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密探

밀정,密侦,秘密间谍,The Age of Shadows,Mil-jeong

主演:宋康昊,孔刘,韩志旼,严太九,申成禄,李炳宪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日语,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16

《密探》剧照

密探 剧照 NO.1密探 剧照 NO.2密探 剧照 NO.3密探 剧照 NO.4密探 剧照 NO.5密探 剧照 NO.6密探 剧照 NO.13密探 剧照 NO.14密探 剧照 NO.15密探 剧照 NO.16密探 剧照 NO.17密探 剧照 NO.18密探 剧照 NO.19密探 剧照 NO.20

《密探》剧情介绍

密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风起云涌的20世纪20年代,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场巨大的风暴之中。风云突变的京城,来自各国的势力碰撞角逐,危机一触即发。朝鲜人出身的日本警察李政出(宋康昊 饰)深得老奸巨猾的日本警务局部长东村(鹤见辰吾 饰)的器重,在一次追查义烈团的行动中,曾经的同事金长玉自杀,随后李政出成为了寻找义烈团领导人的急先锋。通过细心排查,李找到了金优进(孔刘 饰)所经营的古董店,而金恰恰是义烈团的干部。最近一段时间,义烈团策划将一批炸药通过火车从上海运往京城,计划炸掉日本警察局。金优进大胆将李政出引荐给义烈团团长郑彩山(李秉宪 饰),希望策反这个朝鲜人,帮助他们完成计划。无论如何,良心未泯的李政出被绑上了一条危机重重的小船,他不得不作出抉择…… 本片荣获第36届韩国影评奖最佳作品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老师与流浪猫异类之行走的古堡印度往事意大利制造准教授‧高槻彰良的推测第二季校花的贴身高手3天才捕手水底禁锢无人查收大宋少年志2方谬神探漠风吟简单西蒙男歌女唱幸福巧克力地狱猫仁者无敌午夜火车我的麻烦老友你好现任一生倾情魔鬼雷普利女神酒店第三季追忆迷局天才少年之暴风山庄红色夏天市长先生第一季图书馆员第二季贴身俏保镖乐高蝙蝠侠:麻烦重重

《密探》长篇影评

 1 ) 金知云很有野心的一部谍战片,只不过还缺了点火候

《密探》是我看过的第二部比较不错的韩国抗日电影,如果说《暗杀》是一部抗日动作电影,那《密探》就是一部抗日谍战电影,让观众很自然的想起国产优秀的谍战电影《风声》。

我觉得若论故事情节的悬疑性和戏剧性,她不如《风声》,若论叙事的节奏、演员的表演和动作戏,她比《风声》强。

韩国拍摄抗日电影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和史实做背景,没有和日本鬼子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正面冲突做素材,这种缺陷让韩国的抗日电影缺乏历史的真实性和厚重感,有时候感觉不伦不类、畏首畏脚的,感觉总是在依靠别人,自己没什么实力。

虽然不能拍摄大型战争题材的抗日剧,但是暗杀、谍战、破坏这种小规模的秘密行动韩国还是可以涉足的,于是就有了《密探》、《暗杀》这样题材的电影出现,这两部电影还是拍得有模有样,也许和韩国经典电影相比还有差距,但是比国产抗日剧还是强多了。

影片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三点,一是宋康昊饰演的摇摆不定的汉奸形象,这是我印象里大神宋康昊饰演的第一个坏人角色。

他把这个心存善念,但是对国家未来没有信心,墙头草两边倒的汉奸到被命运推动,随波逐流,最后思想发生转变,在敌我相差悬殊下仍然坚持抗争,成为英雄的形象刻画的层次分明,有血有肉。

宋康昊的表演拯救了整部电影一点也不为过。

第二个看点就是孔刘饰演的金优进在火车上识别汉奸的这场戏,紧张刺激,扣人心弦,让人印象深刻,也是全片拍的最出色的一场戏。

第三个看点就是对于斗争残酷性的刻画真实凝重,有些场景让人不寒而栗,心想要是没有钢铁般的坚定信念,是不能坚持到最后的。

观众对于革命先烈的精神和意志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主旋律电影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

当然电影剧情上的弱点也是很明显的,前面铺垫情节过于甬长乏味,故事情节太过雷同、缺乏创新,情节转折不够自然,主题也不够鲜明,故事代入感较差。

电影评介:(不错)

 2 ) 冲着孔叔而看的一部佳作

前几天看完孔刘演的电视剧《孤独又灿烂的神鬼怪》,迷上高大有型的孔大叔,特意找他其他的作品打算慢慢品味。

本来打算看电视剧,但是又觉得太耗时间,所以还是找电影,找不到其他作品的片源,只找到这部《密探》,所以就看了。

《密探》是韩国版本的抗日电影,少了些中国式反日情绪,观众比较可以抽离自身民族感情,用客观的角度去欣赏电影。

喜欢这部片子原因有三:第一,故事人物虽然平凡但刻画突出。

孔大叔演的古董商人、宋康昊演的日本军人,还有其他看完了也不大记得名字的抗日队友,比如说抗日团里唯一的女成员、出卖抗日团的狗贼、抗日团背后的领袖等等,每一个个体的形象都很平凡又鲜明。

这群年轻人抗日的手段和策略并不高明,正正是因为他们的行动拙略,更加让观众感受到普通人对日本人的憎恨和对他们的反抗。

第二,电影音乐选得好。

在后段日本军搞派对的时候,背景音乐的悠悠乐调和整个严肃的片子的调调正正相反,饶有意味。

就像在大敌当前的时候,明明是草木皆兵,但你却点了一口香烟,拿起黑胶唱片,播着小野丽莎的爵士乐曲一般突兀又合适,非常妙。

日本军长看到宋康昊和那封信那时候的神情实在看得太爽了,这轻快柔和的背景音乐就像在嘲笑他的无能和失败一般,again,非常妙。

最后,喜欢这个片子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我新欢孔大叔的存在。

非我偏心,但不得不说,孔大叔的演技真的很不错,的的确确跟普通韩国男星卖外表的高了好几个level,在古董商店和宋康昊谈天的时候诠释尔虞我诈的神情绪神态、在火车上为了躲避日军帮小屁孩抹屎擦尿的小心翼翼、下火车以后看见女主被日军抓走时候的激愤冲动、在法庭上宋康昊退场时候孔大叔回眸意味深长的一个微笑,还有,在监牢里面知道炸药成功引爆那欣慰的笑容......这些种种情绪孔大叔都演得非常到位非常入戏,值得赞赏。

虽然这部电影没有给人那种看完以后有:“哇!

这真的是一部绝妙的大制作啊!

”的那种感觉,是一部对我来说较为小品,但是又不是纯粹消磨时间的那种电影,毕竟是有历史背景,而且题材比较严肃,但是综合来说,我觉得是一部上佳的韩国电影。

港产片的时代过去,国产片用粤语来说还是“唔到喉唔到肺”,题材无趣又低级。

朝着如今的趋势看起来,韩国电影产业的潜力的确是无限啊。

 3 ) 片子只有2星半,再给打酱油的李秉宪 加半星,很勉强的三星凑合吧~~~

1:以这个演员阵容的这片来说,片子只有2星半,再给打酱油的李秉宪加半星,很勉强的三星凑合吧2:感觉这个主旋律大调调的感觉也很有我们国家抗日剧的影子了呢,而且审讯还没有我们满清十大酷刑来得惨烈跟新奇,谍战部分,没看到巧思,心理刻画上也不细致,靠正常发挥的演技跟颜值撑这么长的时间,当然看得会有点闷了;这片掉下神坛,深感,抗日题材,我们稍胜一筹,历史基础雄厚呀,虽然电影里拍得很优秀的作品我们也不多,但这片一个事实说得很明显,韩国也有用这么一票出色的好演员,拍出如此上气不接下气的片子太浪费宋康昊,孔侑,李秉宪三大这么有号召力的演员了3:前半部分拖沓得死,没有亮点,一度觉得,怎么这么流水线,各种弱,很多转变剧情根本就支撑不起来,后半段开始慢慢有了些意思,但整体依旧平庸,格局太小,就娱乐可看性而言,当然不如《暗杀》好看;4:恩,厚着脸皮点的三星火车戏,宋康昊跟孔侑都很有梗来着

 4 ) 2017影评第一弹#密探#

(预警:前方影评有剧透)凌晨12:35,镜头拉到刻在墙上的他奶奶的居然没有翻译的那句话,全剧终。

总体来看,还是出乎意料的好看。

剧情循序渐进,一波三折,甚至四折,孔侑和宋康昊的黄金组合着实给片子镀了金。

但一众小人物也没有逊色,活脱脱演绎在战争期间,抉择于自身利益和民族利益之间的众生相。

两个半小时,我也就碰过三次手机。

(真的算少)详细点评一下各方面。

剧情方面:前半段剧情较为缓和,但也符合常规,毕竟依我在学校学的小说情节发展规律来看,进入高潮的时间一定要充足且永远是要比高潮到结尾的时间久。

这段时间各角色也没有在摸鱼,处处是伏笔,且埋得很微妙。

包括金先生(原谅我看完电影总是神tm记不住角色名字)给季延顺拍的照,最后间接致死了延顺。

再来还有结尾处的交易场面,和开头相呼应,又是另一个为了利益出卖同胞的,又是一折,出卖的居然正是金长玉。

联想到被发现背叛组织的会岭,被枪决时说自己把组织里的人当亲人,当时可笑,如今看来也是别有深意。

每个人在战争的不安中都有所保留,每个人都在善与恶之间挣扎。

人物刻画方面:像我开头说的,演员团队是黄金阵容,搭档默契(前排表白孔叔叔)。

宋康昊对于角色人性的转变刻画的极其精湛,孔侑演绎对延顺无言的爱我到最后都没能自己看出来(蠢如我),韩智敏表现受酷刑的痛苦和差点被发现时的心理状态也是淋漓尽致。

好的演员,无需言语,也能传达情感。

就像巴金,路遥等名作家的作品一样,着重描写的多是神态,细节,和环境。

技术方面:作为心中有那么一个成为电影人梦想却根本谈不上资历的女JK,怀着钦佩之心,从技术角度看这部今年替韩申奥的电影,又是全新体验。

镜头的切换和角度,对角线构图,rule of third构图,灯光明暗处理......每一帧都呼应剧情,理由充足,不失美感。

唯一不足的,在我看来是配乐。

虽然配乐很符合时代气息,但总觉得偶尔会搭不上气氛,有一两次听着配乐出戏了。

最近看鬼怪才惊觉配乐吻合的爆炸效果。

作为一部申奥电影,点睛名句也是一定要有的。

分享一句电影里组织团长说过的话:“我们即使失败也要向前进,失败再失败,也要踩着失败向前进,最终战在最高处。

”不只是组织里的人,所有战争历史中,用看似愚昧的执着和信仰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的人,都是英雄。

人,没有信仰,就如同苟活。

但只求自保的年代,他们完全可以苟活一回,但他们不愿意苟活。

“最终站在最高处”也许不是革命胜利的顶峰,但一定是人生价值的顶峰。

孔侑最后倒在一缕薄薄的阳光里微笑死去,就是他人生价值的巅峰。

至少我,活过。

(哪位大神给翻译一下墙上这句韩语,感激不尽。

感觉会是电影最后一折。

韩国朋友翻译是说“团员们,我们来过”之类的意思。

表白孔叔叔

 5 ) 《密探》,一次不算太成功的突破

《密探》韩国正式海报这是一部上映伊始就经常和《暗杀》做对比的又一部韩国独立运动电影。

这是韩国独立运动类型片的又一次尝试,比起其他同类型的影片,本片也可以说是对类型片主题的一次突破。

--最近几年韩国电影质量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类型片的发展更是有着“国际风格本土化”与“类型片商业化”齐飞的态势。

就冲这点,中国的编剧和导演就该好好学学。

在韩国的类型片中,谍战片是一个进步明显的分支,这其中又包括“南北韩统一”与“朝鲜独立运动”这两个主要的小分支。

我看的不多,暂时觉得代表前者最高水平的电影应该是《柏林》;后者则没有哪部电影能让我觉得鹤立鸡群。

拍韩国独立运动类型片,其实是一个去化解尴尬的课题。

对于这个“尴尬”,很多影片选择避而不谈,更多则选择一带而过。

《暗杀》拍的那么好,豆瓣也就7.3分,我觉得这个是准的,因为这个“尴尬”没解决明白;而此片《密探》更是避重就轻了,评分自然也不会高到8,9分。

那这个“尴尬”是什么呢?

四个字,“为何坚持”。

韩国其实总也甩不开作为小国的尴尬。

跟能打持久战的中国不同,韩国小国寡民、科技落后、强敌掌控,临时政府流亡上海。

所以一批批志士赴死,独立迟迟未来,为何还要坚持,为何还能坚持?

《暗杀》中提到了一次,李政宰饰演的叛徒被问为何出卖同志:“我没想到会独立,如果知道就不会了”;而在《密探》中,则是孔侑等人一遍一遍地说教着“下一代传承”对独立运动多么重要。

这样的说教太不真实,太没有说服力,骗一骗想用东方谍战片换换口味的好莱坞还可能,想糊弄中国观众却难比登天。

我们的民众,从小就从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全民皆兵来抗战”的印象,课本里边记录着当年那个“以空间换时间”“打持久战”的战略的成功。

所以我们的抗战,没有无谓的犹豫,故事和人物都是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他们的走狗。

反观当年的朝鲜,狭隘的民族主义从一定程度上蒙蔽了他们的双眼。

政府忙着出卖祖国,高官忙着出卖同胞,所以那个时代的朝鲜人,反对民族的解放反而是“日治朝鲜”时期的主旋律。

不同于国内的“汉奸”,那些甘为韩奸的人不是因为贪生,更可能是因为对国家独立不再抱有任何希望罢了。

在对“为何坚持”这个问题的探索上,韩国电影人需要直面“韩国是小国”的事实,从而不再被狭隘的民族主义蒙住双眼。

只有这样,这个影视作品包含的“尴尬”,才有可能被完全化解。

--同类型的电影,主题的侧重也可以很不同。

《暗杀》主“杀”,重武;《密探》主“探”,重文。

前者的主题侧重于情节上的多变和不可预测;后者的主题则放在了一个韩奸转变为一个民族独立斗争战士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变化。

这个侧重点是在韩国以往的同类型片中基本没见过的。

正是由于《密探》主题侧重点的不同,使得剧情本身反转点的数量和质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看到豆瓣上很多人诟病剧情本身,我为国内的这个类型片的发展有点担忧,因为我看到的是一群看不见别人的好,甚至不解别人“标新立异”的意图就敢妄自批评人家“基本不扎实”的不懂电影语言的键盘党。

事实是,这部无法代表韩国电影最高水准的电影,都够中国的编剧和导演学上个不止三五年了!

--韩国的各种类型片都在寻求商业化。

谍战片作为商业元素最容易上手的类型片,更是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努力发展着。

可是“独立运动”类型片又是不太好扩大影响力的一个类型。

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使得这种类型片难以站在好莱坞那样全球主流的舞台,它能成为西方人的小食,却难以成为他们的主菜。

而在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中,中国观众也不会轻易吃这道主菜,因为他们已经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

国内的观众是被各种抗战片锤炼出来的群体,没有个剧情新颖的故事情节,韩国的独立运动片别想在中国挣太多钱。

这一点可以从7.3分的《暗杀》和6.5分的《密探》的对比中一目了然。

在导编演服化道都难分伯仲的两部电影中,谁的剧情新颖,谁就能赢得中国观众的心和腰包。

 6 ) 为了信仰,冲呀!

밀정#密探韩国版抗日剧,与中国类似剧不同的是,人物复杂性展现的更多,人本身是多面性的,一个“韩奸”其实完全可以再变成“同志”。

策反,打入敌人内部,让间谍成为反间谍。

当然,这种题材影片重心肯定是吊起观众的爱国心,描述为了信仰可以牺牲任何人包括自己这一高度,以牙还牙,还是通过血淋淋报复达到戏的高潮。

 7 ) 抛开民族狭隘性,我们看到了更有审美价值的抗日题材电影

看来民族自豪感超强的韩国人,也开始认识到自吹自擂的无聊和愚蠢了,也许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韩国人的诟病仅仅是出于讽刺心理,为了骂人而骂人,并没有深入了解那种民族自大心理的根本诱因,因为中国人也这么干,但凡一个人要是能清楚的看清自己的某个特征,就不会看不到别人的相同特征。

所以,从中国电影的发展来看,中国人早就厌倦了过分渲染民族自豪感的影片,过去那种抗日片,或者英雄主义电影早就没有了,这不嘛,广大观众对“抗日神剧”的鄙视就证明了中国观众在民族自豪感层面上的审美水平。

中国观众开始能够理性的看待客观事实,要求事实,甚至要求更可信的创作。

韩国观众在这方面不得不说,落后许多,特别是很多历史题材电影,我都不好意思看,渲染得真是有点太过了,我就不点名了。

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怀着真诚的心态,期待着去看的,盼望着韩国电影能够真正走出民族狭隘性的小圈圈。

果然,继上次看了《阿修罗》之后,我就感受到了韩国电影大刀阔斧地跑开民族狭隘性的巨大进步,虽然之前的《新世界》等电影也很出色,但仍然能够略微感受到一点油腻腻的味道,《阿修罗》的故事和角色设计则更加的真实,当然我又没当过黑社会或者警察,我所说的真实是我们广大观众愿意相信的真实。

这次看《密探》,纯粹是被宋康昊吸引,招牌,他演的电影错不了,但是一开始我还打退堂鼓,这抗日题材的影片会不会再一次把我恶心着。

但是事实却不同于往常,比那个《暗杀》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那个《暗杀》,大家慢慢看吧,对,还有那个《仁川登陆战》。

《密探》的故事情节本身虽没什么创意,但足够紧张,结构完整,悬念充足,合格的商业电影,没毛病。

可是值得称赞的是,虽然是抗日题材电影,本片却把抗日、渲染民族情怀当成了辅助载体,影片更多的是向观众表现了以宋康昊扮演的“汉奸”为核心的深处谍战漩涡的人的真切的心理。

影片中其他的爱国人士或叛徒都属于比较典型的设定,而宋康昊扮演的李郑出是非常有创意的角色设定。

李郑出一开始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汉奸”,他不是一个深藏不露,胸怀大计的爱国人士伪装成的“汉奸”。

他最后选择爱国是不假,但策反的理由可不是像其他影片那样,民族性像干柴烈火一样,被几句话感动一下就熊熊燃烧,而是日本人的压迫和不信任,加上义烈团的威逼,而逐渐引出了应该藏在每个人心里的那一星半点的爱国情怀。

这样的一个爱国转变反而更加的真实,也是观众认知所能接受的爱国热情的释放过程,既不夸张豪迈,也不是无药可救。

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爱国行动中,李郑出始终都是摇摇摆摆,没有表现出那种坚定不移的爱国热情,他的爱国抉择总是伴随着你推一把,我踢一脚,直到最后,他才表现出了成熟的,义无反顾的执行力。

观众们虽然学习过雷锋、黄继光、董存瑞,但是我们在银幕上不想看见那样的英雄,我们看不懂,我们更愿意看到现实的英雄。

有多少人能够在战场上无所畏惧,有多少人能够在严刑拷打下视死如归,当面对枪林弹雨,横尸遍野,自己生死未卜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做到一点恐惧感都没有?

太奇怪了,太离谱了,这不符合我们的认知,观众要看到他们能看懂的东西,而不是完全没有共鸣的神一样的存在。

为叛徒添加那么一点苦衷,为英雄添加那么一些怯懦,才更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

本片第一赞是能痛改前非,把渲染民族自大的抗日题材,(那可是抗日题材啊)退居二线,让位于人物刻画;第二赞是对李政出的贴近真实的刻画。

看来,韩国电影开始学会走上正路了,真正希望他们创作出更多符合观众什么口味的电影,多一些认同,少一些教育。

 8 ) 电影《密探2016》

电影《密探2016》,恨不喜欢这类的谍战电影,有点枯燥,特别是看了孔侑的《釜山行》,差距真的很大,日治时期的朝鲜很像是国民统治时期,整体电影的感觉也很像《潜伏》,不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就算是电影里有李秉宪,宋康昊,孔侑,但是情节真的不出彩,特别是开头金长玉逃跑时被子弹打中脚趾,徒手将脚趾掰下来,有点小恶心,太重口味了。

据说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改编,不过可能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吧,我确实没觉得有多少,2016年韩国青龙奖最佳影片,确实不是我喜欢的,还不如最近看的同样是韩国的《阿修罗》电影。

 9 ) "我们地狱见……"

1.宋康昊最后的庭审自辩这段,真的是满分,你几乎分不清他是因为下定决心为还没影儿的祖国还是苟且偷生或是双面间谍的背水一战……2.策反与反策反,虽然不是期待中的双方卧底"深潜",只是"爱国者"那种套路……难道是朝鲜地下党too young too simple?

3.团长除了喝酒还干啥了?

亲手锄奸也好吖

 10 ) 韩国抗日片

《密探》,韩国主旋律抗日片。

作为一个每天被各路抗日神剧狂轰滥炸的国人,这个主题的作品我已经麻木不仁了。

你再怎么编,我们都觉得不新鲜。

我国的英雄儿女,大至政委小至哨兵,街头艺人到和尚尼姑,哪个不是身怀绝技又深藏不露的世外高人。

抗日哪用得着什么飞机大炮,杀鬼子可以剑挑枪刺刀砍弩穿,手撕还能分个南北派。

什么民族大义、苦海深仇、儿女私情、黑白间谍,我们都有。

论场地外景,又怎么能比得过号称每年死日本人最多的地方——横店影视城。

朝鲜半岛的高丽人其实也是多灾多难的民族,被汉人,被辽,被蒙古,被日本…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被周边国家蹂躏欺辱的对象。

他们的命运,在古代被元明两朝和日本之间的战争胜负决定,在近代又由中苏日美之间的博弈所左右,抓壮丁当炮灰,民不聊生颠沛流离。

一个从小被打到大的孩子长大以后,最忌讳就是人家翻他的旧账和伤疤。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韩国人的爱国心,自尊心会那么强烈。

中国和日本打了八年仗,虽说狼狈不堪,但好歹没有亡国,但这八年就成了世代血仇。

朝鲜被日本奴役殖民了数十年,他对日本的仇恨就更加入骨。

所以说看抗日剧,感觉就是渲染我们被小日本一时欺负了,强盗来我家杀戮掠夺那股恶气。

而韩国电影,对日本有一种世代受其压迫,身份卑微渺小,对不公平命运的悲愤和强烈的呐喊。

电影节奏太慢,前一个小时都在慢悠悠的铺垫,我也没留意看,一直到孔侑上了火车之后节奏才开始起来。

虽说这次没有丧尸了,但紧张的气氛还是做的不错的。

中间也有点冷笑话,他和宋康昊在厕所里一前一后的出来,这画风有点不对啊。

松散的剧情,2小时20分钟的片长,如同他们仨喝的酒,用洗澡桶装的,来势汹汹看着唬人。

喝了那么多,连个睡眼惺忪口舌不清都没有。

铺设了那么长的前戏,高潮来得不猛烈不过瘾,肚子里咣当着都是水。

最后的那个镜头我很喜欢,孔侑躺在狭小的单人囚室,周围一片漆黑一无所有,只有一束阳光正好照在他的脸上,他微笑着睡着了。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密探》短评

当你在火车上看见孔侑,该如何自救?

4分钟前
  • 土豆儿
  • 推荐

引用一句话:“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中国观众面无表情” 并且,感觉孔刘和女主的感情戏跟玩一样的...搞革命眼神都这么苏有句我可以到底该不该说出口...

9分钟前
  • 指环魍
  • 较差

140分钟的韩国电影节奏还是被拖慢了,送这个片子去申奥大概是因为主旋律吧,好像叙事风格也是学院奖会喜欢的样子,但是肯定拿不了奖…

12分钟前
  • 玉木大河
  • 还行

把剧中韩国人换成中国人,就是一部热血沸腾的中国抗日片。

15分钟前
  • 荆棘鸟
  • 还行

宋康昊表演有点用力,一如既往的韩式精致

16分钟前
  • 金属
  • 推荐

和《暗杀》一样,韩国导演都驾驭不了中国浓浓的车墩风,导致这土意蔓延了整部电影。夜钓一场戏有些灵性,放在电影里也有一些微妙的效果。

21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上火车好看~

25分钟前
  • vanoracxn
  • 推荐

慢慢长长…上火车之后来点精神 最后来点精神…总之没啥意思…韩国也真是…拍个抗日剧还得来上海…接着期待一下孔侑下个月tvn的新剧

26分钟前
  • doherty
  • 还行

拖沓,墨迹。情节其实很简单,故弄玄虚的复杂。。。剧情硬伤bug太多

28分钟前
  • Wayne
  • 还行

节奏不快,但是够错综复杂的,是部佳片。

33分钟前
  • 莫逢
  • 推荐

为所有反抗异族入侵的仁人志士默哀。

34分钟前
  • 水妖
  • 推荐

6.4??为毛评分这么低?确实不如《暗杀》好看,但也不至于落在6分档

38分钟前
  • 温存Weather
  • 推荐

韩国的谍战电影剧情一直算不上特别好看,这点要跟中国谍战片学习。可惜了宋康昊孔刘和大饼。小姐比这部更适合送奥斯卡呢

42分钟前
  • 宋耗子
  • 较差

和《暗杀》差不多的水平,稍微次了一点,金知云老师正常发挥。

47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还行

进了京城以后节奏有点慢,一般吧

49分钟前
  • momo
  • 较差

本以为孔刘大叔+火车会擦出不错的火花,结果除了服装设计和演技,其他全程掉线。剧情平铺直叙无悬念无张力,宋康昊演的警部两次内心转折太过突兀,精英密探对战的智商含量都能被国产抗日神剧轰成渣。有道是,一辈子严防死守抵不住一缸子白酒。扇脸无影手大好评。

51分钟前
  • ANNA
  • 还行

电影很长~~~但没感觉长度。人物很多,但剧情都只围绕2个人展开,所以能拍成这样,算不错了。结局太悲壮

52分钟前
  • mr.b
  • 推荐

中国人不会对这部电影太感冒,因为所有情节似曾相识。但它的好处就在于复原古早味的抗日谍战片的气氛,一门心思搞事业,不过分煽情,也不玩歪的邪的,更不过分拔高,刑讯场面拍得很疼,失败和失误的经过拍得又蠢又惨。甜大饼和咸大饼的比拼,一个总能力压,一个总能艳压。永远加多一颗星,给孔侑。

56分钟前
  • 纳德性
  • 推荐

噫,不得不说宋饼叔叔真是个有蜜汁CP感的男人,然而两饼CP才是王道啊王道!

58分钟前
  • CathShero
  • 推荐

演员高配,剧情不够,演技来凑,思密达的又一部抗日片!

1小时前
  • sonnylonely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