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
El Conde,Le Comte,吸血伯爵
导演:帕布罗·拉雷恩
主演:杰米·瓦德尔,格洛利亚·蒙奇梅尔,阿尔佛莱德·卡斯特罗,葆拉·卢辛格,斯特拉·古奈特,卡塔琳娜·古埃拉,安帕罗·诺格拉,安东尼娅·塞赫尔斯,马尔西亚·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语言:西班牙语,英语,法语年份:2023
简介:《伯爵》是一部黑色喜剧/恐怖片,以智利近代历史为灵感,构想了一个平行宇宙。影片将世界法西斯主义的象征奥古斯图·皮诺切特描绘成一个吸血鬼,住在非洲大陆寒冷南端的一座废墟宅邸里,依靠对邪恶的欲望来维持生存。活了二百五十年后,皮诺切特决定不再吸血,放弃永生的特权。他再也无法忍受世人称他为小偷。尽管他的家庭令人失望且热衷..详细 >
如果它們從來都一直是吸血鬼呢?
不惊悚,很好笑。“美洲纳粹文学”。独裁的传播逻辑就是吸血鬼咬人:人都怕吸血鬼,但人都想被咬了之后获得一些永生和飞翔的技能点。给撒切尔夫人一个吸血鬼身份是非常拉美的行为。骂的就是又资又独裁还伪装成一个自由民主外表的家伙。最精彩的是末尾:他们都不知道皮诺切特最宝贵的财富是那些他收集的手稿:拿破仑书信,达尔文日记……锐评角度直指文化产业。导演脑洞和锐评能量都很足。不做功课的话这种恶意就会转移到观众上的电影。
好久没看大闷片了,嗯,依旧不喜欢。音乐但是听着很舒服。就是pretentious af。
我就知道,独裁者是吸血鬼是恶魔伪装的。
一部作者意识强到甚至有点要溢出来的电影,没有非常明显的喜剧包袱,但黑暗、幽深、晦涩、辛辣的政治讽喻相当精彩。
连续两天看智利相关电影,这部这么的蛮飞的。但没有那么好。
观感逐渐上升,秉持着戏说历史的态度去审视智利政变五十周年后发生在当代的魔幻性喜剧,故乡僻壤的贵族宅邸内一场家族内部财产分让和清算的圆桌会议演变为独裁者自身寻求对存在主义焦虑出口的魔幻仪式,嗜血的本性远不止体现在皮诺切特自身的“峥嵘岁月”叙述,更是附加到其子女欲想弑父来瓜分财产的情节上去,而修女(无论是选角还是妆容都太致敬《圣女贞德蒙难记》了)的出现则彻底证实了这种贪婪的传染性,在强烈的宗教诉求中人头落地,也在某种程度上将当代年轻人看待历史中错误进程的的态度讽刺于无形,当将伯爵的母亲撒切尔夫人也关联进历史的时候,更是将戏说的趣味开发到了极致,拉雷恩这次回归本土之作不可谓不戏谑。
只看到改写历史的得意与戏谑,本质也是一种对权力的追逐与宣泄
当圣地亚哥不再下雨,智利会为皮诺切特哭泣吗?发现导演前作《第一夫人》和《斯宾塞》我都很不喜欢。拉美出身的他显然更偏爱拉美历史,但将皮诺切特和撒切尔设定为法革时期至今的母子吸血鬼并不是什么多特别的类比或联想,新自由主义独裁资本家的吸血鬼本质早已昭然若揭,即使不闻马列主义也能看出来。但本片也没有站在马列立场上进行叙事,甚至只是把智利历史当做背景板,这或许无可厚非,但影片的混乱也就这样出现了:我们看着作为《伯爵》的皮诺切特变成《德古拉》,进行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继承之战》,而《圣女贞德》一样的修女却只是想要借势复苏原教旨主义。本片唯一有趣的点在于皮诺切特一心求死,看来现代的右翼独裁者也无法忍受后现代乏味无聊的人生琐事。然而这一点在《希特勒回来了》中并不是挂碍,甚至是威权崇拜情绪的助推。
导演掌机
看了四次,睡著四次
还挺神叨的呢,我能懂。
4.0,一出政治寓言戏剧,编剧功力了得,摄影也很出色,演员都很对,推翻智利后的独裁者原来是个吸血鬼,也可以理解为吸血鬼家族的家庭悲剧,只是套在一个政治的背景下,前三分之二的女声旁白原来是英吉利的撒切尔夫人也是她的吸血鬼母亲
5.5分左右。要做出诙谐感,却又没有幽默感,有一点点伍迪艾伦的琐碎,可是太无聊了。
《圣女贞德起飞记》
【3.0】
不得不说,近些年的欧洲三大全是形式创新,以人类文明为叙事内容的创作似乎已经走到尽头…
挺搞的,,,抽象老保新自由吸血鬼
独裁者都是吸血鬼,很黑色幽默的现实改编了。
完全无聊 就算拿吸血鬼当噱头都不能掩盖政治隐喻的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