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粉丝滤镜,我甚至都只想打1星,问题在于电影还没开始就告诉你它是来煽情的,然后1个半小时不到的电影大段大段的煽情戏,搞得每个人的眼泪都不值钱一样。
说真的,我宁可整个故事从3所高校挑出这群问题学生,把焦点聚焦在原生家庭的故事都比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告诉你这帮废柴不是废柴他们只是家庭环境不好来的有意义。
然后狗血的设计刘德华是逃避车祸责任回来教音乐,非要创造一个看似不完整但是又完整的合唱情景。
这部电影唯一值得我称道的是我看到了李丽珍、关礼杰、孙佳君、郑丹瑞、吴岱融、尹扬明、谢君豪、卢冠廷,至于鄂靖文,我是真的没看出来……看着一群随着香港电影黄金时代一去不返的男男女女,只能是一声叹息。
最后一个吐槽,《狮子山下》还能唤起多少香港年轻人的奋斗精神呢?
其实有时候也不能说香港青黄不接,像这样一部电影其实都是年轻的青少年演员,可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里面有多少废青。
这部电影的题材很容易让人想到著名的《放牛班的春天》,当然每个少年的故事都进行了HK本土化是必须的——所以珠玉在前被比较和被批评的境遇就无可逃遁。
此片的幼稚之处显而易见,情节过于平淡没有高潮,矛盾冲突过于简单和低龄,大家都是一教即化的乖孩子,这就不可避免的让电影流畅有余精彩不足……纵观电影历史,经典的青少年题材电影几乎无一例外全是残酷青春和问题少年,因为温情的教育要比放任的叛逆难得多。
所以尽管有些俗套的说教和煽情,但其中的一些片段,尤其是最后少年们的成长在精神层面反哺了老师的结尾,确确实实温暖了我!
再说个其实大部分人都忽略了的点:放牛班也好、合唱团也好,最终和最有效的治愈了所有生病的心灵的,是音乐,而不是某个人,其中老师所代表的意义是先知和传道者,而不是真理本身。
而且,不可否认的,作为有着几百年传统音乐审美基础和民众欣赏素养的欧美地区,音乐题材电影的可接受度确实要远远高于我们。
——以及,狮子山下这首歌太地域化了!
个中体现的精神含义除了大湾区人民之外恐怕都很难感同身受。
不出意外的,这部电影可预见性的不卖座又成了老刘的锅……但我根本也不想再和陌生人谈及他对濒于崩溃的HK电影所付出的心血以及对电影艺术的爱了——这么多年了,他只要稍微自私一点儿,有些电影就会与他无关——人格的光辉最终会照亮艺术品本身。
严老师,教师节快乐!
两个大佬几句古龙范的对话就把合唱团的经费问题解决了,钱在电影里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在电影里钱不是问题,在现实里问题是没有钱。
场地也简单,很大的一块地,最后是人,为了凑数弄来各种问题少年少女,喜欢cos也被列入其中,天天看着瓶子那位明显有精神病也不去看医生,而是来唱歌,不光学生有问题,连学生家里都有问题,有钱人家的就来个生意太忙无暇玩亲子游戏。
总评一星0分,看了十来分钟看不下去了,用音乐教育问题学生,用爱发电。
最恶心的是特意提到炮王。
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要像片名一样,去品读这部电影的意义之声,才能被这部电影感动。
这是所有人都会问自己的人生问题《热血合唱团》这部电影是2020年11月上映的,很多看过的人都形容“刘德华也拯救不了的票房”,但其实这部电影真的被低估了。
如果是抱着看精彩剧情,绚丽画面的想法去观赏,无法真正明白这部电影说要表达的内容。
但如果换位思考,以影片中参加合唱团的学生成员的角度去看,就会明白更多。
影片的名字在片中的英译为“find your voice”,是片名也是合唱团的名字。
主要故事讲述的是刘德华扮演的音乐指挥家“严梓朗”,指挥一个由多个学校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参加演唱比赛的故事。
这些学生形形色色,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难处,而且演唱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还有从零开始学习的学生。
而严老师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学生团结起来,让他们演唱歌曲,唱出真正的“声音”。
整部电影的贯穿词汇,主要有这几个:声音、热血和值得。
在最开始,严老师笑着问校长“值得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自己也渐渐明白,为了这些孩子,值得。
每一个孩子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孤僻,自卑,逃避”等等,但是这些声音却是每个孩子心中最真实的声音,也是最动听的声音。
直到最后,严老师在感化这些学生的时候,才渐渐明白,自己也被这些孩子的热血所感化,也勇敢的说出了自己肇事逃逸的事情。
即使面对无法亲自指挥比赛,也终于心无遗憾离开赛场。
这部电影没有精彩的打斗场面,没有绚丽多彩的场景,更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都是一些正常人家庭故事的描写,家庭的贫困,家人的吵架,父母的理解等等,都是生活中那些最普通的故事,但是把这些普通的故事做一个完整的拼接后,却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真实。
生活中很多人都像影片中的孩子一样,逃避生活,不敢面对,其实只要勇敢点,自信点,那些生活中所谓的困难真的没什么。
正如他们最后参加比赛歌曲《you rise me up》,总会有人帮助你,走出阴霾,去拥抱温暖的阳光。
因为华仔点开的这部电影,问题学生组成合唱团,用音乐来治愈心灵,我以为是港版的《放牛班的春天》,实际观影结束,真不好意思让它与放牛班扯上关联。
整个故事不仅选用了放牛班的框架,连其中所表现的情节都几乎一致,但却无法让人得到共鸣。
问题颇多:情节上的拉扯,导演手法的生硬,那些学生的表演也是一言难尽的。
倘若把这影片放在表演学校的文艺汇演或是课堂小品,倒还可以忍受,作为一部公映的电影,着实太不成熟。
全片缺少一种能够打动人心的力量,没有一个凝聚点,苦心制造各种矛盾以期将剧情推向高潮,只落得自娱自乐的尴尬。
可以用平淡无奇来标记它,若没有片尾处刘德华那隔空指挥的一幕,这片确实一无是处。
剪辑上也出现了缺失。
学生背后的家庭故事,以闪回来呈现,总体给人混乱的感觉,浪费了那么些港片老演员。
导演似乎很希望能通过这些老人们的加持,把故事说得动人,可惜因为涉及的种类太过繁杂,既没法说清楚各自的隐情,又流水账似的出镜让人眼花缭乱。
导演选了几个孩子的家庭来说,一一点到,没有重点是肯定的,内容俗套,反转得断篇一般,终是未能粗壮蛇身而成了足。
治愈系电影,肯定得有治愈的过程。
影片中学生们的进步,仿佛是天降神瑞般的轻松,那些企图打动观众的细节着实经不起推敲,难以令人感同身受,更何况学生演员在角色塑造上低劣得不是一星半点。
公式化,套路化,模式化,机械化,都轻易在他们身上找到落脚的痕迹。
当镜头对准博文时,我脑子一抽,就觉得这好不容易来个正常的学生,咋不能选个有颜值的呢?
一部电影,哪哪都不行,连最基本的脸都没得看,我还好歹要顾忌着华仔写影评,太为难了。
华仔接这戏是为了支持新人,带新人,从这点上来讲,这片子倒具有一定的意义,至少,华仔的加盟让这些新人有了来到大众眼前的机会。
整体上来说,港片的没落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一个两个人能阻止的。
华仔在其中的表现一如既往的稳,特别是最后那幕,在机场,听着手机里传来的视频,情绪从心底奔涌而出,于脸上万千变幻,最终汇集到指挥家的双手上,不受控制地举起,隔空指挥着那场合唱,泪水倾泄。
华仔的演绎令人拍案,瞬间让我共情,只是,这认同只缘于华仔的表演,与剧情无关。
《狮子山下》这首问世三十余年的经典粤语歌曲,在片中出现过若干次,导演大约是想用这首激励港人的歌曲来表现学生们处于低俗时的自强不息。
结合到剧情,会发现,这不过是一首歌而已。
现如今的香港又还有多少人会为这歌中的豪情与坚韧打动?
《You Raise Me Up》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美好无比,被当作比赛用歌,确实合适,孩子们的演唱也相当悦耳,只是无法挽救影片的落败。
2021-3-8于福州
热血合唱团一部电影从无到有,要经过多个制作程序的合作,如拍摄、美术、剪辑、配音、配乐……,那么同样,欣赏它的角度也便会360度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美。
我于2018年开始踏入探寻自己的旅程,借由这部很治愈系的作品,透过浅显的疗愈视角来跟大家分享《热血合唱团》带给我的滋养。
当严梓朗(国际知名合唱团铁血指挥家 刘德华饰),为帮助昔日恩师(卢冠廷饰)返回香港,初次见到这群港语被叫为“筐底橙”的青少年时,他说:“不是你们选择了音乐,而是音乐选择了你们。
”多么像疗愈领域中常常可以听到的一句话——你的命运是自己选的。
字面的意思我们都理解,这其中的深意时至今日也没领悟很深,虽说也有老师用自己的经历讲授于我,可这世间任何的理论不都得自己来证悟之后,方可说上一句“明了了”。
我们想想看,时至今日,过去自己所经历的种种,是不是像一位编剧在撰写由自己主演的人生剧本?
没错,剧本里记录自己来这人世间的生活、工作、情感、财富……诸多方面,所经历的无论是坎坷……还是喜悦……
Find Your Voice人生剧本演到此刻,如有诸多的不顺遂自己也需要平复一下。
能好吗?
如果发现自己走错了,停下来是最好的选择。
人生剧本中有诸多问题超越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和问题相处的方式,可以穿越,也可以无视,无视,或许可以逃避问题,但是穿越了,或许能够解决问题同时提升个人能力。
人生剧本里,人来人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就像剧中大风吹的游戏,而或来或去的人群中,有哪些是真正的队友?
唯有用心去寻找你的同伴、同事、合伙人、伴侣……。
为自己热血一次 在你的世界里,到底能看到什么呢?
这真是灵魂拷问,所见即所念,在疗愈领域被称作“投射”。
就像剧中的群架事件,严老师说:“不是每一个人都像我们,能看到事实的真相,他们能看到什么?
”孩子们看到事件真相,校方董事看到挤出比赛的时机,家长看到人文环境的预警……没有人有必须了解我们的责任,也没有人有责任帮我们解释,想要别人相信我们,我们做了什么?
众人共同面对生活的挫折和挑战,我们是否有经营好的轻松愉悦的氛围?
还是遇事就发脾气,有用吗?
与其通过别人的关心和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存在,不如先学会自己爱自己,让自己实力增长。
严老师,用这样的提问,一步步构建上下同心的氛围,将一盘散沙筑成坚不可摧的城墙,严梓朗身上的秘密也逐步被揭开……这个世界是一个力学的世界,严老师与这群孩子在彼此输送“Find Your Voice”的价值观,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成就,无非还是找到自己,然后勇敢的去做自己。
真正的勇敢,真正的承担,无论到世界的哪里都会好,寻找自己的声音。
没有手可以写字,没有脚一样走路,这个世界上缺了什么都没有事的,除了一样,就是信念。
相信自己,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真实的自己,为自己热血一次!!!
整一小时五十分都迫使我处于手脚蜷缩的状态...此类能从头就猜到剧情走向、人物平面化通篇刻版印象、逻辑狗屁不通、离奇行为大量发生的电影,实属浪费时间。
做慈善竟也能这样,大开眼界。
烂片,烂透了!
唯一值得肯定的只有那几十位合唱团团员似乎是认真排练了所有合唱曲目的。
辛苦了,分声部对口型不容易。
以为又是俗套的合拍片,结果却是献给香港新一代的香港电影。
开了粤语原音,发现字幕翻译太内地,索性关了字幕。
《狮子山下》太特别了,每当香港走到低谷,这首歌就会飘荡于香江之上,徘徊于港人心中,常唱常新,总能带来不同的力量。
新一代是迷茫的羔羊,迷茫的背后是各有各的难处,幸运的是老一辈愿意停下来倾听、等待,不放弃。
两个字,因为值得。
“祝福青少年”,Find your voice。
btw私心多放一张珍妹的照片,其实我们比不上你们,我们对新一代没有什么情感,我们在意的还是落幕后银幕上你们的名字。
感谢你们,祝福他们,希望他们早日变成你们。
❤️看电影时数次落泪,何其有幸,你们拥有他们,拥有《狮子山下》。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我哋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人生不免崎岖/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我哋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作为美剧欢乐合唱团的挚爱粉,看到电影名字就猜到了故事的剧情和结局,事实上剧情的发展就是我想象的那样,但是还是热血沸腾的看完了电影。
我没有像其他观众一样特别在意细节或者衔接,也许是对这类型剧情太熟悉了,电影没有表现的地方直接脑补了。
最后的大合唱还是有被感动到,毕竟看电影就是为了听和声,仅对于我来说听和声的乐趣更大于剧情。
美剧欢乐合唱团的价值观是Don't Stop Believing,热血合唱团的价值观是Faith。
相比鸡汤文章,电影这碗满满的鸡汤我更愿意喝,明天又是打满鸡血的一天!
先要说好这个电影,稀碎,作为香港电影来说,实在是使人唏嘘。
但是我又不争气地流下了我廉价的泪水,宛如看了一个巨大的过气HK黄金时代演员拼盘演唱会,用我的钞票为我不值钱的情怀买单。
荧幕上老去精瘦的刘德华依旧在做着活力四射又夸张的动作,但是掩盖不住自己衰老的关节已经不灵活了,哪怕他那么努力保持了如此好的身材和状态。
吴岱融在我脑子里还是天若有情和郑伊健要死要活的样子,结果转眼满头白发。
谢君豪南海十三郎的样子早已不在,瘦到脱相。
卢冠廷更是老得胡子都白了,关礼杰家暴已然痴肥的李丽珍(我永远的心头好白月光李丽珍)……每一个都在告诉你,时代变了,他们老了,变了,虽然你还愿意为他们买单,虽然他们依旧全情投入依稀旧日身影,但他们已经不能变出黄金时代的影片了。
对比原版《放牛班的春天》,这版本土化得非常成功,因为因为这种本土化的成功,而分外失败。
我找遍整个北京没有粤语版,就离谱,然后看到片尾显示这是上海官方基金项目电影,默默明了。
电影里只要你稍微会点粤语就能处处看出违和感,甚至可以对着口型把词配出来。
里面手机聊天截图还是粤语对白,变成气泡对话框连北京话都出来了????
这就是不用心啊,或者说是一种投诚吧,就希望获得大陆票房。
那你怎么不把狮子山下、谁能明白我、筐底橙全都改成普通话啊,何必呢。
这个电影里香港那种被规训太久的乏味,得益于冲鼻子的精英味,他们拥有合唱团和搞合唱比赛合情合理。
结果呢,所有的矛盾都被柔光处理,自闭症随随便便就能开口、自残的姑娘一下子好了、劏房家暴好像是一个镜头晃过去,只要色调明亮一点就能解决。
精英们早早把孩子送去英国等着上剑桥牛津……李丽珍那个酷似方力申的崽可能演技好一点,显得他人物完整一点。
这些尖锐的矛盾比一点就到家的困境还好解决,很难说是不是一种审查下的不努力。
年轻人对着唱狮子山下的合唱团扔易拉罐,这个场面实在是太富有隐喻(拍得倒是相当不怎么样)。
当年狮子山下听着罗文歌声白手起家的香江人已经成为了过去,年轻一代哪里都一样,在卷不完的内卷里沉浸在小世界。
正如这个年轻一代的电影,所有人努力,老人发挥最后一点光和热,大家一起自我感动,整出一个稀碎又他妈的感人的作品。
情感确实很厉害,刘德华最后在机场候机室指挥的片段可以说演得非常好,他演绎生涯中罕见的演技高光时刻,甚至第一次感动了我。
但是前面的铺垫到这个感情爆发是一点也不顺,所以获得我廉价的泪水不能说明任何事,只能说确实有高光时刻吧……放牛班的春天是我人生中极重要的一部电影。
我至今会唱其中的每一首歌,马修离去时候,漫天的纸飞机和死亡诗社最后那些站在桌子上的朗诵惠特曼的学生一样,照亮过我的青年时代。
我们的电影里,坏孩子不如何坏,好人自然也不如何好。
我为刘德华的努力动容,但那些绵软无力又混乱的故事线实在是不痛不痒。
一个合唱电影,最好听的部分是林子祥版本的谁能明白我,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片尾我要再次哭号,珍妹啊!!!
你怎么就这样了呢!!!!!!
虽然你还是我的白月光,但是珍妹啊!!!
容颜不似彩楼前了……
教育与互相救赎的过程。虽然有些鸡汤,也有些勉强。但硬给的感动还是给到了。
请大家自备纸巾,以防被片子尬哭。
宣发时打着港版《放牛班的春天》旗号,可还是被这天壤之别的质量给惊呆了,如今有刘德华主演和监制的电影质量都能沦落至此,港片真的已经后继无人了。全片最奇怪和逻辑不通的点就是,一群问题学生的合唱班里为啥一开始主动有个富二代要主动加入完全没有任何交代的前因后果,然后就是主要的5个孩子各自的问题,打架的,恋爱失败割脉好几次的,偷东西的,自闭症,cosplay爱好者(这个完全理解不能),这5个的戏份还挺平均同时也意味着完全没突出重点,也就没有深入解决问题的动机和篇幅,最后严老师也因为自己在美国撞人逃逸的心理忏悔在比赛时回去自首?更无语的是一开始雷颂德的优秀合唱团大结局连个镜头都不给,那一开始出来作用是啥,结尾热血合唱团直接优秀奖了?大家都得到救赎了,就这哪里可以感动到观众?
开心能在北京的影院看到粤语原版电影。不是成功的商业片,感觉更适合作为一部教育电影在学校播放吧。故事很俗套,人物很扁平,学生们的表演都浮于表面,不过刘德华的表演真的走心了,对着手机荧幕全情投入而忘我地指挥真的有点感人。想起参加合唱团以及带学生去比赛的日子,片中出现的When You Believe, 狮子山下, You Raise Me Up刚好是我中学、大学、瑞士交换时期合唱的曲目。很怀念合唱团的感觉,音乐真美好呀。
刘半桶的超级大烂片
不抱任何预期来看,害行。
反反复复肉麻了几次,实在是无法感动得起来。人物极其脸谱,没有丝毫代入感,全部情感都流于形式。尤其华仔雨中求董事的情节简直匪夷所思,尴尬得都不如短视频拍出来的煽情故事。很想给华仔好评,但任谁也拉不起来这样的作品!妥妥4分
我能说啥?看在刘德华跟我爸同岁的份上打3🌟
作为主角,刘德华饰演的导师形象没有一开始立起来,在后期突然变的立体起来,显然是剧作上有瑕疵,以至于最后一段机场独奏显得有点尴尬。倒是学生们各有各的性格和家庭问题,合有各的样子,几位配角戏份极少,却留下印象。总体情感趋于平淡…
片中的港乐一起,忆往昔峥嵘,脱去严老师的外衣,还是那个最真诚最努力最用心的andy。
满怀真挚,全是套路。太陈旧了。多一颗星给刘德华。
剧本、表演、尬穿地心的台词和国配,全面崩溃,除了几次粤语原声《狮子山下》响起,再没有任何值得看的地方。剧情推着人物走,没有一个角色是有生命力的。刘德华成为编剧手中的神,任何问题他一句话就能解决,最终还化身禁止酒驾宣传大使...最尬的还是结尾礼堂合唱之后突如其来的rap...
天王热血励志合唱团. 2023.12 收录港.BD
很感动
问题少年们的心被老师感化和影响,有点模拟《放牛班的春天》。电影里刘德华说: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成功就是找到自己,最大的勇敢是做自己。
中途一度想退场,这不是我想看的电影,选择失误。然而,我的泪点好低,老套的感人桥段还是赚取了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吧嗒吧嗒往下掉,好丢脸,我的情绪还是被调到了那里。也好,经历了一场洗礼。
GTS 老套,牵强,居然还有点感动……
虽然拍的很烂,但一唱粤语《狮子山下》我就想哭
刘德华和卢冠廷和狮子山下和一些熟悉的港片脸,我果然是个怀旧的人
慈善片麼?劉德華做慈善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