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中的“玫瑰“指小静送给周文暄医生和陈志天律师的纸玫瑰,也是案情反转的关键证据。
那么"圣诞"又怎么解释?
电影从片头开始,法庭上的那幅壁画不断出现,渲染法庭的庄严,推动情节的步步深入。
从画中依稀看到祝福的天使,猜测画的内容是”基督诞生“。
这是不是要体现”圣诞“之意呢?
如果是,这也是形式上的暗示。
我认为,影片的”圣诞“之意在于通过法律理性解开这宗性侵案件的真相,最终唤醒各个角色曾经遗失的东西,焕然重生。
影片同其他法律的电影一样,都表现了案件发生时的阴森恐怖、法庭辩论的唇枪舌战以及案情峰回路转的悬疑。
桂纶镁苍白的脸色、浑黑的眼圈、瘦骨嶙峋的身躯使诊室毛骨悚然。
夏雨扮演的意气风发的富二代医生咄咄逼人的盘问带动了庭审时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而张震饰演的周医生,沉默,把脸埋在阴影里,让人看不穿。
他送小静回家,车镜里他的眼神在黑色眼镜镜框衬托下显得阴险邪恶,让人觉得他是十恶不赦的衣冠禽兽;但他看妻子和女儿的眼神里有被怀疑的委屈,又让人觉得他是好人。
张震演得太冷静了,他用冷静来悬疑。
电影在完成同类题材所应有的部分,又多了女导演的柔情。
电影里的主要人物都刻画得较饱满。
不是原告受伤害就是被告受伤害的难以收场的性侵案件结局也被处理得较温情。
感觉导演是在通过法律浪漫地温柔地启发人们的思考。
片头以郭富城扮演的陈志天所说的”做辩护律师要给人开脱罪名,我不喜欢;做检控官可以找出事情的真相,比较适合我“切入,倒叙他恨父亲的原因。
他的父亲当年作为辩护律师帮助一个地厂商以承认非礼的代价,摆脱强奸罪的重罚。
没想到那个地厂商出狱后有再次强奸了被害人,使得被害人自杀身亡。
陈志天做了律师一直鄙视当年父亲罔顾公义的行为,坚决不替他自认为有罪的客户辩护。
他没想到为公义帮助小静辩护,最后竟发现小静才是这件案子的恶人,他间接伤害了无辜的周医生。
他置身与道德与法律两难的局面,猛然想起父亲当年那样做会不会有什么苦衷。
作为律师,他要听涉案人的解释,却没有给自己的父亲一个解释的机会。
面对空荡荡的病床,他痛苦,他懊悔,他愧疚。
他明白了自己所追求的公义只是自以为的公义,冷冰冰的对错之间更重要的是事件背后活生生的人。
这宗案件解开了他与父亲的心结,也让他律师生涯脱胎换骨。
周文暄作为案件被告,性侵一个双腿残疾女孩的嫌疑人。
在案件还没开始审判之前,他早已被舆论定罪了。
身为被告,电影一直在表现案件对他的伤害。
作为医生,他名誉扫地;妻子邀请女儿的同学参加生日派对,却被其他家长以各种牵强的理由拒绝;接女儿回家,围堵过来七嘴八舌的提问中夹杂”小朋友,你对爸爸和姐姐的事怎么看“;女儿生日的愿望是希望爸爸赶快回来,甜美的话音刚落,画面跳转到阴暗牢房里的爸爸。
周医生在为小静检查身体之前看着女儿和妻子的照片,脱下了无名指上的结婚戒指;后来妻子问他”你是不是觉得跟我一起生活很无聊?
“这些细节都暗示着他对婚姻生活并不满意,有出轨的动机。
可是他当着小静的面在电话里告诉妻子晚上会回去吃饭,他以这种方式自我约束,委婉拒绝小静的求爱。
若不是翻案的需要,他甚至都不会公示那些小静求爱的纸玫瑰,他不愿妻子多想。
最后案情真相大白,导演不是通过法官判决告诉观众结果,而是让周医生和妻子抱在一起,相视而笑来表现。
这宗案件的苦难让周文暄明白了妻子和女儿的重要,让他的婚姻生活脱胎换骨。
作为性侵的原告,不断重复被伤害的过程,本身就是煎熬。
小静坚持告下去是勇气。
”如果周医生没有性侵你,你是出于什么动机去冤枉他?
“这个问题如晴天霹雳,观众突然怀疑起楚楚可怜的小静是不是没有看上去那么无辜。
结果,事实的真相是她求爱不成,因爱成恨,冤枉了周医生。
这是一种邪恶的行为,但背后的原因是她小时候因为母亲的不作为被深深伤害。
她心里仇恨不公的命运,把对猥亵自己的男人的仇恨迁怒于人孤儿院的护工,迁怒于为他检查身体的周医生。
这也照应了当时她对自己被性侵的肯定。
她是受害者,只不过不是这宗案件的受害者;她是施害者,但却是受了害的施害者。
最终,她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宣泄了内心多年的积郁,还了周医生清白,放下心里扭曲的仇恨。
她曾经问过陈志天,”这件案子如果我胜诉了会怎样呢?
过回原来的生活吗?
可是原来的生活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说出了深藏内心的伤痛,或许小静才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脱胎换骨。
”法律不仅仅是要裁定谁对谁错,重要的是保护人。
“保护被伤害者获得赔偿的权利,保护社会其他人不再被伤害。
但嫉恶如仇的人们似乎更看重法律的惩罚,对恶人的毁灭。
善恶本就难以区分,宁枉勿纵又何尝不是一种恶?
法律的初衷是为了”圣诞“,为了重生。
法律应该要有其严苛的一面,但也可该有它柔情的一面,这是电影所带来的启迪。
题材、画面戳我,但整体剧情总觉得不够连贯,有一些矛盾点。
李静在一审后的种种表现,比如去陈志天家中笑意盈盈等给人感觉很奇怪,尽管在一审中证据指向了周文暄,但无法让人引起共鸣,或某种强烈地对弱者的同情。
周文暄接受被冤入狱和他拒绝李静的示爱很矛盾。
若他想保护李静,那他的家人如何面对外界的眼光?
但在李静示爱后他又选择了忠诚家庭。
刘倩当年的绝情和在法庭上的懦弱也很矛盾。
纵容自己的男人侵犯自己的女儿、抛弃女儿、在法庭上提供假的证词这些“绝情”之举在最后李静嘶吼之后的懦弱道歉很..不能说矛盾(可能是编剧想表达出人性的善恶),但反转过于草率,而且也未说明反转只因。
以陈志天和薛擎文最后类似“和解”的对话匆匆结尾,升华法律正义与人性道德的“和解”有些牵强,两边都不过瘾。
陈志天受父亲主观影响使正义天平他心里已经倾斜。
没有判断,很难共情。
但我超喜欢影片的整体风格,氛围,妆造等等。
圣诞玫瑰 (2013)6.12013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剧情 悬疑 犯罪 / 杨采妮 / 郭富城 桂纶镁
同样是性侵题材,和《熔炉》差了100个《素媛》。
杨采妮,夏文汐,李绮红,秦海璐,再加一个只要出场自动提升电影逼格的张震都阻止不了这部电影无时无刻透露出的对法律的僭越和价值观的混淆。
虽然很喜欢夏雨本人,但角色真的很像只自负的猴子;郭富城这几年演律师刑侦片上瘾了吧;桂纶镁与同龄段的女演员相比的确很有内涵,选的电影都很有社会意义,很欣赏,但长相很寡淡;杨采妮野心很大,但再好的演员,都架不住剧本的逻辑混乱,还有试图利用法律的疏漏来支撑的女权意淫。
其实中国女导演还是有不少佳作的:陈冲《天浴》,张艾嘉《心动》,张婉婷《玻璃之城》《秋天的童话》《岁月神偷》。
许鞍华所有的电影。
杨采妮不算是个特别好的演员和歌手,也称不上大美女,但她眼睛里却透出有一种张曼玉刘嘉玲等犹未能及的聪慧气质。
2013首次执导《圣诞玫瑰》,感觉不同凡响。
虽然全片也有些剧情上经不起细细推敲之处,但总体来说比小燕子的处女作还是高上了两筹。
港片处理法庭类型剧本来就是驾轻就熟,从《法内情》,《法外情》那会儿就被深深吸引。
杨才女的处女作全无小燕子《致青春》那种新手生涩的感觉,节奏明快,引人入胜。
叙事,剪接,摄影,灯光等都有成熟港片的风范。
郭富城,张震,桂纶镁等明星也确实演技突出,光眼神传递的感情就有着强大的力量和丰富的信息。
特别是桂纶镁,看好她再拿一个金马奖!
郭富城饰演了一个正直的律师,因为讨厌律师这行有时必须帮助坏人辩护,就转行当了检控官。
他接手的第一个案件是一起性侵案:下肢残疾的钢琴女教师李静(桂纶镁 饰)声称在做身体检查的时候遭到了医生周文瑄(张震 饰)的性侵,郭富城同情桂纶镁的柔弱和无助,竭尽全力地想为她讨回公道,岂料他的坚信和正直却让他差点陷入一个无法挽回的局面......电影细节的刻画和呼应是评论电影优劣的重要部分。
在小燕子的处女作中,很多细节都是有头无尾,比如开场的那个梦,有很多细节符号的显现:火柴,烧鹅,巫婆,公主等等。
但后面对于这些细节的呼应微乎其微。
这样,电影最重要的开头场景就变得缺乏动机了。
而在《圣诞玫瑰》中,重要的符号如壁画,玫瑰,戒指等前后都有所呼应,涵义丰富,推动了剧情的进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比如,开头观众会纳闷为什么credit sequence会用基督教壁画作为背景,仅仅是为了好看和艺术感?
但在影片最后,导演告诉观众,基督教般的爱的宽恕是电影的重要主题。
如此,电影便连成一体了。
但是,电影最后基督教般的宽恕也显得牵强和做作。
法庭剑拔弩张你死我亡之时突然之间基督降临,不免让观者有剧情进行不下去便草草收场的感觉。
我觉得索性让恶发挥到底,让正直在黑幕或陷阱中死亡,倒也更能提升电影的内涵。
另外,郭富城对于其父亲的仇恨也显得缺乏更有力可信的动机。
瑕不掩瑜,作为处女作来说,杨才女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要講到有關法庭題材的港產片,非八十年代的《法外情》與九七時代的《最後判決》莫屬,戲中都是以性罪行加上法庭作為切入點,而楊采妮的處女作《聖誕玫瑰》同樣都是以如此冷門的題材導入。
一般演員要轉型到導演,很大程度上都會選擇一些容易上手的題材,諸如青春、愛情,但楊采妮能如此大膽把比較壓抑的題材搬上銀幕,可謂是一次介乎於票房與名聲的一戰。
一個演員平日出入片場,對基本的拍攝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認識,執起導筒並不困難,難是在於如何的協調內部,導演的角色是要協調好每一樣東西,幸運的是在她背後有著恩師們的支持,單是看陣容就已經值回票價,徐克、張之亮與夏永康都是昔日她的工作伙伴,而徐克與張之亮更把楊采妮最美的一面呈現給觀眾眼前,在電影的裡裡外外都看得到一份的友情與彼此學習的態度。
此外再加上一點對楊采妮的私人情感,對影片懷有期盼與熱情。
正義,在界線之間。
是電影裡一個很重要的命題,一份工作是為了正義還是金錢,對無論是從事媒體還是法律的朋友來說都是很值得深思的抉擇。
每一份工作都有自身的灰色地帶,片中的陳志天(郭富城飾)曾經是辯護律師,如他所言律師的責任是為當事人洗脫罪名,檢控的責任是找出罪人。
身在其位,總有盲點,但兩份工作都各有各的道理,都有各有各保護的一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然而,影片裡呈現出一種令人思考的命題,好人與壞人兩者有什麼分別?
工作上如何權衡良心與誘惑的重量,更重要是帶出了很多事情並非存有敵我關係,而是可以用一個更開闊的態度去看待生活中任何的事情。
《聖誕玫瑰》的文本仍然存有缺陷,道理難免是說得直白。
影片的脈絡上連繫得突兀,兩段所描繪的親情均不是「神來之筆」,只是「畫蛇添足」,郭富城的表演未如突出,氣場被他人壓住。
反倒,桂綸美的表現相當的精彩,只可惜影片當中的一眾台灣與內地演員的聲音均是用上粵語配音,作為觀眾當然是想聽到演員們的原聲演出,其實也不用多此一舉,看起來實在是奇怪。
縱然是一部中港的合拍電影,但片中的演員與情節都能恰如其份,不過不失。
在港片中出現法庭題材的電影的確很少見,更何況大部份的場口都是在法庭內舉行,利用審訊的過程勾畫出案件的發生過程,帶出人性的弱點是整部電影的基調。
在現實生活中,社會大眾對於性侵的案件都是傾向女性的一邊,多是出於同情,在《路西法效應》裡足以引證好人是如何成為壞人的。
李靜(桂綸美飾)的角色就是要推向這樣的形象,她既是壓抑的,但同樣可博取他人的同情,是深藏不露的。
另一邊廂周文瑄醫生的太太(秦海璐飾),她的角色是十分的糾結,感情都收在心中的,在愛情衰敗與家庭之間苦苦的掙扎,眼裡充滿懷疑,但同時又要表示自己的支持丈夫的心,她那種徘徊在愛恨之間的無奈之情,絕對是愛與痛的邊緣。
過去的回憶牽動著少女的一生,在國外一直有性侵犯妄想症的案例,在日本更指出「電車痴漢」的定罪率是相當的高,到底那些男人是不是清白。
所謂食色性也,男女平等。
女的又是否濫用了法律上的灰色地帶,而道德上的第一印象又會否不自覺地歸邊了,這的確需要我們深思。
特別是現在興起網絡審判,一個做錯了事就會被人「人肉搜索」,那種的壓力就不如電影般呈現的輕鬆。
回歸正題,電影的張力是來至於審訊時面對的尷尬與咄咄逼人,奈何視野是未夠開闊,也不能兼顧其他的枝節。
結局的鋪張也沒有大的驚喜,但可見楊采妮的嘗試已經是不差的。
不論是正義的界線、婚姻的界線、信任的界線,電影都是想呈現人的複雜性,也即是導演所謂的「人性」,想到一句從不知在那裡聽來的說話,講到法律不一定是正確的,所以更加要我們去推動。
法律的本義到底是幫忙什麼人?
是保護人還是打壓他人?
相信要我們自己定奪,公道自在人心。
難為對錯定分界,也難為罪定一個界線。
最後,楊采妮的作品的確是有一股眼前一亮的感覺,特別是看到昔日影星李綺紅的歸位。
她提到並不急於再執導筒,但願楊采妮無論是做演員還是導演都能夠更上一層樓,祝福。
文/Dorothy
真的,看完之后感觉毁三观,我的法律专业白念了。
首先,这是发生在哪里的案件啊?
应该是香港吧。
大家都知道香港应用的是英美法系,作为一个barrister,首先你应该站在bar的后面,你以为这是在美国吗?
其次,我们亲爱的陪审团成员呢。。。
开场陈述和总结陈词以及控辩双方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是用来使陪审团成员相信原告或者被告是无辜的,可悲的是这里非但没有陪审团,居然还是法官来判定被告的guilty。
再次,至于律师与原被告见面没有solicitor这些小节暂且忽略,法官怎么能够容忍李静同学在法庭上怒斥他妈的情人强奸了她呢?
先不说她违法了法庭的严肃性,完全可以被驱逐出去,作为在cross-examination中原告的证词这也与本案相距太远了吧,况且作为没有呈供的证据作为补充也应该让法官有一份书面文字提交呀,完全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法官大人是如何忍受接近20分钟女儿对她母亲的谴责的?
看这部电影真是虐心啊,毫无逻辑毫无亮点,扭曲了我对法律那么一点点的认知,至于很多人提到的人伦与道德底线等一系列问题,在基础已经崩塌的前提下我无法思考了。
综上所述,这应该是一部以香港为背景的大陆政律讽刺片,俗称中西结合疗效好。
大家如果有不同看法请予以纠正,有可能是我真的不懂法律,谢谢!
首先HK普通话湾湾普通话和大陆普通话同时出现就让我很出戏夏雨饰演的被告周文暄的辩护律师提问犀利正中要害赞下编剧秦海璐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 但也不温不火 桂纶镁演技是有了 自从拿了影后接戏的题材也越来越大胆 内心戏很到位然后杨采妮显然要让郭富城饰演的陈志天完成一次自我意识的救赎:官司胜诉对他老爸的道歉 发现纸玫瑰里写的字然后怀疑李静的动机等等其实看见郭富城现在往演技派的路线上走我还有点不适应如果单从影片是否成功的角度来看 这么好的题材 只要不太跑偏 都可以拍的不错 然后观众的自我yy模式 一启动“这部片子的题材大胆主题深刻”也都会给个四星~其实我发现导演想表达的主题92分钟可能完全不够用因为最近老看超过2小时的片子1小时22分一下就过去了PS:我手拍我心 杨采妮拍这样的电影也可以推测下平时她的喜好、关注、欣赏水平、品味等等女导演又不是很多 我可以来一一感受和推测下她们的喜好~谁谁总在小情小爱里磨不开 谁谁总想把自己拍更美 谁谁总关注同性题材~女导演里最喜欢的应该是陈冲吧
上映之前就有预感不会太热门,没想到出场的时候灯一亮,一个17排座的放映厅只有5个观众。
结束的那一刻我的反应是:就完了?
在我概念里应该还要继续下去展开下情节瞬间就结束了。
心理上没反应过来之后,就是感觉这部烂尾了。
其实一直到李静在法庭上爆发指出最初被遗弃的真相时,我还觉得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前面各种铺陈都铺完了,李静与医生互有暧昧,李静也确实渴望爱情。
郭富城发现了玫瑰里的秘密,知道了当事人隐瞒的谎言,但也明确地指出一件事:喜欢,不等于可以被非礼。
然后就剩下一条主线:真相是什么?
李静小时候被性侵后遗弃,心理上的伤痕不可磨灭。
她究竟是心理创伤导致了新的误会;还是被医生刺激了一下急于证明自己也是和正常人一样会有感觉;还是示爱被拒而后恼羞成怒;还是勾引成功结果医生被妻子电话换回了理智;还是一开始,就真的被非礼。
这些都有前面的情节铺陈的,例如医生为什么会在护士离开后继续单独进行检查;既然是使用工具例行检查,为什么需要摘掉婚戒;检查结束后两人的状态明显不对,李静一幅心理受伤的样子,医生一幅各种假装自然要夺取主动权的样子。
这些都可以帮助铺展开事实的。
展开之后,客观事实,各方观点冲击,发生事实的时候原被告双方的心理状态想法完全呈现,更利于完整表达出电影概要,郭富城那种追寻真理啥的人生观线也自然而然地会被涵盖。
整部电影就完整了。
但是电影就到李静说自己确实毫无感觉,为什么所有人都剥夺她渴望的爱就戛然而止了,我被桂纶镁演技震撼出来的眼泪还没来得及收回,已经茫然面对张震和妻子的拥抱以及郭富城和夏雨的惺惺相惜。
只能说导演编剧都太信任观众的智商了。
PS:感觉这部电影里,女性的演技都大大盖过了男性。
桂纶镁爆发得令人惊叹,秦海璐,李绮红,夏文汐虽然只是配角,却演得自然又带入剧情。
男性里,最出彩的廖启智,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1月25日的诞生花‘圣诞玫瑰’,它的花语是‘犹豫’。
‘圣诞玫瑰’是一种草药,但是一旦使用过量,就会变成可怕的毒药。
因此常令使用者感到犹豫不决,所以它的花语就是‘犹豫’。
凡是在这一天诞生的人,总喜欢徘徊在小孩子的梦幻世界与大人的理性世界之间,比较缺乏决断力。
”百度百科上这几句话语,基本可以完全用来理解杨采妮的导演处女作《圣诞玫瑰》的剧情。
这部讲述了一个从小受到严重伤害,导致双腿残疾,长大后渴求一段爱情而不得,因此决计报复梦中情人的长不大的小女孩的故事,披了一层神秘的性侵害外衣。
然后,媒体一窝蜂的报道纷纷以“敏感”、“性侵”为关键词,吊足大家胃口。
这样做显然是电影宣发方想当然的假定我们大多数的观众在大银幕上没见过什么世面,某种意义上,这也没错。
但讽刺的是,性侵害在当下中国稀松平常。
层出不穷的新闻报道估计都快要麻木了这个神奇国度的屁民们的神经。
可以理解,在当下中国如火如荼的电影票房战争中,吸引人走进电影院才是最重要的,对此上述炒作无疑均不过分。
但这部片子除了摄影和配乐,实在是一部如温吞水般亮点难寻的影片。
作为一部悬疑片,悬疑点的设置极其幼稚,估计只有剧中人在那里装傻看不出真假;作为一部犯罪片,涉足的“罪案”又因种种可以理解的原因被一笔带过,当然,桂纶镁的卖力表演可以加分;作为一部剧情片,抛开那些被称“重口”“尺度大”的台词不谈,还真的在剧情方面乏善可陈。
话说回来,那些台词之所以被众多评论假惺惺的称做大胆、犀利,究其实质不就是因为我们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民族历来想掩盖肚子里的男盗女娼吗?
一场性侵害的法庭诉讼,难道还要莺歌燕舞不成?
影片的结尾显示,导演真正想关注的好像是儿童性侵害。
儿童性侵害,在我国又称“嫖宿幼女罪”。
这项在世界法制史上都属奇闻的法规,估计也是这部首次试水性侵题材却不得不扭扭捏捏的电影不能展开的重要原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1年,一个令整个韩国社会震惊的真相被一部电影揭露,这部电影就是《熔炉》。
这部电影的公映直接导致的最牛逼的后果,是当年10月28日,韩国国会208名出席会议的议员以207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了《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又名“熔炉法”)。
拿这部电影比较一个女明星的电影导演处女作,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无疑是强求,是不近人情,是苛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所以,只能说,好可惜啊!
因为在我们这个禁忌众多的国度,这部本来有机会可以让人记住的电影,最终也将不过沦为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电影走秀。
而这些,是否有关电影人的真正才华和追求,永远没有机会验证。
三个故事:桂纶镁/张震家庭/郭富城感觉杨导演一个也没说好;插来插去表现力不够!
表现桂纶镁被性侵的痛苦,张力不够;更给人可恶的感觉!表面容易被人同情的弱者所表现出来的卑劣更让人觉得可怕!
受伤者再去伤害人,在果报上都会罪加一等!
女主角因为被继父性侵,在孤儿院又误会了叶看护,结果遭报应出车祸;成年以后又想破坏别人家庭,遭到拒绝。
本来能锻炼好的下肢,又被证明不可能有感觉;真是报应;故事从这个角度宣教应该更有意义吧!
表现郭富城的伸张正义与同情心之间的牵绊;幼年时对父亲的崇拜是鼓励父亲的一剂良药;少年时候刚学会分辨是非和思考的时候,目空一切的时候,最先瞧不起的就是自己的父亲;因为了解所以瞧不起所以很多人喜欢看名人/英雄们的卑劣行径的野史;郭的幼稚表现在对与上司与对女朋友与父亲的关系上,价值观就是一个人的喜好;这个需要经过几十年的打拼以后才会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因为你不可能凭自己的喜好去评判一个人,那样太自私;张震在同情与爱情之间;被冤枉的无奈和同情一个向自己示爱的人;谁都不想爱自己的女人受伤害,即使是伤害自己,也不嫉恨;这点张震演的很到位;秦海璐的演技也是没得说;老公出了这样的事儿,怀疑表现的远远大于对老公的鼓励!
这让很多看了的男人心寒!
这样的女人,用处不大;幸亏是诬告;要是哪怕有一点儿事实,她们会六亲不认!
(把郭富城设为男主角却表现,倒不如去设定张震;这个角度更有市场我觉得,呵呵。。。
毕竟,正义伸张与同情之间的痛苦,很少人会有机会体验;但是被人误解以后,老婆貌合神离的猜疑与不信任,更让男人寒心这点张震演的也很到位;但是镜头不够!
)夏雨就是一个打酱油的;但是为了证明他后来没有拿出对郭和桂不利的证据,前面还铺垫介绍他是个富二代,只认识钱;修车时候的相遇也故作悬念,想要表达夏的不近人情!
不过有一点很好,像小学生作文一样,三个故事都切了电影名字“圣诞玫瑰”---代表了犹豫!
桂纶镁的悲惨和卑劣;郭富城的同情和正义;结尾夏雨也是犹豫了好久;(夏拿出证据以后就能说明是郭富城教唆原告诬告被告,罪名成立,郭富城难逃其责!
---所以夏才说郭“根本是入错行”这个证明剧本很好,拍得很烂!
呵呵。。。
)
杨采妮第一部电影 多给一星
彻彻底底的让人感受到导演的掌控无力,看着都捉急。
烂就一个字
情调和色调控制的很好,法制意义大于本片所表现的
纯属给小美的演技。。。其他的一无是处。
一分给桂纶美~
剧情设置差强人意,仔细回味显得生硬。
心有裂痕病态柔弱文艺女青年与心痒中年英俊优质男之间,说破便是深渊。@张震 一如既往只管耍酷扮帅,@桂纶镁 顾盼流离小鹿眼我见犹怜永远被人找理由原谅,@秦海璐 淡定而拧巴的大婆范儿,@夏文汐Patricia 即便戏份不多仍旧夺目,@夏雨 没什么不对,@郭富城 戏里戏外都在辛苦证明自己。@杨采妮 加油
结尾泄气了,其他都不错,律师的道德操守与职业操守之间的矛盾。作为处女作不错了。7
其实这个片子我本来想给四颗星。但是在最后庭审那场戏中,激烈的人物感情宣泄,并没有给我挠痒痒的做作感觉,也没有给我用力过猛的做作感觉。所以我加了一颗星。但是本片还是有一个巨大的问题。一审中根据疑罪从无原则,被告不应该被判有罪。也许这应该是减成四颗星的唯一原因了。
去电影院看实在不划算,看的都快睡着了
夏雨太压不住这角色 太轻 女性诉求 HD国语中字1280高清
公众的同情心凌驾于真相之上,法律向大众舆论屈服,这些才是更可怕的
弱势群体的处理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即使拍得不怎样。谨以此纪念用了就快一年的索尼26w。今儿晚上没人短信我吧因为我再也看不到啦哈哈哈。这周末186的号码停用,有事请找152。
少女被养父性侵母亲没有给予她帮助将她送至孤儿院,后来她告她喜欢却得不到的男人性侵范。这种心态同样可以归类溯源到弗洛伊德跟俄狄浦斯情节,和她在幼年时期的丧失。同理郭富城角色的律师跟父亲的关系也可以参照。公平、正义和同情心、道德的混乱。故事讲得soso,编排的有点怪,桂纶镁演的很到位
小美用力过猛 杨采妮火候不足 令,看到郭富城演这种正能量角色就烦
上映了,但是一天一个厅,两三场。愣是没法花钱捧场。女性导演的作品,总是比较切中女性观众的心理。被牵扯进来的三个男人都变成了配角,哪怕女主角台词没多少,只靠眼神和最后的法庭控诉就可以再次竞争影后。小美成演技派了。而杨采妮的处女作完成的真不错。
中国版《熔炉》? 大家去看 《熔炉》吧
平淡如水。
像是各个演员的个人秀拼出了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