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塔利

Tully,厌世妈咪日记(台),论尽爆煲妈咪(港),塔莉

主演:查理兹·塞隆,麦肯兹·戴维斯,马克·杜普拉斯,朗·里维斯顿,艾米丽·海内,伊兰妮·谭,克里斯塔尔·伦伯格,马塞林·休格特,科琳·惠勒,嘉蜜拉·赖特,史蒂文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塔利》剧照

塔利 剧照 NO.1塔利 剧照 NO.2塔利 剧照 NO.3塔利 剧照 NO.4塔利 剧照 NO.5塔利 剧照 NO.6塔利 剧照 NO.13塔利 剧照 NO.14塔利 剧照 NO.15塔利 剧照 NO.16塔利 剧照 NO.17塔利 剧照 NO.18塔利 剧照 NO.19塔利 剧照 NO.20

《塔利》剧情介绍

塔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马洛(查理兹·塞隆 Charlize Theron 饰)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这三个孩子中还有一个是刚刚出生没多久,嗷嗷待哺的婴儿。生活被家务和照料孩子完全填满的马洛感到非常的窒息,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又接到了学校的电话,通知她她的大儿子不能够继续就读普通学校了,需要转到特殊教育学校上学。 在弟弟格雷格(马克·杜普拉斯 Mark Duplass 饰)的建议之下,濒临崩溃的马洛请了一位名叫塔利(麦肯兹·戴维斯 Mackenzie Davis 饰)的夜班保姆来帮忙,刚开始,马洛并不信任这个看上去没多大岁数的女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塔利所展现出的能力和体贴俘获了马洛的心。马洛的人生,因为塔利的出现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圣哥传第2纪烽火影人风筝新乌龙女校失去的丈夫钟楼爱人拉斯维加斯第二季生日九十岁。有什么可喜可贺的六扇门之铁牢吉米与朱迪缘分的天空亚马尻一家绑架:卡丽娜·怀特的故事后备空姐死亡之谜总统的女儿永远年轻西安事变关于邻家的天使大人不知不觉把我惯成了废人热爱偶像荣耀巴黎两日情唐砖下之灵域双生金刚瓢娃本德尔:起点无赦之仇1923第一季朽木第一季来不及盛开的花:巴西女童坠楼案

《塔利》长篇影评

 1 ) 你好,Tully

怀孕是件不容易的事。

然而分娩并不代表着结束,分娩是怀孕的结束,但分娩也是另一个开始。

影片没有回避怀孕之后带来的“影响”。

身体上,膀胱受压充血,必须要在四小时内排尿;会胖,身材会走样,女孩维持了二十几年的身段会付之一炬,那些年为维持身材吃过的蔬菜沙拉都成了照片和回忆;乳汁淤积会痛,胀痛……而这些她都要默默承受,她不只是她自己,她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和一个男人的妻子。

她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要兼顾一个家。

男人养家不易,而女人持家亦然。

精神上,每晚被孩子的哭声吵醒,明明困得不行,却仍会爬起来,像个没有困意的机器一样“机械”的操作流程,换纸尿裤,哄孩子入睡。

白天还要一如既往地送孩子上学、做饭,睡觉前再给自己泡一壶咖啡……还好。

还好有Tully,那个26岁的Tully,帮她度过了这段时间。

26岁的Tully很开朗很阳光,有无忧无虑,潇洒恣意。

26岁的Tully对40多岁的Tully说,“其实你完成了最大的梦想——你现在所厌恶的那种单调,是你给他们的礼物。

每天醒来替他们做同一件事,你很单调,你的婚姻很单调,你的房子也很单调,但那很了不起!

这就是最大的梦想。

长大成人,变得枯燥,一成不变。

To grow up and be dull and constant.再安全地把孩子养大成人。

”或许吧,这也是最现实也是最好的答案。

PS 台词向:二十几岁能尽情享受,但三十几岁就像是凌晨五点来到你家路口的垃圾车。

等你可爱的屁股下垂,等你每次怀孕脚都会肿一半,到那时你怎么办?现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就不迷人了,你开始变得丑陋……天啊,你应该害怕未来。

 2 ) 这次,塞皇和漂亮小姐姐一起深夜带娃互表衷肠~

关于影片《塔利》(Tully)

《塔利》是一部结局让人“意外”的电影,只是影片被打上“喜剧”标签,这样的分类有点生硬,因为电影让很多准妈妈看哭了!

导演Jason Reitman(《在云端》、《朱诺》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作为男性,能站在女性立场去向男性社会明确展现出一个生了三个孩子的母亲,在“丧父式”的环境下,孤立无援地拉扯、养育孩子的艰辛。

意在希望更多男性能回归家庭,承担起父亲的责任,用更多时间去关心身边的妻子,尤其是当她们怀孕生子的这个阶段。

主演☞塞隆这次又自毁式的“增肥”,让自己变“丑”挑战演绎了从孕妇、产妇到黄脸婆家庭主妇。

演技了得!

而演Tully的是加拿大八零后女演员Mackenzie Davis(麦肯兹·戴维斯)。

Mackenzie Davis她曾在☞《黑镜》第三季第四集里演过感人的百合戏。

看过的姬友一定还记得这个戴眼镜的妹子吧!

黑镜剧照话说,Dongdong觉得MD身上散发着无法阻挡的“姬”气啊!

你们觉得呐?

而且,她出演的《奔腾年代》第三、第四季,导演分别是Stacie Passon(史黛西·帕松)和Kimberly Peirce(金伯莉·皮尔斯),前者执导拉拉片☞《脑震荡》,后者执导跨性别电影☞《男孩别哭》。

反正,她在剧中总是那么姬……

《奔腾年代》剧照,白衬衫的是MD《塔利》这部电影和百合一点关系也没有,它的结构设计倒是和去年的一部法国片☞《真事改编》尤为酷似。

编剧Diablo Cody凭《朱诺》拿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这次和导演再度合作,却在故事上没有展开更深入的探讨,整个结构也缺乏创意。

Diablo Cody不过即便如此,有塞皇和麦肯兹的颜值、演技双项在线,上映后,在国外收获不错的口碑,毕竟,影片让广大妈妈们产生强烈的共鸣。

作为姬友,看完这部电影反而有一种庆幸感,觉得直女们实属不易。

结个婚要随夫姓(中国称王太太、张太太……)孩子也要随夫姓,丈夫在家庭生活中,经常扮演一个甩手掌柜,而很多妻子还会安慰自己说:“他给孩子辅导功课了。

”哎哟喂,为什么你不和他换一下,让他来干你平常的那些活,而你来辅导孩子功课,上班前吻一下孩子的脸,吃完晚饭上楼去打游戏,不是很OK吗?

影片结尾导演还是手下留情,给男性群体拯救回好爸爸的形象——丈夫Drew最终意识到自己太过于疏忽自己的妻子了(Dongdong认为这种疏忽已经到了混蛋级别)

于是良心发现,他开始主动分担起家务活,带起了娃。

可现实生活里,又有几个男人会被一部电影感化?

即便小感动到,又有几个真能坚持下去?

还不是没过多久,又甩手不管,懒成巨婴。

所以,姬友们,比起直女们,我们的生活质量其实要比她们高很多,毕竟两个妹纸一起带娃才最合拍、最有爱呢!

图为GLAAD总裁Sarah Kate Ellis和妻子Kristen Ellis-Henderson以及一双儿女。

PS. 影片虽然不是百合片,但是仔细观看的朋友还是能从马洛和塔利的对话之间了解到,马洛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段“无疾而终”的同性恋情。

马洛还在在酒吧对“Tully”说:我都把我的老底告诉你了。

但是,Tully接下来马上和她说,她要离开了。

我们可以把这个看作为,马洛自己潜意识的不想再谈起这段过往。

她后面有遇到更让她深爱的德鲁,就是她现在的丈夫。

所以,我在写这篇文章时,觉得还是不用把这段对话延展了。

因为其实马洛自己都没有确定这份感情到底是不是les。

我觉得一个女人,如果家庭生活如此孤立无助的话,任何曾经美好的感情,都会让她怀念。

注意,Tully这个角色的每一句台词,其实都是马洛自己在说,Tully的出现,并不能真正让马洛过得更好,Tully是她极度劳累出现的幻象,也是病兆。

有些人极度劳累会发烧,有些人极度劳累得肝炎,有些人极度劳累会猝死,马洛就是精神高度紧张下的极度劳累,出现了幻觉。

所以,里面Tully说的很多话,其实是有点胡言乱语的,比如Tully让塞隆去睡觉,塞隆问:“你说什么?

”其实这个时候她已经是极度疲劳脑子混乱了,Tully就说了一个作家的名字Samuel Pepys,发音和英文的睡觉sleep很相似。

这段对话其实本身没有意义,它要体现的是马洛那一刻一直在硬撑着让自己醒着。

但脑子却因为极度缺乏失眠出现混沌的思维。

sleep sleep,别睡着,你去睡吧,我带宝宝……她多想有人帮她照顾一下宝宝,她想去睡觉啊,可她又没办法睡。

很多姬友一直以为这电影是百合片,感觉被“骗”,其实,这大概也是导演想让观众一开始进的“圈套",因为他需要剧情的反转。

让观众猜测不到结局真相,才能让反转来得更淋漓尽致。

塞隆和小麦的演技都很好,这故事也比较贴近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和中国的稍有区别,因为中国人生孩子,大多数情况有家里老人照顾。

还有姬友问我,这部电影中国为什么不会上映呢?

我的答案是:这种电影中国会上映?

这电影都被美国一些观众说成美国式反婚反育了,现在咱这里正愁不生二胎呢,再让这样的电影上院线?

多不和谐哈哈。

作者:深秋小屋Dongdong关注深秋小屋公众号 ladyscn后台回复 塔利 可获取影片熟肉资源。

 3 ) 两位女演员的演绎超水准发挥

这并不是我感兴趣的题材,不过对白台词写得盏鬼生动,相当接地气,将一个中年少妇告别昔日放任烂醉生活,转而步入家庭妇女阶段的心态描写得栩栩如生。

精神分裂产生幻想的情节不难猜出,看多了此种类型片的观众自然心中有数,这套用在心理成长题材上的手法未必有耳目一新的效果,幸好两位女演员的演绎超水准发挥。

查理兹塞隆继多年前的《女魔头》后再次牺牲色相主动扮丑,厌世抑郁的母亲形象相当令人信服。

不得不提,剧本里展现出男性与女性在步入成熟中年生活的差异待遇,丈夫可以继续工作出差,回家继续打游戏,而妻子却要背负较为沉重的生活担子。

这种较为传统保守的东方家庭观念竟然也出现在欧美商业电影里,不知编剧是有意而为之,还是这种男性主导的思维早已深入骨髓而创作者不自知呢?

 4 ) 《塔利》有哪些精彩看点?

一个发生在美国的丧偶式婚姻的故事。

看来丧偶式婚姻并非只有中国才有,很多国家对男女在家庭中的定位都有类似的看法。

丈夫德鲁并非不爱家庭,只是更习惯于顾自工作,更习惯于闲暇时打游戏,更习惯于较少介入孩子养育\教育;更习惯于当一个啦啦队员,回家说hello,问妻子感觉怎样累不累,但并未有任何实际行动。

行为来源于认知,如果丈夫从心理就认为自己是个啦啦队员,怎么能在家庭育儿的赛场中上场去打比赛呢?

妻子马洛是一个怀有第三胎,马上就要生产的妈妈。

她有一个开始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上小学的女儿,一个略有自闭症谱系障碍害怕刺激和对规则秩序有强烈诉求的上幼儿园的儿子。

马洛的压力源:生产前,她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儿子。

1)对儿子自身额外的照顾。

由于儿子有有自闭症谱系障碍,因此马洛需要每天帮儿子用毛刷刷一遍身体,来帮助儿子进行感统训练,让儿子更容易适应外界的刺激。

因为没有太多的钱去进行系统的训练,于是她从youtube上学到这个方法,并每天都刷,希望儿子尽快好起来。

儿子对秩序和规则有强烈的敏感,比如上学停车,如果没有停原来的位置,儿子就会发脾气。

马洛做的一个梦也是儿子不断的发脾气,在她开车时踢她的椅子,接着突然在副驾又出现了一个儿子。

这让她感到很焦虑和无所适从。

2)儿子校长强烈建议儿子转学。

由于儿子的特殊情况,校长觉得可能会影响其他小朋友,觉得儿子不适合公共的教育,需要一对一的看护。

但是校长说的很委婉,说他儿子quirk,而不是有问题。

尽管这样,这也让马洛很难接受。

她拒绝接受校长说儿子需要特殊看护的问题,她不想面对这个现实。

3)家里经济状况一般。

马洛是公司的hr,丈夫是公职,并没有太丰厚的收入。

于是不管是儿子的系统训练和还是要给儿子请一对一的看护马洛都会感到很大的经济压力。

尤其当哥哥说要送她夜间看护时丈夫的反应,除了觉得不适应外人来自己家照顾,觉得更有经济因素的影响。

4)曾经的好友变路人。

马洛偶遇了曾经的好朋友,但是因为曾经的误会和之后长久失联,两个人再见面除了尴尬无语逃跑,再无任何可轻易唤起的连接。

现在马洛的世界里,被她的family填得满满的。

生产后,她的压力源又增加了。

5)照顾新生儿。

除了生产时丈夫在场,婴儿刚出生丈夫就一直处于消失或昏睡或带防噪音耳机游戏中的状态。

美国不像中国,有父母和月嫂,尤其是生第三胎了,因此所有的照顾新生儿的事情,从不可替代的喂奶,到可替代的哄睡、换尿布、打扫卫生,送小孩上学,被校长约谈,都得由马洛一个人来做。

还好,马洛没有事业上受到影响的心理压力。

不过也许,这在她生第一个、第二个孩子时已经遭遇过了,于是在生第三个时,她已经没有了事业上的追求。

压力下马洛的选择人们在面临压力时会怎么办呢?

Fight or flight?

要么迎战要么逃避。

马洛选择了什么呢?

要战便战!

马洛是怎么迎战压力的呢?

她在巨大压力下重整士气,在各种神转折的剧情里变成完美主妇了吗?

这并不是一个三胎家庭励志的故事。

她给她哥哥留给她的夜间看护保姆打电话了吗?

理论上讲大家都这么理解的,包括他的丈夫,但其实并没有?

她幻化出了一个26岁曾经的自己塔利,那个充满爱心,理智聪明,有着小蛮腰的,充满精力的年轻的自己。

于是每当夜晚来临,塔利如约而至,帮助马洛照顾婴儿,打扫卫生,给儿子做纸杯蛋糕,跟丈夫制服诱惑。

所有马洛失去的、所不能的,塔利都帮她做好。

于是看起来,马洛变得气色变好,精力充沛,开始了跑步,儿子的新学校的老师也是友善亲切,境由心生,一切的一切仿佛都超好的方向在发展中。

如果不看后面,这简直是一部好得不真实的美国好保姆广告,雇佣了夜间保姆就能给你不一样的人生。

然而并不是。

人的内心能量是有限的,幻化出的分裂的自我会有巨大心理消耗。

于是,便来到了塔利要走的那天。

这时马洛选择了逃避压力的应对策略。

于是丢下婴儿,逃离家庭,去downtown喝酒,喝醉,去找曾经的好友,醉驾,撞车掉入海里。

谁能解救她呢?

唯有塔利变成的美人鱼,那个一直在梦境中出现的美人鱼。

美人鱼是现实重压下马洛对曾拥有的自由与美好的期待。

每个女生都曾经有20岁,26岁,有魅力与自由,但是随着年龄和身份的变化,那些时光,却永远不会重来。

苏醒后的马洛重新苏醒后的马洛会重生吗?

1)与塔利告别重新接纳自己幻化出来26岁的自己,其实是因为马洛对自己现状的不接受。

于是马洛需要与塔利告别,尽管很不舍,但是只有告别塔利,马洛才能去学着接纳现实中的自己。

感谢那个曾经26岁的自己,也要感谢现在的自己,在当下存在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2)丈夫会一夜长大吗?

丈夫进入病房很愧疚。

马洛说“你不用抱歉,你什么也没做”。

丈夫说“他知道,这就是问题”。

丈夫直到马洛车祸,才知道其实家里并没有请夜间保姆,那个保姆是马洛想象出来的,那么多个夜晚,丈夫都是在戴耳机的游戏中度过的,并不关心是否真的有人在帮助妻子。

尤其在马洛第二次生产时就得了产后抑郁症的情况下还如此心大的丈夫!

想让一个巨婴长大的方法必须是让他经历点什么吗?

这个代价好大。

而且似乎只能一时有效。

尽管影片结尾时两个人一起听音乐切黄瓜的镜头看起来很温馨。

3)无条件接纳儿子伤后的马洛照常来给儿子刷身体,儿子问她这管用吗?

马洛说她也不知道。

问儿子喜欢刷吗?

儿子说也许不需要刷。

儿子以前那么久之所以一直配合妈妈刷,是因为他喜欢坐在妈妈身边的感觉,他喜欢妈妈。

小孩对妈妈的爱很单纯是无条件的,妈妈也需要无条件的爱和陪伴儿子,即使儿子可能有一些问题,最好的良药也许正是无条件的爱与陪伴。

 5 ) 贴上喜剧标签的悲剧

电影《塔丽》(Tully, 2018)面对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但解决方案过于独特而且看不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应付两个孩子已经精疲力竭的妈妈玛洛有了计划外的第三胎,丈夫白天忙于工作,晚上需要带上耳机、在与尘世隔绝的状态下进入电脑游戏中杀僵尸。

怎么办?

这部电影让我第一次知道有种特殊职业叫“夜保姆”(night nanny)。

年轻、智慧、略显另类的姑娘塔丽深夜上门,她既能收拾房间,也能烘培蛋糕,还能在玛洛哺乳、泵奶的时候陪聊,效果直逼心理治疗师。

因为有了塔丽,玛洛纷乱的世界很快秩序井然,她的精力也像仅剩2%的电池终于接上了充电线一样,恢复到100%只需要用分钟计算。

我猜测世界上刻意拒绝夜保姆的家庭应该远远少于愿意获得但缺少支付能力的家庭。

这部电影还有可能造成感知错位。

虽然偶有笑料但故事更接近一出生活悲剧,怎么进了喜剧类别?

 6 ) 请务必选正确的老公

几年前的片子了,一直听说非常致郁,作为一个非真·丁克人员,未育之前实在一直没敢看,怕提前造成心理阴影,之后一旦有孩子反而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现在娃一岁半了,忽然想起这部片子,于是翻出来看。

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那么致郁,那么劝退待孕者,那么女性不友好。

也可能是实际生活中并没有遇到这样的困境,所以回过头来看就会抱着一种“不过如此”的心态。

总觉得,其实女主最大的问题是老公几乎完全不参与育儿,或者即使老公是个废柴,那么一个月嫂几乎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但要是这么说的话,好像家庭条件不太负担得起月嫂,那么这就成了“穷是原罪”的无聊设定了。

所以要解决根本问题,还是老公晚上多帮帮忙,嘴甜一点勤快一点才是真的,天天啥活不干,衣服衣服不洗,地地不拖,有吃的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晚上媳妇看孩子累成狗他还窝在床上打游戏……这搁谁都要爆炸的吧!

这个不解决,那么一直都是恶性循环,没有出口。

这老公都这样了,女主还能说选对人了,也是……真爱了。

而且我一直没明白的一个点是:既然冰箱里已经有泵了那么多的母乳,为什么还要半夜起来?

老公或者Tully或者别的保姆谁的热一下不就好了嘛。

 7 ) 1

当大家都在感叹生娃有多毁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在片中26岁充满无限可能的时候,我们呢,26岁都已经早就可以当妈妈了。

几乎没有青春,高中、大学遇到的男士似乎都很闷骚,工作了之后遇到的人一个比一个猥琐,如果你一直怀疑自己没有遇到真爱,这时候,七大姨八大姑又开始准备给你相亲了。

这样的人生还怀念什么青春呢?

这样的青春不会抱憾吗?

难以否认,这个社会似乎仍然只把一个女人当做生育的工具,当你说“不想生”的时候,没有人真正体谅你,体谅你的大好青春。

二十六岁,我们都有无限的可能,改一改观念,管他呢。

 8 ) 救赎

今天看了一部非常震撼、惊悚和让我共情的电影 - Tully. 这些年实在太忙,都没看什么电影,之前居然不知道这么优秀的一部电影的存在。

跟它比起来,国内电视剧那些拍摄婆媳纷争的、凤凰男如何如何的所谓女性主义电影,是多么的流于表面。

我真的是比较后知后觉,一直看到最后丈夫说她的名字是Tully,甚至是看了一点影评,才真的意识到Tully只是另外一个Marlo. 到了这一步,才意识到电影里为什么反复出现美人鱼在海里游泳,每次Tully出现在Marlo门口的时候都会有美人鱼浮现,是在提示她进入了自己的精神分裂的状态。

而我之前很纳闷为什么Tully那么讨人喜欢,Marlo为什么对于Tully引诱她老公也那么坦然,一切都可以解释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能从这部电影里感受到震撼和真实,而我也有很多的同感。

Marlo的儿子看起来是一个自闭症患儿,因为我的小孩也有类似的强迫症和突然情绪崩溃,也会在学校受到很多不理解。

而我一度也在巨大的工作和家庭压力之下极度崩溃,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有自杀的倾向。

我清晰的记得我当时突然能体会到为什么很多人看起来家庭美满事业成功确要自杀,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不满足,而是觉得没有什么快乐,人生只有无穷的责任,但没有任何的快乐。

我当时找了心理医生,也很幸运后来找了影子老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焦虑,后来出去旅行了一周,慢慢好了起来。

剧中有太多可以讨论的点,可以写非常多。

但是真实的确是最最重要的一点,而且要感谢导演关注到这个很小众的点,而且可以刻画的如此深刻、真实。

希望每一个深受养育焦虑和情绪困扰的妈妈,都能得到支持和救赎。

 9 ) 藤壶和鲸鱼or船?

第一次看到把亲子关系比作藤壶和鲸鱼,或者藤壶和船。

前者没有害处,后者船却会被毁灭。

在人类伦常中,没有人敢比作后者,想都不敢想。

这真是石破惊天。

另外,大家都觉得片子看了可怕,看了恐婚恐育了,我倒不这么想。

倒不是说不可怕,而是说,剧里已经在尽力美化她的结局了。

最后随着Tully轻飘飘走了,女主的精神分裂自动好了,儿子变正常了,老公开始帮忙了……现实中,一旦被逼到精神分裂,基本就是不可逆的了好吗?

孩子并不会轻而易举地变好,老公也不会脱胎换骨地成长,一地的烂摊子仍然没有人去收拾。

真正的现实中,后面的结局只会万劫不复地更惨。

联想到现在上海经常出现一个流浪女带着幼儿,六月的天还给孩子穿着棉衣,妈妈自己明显精神有问题了,可还是本能地带着孩子。

看到的人有指责妈妈的,更多的是心痛和叹息,却又无能为力。

所以妈妈们,你们不是超人,也不要那么轻易地被道德绑架。

理论上每个人都有资格追求生活质量,但是现实却是有人锦衣玉食活得轻松,就像剧中的弟弟一家。

有人却要拼尽力气负重前行,就像女主一样。

生活已经够难了,社会对女性无形的枷锁已经够重了,在最后那根皮筋崩断之前,早点学会自救吧!

ps:粗略翻了一下影评,发现有些质疑女主的生活是自己造成的,因为她“太要强,要做个完美妈妈”的声音。

——这个就是典型的“何不食肉糜”了。

有这样想法的女性朋友,你要么是要太年轻没经历过,要么就还是很幸运的,不需要遭受那么多生活的捶打,真心恭喜你。

 10 ) 20180718

好难过啊几乎是哭完全场的 可能也跟今天一天都很糟糕有关我觉得我一直不想长大,一直也为自己现在的状态满足着,我猜以后不能这样了不是吗?

因为主观上不长大,不需要tough up,就永远无法为即将到来的未来做准备,就会一直害怕哪一天会绷不住。

有时我觉得精神病人比“正常人”要好,因为他们至少有自己的很奇怪的方式let out,而大多数时候你就自己一个人没有意识地憋着,直到不知所措的那一天,崩溃都不知道原因。

很喜欢tully刚刚出现的时候,给整个家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这样的人,因为一切都他妈的真的好难啊。

Marlo跟儿子说This world is a loud toilet的时候好伤心啊,我也想要一直捂着耳朵尖叫,而那个老师的出现又让人觉得这种时刻是值得等待的。

Marlo跟Tully说Girls don't heal, they're just covered up with concealers,就会觉得wow,有人能看到你没有heal的那一面很棒很棒,有时候感觉过去了,忘记了你就以为过了这坎,但有人告诉你并不,但“并不“也是ok的,很棒。

而Marlo求Tully不要走的时候,就感觉好像是我在求所有我不希望改变而最终改变的事情、不希望离开而最终有离开的人和事一样,就是好难啊。

我才不要痛苦失望难过愤怒,只有年轻小孩子才会对未来期待这些,才会期待大起大落轰轰烈烈的人生,我才不要咧,我要幸福,开心,快乐,可是这些都好难啊看完夜里12点半,一抬头窗外的黄色月亮就不见了

《塔利》短评

结尾有点震惊,年轻时候的女主好美!建议每个准备二胎三胎的妈妈都好好观摩一下再决定~

4分钟前
  • 幼儿尸贩
  • 力荐

从Juno到Young adult到Tully,举步维艰啊妇女。

5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还行

没猜到结局

8分钟前
  • 古怪因子
  • 还行

去爱又穷又懒的男人完全没问题 但是不要跟他生孩子除非你是女超人 excellent contraceptive effect!

9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推荐

My primal fear.

13分钟前
  • Valuska
  • 推荐

好看的点有:照顾宝宝那段的拍摄和剪辑、悬念的设置、塞隆的身材和演技。遗憾的是:结局太软弱了,实际上根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15分钟前
  • 啾啾K
  • 还行

女王对形象的牺牲几乎到了毁容的程度。由此可知,即便是美貌不可一世的塞隆,变成大腹便便、又形容憔悴的孕妇,都没有任何美感可言。最后的圆满结局有种为了正能量而正能量的虚假,现实中,因育儿而抑郁焦虑的母亲很多很多,幡然悔悟的老公?不存在的。

16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where are you going?-im going to my old place.-you dont live there any more. 扎心。【她的生活是一部充满爱的大型灾难片,即使有爱但依然是一部恐怖的灾难片啊。】

18分钟前
  • 推荐

把孕后人生重重举起而又轻轻放下,依稀看到了“朱诺”和“在云端”的影子。养孩子永远比生孩子更辛苦,结尾的反转算是小惊喜。肥胖走样、一身橘皮的塞隆女王太敬业了!(“过了30岁人生就是凌晨5点的垃圾回收车”,我死了~~~~~~)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25分钟前
  • 伯伯闲
  • 较差

一个只想讲道理却完全讲不到你心里去的一部电影。我和我朋友在电影院看完,同时脱口而出,什么鬼?!差点没睡着,两分已经很仁慈了……

29分钟前
  • 不会游泳的鱼儿
  • 较差

看有评价轻松两字,请问哪里轻松啊?真是女性生育后得不到足够关注和理解还有育儿的艰难这个问题东西方国家都有!!!塞隆女神为了饰演一个刚生完第三个孩子的母亲形象,每天设闹钟让自己半夜2点起来吃通心粉和奶酪,最终增肥45斤,然后再用一年半恢复原有的好身材。作为演员为角色牺牲外貌女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她封后的那部女魔头牺牲更大。其实塔利里面虽然那么胖了,我还是觉得她好漂亮!

30分钟前
  • 萌发奇想
  • 推荐

日常恐婚恐育

31分钟前
  • 居安思wai
  • 较差

家庭主妇版搏击俱乐部

33分钟前
  • 王仙客
  • 推荐

结束了那场梦,还是要回到原来的生活

37分钟前
  • 粉粿症候群
  • 推荐

年度最佳电影预订!Jason Reitman和Charlize Theron用一部《Young Adult》和一部《Tully》告诉大家:结不结婚不重要,只要人变老,生活就会活成一滩死水。

40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非常personal的年度十佳,可是现在的我不知道有没有能力去拯救十年后深海中的自己

43分钟前
  • McCutcheon
  • 力荐

为了饰演产妇,查理兹·塞隆每天早晨喝两大杯奶昔,并每天设闹钟让自己半夜2点起来吃通心粉和奶酪,最终增重50磅(大约45斤),拍完电影之后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把这50磅减掉。

47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为什么要生好几胎啊 为什么最后要原谅丈夫啊

48分钟前
  • 故意不上钩的yu
  • 较差

被高分所骗,讲的就是中产阶级不自量力要多几个娃儿的琐碎破事,最后的反转能让人学会些什么吗?少生几个?

49分钟前
  • 大旗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