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西部无战事》里说的,只有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渴望战争。
战争会把人变得不再像人,人兽性的一面,丑陋的一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杀戮、肆虐,满足杀戮的快感,满足性的欲望,人不再是人,变成一个个禽兽。
日本所犯下的罪行,他们当今有没有为止悔过,他们的罪孽,是否仍被美化,仍活在谎言之中。
人性的恶真是在战争中被远远的放大了,把男人当成苦力,把女人变成妓女为此享乐。
让敌人内部分化,把敌人的领导者化成叛徒便于管理,从而更好的进行压迫。
人之恶真是他妈了个巴子的。
正像《烈日灼心》里那句经典的话,“人是神性和兽性的总和,他有你想象不到的好,也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所以才有了法律,他就像人性的低保,他不管你能好到哪,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
《军舰岛》:中午看完这段二战历史电影、没错、是棒子拍的、聚焦了二战中被强征的600多名朝鲜劳工在军舰岛及其恶劣的环境和严苛的刑罚中创造了“日本明治时代的现代工业革命文化遗产”(2015年)、看完真的整个人都不好了、因为历史上不光是朝鲜、还有来自中国的1000多位劳工、然而历史上并没有发生影片最后的“起义”、日本战败后最后活着回去的寥寥可数、二战不应该被遗忘、尤其不应该被自己人遗忘……突然想到前些日子公映的《二十二》:她们在等日本人一个道歉、日本政府在等她们死去……不轻言开战、珍惜和平、铭记历史
来到这坎坷世间,你的愿望是什么?
享受荣华富贵就能满足愿望吗?
在那蓝天明月之下,我仔细冥想,世间万事就仿若那春梦里的又一场梦。
来到这坎坷世间,你的愿望是什么?
享受荣华富贵就能满足愿望吗?
是否在谈笑风生间慌了神,是否在酒色财气间沉了沦。
若是能将世间万事遗忘,就能满足愿望吗?
这是影片《军舰岛》的片尾曲《希望歌》
由导演柳承莞执导,之前作品有《老手》;电影由黄政民,苏志燮,宋仲基,李贞贤等主演的历史战争电影,总制作费高达300亿韩币(约1.7亿人民币)。
影片以端岛(军舰岛)为主舞台,基于朝鲜人被强征至端岛劳动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二战末期端岛劳工们绝地求生的故事。
因为黄政民的缘故,我是冲着他看了这部《军舰岛》,虽然迟了点。
影片开始,黑白镜头下三个少年趁着夜色离岛,他们得到了告诫:“不要管身边落下的人,要只想着自己,一定要活着出去,只要活着逃到长崎就平安了,那里有美丽的新世界等着你们。
”可惜,只有两个仓惶逃出跳入海中,外面等待他们的是一张渔网,两个少年生生被海水灌死。
黄政民饰演的的李善宇是一位乐团团长,带领七个乐队兄弟和他的女儿原本是给晚宴演奏的,因为勾搭了高官老婆和演奏了禁止演奏的爵士乐得离开朝鲜,带着兄弟们和女儿去日本淘金,当一行人来到日本后,李善宇拿着写了投奔志村君的推荐信给日本军官看,但慌乱中看到地上全是丢弃的推荐信都写着志村君,一行人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抓猪仔”了。
之后再次被装上火车然后出海来到了那个比地狱还恐怖的小岛,从下船开始,迎接他们的是一路欢迎式的毒打,伴随着欢快的广播音乐和明媚阳光走进了这个地狱。
军舰岛端岛是日本长崎市附属的岛屿,因外形酷似军舰被称为军舰岛,岛上有丰富的煤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强迫中国及朝鲜劳工在端岛开矿,被带到此处的百姓曾受迫在海底1000米,温度高达40度的煤矿坑道中采掘煤矿。
根据日本战后公布的资料,近4万人在二战期间被强征至日本,造成2100多人死亡,所以端岛也被称为“鬼岛”。
李善宇,一个市井小民,为了生活时时溜须拍马,带着女儿演出也不忘与妇女调情,但把女儿素姫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从影片开头到结束,他始终把自己和女儿看的比什么都重要,没有什么精神和人格上的升华,真实而不做作。
他是国家底层百姓的代表,也代表着岛上绝大部分的劳工。
临死时挣扎着向女儿道歉,岛上经历生生把一个善良的父亲折磨的不成人样。
女儿素姫,别看年纪小,从小跟着这样一个父亲,阅历已经比一些大人都要丰富,眼看就要被充当慰安妇了,在宴席上高举双手喊着:“天皇陛下万岁!
”为父亲和他的乐团赢来了演奏机会。
崔七星和吴末年:朝鲜京城黑帮老大和经历了无数苦难的妓女。
天不怕地不怕的崔七星看不过岛上朝鲜人内斗,当上监督官后他自觉可以当一个好老大,但很快他就发现他的权力只对朝鲜人有用,口口声声打着“朝鲜人不应当欺压朝鲜人”旗号的黑道大哥,渐渐变成了另外一个欺压者。
经历了集中营的折磨和慰安所的魔爪后逃出生天的吴末年,又在次步入另一个魔窟,仍然逃不过当慰安妇的命运。
两人都不愿压迫的反抗,互生情愫,在被那击中的子弹里都表露无遗。
朴武英和尹学哲,一个是受命潜入的朝鲜光复军,当发现营救的大人物尹学哲与日本人狼狈为奸的阴谋后又大义凌然选择带所有被困的人一起逃出去。
而尹学哲这个人物很复杂,进一步验证了历史洪流中一个所谓的领袖人物作用是不大的,只有民众都觉醒的团结才有力量。
岛上的劳工群像:在日本人压迫下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朝鲜人谄媚的、 软弱的 、反抗的 、背叛的。
都说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劣根性,其实在落后和战争面前,所有民族都一个样,没有什么是天生的。
结尾虽然作了修改,逃出去一船人,他们望着美军向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爆炸,是导演和编剧们不忍希望被泯灭,而在历史上,原子弹爆炸之后,又有很多劳工被日军强迫上岛,为被原子弹摧毁的长崎市工业输血,大量的工人因核辐射惨死。
素姫望向原子弹爆炸的眼神,从清澈变成深沉的绝望,中日韩三国民族内战带给人民的伤害烙印是无法抹除,就像一把刺刀一样深深扎在我们记忆深处。
电影外,军舰岛真实的历史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后,日军强掳了4万多名中国人和朝鲜人到日本充当劳工,而其中3765人分配给三菱公司,他们被押上了船,送往军舰岛没日没夜地挖煤。
除了中国同胞,还有许多朝鲜劳工也被送到岛上,可日本觉得工人还不够多,竟在媒体上称军舰岛是乐园,欺骗不知情的人前往,因此劳工中不止有战争俘虏,还有学校老师,商人,更多的是被绑架来的普通农民。
劳工们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岛上,军舰岛每公顷人口高达1391人,人口密度一度是东京的9倍,成为了当时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
然而在这个所谓的乐园里,劳工们开始了最悲惨的命运。
截至二战结束,共有722名中国劳工(三菱公司称),以及1442名韩国劳工(韩国官方称),在军舰岛上被折磨致死。
从1890年9月开始煤矿开采, 到1937年中日战争,到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对日本军需产业影响巨大的军舰岛,在1970年代日本的新能源政策下,于1974年1月被废弃。
2015年军舰岛被作为日本明治工业革命的一环,被计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
日本申遗后,外相岸田文雄厚颜无耻的说:“劳工们被迫在恶劣条件下劳动并不意味着强迫劳动”在这种内外联合的包装下,军舰岛的那段历史消失了,游客趋之若鹜。
直到今日,对包括强制征用在内的历史事实,日本政府都没有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劝告。
而我们这边,除了有几家辆新媒体报道之外,再鲜有人提起,而国内的旅游网站更是军舰岛包装成了旅游胜地。
虽然电影《军舰岛》里没有提到中国人,我们还是应该感谢的,要感谢导演替我们拍出这段历史,能让我们看见。
《军舰岛》,在韩国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甚至把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挑落下马。
韩国的《军舰岛》是一部我们眼中的抗日主旋律影片。
说电影前,必须简单提及一些有关军舰岛的历史。
军舰岛,原名端岛,位于日本长崎以西4.5公里的海域上,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
因为岛上和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石资源,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就派人上岛开采。
渐渐,这个岛从一片荒芜,到四周高墙包围,岛上高楼林立。
1916年、日本最早的7层钢筋混凝土住宅楼在岛上建成,号称日本当时的“摩天楼”。
从1891年开凿到1974年关闭,近百年的开采,军舰岛被成为“明治工业革命遗址”。
2015年,军舰岛申请联合国世界遗产并获得通过。
日本举国上下弹冠相庆。
军舰岛也成为当地一个旅游地。
在习惯选择性遗忘,回避历史的他们眼中,军舰岛是天堂,但对于二战期间被强迫到岛上进行开采的中国人和朝鲜人来说,这里绝对是地狱。
二战期间,有数千平民被强迫拉到军舰岛从事危险,惨绝人寰的,非人道的地下开采作业。
在岛上的朝鲜人、中国平民,忍受着饥饿,炎热,疾病,被当做机器一般使用。
很多人被这座看不到希望的地狱岛折磨到自杀。
岛上生活差距悬殊,日本人每天过着锦衣玉食,有舞会,有晚宴,生活如常。
可一墙之隔,每日被炭黑袭身的劳工们却如鬼魅一般。
他们一些生活在地上,号称过着充实的生活;而劳工们几乎常驻地下,在地狱里乞讨着活下去。
韩国影片《军舰岛》就以二战期间,军舰岛上朝鲜劳工的生活,以及最后的反击为视角切入了这段快要被人遗忘的黑暗历史片段。
《军舰岛》从导演到卡司都非常亮眼。
导演柳昇完擅长战争动作片,又有刺入社会,揭露现实虚伪面具的能力,从《柏林》《不当交易》到《老手》,每次出击,都能引发影迷和影评人的追捧。
柳昇完对于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平衡,可谓拿捏有度,即不会完全妥协于商业,在对于历史和社会的坚持下,总能把故事讲述的活灵活现,引人深思又噱头十足。
在演员选择上,集合了韩国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黄政民坐镇中央,串联起全片;老演员李璟荣老骥伏枥,气场压人;小鲜肉、火热新星宋仲基和苏志燮负责拉拢女性影迷。
《军舰岛》从题材到演员几乎涵盖了广大年龄段的影迷,为票房大卖提供了基础保障。
看完全片,胖哥对其场景搭建,对于道具制作的尽量叹为观止。
军舰岛地下开采环境的恶劣,对比着岛上日本人生活空间的精致,形成了令人震惊的巨大反差。
包括演员服饰的考究,食物外包装等细节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
全片最后高潮,朝鲜劳工暴动反抗出逃的大场面戏,调度有方,在一片混乱中,条理清晰的展现出了人性的动荡,对于主旋律的升华也点到即止,没有太多煽情,较为克制。
《军舰岛》最大的魅力还是在故事建构中体现角色的复杂内心。
虽为抗日片,但《军舰岛》实则对准的仍旧是难以揣测的人性,在生存高压下的人物抉择。
韩国电影对于人性的刻画常入木三分,毫无忌惮。
这次,《军舰岛》更是把着力点放在了岛上朝鲜人自己的“窝里斗”,以体现真实的人性一面。
《军舰岛》有三组关键人物推动着剧情,丰富着主题。
黄政民饰演的父亲李姜宇和女儿李素熙一条线,小演员李素熙才在去年大热的影片《釜山行》中饰演孔侑的女儿。
日据时期,李姜宇和李素熙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音乐家。
李姜宇擅长左右逢源,利用演奏家的身份获利。
但历史巨轮之下难有完卵。
他阴差阳错还是被骗到了军舰岛上。
为了保护自己的乐队成员,特别是自己的女儿,他继续发挥着小人物的功能性,拉拢各方势力,提高自己“活下去”的概率。
另外还有李璟荣饰演的朝鲜商人、政治领袖尹學哲和宋仲基饰演的特工朴武英一线。
尹學哲在朝鲜国人心目中具有超高的领袖地位,在军舰岛上他是朝鲜劳工们的精神领袖。
朴武英接受光复会命令,希望在二战末期救出尹學哲,为新国家的建立夯实基础。
第三条线是苏志燮饰演的混混流氓老大崔七星与妓女吳末年的感情故事。
崔七星信奉暴力,凭借武力重新当上了军舰岛劳工群体中的老大,手戴一只劳力士手表作为权力的象征。
他与前劳工头头的内斗将掀开了“窝里斗”的一角,为了争夺更加优质的生活的状况,朝鲜人与朝鲜人之间常常内讧。
尹學哲不断制止,说“这就是日本人希望看到的局面”,可并没有太多效果。
这里就是弱肉强食,人们都遵循着丛林法则。
而八面玲珑的李姜宇自然充当墙头草,人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而付诸行动。
父女线负责亲情,痞子和妓女一线负责爱情,而特工救援一线则呈现出人性的狡诈和战争与政治的无情。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发现朝鲜劳工最大的敌人不是狐假虎威的劳工头头,也不是坐山观虎斗的日本人,而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尹學哲。
尹學哲和军舰岛所长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所有劳工的工资占为己有,通过各种草菅人命的手段获取了巨大的钱财。
在人性的觉醒过程中,特工朴武英揭露了其虚伪的一面,小人物李姜宇站了出来,痞子带着爱着的妓女开始了与军舰岛日本军人的最后一站。
故事的高潮安排在日本投降前夕。
广岛遭受原子弹打击后,军舰岛奉命销毁劳工证据。
在一场轰炸后,军舰岛一片狼藉,为反击和逃亡提供了机会。
日本军人的大屠杀和朝鲜劳工的大逃亡把故事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最后,影片以长崎原子弹投放作为结局。
历经万难的劳工们在逃亡的矿石船上见证了原子弹的蘑菇云,这宣告了军舰岛地狱生活的彻底结束,也是日本二战完全投降的历史化影像书写。
《军舰岛》虽然着力表现朝鲜劳工内部的“窝里斗”,表现人性在金钱和权力还有生存欲望下的黑暗一面。
但同时,我们又看到,导演依然将人性最光明的一面,亲情放在了首位,以父女线贯穿全片。
寻找人性的缝隙,在冷酷中发现被掩盖的温柔;在刚硬的人身上窥见脆弱的刹那;在绝对秩序中寻觅灵魂的波动;在固若金汤的世俗城池里寻找可供攻破和契合的缺口;以此,在那些不可能的人身上,显示出灵魂最完整的图景。
这才是电影的力量,也是其主控思想成功传递的高级模式。
《军舰岛》在揭露历史上,选择了这样一个故事架构,可见它消解了宣泄,依然用普通影迷最为容易相信的亲情作为“源动力”,让影片显得真实,有质感。
这一点上,国内影片的确值得借鉴。
最后,说一个题外话。
在军舰岛申遗过程中,韩国国内掀起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但在中国,国人几乎对这段历史鲜有所知。
而但是军舰岛上的中国劳工人数其实在朝鲜劳工人数之上。
我们的悲痛,怎么能成为他们的荣耀!
后台回复,军舰岛,胖哥送上这段值得被铭记的历史。
韩国电影在小人物上的塑造常常给人耳目一新。
一个是经常演流氓的演员,一个是想演电影的黑社会流氓。
两个人不经意间第一次遇到的时候,傲慢的演员,见到对下属的拳打脚踢异常凶狠的流氓,内心波澜,有较量一番的冲动,然而面部表情告诉我们,他胆怯,他害怕。
黑社会流氓僵直的脸,显露出他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并不满意,而靠打“假拳”的演员看似风光,却被经纪人牢牢压制住,跟女朋友约会都是偷偷摸摸的。
角色转换上,想演流氓的流氓,最终“仁慈”地放水,导致了小弟的死亡。
而想演出流氓那股狠劲的演员,最终靠拳头,打败了流氓。
其实在角色转换上,我更喜欢演员演流氓,演着演着真变成了黑社会流氓,而流氓当演员,最后沉浸期间无法自拔。
当然题目得改成《电影不是电影》。
韩国电影喜欢拳拳到肉,再配上声效,看起来确实“肉疼”。
但是为什么有人说,流氓还不是真打,是在演电影呢?
从力学上分析:如此速度一拳,不是牙齿打蹦掉,就得下颌关节脱位,然而这么多拳下来,演员就流了几滴“血”,第二天一洗,痕迹都没了。
比较下来,还是李连杰的武打电影看起来更靠谱一些。
动作漂亮,讲究躲闪,化力消力,不会硬杠。
即使硬杠,也不会用身体柔软的部位凑上去。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电影天堂(ID :dianyingnnews)去年9月的这个时候,我们推荐了一部韩国电影《釜山行》。
这部丧尸大片因其扣人心弦的剧情安排、鞭辟入里的人性讽刺,一度火爆网络,成为去年最受关注的非院线电影。
而最近刚出汁源的一部韩国电影,更应该让更多中国人看到——《军舰岛》
军舰岛,是位于日本长崎附近的一座小岛,原名端岛。
十九世纪,端岛被发现埋藏有丰富的煤矿资源,于是1890年三菱材料株式会社买下了端岛,自此这里成为一处重要的煤矿产区,期间不断填海造陆,才形成了“军舰岛”。
二战期间,由于劳动力不足,日军便以诱骗、强掳等方式,把大批中国人和朝鲜人输送到岛上做苦力。
历史照片劳工们在岛上不仅干着脏、累且又危险的活(矿难时有发生),还要忍饥挨饿,遭受日本士兵的毒打。
《军舰岛》片段二战结束时,共有722名中国劳工,1442名韩国劳工(韩国官方统计数据),在军舰岛上被折磨致死。
然而这段历史并不为人熟知,这样一座渗透鲜血、充满罪恶的岛屿,如今对外形象却冠冕堂皇。
1974年,煤矿关闭,端岛被废弃,成为无人岛。
2009年,端岛开始进行旅游开发。
2015年,端岛被日本列为“明治工业革命遗址”之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获得通过。
4年前,韩国导演柳昇完看到一张军舰岛的照片后深受震撼,决定拍一部电影来把这段历史公之于众。
于是就有了这部《军舰岛》。
电影的故事设置在日本即将战败的1944年,日本编造了“淘金梦”的谎言,诱骗大批朝鲜人前往军舰岛。
这其中包括本片的主角:黄政民饰演的乐团团长和女儿(扮演者是《釜山行》中的小女孩);苏志燮饰演的朝鲜黑帮大哥;李贞贤饰演的被日军强征至岛上的慰安妇。
船刚一靠岸,日本士兵就把这些朝鲜人掳了下来,
并进行“分类”:男的,送去煤矿做苦力。
女的,送去妓院做慰安妇。
岛上劳工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伙食难以下咽,有时吃到蟑螂就算补充蛋白质了。
微薄的薪水也经常被以各种理由克扣。
整座岛就是个与世隔绝的海上监狱,劳工们曾多次试图反抗和逃跑,但都以失败告终。
但这次不同,宋仲基饰演的朝鲜光复军士兵朴武英,接到任务——伪装成劳工混入军舰岛。
但他一开始的任务并不是救出劳工,而是救出一位对朝鲜光复意义重大的人物:尹学哲。
朴武英到了岛上之后,经过一番调查,发现这个尹学哲原来早已叛国通敌,表面上他和劳工打成一片,实际上和日本人串通起来剥削劳工。
处理完尹学哲这个卖国贼之后,朴武英开始想办法帮助劳工们逃出这个“地狱岛”。
讲到这里不用剧透,你也能猜到结局。
这部电影确实比较套路,并没有多少新意和惊喜。
尤其是让劳工成功逃脱的剧情设计,太娱乐太商业,这让部分苛刻的韩国观众十分不满:
虽然日本歪曲历史不对,但我们就可以吗?
但不管怎么说,通过商业电影这样一种便于大众接受的方式,能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这就是它存在的价值。
两个多月前,《军舰岛》片方联合5500名韩国网民募集到2亿韩元,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上投放短片《军舰岛的真相》,每天播放1000次,循环播放了一周。
早在2015年,日本拿军舰岛申遗时,韩国综艺《无限挑战》就登上军舰岛做了一期特别节目,向国民普及了这段历史。
如今,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中国人,都是看了这些韩国综艺、韩国电影才第一次知道这段历史,我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的同时,不知道我们的影视工作者们有没有一点点羞愧之心呢?
这是日本著名的鬼城-端岛因外形酷似军舰,又名军舰岛端岛位于日本长崎海岸西南,距长崎港18公里面积只有0.063平方公里端岛原本是一座荒无人烟,无人问津的小岛1810年有人在哪里发现储量丰富的海底煤矿1887年海底煤矿正式建立1890年开始,三菱买下了小岛开始规模化经营海底煤矿岛上原本没有住宅区,工人需要乘船上班三菱公司为了更好的压榨陆续修建了宿舍,学校,医院等设施这座0.06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曾聚集数万人将近一个世纪内它都是日本的主要煤矿产区 源源不断地向日本的工业输血1974年海底煤矿才彻底关闭2001年移交管辖权给政府2015日本申遗成功 如今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旅游圣地和众多电影的取景之地
然而这看似美丽的小岛地下埋葬着中韩两国的冤魂藏着多数人不知的秘密二战爆发后日本劳动力短缺日军强行征发大批中国和韩国劳工日夜不停,强行劳作
瘦如骷髅的中国劳工 煤矿深达1千米矿道内充斥着煤气和落石45度的高温环境工人食不果腹,惨遭虐待到二战结束时约1300名矿工冤死此岛
2015年日本申遗后外相岸田文雄厚颜无耻的说[劳工们被迫在恶劣条件下劳动并不意味着强迫劳动]
这段黑暗历史里挖煤更多的是中国劳工可惜国内拍了那么多抗日神剧也没有人去触碰或许如网友所言[把八路军和吴京弄到1945年的长崎难度太大]所幸韩国将它搬上了银幕军舰岛 군함도|2017
这是以真实历史背景虚构的韩国主旋律电影柳承菀导演黄政民|苏志燮|宋仲基|李贞贤联手顷情出演除此之外电影团队还联合韩国网民共同募资2亿韩元,制作了广告《军舰岛真正的名字是地狱岛》 在纽约时代广场循环播放
电影讲诉了在二战结束时期400余名朝鲜百姓被韩国汉奸和日本兵骗到了军舰岛 不同的命运逐渐开始同一种交织 李姜煜一个典型的市井小人物为了生存时时溜须拍马但为了女儿又绝地反击,奋勇杀敌
崔七星 有情有义的黑帮大混混外表凶残但内心纯真不愿压迫的反抗和妓女末子的情愫在被那击中的子弹里都表露无遗
朴武英受命潜入的朝鲜特种兵当发现营救的大人物与日本人狼狈为奸的阴谋后又大义凌然选择带所有被困的人一起逃出去
这三个人物的命运穿插交织平静悲凉的走在一起将殖民下小人物的悲剧和战争漩涡下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结尾虽串改了历史让一群人逃了出去如蝼蚁漂在大海伴随着原子弹的爆炸或是编剧不忍希望被泯灭又或,是隐喻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上演那就是原子弹爆炸之后又有很多劳工被日军强迫上岛为重创的长崎市工业输血大量的工人因核辐射惨死
之前,天朝抗韩的时候很人跟萝卜说不要再推韩国电影了我感觉很可笑我一直都坚持认为你应该抵制的不是韩国的电影而是哪些见到欧巴就把持不住的菇凉一样的抗日一样的主旋律韩国电影所表现的不同视角已甩了我们几条街好吧我们也有,刚火过这盛世如你所愿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萝卜电影 luobomovie
“在这风尘之世,你有何希望享受荣华富贵,你就充满希望了吗在青空朗月下,细细思索世上万物仿若春梦里的又一场梦2015年日本将军舰岛作为近代产业设施遗产申遗成功,两年后,黄政民,苏志夔,宋仲基联手在银幕引爆了这座人间地狱的文化遗产。
曾经作为患难兄弟的中国,能够让更多国人了解并铭记这段历史,确实应该拍手称快。
该片向北美地区、法国、俄罗斯、土耳其、日本、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全世界113个国家和地区售出了版权,大多数亚洲国家以韩国影片中最高价格购买了《军舰岛》,可惜的是这里面没有中国,电影资源在韩国公映40多天之后姗姗来迟,(当然考虑到国产保护月和萨德的影响),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1945年光复的前夕,朝鲜劳工(其中有大量的中国劳工)仍然被迫在海底1000米、温度高达40度的煤矿坑道中采掘煤矿暗无天日,危机四伏,过着非人的生活。
李姜宇(黄政民)本是京城酒店乐团团长,因轻信朝奸警察的蛊惑,被骗往军舰岛。
崔七星(苏志夔)京城黑道,登上军舰岛之后,想凭借拳头和手下,成为管理矿工的工头。
朴武英(宋仲基)朝鲜独立运动组织训练的精英战士,受命潜入军舰岛解救独立运动人士尹学哲,最终却发现他是个朝奸。
明知即将战败的日本人,为了掩盖战争期间所犯下的罪行,丧心病狂的要将岛上所有朝鲜人杀人灭口。
危急关头得知消息的宋仲基和黄政民决定,带领全部朝鲜劳工出逃,殊死一搏。
尽管知道劳工从岛上逃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也不符合史实,但是影片后面的艺术加工还是非常震撼的,悲哀的场景反而是欢快的配乐,更加凸显悲凉与暗无天日。
欢快的配乐和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隐喻劳工麻木不仁的同时也突出了日军的丑恶!
欢乐是属于日本人的,而工人却是取乐的工具!
“在这风尘之世,你有何希望享受荣华富贵,你就充满希望了吗在青空朗月下,细细思索世上万物仿若春梦里的又一场梦 ”——《军舰岛》电影插曲
影片对自身的反思,在我看来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影片并没有对敌人的凶残大加渲染,反而对战争困境下,各个阶层的众生相有着浓墨重彩的描绘,我们能看到影片对本民族自身的一种反思,面对外来入侵殖民和压迫,他们的不同选择,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
李贞贤饰演的慰安妇,她想逃,可是她能逃到哪去呢?
最终欺骗她的人竟是自己的手足同胞。
不仅汉族有民族的劣根性,朝鲜族也有,在另一部韩国红色电影《暗杀》中,也提到过,二战日本殖民朝鲜时期涌现了大量的朝奸,并且战后很多并没有被清算,反而身居要职,极具讽刺性。
其实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劣根性,即自身的局限性,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也是最复杂的,也恰恰是因为人的复杂性,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发人深省的故事。
在看过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之后,我越来越多的去关注人物,关注人性,在历史特定语境下的人性。
一个精彩剧本的前提是有一个或众多鲜活的人物,他首先是一个人,活生生的人,有七情六欲的人,他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选择,而不是编剧或导演想象或强加给他的。
每个人物都会习惯用自己的逻辑去想象和看待这个世界。
京城已是日本人的天下,国之不国,民之不民,李姜宇(黄政民)作为酒店乐团的团长,女儿的父亲,他要活下去,就得委身日本人,贪财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或者逃出去的手段罢了,人哪有不贪财的,尤其是在乱世风尘,也恰恰是贪财让他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人逢乱世,不过是沧海一粟的蝼蚁罢了,微不足道。
为了活下去可以做殖民者的顺民,为了逃离京城可以贿赂警署,为了让女儿逃离地狱般的军舰岛,他可以和独立军讨价还价。
由压迫到反抗,人物是有层层递进的变化在里面的。
黄政民的演技也完美的诠释了人物由始至终的变化,这也正是他演技精湛的核心所在。
相对于李姜宇(黄政民),独立军(宋仲基)人物的存在要暗淡的多,如同脸谱化的例行公事,尽管如此,在当下追求效益的商业社会,小鲜肉横行的时代会一直存在下去,毕竟颜值和演技可遇不可求,就好比,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的大才总是凤毛麟角。
《军舰岛》片尾曲《希望歌》 歌词:来到这坎坷世间,你的愿望是什么?
享受荣华富贵就能满足愿望吗?
在那蓝天明月之下,我仔细冥想,世间万事就仿若那春梦里的又一场梦。
来到这坎坷世间,你的愿望是什么?
享受荣华富贵就能满足愿望吗?
是否在谈笑风生间慌了神,是否在酒色财气间沉了沦。
若是能将世间万事遗忘,就能满足愿望吗?
主旋律影片的拍摄对于战败国来说是很困难的,一味的强调苦难,容易拍得悲而不壮,一味地强调武功,似乎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味道,毕竟当年打输了吗。
于是就出现了丑化、矮化、弱化敌人的手法,《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等早期抗战影片都是如此,敌人如何弱智、胆小,我方如何威猛高大,可惜如此敌人怎么会在中国大地上赖上14年呢?
这也是一种民族主义情绪的宣泄,法国的《虎口脱险》其实也是一个路数,毕竟各民族都是要脸面的。
《军舰岛》作为一部韩国主旋律影片,当然也不能例外,敌人一定是凶残暴虐,好人勇敢无畏,还要加上韩奸的狡猾,一勺汇出朝鲜人勇敢无畏的高大形象。
故事非常简单,大约和《胜利大逃亡》等好莱坞的脱狱片差不多,不过相比欧洲纳粹看起来还有点文明的样子,日本人就完全是彻头彻尾的畜生了,工厂上层管理者,下层监工,甚至普通日本老百姓都是一副欠打的模样,长相也都是五花八门的另类,朝鲜人哪怕是劳工也长得模样周正,这也无可厚非。
回到电影,故事的主线是朝鲜人在军舰岛上悲惨的日常,几条复线是营救要员,铲除韩奸,狱中争霸,反抗觉醒,总之一句话,商业片需要的要素都全了,不过看多了战争大片的观众其实也不是很买账。
《军舰岛》有非常明显的弱点,也有了不起的长处,首先,影片开头就点出,朝鲜的上流社会醉生梦死,让底层的百姓为了军国主义去死,自己花天酒地,朝鲜警察更是为虎作伥,不仅诱骗劳工去卖命送死,还抓捕国内的妇女送去当慰安妇,这种赤裸裸揭露本国民族略根性的手法实在是有勇气。
第二,军舰岛已经被日本申请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当然不宣传奴役劳工的事情,韩国拍出这么一部片子,怎么也要捧场,毕竟上面受苦的中国人绝对不少。
第三,影片虽然一直在鞭挞日本人,可是最后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小小的受难者,依旧满怀怜悯。
战争不论是对谁,都是一场悲剧,好的战争片一定是反战的,这一点《军舰岛》做到了,虽然有点套路。
PS:对比同期的《战狼2》看完的年轻人似乎都有上战场的冲动,电影艺术角度来说棒子赢了。
割开日本膏药旗那幕真是绝了
朝鲜的抗日片,黄政民真是爱托付女儿啊……
后面略捉急,前面太压抑。
几个主角里,唯独仲基出戏,与其说是不适合时代剧,不如说演技不足吧
声名在外的制作,却很难看,单个的人物塑造可以说鲜活,但却也已是脸谱化的典范,从所谓群像各个角色的功能到剧本整体上的设计和走向,其实都很模式化,就像工业流水线上的量产,近几年韩国电影有的通病它都有,空有类型上制作水准的含金量,但可看度却很差劲,反正在我们看起来民族性煽的很low。
有意加了很多让剧情不那么闷的情节,苏志燮真是帅的让人流口水。
【D+】
有广电在的一天,中国就不可能拍的出这样的抗日剧。
韩国男明星都好拼啊。宋脏基比宋仲基帅。
鬼子来了+美丽心灵+战狼2,韩国版的出埃及记,最后东方突然升起了红太阳,宋仲基回头一看,原来是美国爸爸送给Nagasaki的原子弹,还有个应该很出名的欧巴露屁股,散场后发现一半韩国人一半日本人,第一次观察到日本人看完抗日神剧后的表情
廉价果蔬拼盘,导演审美堪忧
这部戏最大的问题就是演员选角色太套路,你选李景荣出演这样的角色,这算不算剧透呢?
二星半 差强人意
……一团散沙
军舰岛这么好的题材完全拍垮掉了。抗日神剧。
一星给结局的字幕
終於看了這部,被打過好多預防針所以並沒想象中那麼難看但依舊還是很難看!前期反而好一點,這個陣容這個題材拍成這樣也是挺不容易的,更像是一部電視電影或者迷你劇的感覺,三條線完全脫節,最終大戰完全靠煽情,但所有的煽情加一起都不如黃政民和金秀安結尾唱的希望歌,當初被東元唱的這首歌感動,在這裡聽到更有深意。
【2.0】剧作构思和《十月围城》是一个套路,但即便是群戏编排,导演想要立住的角色和情节还是太平均了,缺乏主次取舍意识,以至于整个事件的展开最终沦为了一次流水账。
我之前一度以为苏志燮是朴海日……导演用了黄金的狂喜,好吧,我迟早看一下镖客三部曲。等我……感觉上和之前看《玉子》有点像,前边非常好,烛光会议之后的部分观感有些下降,但是结尾看核爆又提起来了一些。都是后半段有点下滑但是结尾够好。烛光会议那段就是《摩加迪沙》的那场两国大使的会议的扩大版,为数不多的水上戏份又可以算是《走私》的提前演练,虽然影片类型不同,但是柳昇完最近三部电影的发展轨迹还是有迹可循的。他以后的电影都可以期待一下了。
苏志燮真的行走的春药。/ 情绪宣泄有股浓烈的“被害”立场,导致故事传达出的是一种矫揉造作的沉痛感。核心人物结构有点像雪国列车,没什么惊喜了。/ 说到反派塑造,还是喜欢《登陆之日》,后者对剧情的拆分、窝里斗等梗,设计得更加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