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骄阳下的小木马感动温暖,却不知要从何说起,打的寥寥几行字一遍遍被删掉重来。
或许是没有到那个年龄阶段,怕自己说不清道不明那种情感的慰藉吧。
最近看了几部主角是老年人的电影,变老是任何人都不得不面对的生命轨迹,胶原蛋白逐渐离我们而去,就连动作也会因骨质疏松变得迟钝缓慢,但这些都是表象,最要命的是:孤独。
《夜晚的灵魂》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两位年迈的老人,互相倾诉,排解生活中苦闷的故事。
影片的步调一直保持不紧不慢,徐徐道来,色调柔和,没有太大的起伏波动,就连死亡也是平平淡淡的感伤,然后接受。
记不清是不是在《实习生》中的老爷爷,曾经说过,到了他们那个年纪,或许参加的最多的聚会就是葬礼了吧,真实且心酸。
不同于山田洋次导演《家族之苦》系列的家庭轻喜剧风格,如果说《家族之苦》所讲述的是老年阶段的人所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比如“离婚危机”“该不该继续开车”等,那么《夜晚的灵魂》则更侧重精神层面的契合。
为邻48年却鲜少有过接触,突然有一天,艾迪·穆尔(简·方达 饰)突然出现在了路易斯·沃特斯(罗伯特·雷德福 饰)面前,邀请他偶尔来自己家里睡觉,不为别的只是想身边有一个人,可以时不时说说话。
近乎陌生的两个人从开始的尴尬到慢慢的试着去了解彼此,让夜晚温暖起来,两人的一生就在这个熟悉的床上,面对陌生的对方被一一道出,有出轨,有丧子,年轻时他们也曾经历大风大浪,可是年迈后再回顾,并无太大的情感波动,仿佛在叙说别人的故事,唯有心中那一股暖流或是丝丝隐痛,证明着曾活过一回。
主演的简·方达和罗伯特,更让人物饱满起来,或许是因为他们也是从青葱的少年时光一步步走到了暮年,对37年后的荧幕重聚并没有太多感触,但翻出两位主创年轻时的照片,还是会为“颜”所惊叹,原来,曾经的芳华正茂、意气风发也抵不过岁月流逝留下的痕迹。
无论是在《夜晚的灵魂》中,还是在《家族之苦》中,我都比较欣赏女性的角色,《家族之苦》中平田福子(吉行和子 饰)虽然在定位上是传统日式的家庭妇女,一辈子精心的为了丈夫、孩子,但在晚年时,却坚定的为了自己活一次,报名写小说的课,立场坚定的提出离婚,在第二部的时候,更是离开繁琐的生活去,地球的另一半看极光。
虽然遥远甚至没有镜头表现,但言语中的美好和现实生活中的污糟却形成鲜明的对比。
《家族之苦》《夜晚的灵魂》中艾迪·穆尔,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女性代表,她主动出击要求路易斯来过夜,面对路易斯害怕邻里间的闲言碎语,她只是淡淡的说随他们去,一辈子畏惧人言,也该为自己活一次,所以她拒绝路易斯从侧门进入,而是大大方方的从正门欢迎他。
面对儿子的指责,往事的伤疤被狠狠揭开,鲜血淋漓,一面是为了“自私的”晚年幸福,一面是对儿子缺失的母爱的补偿,对孙子的责任,她也咬牙自己做出选择,不拖沓不矫情,就像路易斯印象中的她一样,遇事处理的比一个七尺男儿更冷静果断。
可是在忙碌的一天后,回到自己的房间,拿起路易斯送的手机,拨出那一串号码,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虽然身处两地,但是感情和陪伴仍近在咫尺,足以。
其实《夜晚的灵魂》揭示着很深刻的一个社会现象:空巢老人。
随着社会发展,老龄化问题已经不容忽视,2012年的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上介绍,到2050年,我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看过很多新闻,父母跌倒,儿女却只存在于通讯录中,也有很多公益广告,为了不烦到在远方打拼的儿女,父母往往报喜不报忧。
直到真的有事发生,已经追悔莫及。
对于本就无子女的孤寡老人呢,则更多需要社会、邻里的关爱,2015年一部《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欧维晚年丧妻,失去工作,回忆一生多少苦楚,于是他决定去死,但是人情味十足的邻居却在平平无奇的生活日常中,将爱和生活的希望一起传达给他。
有时再富足的物质也不及短暂的陪伴,有时一句的暖心的问候可能拯救一个孤独的灵魂,《夜晚的灵魂》中有几个场景我特别喜欢,艾迪和路易斯带着小孙子杰米和领养狗狗一起去野营、烤棉花糖,原来等我们老了,也可以活得很精彩,很温馨,不孤单。
讲述两位步入老年的男女发生了爱情的故事,美国荒凉的中西部丹佛附近的一个小镇上,这里几乎每一个人都认识对方,传播流言的速度也快得惊人。
丧偶的老太太艾迪·摩尔给她多年不来往的邻居路易斯打个了电话,鼓足勇气邀请另一个鳏居的老人来她家里共度夜晚。
我不可抑制的爱上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偶像的老去。
看着他们时隔多年在银幕上谈恋爱,已经不是激动,是终于等到的悲喜……你会发现原来爱情变老的样子是这样的。
多年前简方达爱上了一起演出的罗伯特雷德福,无奈在婚姻中。
在这部电影里她说:我只是想和你睡觉,没有性爱,一起聊天渡过黑夜!
简方达应该是借着台词说出了心里话,她依然是那个我行我素的样子,而罗伯特的绅士也还是那么内敛!
这部戏从开始的女方向男方示爱到最后的男方按捺不住的送手机话聊结束。
简直就是当着全世界在谈恋爱,无论编剧制片还是音乐处理以及人物风景刻画,都把美好展示给我们,这就够了,把电影写进生活里!
满足了!
威尼斯给他们这对CP足够的尊重!
心中的此片近三年来爱情片第一。
电影讲述了寡妇Addie Moore和鳏夫Louis Waters两人是邻居,但却极少来往,多年来远离后代独自生活,这种平静的相处随着某天Moore上门拜访Waters而终止,两人开启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
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两位步入老年的男女发生了爱情的故事,类似于《廊桥遗梦》,正部电影非常温馨,男主女主的感情很真挚很自然,基调缓缓的,那种淡淡的感情很令观众动容,感同身受。
对于被养家糊口的重担捆绑在工作上的中年人来说,最浪漫的事情就是遐想一下退休以后的生活了。
是不是退休以后就能过上想过的生活了呢?
不一定。
家庭仍然在向你索取,捆绑着你的自由。
还有慢慢衰老的肉体,终有一天会让你寸步难行。
《夜晚的灵魂》里的两个空巢老人,为了互相慰藉而采取了夜晚同居的交往方式,只是为了共同对抗孤独。
他们可以勇敢地无视街坊邻居的嘲笑,但却不得不向亲情妥协。
影片中的儿女形象是有代表性的。
男主人公的女儿是开明的一类,不干涉父亲的私生活,但平时也很少回家。
这样的儿女,属于无害无益类,跟父母生活在平行空间里,不依靠父母,也不照顾父母。
女主人公的儿子,自己的生活过得不好,老婆跑了,留下个儿子自己无暇照顾,只好求助于母亲,但还要打着不放心母亲的旗号。
这样的儿女在中国还是挺常见的。
总觉得父母欠自己的,总觉得父母帮自己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
他们不关心父母的情感需求,还要对父母的黄昏恋横加干涉。
在他们眼里,父母不应该有自己的感情生活,父母的心永远都应该在儿女孙子身上,父母只是为了儿女而活着的。
影片的结尾呈现了悲情中的温情。
老人多可怜啊!
好不容易找到了可以说话的伴了,又要被迫分开,因为女主人公要去做一个好奶奶,两个人只能通过电话互诉衷肠,来渡过难熬的漫漫长夜。
即便是到了耄耋之年,女性仍然摆脱不了家庭对她的角色要求。
所以我在想,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到底是什么呢?
是温暖更多一些还是束缚更多一些呢?
这个蜗牛壳既能给我们遮风避雨,可能压得我们喘不过起来。
我想每一个都能在这部电影里看到自己吧。
我们既是那个希望父母给自己看孩子的儿女,也是那个不愿为儿女改变自己的生活的父母。
有这么一个人深夜愿意陪你聊电影,聊人生,关心你,并对你说,我想要有机会看着你睡觉,看看到底是什么在影响你的睡眠。
让我能安心睡觉的人或许一直被我错过吧。
影片中的老人真心勇敢,因为勇敢我才更加觉得这部电影超级浪漫。
她照顾他生活,他给了她不一样的活力,如此的互补,流动的爱发生的缓慢而真挚。
我相信他们之间能有那样的默契是因为爱情,影片中的咖啡店的老人们都好孤独,男主突然有人陪他睡觉,因为太孤独而遭到同伴嫉妒,当然他已经不在乎了,因为他要和她在一起。
有个伴,有条狗,常常可以走近大山里,这也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这电影让我感动的有很多细节,是对方愿意为了彼此去改变,然后让彼此发现做这些事原来这也是我的热爱。
这种融洽,让生活变得滋润,身体也会更加健康,爱情是有魔力的。
现在的我一个人住,周围没有亲朋好友。
但是没有被孤独打败。
老了的我,一定也可以和孤独友好相处的。
人本来就是孤独的啊!
用那些外界事物刺激自己的意欲,只不过是最低等的方法,我们都知道外界事物终会逝去,最终只有自己。
孤独而空虚的人们寻求一个又一个动因刺激自己,让自己感觉到活着。
而另一些人到自己身上寻求答案,他们沉浸于艺术,哲学,他们永不孤独……
简·方达和罗伯特·雷德福都曾经有过他们的时代,如今演起经历过生活的喜怒哀乐而晚年孤独的老人竟也得心应手,不得不让人感叹,真正的演员可以从风华正茂演到步履蹒跚。
看过一些简·方达客串或演出的其他电影或电视剧,角色多是衣着打扮光鲜,性格跋扈。
但本片中,她可说是洗尽铅华,平实朴素,正如一个如她的角色一般的老太太。
雷德福也是如此。
只有两人到城里大酒店参加酒会的一段稍微打扮了一下,有些富贵闲人的影子。
而在这一天,他们终于从柏拉图走进了实质进展。
剧情切入和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在合理范围内。
两个孤独老人的走近既过分容易又顺理成章。
这个年纪下,记忆中的失去比手中拥有还要多,能有一个谈得来的人互相作伴实属难能可贵,所有人都应该为之争取。
能做到像剧中的简·方达一样直接敲开邻居的门,说“我们来一起睡觉吧”,还是挺难的。
结局也算不落俗套,与轰轰烈烈的爱情不同。
两人分开一阵,却还是联系着,对他们来说,已弥足珍贵,后面的发展,自不必表,淡淡的感情,如清水般流淌,却怎么也无法割断。
苹果手机用在他们手中显得更加值得!
理想的爱人是什么样?
我希望他,阳光帅气、身高最好有1米8,给人高大威猛可依靠的感觉;我希望他品格高尚,为人正直,有为有守;我希望他认真、努力、上进、有责任感,能让人看到希望;我希望他有知识、有想法、有见解、有眼界,能带我一起探索世界;我希望他坦诚、忠诚、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希望他勤劳、爱干净、会做饭、承担家务;我希望他爱小孩,做孩子的标杆,能更多的陪伴家庭……然而爱需要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当一眼到天亮发现漫漫长夜难熬,空虚的心伴随着焦虑被夜的孤独淹没,只想找一个能让人安睡的伴,哪怕睡不着也可以陪着随意的聊聊天,让我们成为时间中散漫的一个点,而不是静止着任由时间像寒风穿过并侵蚀我们的身体。
爱可以很简单。
邻居的流言蜚语,子女的竭力反对,who cares? 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在意他人的看法只会更累呀。
扮上精致的妆容,穿上时尚的衣裳,踩着优雅的高跟,在人群涌动的周末,去市里最热闹的餐厅约会,美得像个少女不好吗?
从掩人耳目的后门,到邻居围观的前门;从来回提着睡衣,到You are where I want to be, 爱情就像悄悄盛开的花儿,氤氲的香气让人无法自拔。
爱不需要你很完美。
年轻时犯错对家人造成伤害,尽力弥补还是留下疤痕,一辈子的谴责已经够了,剩下的是学会原谅自己。
女儿夭折的巨大悲痛,却给儿子造成了成长的创伤,你已经很努力的做一个好母亲了,你也有悲伤的权利,不要再责怪自己了。
爱让人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给了别人喘息的余地。
年轻时的爱为什么不能像晚年时的爱一样简单?
理想的爱人是不存在的,我只想有个陪我安睡和我聊天气的人。
Netflix公司正在筹备电影《夜晚的灵魂》,影片由罗伯特·雷德福和简·方达主演。
《夜晚的灵魂》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两位步入老年的男女发生了爱情的故事,类似于《廊桥遗梦》。
「Would u b interested in coming to my house sometime to sleep with me?」「Ask me a question.Anything. → Pretty cold for spring,huh?」「Let them talk.I've spent my whole life worrying about what people think.」「What do u wanna talk about? → Anything.Everything. The weather.」
方達雷叔沒的說,但片子本身各方面都差了那麼一點火候,有點遺憾。
陪伴是孤独的杀手,也是暖意的始作俑者.
淡淡的, 很舒服...所以, 总是要找个伴才好.
人约黄昏后 月与灯依旧
Do you have a trouble sleeping?Night is the worst当灵魂老去,孤身一人,已经不必在乎世人的眼光。只想在夜里与另一个灵魂相伴入眠。“我希望自己在白天好好生活,在晚上就可以和你聊一聊发生了什么”可以诉说的夜,大概会比较容易入眠。
哇两位老人家真的老了依然很有气质及魅力啊!故事的叙述没有什么硬伤,但也不算惊喜,好像还是有点浮燥。
老头老太太的贤者之爱,跟水似的无聊
我们都有历史,但现在有你,就够了
某种程度上这个电影很高级,把人的美好跟自私都展现了出来。技巧也运用的很好,让这个电影很好看,不高级的点也是刚刚好哈哈哈
只要对这个世界充满着爱,什么都不是问题
简方达和罗伯特雷福德50年后再携手,我还能说什么?
害怕孤獨根本未成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比獨處難,和伴侶過不去成仇比比皆是。一個人來到世界一個人走為甚麼中間的時間非要與人一起,隨緣隨樂,任何環境都有它的好有它的壞,偏向一面就是偏執。
两大魅力老戏骨太厉害,小马蹄以前是演技派来的,一比顿成小弱弱。朱迪是girl with low self-esteem那小秘
恶熏
温暖、纯洁、发自内心,关心变老之后的孤独,人生的最后阶段,展示了老年男女从打开心扉再到彼此关爱的关系发展的所有阶段。
“我们可以在一起吗 因为寂寞 我保证不谈恋爱的那种”就是这部电影的逻辑 加长版网飞美剧 节奏太慢了/// 我真的害怕变老
很温暖,很自然,结尾刚刚好
刹那间《我们夜晚的灵魂》讲出了本世纪银幕上最动人的一句开场白。这对如我爷爷奶奶一样80岁高龄的主人公日常是什么样子?一个是黄昏中绚烂绮丽的晚霞,一个是夜幕下无处不在的暖光。但有点可惜作者在处理这个空巢主题时作的是加法,因此最终落脚点是略显中庸的家庭关系修复。整体温情但不够透彻轻盈。
暖暖的走在一起 岁月让他们不再年轻漂亮英俊 却让他们更加迷人
看这部片就像在看《金色池塘》的后篇,非常感慨,而且现实与电影各种互文,当35年前简·方达与片中的父亲达致和解同时为现实中的父亲完成小金人的夙愿时,她可能不会想到,若干年后当自己也于银幕上年华逝去老无所依时,却只能依靠遭遇同样困境的雷德福相互慰藉,两位银幕传奇便如此携手相伴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