不下去。看到自己老婆辛辛苦苦生下了双胞胎还在坐月子差点还别人私奔了。果断弃。
乔致庸是个充满烂漫色彩的SB
一般吧,当年没看完。
蒋勤勤长得真好看!
以前消磨时间的众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