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
Unrueh,Unruh(德),Unrest(英),Désordres(法),Маятник(俄),精准的骚动(港),瑞士钟表师(台)
导演:西里尔·舒布林
主演:阿丽莎·米洛戈雅多瓦,伊丽莎维塔·科丽曼,欧嘉·布什科娃,塔蒂安娜·库敏斯卡,米克哈尔·布什科夫,弗雷迪·穆勒,克拉拉·戈斯汀斯基,阿列克谢·伊夫斯
类型:电影地区:瑞士语言:瑞士德语,俄语,法语,英语年份:2022
简介:新技术改变了19世纪的一座瑞士制表小镇。约瑟芬是一位年轻的制表厂工人,负责生产机械表机芯中来回摆动的摆轮。自从对金钱、时间和精力的运用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后,她开始投身于当地制表工人组织的无政府主义运动,并在运动中结识了俄国旅行者彼得·克罗波特金。详细 >
AFIFEST2022 不再是瑞士表广告里高净值外科医生模样的工匠,而是效率以分秒计算的工人。话语中填满数字,时间、账目,伴随着制表叮叮咣咣的声响,形成整个电影的背景音——让人无法专注于内容的声音,就像集体模糊的呢喃。观众也成为工厂的一员,切身感受工厂对人的剥削和异化。钟表一般的镜头:要么很近,要么很远,后半部分才出现中间景别,就像远观大衣上的一枚怀表,也像凑近了读表盘上的时间。对话有时用一组看不出位置关系的正面特写呈现,反而更能听清对话的内容。声音和构图上的形式感制造间离。画面总是让人想到巴比松画派混搭马格利特,奇异的洁净感,在自然的声音中构成一幅安静的画。
【3】正确运用了时间的承载工具,而错误的把时间内核应用到表现的运动事件上。全程古典呆板但无法入戏,时刻尝试昏睡过去不复醒来。只剩下人物的声音和一幕一幕不知所谓的割裂前段所嫁接。不需要人物,不需要声音,我们需要睡眠。
不要再美化导演咕咕这件事了,什么行为艺术,什么和影片精神契合balabala,这就是不尊重群众!感觉自己作为观众被侮辱了,怒打一星
我们创造了时间,而时间创造了帝国,精密部件的隐喻因此被延展到所有的地表和枝叶中,但在双手与零件的震颤中,电影试图发出被挤压的人的声音,因此影片的设计从未是美学化的,但从中渗透出了属于人工的美。
落座五分钟喜迎贝拉·塔尔,要不是他提前几分钟离场高低得搭个讪。
我们要拍这里的自然风光作为广告给大家的产品争夺市场份额,所以虽然你是这一处自然的居住者,但也请你离开取景器,不服你可以去装炸弹刺杀德皇,休息时间他们会讨论你。我们卖的彩票奖品是枪支,安那其的彩票奖品是闹钟,这是双方余裕的财产。但我爱看安那其的报纸,佩服精妙的通信系统能让中国人都了解全世界安那其的存在。我跟你讲一遍擒纵器原理,你听不懂但你会假装听懂,直到鸟叫打破平静,我们会忘记任务,把秒表扔到树上,把它储存的机械能耗尽。我们的照片会带有新闻价值,商家卖一个瑞士法郎,买家还是我们的人。
2.5
大面积的植物占满画幅,人物在底部交谈,在自然的声音里,它营造出一种时间的节奏,时间的空旷之感。除了这一点特色在外,它实在太装笔了。真够糟糕的!
4.6
借着地图测量员/无政府主义朝圣者勾勒明晰疆域界限的脚步进入,观看瑞士小镇中均质化可度量时间的诞生。电报、摄影术、火车、泰勒制工厂、现代监狱时时浮现,现代性要素过于密集、社会学论文味儿太浓了(中间表现无政府主义和民族主义动员手段之相似和互动的情节也好有趣)。四种时间终究成了一种,地图上的本地名字也被抹去,从历史后点看去,那是一段令人怅惘的、鬼魅般的乌托邦理想年月。结尾系在树上的怀表让这篇论文突然浪漫了一下:爱情发生的时候,权力、知识、刻度时间,都全无意义。另:地质礼堂观影体验太差了,全程头做钟摆运动以躲开迟到观众和前排人影艰难观看字幕。口罩巡查员神出鬼没,离谱至极。
像是麦当劳可尔必思系列新品里的一款,卖相甚好,但味道空洞平淡又直白,不经尝
[3+]
很喜欢摄影和声音所以没困,但真的挺空的,除了女工们,表本身可以和主题有更多联系
特别喜欢的议题,钟意这些经过打磨的台词,部分人物的表演无法传达出历史性质。联系上钟表还是觉得玄乎,不过工厂市政的探讨很有意思。钟表的摆动和无政府主义的摆动很动人,解释资本主义的相关问题,应该算是资共双方都爱看的片。
第12届北影节第35部。“艺术贡献奖”的艺术贡献在哪里?“最佳摄影奖”,全景里构图总是把人物以半身的状态放在画面的边缘,应该是呼应无政府主义去中心化?但是看着感觉挺难受,尤其是插入几个近景再切回来更难受。
【3+】2025.04.11|23.213.1688
人物在电影镜头中处于边缘地带,unrest是不安的意思,在那个历史背景下,可能有各种思想潮流暗涌,对上紧了发条的如钟表般精准的资本主义提出了挑战。
3.5
#BJIFF 2025 能感受、理解主题,虽然具体运作的过程,这样一部电影如何形成的过程还看得不太清晰,但这也不是我要思考的事情了。
约瑟芬向彼得解释自己工作内容的那段话我想理解为工人宣言:我们是历史的摆轮,时间的协调者,机芯运作最核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