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主演是五月天,但时时刻刻都觉得像是在看苏打绿MV的一部电影啊。
导演还是想要尽可能地讲很多东西,讨好各种面向的观众的,所以在叙述一个带着文艺气息的爱情故事以外,还夹杂着对两岸关系和父辈关系的探讨。
整体的观影体验是愉悦的:青春靓丽的刘亦菲和邋遢酷帅的陈柏霖,附上诚品书店,还有五月天(阿信年轻时候也太嫩了)。
但是,有一个大问题:刘亦菲和陈柏霖不来电啊。
二位的演技都是好的,我真心觉得演的好,但就是没有名为chemistry的东西,让人看的时候总沉浸不下来。
另:石头的演技不错嘛。
总之,如果你喜欢五月天,喜欢台湾的风景,或者想看看美女帅哥休息一下眼睛,这部影片很适合你。
十九岁阿磊(陈柏霖 饰)跟很多时代年轻人一样喜欢追星,他与几个死党都喜欢五月天这个乐队,更一起维护属于五月天的网页,他们竟然充当乐队的成员给其他歌迷回信。
阿磊在网络上以虚拟的身份结识了同样喜欢五月天的瑄瑄(刘亦菲 饰),瑄瑄是哈尔滨京剧团的学生,她趁着随团到台北表演的机会偷偷到了三义。
瑄瑄要求与阿磊见面,更要求阿磊能带她到三义去,更不可思议的是当他们来到了三义,瑄瑄要求阿磊闯入一位老妇人的住宅里。
两人双双被带到警察局。
这时候阿磊才知道她是来自哈尔滨的,却不明白她要到三义去的原因,对于瑄瑄的行为也深感困惑。
然而,短短的数天相处中两人的情感更加深厚了。
瑄瑄还是离开了台北,阿磊却与她失去了联系。
日夜想念瑄瑄的同时,阿磊也决定到三义,去发掘瑄瑄的秘密……
第一次写影评,冲着天仙姐姐的颜看的 ,14年了,在B站看的是剪辑版的电影以刘亦菲为主,67分钟,对整个故事的路线不是很了解。
但还是想写份影评,算是人生影评的开头。
分两个部分1是表达我对刘亦菲美的认识,2是说我对整个电影背景的认识。
1:我是97年的在我的记忆里只有神仙姐姐的神雕侠侣,很小时看的几个片段,认识只是遥远的天仙确实美,但和其他的女明星美的没有区别。
再后来神仙姐姐退隐了,大概在我对世界认识最基础的几年,所以虽然一直听说刘亦菲美,但是像标签一样的美,觉得没有灵魂或者说有些俗,再后来看到这个片,见到豆蔻的刘亦菲,算是认识了她的美先说五官,之前一直认为迪丽热巴的颜无人能敌太完美,但当年的刘亦菲胜过迪丽热巴,刘亦菲的五官在于浑然天成,每一处单独看很美,组合起来更美,无死角,一颦一笑都有韵味,是飘着仙气,自然娇嗔有傲气但又落落大方,天仙的身材和气质柔中有型,常说女生变美要找一个目标,对于大部分女生,刘亦菲却是是终极目标了。
2整个电影讲的是台湾与内地的种种牵连,哈尔滨的喧喧和台湾的阿磊正好承载了两岸的联系,这并不是一个普通青春片或是五月天的音乐电影,应该说上升了一个层次,冯小刚的芳华是说经历了战乱的时期的情怀,那这部就是两岸冷战的后遗症,用青春的视角唤起人们对台湾同胞的重视,由于历史原因,有那么一批人 背井离乡无法回归家乡,他们都是最简单的普通人有父母有后代,无法团聚的痛是实实在在的,需要有人把这样的状态挖出来并示众,算是展示也是思考。
整体可以说是一部既青春又有深度而且美的电影,第一次影评,词穷且胡言乱语,留作纪念。
打算看这个电影,是因为有五月天在里面跑龙套。
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瑄瑄的家看着那么熟悉,看着看着,终于发现,那也是我的家。
在人人网还叫做校内网的时候,看到同学分享视频,五月天的《时光机》外景取在了哈尔滨。
还不习惯听歌同时看mv的我,看了好多遍,仔细辨认画面里的场景在哪条街。
外地人对于哈尔滨的了解,除了寒冷,冰雪,还有什么?
我初到沈阳念书的时候,当我向室友怯生生的介绍到我的家乡在黑龙江的时候,有几个辽宁本地人一脸茫然的神情,我想我也许应该说得再详细些,于是我进一步介绍道,我家在哈尔滨。
她们恍然大悟:哈尔滨省是吧?
我听说过。
我不禁哑然。
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帮她们这些纯理科生温习中国行政区划,这些都是后话了。
只是,当时除了对于她们地理知识匮乏的震惊之余,了解到,哈尔滨远比黑龙江闻名得多。
这部电影的在2004年上映, 那时候,哈尔滨还没有换市长,没有重新规划,道路没有拓宽,没修地铁,瑄瑄爷爷给小朋友发橘子的那片棚户区还在。
顾乡大街大概还没有完全拆毁吧。
但是我的爷爷已经去世了。
瑄瑄爷爷说五月雪像极了家乡的大雪。
人只有思念家乡的时候,才会把见到的一切都跟家乡比较,就好像心里一直念着一个人,看到某个陌生人,哪怕只有体型相似穿衣风格相似,也会觉得她像极了心里的那个人。
也许瑄瑄是在收到爷爷寄给她的《摇滚本事》之后,才愈发强烈的想去见见五月天。
那张让瑄瑄爸爸痛哭的车票,让我想起了,爸爸收集的火车票,那些从我上大学起,每次回家用的火车票。
整个电影的剧情从头到尾我都猜得中,却偏偏猜不中我也想家,我也想念爷爷了。
电影《五月之恋》
一周一影,聊聊电影 不知道发什么神经,突然想考古刘亦菲和陈柏霖早年的青春片。
当时,我还不怎么懂事,只记得两位主演绝美的脸庞,今天,我才将这部电影全部看懂。
(本文共2600字,阅读约需10分钟。
) 《五月之恋》想必大家对这个名字有点好奇,确实,他就是跟台湾摇滚乐队五月天有关。
五月天一共拍了三部围绕自身乐队的电影。
分别是《五月天诺亚方舟》、《五月天追梦3DNA》以及《五月之恋》。
五月天成为了时代的文化符号
前两部都是以乐队演唱现场为主题穿插故事。
而在《五月之恋》中,电影则有自己的主线,而且还是两条,一下子有了深度,颇为特别。
下面开始来看看梗概吧 故事梗概“五月雪是什么花?
”瑄瑄一直追问阿磊。
瑄瑄(刘亦菲饰)是哈尔滨戏曲学院京剧系的学生,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是五月天的死忠粉。
当时,已不再是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而是大家都使用E-mail、漂流瓶大胆交流的时代了。
她一直以为自己与五月天有邮件来往。
而在另一边的台北,五月天怎会自己回复邮件,当然是由自己的站长管理粉丝事务啦。
五月天的吉他手石头的弟弟,阿磊(陈柏霖饰)就是管理员之一。
面对瑄瑄,年轻就是拽的阿磊,当然不会透露真实身份,而是冒用五月天队长阿信的名号,这样瑄瑄兴奋不已。
甚至开始手写繁体字的日记,记录与阿信的来往点滴。
京剧班子要到台北演出了。
瑄瑄很开心,她要踏上这片对她而言很特别的土地。
她邀请“阿信”(阿磊)带她到三义、胜兴车站、到一座山间的小屋、带她看五月雪。
刚被哥哥鄙视完吵完架的阿磊无处宣泄,一口答应了。
然而年轻人就是年轻,网友面基也不定个暗号,就相约在诚品书店见面了。
阿磊在书店看了好久,碰上一个鬼鬼祟祟也在偷瞄别人的女生,他的直觉,她就是瑄瑄吧。
还躲在别人背后偷看,撞倒了旁边老人的书。
左看
右看
撞掉了老人的书 瑄瑄等不到人,只好自己乘坐火车前往三义。
阿磊则死命跟踪,终于,给瑄瑄留下了极差的印象。
这张图出自这部电影哦 瑄瑄跟着阿磊到他家,追问为何欺骗她,冒用阿信的身份。
其实,瑄没来之前,就察觉到了阿磊肯定是冒牌的,但是,她也只好当他是阿信,因为她来这里,除了演出,更重要的是要寻找别的东西。
瑄瑄又拉着阿磊来到三义,来到停运很久的胜兴火车站,闯进山间那一幢小房子里。
瑄瑄看着墙上那副黑白男人的照片,看了好久好久。
一路上笨手笨脚的阿磊怎么也不会想到,戏剧出身的瑄瑄身手了得,翻墙逃跑不畏高,把阿磊衬托成一个铁憨憨。
由于阿磊真的很憨,两个人都被后面的保卫抓到了警察局。
幸好房子的女主人来到说屋子很整齐,没有丢东西,才得以平安脱身。
两个小可爱
看着房间里的黑白照片好久好久 两个小屁孩在一起玩了几天,但是演出终究是要结束的,瑄瑄要飞回哈尔滨了,也要离开这个憨憨了。
这几天沒有发生什么,但又好像发生了什么。
喜欢这种,《爱在黎明破晓前》的唱片室也有这番景象 阿磊经常发mail给瑄,但从来都没有得到回应。
只收到了那一本日记本,里面夹着一张五月雪的书签。
这张书签,让阿磊又回到到山间的那幢房子。
我小时候不懂事,只记得到这里。
而电影的第二条线才刚刚展开。
开头为什么瑄的目的地这么明确?
一个车站、一个房子、一朵五月雪?
阿磊回到那个房子,问房子的女主人。
原来,女主人的丈夫,不是本省人,是当年随着部队来到台湾的。
他在哈尔滨本身有妻子。
他离开后,妻子才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他后来回老家探亲,发现以前的家都变了,还多了一个儿子,让他有些适应不了。
儿子自己也成家了,有一个女儿,叫瑄瑄。
儿子也常来台北探望这位不相熟的父亲,表示不管你是否愿意回老家养老,我都会好好待你。
老父亲并非绝情之人,只是在这边扎根多年,也放不下。
他时常想念他的孙女,那个喜欢五月天的孙女,也时常怀念哈尔滨的雪。
台湾有一种花,叫五月雪,花落之时散满山间,像极了雪。
在他生命最后阶段,他时常坐在曾经工作的胜兴火车站眺望,时常到山上看五月雪。
他迈着老腿到了台北的诚品书店,买一本五月天的书,倒霉被一个小年轻撞到了。
他到了五月天的路演现场,在一群疯狂迷妹里,突兀的看着,想到底是什么人,自己孙女这么喜欢。
他又制作了一张五月雪的书签,想一同寄给远在哈尔滨的孙女,老父亲还委托教美术的妻子画一幅大大的五月雪,但是没有画完,老父亲就去世了。
五月天真实参演,阿信看到老爷爷惊讶又有敬意
可爱的爷爷 五月天就是火,他们要到大陆巡演啦。
石头抓着阿磊跟他们去,并买好了北京到哈尔滨的机票,塞到阿磊怀里。
阿磊背着那一张画完的五月雪,飞到了北京。
但是瑄瑄此时在南方演出,阿磊並沒有见到她。
于是,他天天都来学院门口,问保卫瑄瑄回来了没有,保卫很凶,说他也估不准时间,多的十天半个月,也有可能明天就回来。
可能是面对憨憨,每个人都会变得柔和起来吧,保卫又是给冻坏的阿磊解放帽子戴,给他热红薯吃。
最后签证到期,磊还是没有等到。
阿磊把那副画交给保卫,交代让她交给瑄瑄,随后就坐车去往机场了。
暖心的保卫叔叔 阿磊在车上,对着窗外白白的一片发呆。
突然,瑄瑄在窗外敲醒了他,车开动了,死活不停。
瑄背着画筒骑着车拼命追赶,眼看追不上,边抽出那副画,拉开。
车上的阿磊看着白白的路上那一朵温柔的五月雪。
菲包好可爱
爱上刘亦菲了 爱情线 台湾的拍摄纯爱功力还是很不错的,淡淡的很纯真。
(同时推荐同样是陈柏霖主演的《蓝色大门》)本文也不对这条爱情主线做过多的阐述。
很喜欢电影里,每个人都可以纯真的去相信。
(说一句,刘亦菲真的很美,很可爱嘻嘻嘻,很多美照都出自这部电影哦。
) 两岸线 如果该电影只是单纯的单线电影,我肯定不会单独写推文。
我认为,该电影能够超脱五月天系列电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后半部分这条两岸线。
不知道是编剧故意为之还是我过度解读,老父亲对哈尔滨的情怀,像极了台湾老一辈对大陆的情怀。
本生于此,但挡不住后来在别处扎根生长。
他留恋着,但也不能放弃新的生活。
电影拍摄当时,两岸文化交流往紧密,大家也视为一体,吐槽着各自地方的口音。
后来也不知何时,中间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这对老夫妻,让我想起了当年我交换时候的房东夫妇。
为了迎接我和舍友,他们在楼下等到了晚上12点。
已有七十的老爷爷还帮我把很重的行李箱搬上7楼。
有一次,我为了用户访谈的作业,冒昧的询问房东是否可以上门拜访。
奶奶很惊讶,表示很乐意。
她说,这是她第一次收到交换生这样的请求。
奶奶怕我不认识路,提前很多接我,回答我很多问题,介绍她的家人的故事,老爷爷年事已高,是个权威的气象家,退休也一直在工作,经常到大陆开研讨会。
临走的时候两夫妇还请我吃好吃的鱼排饭。
奶奶说她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没有什么味精,食材新鲜的餐厅。
房东说,台湾很美,但是最美的是人。
我知道,其实不管身在何处,最美的风景,总是那些人。
(图片源自网络)本文为作者原创,请勿转载。
虽然某些地方刘亦菲演的有点点作虽然陈柏霖的头法笑死我了虽然哈尔滨人萱萱并没有儿化音但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五月之恋青涩 纯粹 美好
这里真的笑出声浓郁的台湾腔ps.16岁的刘亦菲嫩得能掐出水来(现在也好美啊 真的是仙女啊啊啊啊)以前的柏霖和现在的柏霖 都好帅呜呜(台湾腔好苏哦
很多年以前第一次看,真觉得一般。
后来的几年里,有反复看过几遍。
一遍比一遍深刻。
最近,又看了一遍,因为,我遇见了和电影里相似的情节。
我也想去你的那个会飘雪的城市,看你曾看过的风景,呼吸你曾呼吸过的空气,感受你所有的感受。。
在电影五月之恋里最喜欢这个镜头:刘亦菲站在满山桐花的山路上白花缀绿海等的人还未到独自对着这五月雪唱起了要相逢。
除非是。
梦里。
团圆。
想起李义山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果然是清丽极了
还记得初中的时候,每个清晨骑着自行车上学去,撑着因为疲倦而蜷缩在一起的眼皮,头顶的灰白色,不知道是阴霾,还是早晨的朦胧。
我总会经过新建的薛福成故居,看着带着江南味的建筑,粉刷过全新的白漆,沉在城市凌乱的一角。
那时候的我,看生活里的任何东西都是不顺眼的。
我还在学校的作文里写我觉得这种故居的新建在我看来是多么荒唐。
不知当初是谁推掉了原来老宅的墙,又兴师动众再重建起来,用全新的一砖一瓦来标榜官方对文化名人的缅怀,可却又收取着门票。
当时我实在看不出这样的意图,只觉得是那些人对历史的痕迹做样子式的纪念,给他们脸上贴了些金顺便再捞点门票钱。
有一天,在外婆家,舅舅和我谈起崇安寺边新建的阿炳故居。
我一听,乍得冒出的是同样的对新建的所谓故居的轻视。
舅舅却略微激动起来,说,那里都是我们童年的回忆啊,看着那些老式模样的房子,就像小时候一样。
我感觉心头突然被什么震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在房间另一头的母亲,她正在不紧不慢地给坐在轮椅上的外婆喂着饭。
那么一瞬间,我突然觉得充斥着自己的愤怒,鄙夷,那些我视为力量的狂妄,被一种静静流动过的东西冲走了。
我妈妈小时候和三个舅舅在老图书馆边上的老房子里长大。
临近城中公园和崇安寺,想象中很有小城中心温暖安逸的味道。
我想象中母亲长大的那地方,有着瓦砖堆砌的屋檐,以及些许坑洼的青石路。
看着舅舅谈到新建的故居时,脸上的那种久别重逢般的欣慰,我对这些新房子倒是有了些许认同。
我一个小屁孩,怎么可能真切理解舅舅在时间流逝之中寻觅到的亲切感呢。
我可以感受到些许,可是那份强烈又怎么可能相比。
扯得实在是远了。
说回到电影,当到了后半部分,开始讲起爷爷的故事的时候,前半篇若隐若现即将消失的共鸣感一下子浓郁起来了。
开头的时候讲到瑄瑄在哈尔滨的学校里学习京剧,这种主流外比较冷门的文化,一个青春期朝气蓬勃的姑娘。
也许只是我个人的缘故,我总觉得这样的姑娘是无比寂寞的。
这种寂寞不是需要身边有个谁来照顾自己,而像是期待远方某个明白自己的朋友的精神上的陪伴。
我不曾去过北方,看着电视里的画面,总觉得有种亲切感。
想象中哈尔滨冬季光秃的树枝,雪地里是不是也有一个姑娘哈着气回到家,然后看着窗外面,一个人不知道在寻找什么。
也许这只是面镜子,照的是寂寞的我。
不管如何,瑄瑄认识了阿磊,后来又有了遥隔两地不断的思恋,实在是美好的事情。
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了些什么。
对比之下,离乡多年的爷爷是多么的落寞。
爷爷是想回家的,可是他的家在哪里?
回到哈尔滨,故人已经不再。
自己的儿子,本该是多么亲切,可是见了面也只剩下不停的点头称道。
爷爷浓浓的乡愁,只好托在薄薄的五月雪上。
时间就这样子流过生命,带来了距离,又带走了些人。
爷爷落寞的终点,究竟在哪里。
我很恐惧,这种同样的无家可归,会在未来悄悄地落在我头上。
当我第一次登上飞往英国的航班,我的未来就无家可归了。
我也许会一直属于两种文化间的空白之中。
我可能会无法完全融入另一种文化,而当我回到故乡的时候,故乡也会变成我不熟悉的样子。
那我的依恋会是在哪里。
脑海里一直是电影里爷爷坐在铁路边长椅上的画面,这里不是故乡,可是故乡又找不到了。
生活在一圈一圈的滚动里变了模样。
面对着变化,只有过去所熟悉的可以给人以安慰,这就是寄托吧。
我们在年轻时候所接受的一切,都将会成为老去后所熟悉的挂念。
这点也许永远不会变。
爷爷的寄托变成了五月雪,瑄瑄的寄托还没开花。
如果有一天,人走了,花儿谢了,那还剩下什么。
不敢想象。
她要回哈尔滨之前一天。
阿磊送她。
她转身离开后,阿磊喊:你会打电话给我吗?你会打电话给我吗?
你会打电话给我吗?
脑子里一直挥之不去的张士豪的影子突然就站立了起来。
张士豪对孟克柔的坚持、倔强都还在。
只不过走过了蓝色大门的几年后,小士又遇到了另一个心爱的女孩。
电影到这里就该戛然而止的。
这样就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关于五月里一场青春的心动。
可是....
挺好看的,刘亦菲青春气息十足啊,画面挺美的
04年的夏天 ,我的初一暑假,偶然地看了这部电影,对剧情已想不起了,只是记得刘亦菲很美。
白开水剧情,流水账一样,无聊透顶
其实我是为了BENQ才看……BENQ粉……
没想到刘亦菲和陈柏霖还有这么小清新的电影…五月天不错…挺甜的…刘亦菲和陈柏霖都太好看了吧
无聊的片~~~~~
不知道为什么刘亦菲这演技还能出来演!陈柏霖真是那时候就苏啊
当然平淡的平稳的纯爱电影一直是台湾电影最棒的地方类似于日系纯爱细细品味是有它特别的地方,静下心来看一下也很有青春的感觉,所以我觉得不糅杂太多也是一种好的事情,因为青春的爱就是淡淡的平静的,棒棒糖一样不需要太多修饰和刻意深远,因为牵手坐上了永不回头的火车,那年天空很高风很清澈就够了
好久没看过这样的青春小清新电影了,全程为刘亦菲的身材和比例所惊叹,有些人是美女不在于五官,陈柏霖相比起来确实吸引不了我了,确实李大仁也不是无时无刻都有魅力,再有五月天也对我无任何吸引力,父亲和女儿两个视角的两条故事线穿插在一起也很生硬,整个故事都很无趣,能看完绝对是我太无聊了,以及好久没看过电影了
我如此喜欢这些初恋类型的电影 可能就是你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我很不想在乎你 因为我应该在乎的就是实实在在在我身边爱护我的人 我应该为他们而活 而不是那个都不愿意为我做出任何尝试、牺牲的你。可是我又在想 如果我当初没有选择断了联系 你至少能来看看我。但还是那句话 新地方我想给自己新的机会。
这是一部纯商业影片。五月天和陈柏霖是吸引我看该片的动力。
电影不是不能平淡,但你平淡的来要言之有物。就像小津的作品,看上去是白开水,喝一口却发现里面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而本片就是为了平淡而平淡了,甚至有些苍白空洞——太像流水账了,根本不能称之为“电影”,就算是三流纯爱偶像剧的节奏也不至于慢到如斯地步吧。但神仙姐姐刘亦菲真係好掂!
雷死人
总觉得这对情侣很不搭调。
刘亦菲多接点这种角色多好orz
唉,太平淡,这也能叫电影?大连小米!
刘亦菲的招牌肉脸一直那么可爱 消磨时间的神器 我一边放着 一边洗衣服做早餐吃早餐 洗碗 整理各种文档…… 然而 我还是很喜欢嗲嗲的台湾腔 所以给了两星 ^ ^
虚构的60天,比不上真实的第一天。 《时光机》。
剧情太傻了,女神再美也只值一星
电影本身挺一般的,四颗星全给刘亦菲。刘亦菲是那种清新脱俗的美,很舒服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