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探索女性思维的想法,选择观看这部日影《最终幻想女孩》,由女性导演大九明子执导,也是近期热播日剧《40岁开始》的导演。
不忘旧情是我的美学。
--良香进入那个世界前我还是想吐槽片名的翻译,原名是《勝手にふるえてろ》,直译过来是随便颤抖吧,修饰一下《随你肆意颤抖》?
或者直接《随便颤抖吧》会不会好点?
总觉得最终幻想女孩怪怪的,被最终幻想系列掩盖了。
吐槽归吐槽,电影本身质量非常不错,贴地的生活日常,少年依旧犯中二,大叔依旧在钓鱼,新宿依旧那么多情人旅馆,松冈茉优主演,这位逗比又可爱的女生进入剧组瞬间加分不少。
影片非常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开篇特写镜头是良香的独白,在她的世界里,她有两个男朋友,一个叫小一,一个叫中二。
小一是她想象中的理想情人,良香中学开始暗恋十年的对象,生下来就是她的王子殿下,有想法、话不多,很有人气。
中二是现实中生硬闯入她世界里的同事,成日傻笑行事鲁莽,说话也不中听,属于完全读不懂空气的社死型人格。
一个有趣的现象,爱幻想的人在现实里总不善于表达。
在他们眼里,有个平行世界,那里多的是倾听她内心声音的朋友。
站务员、咖啡店美人、便利店小哥、公交车上的大妈、湖边钓鱼的大叔,只要她想,全世界都是她的听众。
内心戏多,细微的话语、动作、情绪都会被无限放大。
懒得搭理现实里看不过眼的人和事,所以人前不动声色地“嗯,嗯,嗯,”,背地里呼吸不畅地“fuck!
fuck!
fuck!
”、所以把想法埋在心底,把喜怒哀乐留到幻想的世界里去分享、去倾诉、去发泄。
无需多久,两个世界就会隔离开来,无法交错在一起。
社恐患者也不过如是吧?
我常说做人最紧要开心,如果这类幻想能一直持续倒也没什么,人都有其取悦自身的方式。
很可惜,Shit Happens。
什么是现实?
现实就是总有破事儿找上门,或迟或早,但一定会发生。
一次差点丢掉小命的意外让良香意识到苦苦单恋简直是浪费生命,所以你以为她要放弃吗?
完全没有,她发作要把小一找出来好好发展。
操作方式很社恐患者风格,她千方百计好歹以同学会的名义把对方约了出来。
小一刚出现,良香的进击交响曲都要奏起来了,他却突然被另一个八婆拉了过去。
当她再度惯性陷入抑郁情绪,悲伤逆流成河时,被谁一把抓住手臂,是店里的大妈!
大妈拯救世界,战斗力最高!
一番作战后,良香好不容易争取到另一个机会。
这次大妈不在,但精神永存,然而坏人也在变强,八婆的冤魂始终不散。
现实里不善于表达的劣势再度暴露无遗,她忍气吞声,躲在昏沉的小房间里生闷气。
如果打算观影,那么接下来的部分观影后再看,如何?
严重剧透走起抛开地心引力的想象,随着时间拉长,只会愈加虚无,一触即溃。
比如,当良香兴致盎然地跑到钓鱼大叔那,分享她被告白的经历,大叔随口问道,对方没说喜欢你吗?
她情绪瞬间跌入谷底,开始自我怀疑,那种时候应该说喜欢吗?
怎么他都没说?
那他算认真的吗?
因为没有经验,因为时间足够长,长到足以把恋爱上升到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步,仿佛一定要有什么正式程序,叠着文件逐份盖章才算完整似的。
(大叔的话实际也是良香自己脑补的戏码)
三千吨重击比如,良香一直认为小一人气很高,大家很喜欢他才逗他玩。
小一打断她,那段时间他一直被欺负,更不想参加这场同学会,“不顾我的感受开玩笑,跟欺凌有什么区别?
”
我知道我知道,哪里像王子对吧?
所以,无论小一表现出多大友善和兴趣,都无法阻止世界的崩塌。
那个世界由他而起,又与他绝缘,良香跨越十年的幻想,一切早已脱离他的范畴,他成为一个工具,被良香一厢情愿地加戏,她有询问过他的感受吗?
虽然只发生在她大脑里,不至于到欺凌的程度,那么到现在的境地,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那可是陪伴良香十年之长的灵魂伴侣,“要好好地说出我的名字啊!
”抱歉,你叫什么?
--小一
一句话打回原形自行脑补的情节,保存在颅内自然流畅,一旦与现实遭遇,就会开始卡顿,产生巨大分歧。
这是幻想的通病,按着自己期望去构筑世界,是天真可爱的表现,也是没被社会毒打够的幸运。
八婆毁不了她,小一才是杀伤力最大的核弹。
其实如果不是她过分在意,他们是可能恋爱的。
被工具教做人后,良香逐渐意识到,无论是站务员、咖啡店美人、便利店小哥、公交车上的大妈、湖边钓鱼的大叔,他们的名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事实上,她和他们从来就不相识。
崩塌后的废墟,什么都没有,有的仅是无尽落寞和孤独。
她心脏剧烈抽痛,蜷缩在玄关失声大哭。
糟了!
你看我看得好入神!
--中二悲伤的世界里,只有中二在傻笑,告诉她身边的风景也很漂亮。
良香是幸运的,成日傻不拉几、完全读不懂别人情绪、一个劲开怀大笑的中二把她从悬崖边拉了回来(为什么幸运的人会一直幸运?
fuck!
fuck!
fuck!
)。
但为什么会是中二这样的人呢?
这是另一个有趣的点,因为她对他没有任何幻想(替中二捏一把汗--!)。
连期待都没有,怎么落空?
如果遇上好事,那是神明大人的恩赐。
该开骂开骂、该逃跑逃跑、该抱抱抱抱,良香根本不怕得罪对方似的只做自己,心情放松,相处起来舒适得多。
中二的故事线和小一是完全相反的,隐秘的角落里,是预期管理在作祟。
良香对中二,只要相处下来感觉原来也没那么差就合格了。
而对小一,有着太多期望,幻想轻易破灭。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他来自现实。
探索到女性想法了吗?
越看越迷。
社恐何去何从?
试着忘掉人设吧,偶尔把人生当作在实验室里做实验那样玩乐一把,失败了也别气馁啊!
相信我,即使出丑也没几人会记住,尤其是那些瞬间回馈零成本的事情,发个圈、搭个讪、又或者对困惑的事情多问一句,天知道会发生什么,假如成功了呢?
收益可是无限大。
曾经,别说旅居海外,就连离开深圳那张办公桌亦难过登天,一天天无止境的没日没夜工作,一切似乎都不会好起来。
后来脑袋冒出很突然的想法,也没多想就去做,再后来前后没三个月拿到签证,奔赴东京开始另一种生活方式。
现实世界是一场概率雨。
很多创意、发明纯属意外所得。
当我们抱着好奇「事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心态去发展也不错吧?
时代总会奖赏愿意尝试新事物的幸运儿。
所以,勇敢一点,时不时把自己暴露在公众视野里,诱发随机性,拥抱随机性,世界本就混沌无序,假如万物尽善尽美,哪还有我们进化的机会?
我把本片部分对白,配上我日常拍摄的东京街头,剪辑成了视频,需要的话可以私聊我哦。
恐龍滅絕是天降隕石, 人的滅頂是耗盡地球資源。
一般女子在24歲已經歷數次戀愛, 不過女主人翁江藤良香是異數, 她尚留着初吻及處子之身, 她任職會計, 每天總是壓下腦袋審核堆疊紙張, 身旁似是欣賞瀑布如雲秀髮站立的挨近男同事給良香指出錯處後訕訕的藉詞借鉛筆嗅美人髮香, 她的存在是職場男性注目的一道良境, 她不曉得她的順風而渡, 沿路滲透的自然秀麗相當誘人, 因此一些平常不過的東西意外的加諸女子身上, 名叫二役男同事就是發現這樣搭配衍生的那份獨特美後他愛上了這個懾人心魄的女子。
喜歡查閱維基百科搜索恐龍檔案的良香埋首在現代人不會關心的塵封地球歷史, 她的特殊嗜好是女子中學時期戀上對象不知曉其心思的變奏代入過程: 她瀏覽遭人類滅絕的渡渡鳥圖案是她用盡了千方百計再會意中人對方依然冷淡如昔漠然的誇越世紀憐憫 ― 渡渡鳥不因害人而死, 它是遭人帶來的豬、羊、貓搗毀鳥蛋慘遭橫禍, 正如良香不關心身旁日常遇上的人, 她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她只要踏步上前, 說一句問候語, 並同每天碰上的人敞开心扉, 對方感受女子心情起伏, 自然樂於結交, 留心聆聽, 解了女子的愁。
然而這些是良香的妄想良晨願望, 現實是穿著桃紅與白條相間的餐廳女招待員平淡的收起客人杯子, 不是上衣同樣鮮艷良香流淚喟嘆要撫摸俏侍應生金髮的愛憐; 女子經常幻想與垂釣鬍子大叔的調笑實際是她在數尺距離遙望的孤獨男子; 編織辮子髮型的便利店男職員是她想像微笑的把購買物品交給客人的和睦男人, 現實是眼神只是專注條碼是否確實掃瞄, 不同良香視線相對的便利店員, 人與陌生人的交往是一方邁進的開腔, 是願意放下身段的接觸, 就是這份人際稀有的濃情, 人不是處身島國的孤獨, 可是這份人該有交往的心, 隨同社會的高速發展, 人要在繁忙都市生活實在承受巨大壓力, 人在經過繁重工作後大多與相熟同事朋友買醉高歌, 不願同日常於搭乘公共車輛鄰座婦人交談, 還是社會認定是底下階層從事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微笑問好, 至於獨個兒擲下魚絲等待魚上鉤的中年男子, 更是日光常照下無人問津的冷清地域。
良香十分愛惜其郵購的上古貝殼化石仿製品, 她手指劃經的深邃坑紋是橫亙世紀物種肉體消亡意識殘留的形而上知, 她愛上同是對絕種動物有濃厚興趣的男子, 她沒有勇氣叫他的名字, 喊了就是破了她的幻想, 對方亦沒有問她的名字, 他不會接納良香的愛, 他的很久不見, 出席同學聚會僅是讓女子釐清自己的單戀者是其人生的過客而已; 那個於動物園公園獻吻不遂的男子二役, 其身後大象的長牙, 象徵雄性動物的侵略特性, 粗糙天然, 也是雄性動物的求愛本能, 唬跑美人, 後來二役上門責罵活在幻想, 現實妄想弄糊的女子, 她坦然表白心曲, 良香的面對天地好像紅標籤經雨水沾溼貼上女子白衣是她未經人道處女幽香的遁世入途, 不再孤芳自賞, 不再遺世獨立, 而是愛上這個不惜入夜給天雨弄溼, 趕到直斥其非的男人。
Patrick Chan寫於2018年7月2日
“平成废宅”——日本当今的一大批年轻人常被冠以这样的戏称,以概括他们不善于现实中的交际,沉迷于自我保护的爱好中的特质。
《请你肆意颤抖》就是这样一封给所谓“废宅”们以内心抚慰的情书,一篇鼓舞他们走出封闭自我的“教学指南”。
24岁的江藤良香在走“桃花运”之前感情生活几乎一片空白,仿佛忽然之间,她先是被自己很是瞧不上的男同事“小二”告白,随后又燃起与十年的暗恋对象“小一”重新联系的希望。
影片前半部分,她在两人之间摇摆,向周围各个年龄阶层的熟人口若悬河地倾诉爱情的烦恼,仿佛这是一则梦幻般的少女爱情故事。
然而随着与“小一”的爱情宣告破灭,良香的真实生活状态显露出来。
她其实恐惧与陌生人交际,现实生活是她火热幻想的极端反面。
她像迷恋古生物一样沉醉于漫长的暗恋之中,最终却在“小一”口中失去了自己的名字,成为了与暗恋对象一模一样却不被他放在眼里的影子。
这就是“宅”们的真实人生:他们有着足以自我保护的情感或嗜好作为抵抗外界的铠甲,然而这种过亢的情绪总有因与现实不对等而幻灭的一天,当防护被戳破,自我被否定,坍塌在所难免。
然而“小一”的漠然固然是一刀致命伤,却也是成长的开始。
最终接受“小二”牛皮糖一样的追求并不是一种妥协,而是解除自我防备,将长久困束在心中对身边人们的好奇与渴求释放出来的起点。
这并不是一部爱情喜剧,而是社恐从自闭中挣扎逃生的历程。
《请你肆意颤抖》不是那种试图关怀一代人的电影,它只耕耘一个人的内心,却因此能够收获同样恐惧社交的边缘人群的共鸣。
执导过不少电视剧、短片和MV的导演大九明子充分发挥自己所长,调动多样的视听手段——跳切、声画对位、主观镜头、音乐剧等等,以外化女主角的心理活动。
当然它并不是中岛哲也那样辛辣热闹的视觉风格,而更像是加入了MV风格的《从河底问好》,在丧与脱力之间,找到可以在沉闷社会中放肆唱歌的那个角落。
(《环球银幕》2018.7)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五十公斤熊”,更多影评和资源欢迎关注。
有没有发觉,如今单身的人越来越多了。
大多数人会说,一天天忙死了,哪有时间和精力谈恋爱。
只要有wifi和手机,不谈恋爱好像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影响啊。
今天要聊的这部电影,刚好戳中了当下很多单身男女的境况最终幻想女孩勝手にふるえてろ
原本片名直译过来是:请你肆意颤抖呃,这个名字多少感觉有点黄暴。
相比之下,熊更喜欢另外一个翻译:被爱妄想症该片根据绵矢莉莎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24岁却没有恋爱经验的江藤良香纠结在幻想中的单恋和真实世界的恋爱中无法自拔的故事。
扮演江藤良香的是熊最近pick的新晋女神松冈茉优。
很难想象如此青春无敌靓丽的她竟然还是个谐星。
出演晨间剧《海女》让她被更多的观众认识,是枝裕和的新片《小偷家族》也有她的身影。
《最终幻想女孩》是她第一次担纲主演,凭借此片获得第27届日本电影职业大奖最佳女主角奖 。
这部电影完完全全成了松冈茉优的大型个人秀。
360度无死角,各种状态下的松冈酱让你看个够。
连哭都是这么美
但话说回来,有松冈酱的颜值怎么会母胎单身24年,这不科学啊。
好了,说回电影,松冈茉优饰演的江藤良香是一家公司的会计。
工作枯燥乏味,只需要不停地按计算器就行了。
下了班呢,同样单调乏味。
打包外卖回家吃,吃完带着耳机听着嗨歌刷碗;
日常最大的消遣是趴在床上边吃零食边浏览维基百科。
她对这些早已灭绝的生物异常感兴趣。
甚至网购了一个鹦鹉螺化石,抱着这个化石用手画着圈圈,脸上还流露出慈母般的微笑。
这个宅女不一样。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爽翻了天,但在公司联谊聚餐上却怂成了狗。
重度社交恐惧的她,在联谊会上坐立难安,感觉完全透不过气。
径直跑出门外不停爆粗。
只有这样做才能消除自己的焦虑感。
正所谓“宅若久时天然呆,呆到深处自然萌”。
江藤一个人待习惯了,习惯沉浸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不想出去也不想别人进来。
偏偏就有一个人想进入江藤的世界。
他是和江藤同公司但不同部门的小二(渡边大知 饰)。
殊不知江藤的世界里早已留了一个位置给某人。
这个某人是她高中同班同学小一(北村匠海 饰),她一直暗恋男神十年。
她把男神看作是天然王子,画成漫画;会因为男神无意的一句说话引起一阵悸动糟糕,是心动的感觉。
为了可以光明正大看男神而不被发现,她还练成了一个绝技:视野见。
即用视线的边缘去看东西。
熊当年怎么就没悟出这种技能?!
说起小一,江藤就会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容光焕发,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按摩技师、织毛衣的老太太、地铁乘务员、便利店小哥、钓鱼的大叔都是她忠实的听众。
可是,她从来没有表白过。
她本人十分享受这种只存在于脑内式恋爱召唤。
因此,当现实中的小二向她表白的时候,她懵圈了。
被人表白说不高兴是骗人的。
这不江藤早已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一路小跑地回家,顺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地铁乘务员、便利店小哥、钓鱼的大叔。
高兴归高兴,被表白之后应该怎么办。
江藤不知道啊。
一天江藤在睡觉时,被子不小心被电暖气烧着了,自己差点就因此丢了小命。
经历过生死之后,她悟出了:还不能死要赶紧把想做的事情做完
她说的事便是要再见小一一面。
为此她盗用高中同学的账号,组织了一场同学聚会,终于在聚会上如愿地见到了小一。
天台上的夜聊,是江藤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
小一和自己有着共同爱好是她始料未及的事。
可惜她猜不到这场谈话的结局。
十年未见的小一早已忘了江藤的名字。
呵呵,世上最尴尬的不是我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喜欢你,你却不知道我的名字。
单恋的时候是心动,清醒的时候是心痛。
江藤此时才发现,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活在幻想之中。
而按摩技师、织毛衣的老太太、地铁乘务员、便利店小哥、钓鱼的大叔这些人和她根本就不熟。
自己甚至都没和他们讲过话。
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想象。
松冈茉优用歌唱的形式,让幻想走进现实那一段堪称全片里让人惊艳的一幕。
她完美演绎了一个鸡毛又懦弱的死宅。
性格里带着反叛,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却又极其固执,因为小事轻易放弃一个人,但又非常心软且极易被感动,孤独的时候总是试图在一切可能的人身上找温暖但总是无果。
江藤良香就是当下年轻人的一个缩影。
熊对此深有体会,一个人待时间久了,真的会上瘾。
越来越不想跟人接触,人一多只能不断地看手机缓解尴尬的气氛。
你可能会说,一个人难道不会觉得孤独吗?
孤独?
怎么会呢。
手机、聊天软件、农药吃鸡,每天都已经被这些app填满了空档,怎么会有时间去感到孤独。
那么,谈恋爱就不会孤独吗?
你看看多少餐厅里吃饭的情侣,入座后都是各自玩手机,无言以对,疏淡如水。
一个人的孤独变成了两人份罢了。
而且,谈恋爱所投入的成本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约会成本、分手成本、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结婚成本、养育的成本……而且你还不知道投入的成本会不会收到相应的回报。
于是,很多人干脆选择了不投入。
不谈恋爱,似乎就不会承担失恋的风险。
还有些人是想谈恋爱却不知道如何做,就像江藤一样。
被小二表白,她不知道如何面对。
幻想世界里天下无敌,现实生活中一败涂地。
摆在她面前有两个选择,继续待在自己的幻想里,像古生物化石一样,最后灭绝;又或者打破幻想,实现物种进化,来到现实世界。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熊觉得无论是单身,还是谈恋爱,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哪一个选择才是最遵循你内心真实的声音。
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有清晰、坚定的人生规划,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很多人觉得恋爱结婚就等于人生赢家,而还在单身的你就被同龄人所抛弃。
不是这样的人的一生就像长跑,有人跑得快,有人跑得慢,甚至还有人中途放弃。
我们不应该为落后别人而焦虑,领先别人而自满。
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跑下去就可以了。
你的点赞和转发是熊写作的动力
头发乱糟糟的江藤良香,羞涩的望向阳光处的一宫,因为她听见一宫对她说:喂,看着我。
这时,我们还上初中一年级的良香,心脏跳的厉害,念念不忘的话语已经在她脑海里回转了十多年,喜欢的发型,喜欢的面孔,喜欢的一宫。
他在良香心里有个亲切的小名——“小一”。
十多年都过去了,我们良香同学的头发虽然不乱了,人似乎也看着干净了,但是脸上时常流露的厌世表情,显得她和身边的人似乎那么格格不入。
只有进入一种状态——幻想的状态,良香才会发挥出她那不为人知的一面:活泼,亲善,话唠,蹦蹦哒哒的,就像是一个随时在冰淇淋摊等候甜点的阳光小美女。
她建构了一个世界,一个以她为中心的世界,其他人都是配角。
人们对她笑哈哈,对她脱帽致意,对她的倾诉认真倾听,甚至为她鼓掌,为她跳舞。
善良的人们啊,美好的伊甸园啊。
这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观众都差点被这个世界给骗了,我们看到在河边,在便利店,在公交站,在居酒屋,良香和人们的交谈那么自然,那么和谐。
稍微注意的是,导演将叙事的视点已经嫁接在良香的身上,以她为轴心去看这个世界,去想象这个世界。
欢快的音乐,欢快的人们,欢快的良香。
电影的前半段都是欢快的。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幻想的世界。
可那又怎么样呢。
开心就好咯。
毕竟,这是我的世界。
或者说这可是我和小一的世界。
良香一定是这么想的。
她疯狂在各种地方倾诉她对小一的迷恋,乐此不疲,想象中的人们十分乐意的倾听,甚至为她出谋划策。
幻想总是短暂的,回到家的她难免是孤独的。
几个跳切完美的诠释了无聊的晚上,无聊的人。
但幸好还有海螺啊——小一送的异常海螺。
喔,当然喽,这也是幻想的,实际上是自己送自己的。
但这又有什么呢?
在幻想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松冈茉优的出演让这部电影增加了可爱属性,或者说,你很难不会爱上松冈茉优。
她是这部电影的唯一中心,电影的机能系统一切都是围着她转,就像是幻想的世界里,人们围着她转一样。
个头不高的她在这部电影里就像是一场时装秀,气场丝毫不让《unnatural》的石原里美,尤其她穿着阔腿裤,脚踏帆布平底鞋,简直就是魔性的古灵精怪。
女性导演也给这部电影画上了一个女孩的符号,单相思的痴恋,向外人流露出对暗恋对象的膜拜,以及女性袖珍的小心思,通通在导演那俏皮灵动的镜头风格上展现出来。
最为难得是,电影节奏的高度保持,始终在一个频率上。
在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切换也非常自然,甚至造成反差的幽默。
当良香幻想破灭的那一刻,导演也用歌舞戏完美串联开来,这既是一个结束,这是新的开始。
所以,我们这才看到良香最为孤独的一面,喜欢了十年的人竟然叫不上她的名字,良香心痛地甚至发出:我们就该遭此灭绝吗?
雾岛同学可第一个不答应。
穿着西服的渡边大知可不答应。
你怎么可能被灭绝,你知道吗,你胸口上贴着红色便签的样子真的好卡哇伊啊。
雾岛是良香的同事,喜欢反着写“2”这个数字,他喜欢良香,良香也知道。
这一条叙事线和幻想那条线是并行的。
天真的良香甚至还“利用”起雾岛来,“喏,你算是我现实的男朋友吧”。
亲吻?
不存在的。
拥抱?
不存在的。
你只是我现实的男朋友,只是而已啦。
雾岛当然伤心,比伤心太平洋还伤心。
他知道小一,他也知道良香准备和暗恋对象见面了,可他有什么办法?
他没有办法。
编剧有办法。
良香的挫败,让她觉得整个世界都不美好了。
隔壁的吹奏声也显得那么刺耳,身边的人们也那么面目可憎,因为好朋友向雾岛出卖自己的“信息”,也对她十分不满。
甚至以为自己是处女的事情被暴露后,竟想要辞职躲在家。
这是从幻想世界里刚出来的一种不适,一种无措,一种对爱的极度渴望,甚至都有些病态。
这个冰冷残酷的世界似乎已经不容她这个幻想家存活了。
孤独的她,甚至孤僻的她,长期自己生活,对这个现实世界,对这个人言可畏的社会,心怀着恐惧,所以她惧怕谣言,也惧怕自己从这个现实社会中所沾染的冷漠。
所以她会对收垃圾的大妈说谢谢,甚至斥责人们的冷血。
这个机械麻木的社会,让她应付不来。
所以,她想到了一个人——小二。
小二是谁呢?
就是我们雾岛童鞋。
雾岛来了。
冒着雨来的。
他有些愤恨,他以为良香真的怀孕了,因为良香的请假原因就是这个。
可他还是来了,他放不下良香。
然后他看见了良香胸前的鲜红便签。
这一刻让我想起《白鼬》里的最后一幕:法官在法庭上突然看到喜欢很久的女人穿着蕾丝边的白裙子,因为法官曾对她说我特别喜欢看你穿那个裙子。
那一幕真是久久难忘。
雨天那场戏,堪称电影的高潮时刻。
雾岛声嘶力竭的证明自己的动机单纯,证明自己不会也不可能对良香图谋不轨,他甚至说,你一次连我的小名都没叫过。
“你知道吗,我喜欢的就是你的不谙世事啊”。
最后他说出:我喜欢你。
良香这才终于被感染,她这才明白小二和她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是落寞的人啊,都是感情被疏落的一方啊。
可这也让她认清了真相,她选择和过去告别,选择和不实际的幻想爱情告别,她毫不犹豫的冲上前去,狠狠的拥吻了他。
此时她胸前的红便签脱落,便签一点点被雨水浸湿,就像是两个孤独的灵魂慢慢的靠拢,汇合,交融。
否认掉未来的希冀、梦想、希望打造出来的未来完美生活滤镜;否认掉过去的荣誉、自以为是的关注、不断被自己修整的回忆营造出来的过去美好个人形象,所有未实现的、只有你自己这么认为别人并不承认的统统否认掉,剩下的现阶段,你做着什么工作,实现了哪些愿望,爱着什么人,又有什么人爱着你,你有多少朋友,又有多少人爱着你,真真实实在你手里的,就是现实,“原来这就是现实啊。
”当女主角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我最有共鸣的一刻,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活在明明没有得到,却以为早就得到甚至迟早会得到的幻想里。
真正与陌生人搭讪,发现陌生人并不像脑子里幻想的一样友好健谈;真正把心心念念的人约出来,发现人家根本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
清醒地按着自己的头撑开眼睛认识到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就是这样,身边的人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不把自己想得那么特别,不把故事想得那么美好,不把梦想想得那么容易,不把人想得那么好相处,世界反而明亮了起来,至少在前进。
谁让这世界越坏的人越强,越棒的人生越需要清醒。
原来阿一,连女主的名字都不记得。
幻想,在那一刻应该像掉在地上的水晶球一样破碎了吧。
最终,女主最终走出了幻想。
自己的单恋,最终可能只能是单恋,生活中实实在在,能够触摸到的人才能真正的被喜欢。
在城市中,街上车水马龙,霓虹灯盏随着星光闪烁阑珊,女孩子们努力让自己精致,期待着白马王子。
但是爱幻想也是好事,女孩子就应该像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像穿水晶鞋的灰姑娘。
梦幻、童真、美好。
电影结尾那个红色便签渐渐吸满二衬衣雨水镜头真的太美了。
2025.2二刷。
终日沉溺在自己幻想出的王子公主梦中被现实不记得自己名字的男主角轻易击败;偶尔也会享受被e人关注的感觉,但是无法接受亲密关系;对周遭的人充满好奇却根本不敢走进对方的内心……就这样,拒绝和真实世界沟通的自己越来越难以忍受孤独。
假怀孕和朋友闹翻:以为内耗改成发疯自己会很爽,其实自己投入过真情实感哪会全身而退。
还好朋友是真朋友,即使自己发脾气也会想办法缓和彼此的关系,甚至包容自己伤人的字眼还主动道歉,按下保存键证明自己有被踏实地爱着。
二对着外面大喊:“我想和你生孩子”回过头低下头说:“其实我很不好意思”。
那一刻触动的处理女主的心还有我这个社恐的心,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坦白地剖开自己的人,他好勇敢,他好帅!
真实人际关系有伤害也会有爱,别因为怕痛就放弃品尝爱的机会呢,套子里社恐们。
社恐脑中的挣扎竟然也能拍成这么有趣的电影,感谢导演。
1.害怕孤独但又享受独处;2.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然而外面筑起高墙,无人能踏入;3.心中想法超级多但愿意袒露的很少,什么事都爱自我完结;4.完美主义,无法接受现实中的人存在的缺点。
经常因为一点瑕疵放弃一个人;5.对外界时常抱有怀疑(和第6点有共通点);6.永远对自己存在批判,为何我这种人也会被人喜欢,喜欢我的理由是什么;7.知道以上的所有缺点,但不愿轻易改变。
越来越有意思的电影看到女主因暗恋对象不记得自己名字自暴自弃突然脑海里浮现大一的自己(真事!自我中心+将10年的暗恋当做自己的美德+毒舌+敏感+自我防卫+受害者心态+=女主最后的感想就是你想的并不是你想的,现实需要大胆求证,持续不断地困在自己的思维里既浪费时间又让你显得纠结别扭像个神经质ps: 男主手好看一是删除键,二是保存键,很有意思哈哈哈(男主是二,暗恋对象是一)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没看太懂,但是摄影很不错💦💦
#14thBJIFF No.6 @英嘉 无数的跟踪镜头和广角镜头轻轻地推进和拉远,提醒观众这对无名而孤独的父女所居住的土地是多么广阔,但同时两人又不得不被对方所牵绊拘泥于窄小的车厢内部,这或许映照着某种政治现实。
第四部,没让我冲起来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3.5
0421北影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不是我的菜,太闷了……中间忍不住合上了眼醒过来还是风景定格orz
3.5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父女靠近,面包车里则形成身体的斥力。摄影机与景物的距离构成人与世界的比例尺,居无定所的状态渗入每一口呼吸的空气,连同凝滞的情节被锁在镜头之中。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