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尔:时代日记
The Andy Warhol Diaries,安迪·沃荷:时代日记(港/台)
导演:安德鲁·罗西
主演:比尔·欧文,Jeffrey Deitch,Jessica Beck,Bob Colacello,Christopher Makos,Vincent Fremont,Glenn Ligon,Donna De Salvo,Benjamin Liu,肯尼·沙佛,Jay Gould,Pat Hackett,周英华,Fab 5 Freddy,大卫·拉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简介:该片由监制瑞恩·墨菲和导演安德鲁·罗西共同打造,共六集,以惊人的信息量描述了安迪·沃霍尔的传奇故事,这些在他去世后出版的日记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窗口,带领我们深入了解这位艺术家非凡的一生。剧集开篇讲述了他在匹兹堡的童年,追溯了沃霍尔令人难以置信的多彩旅程,他以(既受人推崇又遭痛斥的)艺术家、导演、出版商、电视制片人、..详细 >
2019的8月在SF MOMA 看过他的专展。想想看了这部纪录片后去看该多好。
非常适合静心观赏的一部纪录片 配合low energy mood食用更佳
三星半 一部非常视觉化的纪录片,也呼应了波普艺术大师Warhol的名头。影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AI技术重现Warhol的声音,为观众阅读艺术家写的日记。但本片对其言论照单全收,缺少批判力,以至于最后像是纽约旅游局的文化广告片。
还行
andy warhol silver screen! 片头很可爱;以为是讲艺术创作生涯 but this was really about how andy being a human… 虽然有时八卦到有些无聊—-to me他毕竟也是art god一样的存在,他有那么多聪明的answers和奇怪的philosophy!最后安迪作为一个人类的故事结束了,最后出现宝爷的loving the alien让人好感动啊!
不是最传统的那种从出生到死亡的纪录片,对他艺术的解读一笔带过。和去年看的侯斯顿略有呼应,网飞的风格还挺专一。Andy的日记代表了更多他对纽约对艺术和世界的看法,更加带有私人的意味,但也许那也是他的一种虚构。最终也不会有人真正了解Warhol,他本身就是最好的艺术。
He cared too much about what ordinary people think, wanted to be accepted too much, but he wasn’t cliche, he’s queer, talented, weird, idiosyncratic, acceptance from mainstream couldn’t happen at that time.
时代造英雄。“𝐌𝐚𝐜𝐡𝐢𝐧𝐞𝐬 𝐡𝐚𝐯𝐞 𝐥𝐞𝐬𝐬 𝐩𝐫𝐨𝐛𝐥𝐞𝐦𝐬.𝐈'𝐝 𝐥𝐢𝐤𝐞 𝐭𝐨 𝐛𝐞 𝐚 𝐦𝐚𝐜𝐡𝐢𝐧𝐞,𝐰𝐨𝐮𝐥𝐝𝐧'𝐭 𝐲𝐨𝐮?”开头这句话很好概括了安迪沃霍尔,他精准踩在现当代艺术想要粉碎传统的时间点,安迪沃霍尔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他的艺术探索的社会性甚至远超它艺术性。
网飞最艺术气息浓厚的纪录片之一,阳光简直太美了,安迪喜欢的东西我几乎全被种草了。作为一个无性恋很能理解他对自己伴侣有距离感这事,以及他本人又冷又热的复杂性格。矛盾纠纷处理这些词贯穿他的一生。
关于一个时代的热烈与惆怅!感谢他们的存在!
一个迷幻的时代,听着AI Warhol平淡地念出他跟朋友们改变世界的故事,就够了
第一集,发现安迪沃霍尔的工厂和drag文化里的familia其实很像
没看完,抽空还要再看一遍
无论把安迪沃霍尔归类为怀疑主义还是享乐主义或是虚无主义,安迪沃霍尔这一生都揭示出一个清晰无疑的既定事实:艺术已经死了。留给艺术的只剩下奢侈品的外壳。
你以为小四从前抄袭别人的作品,了解安迪沃霍尔的人生以后你会发现。小四在抄安迪沃霍尔的人生·····
很好的纪录片。可能是因为以他本人日记为主线,此片完全没有表现出对安迪过度的崇拜或者怜悯的先决立场,反而时不时展现时代对他的批判,还有着重于他生命中较为重要的三段关系,都使安迪沃霍尔在我心中更加有趣和复杂。最终谁也没活过那个80年代。(就爱看八卦纪录片咋了名人纪录片没有八卦和艺术鉴赏网课有什么区别。。)
I’m watching TV, not living a life.
“machines have less problems, I’d like to be a machine, wouldn’t you?”
无论看过多少Warhol,永远都还有新的故事
感觉是豆瓣书影音用户和娱乐组用户合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