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剧真的费老头!
第二集王鹏举被炸死,第四集老孙中枪毙命,第八集秀秀也死了,好像生命的终结在那个时代是一件特别轻易、特别不值一提的事儿!
故事一开始就交代了关键任务,老孙要护送从南洋回国的徐天去上海结婚、开公司,同时要把革命经费三根金条安全送到接头人手中。
但去上海的路很长,他们得出福建,过江西,到浙江,最后抵达上海。
再加上徐天还是个没见识过混乱世道的少年加少爷,有些单纯、心软,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一句话,路远,人“傻”(天真单纯),世道乱,还有人躲在暗处设下陷阱,老孙的护送难度直逼唐僧西天取经。
先说说廖凡饰演的老孙,真的是个很有意思的底层江湖人。
他跟“民国浮士德”俞亦秀、自带好运buff的赌徒俞舟不同,应该懂些三教九流的门道,水深水浅都能走出自己的路。
老孙是个思路清晰的人,开场用两个问题先明确任务的主次,做事谨慎,又懂得随机应变,比如跳火车那里就猜到了继续坐下去会有危险,因为在他受伤的情况下,会有人直接来抢财物。
他跟徐天约法三章的时候,还没有把徐天当成搭档,更多是希望徐天不要拖后腿,老老实实听话去上海。
就像没追回皮夹又不慎丢了金条后,徐天认为自己也有责任想帮忙,老孙直接拒绝了,说“什么都和你没关系,都是我的事”,这是他的心里话。
随着王鹏举之死,徐天被吴达抓走,老孙咬牙赶到俞家寨子,此时护送不再仅仅是任务,掺杂了一层相处后的情感。
总感觉老孙坐在自行车后座看着推车的徐天,会想起了自己“生下第一天就没了,长到现在应该跟你差不多大”的孩子。
当他感觉快撑不下去后,也想办法给徐天寻生路,请俞亦秀帮忙找金条、出闽西,还嘱咐徐天“你心肠软,世道凶,你以后得狠一点,凡事多个心眼想想后果”。
廖凡演得太好了,情感也有层次,跟徐天告别那里哀而不伤,眼神里有担心也有鼓励。
我最开始就是被他带入剧情的,越看越上头。
老孙下线的时候我震惊到不行,多可靠、多沉稳、多经验老道的领路人啊,嘎嘣,就死了。
徐天也像失去了主心骨,太突然了,他像被迫推下山崖学飞的雏鹰,若再不能展翅,那么接下来就是死路一条。
老孙是接受了新时代思想的人,他内心有共和,有坚守的信念。
一开始二人只是同行者,共经一段路后,同样的信念让他们感情升温,胜似父子,这一过程也让这个硬汉有了柔软的一面。
相比老孙是死在这条路上(他心里有信仰),俞亦秀内心世界崩塌后选择自绝于世更让人心疼和不舍。
俞亦秀读过很多书,向往外面的世界,可五年来从没出去过。
如果说践行理想是老孙的信念,那么出书斋之前的理念精神便是俞亦秀的信仰。
可惜,当理想照进现实,他不知道世道乱得很多人没有了底线,俞姓作为地方豪强已经跟军阀勾结,自己也成了明火执仗、搜刮民脂民膏的那一方。
他说自己是泥菩萨,是祖宗留下的锁链将他和族人连在了一起,矛盾又无奈,清醒又孤独,似乎没有对某件事下定决心。
但随着老孙和徐天的到来,far away(远方)不再只是地图上的名字,一个空洞得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需要用亲身经历去实现得诺言。
读书人放不下礼义廉耻信,俞亦秀答应了老孙拿回金条,就背着包包带着徐天去找金条了。
骤然走出圈住自己的寨子。
俞亦秀终于看清外面的世界真实的模样。
他是旧时代的残党,摆脱不了旧时代的掌控。
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仗剑天涯,用人生的最后一丝微光,为徐天披荆斩棘。
在我看来,那段路更是一个相信欠条的人遇到了另一个愿意写欠条的人的结伴同行。
就算徐天得知老孙的死因后,嘴上说着俞亦秀是仇人,但心里知道那是老孙的选择,也明白俞亦秀并不是坏人。
他愤怒或拔枪,是无法接受老孙的死,也是自责和羞愧。
而俞亦秀是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受祖辈思想影响,向往“虽千万人吾往矣,虽千万里风雨兼程”的生活,但又被腐朽的头人、罗汉、宗族牵绊,成为自己口中那个无用的人。
当他看清吴达甘心给军阀做鹰犬,表面上尊重自己的族人背后却能轻易背叛自己后,忽然觉得曾经的生活索然无味,当他经历胯下之辱,就宛如爬过腐朽的牢笼,开始寻找自由和信仰。
那句far away,仿佛是庆祝自己重获新生。
寻回金条的路上有一段最戳我的台词,描绘的也应当是徐天、俞亦秀理想中的世界。
赶牛车的老汉说的是凄风苦雨的现在,“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儿子当兵,老婆改嫁,这头牛啊,过几天也要被俞姓城寨牵走抵账了,前天啊,家里还来了个小偷,偷走了一袋番薯。
”徐天说的是将来和以后,“你的牛不会被别人牵走,有自己的田种,每个人靠劳动生活,风调雨顺,多劳多得,没有头人,没有军阀,住在自己家里也不用担惊受怕,邻居乡亲,相互尊重,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后代子孙都有学上、有书读,商人诚实,军人正直,农民勤恳,国家昌明兴旺。
”那一刻,俞亦秀眼里还有光,他侧过头,悄悄擦掉自己的泪。
但腐朽的旧世界里,牛鬼蛇神、魑魅魍魉正兴风作浪,俞亦秀也没法真正地“让我再享受一会儿”,反而要亲历“族人大难临头各自苟且,仇人萍水相逢为我断指”的鲜血淋漓。
那么,这样的混乱与无序中哪些人才能活下去呢?
好像是胡蛮那样的混子,背刺队友,浑水摸鱼,凭着拳头做事和说话。
比如,俞亦秀跟胡蛮在卫生间打斗那场戏,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被揍惨了。
比拳头,是理想主义输给了混子。
也好像是自私、麻木的看客,他们对外界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所以徐天被柳小姐的人劫走时,赌场里无人诧异或侧目。
不是的,有脑子的理想主义者会在对手最在意最擅长的地方予以反击。
于是俞亦秀坐到了赌桌上跟胡蛮摇骰子赌大小,让俞舟赢回了筹码。
也有肯出手相助的陌生人,像赶牛车的老汉、突然入局的纯爱战士俞舟。
而徐天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磨练里倍速成长了,他记住了孙叔的约法三章,知道了自由会付出代价,还学会了提醒同样心肠软的人,以后要狠一点。
接下里的路依旧很难走,但他在不失赤子之心的同时坚定了方向,眼神里也多了一股狠劲儿。
前人的鲜血不会白流,未来再难,也得有人走下去。
革命题材,黑色幽默,严肃认真又荒诞,表现方式很新颖,剧本扎实,剧情紧凑,台词没废话,演员演技也好!
1.这部剧的叙事方式是以护送徐天和金条为故事主线,表现了一路上徐天的成长和心理变化,但每一个陪伴他走一段路程的人又有各自的故事,虽然是以单元段落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连接的特别顺畅,并不是割裂的,人物关系也特别清晰,老孙,俞亦秀,王鹏举,俞舟,这些人物他们身上的革命信仰、真诚真情,让我感动。
2.廖凡老师饰演的老孙是第一个单元的“护送者”,他对徐天的情感既像是父亲对儿子,又像是战友,他告诉徐天很多道理,在徐天成长的道路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人物跟出彩,他行事风格很稳,又有江湖气在身上,让人捉摸不透,有拿捏一切的感觉。
3.张鲁一饰演的俞亦秀是一个富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角色,五年足不出户人,名义上族人的领头人,实为傀儡,整日靠算卦度日,不问世事。
徐天和老孙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也让他看清了有些自己无力挽救,“尊严都可以不要,转身赴死又有何妨”。
有人问为什么要让俞亦秀这个角色死亡,我觉得这是合理的,他走出城寨,认识到这世界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也看到现实中令人绝望的生存境遇,他充满了失望,他不想苟且偷生,所以借着酒劲开枪打死自己,转身赴死。
结局很让人心疼,但是这就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境遇。
4.俞舟这个人物的出现,让剧情的节奏有了一些转变,一个痴情的赌徒,他做事有原则,讲义气,帮助徐天拿回三根金条。
他对柳如丝的情感也是让人感动的,第九集最后,他站在温家的院子里喊,“柳如丝,我再也不会给你打电话了”真的很戳人!
他应该已经猜到柳如丝已经去世了,只是他自己不想接受罢了。
5.这部剧的表现方式很新颖,独具风格化、戏剧化。
故事的推进充满了各种意外,尤其是台词设计的非常精妙,严肃认真又荒诞,杨浩宇老师饰演的王鹏举一出场就把我逗乐了,他这个人物可以说是荒诞到极致。
6.《欢颜》中的取景用到了福建土楼,《新世界》中的戏曲,这两部剧中导演把传统文化的色彩,融入到影视作品的创作中,让更多观众了解、喜爱传统文化,我觉得这是让我感受深刻,而且特别喜欢的一点。
感谢创作团队给我们带来这样一部精彩的好作品!
期待后续剧情!
一个字:烂,特别是最后几集,徐天的行为完成不和逻辑,不光是他,所有人的行为都不知道在干什么,鲁莽的章医生,善良好欺负的国民党特务,莫名其妙的陶涛,不知所云的真假仰止,奇奇怪怪的地下党,胡编乱造的剧情,终于坚持看到结尾,解脱了!
发个剧评还非要140个字,折磨人啊。
再说一句,真浪费了那么多大咖,居然弄出这么一部烂剧!
最后一集,六叔用枪指着舞台逼主角们现身,这时从舞台正面走出的,是章加义和老陶这两个编外人士;而两名地下党正规军,反而是从两个侧门走出的。
这一幕戏中戏式的“舞台谢幕”,也重新点出了全剧的特殊之处:主旋律,以谁为主线?
#电视剧欢颜# 全剧,主要角色中只有老孙是“正规军”,其他人等,全是沿途团结争取到的各界人士:归国华侨、地方乡绅、街溜子赌徒、爱国资产阶级,甚至一脚踏入过“对方”,如今弃暗投明的志士。
#欢颜# 是一部罕见的“外部视角”的主旋律,是一部结成统一战线的别史。
影视作品有两样最吸引我,一是题材和叙事角度之新,二是情节推进的不可知性。
第一点,《欢颜》的上述内容已经覆盖了;至于第二点,因为全剧有着俞亦秀、俞舟、贾若兰这几位疯子,所以行事不合逻辑、情节不可预测,又满足了我的第二点喜好。
实与虚。
老孙/章加义/陶涛的戏是“实”,二俞一贾的戏是“虚”。
前者的实干,都切实地推进了徐天的任务;后者的疯批,看似与主线任务关联微弱(除了亦秀赌命),但却构成了这部极致浪漫想象的作品内核。
所以,廖凡张译的戏虽好,但在我眼里不如二俞一贾让人回味。
二俞一贾是什么样的人?
先解一解字:俞亦秀,迂而灵秀,被卡在了变革的半途;俞舟,渡了人,却终难自渡;贾若兰,假若真时真亦假,可惜她的“兰”,只是咖啡桌上那一枝断了根的花——这也是这三人共同的命运:被连根拔起的、梦断的人们。
除了“想想后果”、“事情不大”被写入徐天的血液中,“让我再享受一下”意外地在俞亦秀和贾若兰之间完成传递,这也是一次浪漫想象。
俞亦秀背离了家族,贾若兰爹死娘嫁人,但他们的梦(幻)想,或遥不可及,或在眼前破碎,所以宁愿怀揣着“醉梦一场”和“好事情”,选择永远停留在此刻。
前后互文。
俞舟的确像小舟,串起了两条情感线:临别时徐天说“如果你发现你爱的人是假的”,结果到上海应验在了自己身上;俞舟打电话三年未见柳如丝,徐天写信十余年未见仰止,但区别是一个含恨离去,一个得偿所愿。
徐天是俞舟的另一种可能,是在广阔江湖里,一条小舟可能走入的一条支流。
双线象征。
徐天恋爱脑?
到上海一心想着仰止?
从一开始,“找仰止”和“开公司”对徐天来说就同等重要,就如同对老孙来说,“送金条”和“送徐天”同等重要一样:金条就象征着具象的“徐天”,是延续革命的物资和香火;仰止则象征着远方的理想,是继承家业、支持革命的未来。
本剧从来就是话分两头,双关互文。
徐天做的,从来都是一件事。
在《欢颜》的实线中,老孙/章加义/陶涛和徐天一起,用“守信重义”讲了一个薪火相传的故事;而在虚线中,二俞一贾们用“赌局”和“花”,讲了另一个命运关联、精神传递的故事。
两条线都经历了沉浮,也都指向远方,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外部视角的、充满浪漫想象的新主旋律作品。
很喜欢。
让我再享受一下吧。
前面不错,第9集开始 重蹈新世界覆辙了莫名其妙的执拗 莫名其妙的人物性格变化。
感觉到了台词有姜文风格但就学了姜文 一个表象,没有后劲。
全剧看完了之后,明白了这个剧的套路这剧目前7.9分个人觉的7.5左右优点很明显 有黑色幽默有浪漫狂放无奈 所有转折均无智商,烂到爆炸举个例子,如最后的半个橡棋,丟的sb,但是还能找回来,并且所有人从不跑,就装逼散步诸如此类特别无脑到气人的剧情特别多,充斥着每个转折,这中逻辑设计不是黑色幽默 也不是浪漫。
这就是编的低级,没有想到更好的戏剧处理方法,就装逼随性的来了否则 该剧评分会更好举个栗子 让子弹飞中 六子吃粉 剖腹。
看了这情节以后,不会生气,会想到这就是黑色幽默 就是荒诞 是传奇 是比喻 是嘲讽是无厘头的教条主义精神,而该剧很多转折 看了会生气,这就是编剧问题,好的编剧一方面要延伸自己的艺术风格,一方面也要让自己的情绪有效的传达给大家,如果传达的情绪 无效,那又有什么意义作为影视剧来讲,光自己编得嗨,是不够优秀的。
有必要让大家一起嗨 。
该剧优点也很多,是类型电视剧的先河台词 配乐 美术 摄影 都不错 夸的人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复述了最后 奉劝那些无脑喷一句,不要无脑支持,要爱憎分明 积极指出缺点,有鼓励 也要有鞭策才能促进进步。
希望国产剧越来越好 加油!
每次董子健一出来就想快进,一快进差不多就一集完了,但丝毫不耽误剧情。
导演和编剧太自恋了,一些沙雕台词和注水剧情能不能少点,想学姜文黑色幽默,结果让人尬得抠脚趾。
合着这个剧的剧情全靠嘴遁驱动?
全剧的人陪着董子健这个大太子演楚门的世界?
真是年度最烂,浪费时间,张译都不想等了!
烂片!!!!!
提前看片看了第一集第二集,第四集,第十集的部分。
感觉还行。
先说缺点。
剧情比较老套,感觉编剧有点拉胯,你看剧情简介基本就知道要讲些啥了,一个点一个NPC相助,所以在那里宣传民国公路片。
看完感觉很像《魔戒》主角角色太…可以说董子健切大脸看起来不太好看吗?
第一二集主角表现得很蠢,没有纯真感,希望他后面能有所成长吧。
目前出现的老孙,俞e秀,章加义这些都是…演技不错的中年男,但是好用力过猛啊。
希望后面能把这些角色的差异表现出来。
性别方面,危险话题…从主角设置上来说就是很多男角色,所以这个电视剧放弃了很多女性观众,感觉是偏男频的。
个人更喜欢性别气质中性的电影。
然后说说优点吧。
质感很好,就是你看这个剧,你会觉得大家都非常用心和认真,画面配乐角色的演绎,都属于业内较高水准了吧。
第一二集主要在福建,闽味真的很足。
演吴达的演员,长得非常华南。
能拍出地区风情与特色的电视还是很不错的。
有一股江湖气,老孙这个角色哈哈我还是很喜欢的,特别霸气自信,很能震住场子,说话也很有范,带着未成长的主角嘎嘎乱杀,但是这也不是一个超能超现实人物,也有被绑住的时候。
老俞那个角色也很不错,很神经,很风流。
我比较期待那个挣八块的老兵的角色的后续发展,他太利落了,隐藏扫地僧。
淡淡的幽默。
这个剧没有非常苦大仇深,尔虞我诈,还是很轻松的。
唐志军的那个角色提供了很多笑点,很自然。
整体还是可以看看的,只有十多集,也算精品国产剧吧。
《欢颜》在我看来,是一部具有独特韵味的剧。
随着剧情的深入,一个又一个独特的人物粉墨登场,并最终以他们独特的行为逻辑,履行自己的诺言与心中的信仰,构建起了一个民国传奇世界。
剧中的民国世界是一个具有古龙遗风、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
徐兵是《欢颜》这部剧的导演和编剧,他所编写的故事,常常通过类型杂糅的方式,创作出具有强烈风格化的作品。
比如徐兵曾经编剧、同样是张鲁一参演的《红色》,便将悬疑、推理、谍战等类型元素杂糅在一起,从而让《红色》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
而到了《欢颜》这部剧,徐兵又将公路、悬疑、动作、甚至“武侠”的类型元素,拼贴嫁接到了一起,使得《欢颜》质感尤为独特,人物行为别具一格。
《欢颜》故事的起始,是老孙最先被委派护送三根金条和一个名叫徐天的少年,从南洋前往上海。
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其实能够看到,老孙身上具有一股强烈的草莽气。
他懂江湖规矩、会讲江湖黑话,面对三教九流,他都能跟人家对上切口。
很多时候,老孙更像一个行走江湖、经验丰富的镖师,护送三根金条和徐天前往上海,就是他的一次“走镖”。
老孙带着徐天上了路,他们一头扎进的,不仅是一个乱世,更是一个身不由己的江湖。
何谓江湖?
江湖是一个与中国传统庙堂文化相对的世界。
庙堂世界,遵循的是以血缘、家族、宗法为体系而架构起来的世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而江湖世界呢?
江湖里是脱离了血缘与家族的游民、游侠,他们或者出家为僧为道,或者以盐帮、丐帮、镖师的身份四处游走,或者因父母双亡而被师门所收养。
总之,江湖的世界是漂泊的世界。
但与此同时,江湖中人为自保,又会模仿血缘家族社会那套,歃血为盟、结拜为异性兄弟、把师父师母当成自己的再生父母(剧中徐天与老宋最后也形成了一种“类似父子”的情感关系)。
在我看来,《欢颜》所营造出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江湖。
这不仅因为《欢颜》的主线是一趟旅途,更是因为《欢颜》里出现的所有角色,几乎都可以看成是江湖中人。
老孙不必说,身边没有家庭也没有亲人,虽然曾经有过一个儿子,如今却孑然一身。
而随着故事发展,无论是逃兵、仙人跳的骗子、当铺老板、江湖郎中,也全是江湖中人。
他们虽然性格各异、有好有坏,却都遵循着江湖规矩行事。
只有徐天,他不是江湖中人。
他总是试图以道德、法律作为武器,试图与这些江湖中人讲道理,结果自然是四处碰壁。
因为当时已经是一个礼崩乐坏、强权即真理的乱世,道德、法律都已经不再发挥功效,但江湖规矩,却依然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维系着脆弱的秩序。
徐天初入江湖,与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但随着故事的深入,他慢慢理解了自己所身处的世界。
当观众理解了《欢颜》里的世界,剧中角色所谓的“怪”,也便能解释得通了。
在我看来,无论那个为了八块钱而死的王鹏举、用性命完成诺言的俞亦秀、流连于赌场的痴情浪子俞舟、还是人前唯唯诺诺人后凶狠护妻的章加义,我在他们的身上,都看到了一种古龙武侠小说人物的遗风。
王鹏举有家而无族,守着一个屋顶漏雨的破败小家,每天醉生梦死,就连老婆也嫌弃他没用;俞亦秀原本是闽西头人,却“自闭”书斋,五年没走出过寨子、两个月没走出过屋门,与他人也不怎么来往;俞舟一身本领,却沉湎于一段无望的感情,每天用电话鸿雁传情,哪怕三年都没见到恋人一面,依然痴心不改;章加义参加过北伐战争、上过战场杀过人,如今却甘愿在浙中一带当一名乡村医生,见到任何人都客客气气,表现得唯唯诺诺……在这四个人身上,都能看到一种隐士风骨。
他们明明身有大才、胸怀大志,却因为不屑与污浊的世事同流合污,甘愿自轻自贱,大隐于市,哪怕被人侮辱看轻,也不为所动。
虽然他们不在意世俗之人对他们的看法,但对于那些他们尊重、欣赏的人,他们却又一诺千金。
只要是答应了对方的事情,无论多么艰难、无论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完成。
《欢颜》既是一场公路之旅,同时也是一场关于诺言的接力之旅。
王鹏举牺牲自己的性命,为的不仅仅是那八块银元,而是他对妻子和老孙的一句承诺。
俞亦秀对于老七施加给他的胯下之辱,可以一笑置之,但对于他应承过老孙的一句话,哪怕已经有人代替他去做,他也要赌上性命去实现。
将他们身上的隐士风骨、一诺千金加在一起,便是一种今人倍感陌生,却颇有古风古意的“痴气”。
他们不是不懂变通、不会变通,而是面对一些他们内心所坚守的原则时,不愿妥协于世俗。
普通人做出行为选择时,会计算利害得失、考虑值不值得;而对他们这些“痴人”而言,没有值不值得,只有应不应该。
如果应该,那么他们就会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如果你也曾经向往过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如果你也曾迷恋过古龙笔下那些一诺千金的侠者隐士,那么你一定会被《欢颜》这部剧的独特气质所吸引。
快跟随徐天一起,展开一场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江湖”传奇之旅吧
本店铺所有款式:均为特定红马甲!
坚决承诺:绝不售卖其他颜色款式!
时髦新颖,紧跟潮流,主打风格一个为花里胡哨,外柔里硬的走秀款,只能穿一次,穿过就坏。
由数百位裁缝精心刺绣缝合,镶嵌各色珠宝玉石豪华点缀,更显尊贵!
特别定制透明款!
皇帝的新衣人人都能放心购买!
每月只需25,享受超值缺布少料大套餐!
内衬均沿用老旧布料,不可拆卸,不能替换本店马甲一经售出概不退换,不接受差评集齐多款小马甲可到店兑换大马甲,必须只能裁剪小马甲,才能共拼大马甲。
马甲店上市靠大家,此公司文化传承千万百万年!
让我们所有商家顾客共同努力!!
共筑大马甲之梦!!!!!!!!!!!!!!!!
在炮轰这部剧之前,我先说一下这部剧的几个优点:1.一种很有意思的尝试,是一种新型的电视剧形式。
“创意”很有意思。
主要人物不重要,串起来的配角更像是主角。
这种故事叙述方式让我想到了昆汀的《无耻混蛋》。
2.姜文的黑色幽默与导演本人所崇尚的浪漫主义风格。
黑色幽默贯穿始终,但是只有在老孙那一部分比较好,后面的幽默变成了抖机灵式的幽默,而且整体风格不够专一。
浪漫主义更不用说了,当徐天辛辛苦苦闯入党调科,就是为了让仰止吃她喜欢的蛋糕时,这种浪漫主义很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更别说这部剧的主线:奔赴千万里,就是为了跟一个已经忘了模样的女孩结婚。
那么这部剧问题出在哪里?
浪漫主义不可能违背现实的逻辑。
当人们在坚实的地基上吟诵诗歌,这种浪漫更具有动人的效果。
而假如连地基都是混乱的,那么这种浪漫不过是自我陶醉,自我意淫,自我感动。
一个背离了所有合理性的浪漫主义,就是没有地基的自我意淫。
任何“革命”式的浪漫,都是在合理的逻辑地基上前进的。
你不能每个板子都是松动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在合理的故事和时代逻辑下,才完成了他们的浪漫主义献身。
而你呢?
徐兵,你的故事有哪一点是合理的?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空中楼阁,因为它的底板都是松动的。
所以它显得那么假,那么不合理。
第一,没能立得住的人物动机。
每个人物都浪漫,所以都不真实。
老孙这么浪漫,连个被民兵抢夺的少女都不去救。
老孙到底想干什么,搞不明白。
三根金条到最后也没声响了,以至于前面说的“苏区的威信”打了个哑炮,光听响了,空喊口号。
到了上海更是奇怪,章加义为了惩罚打老婆的人,毁掉了好兄弟的一切。
他就不能换个时间换个地方下手?
想不明白。
浪漫主义不是蠢。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无脑狂送。
明知道党调科在到处调查,徐天还是去教堂见了仰止。
想不明白。
徐天这些没脑子的做法够他死好几百次了。
所以这些人物太假了,因为太蠢,显得不真实。
是导演的金手指让他们这样做。
是“创意”改变了人物的动机。
人物就不是活的,是为了满足导演的自我陶醉和自我感动,而被迫变得不合理。
第二,混乱的故事逻辑。
最后几集故事发生在上海,几个主角就这样玩弄了党调科。
大摇大摆在GMD的领地杀人放火,到处溜达。
你的地基混乱了。
到最后一集干脆不加掩饰了,GD的人直接开车去救了徐天,在上海最出名的商城随意出入。
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GD与GMD根本没有实力上的差距,甚至比后者更强。
这就是地基混乱了。
两个人,通过一堆古董枪炮和炸药,就毁了党调科的一个办事处。
这是什么抗日神剧剧情。
一群党调科特务在眼皮子底下搜了半天没有搜到炸药——那么显眼地放在礼盒中,徐天当着党调科的面放到了屋里。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什么GD、GMD都没有出场的必要了,这两个人这么厉害,直接单枪匹马去挑翻世界得了。
所以你的浪漫主义有什么必要?
这成了爽剧,不是什么浪漫主义剧情。
地基松了。
这就是我想说的。
浪漫主义不是空想,虚构不是生捏乱造。
故事越合理,地基越牢固,你的浪漫主义越真实。
这部民国公路片就突出一个毫无逻辑,每个人上来都逼格满满,一做事就全都冲动降智,男主角有神灵护体,换正常人物做对手早死了一百回了。即使到最后一集也要机械降神。
一定要警惕这种,看似主创阵容感觉很好看,实际非常难看的电视剧!!!
逻辑不通,剧情拖沓,台词做作,这接力赛的傻X故事真的看了想骂人,可以再烂一点吗,本来想再看看其他几个喜欢的演员的表演,实在看不下去了,弃了。
二流的剧本被一流的实力派演员抬,(一流演员里不包括董子健)。有时候看成长型人物发现自己有厌蠢症,不难看到,这个“离奇”故事,每一次转折都非常生硬且降智(截至5集),但看的过程中又能感受到导演编剧沉醉在自我感动中。
以前觉得尹昉版本的徐天, 莽夫一样让人无语。 直到了忍了五集董子健版的徐天,这就是智障的原型,害人精。革命的同志如果都是这种水平, 估计来一车峨眉峰都就救不回来
俞亦秀在赌场死的莫名其妙,真是矫情的很,为了突出演员的演技,有些戏码也是撕拉硬扯,是炫技也是不尊重观众。
支持一下好兄弟。
为尊严,为自由,为爱情,为妻儿,为国家,为朋友而自我牺牲,这是男人的终极浪漫。剧情有点不合常理,但浪漫,何须合理。
除了董子健差点意思,其他人都很好。第九集太唯美了,俞亮太出彩了。
因为徐天的编剧居然有8.0的评分来看。公路片的感觉,但是总觉得少了一些诙谐和黑色。整体来说故事还可以,但也不至于8.0,更多是靠演员在撑。
观感十分不错,革命且传奇。
过程可圈可点,结尾不好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想要回金条,看了四集愣是没看懂讲的什么,后面再看看,改观的话改评论
董子健演所有角色似乎都一个风格,没啥本事还事儿多。
免贵姓俞,亦秀。花,怎么会落呢。
说实话廖凡这段可以四星,后面最多三星了,没有戏路宽不宽的问题。
好看是好看,就是有点费影帝,两集就死一个影帝。《欢颜》取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据说是有故事原型的,新中国五大悬案之一的特殊经费丢失案。出于好奇去了解了一下这个原型案件的始末。1931年为了,安排7位交通员接力运送金条,从江西瑞金出发、途径福建福州、浙江金华最后抵达上海,可惜黄金和第7位交通员失踪,直到18年后的改革开放才侦破,交通员并未叛变 而是遇上了劫犯。《欢颜》的改编是教科书级的,把一个严肃题材变成了一个南洋少年的成长历险记,特派员护送少年徐天和金条前往上海,路途中遇到的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都是当年那些匿名交通员的缩影,在戏剧的世界里 最后金条终于安全运送到了组织手中。就如同董子健最后说的那样: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惊心动魄、红尘万丈。
老孙 俞先生 俞舟 一个个有血有肉。女主没出现,就凭两个电话和一句“花怎么会落呢”,俞舟的2集是我最近看过的最好看的爱情故事
如果换个男主我会给满分,其他人演的没毛病,董子健撑不起来
最喜欢赌场老板和假仰止,果然男女替身文学催人泪下啊,汉子与汉子,不看也罢,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