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放在此时上映,想必具有深意,毕竟比起半月前的《魔兽》,本片所包含的国内wow玩家情怀更深。
魔兽无论是其英文片名或者中文名还是电影剧情都指出了一个事实:魔兽争霸的骨灰级老玩家应该才是对这部电影感情最深的人而非单纯的魔兽世界玩家。
而对于国内的wower们来说,本片或者说是原网剧才真真是他们的情怀与青春写照。
严格来说,本片的片名——我叫MT之山口山战记——其实涵盖了两部剧:我叫MT与山口山战记,但二者本质上又都从属于MT系列。
只不过出于我叫MT在第六季做出了一个阶段性完结,而时隔三年之后才换个马甲重开系列,何况两部剧在制作上又存在区别简单来说就是画风差异,故我们姑且将其区分开来。
而本片就可以看做是利用使在山口山战记上的制作技术讲了个我叫MT的原初故事。
笔者恍然大悟,电影这么起名是多么的讨巧,令我叫MT的老剧迷们能够知道本片是系列大电影的同时又帮忙宣传了系列最新剧集。
相比来说,本片最初的定名我叫MT之勇士战恶龙虽然叫观众对剧情一目了然却无法达到一石二鸟的作用,不过想来在大电影之初,制作团队可能还没仔细考虑过要继续弄MT系列剧集吧。
这部影片放在本月上映虽然占了魔兽情怀的东风,但笔者却隐隐觉得背后有着说不出的苦衷。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那是由于笔者在2014年上映的同为光线发行的秦时明月大电影的片头看到了本片的贴片预告,而在那个预告中笔者最大的一个发现就是,电影和网剧的配音是一毛一样的,这基本可以确定是由原班人马原汁原味演出。
另外那个预告无论是画面质量还是3d效果都是非常优秀的。
可惜的是当年没有公映。
2015年笔者又在光线的另外一部电影片头看到了和之前看过的相同的MT电影贴片预告,然而遗憾再次发生。
是什么原因竟让本片推迟两年才得以公映,是为了回炉重做吗?
从这次点映来看,正片效果和当年预告所展现内容差异不大,不大可能是画面上的推翻重做导致推延上映。
那么只可能是电影内容出了问题从而未能获准公映。
其实从坊间流传的小道消息来看,问题一个是出在版权上,大家都知道魔兽电影片头出现了腾讯的企鹅logo,所以你懂的。
另一个则是角色配音。
这次点映放的公映版,和笔者两年前看过的预告中的声音截然不同,虽然启用了原版人马,但可以认定并不是原汁原味出演,整体角色声音都没有原网剧中的低沉、沙哑、疲累、颓废之感,反倒显得字正腔圆、高亢响亮、生涩僵硬、一本正经。
特别是劣人缺少剧中蠢笨迟钝的口气,方砖听不出城府老辣,安妮声音中没有了高冷与淡漠,大小姐不够娇嗔,傻馒语速太慢,神棍德缺少奸诈,哀木涕则完全感觉不到贱与猥琐,音调也偏高。
这个系列剧最引以为傲的声音特色在电影中基本上失去了,笑果大减。
在众多角色配音中,大概还就只有傻馒和神棍德的声音相对更接近原网剧。
好在影片中有足够的魔兽世界梗、wower玩家梗以及原剧梗。
细节太多笔者也数不大清,简单提些反复出现的。
影片中出现了牛头、兽人、巨魔的新手村,人类主城,复活点与复活天使,地下城副本等经典游戏元素,傻馒的闪电箭、劣人的奥术射击、会长的旋风斩、安妮的暗影步、罗德的开锁以及大小姐的圣光等技能也有所表现。
当然玩家们最爱彼此称呼的部落猪与联盟狗的称号也在游戏中提及。
影片中还有坑爹的会长,傻馒的傲娇暴脾气,劣人的口头禅“哎呀哎呀”,神棍德的经典动作与台词“我打打打打,快说,哀木涕在哪”,以及最经典的哀木涕对金币和宝箱的迷恋。
最好玩的一点是,影片中的终极大反派竟然是策划者、设计师和程序员,只是影片用了惯例的谐音著名,却十足的吐槽了魔兽世界游戏的开发者们,笑意大增。
哀木涕竟然还拿起了传说中的GM武器,一边打怪还一边翻攻略书,非常搞。
另外本片还有诸多低俗且有些过时的套路和笑料,毕竟是14年就打算上映的电影,但只要不是一个笑点高或者高冷的人,应该还是会时不时的笑出声来。
主要原因在于影片继承了原网剧中搞笑的不可预料特性,即虽然看穿了某段情节的套路,但是你不能每次都猜得出他接下来会怎么玩,结果他就这么玩给你看了。
影片的对白也保留了网络化玩家化游戏化的风格。
电影最大的一段笑点当属一百种死法了,分分钟令笔者联想到古墓丽影9的恶搞视频,不过这里却是利用影片基础剧情设定制造出来,再辅以复活天使的神补刀台词,想不笑都难。
其实这种设定很容易让人猜到会来这么一出,影片中也有所暗示,只是你不一定想到会以这种时机和方式出现。
严格来说,本片仍旧该算是一部14年的作品。
和同年及后面两年的一些作品相比,MT的画面也可以算是其中较好水平。
特别是电影3D效果颇为出色,画面景深感特别强,就差一点出屏来增强体验。
本片是用3D卡通风格渲染人物,场景则部分采用原网剧方式用魔兽世界游戏真实场景做背景贴图配合动画渲染的景物,音效细节做的非常棒,金属声脚步声武器声都能清晰分辨出来。
然而本片就同龙之谷、秦时明月、大圣归来等优秀国产动画一样,在人物与近景方面做的越来越好,而远景与背景贴图却始终差些火候。
MT的角色动作已经相当流畅,能够在一个长镜头展现一整套完整动作或者利用剪辑来表现动作的激烈程度,但运动镜头还是出现了帧数不稳定甚至跳帧的现象,这也算是国产动画的通病吧。
整体而言,这些越来越良心的动画团队正带着中国动画朝着良好目标发展,也算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最后再说点题外话,本次点映是七城联动弹幕场,七个城市影迷的弹幕都会出现在银幕上方。
只是因为成都没有在七点准时开始,就造成了弹幕上的剧透文字变成了剧情预告,瞬间让观感再打个折扣。
还好这次弹幕区域有所限制,只在银幕上方占据了五分之二的区域,不然真不知道这电影该咋看。
同时手机发弹幕也让看电影玩手机的观影恶习被包庇纵容,所以这种弹幕观影以后还是消失为好。
(史歌出品,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史歌2016年6月13日亥时<图片2>
小时候和男票一起追了几季,那家伙打起wow 可谓没日没夜,现在的世界杯寡妇算啥……为了多些共处的时间我会陪着玩儿,当时觉着MT算是一种安慰剂,看着它和傻馒我仿佛看到未来也许也会这样安安静静地过下去……没想到十年,该散的还是散了。
诺大的电影院厅只有我一个人,很有恐怖片的即视感。
总算在还排片的时候赶上了,算是了段情怀。
至于电影本身吧,确实比不上从前小成本制作时候的用心啊,各种梗和无节操,电影和谐了之余却没有新鲜的东西,剧情也太简单粗暴。
即便开副本的时候,也没有那么轻易就搞定的龙吧,连个小boss 也没有。
连情怀都卖不出喔……输人家魔兽100条街啦啦啦。
不多说了,没故事的女同学别看那个,傻不拉几的。
从第一季开始看的,数一数快有6、7年吧。
MT创作了太多经典段子和笑料,我想都是主创们从WOW的游戏经历中累积和发展出来的吧。
这次大电影和剧集一样,有同样的短板,却没有发挥出足够的优势。
MT一直没有成功的讲出一个故事。
但是其长处是,建立的许多个性鲜明的角色,趣味性十足的画风,还有改编出来配合剧情的好听的BGM,片头曲或是主题曲。
这次很多角色没有出现,包括呆贼,发丝,镁铝,ss大妈,联盟方的角色形象改变颇多,说实话改的更丑了。
个人猜测可能是版权问题没有谈好。
在剧集中,MT的画风大概经历了3、4次变化(不准确回忆),观众可能各有所爱,但是这次院线版本的看上去会有一点不舒服,可能是最差的一次。
大概是为了迎合现在市场和技术做出的妥协吧。
在影院看的一场,上座率还不错,观影过程中笑声不断。
MT还算不上一部优秀的影片,但我仍然会一直喜欢那个蠢贱萌傻的哀木涕(因此wow中还一直玩的牛头战)。
也非常感谢核桃等人这么多年来的坚持。
希望我叫mt会越做越好。
其他:虽然美铝没有出现,但是夏一可配的天使姐姐还是一听就听出来了哈哈哈。
2016年,动画喜剧冒险电影《我叫MT之山口山战记》其实吧,我个人看起来还是挺带劲的,对于《魔兽》玩家,《我叫MT》玩家,很多东西更有感觉吧,不过更多的也是情怀问题。
比较尴尬的就是虽然是《魔兽》衍生的作品,又有版权问题,MT的经历也是很波折的,能出电影也是不易,但是这个尴尬的位置,又不能还原魔兽场景,圈不到魔兽玩家的情怀又反招黑。。
也是情理之中。。
特效我真的不想说了。。
做动画短片的时候我感觉特效都没有这么这么的惨。
唯一我比较喜欢的就是这个电影的主题。。
还不是故事本身。。
故事本身BUG也是不少,就是这个不忘初心的主题。。
让我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
起码这个电影对我来说看的值了。
--我是原来的分界线---推荐指数:★★(4/10分),自己看着还可以,但是我真的不好意思推荐给别人。。
真的是上不了台面。。
这部片子刚刚看完,片子如果抛开之前的连载动画,我只能给它23分,因为这是一个单纯的勇士斗恶龙的搞笑动画。
但是,对于一个追着这部动画看了5年的人,看到这部电影,给我感触最大的不是它的剧情,不是它的搞笑,也不是它的勇士斗恶龙,而是它的作者团队在向我们那些默默追更的观众传达“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也曾经抛弃了自己的初衷,但是我们现在想要找回我们的初衷,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
就如同盗贼妹子在山洞中和哀木涕的对话中说的那样。
想必追更它的朋友们也应该是看过了mt的全部,如果你连mt的整个剧情都没有了解,连它为什么会改名字叫《山口山战记》都不知道,只凭一部大电影就对它评价很低,那对它也是不公平的。
ps:没有看到美屡和血小贱,不开心!!!
『我叫MT之山口山战记』仅86分钟的片长,借着《魔兽》的壳,用低稚的画风、无脑的情节拼凑而出,所谓“七年磨一剑”的制作只拍出如此水平也真是讽刺。
内容过于俗套、平淡,冷笑点,无燃点,剧情可概括为三个字:打恶龙,于是乎“全剧终”。
【6分】
今天带孩子去看的,因为我是个玩了8年的魔兽玩家。
期间因为家庭断断续续afk。
mt系列看过不少,从一开始的新奇搞笑到后面的索然无味,mt停更那段时间甚是想念,因为魔兽玩不了看mt是我对情怀的一种宣释,这部电影上映前是有点期待的,期待它能带给我那份遗失的感动。
正好碰上海底2上映,真想利用今天有时间陪孩子看海底,本人卖手机基本没机会有和孩子一起的时间,选择了mt是因为我的自私,对不起,有笑点,虽然孩子也跟着笑了,但是笑点却很恶趣味,圣光光棍团,呵呵。。。
心情糟透了回家,没有心情再带孩子去看海底2,糟透了。。。
是我要求太高了?
还是我不属于这部电影?
1.请前排的德鲁伊玩家们坐下,本场我们不兜售银鳞胸甲2.请后排的战士同学把武器放下,别喊“打死你个孙贼”,因为你打死了也没用3.请携带小软的观众朋友将小软存放在指定位置,避免MT临时起意,谢谢合作4.观影过程中请保持安静,大大姐登场时请务必不要激动5.当会长出现时请高呼“作为联盟智商最高的我这点东西我还想不到么!
”6.当MT释放狂霸斩时请自觉回避,观影过程中请勿将金币随地乱丢7.本片不含阵营之争,联盟狗与部落猪请和谐相处,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8.本片不含添加剂,声优还是你们熟悉的味道,当罗德与大大姐同框时请避免被秀一脸恩爱9.天使姐姐出现时请高举双手大呼夏一可女王大人10.你可以不喜欢魔兽世界及其周边的一切,但你不能嘲笑为他疯狂过的人。
本来也没什么期望,也并没收获什么失望,制作人员辛苦了。
片中有太多毫无意义的元素,逻辑是硬伤,不过我也不太明白大多数电影为什么没什么逻辑。
或许,只是过了时代?
在当年,这样装傻卖萌,我们会被逗得哈哈大乐。
而如今,这甚至已成主流文化。
没有进步的《我叫MT》必然会被看低..
2014年在影院看十万个冷笑话时,看到过我叫MT的贴片广告,那时候片名还叫《我叫MT之勇者战恶龙》。
玩过魔兽世界,我叫MT的动画片确实在当时看起来还不错,再加上十万个冷笑话质量尚可。
当时还觉得等我叫MT上映了一定支持一下。
中间经历了定档逃档定档逃档,终于这部片定到6月17上映了。
在13号当天看到附件影院有点映场,于是毫不犹豫的买了票。
其实看之前是没有一点期待的,觉得质量能赶得上《十万个冷笑话》就行,能让人看得开心点,结果剧情烂的稀碎,10分钟讲完的事情硬凑了86分钟。
而且作为当年的老粉,完全感觉不到一点熟悉感。
最讨人喜欢的神棍德就这么草率的死了?
结尾大战20分钟是什么玩意儿?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这片,完!
全!
不!
好!
笑!
全场大家只笑过一次,还是用的程序员的梗。
我还以为最后游戏疮屎者会出来呢,像《乐高大电影》一样,但是对不起,在你一脸懵逼的时候,影片已经结束。
片尾字幕起,片尾曲响起。
工作人员高呼“请大家在座位上耐心等待,有彩蛋”。
艹,别说有彩蛋了,你给我退票我也不看了好伐。
后来仔细想想,本片也不是一无是处。
至少它的时长就86分钟,不至于让人煎熬太久,对吧。
关于弹幕场:本次点映是片方做的七城点映场,影厅多加了一个放映机。
本来的放映机用来投射点映,新加的放映机用来在银幕上投射弹幕。
其实我本身在b站看视频就不太喜欢看弹幕,这里主要讲一下弹幕场致命的问题。
因为本片是3D放映,所以眼睛在弹幕和画面之间切换,3D和2D转换期间眼睛会重新聚焦,看半小时基本就要吐了。
还好还好,影片只有86分钟,所以,熬一熬也就过了票根镇楼<图片1>
从高中开始在室友的带动下一起看MT,转眼都大学毕业工作了,想想也有七八年了,MT中间虽然停更,但一直都在关注,后来去看了奶茶和悠悠的直播,真是倍感亲切。虽然我只玩魔兽争霸,但因为MT而去看了大量的魔兽世界的视频和资料。非常喜欢MT的风格,最后祝电影大卖,MT大热!
没有姣花
毕竟是国产电影,要求不要太高,蛮不错de
怎么说,我是制作人员,,所以,,,在家看就好了,你们懂得
炖土豆吧,加一把宽粉……
真的好看
抛开剧情制作这些不说,对每个WOW玩家来说,确实会感慨曾经WOW带来的感动与快乐
魔兽。。再见了
2020.10.7看完之前想去电影院看没去,对于mt铁粉来说,依然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关于梦想,伙伴和初心。就喜欢贱贱的mt。剧情有点结局有点突然,没有结束的感觉。
情怀需要用实力落地,加一分以示鼓励,但作品质量确实不行。
很烂,烂到无语附加,特效不也很好么。剧情都是大写的抄袭,石头人大战恶龙和环太平洋一模一样,然而镜头的控制不也是很好么。虽然没有什么笑点,硬是把18+动漫,做成18-动漫,不也是很欢乐么
格调太低了
跟动画版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有这么一部就行了 笑点不够 热血不够 全程路人脸
没玩过这游戏
结尾的歌让我很难过。
还好
除了场设效果不错以外,完全没了以前的感觉,剧情………,都没了以前的感觉了。欢喜的元素?没有以前的剧集精彩好玩了。
看到豆瓣的评分,本来还很忐忑,怕又是一个烂片,但是看下来,觉得还可以,满满的回忆,只是人物不全,难道还想出下集?
小孩子看海差不多
许多年前,一群杂牌小啰啰怀着奇怪的爱好和梦想制作的作品。原班人马不是路人甲就是学生。没有任何大师,却能制作出这么精彩的国产动画。中途停更、改名,最终涅槃。一可老师不再是当年高中时偷偷跑到楼道上配音的小姑凉,我也从一可老师的脑残粉变成老残粉,不变的是对这部动画的热爱。所以我们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