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狂人》第六季,继续吃瓜🍉。
许多剧透,不喜勿看。
没见过希维娅与医生老公吵架,打办公室电话找唐要见他。
虽然唐很忙,但还是与希维娅约好12:30在某酒店见。。。
原本和公司同事定好1:00开始的会议,唐迟到了40分钟。
玩不下去,翻车了。
闹掰那天下雨了,然后从酒店各回各家。
在这熟悉的电梯,一人朝上看,一人朝下看,无huake说。
此时的唐略显无辜,可能还觉得两人还没玩完的吧。
希维娅很生气,她发现自家厨房小后门一地烟头。
她给老公说那些烟是自己吸的,她给唐说让他别在那吸烟了,如果老公在烟头上没发现口红印就知道她撒谎了。
与希维娅通过电话,唐知道希维娅已经不可挽回,他猛地把电话扔向小酒架,酒瓶子碎了一地。
接完电话的唐,开始不停的咳嗽。
(国产剧看多了,还以为手绢上会咳出血滴🍉)有人说,希维娅又老又丑,放着家里的年轻娇妻不疼爱,非要与儿子都上大学的中年老女人搞婚外恋,但我觉得这个意大利女人既娴静又风情。
他自己盗用别人身份,逃离战场,却不能容忍合伙人盗用他的签名。
他因盗用身份让公司损失几百万的生意,却不能容忍合伙人提前擅自领取7500元分红。
逼死了合伙人。
他对自己所冒充身份的妻子充满温情,却对自己弟弟极其冷默,间接导致弟弟自杀。
他在很多人困难时帮助他们,却在平时给他们很多的冷漠和苛刻。
他在办公室像打了鸡血,回到家总是一滩泥。
他对婚姻从不忠诚,却质疑别人的诚信。
他搞了几个秘书,却强调公私分明。
他对有能力的下属总是要求秩序规则,他在上司合伙人面前总是不讲规则。
他自己乱搞的女人数不清,却让两任老婆严防死守。
他总是用一幅君子面貌看待风流的罗杰,却不知罗杰是真正的有情有义的人。
他把每次约会都搞得像交配,罗杰把每次约会都变成恋爱。
他总是放任自己的冷漠傲慢自大,却不能容忍下属和别人的骄傲。
他总是将一切归罪于自己的童年,却不肯给孩子温馨的童年。
他总是贬斥皮特,却不知皮特是个动力强劲,判断准确,很讲原则,极为上进的人,一个忠实的达尔文主义者,一个道德标准比唐高的人,一个追求公平的人,一个很像乔布斯的人。
他总是打压皮特,却又在其最需要帮助时候默默帮了他。
她可能以为joan轻浮,实际joan毫不轻浮,而他自己极其轻浮。
他身为广告创意人,却对文学艺术不感冒。
天呐这集也太戏剧性了,居然给我看得有种想吐的感觉。
“生活远比戏剧精彩”我一时间分辨不出来是这集太真实太“生活”还是就是单纯剧情狗血。
Bob这条线发展的我真的很迷惑,就让我感觉这个演员本身有什么背景,为了让他出镜硬发展的剧情线。
或者观众看主人物的线看腻味了,收视率下降了添一个字母圈的线?
如果非要逻辑联系,勉强能记起前面一两集好像手和Canbol有接触还是什么。
Don被女儿现场目击,我真的会心疼Sally😢😢关于Don这段,看得出来他是真心想帮楼下男的和他儿子,但是为什么,这次他为什么这么在乎?
我想不出原因,因为从剧里看他帮忙似乎主要并不是讨好楼下女的而为了取得原谅(还是说就是这个目的只是我没看出来?
毕竟确实只有这一个原因解释得通)
每隔一段时间重看广告狂人,体会就更深一层。
火腿哥饰演的Don,到底是不是一个唐·璜式的风流人物呢?
这一季给出了最初的爱情,在纽约某地的娼寮里。
那时候正值大萧条期间,主人公还是少年,不久前刚刚失去了小气刻薄的亲生父亲。
他跟着后妈来到一幢民居,发现里面莺莺燕燕五六个女孩子,都被后妈的妹夫把持着。
其中一个女孩看上了他。
重感冒痊愈的清晨,她钻进了他的被子,伸手探寻,四目相对,劝他忠于自己的欲望,不要说谎。
几十年过去,他在麦迪逊大道上的广告公司担任创意总监,住在房间无穷无尽的曼哈顿平层公寓里,夜晚窗外就是繁星般的灯影。
他因为对妻子不忠离了婚,前妻是普通家庭的女儿。
他们相遇时,她在纽约做模特。
此时他再婚了,娇妻的父亲是蒙特利尔的大学教授。
他看到她来自加拿大、说着法语,跟他在一起时从不像前妻那样发怒。
他以为这次终于找了一个轻盈的贤妻良母。
此时的美国,男人们心心念念的,还是“拉良家女子下水,劝风尘女子从良”。
换句话说,婚姻对于他们来说,还只意味着标配,意味着必须拥有一位良家妇女。
这个小他二十岁的新妻子看起来优雅娴静,他想着,只要自己爱她宠她,这次或许能行。
更妙的是,她表现出惊人的广告创意天赋,让他看到夫妻同闯商界的可爱前景。
当然,她会是他光彩照人的学徒和附庸。
但是他错了。
他们之间的代沟,比艾森豪威尔和杰奎琳之间的代沟还要大。
婚后不久,娇妻向他提出,自己的梦想是做演员。
为做一个好丈夫、好爱人,他答应了。
但从此,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妻子沐浴在无数电视观众的目光里,并从这片目光中汲取他给不了的活力。
他感到,她其实没那么需要他。
小时候的焦虑又回来了,并且因为这次婚姻灰暗的前景,显得更压迫人:三十年前,他家庭破碎,迫切需要重新开始,需要正常人的生活。
因为自身处境的异常,他对何为“正常”比旁人更为敏感,这或许也是他的广告创意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
那年娼寮角落里默默吞食着“好时”巧克力的他,看见包装纸上每一寸都写着“甜蜜”。
他以为拥有了“正常”的生活,就可以住进“甜蜜”二字的意思里。
娇妻与男演员接吻、被经纪人评头论足、拥有独立的事业,这一切在他看来,既不“正常”,也不“甜蜜”。
他忍耐着,感受到熟悉而陌生的疲倦:前妻讨厌家庭主妇的身份、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新妻子本来就不打算做家庭主妇,却又太倾心于自己的梦想了。
广告里无数次呈现出来的正版婚姻,拿到手上就变了形状,没了味道。
他看着花枝招展的妻子翩然出门,想起楼下医生的老婆,身体某处开始膨胀。
常言道“兔子不吃窝边草”,他却凭着情场老手的盲目自信,以及医生雷打不动的时间表,在每周的某些清晨敲响医生老婆的房门。
他们忘情交合,事后抽烟讨论晚上的四人聚会。
她的医生老公和他的演员老婆,他们都还是令人愉悦的玩伴啊。
医生夫妻的儿子作为交换生去了巴黎,凭一口流利法语,正在一九六八年的风潮中扮演美帝流亡者的角色,据说也睡了不少女孩子,算是戏梦一场了。
女人独守空房,看到Don俊美的侧影,眼中就荡漾起即将充满下半生的怀疑和怅惘:这辈子已经结束了吗?
眼神定下来,定在当下,就又瞧见,自己的美好肉体,幸会了一副同样美妙的身躯。
而他呢?
他需要女人需要他。
第一次离婚,三个孩子离开了他,他心里惶愧,但更可怕的是其实没有感觉;第二次婚姻,他以为自己的爱有了寄托之地,却与妻子渐行渐远。
他一时恍惚,不知道自己此生心甘情愿的羁绊在哪里。
那女人的眼神,是肉欲也好、真情也罢,管他呢,他们都经历了漫长的婚姻,都步入中年,都心怀恐惧,外表都依然美好。
那就在一起吧,反正他目光所及的联系,都是暂时的。
直到有一天,医生事业不顺,女人大吵大哭,给他打电话说:“我现在的需求,只有你能满足,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行。
”他在酒店开房,把她关进去,心里那头悲伤的野兽占了上风。
他关了她两天一夜,取走了钥匙、夺走了她随身携带的廉价小说,甚至离开纽约出了趟差。
她放浪形骸地顺从了他两天一夜。
在这短暂而扭曲的禁闭过程中,他妄图抓住早已流失的“甜蜜”:一个女人只为他而存在,她真心需要她,他们是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
然而他终究是个渴望两情相悦的人。
两天结束,她为自己感到羞辱,拒绝了他继续紧闭的请求。
他瞬间知道,自己失去了操控她的权力。
他求她留下,而她却为这段关系宣判了死刑。
她毕竟不是为了他而存在,而他则以为自己看到了下半生的谷底。
她走的时候眼里有情,这成了他眼前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以为自己恋爱了,下身膨胀,胸口也开始灼烧。
他要她再说出那句话,再次需要他。
晚上回家,妻子泪眼婆娑,告诉他医生的儿子有麻烦了。
少年刚从巴黎归来,凭着一股反战热情撕毁学籍,却因此大祸临头。
越战正如火如荼,贫苦人家的儿郎已经被国家征用殆尽。
失去了学籍的保护,他这个上等人的孩子即将被征召入伍。
男孩浪漫、多思、柔弱,医生哭着对他说,军队里怎么就没有熟人呢!
这孩子上了前线,就是个死。
又说,女人天天以泪洗面,就快崩溃了。
他只听到了最后一句话, 因为看到了被她需要的机会:把这个孩子救出来。
疯魔一般,他在和通用汽车代表吃饭的时候提出这事,企盼这个与军方密切合作的公司可以帮他的忙。
觥筹交错刹那间静止,广告公司的同事们像看怪物一样看他:怎么回事,我们和客户吃饭的潜规则你忘了吗?
不能让客户感受到任何负面情绪啊,而你却哪壶不开提哪壶,谈这场该死的战争。
终于,有一个同事提出帮忙:他开飞机时的教练,现在是联邦国民兵的一个将军,需要有志于飞行事业的青年。
他如蒙大赦,第一时间把喜讯告诉女人,果然听到电话那头,女人喜极而泣的声音。
两人最后一次床榻相慰,发生在医生上班后的某天清晨。
他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而她则出于感激和释然,给他留了女佣进出的后门。
但深渊还是张开了大口。
他们刚刚脱下裤子,来纽约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女儿就鬼使神差地打开了那扇专门留给他的门,撞见两人上身衣衫完整、四条腿赤裸着交叠,听到女人咏叹那句基督教世界男女相认时特有的渎神话语:“噢,上帝啊。
”他的世界就此天塌地陷。
十年前,他在朝鲜战争期间的黑历史被同事恶意揭发时,他也没有如此恐惧过。
女儿像他,独立、强韧、眼光毒辣,他太了解这场景被她撞破的后果。
更何况,最深刻的羞辱和恶心,往往发生在两三人之间。
另一个夜晚,他家中。
老婆刚刚回来,他还在思考公司的新决定:他们打算在洛杉矶开个分公司。
公司计划派出几个中层,去那边打理新奇士橙汁的广告生意。
他被耻辱感笼罩,强打精神摆出面向未来的一张脸,告诉妻子:“我决定去洛杉矶,咱们一起去西海岸吧,你可以在好莱坞发展,我可以白手起家。
咱们的婚姻,也可以重新开始。
”妻子不知道他的小算盘,感动得直掉眼泪。
她虽然是新一代女性,却因此更知道他们的婚姻隔阂极深、问题重重。
“重新开始”这四个字,是她思考许久却不敢奢望的事情。
那时的加州,在纽约人眼中还是阳光普照的边疆。
人们或许已经不信仰上帝,但还执拗地相信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荡涤伤痛,给人重新开始的机会。
他们夫妻俩到过加州,记得那里海的味道,心胸也曾为之一爽。
公司里还有其他想逃离的人。
Don知道那个帮他联系将军的中年同事,正和创意部的天才女孩苦恋。
他自己的畸形恋情刚刚结束,生活濒临崩盘,在同事身上,却看到了比更懦弱的男性形象。
他在一场展示会上羞辱这位同事一番、又在最后一刻救场,种种造作,就是为了告诉同事:办公室恋爱不仅会让你蒙羞,还会让你失去决策人必须具备的清醒判断。
同事像小学生一样把他的每句训教扎在心上,回家辗转反侧,告诉他,需要去加州的不是他,而是自己。
而Don此刻也意识到,自己最想逃离的东西,可能才是真正在乎的东西。
他曾经觉得子女的需要遥远至极,此刻却发现自己特别在乎女儿的眼神。
他审视自己的过去:那个在娼寮长大、遭受无数羞辱毒打、躲在角落里啃啮着巧克力的自己,那个在妓女身上初通人事、花了半辈子追求正常而不得的男子。
他一下子明白,逃离不是办法,因为他不希望女儿也这么长大,他想留在纽约,说清楚。
这一季末尾,Don在落叶和塑料袋齐飞的穷街陋巷停下车,三个儿女都在车上。
镜头对准冬日照射下干涩的柏油路面,四个人的影子入镜,高高矮矮的,离得很近,心却很远。
他抬头一看,曾经养育他的那座娼寮,如今只剩下空壳,破败的门前,坐着一个呆望着他们的黑人小孩。
儿子鲍比问他,为什么在这里停下?
这个区不安全。
他望着楼顶,谁也不看,自顾自地说:“这就是我长大的地方”。
这一季,也是Don的一段成长教育,从娼寮开始,以亲子之爱结束。
他依然迷茫,却为真正重要的事而骚动。
这件事就是:让我心甘情愿的羁绊,到底存在与否;如果存在,我该如何拥抱它。
没写过评,因为不会写。
从第一季开始就是mad men的饭,所以当陌生人评论我有感而发的微博说don不爱孩子只觉得他们是负担时,我的表达欲被激起了。
"I dont think i ever wanted to be a man who loves children. But from the moment they're born, the baby comes out and u act like u r proud and excited and u hand out cigars...but u dont feel anything. Especially if u had a difficult childhood. I want to love them but I dont...and the fact that u r faking that feeling makes u wonder if ur own father had the same problem. Then one day they get older, u see them do something and u feel that feeling u were pretending to have...and it feels like ur heart is going to explode."我非常喜欢这段台词,它交代了很多东西。
第一,它解释了我个人的疑问:为什么编剧很少描写Don和孩子的互动?
因为在这一集之前,在Mr.king的死发生前,Don不爱他的孩子,恐怕一点都不爱 ( "I dont think i ever wanted to be a man who loves children. But from the moment they're born, the baby comes out and u act like u r proud and excited and u hand out cigars...but u dont feel anything.)。
第二,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孩子难道不奇怪吗?
这段台词接着就像我们解释了Don为什么不爱自己的孩子:"Especially if u had a difficult childhood. I want to love them but I dont...and the fact that u r faking that feeling makes u wonder if ur own father had the same problem." 他缺少父爱的童年让他缺少这种能力。
就像病了一样。
无法给予孩子父爱又让他想到自己的父亲,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病所以才不爱自己。
“Then one day they get older, u see them do something and u feel that feeling u were pretending to have." 这里的时态变了(were pretending),说明Don以前假装爱他们,但是那是过去式了。
这一集里Don带儿子(忘记名字了)去看电影,间歇时一个黑人工作人员在打扫,小孩子对他说”everybody likes to go to the movies when they're sad". 黑人工作人员和Don交换了一个有些惊讶又有些悲伤的眼神。
我想,Don在这段话里("u see them do something")的something指的是不是儿子在电影院里的行为呢?
“...and it feels like ur heart is going to explode.”最后这半句更加证明了Don不爱孩子已经是过去式了。
之前的"feeling"由假装出来的演变成了真实的、从心底往外溢出的,所以才会觉得心像要explode了一样。
这样无法抑制的感觉不就是爱吗。
听完Don的独白,Megan含着泪靠在他肩头,想给他一些安慰。
我当时的心情和剧中的Megan大概差不多,终于明白了他的心情,说不出话,只有同情。
我相信大多数喜欢madmen的观众都不会认为Don是人渣,因为这并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
虽然说一百个人对同一部作品会有一百个理解,但是这当中必然有一些更加贴近作者在创作时的用意。
如果细心地去感受剧中的细节,便不难找到许许多多证据。
之所以写这篇东西,是因为偶然看到一些观众坚定地认为Don是人渣。
我想说,剧中的人和我们是一样的,今天的自己的模样和昨天总有点渊源,而昨天的许多事,比如出生的家庭,比如父亲爱不爱自己,都不是在我们掌控之内的。
今天的人们不断不断地和昨天较着劲,这不就是剧中想要表现的自我挣扎么。
这集里Peggy的男友说的那段也很喜欢,因为表达欲在Don身上就不多说了。
最后,又一次被Don的扮演者Jon Hamm的演技吓到。
当然其他的演员也都非常棒。
希望艾美能给他们一点甜头。
乏善可陈,请大家原谅。
第六季最爱的几个镜头,don的凡尔赛,两个互相发表即兴创意,ted开飞机的转场,难得的剧组玩一把小幽默的镜头,看这剧少有的让我笑出来的地方,相爱相杀的两个人坐到一起居然能聊的那么开,不管后边剧情怎样,至少在这个酒吧里是ted希望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伙伴,是ted希望在身边一起冲锋拿下客户的那个don
半个月看完整整6季的《Mad Men》,和剧中人一起回顾了那个最好也是最坏的美国60黄金时代,我久久都走不出对这几位执着在纽约麦迪逊大街打拼的人物的爱与恨。
喜欢Don把每一件广告都当做一件艺术品去精心“烹调”。
60年代,没有“大数据”洞察广告人的工作效率,也没有数据挖掘去真正有效的找到广告人所要推销的对象。
好的广告人就是凭借在这一行多年的经验和审美,一而再、再而三的抓住人们的眼球和心理诉求。
无疑,Don是大师中的大师!
他总是能够一击即中,人们心里最想要的那个点,反复拿捏,让所有看过他作品的人,欲罢不能。
犹记得第1季里,还是Don老婆的Betty买啤酒招呼朋友,因为看了Don的广告,自然而然被驱使买了Don宣传的牌子,正中他的下怀,Betty得知后气愤不已。
我想她一直有些神经质,进而要离婚的原因也主要是想逃脱Don这种无形的控制,在职场上她已经放弃妥协了,在心理自由上,她一定要力争到底,让自己自由呼吸,某种意义讲,Betty还是非常勇敢的。
如此成功、在外人眼里着实让人羡慕的“高富帅”、麦迪逊广告第一人Don Draper却对“安全感”如此的渴求。
在第6季里表现的尤为明显。
如果看前几季不理解他为什么不选和自己在精神上更加匹配的心理学女博士,进而选天真烂漫的女秘书做老婆,这一季其实已经昭然若揭——曾经的小秘书Megan能够安抚好Don的孩子,让他们不给自己带来烦恼。
诚然,Don根本就不想当一个父亲,因为他从出生到现在,从来不知道“父亲”为何物,而Megan恰恰能够帮他肩负起这份责任,成为Don不敢面对现实的保护伞。
他害怕自己不能给与子女父亲的爱,他害怕他们成为未来的自己,他更害怕别人知道真实的Don。
好故事的”好“就在于它不会让你猜到结局,等你看到它的结局之时,又感到很妙。
编剧赋予了Don非常丰满的人性,虽然很多人并不喜欢第6季里面很多的隐喻,比如他为什么疯狂的要找到自己的第一部广告作品,又为什么近乎迷恋地和医生的老婆偷情。
其实,Don作为Don他是在开始学会面对真实的自己——懦弱、胆小、逃避、没有责任感的本性。
他在推销巧克力的时候,忽然向客户坦诚他的身世,他决定不去加州,而是回到自己小时候长大的地方,这一次,他真的决定勇敢了么?
《广告狂人》里最棒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绝对的主角,因为现实生活里几乎我们每个正常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Don是一个中心,把他们的故事都一点点带出,让我们感受现实的残忍与人生的无奈。
如果说Don缺乏安全感是因为害怕面对过去、面对自己,而他最好的学生——Peggy的安全感源于别人的认可。
相信所有在职场上打拼的姑娘们心中都有个”Peggy“.她出身纽约乡下,一心要变成”曼哈顿“姑娘。
我还记得在第2季时,这个心气很高的姑娘去相亲,那时候她根本不懂打扮、也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在餐厅里学着所有纽约姑娘们抽烟被呛到,她的相亲对象被她拒绝后,直接就说——你再怎么学,也永远逃脱不了你本身这股土气,你就是你,这辈子也变不了曼哈顿女孩。
Peggy想必从来没有一刻是觉得安全的,哪怕她从一个连午餐都靠混的小秘书逐渐历练成身着考究、纽约广告界争相追捧的广告新人王,甚至在第6季的最后一集的最后一个镜头里,Peggy开始在Don的办公室里办公,有一丝”代替Don“的味道。
六季《广告狂人》单纯提出Peggy这个生猛的姑娘来看就是一部美国版的《杜拉拉升职记》,她也疑惑过到底是和老板睡一觉一举成为老板夫人好还是努力成为老板?
显然她选择了后者,因为当老板更有安全感,她可以不被人左右,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
Peggy和Don一样都是工作狂,她天资聪颖,知道读书会让自己更加美丽,也会让广告圈的美女们都对她放送警惕,因而更能帮助她走好职场的每一步。
在爱情的道路上,她从来不太花心思,因为这个选项无法给她更多的实在感,爱情无法让她住在上东区、爱情无法让她告诉别人”真正的Peggy是什么样?
“我想,她是一个不喜欢被贴上”某个男人的女人“这样的标签的人,虽然本季她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对上司的爱恋,但是她真正爱上的,应该不是上司本人,而是职场上那个严于律己与Don做事风格完全不一样的对手,最好的敌人就是最好的爱人。
Peggy知道Betty并不幸福,也明白新一任的Don夫人不会有几天好的光景,富裕是好物,却无法快乐。
她最敬重的应该是在职场里真正第一个给她指点迷津的Jonie,这个脖子上总是带着一根金笔暗示她在这个OFFICE里的地位性感尤物。
其实这样的身份表明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安全感"捍卫到牢不可破的心虚之姿?
Jonie和Peggy不一样,后者具有攻击性,而她则是守卫者,她不贪心,就只想守卫着自己小小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不需要男人、不需要父母的爱,更不需要同情,但她一定要十足的踏实感,因此,她委身成为了合伙人,这份踏实与舒心,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她心甘情愿的忍耐。
剧中还有一大批不断努力、却又被各自生活所困扰的鲜活人物,比如聪明事故的Peter,老成善良的Sterling,他们又何尝不是我们中某一个人的缩影?
《广告狂人》让我时常想起伯格曼的《野草莓》,那么多隐喻,却又无法用语言能够简单形容,明明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固定的年代,但是又像时间一样,永不停留,穿插在我们的世界。
当下,我们不安和躁动,我们埋怨这个时代和社会强加给我们太多的责任与负担,其实,反过来想想,这些压得人喘不过气的东西都来自于我们源源不断的“缺乏安全感”。
《广告狂人》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时刻看看自己的真相,不要忘记每个人的美与丑。
Netflix上对Mad Men的介绍是,this show is: dark, emotional, understated. 这部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的复杂:人究竟有多少欲望,又如何在生活中与这些欲望共存以及自处,是一个永恒的难题。
Mad Men中的父母与子女:最同情Sally,一个出生在富裕家庭却不得不过早接受成人世界的女孩,在父母离异之后带着两个弟弟过着毫无安全感的生活。
他们从不缺乏物质:父亲在纽约叱咤风云地做着广告生意,大名鼎鼎;母亲美丽优雅再嫁给议员,继父和继母都很和善。
然而Sally却没得到过爱。
Betty在和Don的婚姻里从郁郁寡欢无所事事,到痛苦怨恨,没有一刻真正快乐,她将一个女人所有的神经质和痛苦都倾倒在孩子身上。
这样一个毫无耐心只会严加管束的母亲只得压迫得孩子沉默,甚至险些人格发展走上歧途(Sally曾在父母关系频临破裂时在公共场所自慰),幸而被有经验的儿童心理学家引导才重新回到正路。
然而父母关系越发紧张,Sally和两个人事不懂的年幼弟弟只能被动接受大人所赋予的一切。
Betty与Don离婚后带着孩子们再嫁,生活依旧富足,但其实并没有人真正在乎孩子们的感受,作为父母,betty和don甚至连一点点靠近孩子内心的行动都没有。
Sally和弟弟们像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而Betty和Don为着周末谁该看管孩子吵得依旧不可开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处理,有人要参加宴会,有人有工作要做,孩子似乎只要被接过去就算履行了义务。
Don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他不曾得到过父爱所以也不懂得给予。
"I'll pay everything for that(Sally's boarding school)",他已自顾不暇,自然没有能力关心子女。
在第五六季,Sally逐渐长大,她越发对父母失望,特别是当她亲眼目睹父亲的好友和继母的母亲在宴会上私相媾合,以及意外目睹父亲和邻居的妻子偷情时,Sally只得落荒而逃。
"How is New York?" "Dirty." "I'm so sick of you!" Sally以极快的速度成长,在去寄宿学校的路上,她对Betty说:'He(Don) has never given me anything."Sally只是一个例子。
Mad Men里到处是父母子女关系冷漠到极致的例子:Peter和哥哥对父亲空难身亡毫无悲伤,反而打算着财产将来如何分配;第六季里Peter的母亲已近精神失常,出身名门曾经优雅的女人如今年老疯癫,两个儿子却无一人真心在乎,在她同样意外身亡后两人所关心的只有财产分配,最后各自把母亲公寓的名贵家具搬个了空。
或许子女对父母的这种冷漠令人寒心和诧异,为何出身名门的上流社会子弟都如此不孝?
看看Sally的成长恐怕答案就渐渐清晰。
Roger是一个更好的例子。
第六季的结尾,我为roger难过,甚至有些可怜他。
这个衔着金钥匙出生的豪门少爷,如今已经是年近60岁的老人,他依旧风度翩翩,英俊潇洒,言谈举止俏皮幽默,但满头银发和眼中的落寞无不透露着他那空虚孤独的生活。
他有过两次婚姻,一个女儿,剧中很少描写他的家庭生活,但他的前妻曾提醒他:"You should spend more time with her(his daughter)", 而Roger从始至终的花天酒地风流无数使人们很容易想象他究竟花过多少心思在女儿身上。
他可谓晚景凄凉,女儿婚后和女婿一起计算着他的财产,以各种投资名头要他出资。
他自己也心知肚明,因为他对自己母亲的去世也同样麻木不仁。
本季的结束,所有人都和孩子在一起:Peter即将和Trudy离婚,他临走前回到家中,看着熟睡中的女儿;Roger被女儿拒之门外,最后来到Joan家,终于得以和他们的私生子度过感恩节;Don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他曾经长大的房子,那曾经的妓院如今破败不堪,门口一个黑人小孩坐在门口,手中拿着棒冰。
也许所有人都想重拾和孩子的关系,都想回归那唯一的温情,只是这温情里夹杂着无数苦涩和遗憾,或许还有悔恨。
第六季终于结束了。
季末的Don,可谓中年危机的一次爆发。
情人在败露后彻底崩了,女儿还偏偏撞见,这等羞惭事也亏得是Don能撑住。
女儿在boarding school停学,自己本来想远走加州,又让給了ted。
回来家,Megan对他的出尔反尔也是忍无可忍,估计这婚姻的分崩离析也不远了。
I don't know Don. We don't have kids. 人家Megan都说的很明晰了,美剧又不是过日子,一般台词都是草灰蛇线,何况Mad Men编剧一直水准颇高。
这部剧播到第六年,Don为首的这群mad men,也从上升期到了鼎盛期,现在已然是强弩之末。
对生活的激情早已耗尽,哪怕是对广告本身,也未必再如以往那么创意无限。
不过多年经验积攒下来的老辣,倒比创意本身发挥的作用更大。
看这一季合并之后的Don和Ted,Don阴谋阳谋一起,把Ted收拾了个服服帖帖。
最后俩人因为心理处境的相似,反而惺惺相惜,也是Don愿意把去加州的机会拱手送给Ted的原因。
Don到了此时,对对手就不再咄咄相逼了,能举重若轻抹掉威胁,又能在关键时刻伸手相帮,是精明老辣,反过来看,也是一种心灵救赎。
同样强弩之末的也是Ted. 他虽比Don小几岁,人看来也直接单纯得多,没有Don那种心里能藏事的本事,这次和Peggy的确是玩得太过火了。
他一边强调是真爱,一边回家看到妻儿还是觉得以全局为重。
Peggy就更是了,穿着性感洋装和丝袜故意甩脸给Ted看,没让我觉得可爱,反而有一种desperate的感觉。
而最终在办公室里加班的落寞,更是有种清冷,前尘已了,怅然若失。
最后孑然一身的Don选择了带着孩子去回顾自己的过去。
正视历史,等于重新定义现在。
同样地,讨人厌的小背头peter,还有和得罪了女儿的Roger,都定格在和孩子一起的时刻。
和孩子在一起,是不是暗示着他们已然没有多少未来可盼,或是暗示着他们都得重头再来,从能从目前这份迷惘里跳脱出来呢。
看着Don长大的妓院残破不堪,门口却又坐一个小黑孩,仿佛看到不断闪回的那个穿背带裤脸色苍白的童年的Don。
愿他能通过“过去”,搭上那辆开往未来的车,能reconnect to this world.
相比较Don和Ted,公司里同一量级的人物,Ted不仅有着极强的自制力和原则,道德底线也很高。
聪明能干,判断准确,算是加强版的Pete(Pete在道德底线上输了一截,在和Trudy结婚前夕跟初涉世事的Peggy乱搞间接制造了一个孤儿,以及本季的偷情,但还是远远强过Don)。
虽然拒绝了Peggy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不影响到他所热爱的工作和事业,但看到第11集,他对婚姻的忠诚和家庭的爱也慢慢流出来,他是一个比Don更能和别人有效沟通的人,无论对家庭还是工作。
欣赏这种人。
以上难免有不公正之处,毕竟剧集对Ted描写的篇幅没有Don多,只有本季开始有较大篇幅,难免有信息的不对称。
一地渣男
莫非Peggy最后绕回和Pete在一起!? 非常不想评论Don,无话可说
最后一首歌:both sides now
狗改不了吃……还以为peggy终于找到对的人,结果……
Don is a disgusting, shameful, shallow person who makes people sick. 这一季很多是跳着看的,全剧看完,最讨厌的人物就是Don,任性、矫情、虚伪、肤浅,不是多几个忧郁的表情,人就会显得有深度的,编剧不应该给他安排那么多情人来拖戏,只让人感觉编剧是黔驴技穷、画蛇添足了。
Don终于不再逃避了
第八集真是像精神病院,大概是个试验田。还是很电视剧,头尾很密集,中间很迷糊。仍然好爱Betts,现在连Sally都这么可爱了。我倒觉得意大利媳妇比Megan美多了,美的部分叫岁月。很喜欢Peggy和Ted!最后两集怎么了!以及这剧里几乎每个人都是混蛋,但是混蛋(尤其是男主本人)也叫人同情就是本事了。
这一季真的很乏味,连出轨情节都乏味。开篇和megan在夏威夷度假,还以为会有点儿亮点。
Don在一整季里不遗余力的往变成一个惹人厌烦的形象努力,臭屁来臭屁去的。Peggy果然又是悲剧的命。期待第七季的开播!
终于看完手头的,居然还没有剧终?除了猎艳、工作的起伏和永远的家庭矛盾外还能演点别的么?关键是什么都是蜻蜓点水,没意思
最后的逆袭太舍本儿了。。。
补分
看美剧 学坏了
真不知道这季在讲点什么
Don用别人的身份过活,有自毁倾向再正常不过了
是不是走下坡路了?有点技穷了的感觉
I love the way you look at me when you're like this. But then I watch it decay. I can only hold your attention so long TAT
又开始了无限循环的劈腿出轨上朋友的老婆上邻居的老公 让我对这部剧的道德底线和编剧的偷腥情结感到十分厌恶
满满负能量……
显然这季成了导演们的“试验田”了,虽然故事主线,人物关系没多大变化,但我不喜欢这种五花八门的技巧,用多了显得无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