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电影 ,猛然让我想起我的梦想,我喜欢摇滚这种音乐风格,喜欢这种文化。
当电影里面的他们站上舞台,音乐响起的一瞬间,律动与感动交织。
是的,又是老套的剧情,但是就是乌托邦才足够美好,从心底向往自由向往热爱与梦想。
害怕没结果,害怕没天赋,害怕被评判。
实际上,你将先专心致志的做你真正热爱的事,而接下来的就是一直走下去,至于说走到哪里,人生最重在体验,走即是自由,是生命力,摇滚乐就像在告诉我不要忘记梦想,音乐响起的每个时刻,我都将继续坚持做我热爱的事。
很少看喜剧片,尤其好莱坞的,感觉大部分编剧脑死亡。
今年压根没看几部喜剧,只是英语课上老师放了几部喜剧我跟着乐了乐。
前些日子看了《海盗电台》,暂且不说它跟摇滚有啥联系,总之那种没心没肺的态度感染了我,也感动了我。
《摇滚校园》也是这样,里面孩子们学摇滚的场景这是让我乐得屁颠屁颠的。
喜剧嘛,就是图个乐,可是看了很多恶评说啥伪摇啥的,我就不懂了。
挺好的喜剧非要拿来较真,真没劲呀。
真是笑开了花,这就够了
不知道什么是Rock,但是不影响我喜欢这样的电影,美国版的“放牛班的春天”。
失意男和一群优等生们都在rock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和真正的摇滚精神。
你可以一边看电影一边跟着音乐轻轻摇摆身体。
这个题材就让我一见倾心的电影,再次证明了好莱坞电影把艺术和商业结合的本领——虽然,电影手法毫无特别之处,你在一开头就已经能预见到它的主题和结局——然而,就因为这个题材,加上那个彻底投入的主角胖子,这种波澜不惊、从头到尾讲故事的方式,反而让你的注意点就一直聚焦在它最闪亮的地方:摇滚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有人没有它就无法生存?
为什么他们中的相当比例在今天扮演着loser的角色?
为什么它越来越无用,却又那么让人欲罢不能?
摇滚不能拯救世界,能不能拯救我们自己?
……我肯定想多了,那个疯狂的摇滚胖子总是在我的脑海中跳跃。
他是一个标准的loser,因为肥胖丑陋被自己组建的摇滚乐队踢出,然后在房租压力下冒名顶替去做一所小学的代课老师。
他在课堂上胡言乱语,胡作非为,误人子弟。
但是当他无意看到孩子们的一堂音乐课之后,上帝把一道霹雳打在了他的脑袋上——他决定把孩子们组织起来,成立一支摇滚乐队。
他完全不懂科学教育法,只是相信孩子和大人都可以体会摇滚的魔力。
于是,他通过种种直接、火爆、新鲜的灌输方式,让孩子通过摇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泄自己的愤怒,寻找自己的骄傲,释放自己的能量。
一开始,这个教育的过程是一厢情愿的强迫,经过从骇异、迷惑、好奇,到效仿、亲近、热爱,摇滚变成发自孩子内心的一种需要。
影片高潮部分是胖子和孩子们在舞台上的忘我表演,他们震惊了场下的观众和他们的父母。
在酣畅淋漓的自我抒发和自我满足状态下,每个人都破壳而出,宛如新生。
这个时候,关于Loser和Winner的世俗定义显得那么孱弱和无聊。
什么才是真正的摇滚的意义?
摇滚是自我用心灵抚摩世界后的喟叹,是热情的理想主义者相互辨识和搜寻的方式。
如果它有时候显得激烈,那是因为它渴望冲破阻挠,直抵人们重重壁垒封锁之下的内心。
如果你不属于这种人群,那么摇滚与你终生将毫无瓜葛;如果你是这种人,那么电光火石般的邂逅之后,摇滚将和你永不分离——你会觉得,内心的某个部分和它骤然共鸣,从此你可以用它来表达你一直说不出来的痛苦和欢乐。
可惜的是,我们的孩子很难在现实中遇到这样一个疯狂的胖子老师。
大多数摇滚乐手是真正的冒名顶替者,而曾经是真的那些人,现在也不甘于做loser了。
School of Rock摇滚学校是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看了不少遍了.总结一下喜欢这部电影的一些小小原因.1导演Richard Linklater 此人也导演过另一部我超喜欢的电影Before Sunset,如果两部电影都看过的话应该发现这两部电影太不同了,能都游刃有余应该就是所谓才华的东西吧.2男主角Jack Black 居然有这么让我欣赏的人.一个重金属乐队的吉他手,同时还是一个天才的喜剧演员,生活中他的两个角色都做得完美.3女主角Joan Cusack 好演员,有内涵.她是John Cusack的姐姐,他们姐弟和Jack Black,Catherine Zeta Jones,Tim Robbins一起出演的High Fidelity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4一群超可爱的小孩.Speechless,只有佩服casting director的过人眼力,每个小孩都那么适合他们演的角色.5编剧 Mike White 他是该片的作者,作为一个有过人才华的著名编剧,同时也是一个著名演员,在这个电影里也演Ned,演得真好,更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和Jack Black一起创作了影片中许多歌曲,原来他也是个摇滚音乐人.6电影插曲 我佩服导演编剧等人的音乐品位,在电影里,我听到了the Clash的Stay free,Romanes的Do you remember rock'n roll radio,这里面是重金属乐队Kiss翻唱的版本,还有Cream乐队的Sunshine of your love(Eric Clapton在这个乐队时的歌),The doors的touch me,AC/DC的back in black,the Who的Substitute,Metallica的the wait,Romanes的my brain is hanging upside down,还有就不一一举了,我在里面至少还听到了led zeppelin,velvet underground,david bowie等的一些经典歌,呵呵,里面唯一的一个女声的插曲就是我blog的前两篇提到的我最欣赏的三个女声之一的Stevie Nicks,是她的经典歌edge of seventeen.这个电影里的所有插曲,都是很老的歌,它们也唤回了我大学时代听这些音乐的美好回忆.7无数的细节,我无法一一列举,太多了,太多的只有真正热爱摇滚乐的人才能会心一笑的小细节,大多数台词其实都有可以让人笑或感动或思考的力量,整个电影没有一句废话,我觉得这是一部拍给我们看的电影.我们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在看Jack Black和Mike White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看我们自己.8我从头笑到了尾.
虽然结局是这样明朗又简单or to be a little critical,太理想化了。。
情节深究起来也很空洞..我们还是被深深感动看到杜威的第一次成功的stage dive他巨大的身躯终于被接住了= =还是觉得很鼓舞地严重推荐结尾曲太可爱撩!!!!
可爱的孩子和摇滚的魅力都很大的it's a long way to the top......if you want to rock&roll
男主角的表演力真的超强,影片的中间和末尾用了两个长镜头,足足大概5分钟的时间,就光靠他一个人把他对摇滚的热情都表现出来了.看完后还是很感动的,最后的时候,当他没有拿到奖品,反而他的学生却看的很开,对次已经不重要,就像成绩,星级同样不重要,只要在摇滚舞台上倾注所有,最后他们得到了全场的安可.
想不到林克莱特2003年拍了这部电影,在我搜寻他的影片时没发现。
这是我看过的拍的非常好的关于摇滚乐的电影,导演和演员生动,准确的解释了摇滚精神的内核。
落魄的摇滚乐手杜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混进名校做了代课老师,本意想混几个代课工资交房租,却一不小心把这个名校班级的学生培养成了一个成功的摇滚乐队。
这是个简单,理想,大团圆的故事,情节也难免落入俗套,但通往结果的过程中,杜威生动的,身体力行的阐释了摇滚精神,摇滚精神包括:1.反抗大人物,反抗强权;2.真诚,直抒胸臆,表达你生活中的愤怒。
他一直在践行这些摇滚价值观,和人(也是以前一起玩音乐的朋友,但已经“改邪归正”)合租的狭小房间里,堆满了各种摇滚唱片,他熟知地上地下,古往今来的知名摇滚乐队的每一首歌,每一个角色,贝斯手怎么耍酷,主音吉他如何疯狂的摇动胳膊,每个摇滚乐队的闪光点以及每首歌曲的特点(你学习一下这首歌里的鼓点,你去好好听听这首了的solo,这首歌里的和声唱的最好你学习一下),但同时,他不名一文,已经欠租半年,还被自己创建的乐队踢出局。
他被自己组建的乐队踢出局是因为其它队友更想达到的目标是比赛获奖,成名在望,飞黄腾达。
而他还是理想主义的摇滚客,骂队友的歌词虚情假意简直就是垃圾。
“你们都是垃圾,我找你们来是你们的幸运,你们竟然把我踢出局,傻逼,你们会后悔的!
”他又成了光杆儿司令,但头脑中关于摇滚乐的理想与被踢出局的愤怒让他快要爆炸了,他迅速写出了一首表达自己愤怒的歌,非常带劲儿,他开始四处找人组建新的乐队。
这时他和合租室友女友关于欠租的矛盾也大爆发了,他不得不弄到一笔钱交租,合租友人是代课老师,这天他收到电话找代课老师,于是走投无路的杜威,灵机一动接下了这个活儿。
这个小学是当地知名私校,家长对学校要求很高,学费也很高,他只是想混混工资,所以什么都不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学生上音乐课--众所周知,名校的音乐课就是交响乐团,有人弹钢琴,大提琴,古典吉他,吹管儿。
他看了之后又灵机一动,何不就地取材,组个摇滚乐队,于是他把古典吉他手叫上来,递给他一把电吉他,很快他就上手了。
把弹钢琴的孩子(亚裔)叫上来让他负责keyboard,拉大提琴的负责贝司,随便试了几个唱歌的弄上来做和声,一个乐队就这么组成了。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他迅速给学生普及了摇滚乐知识,排练了几首歌。
去参加了比赛,最后他们的乐队没有获奖,但得到了观众和家长的一致欢迎。
这部电影打动我的是杜威对摇滚精神的践行,他教给学生,摇滚精神就是反抗大人物,反抗主流的胆量,讲完对学生说,我对你们而言就是大人物,来,试试反抗我。
于是班上一个比较叛逆的孩子率先开始:你是个混蛋。
接着别的同学也陆续骂出来直到最内向的亚裔同学骂:你又胖又丑,是个loser。
他大鼓掌,对了,同学们,记住这种感觉,这就是摇滚精神。
接下来他告诉学生,摇滚乐就是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愤怒,来,说出令你们愤怒的事,一个同学说:做家务,他马上拨动和弦唱出几句:我讨厌做家务,那让我疯狂。
另一个说:bully,他也立刻唱出来。
这正是摇滚乐的精神。
摇滚乐一定要看着像二逼吗?
其实并不是,一个学生在参加彩排时看到一堆纹身夹克的乐手被深深的吸引了,乐手带他到车上打牌。
杜威找到他告诉他,那些不是真正的摇滚乐手,他们只是装模做样。
杜威是个胖子,没有纹身,也不穿夹克,但他玩起音乐来那种激情无人能及,他的创作能力也是。
同时,他尊重乐队里的每个人,他真诚的问一个学生:我能不能在这儿加段SOLO,我感觉来了。
这就是他教给学生的摇滚精神:反抗大人物,反抗主流,表达你的愤怒,同时,真诚,不要装模做样,尊重每一个乐队成员的意见。
我觉得年轻人对摇滚乐会有天生的热爱,因为你在那青春的年纪,已经长大成人,但世界不属于你这个校园里的青头仔,世界属于那些已经工作的人,你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你空有一腔抱负却毫无机会实现,你愤世嫉俗,对一个理想的,平等公正友爱的美好世界充满了向往。
但身边全是假恶丑各种装模做样,小人步步高升,君子默默无闻。
又或者,你爱的姑娘不爱你,姑娘爱的是傻逼。
这时,摇滚乐给你你要的一切。
抚慰你青春热血的心意难平。
这种精神会渗入你的血液,你未必会成为摇滚乐手,但你可以终生保有这种难得的精神,它在你血液里流淌,当你人到中年,被生活的重担操的万念俱灰,对什么都不再有兴趣,摇滚精神让你重新回到那叛逆的岁月,虽然你不会再叛逆,但它能擦去生活的锈迹,让人再次闪亮。
《摇滚学校》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即便是只听过小甜甜的音乐苦手,这部片子也能让你充分地感受摇滚的乐趣;但如果你对欧美摇滚了若指掌的话,本片也不会给你留下任何可以挑出毛病的破绽,相反,你获得的乐趣还会更多一些。
这部片子基本上就是Jack Black一个人的电影,这个胖家伙一个人几乎霸占了全片的所有镜头。
喜欢看耍宝的人绝对不会感到失望,Black的表演一如既往,不会让你的面部神经放松的。
但喜感只是我以前看这部片子对Black的第一印象,这次重看《摇滚学校》,我忽然发觉了一些不太一样的东西。
Black一个人在电杆上贴征集乐队成员受到的嘲笑场景、他鼓励怯场的胖姑娘找回自信的场景,那种投入的表演,没有相似的生活经历是演不出来的。
Black就像是一名香港式的演员,比如黄秋生,在诸多客观条件的枷锁限制下仍旧努力地绽放自己的光彩。
用这样的感觉来看待他的表演,最后在现场演奏的投入也随之变得更加动人。
喜欢经典摇滚的朋友们不会不喜欢这部片子,首先一听Smoke on the Water那三个有力的和弦,基本上摇滚的范儿就放在那儿了。
经常看不起商业片中对考据考证方面的朋友们,在这部片子里也找不到破绽:片中只有两秒镜头的一块摇滚历史的黑板板书,基本已经完美地总结了欧美摇滚著名乐队的风格承接。
这块板书没听过十年以上的摇滚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后来GOOGLE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块板书就是Black自己写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其实除了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之外,这部片子真正用浅近的方式告诉了观众到底什么是摇滚,这是一部套着商业片枷锁片子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那,到底什么是摇滚?
1. 就是片中那首名为“摇滚学校”的歌词,最重要的两句是:摇滚没有规则,摇滚没有节奏,如果你还是有所顾虑,那么你最好还是按时去上课吧。
搞定了这两句,就搞定了什么是摇滚。
2. “摇滚是什么”http://bearbig.ycool.com/post.2985885.html这是我对摇滚的理解。
看这部片子时,常常会想到当年狗熊留着长发戴着金属手链,背着吉他四处访友的青春。
其实我很像片中的纳德,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且也在幸福地生活着,只是,心的深处,仍然留着一个站在舞台上肆意狂放的摇滚梦想。
虽然现在这样的梦想很少会专门去想起,但也永远不会忘记。
好教师养成记,刚好男主也叫杜威真是绝了~这部片子再次说明了,不一定是学了专业考取资格的人才懂得如何当一个老师。
1.一个好老师,最起码的是对自己专业的狂热,那份喜爱是真的是或多或少能够传染给学生的。
学生都感受不到你对音乐的喜爱,你凭什么叫他们喜欢你都不喜欢的东西,根本就没有说服力嘛2.突破等级评分。
这个很难,尤其是在一个等级非常明显的学校文化里,让学生不以这个为标准真的很难,因为就算这一科老师不做,其他老师也会做,他们只会觉得你这个老师很奇怪。
当然杜威很聪明,从来不模棱两可,他真的不喜欢评等级他就把评分表撕掉,对不反抗的学生视为理解战线,对于一直反抗的学生就用等级评分对待他们,当然是悄悄说。
3.总是发现学生的优点。
杜威在里面简直就是变着花样夸学生,这一点真的是太强了!
不自信的、胆怯的、很少表达的学生全部夸个不重样,用自己的经验类比,用夸张的表情和肢体逗乐他们,再表达对他们的肯定,以及对他们鼓起信心去做这些事情的感谢。
4.安排合理的职务。
从观察其它课程中挑选音乐素质较好的学生当乐手和和声,其他人组成小组去完成其他任务,例如舞台灯光、服装化妆、队名口号、安全监督等等。
总之从学生的外表、气质去安排适合的工作,精致带有点女性气息的男孩子做服装化妆,表现普通却漂亮的女孩子想队名口号,总是想着评分拿好成绩爱出风头的班长来当乐团经理,看上去文弱戴眼镜的男孩子做舞台技术。
而且不是只有在台上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在杜威眼里所有职位都很重要,一视同仁,并且从一开始就准确表达每个位置的重要性。
对于想换岗的学生,尊重她的想法,并要求表达其换岗的理由和展示胜任的才能,在进行换岗,留意她在岗的表现,给予建议和支持。
5.树立强烈的团队意识。
承接4——合理安排职务的前提以及后续工作,就是一直培养“We're a team”。
团队意识特别强,这也决定了班风。
首先每个人都很重要,他真的是对每个人他都特别上心、负责,听每个人的意见,赞同每个人的贡献。
再到杜威的意识灌输特别强,从一开始学生不了解摇滚🤘🏻,世俗观念认为摇滚不是要学的高雅音乐,到后来所有学生“违抗老大”,非rock不可的状态,可见老师的感染力和带来的知识技能是多么丰富,才让大家进入同一个科目/专业气氛中,这对团队意识更加强烈,每个人都相信摇滚精神,不断从各个方面理解和给予自己的付出。
6.强大的知识技能库。
承接1,既然对此狂热,那一定会去投入吸取这方面所有的一切。
杜威热爱摇滚,音乐是灵魂,他不会出卖灵魂去写破歌,也不会因为商业利益而组队,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点,决定他的教学动机是真的很淳朴——我很爱音乐,希望你们也能感受它、珍爱它。
每个乐手的安排,每个旋律的走向、节奏点、交汇的设计,舞台风格的出位展现,黑板画上摇滚乐史结构图,还有大量的乐器和光盘库存。
(真的是太富有了,物质&精神)除了知识技能,最重要是摇滚的精神是从一而终地表达——违抗老大做自己,表达自己的内心;摇滚不是代表完全的叛逆,至少它不等同无节制的生活恶习、吃喝嫖赌,树立正确的纯爱摇滚的理念,不去从其他渠道靠近摇滚。
这个特别好!
说明三观是正的,同时不让脑袋还简单、没啥鉴别力的孩子误入歧途。
7.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虽然片子里展现的少,但是例如现场练习合奏、展示结构图、录像带、针对听曲目聆听模仿解决某一个技能表现等。
其实方法是很多种,但全服务教师想教的内容而已。
有些老师到现在还弄不明白,总是去抄课例。
唔,花哨的教学法是表面,一个课不可能总在热闹中进行,到底课堂/科目的魂在哪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这些老师要治也很简单,就是重新找回她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就好。
8.教学相长。
这个是一直特别有趣的现象,我也有过和总是特别期待这种现象,这意味着你可以从你身边的学生就能学到些东西,更多时候是悟到的,这说明自己在长智慧,而且我会为我的学生骄傲的。
当杜威打算放弃比赛到最后没有评上大奖,孩子们的表现简直太棒,真的违抗老大,还真的不去看重成绩,而是看重在舞台全心全意投入、无所保留的表演。
全部实现了杜威所说的摇滚精神。
有时候大人也很容易在一些关键时刻丢了信念,但孩子并不是,或许在你彻底激发他心底的一刻,他反而会简单又坚定地不走回头路了。
9.专属手势。
我感觉这个点太棒了,就是跟学生有专属的握手游戏。
我觉得教师跟学生有这种趣味性的、简单的、有着鼓励默契等正面涵义的肢体接触,真的是增进师生友好关系的一把可爱钥匙。
10.及时与学生承认错误。
这是一个心胸宽广,并且珍惜彼此关系的人的一个正确做法。
无论位置高低,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个很简单的,但是就是有人做不到。
11.教师需要的是提供支持的脚手架。
每个人都有学习能力,只要你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现在科技发达学生在网络都可以学习到所有知识,甚至比书本的多,那么教师的其他方面的作用就突出了。
一方面是提供支持学生学习的脚手架,这涉及到对专业的深度了解以及经验之谈,例如杜威,关于哪个技能突破、哪个风格展现,就听哪个专辑的哪个乐手、看哪个现场录像,这未必是网络技术能够涉及到的,吧。
😂另一方面,就是教师的“育人”功能,这涉及到如何组织团队分组学习、对专业精神的理解表达以及一些长远眼光等。
片子理想化,但是里面的一些关于教学的点是真的很赞,光凭印象就可以列举一些,何况再细看呢。
BTW,里面的音乐是真的赞的没话说!
看完没有想学摇滚的冲动
里面有多个音乐小天才的加入,,,“苍白无力”,这是我的整体感觉
这种叛逆有点恐怖
先别忙走嘛 注意最后字幕部分
Richard Linklater终于遇到了一个真正喜欢聊摇滚的话痨
没有什么特色的电影 @2012-09-28 15:16:47
rock 'n' roll!!!
拖欠房租、挑拨别人感情、冒名顶替、没有学术技能 这一切都因为所谓的摇滚就高尚了?简直莫名其妙。以及最恶劣的是去撩拨那种一看就不该去撩拨的女人。
巨冷
有些東西很明顯是對10歲孩子來說不好的。結尾應該再好好處理一下。
昨夜CCTV6的晚餐,还是有点意思的
呃,不好说,好瓜哦。
里边的音乐都特棒!
杰克布莱克演技没的说,对摇滚的诠释也是一流!
不知道为啥 我可讨厌这个男人了
never have liked Black. 囧
这种电影能拍成这程度已经成功了~
Jack Black在课堂上的Solo给我印象太深了。
里面有ACDC的歌!
男人当loser当的理直气壮,还竟然能写一个这样的主角。破败的人生也有贴光环。孩子们浪费生命给一个不真诚的人当工具,满口音乐摇滚反叛,强迫一些自我意识还没成型的孩子。整个电影都一股男味,男主演和杰克尼克尔森很像,面相令人害怕。又一部意淫之作。死亡诗社我也讨厌,但这部男主更丑。最后演出小小感动一下,但这个故事开始的动机我实在无法接受。校长演员气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