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青春题材的剧,剧里一群年轻人,善良单纯的小耳朵,桀骜不驯的张漾,敢爱敢恨的黎吧啦,还有那个令人心疼的许戈。
我看这个剧的时候比较喜欢杨洋,他饰演的许戈完全是我喜欢的样子,以至于当时特讨厌黎吧啦,因为是黎吧啦在高考前去骗许戈的感情,才导致了他妈妈被气死,许戈变坏堕落。
就算他最后背叛了小耳朵,跟一个酒家女鬼混,我对他也没恨得起来,因为初恋对他来说打击实在太大,他以后可能很难再相信爱情。
其实我真的希望这群孩子最后能各得其所,幸福美满。。
可事实往往却并不如意,黎吧啦死了,许戈走了,只剩下小耳朵和张漾报团取暖,幸好他俩最后在一起了。
这几年,绝大多数中国式青春片都会在结尾做痛心疾首状,哭天抢地昭告全天下:我们的青春已经结束了。
对于这种不尊重青春的矫情行为,北野武大概会上来砰砰几枪,丢下一句:笨蛋,你们的青春才刚刚开始。
《左耳》纠结于好孩子和坏孩子,用腹黑狗血的成人思维,去臆想着青春往事,编造出完全不属于作者的人生经历。
饶雪漫不值一提,但这样的非好即坏,不免令人联想到苏有朋的出道经历,他从建中台大的乖乖虎,变成了“不学无术”的演艺明星。
多年后,外界的议论,依然让他耿耿于怀。
一个好女孩,一个坏女孩,一个变好的坏男孩,一个变坏的好男孩,还有若干个跑龙套的好男孩、坏男孩,以及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女孩。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之间,毫无来由的爱来爱去,莫名其妙的有死有伤。
至于为什么会坏,无一例外的,他们都出生在一个单亲离异之类的破碎家庭。
在学校就是好,进酒吧就是坏。
对于这种过度编造的青春故事,最难的不是青春是什么,而是,我到底是什么。
作为女一号的李珥,她像幽灵一样,漂浮在整个故事当中。
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学习生活太无聊,她就是渴望成为大红唇、画眼影、批假发的坏女孩。
结尾,当张漾感慨道,不知班上同学怎样了。
观众恐怕才想起来,这伙人几时在班上一块上过学了。
看看九把刀的《那些年》,或者林书宇的《九降风》,青春不是无来由的台风,说刮就刮。
它需要海面升温,水蒸气积聚成云,从海洋移动到陆地,才得以变成有破坏力的热带气旋。
《左耳》人物关系确实复杂,但也不能铺垫全无,到处扔手雷。
打个球,给些钱,买个手机,它们就都是真爱了。
张漾的愤怒是暴打女生,许戈的痛苦是自甘沉沦,黑人的痴爱是自斩小指。
如果不是卡司的低龄化,我真会以为,这其实是演古惑仔。
《左耳》很不情愿地跟中学时代发生着关系,似乎只有纯良无知的中学生,他们才能消受这些被金钱和物质裹挟的惨绿青春。
这部电影也有靠谱的地方,苏有朋找了漳州东山的铜陵小镇,然而,由于没有在地的闽南语,同时缺乏必要点题,它也只是模糊的背景。
当《左耳》把枝杈伸到北京上海,发出“北京真大”之类的人生迷茫时,这种肤浅无力的双城记,又彻底把《左耳》打出了中国式青春片的原型。
做电商卖衣服起家的张漾获得了人生成功,但是,他的青春失败了。
多么自以为是的青春啊!
坏孩子不是不好,但《左耳》的坏孩子,坏得一点都不可爱。
除了与电影无关的风景颜值,其他真叫人爱不起来。
相形之下,听不见的左耳,反倒让电影留了点颜面。
这个挑起全片的关键细节,几乎被观众遗忘了。
大家都知道,无论说什么话,它们都会让《左耳》更加可怖。
一味用力,统统点破,那会造成接连不断的车祸。
所以,没有听见的两句话,其实还给青春留了点欲语还休。
【刊发于 北京青年报】
【微信公众号:movie432 请勿转载】
关于左耳,我依然深爱它。
作为小说党,简直心累。
的确,看这部电影,期待值这东西和观影感受成反比。
片子剪的很散,后半部分节奏有些乱,另外可能是被莫名笑点的突兀的台词震惊了,这电影看完心情简直复杂。
只是大部分场景和角色还原到这个程度,我只有说谢谢的份。
小耳朵,吧啦,张漾,许弋,尤他,黑人,蒋皎以及电影没有的的夏米米和夏吉吉,我依然深爱他们每一个人。
所以我深知这是部3星片,还是毫不犹豫地给了5星。
然后,后面的文字写给黎吧啦。
私认为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那个像火一样的黎吧啦。
说实话,小说我看了无数遍,从来不爱她。
可能我天生喜欢乖孩子。
但是这一次,我真的太喜欢这个姑娘。
“我叫黎吧啦,黎明的黎,吧啦吧啦的那个吧啦。
”那个涂着绿色眼影绿色指甲油的黎吧啦,那个在酒吧唱歌抽烟的黎吧啦。
那个对张漾一见钟情的黎吧啦,那个为了爱奋不顾身的黎吧啦。
那个举着向日葵喊着“我爱许弋”的黎吧啦,那个飞身跳进海水中的黎吧啦。
那个写着“我一定要让他幸福”的黎吧啦,那个开心告诉别人她要去北京的黎吧啦。
那个被所有人骂的黎吧啦,那个只有小耳朵的黎吧啦。
那个随口说自己活不长的黎吧啦,那个让所有人都忘不掉的黎吧啦。
那个表面上放荡不羁,实际上内心单纯的黎吧啦。
黎吧啦是典型的坏女孩,又是实在的好姑娘。
悲剧是一种必然,然后你剩下的只是心疼。
最后黎吧啦告诉小耳朵了什么,无从知晓,但是我想她一定是希望她得到她的幸福的。
当然作为小说党,我曾经听说过一个版本。
“小耳朵,谢谢你。
请代替我,好好幸福。
”
对天发誓我是超级喜欢左耳这本书的所以才在对选角巨失望的情况下去看了这部电影,剧情烂成渣就不说了,全片都是片段式的拼凑情节,两本书的故事二个小时讲不完就忍了。
但我以为左耳主要不是小耳朵和张漾的爱情吗,中间穿插了许弋吧啦蒋皎黑人等支线。
但这片主线变成张漾和吧啦的爱情故事了???
还有主演都TM什么鬼,男女主简直演技为负!
陈都灵和奶茶妹妹大概差了一百个周冬雨,清纯有余漂亮不足。
学生气是够了,不过从演技到外形都是初中生水平,全片90%的时间都是一个表情。
拜托,妹妹!
清纯不等于呆滞好吗?!!
欧豪简直无力吐槽,丑得我分分钟想冲出电影院。
长得帅的人面瘫那叫耍帅,长得丑的人面瘫那叫装逼,懂吗?!!!
杨洋颜值还行,不过正直脸和大叔嗓还是有点出戏。
马思纯演的吧啦是唯一一个演得不错的,关晓彤的蒋皎也还行。
客串的就不点评了,谢娜的出现已经昭示着这是一部烂片。
PS:从前看左耳的时候,林更新,蒋劲夫,温健婷的书模形象简直和人设不能更符合,不能用这版书模拍,也是遗憾。
说实话,虽然在意料之中,但许弋的堕落仍让我大吃一惊。
我没有想到许弋会和蒋皎在一起,更没想到张漾会和李珥在一起。
毕竟起初李珥对于张漾是出于报复心理的,因为他间接害死了吧啦,所以小耳朵和吧啦一起恨他。
可是后来,李珥分不清楚戏里戏外,或许也在慢慢地对他动情,不然不会问他那个荒废了的房子的地址。
而且不觉得,张漾不算是个坏孩子,比起堕落的许弋,更能给李珥幸福。
如果说最能给李珥幸福的人是谁,我觉得除了尤他没有别人。
可是感情这玩意儿,它得靠缘分。
李珥看不上尤他,只是苦了这个特明事理又负责任的好男人了。
我想,为什么李珥和吧啦这两个最干净的女孩要遇到许弋和张漾呢?也不能说一定是谁的错,只是他们之间的牵扯早已密不可分,一件事情就可以改变他们所有人的命运。
如果张漾早点知道自己的身世,他就不会那么恨许弋,如果他不很许弋,就没有吧啦假装爱上许弋的戏码;如果许弋没有被吧啦所伤害,就不会堕落成那个样子,或许他不堕落,就不会错过李珥了。
一环扣一环的人生,改变了每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
可是这样的悲剧,就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啊。
在某个瞬间,比如许弋和某个花枝招展的女生接吻时,或李珥想要任性的抽烟时,我心底都会有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声夹杂着本能的恐惧若隐若现。
他们本来都是乖小孩,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们?是外界环境的引诱还是骨子里自带的狂野? 值得深思。
左耳是我唯二进入电影院观影的青春片,如果一定要一句话概括本片内容,可能是这样:这是一位青年错误的复仇改变几位年轻人命运并最后被女主角感化忏悔改变的故事。
电影的画面如清晨的绿叶挂满露珠般湿润晶莹柔和美好,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剧透分割线=======================细细谈下许弋,就是复仇的对象,这个故事的起点。
张漾希望他身败名裂也最终成功,可这一切的起点却是个错误,回头再看又是多么的荒谬和无谓;而许弋,却再也没能回到最初的纯净美好。
他,惊艳了青春却悲剧收场,堕落天使之伤却未能真正得到救赎。
1. 纯白色的青春也有悸动:许弋,当之无愧的天中校草,受着众人的簇拥,享受着母亲的疼爱。
白色的校服白色的衬衣,水洗蓝的长裤,黄色的布包,映衬着许弋的笑容,一切那么纯净美好。
吧啦的出现让本来平静的湖面泛起涟漪,就像我们少年时一样,许弋也忌惮老师家长口中猛如虎的早恋却忍不住对爱情和自由向往和心动,是吧啦为许弋敞开了这扇门。
干净的乖孩子从青涩到明媚地逐渐接受了吧啦炽热的追求(许弋被吻后青涩地逃跑伴随着全场会心的笑声,青春的懵懂和悸动仿佛又来到了面前,好共鸣)。
他慢慢开始大方接受吧啦的拥抱,为她而笑,即便出入酒吧学做“坏孩子”,我想他也是爱她的,他是幸福的。
2. 难以愈合的伤痛困住自己:起点决定故事,吧啦甩许弋的计划不出意外毁了他。
这里电影只通过旁人做了叙述,没有相关刻画,我只能凭借他见到吧啦说给她充话费一直打电话来想象那时的许弋,在面对谎言破灭时大概是惊讶的失望的痛苦的执着的甚至疯狂的吧(对着吧啦吼出那声公共汽车所展现的痛苦和疯狂,必须手动点赞)。
耳朵希望吧啦劝劝颓废的许弋,但是此刻一个不爱他的人又如何继续没有意义的谎言?
许弋信任的崩塌和由此而来的怀疑与恼怒在那一刻已然被点燃,即便迁怒和讽刺到无辜的耳朵(罚站的时候舔牙龈的微表情初现痞气,简直苏一脸)。
吧啦的死许弋如何想我不知道,因为没有演,但是他的颓废已经告诉我,他为自己建造了象牙塔,开始用“别人的错误”困住自己,不愿解脱。
吧啦带给他的伤痛没有停息。
此时的他,甚是可怜。
3. 堕落天使谁来救赎:许弋再次出现是在上海街头的酒吧,他已经是一个能够自由流转在吧台和女人间的男人,更是一个没有了高傲外壳、屈从于现实甚至依靠女人吃软饭的人(此处风流态自不消说了,被债主暴打到躲在耳朵身后的市井之样,两种状态表现切换自然流畅)。
此时的他,怒其不争。
转折点是许弋妈妈的过世和家庭变故,失去家庭依托的他在孤独中才意识到耳朵对他的好(以上电影情节一笔带过),他求她做她女朋友,祈求般的问她你不会欺骗我的对不对(此时已感受到了那份伤痛的深度,救赎谈何容易)。
耳朵似阳光温暖着他,他努力变回自己,努力对她好,他们像普通情侣一样甜到腻。
特别喜欢许弋和耳朵这一阶段的相处,自然到真实(此处许弋再次收获全场笑声,他和耳朵的互动很戳人,大家表示你们好萌)。
当我以为一切都好起来时,剧情却突然“峰回路转”:许弋索吻耳朵连连失败,他看着起身逃走的她,眼神里不只是失望还带着鄙夷和了悟(此处词穷,看过的都懂。
虽然镜头太短,但是表现力必须再次手动点赞),此时的许弋一定想到了吧啦想到了得不到的爱想到了欺骗。
人们以为他走出了象牙塔,其实人们想不到他的伤疤有多深;人们以为他爱了,但也许他爱的还不够。。。
这场许弋的眼神为最后的出轨做了铺垫。
出轨的许弋是可恨的,却也是可怜的。
许弋出轨为他的谢幕,哪怕最后出现在别人的台词里也显得无比的孤独和落寞。
小耳朵说一切会好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已有的情节反映的结局是没有人最终救赎许弋对爱的怀疑,他的结局是悲剧,也只有在想象里才能给他一个会好起来的结局吧。
==================剧透分割线=======================影片展现的许弋故事是撷取了主要看点的,可是由于篇幅不够无法铺开衔接和展现,略显可惜。
最后,我尽量客观的评价,杨洋的表演绝对可圈可点,在现场收获了对纯净美好的赞叹收获了欢笑收获了怜悯乃至收获了“渣”,但这不正是最大的肯定吗?
最后的最后,杨洋的许弋很棒。
以前看过小说,不过年纪大了,剧情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我估计我以前也是喜欢张漾的,但是今天看了电影,突然有点心疼许弋【脸即是正义】黎吧啦虽然死了,可是她给剧中人都留下了一个很好并且很深很深的印象。
前男友、小耳朵、张漾、许弋这些人全都对她念念不忘。
可是许弋不一样。
许弋本来是个没谈过恋爱的好学生【应该是吧】,虽然是他自己作死经不起吧啦的诱惑,可是他以为那是真的啊。
他以为吧啦是真的喜欢他啊。
结果不是。
搞了半天人家只是在耍他。
我们可以说他玻璃心。
自甘堕落。
可是许弋的的确确被伤害了。
初恋给人的打击是挺大的。
你看吧,一眨眼他就变坏了。
其实这一点挺真实的,因为现实生活里,确实存在这样的男生,初恋不尽人意,然后就觉得每个女孩子都是骗子。
恰好我就认识一个这样一个男孩子。
也不能说认识,是我闺蜜的第一个男朋友。
见过几次。
他俩谈的时候都是白纸,这个男孩子吧想和我闺蜜牵手,被我闺蜜甩开了【其实她没别的意思,只是当时年纪小】然后这个男孩子还有点粘人,我闺蜜性子冷【只是当时年纪小啊】就把他甩了。
后来这个腼腆的男孩子变成了夜店咖…………好像扯远了——话说回来,如果张漾没有让黎吧啦去骗许弋,那么许弋就不会在临近高考的时候不好好复习,也不会那么快把她妈妈气死【虽然妈妈本来就生病了】如果妈妈没有死,爸爸也不至于经商失败【我记得他爸爸挺爱他妈妈的,爱人死了肯定受打击啊,哪还有心思做生意】没有张漾暗搓搓的报复,没有黎吧啦,许弋的人生肯定不会是这样。
他不会去酒吧鬼混,也不会烂赌,更不会出轨。
为啥他会和大胸女打得火热呢?
因为他感受不到小耳朵的爱。
压根儿感受不到她强烈的爱意啊。
一开始,小耳朵帮他打扫卫生,给他做饭,帮他还债,拉他上进,这让许弋觉得,没准儿她是真的喜欢他。
可是一个真心喜欢他那么多年的人,却不愿意他亲她。
还一副要被QJ的样子?
你说他会怎么想?
他能不纠结不生气不钻牛角尖吗?
他会觉得李珥装纯?
不。
他只会再次想起黎吧啦,追他的时候千般死皮赖脸,等在一起了,又突然拒绝他。
许弋本来就是个情场傻逼,你可不能指望他能一眼望穿女孩子的内心。
反正在那一刻他大概只会置疑小耳朵是不是别有用心,是不是像她的好朋友一样,故意来招惹他,给他难堪。
关键李珥还是黎吧啦的好朋友啊。
多么尴尬的关系。
许弋有点胡思乱想也是正常的。
所以小耳朵,你为啥就不能坚持一下呢?
证明自己是真爱,没有那么难吧……许弋只是需要多一点安慰而已。
你看到他渣男的样子,可是你有想过,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别人不知道,难道你还不清楚吗?
所谓送佛送到西,救人救到底。
要么就别搀和,要么就负责到底。
对待一个在悬崖边苦苦挣扎的傻子,你手伸出去,再收回去,然后溜之大吉,这不就等于又踹了他一脚吗?
其实喜欢一个人应该不计前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
就许黎吧啦勾引人,就许张漾搞阴谋,他许弋怎么就不能醉生梦死了?
他做错了,就给他一巴掌,狠狠教育他,不停往他脸上泼水,把他泼醒为止。
但是如果你二话不说走了,就是默许这样的行为。
你默许,就是不在乎。
你不在乎,说明你不喜欢他。
你不喜欢他,之前又何必做那些让他感动的事情呢。
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你不乐意他和别的女人上三垒那你就朝他吼啊,你不说出来他又怎么知道呢。
说到底就是不够爱罢了。
或者说,女主曾经喜欢的只是自己的想象,真正接触过旧爱以后,又嫌弃现实太臭。
唉。
许弋就是个倒霉孩子。
我上中学那会儿,正是饶雪漫、明晓溪、郭敬明们挥舞着名为“青春”的戈矛攻陷无数少女芳心的时节,新华书店和女生的抽屉里随处可见那些封面印着的花式俊男靓女、书名的逼格高的不得了的言情小说,加上《花火》、《萌芽》、《知音漫客》等一票子杂志,把那些个方过豆蔻年华的思春少女们搞的三月不知肉味。
就像男生要翻墙去网吧玩红警传奇、揣着MP3看武侠小说一样,这个年纪的女生大多数会本能地去接受青春文学的洗礼,蒹葭苍苍,隰桑有阿,对他人笔下的风花雪月与山盟海誓怀有纯真的憧憬,乃是正值碧玉之年的本能使然。
对于这些青春文学,当时的我是报以不屑一顾的态度的,没看过也不会有兴趣去看,毕竟除了四大名著等必读书目之外,中学男生与女生的课外阅读取向完全是两个世界,但是必须承认,青春文学之于女生即是武侠之于男生,都是中学时代最符合这个年纪特征的文化产品,只要有少男少女,青春文学有市场。
时至今日,青春的主题从书本扎堆来到了荧幕,《那些年》、《同桌的你》、《致青春》、《匆匆那年》、《万物生长》、《左耳》……除了《那些年》口碑尚佳之外,每部国产的所谓“青春片”甫一上映便是打炮与唾液齐飞,青春与差评一色,到了《左耳》,审美疲劳的观众们眼前一亮,咦,竟然没有堕胎,和说好的不一样,也不知道是好评还是差评。
青春这个东西,刚好和嫖客心态相反。
当嫖客的时候是当时很爽,爽完就感觉很不爽,想着法子要抹掉,只有当年的文人才能顺理成章的嫖,还能嫖出各式佳话。
但是青春相反,正值青春的时候你往往感受不到青春的美好,有时反而很厌恶,想早早脱离苦海,但是到了工作的年纪,越长大才越觉得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是那么值得回味。
高中时想上大学,大学时回忆高中,工作了缅怀学生时代,现在作为一个上班狗,越缅怀越觉得有如此之多的珍贵与遗憾,再想想人无再少年,够残念,也够贱。
苏有朋导演的这部《左耳》,是我这个不太看电影的人自《那些年》之后略过无数雷同片看的第二部关于青春的电影,饶雪漫的原著我没看过,看完电影第一个念头是,哟,这青春过的真是丰富多彩,但是转念一想,谁的青春他妈过成这样啊,好像只要长的够帅,做人够坏,是个混蛋,就是要爱,关系够乱,活的够烂,青春就够high似的。
平心而论,这故事虽然乱也算一波三折,要是把欧豪杨洋陈都灵放到都市剧里边装逼边撕逼也就算了,硬把这摊狗血往“青春”这个酱缸里洒,再冠以阵痛与成长之名卖青春的情怀,结果只是适得其反,因为它太脱离我们脑海中实际的青春了,帅哥,美女,乱搞,巴掌,仇恨,阴谋,车祸,撒钱,堕落,悔恨,解脱……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希望有这样的青春,但肯定没人会把青春过成这样,这种所谓的青春只存在于少女的幻想与成人的唾液中,说白了只是披着青春外衣的言情片而已。
这两年接踵而至的青春档期摆出了十足的打脸姿态:不是所有扯着青春当大旗的人都想坐下来谈青春,他们只是觉得,因为是青春嘛,所以老子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现在的作者和导演似乎觉得都市、古装、穿越这些题材都玩烂了,只能把颜值和狗血用来开垦青春这块新大陆,但问题是咱没穿越过,难道还没拥有过青春吗?
拜托这些荒诞不经的事和我的中学生活一点交集都没有好不好,够帅够混蛋就够青春?
九把刀的《那些年》为什么叫好又叫座?
因为他成功地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
少不更事、情窦初开是青春,“新婚快乐,我的青春”,一句释然的祝福让年少者珍惜,让过往者回忆,不管自己的青春有没有这么一段值得铭记的罗曼史,都能为之动容。
然而这些狂轰乱炸的廉价青春片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为什么青春一定就是狗血与混乱的爱与被爱,难道我当不了导演明星就是因为中学没打炮?
引的起荷尔蒙引不起共鸣的青春写实剧注定不会叫好,我也是不知道张漾和许弋这种人代表的是谁的青春,反正跟我这种凡人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全片仅有的几个看点大概就是主角的颜值了,俩男主一个痞子,一个小受,相得益彰;陈都灵清新有余,姿色不足,倒很是符合校花的身份,就是一直面瘫,还有左耳失聪这个设定简直多此一举;黎巴拉还算是有血有肉,就是便当领的早;唯一好评的就是大表哥尤他,默默暗恋身边非亲生的表妹这么多年,在她被许弋非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二话不说就是干,最后落的个满怀遗憾远走他乡的结局,眼睁睁的看着妹子让给两个混蛋也是够操蛋的。
看完之后我思忖一番,像我这种颜值没亮点,身世没爆点,既不混蛋,又不恋爱,只知道和爹妈勾心斗角只为打游戏,和班主任尔虞我诈只想看武侠的人,青春是不是只能被导演和作者给吃了?
拜托,想拍苦情撕逼请往办公室和总裁家里塞,别再一遍遍吊打我那黯淡无光的屌丝的青春了。
这个影评给杨洋的许弋,一个温柔纯净的回眸,已经打动所有的心。
一个愤怒不解的眼神,一个苍白忧郁的苦笑,让所有观众为之久久不能忘怀。
杨洋,那天生绝色的容颜和雪白的肌肤,让许弋这个悲剧的角色有了鲜活的生命,也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bug——有这样的许弋,谁还会爱上张漾?
这不科学啊!
所谓青春疼痛文学,就是把美好的时光糟蹋给你看。
许弋小天使,是最无辜最凄惨的那个。
如果有平行世界,我愿你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这不是饶雪漫的左耳,是苏有朋的右耳吧!
最喜欢小说里小耳朵和黎吧啦的友情,那种淡淡的但是紧紧将他俩连在一起的感情!
那个乖巧的小耳朵,那个敢爱敢恨,不受约束的黎吧啦,她唯一的牵绊就是感情!
当然饶雪漫的小说怎么能少了青春的痛,生离死别才够痛吧,最后小耳朵都没能见到吧啦一面!
剧中的黎吧啦毁了黎吧啦的形象,导演是觉得黎吧啦是个泼妇还是演员觉得呢?
她虽说是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但也不至于被表现成泼妇吧!
小耳朵也不乖巧整个就僵硬吧!
最后吧啦死的那个镜头也没有给人伤心的感觉。
之前好像看过书,有点忘记剧情了。听锵锵三人行的时候有朋上节目,所以考虑看看?还行。杨洋和欧豪都很帅,吧啦演的挺好的。只是矛盾也许应该再激烈一点,有些东西也许应该着墨的却带过了。女主和女三以及胡夏的演技还是差了些。
一星给导演,一星给马思纯,一星给青春,虽然我的青春很匮乏。另杨洋演的也还不错。
(⊙o⊙)…看了太久有点不记得了,但是记得看的时候挺喜欢小耳朵的,但演技确实需要加油!
欧豪一直脱衣服,搞得我以为杨洋也会脱,等啊等啊,欧豪都脱了三四次了,杨洋还是没脱。差评!蓝过!
小耳朵很清新可是演技略显稚嫩,马思纯虽然只在前面有,可确实让人映像深刻,欧豪也没什么感觉,许弋倒是惊鸿一瞥,那个回眸,那身校服,应该算是圆了心中校草形象的梦了吧
牵强的剧情,女主尴尬的演技,虽然面孔青春洋溢,也掩盖不了本片让人吐槽的神奇逻辑,但苏有朋还是挺有诚意的。
①只有马思纯的演技是可以的。②女主接盘侠?
电影烂宣发烂!本来以为《致青春》一般,结果后面还有《同桌的你》,以为也就这样了,后面又来了《匆匆那年》,够烂吧,跟风的又一堆,到《左耳》再一次刷新底线,青春这个类型彻底被搞残了!到最后赵薇的《致青春》成为了不可逾越的丰碑!
作为大荧幕上的新人们几位主演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张漾的挣扎、许弋的堕落、吧啦的热烈、小耳朵的勇敢。那些发生在青春的故事在荧幕上被婉婉道来,苏导拍的挺温和没有特别大的矛盾爆发点,偶尔还有一两个能戳中观众笑点的地方。值得一看
歐豪五星,馬思純沒人覺得她是張靚穎的分身嗎?陳都靈的一張撲克臉是要表達什麼,胡夏你夠嚕。。。
理想青春
不是很懂这部电影,感觉有点混乱
老妈说这是她15年看的最烂的电影,比烦烦的有一个地方我们并不知道还烂。。。
青春的排列组合
非常小清新的爱情电影,曾经的年少轻狂,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多年后,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的,娓娓道来的感觉,苏有朋的处女作啊,很喜欢里面的黎吧啦和许弋。
被陈旧的爱情观念震惊了:让一个看起来抽烟喝酒看起来像婊子的女孩仍是一个好女孩的唯一方法,是让她以处女之身与她爱的男孩睡觉。片尾出来的时候才发现,真正的CP还是五阿哥和小燕子啊呜呜呜。
甜言蜜语 说给左耳听 毁一个还不够 全毁了
为什么电影里读高三的都能混酒吧,我高三只能混网吧还要掐着表生怕超时了不够钱ˊ_>ˋ
杨洋真是长了一张小言男主脸,许弋回头的时候好阳光,但是后面转变也不突兀,可正可邪。
不堕胎也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