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双面劳伦斯

Laurence Anyways,永远的劳伦斯,愈伤愈爱(港)

主演:梅尔维尔·珀波,苏珊娜·克莱蒙,纳塔莉·贝伊,莫妮亚·肖克里,Susan Almgren,伊夫·雅克,Sophie Faucher,Magalie Lépine Blondeau,凯瑟琳·贝然,埃马纽埃尔·施瓦茨,雅克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法国语言:法语,英语,拉丁语年份:2012

《双面劳伦斯》剧照

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2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3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4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5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6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3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4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5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6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7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8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9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20

《双面劳伦斯》剧情介绍

双面劳伦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天空是我们的边界。”弗蕾德(苏珊·克莱门特 Suzanne Clément 饰)这样告诉那些好奇打探她对男友劳伦斯(梅尔维尔·珀波 Melvil Poupaud 饰)变性有什么看法的人。那是1989年,她相信她们这代人已可以接纳变性人了。只是无论弗蕾德还是劳伦 斯,都要用近十年时间发现,真正手足无措的是他们自己。电影以闪回倒叙的手法讲述一个女人同她的变性男友之间跨越世纪的情缘。对劳伦斯来说,变性是生存的前提,是令他在水底闭气30年终于呼吸的第一口氧气。然而劳伦斯只是决定了自己的性别,他没想过变性后的人生,他更没有想过,要用十年来验证和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恋人——弗蕾德的感情。 《双面劳伦斯》是加拿大年轻导演泽维尔·多兰的第三部剧情长片,也是多兰从影以来最富野心和史诗风格的作品。与前作相比,本片不再带有那么强烈的自传色彩。然而多兰巧妙的从特异边缘角色...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星辰预言我爱你惊涛飓浪勇者、辞职不干了女高中生僵尸玉水站之鬼地陷世界属于你岩浆毒蛛五鼠闹东京怒火营救第九部落去海边吧我叫MT之山口山战记电视拍手者蔷花,红莲回铭之烽火三月甜蜜计划布莱恩·波塞恩:有罪真假僵尸悠然见南山我们的生活我人生中最美的一周伯爵特笑训练营完美超越谋杀疑案妄想学生会高斯奥特曼观光路线丧尸围城:瞭望塔

《双面劳伦斯》长篇影评

 1 ) 要说爱,就不能只说爱。

1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选择在2022年的结尾打开这部片子,巧的是这也是一个跨越了十年的故事,从1989-1999.它的英文名直译其实是各种劳伦斯,我更喜欢英文的名字。

劳伦斯是复杂的,他是男人,身体里住着女人,他爱着一个女人,甚至到最后他都保留了他性征上的男人。

无论是他重生的1989还是全球都激烈的LGBT运动的今天,劳伦斯都无疑是特别的甚至边缘的。

但看完整个近3h的作品后,我想劳伦斯的故事可能只是使一些更普遍的问题极端化的一个载体。

故事里的问题甚至会让我想到最近看的《花束般的恋爱》,现实与理想,脚踏实地和在天上飞……所以爱情和面包真的是矛盾的吗?

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但找到关于自己的平和和身份的认同我想是每个人在成长路上都必须要攻克的难题。

理想与现实,两个人的分分合合,断断续续的激情与爱,最后落成了一句“脚踏实地”。

我想他们都曾经因为理想爱对方爱得死去活来,最后劳伦斯坚定的选择了自己,而弗雷德可能也在不断地摇摆和选择中,找不到真正的方向了。

我爱导演的先锋表达。

很难相信很多意识流的表现和先锋艺术性的镜头语言竟然至今仍能使我们惊叹。

很多的镜头截图就是艺术,狂放又细腻,这对于观众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视觉享受。

4:3的画幅配合一些人物的特写和导演特殊设计的场景,真的是让人想疯狂截图。

 2 ) 没有纯洁的凝视

在一双双窥探的眼睛下,在断续地采访中,我们穿过那扇门,回到了多兰出生的那年,回到了劳伦斯重生的那年——1989年。

那年劳伦斯30岁,在他生日当天,在他快要死亡前,他决定从闭气30年的水下浮上来呼吸第一口氧气,他决定把被自己偷走的人生归还给那个存在于他身体里的女人。

然而这个决定必定会给他的生活带来翻天复地的变化。

至此在复杂而艰险的过程中,劳伦斯用十年的时间见证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爱人、伴侣——弗雷德从愤怒,到接受,到伤害,到疏离,这不仅是他们的爱情,更是劳伦斯痛苦的解脱之旅。

弗雷德与劳伦斯是一个整体分化出来的两个个体,他们彼此相爱,相互连结,可以说弗雷德是男性的劳伦斯,劳伦斯是女性的弗雷德。

劳伦斯爱弗雷德,不是去占有,而是要成为。

弗雷德爱劳伦斯,不是爱他的性别,而是爱他的人。

但与此同时,弗雷德不能背弃自己想要一个真正男人的欲望,而不再做男性是劳伦斯生存的底线,所以,从一开始,他们的结局就注定分崩离析——一个拥有真实却艰辛,一个温和走进平淡。

影片伊始是以“抑制”的画面阻挡着我们的视线,仿佛我们就是被观看的对象,正如纳尔逊·古德曼所说——没有纯洁的注视。

而这也预示着劳伦斯拒绝正常性别所即将面临的环境,虽然那时的蒙特利尔已经算是自由的城市。

当劳伦斯告诉弗雷德自己的决定时,弗雷德质问他为什么不告诉她自己是个同性恋。

但劳伦斯并不认为自己同性恋,他不爱男人,他只是错误地成为了男人。

这种复杂的性认知和性取向让一切都变得模棱两可(与之类似的还有《双面罗密欧》)。

影片自始至终并没有涉及药物或者手术,尽管劳伦斯以女性形象示人,但他可能是异装癖而不是跨性别,即使他跟踪弗雷德到三河市在决定做女人的六年后,弗雷德遇见他,将手伸向他的胯时,劳伦斯的回答是:还不到时候。

这是对传统性别认定的质问,劳伦斯从未获得女性身份,因为根本没有女性让他成为。

在死板的原则和被束缚的自我下,劳伦斯只能通过诗歌去打破,他和弗雷德不止一次地提到黑岛,仿佛那是他们能逃离当下的乌托邦,而事实在那他们也暂时获得了片刻的欢愉。

在影片的某些时候,多兰给了我们希望,但却是为了告诉我们现实的残酷。

初次以女装上课的劳伦斯获得了学生的理解,但最后还是因为家长的投诉被学校辞退。

弗雷德告诉劳伦斯未来一起面对,但最后还是自己无法承受选择离开,人们口口声声说着这是个自由的世界,但最后还是对劳伦斯不公的境遇冷眼旁观。

影片结束于他们的分别。

当他们多年后再见面时,没有了激烈的纠缠,剩下的只有死水般的平静。

弗雷德中途去洗手间,劳伦斯独自离开,在劳伦斯离开的时候,弗雷德也从洗手间出来了,这种命定般的巧合却是在分离,这是否也是多兰隐喻。

影片在镜头语言上,凝重而压抑的慢动作塑造出了情感和气氛,成为了电影情绪表达的核心。

多次运用的游离式镜头与镜框式构图以给人被禁锢被限制的感觉。

这种禁锢不仅是对角色,同样也是对观众——阻碍观众与舞台的交流,增强了距离和疏离。

大量肩部以上的背部跟拍,让观众无法感知角色表情,进而凝视背影,这种特写同时具有了视觉修辞功能,成为了多兰电影的特色。

在电影美学上,影片丰富运用超现实主义元素,劳伦斯在弗雷德承认自己爱上别人时从劳伦斯嘴中飞出的蝴蝶,两人相约去黑岛时从天而降的衣物,弗雷德在知道劳伦斯还爱着她时浴室里的瓢泼大雨,这些意向元素不受理性的任何限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和道德的偏见,是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以表达真正的思维过程。

双面劳伦斯虽然脱离了之前浓重的自传色彩,却仍然体现作者电影风格。

秉承之前多兰一直为之着迷的欲望:内在的欲望、时间的慢化、钟爱的事物出现在眼前、满屏的色彩。

这些艺术化的幻觉代表了理智与性欲,这种不相容注定了无论我们多么渴望但就是实现不了。

美妙又奢侈。

一如艾吕雅的自由:在被摧毁的隐身处在倒塌了的灯塔上在我无聊厌倦的墙上我写你的名字在我的练习本上,在我的书桌上,树木上,沙上,雪上,我写你的名字;在所有念过的篇页上,在所有洁白的篇页上,在石头、鲜血、白纸或焦灰上,我写你的名字;在丛林上,沙漠上,鸟巢上,花枝上,在我童年的回音上,我写你的名字;黑夜的奇妙事物上,白天的洁白面包上,在和谐配合的四季里,我写你的名字;在我所见的几片蓝天上,阳光照着发霉的水池上,月光照着的活泼的湖面上,我写你的名字;在田野间在地平线上,在飞鸟的羽翼上,在旋转的黑影上,我写你的名字;在黎明的阵阵气息上,在大海,在船舶上,在狂风暴雨的高山上,我写你的名字;在云的泡沫上,在雷雨的汗水上,在浓厚而乏味的雨点上,我写你的名字;在活泼的羊肠小道上,在伸展到远方的大路上,在群众拥挤的广场上,我写你的名字;在光亮的灯上,在熄灭的灯上,在我的集合起来的房屋上,我写你的名字;在所有得到允许的肉体上,在我朋友们的前额上,在每只伸过来的友谊之手上,我写你的名字;在充满惊奇的眼睛上,在小心翼翼的嘴唇上,高高在上的寂静中,我写你的名字;在并非自愿的别离中,在赤裸裸的寂寞中,在死亡的阶梯上,我写你的名字;在重新恢复的健康上,在已经消除的危险上,在没有记忆的希望上,我写你的名字;由于一个字的力量,我重新开始生活,我活在世上是为了认识你,为了叫你的名字:自由。

双面劳伦斯 (2012)8.02012 / 加拿大 法国 / 剧情 爱情 同性 / 泽维尔·多兰 / 梅尔维尔·珀波 苏珊娜·克莱蒙

 3 ) "It's Laurence, anyways. "

任何我所知的词语都不足以形容它的美好。

2小时48分的电影,对于三年前的我还能耐得住性子嗑完,我现在已经没那个耐心了。

可是这个电影,我就像被吸进去了似的,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小佛和劳伦斯待在一起的时候,她那种喜悦和疯癫,都像她嘴里喷出的烟雾,弥漫在嘈杂的空间里。

她一头不羁的红发,仿佛要将作为一个女性毕生的热情都在这段感情里榨干,我想起《暖暖内含光》和《罗拉快跑》。

他们一起抽烟,疯言疯语,听吵到爆炸的音乐,亲吻拥抱做爱,快活得上天。

她为第一天勇敢变装出门的劳伦斯买假发;她为因怪异装扮而被人殴打,在餐厅被服务生问东问西的他大发雷霆;她其实终究难以接受这样另类的劳伦斯,却又不能割舍对他的爱。

不得不提,苏珊娜·克莱蒙的演技太绝了,小佛的角色跟《妈咪》中那个端庄、克制的她简直判若两人。

劳伦斯,一个异装癖者,一个变性人。

他从小就有变装习惯,职业老师,35岁决定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从开始异装面对世人,到真正变性为女人这个过程,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首先我不完全认同变性或者异装一定是一种变态心理,其次,一个男人并非同性恋却想变成女人并爱另外一个女人这种剧情,在看《新女友》的时候我的三观已经被颠覆,如今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

但是,“她”如此的深情。

和小佛分开的时间里,尽管和女友夏洛特同居,仍从未忘记过小佛。

有一年半的时间她甚至偷窥小佛的生活,还在她家的白墙上把其中一块砖涂成了粉红色。

她给小佛写了一千封信,全丢到马桶里去了。

这个痴情的种啊,人家都结婚生子了。

泽维尔·多兰,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尤物?

这电影的配乐比之前已经深得我心的《我杀了我妈妈》更带劲,我断定他必是嗑了很多药才拍得出这种神作。

慢镜就不说了,那种视听效果已经是他的专利了......然后小佛在客厅里读劳伦斯写的书,屋内有水倾泄而下的点子太神奇。

劳伦斯和小佛重聚,踏上黑岛的雪地的时候,无数件衣服从天而降;她俩再度分离时漫天飞的黄叶也是异曲同工。

原来这不是我头以为的另一部法语的《新女友》,在装潢艺术,造型设计,色彩运用,配乐,剪辑,用镜等等方面基本无不在电影艺术的先锋之列。

也许这种疯狂的艺术表达只有在多兰这样的年轻人身上才能迸发吧。

蓝色的卧室,墙上独独的蒙娜丽莎像,彼此朝思暮想的黑岛,幽暗巷子里的亲热......两个生命紧紧交缠。

他们最后一次相见,小佛撩了一下肩前的头发,劳伦斯深情款款地说:“我喜欢你这个动作,我有偷学你。

我喜欢看你的后颈。

你这样好像在对全世界说‘你们都去死吧’。

”酒吧里那面墙,又是蓝色。

我向来为那幽蓝的每一帧画面着迷,如今它们还烟雾缭绕。

从一九八七至一九九九,他俩分分合合,终要过着各自的人生。

影片末尾,经历了这一切风尘之后,镜头回到劳伦斯与小佛初见那天。

“我是劳伦斯·阿利亚。

”——“劳伦斯什么?

”“阿利亚。

”“不过......都是劳伦斯,无论如何。

 4 ) 致勞倫斯與我

致勞倫斯與我目明與目盲 對你來說都相同狠狠張開雙眼 視網膜上下降的光斑才是你這齣獨幕劇的完美佈景耳聰與耳聾 對你來說都相同巨響停囂 腦中迴蕩起尖厲的嘶鳴便是你人生默片的最佳配樂你的手中沒有槍 卻扣動了生活的扳機給愛人致命一擊生與死對你來說都相同你只在乎復仇的瞬間 和進食黑巧一樣 人類美妙的自毀傾向那麼承認相愛嗎?

生命中的纏綿此刻成了難恕的湮沒用一頂假髮來自盡 用一通電話戕害他人然後呢?

各自私奔。

比如你飛上了天 而我潛入深海在無聲的冰冷水壓下 苦笑要承認相愛嗎?

在獨角戲中添置群眾演員:我們牽手 蹲坐在一廂情願的島嶼上在別人看來卻與大陸無異四月去拜一次佛 任天空裂帛接著在宣佈退出演藝圈時 假笑或者愛與不愛對你來說都相同你對苦痛上了癮對這生活的暴戾與溫存同時上癮無法捨棄孤獨和個人英雄主義只能將一切延長:選擇的期限,播映的時間...延長、延長,然後延長,無限延長......* 啊 我盡力了..

 5 ) 随想

一口气看完的,一点也没觉得长。

第一次看多兰的电影,被多兰的美学华丽丽的惊艳了好吗。

沉醉在其中不要不要的。

化装舞会和去黑岛的那段从天而降的彩色衣服满天都是完全就像在拍杂志大片的感觉,华丽丽的,要爱上多兰了。

特别喜欢有几个镜头是从长镜头到特写的,运用的太好了。

那个配乐简直了,让我一直处于那个情景中。

只能不断的惊叹他的才华,他这种独特的处理影片的风格,他的镜头感真的很好,好多的小细节很细腻,人物的背景墙装饰的很讲究,很突出的那种。

他镜头下的人物表达总觉得有些象征和隐喻在里面。

嘴里吐出蝴蝶印象最深了。

镜头下人物的转换很快速的那种,好多特写。

有一点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劳伦斯那么像我国的严屹宽呢?

越看越像。

女主第一眼真不咋的,不过后来也就顺眼了。

觉得中文翻译双面劳伦斯并不怎么好,不过我也不知道,永恒的?

好像也不怎么样。

正常与边缘的界限到底是什么,是天空的距离还是十年的光阴?

每天早上起来我都会想,你在哪?

穿什么衣服,在干什么?

即使相爱也不能在一起的理由到底有多少。

也什么我们不再欢笑了,小佛说。

那盏灯真的很温馨。

劳伦斯和妈妈之间的感情也是他心中的一个结吧,看他打电话的时候那个心酸劲。

看到他们从酒吧出来的时候就想为什么这是一场无法直面的爱情,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在劳伦斯的课堂上他讲了这样一句话,是否有哪种文学能伟大到让我们去原谅一个排除异己并且让不同的人受害的作家,而换个时空,我们可能就是受害者。

这句话记得很深。

那个玫瑰🌹家族挺好玩的,玫瑰宝贝。

 6 ) /

我喜歡《雙面勞倫斯》不斷閃現「魚與熊掌難以兼得」的遺憾。

片尾,勞倫斯和Fred這對分分合合的戀人,多年後再度重逢,Fred問了勞倫斯一個問題:「妳後悔嗎?

」勞倫斯說:「後悔什麼?

用失去妳作為代價?

」「你/妳後悔嗎?

」的提問彷彿陣陣困惑回音,飄蕩在他們之間。

只要做出抉擇必定會有一方受傷,不是自己便是對方,世上沒有真正的兩全其美。

勞倫斯決定「做自己」的當下便有放棄Fred的心理準備;而Fred瞞著勞倫斯拿掉體內小生命一刻,也已道出她對兩人共同生活的未來感到質疑與徬徨。

勞倫斯問過Fred:「妳要什麼?

」,Fred回答他:「我要一個男人!

」Fred始終愛的是「男性勞倫斯」而非「想要成為女人的勞倫斯」;勞倫斯始終愛的是「想要成為女人的自己」,而非「想要我繼續當男人的Fred」。

「我愛你/妳勝過一切」畢竟是個過於理想的願望;這對戀人在糾纏十年後才聽見彼此心底最誠實的答案,只能放手、只能繼續前進。

很悲觀嗎?

不,我覺得這個答案才誠實。

我喜歡《雙面勞倫斯》一再強調眼神的重要性,不管是路上行人或餐廳客人或學校學生觀看扮妝後的勞倫斯時,眼光總是飄移、好奇與充滿不確定性。

電影尾聲,成為作家的勞倫斯接受一名女士訪問,兩人話不投機,語氣中多是針鋒相對。

女士對勞倫斯說:「妳太驕傲了。

」勞倫斯跟她說: 「妳難道不驕傲?

打從我們見面開始,妳就沒有正眼瞧過我。

」女士說:「正眼看著妳很重要嗎?

」,語畢,女士緩緩抬眼看著勞倫斯,她看著他/她微微笑開。

這一幕很美,說著只要「正視」那個與我們有著不同抉擇的陌生人,便會發現彼此外貌、性別或許不同,但內在情感卻是如此相似。

《雙面勞倫斯》真正打動我的主因,在於勞倫斯和Fred的雙生(對照)關係。

導演Xavier Dolan刻意凸顯勞倫斯和Fred的相似與相異性;一如勞倫斯幼時的憋氣故事象徵著他的壓抑,而Fred在讀到勞倫斯的詩集時也出現大水畫面(同樣象徵她的壓抑);一如勞倫斯與人發生爭執後,他急著打電話跟母親訴苦(母親拒絕了他的求救),Fred則在和勞倫斯出遊到黑島時,忽然對逃家行徑感到焦慮與不安,她趕忙打電話給丈夫只為聽見對方的聲音(丈夫因為發現Fred偷情而語氣冷淡);一如勞倫斯曾跟母親說:「妳不再愛我嗎?

」,Fred也問過丈夫:「你會討厭我嗎?

」;一如Fred的姐姐問她:「妳後悔結婚嗎?

」,而Fred亦問過勞倫斯:「妳後悔嗎?

」;一如勞倫斯對訪問他的女士說:「妳沒看著我的眼睛!

」,Fred也跟餐廳服務員說:「妳看著我的眼睛!

」;一如勞倫斯看見Fred撥頭髮時,他說:「我好喜歡妳撥頭髮的動作,我還偷偷學妳這個動作。

」,說完,他做了跟Fred一模一樣的動作。

勞倫斯和Fred既是彼此的靈魂伴侶,也可視為「一個人」。

勞倫斯就是Fred,Fred就是勞倫斯,他們是同一個人,是平行時空的兩樣人生抉擇。

勞倫斯選擇對抗世俗眼光,儘管遇到許多困難與挫折,卻是越挫越勇,直到結尾他對Fred說:「我已經走這麼遠了,不想再走回頭路。

」相反地,Fred選擇結婚生子,過著平凡且相對安穩的生活;她對無悔的勞倫斯說:「那你就繼續待在那裡吧。

」對我來說《雙面勞倫斯》不僅是一部關於愛情起落、包容與接受的影片,更是一部關於「我要成就怎樣人生」的電影;生命裡有著無數叉路,我們無法預知路的盡頭會有什麼,只能大膽下注做出選擇;途中難免對自己曾經做過的決定感到惶恐與不安,一如勞倫斯和Fred的黑島之旅,試圖從這條小徑(人生)逃向另一個可能性,卻發現自己依舊「習慣」原先的決定。

然後我憶起勞倫斯和Fred的最後結局,秋風大作的午後,勞倫斯和Fred一個朝左、一個朝右,永遠離開對方生命。

Q:小弗與勞倫斯深愛對方,卻難能共同偕老。

站在勞倫斯的角度,你會怎麼看小弗這個角色?

小弗無法忘懷的是勞倫斯男兒身的過去,也是她在這段感情中真正的眷戀,所以她對後來他們走的路充滿懷疑,她擔心勞倫斯變性後,也將慢慢改變態度和心意。

相較於小弗,勞倫斯一直都是最確定自己要什麼的那位。

自始至終,小弗就是他想要的的女人。

而且勞倫斯是非常擅於操縱人心的,譬如說久別後寄詩集給小弗、甚至將小弗家牆上的其中一塊白磚漆成充滿象徵意義的粉紅色,種種擾亂小弗心緒的感情策略,就是想把她再奪回來。

這部片向觀眾拋出的其中一個提問便是:「為了愛,我們願意犧牲多少?

願意走到哪一步?

」其實這兩個角色的反應都很人性化、很平衡也具有說服力,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理由與選擇,像在片子中那對離群索居的愛侶,在男方變性後依舊可以照常戀愛,但在小弗與勞倫斯的情況中,勞倫斯的不坦白,讓小弗感覺不被信任、也像被騙進了一樁非她所願的戀愛關係中。

當然我們都不知道當自己真正碰到這樣的情況時,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也許我也無法接受吧!

所以雖然飾演勞倫斯,但我本身其實是比較同情小弗的。

Q: 無對白、抽離環境音、並搭上強烈配樂的慢動作畫面,似乎已成為導演札維耶杜蘭的簽名風格了。

請問在拍攝這樣的場景時,導演會怎樣帶領你們進入情緒呢?

看過導演之前的片子,就知道他很喜歡在電影中加入許多別出心裁的視覺效果,譬如片中從天而降的彩色衣物、天花板降下的水瀑等等。

拍攝這類特殊橋段時,導演一定會事先和演員討論過,尤其這種慢動作場景最忌張揚的演技,而特別要求內斂與細緻,否則動作一放慢就會變得很誇張。

拍攝時導演會在現場會播放強烈的音樂,讓大家邊看著monitor邊去看感受氛圍。

這是導演非常孩子氣的部分,他自己非常享受,大家也都一起都玩得很開心,就連團隊中一些年紀較大的工作人員也因為拍攝這樣的橋段而 high 得像小孩子一樣。

有時候有人提醒導演說:「欸,這個視覺特效在某部片可能出現過了喔!

」導演就會很任性地回說:「你給我閉嘴!

」「反正我沒看過那部片子,不管怎樣我就是要做我自己的!

」因為他認為就算是一個很棒的導演,也不一定看過所有電影,所以只要有想法、有能力就要盡力去創造。

相信自己的直覺,而不要過分自我省察與過度謹慎。

 7 ) 黑岛上的万千条彩色底裤

你得熬过第一个小时。

几年后又再重温了一遍,与过往看过的两次不同,以前我总在纠结女主角不好看,今日我看见的每条皱纹都是戏,那个周六早上他们在早餐店,女主角爆发的那场戏震撼力十足。

美貌真的一点都不及演技耐看,不是么。

最后十分钟,漫天黄叶的那日,他们终于完结了。

仍旧喜欢结尾交待他们认识的最初,这几分钟升华了整个影片,后劲十足。

——以上2021年6月2日 电影从他们分手以后开始变得好看了。

我最喜欢的片段分别是女主角认识她丈夫的那个舞会和在黑岛有万千条彩色底裤从天上飞下来的时候,这两个片段终于让我感觉XD的慢镜用在正确的位置上了。

我居然也喜欢两个最激烈的争吵片段,餐馆里的跟厨房里的。

我也喜欢结尾交代男女主角认识的当初。

XD不需要凑热闹,给自己一个镜头就够了。

 8 ) 他们或许真的就是生错了性别

这个片子讲的其实是一个我不算是很能接受的问题,但看完这个片子之后,我其实对他们是有很大改观的,一个就是他们确实就是生错了性别,他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各方面其实都是错的,这一点这个片子其实没有太拍出来。

但这个片子拍出来的是他们的那种煎熬,我觉得很妙的镜头是有几个路人眼神的特写,包括第一个镜头的,其实这就是这个片子最直接想表达的,其他人的鄙视,而且这种鄙视都是那些完全没有了解过他或者说和他没有太熟的人,比如路人,比如家长,比如刚见面时的记者。

但其实熟知他的人并没有多鄙视,包括和他工作的老师,包括他的伴侣,包括他妈。

我觉得这个片子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就是他的叙事顺序。

体现在两点上一个是一开始就一直用一段采访的方式去推动,但是采访的画面是到了那个时候才出来的,另一个就是结尾,拍了他们刚见面的时候,尤其是在看了他们那么多坎坷之后,会觉得,一种唏嘘吧。

但这个结尾真的很好,如果把它真的放在开头或者任何地方都没有那么好,放在结尾,放在他们发现其实阻止他们的不是变性之后,就真的特别特别有感觉。

2022-7-17看

 9 ) 有时候爱与生活 是不能并存的

美丽相遇 说不清是哪里来的感觉 想要认识你 这里是结尾 也是开始 喜欢做的事情是 写清单 各种各样的清单 最讨厌事情的清单 最想做的事情的清单 他们俩个人一开始都是不羁的 他们都追求自由 他们很像 他们玩得来 他们在一起很久了 劳伦斯一开始告诉她这个秘密的时候 她有点吃惊愤怒 然后她想留在他身边 陪他 给他买假发 帮他准备 鼓励他 可是有一天受不了了 因为所处的社会 因为一些流言蜚语 因为担心他在外面会被怎样 她选择离开 过了清静的日子 他一直关注她 把自己的诗集寄给她 她忍不住了 所以叫他 他们又一次在一起了 但是又发生了冲突 然后他们有了一次很大的争吵 问题出在哪里 出在 劳伦斯想做女人 他觉得女人是真正的自己 即使他仍然爱她 而她呢 她也爱他 但是她无法接受他认可自己的女人身份 她尝试过 后来失败了 她开始觉得那样平凡的生活 是一种平衡 她爱他 但和他在一起 会失衡 这一次争吵后很久没联系 后来劳伦斯遇见了她的姐姐 姐姐告诉了劳伦斯 她的手机号 她的手机号的尾号 就是他们相遇的那一年 她还爱他 可有的时候你知道么 爱与生活 是不能并存的 最后一次见面 劳伦斯说 也许我们的关系 在我想要变成女人之前 就已经有裂痕了 他们的分歧越来越大了 劳伦斯说 社会 她说 别和我提什么社会 你能踏实一点么 劳伦斯很惊讶 他觉得这不该是她说出的话 在她去洗手间的时候 他走了 就是这样其实谁能说谁变了呢 不过是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然后有的人可以继续一起走 有的人不得不分开 这是与感情无关的 我们越来越像自己 即使之间还有感情 可是很多东西是化不掉的 它就在那里 像一块石头横亘在中间 无法视而不见 也许页无法释怀 只能俩相忘 只有两相忘 我不知道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感情 我不想说是爱情 这个世界上的感情不是只有亲情友情爱情三种而已 他们之间有一种羁绊 羁绊是一种很深的感情 它叫 放不下 可是很多事情 不是放不下就可以在一起的 在一起太难 我爱你简单多了 结尾 她剪了短发 俨然一副普通女人的模样 没有了肆意妄为 没有了无所畏惧 这没什么 她不过是长成了她自己的样子而已 劳伦斯 他说 我不是自信 我只是坚定 是阿 他真的很勇敢 真的真的很勇敢 还好他遇见了玫瑰一家人 他们是一样的人 他们是一样 愿意勇敢的做自己的人 还有那个女人说的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拉拉 我只知道谁是对的人 性别是肤浅的 管它是亚历山大 亚历琳 总会告别一些人 遇见另一些人 很多东西是不分时间先后的 人也是

 10 ) 左右劳伦斯

目光,一个接一个;近景,回头,错愕。

景象影片里还出现了两次:劳伦斯第一天女装教课,下课去食堂时路过形色各异的学生;劳伦斯在酒吧与人斗殴,带着伤口在雪里向路人祈讨硬币打电话。

可只有在学校那一次是目光是平等的,有轻松的音乐。

三十五岁时,劳伦斯决定要成为女人,应该说是回到女人的身份。

母亲不意外,起初只是以为他是同志。

女友芙蕾得因爱伤心,却决定面对,陪他化妆,送他假发。

到底她还是需要一个男人,尽管彼时的劳伦斯生理上还是一个男人。

分开了,劳伦斯的嘴里飞出一只蝴蝶。

芙蕾得轻易得到了一个男人,与他结婚生子。

可劳伦斯一直在她心里,哪怕与儿子的游戏都是他们的回忆。

一天,芙蕾得收到了劳伦斯的书,明白她在跟踪她。

挣扎后芙蕾得翻开了题为《她们》的书,写的是她们的爱情。

回忆像潮水般淹没了她。

于是她们重逢,又决定一起去向往已久的黑岛。

一切看上去都美,不是不爱,她们只是回不去了。

劳伦斯去了美国,多年后再回蒙特利尔,还是要见见芙蕾得。

看《幻爱》,只觉二十出头的导演有意思。

《左右劳伦斯》则让人钦佩其导演和编剧实力。

题材看似荒诞却源自真人真事,个中情感的细腻和承转处理得恰到好处。

导演的年纪不应该被区别对待,就像剧中的劳伦斯。

难怪导演说每部电影或多或少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劳伦斯的选择注定艰辛,可如芙蕾得所说,他一直活在云端。

对,人怎能没有自己的世界?

劳伦斯还鼓励母亲走出单调无趣的夫妻生活,重新拿起画笔。

母亲画了一个孤立山头的女性送给劳伦斯,称劳伦斯女儿,漂亮的女儿。

和父亲的关系让人会心一笑:父亲不转头地守在电视机前,回了一句你好。

之后世界安静到只听得见电视机的声音。

关于演员,劳伦斯、芙蕾得和母亲都异常出色,配角如五朵玫瑰也属锦上添花。

据说一开始找的是Louis Garrel演劳伦斯,想来没有Melvil Poupaud好。

Louis 太理所当然,却少了Melvil身上的平凡和冲突。

音乐和摄影也是不多说的好。

想起近日读的蒋勋:知识越多,成见越多。

回到电影标题,左右都是劳伦斯,为什么要在乎是左还是右呢?

《双面劳伦斯》短评

结尾春光里的配乐响起的时候,好感慨。

7分钟前
  • 杳杳
  • 还行

非得要那么多次沉重如亡的离别后再重新开始吗?

10分钟前
  • 墨里森
  • 力荐

此君还不行啊,仍得修炼

15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许多人都无法面对伴侣真实的那一面,因为往往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更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因为没想到自己也会这么丑陋。两个人走着走着,就忘了第一次遇见彼此时的怦然心动,是有多么珍贵。积攒的复杂情绪,愤怒、恨、心疼、感动,在影片结尾回到最初的那个时刻,倾泻而出。劳伦斯刚开始变装处在尴尬期的时候,小寸头看着真挺别扭。长直发的时候开始帅气迷人。到了后期,一头黑长卷发,一身蓝粉西裙套装,擦着精致指甲油的手夹着一根烟,整个人像大明星一样闪闪发光,倾国倾城。他说他不自信,只是笃定,微笑中隐隐透着志得意满。是的,这就是他,一个人真实的样子魔法般美丽动人。按照所有人一样的模式结婚生子工作生活,如果这不是你想要的,那它对你来说就是虚伪的。9.0

18分钟前
  • 焦糖爆爆
  • 力荐

每个人都自私残忍的活着 肆意的评断他人的生活 坚定勇敢地继续 也无从知晓获得和失去哪个更多 Melvil Poupaud很帅也很美 但被演技实在赞的Suzanne Clément盖了不少风头 Xavier Dolan镜头的运用很美 都让人感觉有卖弄嫌疑 片中的小浪漫耍得也很是高明 但剪辑还是有点凌乱 2个半小时对我来说有些冗长

19分钟前
  • Cut the world
  • 还行

这一次多兰没有继续自我下去,而是真正讲一个故事,可片段化的叙事还是另可看性大打折扣。视觉风格方面,天才少年已经得到过太多赞誉,我只能说初看惊艳再而腻三而烦,他的片子长度都控制在90分钟应该好一些。

24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一直喜欢不起来多兰,整个电影像……一个小丑的表演……你们还有一种叫多兰美学的东西?

27分钟前
  • 克里斯
  • 较差

如果说上两次对于画面和声音的尝试做得还不错,那这次对叙事的浅尝也绝对不能说烂。妈的,好喜欢!!!

30分钟前
  • 赛珞璐
  • 推荐

吵死了我的妈呀一直在看时间到底什么时候结束。 哪有什么天才导演是自恋吧。ps虽然划到1排4号的坑爹位子但最后男主角出场离我只有一米还是觉得很福利。

32分钟前
  • 绊倒大象
  • 较差

SIFF第廿一@影城 不可方物的闭幕片。爱情里的激情与美,人性里的光明与善,亲密关系里的真与成熟俱在,三个小时全不嫌长。视觉无限愉悦,听觉不住惊喜,全情淹没的影院体验真想再加一星。多兰成熟中,期待更多燃烧,也利用节约之美。

35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创作起点非常棒,不过如果他的目标是泰坦尼克号的话,恐怕导演也没拍出他想要的效果吧,画面再美,从头至尾也没感受到多少感情

38分钟前
  • max
  • 很差

太长了...虽然拍得很后现代和绚烂,分两天才看完,好累,以后再不轻易看法语片

43分钟前
  • 酸奶泡饭
  • 较差

太长太长了。当年貌美的Melvil Poupaud老了好多= =,女主不错。

46分钟前
  • Aaa
  • 还行

本届电影节最后一场。传说中的加拿大王家卫,画面音乐美极艳极,那种故意的over the top我还蛮喜欢的。文艺青年就是作!在你的白墙砖上涂上一抹粉神马的。。。有句吵架台词是"I'm not your groupie!" 全场就我,赤脚和恰恰狂笑三声。。

50分钟前
  • brucas
  • 推荐

劳伦斯说:她不是自信,她只是坚持。可以主动选择的那个人总是幸运的,因为就在Ta失去的时候还能每天早晨想到自己的得到。惨的是那些被动要做选择的人,怎么选,都是失去,都是错啊……#原来相识时候的那只蝴蝶,在第一次分手时就已经飞走了。#

54分钟前
  • 惘然
  • 推荐

画面华丽,情节略空,男主不错但烦死女主了,以及推门而出的结局那里没看明白= =

56分钟前
  • Célestine
  • 还行

更多的意象元素加上原有的慢镜头使多兰个人风格化越走越远,但是节奏太太太成问题了,缺乏整合力,题材也没有太大的突破,不过厨房里争吵一场戏超赞啊

59分钟前
  • 好大一张饼
  • 还行

冗長、自溺。

1小时前
  • Valentin
  • 较差

十分之压抑,十分之不能理解。分段看了好几天,每天的部分都没看懂。只是对纹身上的那段文字有些印象。嗯,我想弄一个。。。

1小时前
  • 小六子
  • 较差

过的怪不容易。女人想啥呢。这题材我挺感兴趣的。但叙事风格看不进去。

1小时前
  • 璀璨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