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人很多年很多年看过TVB,这节目重新吸引我关注。
拍的很不一样,真切认识到扶贫现状!
以前对于"扶贫"只存在文字空洞认识,从没想过国家还存在那么艰难的一些人。
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很震撼那里的孩子梦想如此的简单。
放在我们这就属于"废弃人生"!
可看着他们憧憬的,说实话很匪夷所思!
这甚至是在国家努力下,才脱离原先更艰苦条件下。
希望祖国原来越强大,让更多人民得到温暖幸福生活,"共同富裕"也得到实践!
感谢女主持人敬业,感谢这出色团队,中国缺这样敬业之人!
中国加油!
冲着高分去看,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看了两集,没看出与大陆节目有何不同。
农民合村并居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计如何保障,而节目里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靠年轻人去专业合作社打工来养家糊口。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蔬果种植来说,小农经济的效率其实是高于规模种植的,更不要说专业合作社几乎就是骗补的代名词了。
更可怕的是大规模制造出的无地农民,生计谁来保障?
是靠灵活就业自生自灭?
还是靠政府福利超前覆盖来拖垮工商业?
须知拉美的前车之鉴。
农民当然可以自愿搬迁,但不能因此没收农民土地啊。
如果非要搬迁,为什么不搞集体合作社而要搞专业合作社?
确权不确地也行啊,好歹给上楼农民留条退路。
节目制作组也许真不懂,也许听从指示乱唱赞歌,也许两者皆有。。。
读奥派经济学书籍,总觉得世界靠理性人为了个人利益辛勤奋斗,自然可以得到整个社会效率的最大化。
没有必要干预个人的人生。
可是,当遇到还没有拥有私有财产意识的人,这个理论体系就瓦解了。
这些年回四川老家,昔日光秃秃的大山,变得郁郁葱葱。
以前人们依赖自然环境求得生存,过度的索取对环境的破坏形成了恶性循环。
人和自然的环境变得极其紧张。
而现在随着异地搬迁等扶贫政策的落实,这种恶性循环终结了。
人一生,贫穷是最可怕的,给人的感觉就是无助无力无奈,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人踹不过气来。
在没有基本的生存权利的时候,任何其他的权利都是奢望,更不要谈什么实现人的梦想了。
而现在国家从教育,基础设施,医疗保障,创业等等全方位扶贫,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真的是一件值得给予最高荣誉夸赞,功德无量的事情。
从事扶贫工作的也是一个个伟大的人。
很多少数民族直接跨域了几千年的社会演变直接来到了现代。
我们的国家正在变得更加文明和富足。
这难道不是人权的最高表达吗?
看了两集,结合自己的工作说一下扶贫的困难之处: 2020年,我们单位申请到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2021年3月正式启动,但是在启动之后最大的困难是村民搬迁。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就是“扶贫”的再升级,意在解决农村居民点分散、住宅质量差、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有待提升、收入低的问题。
难题:劝说同意村内异地搬迁。
在合理沟通协商后把村民老房子全部推倒重建,其中三通一平,设计、建盖住宅等一系列的钱由政府出资,但由此引发出来两个小问题一个是村内异地搬迁有个别村民因村内搬迁后离原本的农田会产生更多的距离,因此导致不愿意离开老宅基地;其次是村内异地搬迁无论搬迁前不具体考虑是否具有多间住宅,推倒重建后按户分房,每户分一间三层楼带花园的别墅,最终,因该问题导致整个项目耽误了近3个月,犯了抽肥补瘦的错误。
解决办法:就是按照纪录片里面的,发展特别产业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
土地由政府牵头帮村民整理,整理结束后由村民自主经营,社区居委会成立合作社,村民占股51%,政府占股49%,共同经营蔬菜、文旅民宿等产业;其次由政府牵头引进生物医药、康养等项目,然后由村民大会表决是否同意引进,村民大会同意后,引进企业向村民购买建设用地,村民得到第一笔钱,村民的分红比例按原本《土地承包证》的面积占整理之后总面积的百分比进行分红,然后在《招商引资协议》中明确本地村民在企业的最少人数,确保村民不会因为失地而失业。
一切不愿意搬迁的始终是因为村民害怕因失地而失业,其次是村内的“裙带”关系,在建盖房屋时充分考虑村民意见,让他们自由选择愿意和谁做邻居。
解决这些问题之后现在已经开始建盖住宅了。
≠分页最终事情记录,最后还是失败了,项目没有推下去,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是村民集体抵制。
支持我们的村民大概是毛主席所说“中小贫农”,平时温饱,刚刚到达温饱的好同志。
抵制的中坚力量是村里面有较多房屋的村民,有村民的房屋在村内有近十栋自建房住宅,我们想通过以村民违法占用耕地及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方式拆除“一户一宅”之外的房屋,但是这样做只会家居“政民一家”的初衷,不符合人民至上,最终我们也没拆,也没建。
设想中的新农村没建成。
有幸去过四川,很美的地方,很安逸,很巴适,之前也有想过,扶贫,扶贫,到底扶了谁,之前也有设想过会有很穷的地方,之前看了纪录片,也会疑问,为什么不离开呢,后知后觉才明白,不是不离开是不知道,山的那边到底什么样呢,没人去过,没人知道,看的多了渐渐明白了走出大山真正的含义,不是不走,只是怕,真的很庆幸生在中国,沐浴春风里。
看之前一直在想,怎么不进城呢,谈何容易,没有钱没文化,打工都没地方住,不是不想是不能,城市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立足之地。
进了城农业也是大问题,总不可能全部进城无人种地吧,农业国家之本,好歹也是生计的一种。
扶贫时间之长,花费之多,不能一蹴而就,不了解不知道,这的确是个大工程,光是游说村民干活都是个大问题。
钱得当面更不用说了,真的是要有计划才能按部就班实施,随然钱是国家印制,但是多了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庆幸国家各方面计划周全,发展的很好。
关于学生没有文化的问题,也明白了不是不想学,是根本不清楚学习是什么,十几岁就去打工,第一次走出大山,外面的世界多姿多彩,没有文化,每个月靠着打工的钱,有吃有喝,就算让他回去学习也是个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放任她们不管,连最基本得都不懂,久而久之是不是会造成一部分人会因为接触到某些不好的人或事,走向犯罪的道路。
早就听过这部纪录片,还看到该片获奖的消息,但一直没有下决心把它看完。
一来是有关扶贫的纪录片本就不少,二是对香港视角下的“扶贫”究竟如何还存在疑问。
最近看到B站上线了本片的第二季《无价之保》,又有了想看的冲动。
既然如此,就把第一步索性先看了。
看完之后,虽然没有特别震撼,但深感这部片子既全景介绍了精准扶贫的“面”,又不忘介绍各个扶贫案例的“点”,把点与面顺滑连接起来的,正好就是主持人陈贝儿。
整部片子看起来既像是主持人前往乡村体验生活,又能在恰当的时刻跳脱出来告诉观众:当前看到的幸福案例,只是我们国家精准扶贫千千万万个案例中的普通一个。
落专思达,深浅兼顾,这种分寸很不好把握,《无穷之路》的导演的确很成熟。
跟随着主持人的视角,从千尺悬崖上的阿土列尔村,到飞沙走石的“苦甲天下”西海固,再到“天堂之城”理塘,每个故事看似意料之中,缺乏戏剧性,但影片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就是,扶贫不是演戏,最需要的就是日积月累,久久为功。
12集中,摄制组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令人印象深刻。
希望有一天能够亲自去到这些地方,感受扶贫干部与群众的不易,更加对这片土地充满热爱。
这样的纪录片,原来出自最爱的TVB之手,小团队小制作,但是脚本和维度让人感觉清晰,从之前的贫困🆚扶贫后的改变。
耳目一新、主持人的功底和素养感觉都💯,希望央妈给类似这类的节目多来点经费,tvb yyds感觉今年的心中第一有了,在某埋上看的,如果画质能更加清晰一点就好了,豆瓣的第一个点评献给它了,值得一个五星在我心中
爬山涉水、无所不入,真正让大家了解到脱贫背后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脱贫前后的强烈对比,再次为生于斯长于斯而感到自豪。
总结了一下脱贫的思路:一、走出去+增值🤓1.四川悬崖村:建安置社区走下悬崖+现代农业产业园(人类高质量种田)2.宁夏西海固:吊庄移民+引入福建投资葡萄庄园、酒庄(山海情现实)3.海南鹦哥岭黎族:搬迁+种茶二、引进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1.云南怒江:修桥建路+溜索运输草果2.广西融安:电商扶贫:O2O营销新模式 3.贵州苗寨:重建村舍(感谢华润良心企业)、发展温泉旅游业4.云南孟连:种咖啡5.四川甘孜:旅游业+网红引流(丁真是真的帅🤩)6.广西乍洞:开路+改良升级农产业(外国友人Niko让人感动)三、扶贫先扶智:教育是消灭跨代贫穷的根本办法🤔职业先修:差不多中职贯通的样子 高考助攻:免费为贫困地区学生全科补习😀最后,汇总里面的国货品牌广西:融安金桔 海南:五里路有机茶云南孟连:卡蒂姆咖啡豆(天宇庄园)宁夏:贺兰神葡萄酒可能不全,如有欢迎再补充哈
首先是片名,相信大家也是懂得是双关,无穷之路,字面是说没有贫穷之地,还有应该就是延伸出来的,致富之路的无穷无尽。
地点的选择是精心选择过的多样化。
西部各地依据自身特点的特色脱贫路:生态脱贫、生活脱贫、生存脱贫等。
当然最为艰苦的是生存脱贫,这边的扶智之路也最为吃力。
国家在这些地方的脱贫路上花了大力气,金钱、干部、技术、人员和政策等各种往这边来砸,结果终究是好的。
难忘的是,西南重男轻女的边陲小镇走出的咖啡致富路,女主人那自信的眼神,风餐露宿的外貌下这份自信更是增添了些知性。
难忘的是,宁夏前后不同的生态环境,相信科技的力量,相信人为的力量。
都说中国是基建狂魔,这基建的手臂也触及到了贵州等地,让这些地方不再危险渡江,要致富先修路,路通了,基础设施上去了,财富才会过来,日子才会蒸蒸日上。
知道国家在这方面花了大力气,大概也知道这纪录片是给香港市民的知识普及,也正是因为这原因,主旋律偏强,仿佛是披着羊皮的狼,换汤不换药,没有让人看到惊艳的一面,看到最后几集已经腻了,不用看就知道大概讲市什么的千篇一律,没有讲到不为人知的一面,当然正是这方面的原因,才有感动中国的获得。
1、四川凉山悬崖村(2556级钢梯,2016年修,2020年搬到集中安置点)盐源苹果2、云南怒江石月亮村医邓前堆 体验溜索(拉草果)福贡马吉米村 美丽公路(2020年建好)普职教育融合学校 直过民族:特指新中国成立后,未经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
3、广西融安金桔4、宁夏西海固、贺兰神红酒、闽宁镇5、海南鹦哥岭、白沙6、贵州 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 剑河县 寨章村(2021年元旦交房)7、云南孟连阿佤山 咖啡QGRADER品鉴证书8、四川理塘9、广西乍洞村
在感动中国2021看到的。CCTV9纪录频道可以看高清版,粤语中字。调色看起来很舒服。很真实的纪录了这些年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越来越好了。
平时不看新闻联播 看看这纪录片也算关心了一下这个国家的发展了。
主持人的风格太接地气了。看到国家的扶贫变迁,感慨国家的伟大
看过一集不好不坏。
有些话有粤语说出来确实好听一些。
刚看第一集,实在看不下去了…纪录片已经失去了调查纪实的作用了…过多的话不便多说!
因为三年口罩灾害,那些去贫困山区发展助农产业的企业家的投资基本都打了水漂。那些被扶贫干部鼓励去城市里打工的贫困人口基本都回到了家乡。那些被鼓励改种经济作物的土地产出的东西,也因为物流受阻卖不出去。那些整村迁出,原址改造成旅游景点的地方基本上无人前往。10年来这么多人辛勤努力的结果,毁于一旦,真是令人扼腕痛惜。扶贫是艰难的,返贫是容易的。这部片子只拍出了扶贫之难,若能再拍个续集,拍一拍返贫之易,拍一拍这些曾经脱贫而露出喜悦笑容的人们,在三年口罩灾害的打击下,现在面临的困苦,这才能成为一部真正伟大的纪录片。
在陈贝儿拿到感动中国人物前,我都忘了标记过这部纪录片。虽然但是我觉得陈贝儿拿奖更多是因为她香港人的身份。但今天看完了纪录片,我觉得这个奖应该颁给陈贝儿,但并不只属于陈贝儿,陈贝儿只是记录者,采访者,传递者。这个奖更属于脱贫干部,更属于脱贫志愿者,更属于人民。中国人物感动中国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创造历史,我很骄傲也很自豪。我也很想哭,脱贫之路太难了,希望贫困永远不再笼罩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最后,一份赤诚之心永远留给我亲爱的祖国和人民,努力加油小杨。
中规中矩 @2021-09-16 16:50:29
老实说,中规中矩的讲故事,没有夸的那么好。其实类似内容央视《新闻调查》做过不少的。唯一好于那些片子的,就是主持人小姐姐说话很随和。
可能风格不太一样,或者我之前没怎么看过扶贫类纪录片?看完没啥感觉…关于国家为脱贫所做的努力基本都是字母视频流水带过,通过当地人生活状态的前后对比来体现,就感觉很普通…
节目很震撼,真实有诚意,主持和团队很拼。当你觉得tvb不行了的时候,总是来那么一下让你觉得还可以抢救一下。
染红之路
😁😁😁😁😁😁😁纯真极了
有得到就有失去,他们失去了什么?特区没落也是必然
卓有成效,在各种地方也能生存的人们太强大了。
有意义
找的贫困户也太脱离现实了,表演痕迹太重,如果这是领导视察我觉得没问题,但这根本算不上纪录片好吗,这种特意找来表演出来的贫困是对真正贫困人民的侮辱。
因为是hk拍的 所以更被推荐吧 还行 贝儿主持的挺好的 推荐粤语版
农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互联网扶贫……各型扶贫,勾勒出国家一条伟大艰巨而冲破艰辛的扶贫之路。看毕12集《无穷之路》,最想去的居然是最后一集里山林遍野清新苍翠的广西!首四集率先搬出无法想象、顶级惊险的四川“悬崖村”天梯和云南怒江溜索赫然眼前!才知道宁夏红酒最闻名,戈壁荒漠地带也能变为葡萄酒庄园。云南苗族如花似玉姑娘多,叶萍真厉害,女儿当自强!第11集”甘孜周润发“局长拍的宣传短片精彩看点纷呈,甘孜,理塘,景美,人美,男帅女美。大爱第10、11集沁人心脾,宜人养性,净化眼球的甘孜及理塘了!丁真珍珠,人如其名;看见丁真,如同吸入了通透清新的空气,光看一眼,已然被他纯洁阳光的笑容治愈和融化了心灵。圣洁烂漫的原野藏族美少年,全中国最绝世的美少年,正如那片广袤纯净、一尘不染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