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事宜,被恶党里的染谷さん圈粉!
长得未免也太高级了!!
令我记忆犹新的我认为的很经典的一句台词,染谷对佐伯说的:“私が何か言う立場じゃないけど、でも、あなたは過去に囚られて過ぎたよ”我觉得以后上了年纪的郑秀文就是她这个样子吧!
如有冒犯板谷姐姐还请多多包涵!
反正Sammy本身也很美。
反过来也是,如有冒犯Sammy姐姐,也请多多包涵!
总之两人都很美
药丸岳不是第一次编剧这种犯罪题材的剧了,比如《友罪》和《与不是A君的你》都同样是关注加害者,特别是少年犯心理成长和未来。
恶党这部剧在此基础上又更深层地讨论了被害者和加害者之间的种种羁绊,总之从头到尾都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被害者怎样才能原谅加害者,加害者怎样才能赎罪?
主角修一在辞去警察的工作后加入了侦探事务所,事务所专门委托调查加害者的机构。
第一个委托调查的对象是洋一,15年前欺凌同学过失致死,现在是地下电话诈骗团伙的头目,并且交了一个女友。
调查以加害者不配受到宽恕,委托人复仇告终。
委托调查的目的,其实是想看看加害者的现状能否让自己释怀,也许抱着“看你过得不好,我也就放心了”这样的心态,而并非真正想找理由原谅加害者,即使加害者已经吃到了苦果,也不会求受害者原谅,因为受害者所受的伤始终存在,这种疼痛不可能转移给任何人。
杀人偿命显然只能消减恨意,却不能偿还生命。
第二名加害者是抛弃孩子致其死亡的母亲,而受害者是幸存下来的大儿子。
面对爱恨交加的亲情关系,痛楚也会更加刻骨,曾经遗弃的爱在报复之后也再也无法寻回,不如全部倾注在下一代身上,句句诛心的话比起刀山火海的惩罚更有作用。
这集也基本上找到了那个问题的答案。
第三名加害者是自己犯了事连累家人承担的弟弟。
他的母亲患癌症时日不多,想要见他最后一面,但姐姐又不想直接找他,所以委托事务所帮找。
亲人为他犯下的罪行吃尽了苦头。
虽然加害者的过错是罪魁祸首,然而在社会舆论之下,他也已经受到了各种不公的待遇,各种冷眼相待,唯一能依靠的只剩自己的亲人。
其实加害者亲人承担的痛苦一点儿不比受害者少,但母亲毕竟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是真正的恶党,正是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母亲才意欲拿到考验儿子是否改过自新。
第四名加害者是qj却被律师辩护酌情减刑的人,随后律师的女儿遭到天谴被j杀,并受到同样无良律师的减刑辩护,真是可笑,还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如果法律无法决定一切善恶是非。
那法律能决定的是什么,它只能决定谁有罪或者无罪,也就是说即使抓到了罪犯,也无法断定他是否出自恶意动机犯罪,这么一来量刑就成了有争议的课题了,不知道要逃脱多少穷凶极恶的罪犯。
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女儿也受到了惩罚,所以这名律师对凶手的恨意也多少是对自己的自责和内疚。
其实晴香和修一是同样的人,晴香选择不断的更换城市来逃避,而修一选择惩罚恶党,两人的共同点都是无法正视现实。
修一一直在寻求复仇的机会。
但随着几个和他有同样经历的受害者、受害者亲属得到了不同的释怀,他最终选择放弃复仇。
在优雅的催眠曲和洋一的一番话中明白,恶党在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者最爱的人的时候,已经在把自己送上了死刑的电椅。
自己虽然一辈子无法原谅恶党,但必须要直面恶党,才能有未来。
即使恶党和正常人生命是平等的,也有获得幸福的权利,那也要与他“共生”。
洋一不是真正的恶党,真正的恶党并不是没想过让受害者原谅自己的人,而是知道自己无法被原谅却不愿面对也不知悔改的人,也就是片中的拉面哥和恶心男,拉面哥如果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向岳父母坦白一切也就不一定杀人灭口。
而恶心男,更是恶贯满盈的恶党。
非影評 | 只是短評寫不下的閒話6集中眾多場景都有強烈的帶入感,時常不經意間的發問不僅僅是在指向影片角色,而是半無意識地迫使觀眾去反問自己,迫使觀眾去假設如果自己在這樣的位置該如何回答。
這樣的每一個瞬間回味過來都加深了劇集的魅力。
加害人究竟要做到何種地步才可以被原諒?
答案:永遠無法被原諒。
受害人的親友究竟要怎樣做才能不再懷恨?
答案:永遠無法不去恨。
誰有權利去判定這個世界上的善與惡?
誰又能有權保證加害人出獄後會好好做人?
而怎樣又才算得上是好好做人?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歐美法系要做無罪判定,要默認人,生來都是無辜的。
然而殺人償命又何嘗不對。
人都需要精神寄託,一個要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理由。
於是契機變得尤為重要,契機不是能夠做到原諒和不再恨,而是能將寄託從恨轉變為愛。
幸運的是,有時候與另一個哪怕同樣是受傷的心靈相遇可能就是最好的幫助,比如阿剛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東美,又或是是理莎;然而有時候可能是一輩子都無法再前進,比如15年都待在原地的“小朋友”。
但更多的時候這個契機可能並不會那麼美好,通常只是會發現,加害人的背後也只是來自於另一顆受傷的心。
p.s 松重豐依舊太撩人🤪
这部剧是在讨论涉嫌暴力犯罪的所有人会怎么样去面对这件事?
首先,受害人的家属,比如男主角,比如第1集的委托人夫妇。
他们都是无法忘记这件事,心中怀着仇恨,不论过了多少年都一定要报仇的人。
第1集的老父亲选择了伤害凶手报仇。
男主角想要复仇却没能实现,经过一系列的对犯罪分子的调查,以及询问各种其他人的想法,终究没能做任何事,只是更加了解了犯罪分子,幸好同时也解开了自己的一些心结。
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受害者家属,比如男主的爸爸,他也是受害者家属,还有松重丰所长曾经帮助过的那对夫妻,失去了长子之后并没有忘记,但是又继续生了很多孩子。
但是他其实是选择了放下并且向前看,带着伤口继续活下去。
还有那位律师,他的角色确实尴尬。
本来是为犯罪分子做辩护的,但同时又是受害者家属。
这双重的身份让他不禁非常矛盾,但也同时给了他动力去帮助更多受害者家属。
没有所谓的对与错,伤痕已经形成是不可能消失的,一切都是选择。
老父亲选择用自己的人生去换取罪犯的死亡,尽管失手,他也算是得偿所愿。
实施暴力行为,哪怕是带着正义的光环,都不是一个本性善良的普通人能够做得出来的事情。
很多观众是看武侠剧,警匪剧看多了,误以为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坏人也可以杀伐决断,快意恩仇。
但事实上,大部分的人会选择的是忘怀,沉默,逃避。
男主角首先是一个非常情深意重的人,他对姐姐的感情可以说是非常深厚的,说实话,在生活中很少见到这样的深情的弟弟。
同时他也是非常勇敢的,很多年来一直都在想着这件事,并且寻找着出路。
他一直在探索到底是否应该报仇或者怎么样做才是对的。
经过一系列的纠结和探索,最终没有做出复仇的举动。
其实是非常贴近真实的生活的。
维权律师说法律并不能给出善恶评判的答案。
主角小哥愤怒的反问,那怎么才能得到答案?
没有人有答案。
但其实答案在人的心中。
看了前两集的时候男主的长相和人设简直是我的理想型,我已经开始思考怎么才能跟佐伯谈恋爱了,第三集男主(对犯人姐姐)的一番爹味说教就当我对他失去了兴趣,哪怕说男主是看穿了姐姐的内心刺激他和犯人重逢也无法说服我。
我也没想到看完全剧我只想打两星。
整个剧充斥着一种自以为是的悲悯和宽宥的价值观,居然还能让大部分人认为他是在宣扬“做错事的人不能被宽恕”。
恶党就一定会收到命运的惩罚吗?
如果命运没有惩罚他男主是不是早用小刀把他捅死了?
如果不是犯人在最后一刻嗝屁了,是否还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宽恕他的场景?
命运本身就是无解的命题,个人认为这部剧并没有把这个题目答好。
自己父亲也被杀害的圣母姐姐,甘愿奉献下半生陪伴照顾残杀有大好前程的无辜少年而毫无悔意、半身不遂、并且还要靠吸食他人血肉度日(还有钱打棒球)的人渣,真是感人的爱啊。
男女主爱情线的塑造处处充满了男性凝视,救风尘戏码、付出型人格女主元素一加入,本身可以很好的救赎和被救赎的故事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浪漫和感动,反而难以忍受。
看最后两集的时候我的脑内自动播放bgm:“她逃,他追,他们都插翅难飞!
”虽然我对编剧和导演所做的工作没什么好感,但演员的演技全员在线,也算是这部剧最大的可取之处。
【以上仅为我个人看法,如果有难以认同之处也请不要骂我】
日式的细腻情感,配合残酷的现实。
这个题材的视角太好了,非常喜欢!
面对现在激情犯罪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正视它。
虽然这是一个完全无解的问题…… 多次把自己置身剧中故事,这些都是经常能看到或者听到的案件。
如果真的作为亲历者,也问过自己,到底会这么做?
可能真的就是剧中的台词“虽然,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希望国内也能有这样的好剧、好电影,让观众留下更多思考和回味
短短的6集,每一集都有不同的剧情,但始终没有脱离故事主线。
每一个委托人的痛苦的经历,每一个恶党内心黑暗的一面,在故事的最后,修一也成功的让自己从姐姐被害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短短的6集蕴含着修一15年的悲伤与痛苦,好在最后修一也开始向着未来看去了,也有了自己的女朋友,这一切,也离不开所长,柒姐,藤野,还有律师的帮助,而且其他的人也得到了自己应该拥有的结局,有很多让我感动的流泪的地方,印象最深的就是洋一对修一说的那句话:我是不会去想复仇那种麻烦事情的,因为真正的恶党,他早就知道,无论自己如何都无法逃离自己翻下的罪过,所以也从没想过要让别人原谅他,他清楚的知道,从别人那里夺走什么,自己也会失去什么,从而依旧作恶的人才是真正的恶党。
个人觉得这段对话,是让修一有了很大的醒悟。
最后再说一句,这是个人看的第三部日剧了,每一部都让我有一种惊艳的感觉,三年A班,99.9,恶党,每一部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领我印象深刻,而且我也明白了中国电视剧的差距了,中国加油!
平均水准的Wowow台剧。
重要的人被杀害了要怎么才能消除对犯人的憎恨这个问题有更多的作品探讨得比它更深入,没有什么新颖的角度但也绝对不会差到哪去。
你可以放不下过去,但是不要忘了前进,否则就是任由命运摆布,是不可能解脱的。
像很多故事一样尽可能想把各类情况讲齐:第一集委托人是被害者家属,结果被害人的父亲向继续做坏事的凶手复仇了,自己也收到法律制裁;第二集加害者是委托人的妈妈,受害者是委托人的弟弟,委托人虽然心里想着要向妈妈复仇,可是见到妈妈有了新的生活后,只是对她说了一句“你肚里的孩子是弟弟的转世,要好好对他”;第三集委托人是加害者的姐姐,一直也恨着做了杀人犯的弟弟,妈妈病危想找弟弟去医院,妈妈在枕头下藏了把刀,妈妈想如果弟弟还是没有走正道,那么她就亲手把他带走,虽然在这之前妈妈就走了,姐姐还是把妈妈的这种心情传达给了弟弟;第四集是一直为犯人辩护的国选律师,自己的孩子也被害了,突然意识到自己过去为犯人辩护减刑对被害者家属很残忍,他也想找到当年辩护过的犯人,看看他们有没有改过自新,似乎这样就能安慰自己曾经的行为。
后两集是主线,主角一直追查着杀害姐姐的三名凶手,结果一个被同伴杀了,一个再次被抓,一个得了癌症,临终时主角却去帮他实现愿望——让他的妈妈去看他。
坏人似乎都得到了惩罚,主角却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还是没法放下却再无能为力,所以“虽然我还是没法放下过去,但是我想继续前进”是最终主题,被仇恨支配人生是对自己的惩罚,不能忘记逝者,但是也不能停止生活。
随着《扫黑风暴》的热播,大家对法律的认知也越来越多。
但其实,我国对死刑的判定越来越少,只有罪大恶极之人才会判定死刑。
有人说,正是因为刑法对恶人的惩罚越来越轻,才导致这个世界上钻法律漏洞的恶人越来越多。
有过重大刑事犯罪记录的人员的再犯罪率居高不下,这一点全球都是一样的。
国外对罪犯的处罚可能比我国还要轻,甚至还有很多罪恶之人没有真心悔改,那这些人现在都怎么样了呢?
关于这个社会敏感问题,日本以这个话题为题材拍了一部电视剧,那就是《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该剧讲述了侦探修一在受害者家属委托下追踪犯罪者的生活故事。
现在葫芦视频正在热播,又名《加害者追踪调查》9月6日起每周一免费播放2集,会员可免费观看全集。
短短6集的迷你日剧,通过跟踪调查犯罪者,还原一桩桩血案。
就是通过对那些曾经犯罪的人进行跟踪调查。
特别写实的一部日剧,该剧在豆瓣评分8.7分。
那些明明是罪大恶极的魔鬼,可能因为法律的漏洞只用坐几年牢就能大摇大摆出狱。
故事的男主,就是一个正义感的警察,叫做伯修一。
他高中的时候,姐姐被人奸杀,凶手和《被害人》中的克瑞格一样,也是个未成年,并且因此受到法律的保护,未曾被公开身份。
这个经历给他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因此,尽管多年过去了,他仍然时常陷入失去姐姐的悲痛和愤怒中无法自拔,发誓一定要找到当年的凶手。
因为一次办案遇到强奸犯,没能忍住情绪,差点酿出大祸,结果丢了工作。
于是男主加入了一间侦探社工作。
这个侦探社很特殊,客户们都是因为至亲好友被杀害而前来委托。
有的人在得知当年杀害自己至亲的人选择了报复,有的人选择了原谅。
第一个来委托的是一对老夫妇,他们的儿子建太在中学时为补贴家用勤工俭学,却被同学勒索钱财殴打到肋骨骨折,内脏破碎。
无助的建太只能冰冷地躺在地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人发现尸体,而主犯是一个叫坂上的未成年人,被少管所关了一年之后就释放了。
从法律上来说,坂上受到了刑罚,可是建太的父母想知道,他们究竟应不应该宽恕那个男人。
后来修一查到坂上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变成了一个喜欢诈骗的人。
而且修一告诉老夫妇,这样的人不值得原谅。
于是,在一个雨夜,老人持刀刺向坂上,导致坂上半身瘫痪,老人则因为杀人未遂被判刑12年。
修一在这个案件上感触很多,或许他不应该怂恿老人不原谅恶人,如果老人选择原谅,也就不会被判刑,建太的父亲终究走不出儿子被害的心理阴影,那么修一能走出姐姐被害的阴影吗?
修一在追踪姐姐遇害的过程中,发现凶手正在经营着一家红火的拉面馆,虽然时常进入风俗店,但是也没有实质性的犯罪。
而且在得知凶手竟然马上要结婚了,修一内心仇恨的情绪愈发强烈,究竟修一能否放下执念?
可在葫芦视频观看《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全集找寻答案。
其实现代国家越来越多取消死刑,其主要原因是希望法律的作用从“惩罚”变为“改造”,然而法律赋予了犯罪者重新做人的机会,却缺失对受害者家属的交代。
也有些犯罪者经过司法的“改造”,确实唤醒了良知和赎罪心,拯救了自己也解脱了被害者家属,这背负一生的愧疚才是最好的“复仇”。
可以选择不原谅,但不能被仇恨吞噬。
若能选择原谅,也算是给自己余生松绑。
现在下载葫芦视频,就可以在电视上追日剧了。
葫芦视频不仅可以看电影,也是追剧的神器。
「迟到的正义究竟是不是正义?
」随着一些陈年冷案的沉冤得雪,这个话题被提上了争议台。
有人觉得,迟到的正义已经不能为受害者抚平伤痛,错过的时间无法再弥补。
也有人觉得,正义即使迟到,也比不到的好,即使不能为受害者伸冤,但对后世仍有意义。
答案尚在争论,院长却想到了与之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正义的意义究竟何在?
受过惩罚的恶人刑满释放之后会变好吗?
为冤情四处奔走的受害者们,内心有得到救赎吗?
当案情尘埃落定,受害者、犯罪者、判决者,这三方又会各自陷入怎样的心境?
对于这些后续,我们的了解实在太少。
《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只有六集,每集对一个陈年案件进行追踪调查。
曾经让人痛彻心扉的巨大变故,十几年后,会给当事人们带来怎样的变化?
坏人改过自新了吗?
好人得到好报了吗?
我们所盼望的正义真的起作用了吗?
事实往往让人心惊——人性之恶,远比我们想象得根深蒂固。
第一个提出追踪加害者调查的是一对老夫妇。
十几年前,他们的儿子细谷健太,被一群小混混勒索钱财,殴打致死,为首的人叫坂上。
肋骨骨折,内脏破裂,健太痛苦地倒在地上。
年轻人的无知无畏让坂上丝毫不觉得害怕,一边大笑,一边离开。
留下健太独自一人感受死亡的来临。
事发后,坂上被抓,因为当时还未成年,只进了一年半少管所就被放出来了。
健太死了,坂上坐牢了。
按照法律,事情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
但,作为家属,一年半的牢狱能够抚慰痛失爱子的老夫妻俩吗?
不能。
之后的十几年里,他们日夜想念着自己的儿子,同时也在想着坂上。
想什么?
想他有没有改过自新。
作为受害者,他们想要不是犯罪者坐几年牢,而是希望犯罪者能真正感到悔恨。
只有看到犯罪者改过自新了,他们才能说服自己原谅对方,才能从过往的伤痛中解脱出来。
于是他们请求佐伯修一(东出昌大 饰)和木暮正人(松重丰 饰)替他们考察当年的犯罪者坂上。
考察的目的只有一个:弄清坂上到底有没有真心认错。
很快,修一混到了坂上身边。
成年后的坂上,干的依旧是坑蒙拐骗的活,靠着电信诈骗发家致富。
对于自己的案底,他只有一句话:“我不想杀人的,但放着没管,最后人死了。
”
末了,还要加上一句:“真倒霉。
”
倒霉,是他对自己被抓下的定论。
不是悔恨,不是后怕,一条人命的逝去,只是倒霉而已。
如果说年轻时的过失杀人,只是一时头热下手重了,那多年后的这句抱怨,就纯粹是心坏了。
在他看来,一年半的牢狱之灾,已经足够还清健太的命,他不欠健太什么。
甚至在他看来,如今的凄惨都是因为健太死在他手里,才害得他一生落魄。
于是诈骗用的化名,都是细谷健太。
那种轻蔑的语气,取笑的神色,连局外人修一都忍受不了,更何况健太的父母?
杀了他,还要冒充他,夺走他的生命,再毁掉他的名声。
人性之恶,莫过如此。
在法律上,坂上早已还清他犯下的罪,他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十几年,把过往的罪孽抛在了脑后。
但在情理上,这样的坂上,认罪了吗?
值得饶恕吗?
有资格以健太的名义欺诈他人吗?
他的每一次嘲讽,都是对健太和健太父母的二次伤害,健太身躯虽埋,灵魂却一再被他拉出来鞭尸。
告他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正义早已完成了使命,他也已经坐过牢,谁都拿他没有办法。
受害者们做错了什么,要忍受这十几年的折磨?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无耻的人反而能活得更加肆意。
案件过后,罪犯们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受伤的始终只有受害者。
即使把时间往回拨,跳回到案件刚发生时,现实也同样让人心凉——佐伯修一愿意当调查人员,起因就是他年轻时目睹了姐姐的死亡。
那年他过生日,姐姐出门给他买生日蛋糕,久久不回,修一和朋友出门寻姐姐,就发现了惨烈一幕。
三个高中生的临时起意,将他姐姐先奸后杀,抛尸荒野。
事发后,三个高中生火速被抓,没等修一一家人高兴,更多伤害已经袭来——家里女儿被害的消息被新闻刊登,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那三个犯罪者被移交法院,反而落得个清净,只剩突逢变故的修一一家,每日面对着无数记者,把他家和店铺都围得水泄不通。
犯罪者享受着未成年人保护法享受隐私优待,受害者一家却被当做新闻噱头大肆播出。
“为什么姐姐被杀了,却只有我们这么痛苦呢?
”
明明是犯罪者的错,最后承受一切伤害和目光的,却只有受害者。
这样的错乱现实,我们见过太多。
深挖犯罪者罪行背后的缘由,用情感渲染他们的老实、无辜、境遇悲惨,打码他们的姓名、样貌,模糊掉他们的个人特征。
与此相反,同样的报道发生在受害者身上却极尽详细,甚至到了十几年后还要喊话“寻找汤兰兰”。
那一刻,所有人都在狂欢着涌向受害者,用好奇和关怀包裹起恶意,跟风式地向他们叠加二次伤害。
风波过后,一片狼藉,无辜的人遍体鳞伤,邪恶的人安然无恙。
《恶党》里,儿子被活活打死的夫妇,姐姐被奸杀的男主,直到亲人去世后十几年,都还是沉浸在痛苦之中。
而同时——受害者的家属们走不出心理阴影,犯罪者的家属们也同样活得辛苦。
一人犯罪,全家受鄙夷,犯罪者进了监狱,家人们却要在外面一边赚钱赔偿,一边受着道德的谴责。
还有曾为恶人辩护的律师,看着自己辩护的犯人早早出狱,再次犯罪,悔恨不已。
恶党依然作恶,而好人却为恶党所做的恶折磨自己。
这又是什么道理?
我无法给出答案。
也许,这个世界的潜规则就是:好人永远比坏人难当。
但——这不代表着我们要唾弃良知,更不该被恶党之恶拉入深渊。
前路漫漫,每走一步都如锥心之痛。
可是人总要努力向前走,才有打破黑暗的希望,不是吗?
能不这么幼稚吗……
看了1、2、6集,太刻意了
剧情走向有点雷,存在用力过猛和刻意编排,勉勉强强看完,能看出根据大量真实案件改编,但多有不尽人意之处,刻画了恶,善在恶面前显得乏力又愚蠢,很难苟同本剧所展现的观点与看法。简而言之,乏善可陈。
道德只能用来束缚有道德的人。没有道德的人对道德无法感知,对他人的痛苦更是无法共情。
算是近期看过的日剧中剧情比较有吸引力的一部了,每集的案件都有不错的落脚点值得深挖细思,虽然题材不算新鲜但还蛮值得一看的。
制作蛮用心,不流于表面,也绝对致郁。受害方 只能 自己放过自己 吧...
整个剧挺压抑的,剧情虽然说没什么问题,但是总觉得还缺一点什么。隐约觉得曾经看过,和龙泽版的一样吗,这个版本似乎拍的好多了
想看濑濑老师跟哇嗷哇嗷签个10年约,这完成度也太高了。东出也是长成那一代顶梁柱了。
结尾还是很温暖了,几个加害者挑的还都蛮理想化的。这部东出昌大真的迷人,气质颓废又温柔,眼神忧郁。演这种被仇恨所苦的人没演成歇斯底里的疯子真是太好了。在楼顶和板谷由夏一起抽烟的场景又清冷又治愈。
性本恶啊……虽然结局还是给予了受害者希望……但是现实还是令人失望的
wow台也算是频出精品剧了,这部恶党虽说是关注加害者的犯罪剧,但是并不是很表面化的批判和洗白,而是更深刻的探讨了加害者和被害者的关系。加害者如何赎罪才值得被原谅?受害者该不该去宽恕?爱情线虽然狗血,但至少弥补一些看此剧时沉重抑郁的情绪。东出真是演技和颜值并存的演员,可惜啊在生活中道德上却是个渣男,所以只能说多关注作品吧!对明星本身就没必要太多的zqsg了。
尝试了两次,第一次看到第二集,第二次看到第五集,确实看不下去,剧情有点悬浮。。。
我不知道该怎样揭开各人的活法,但显然一双时刻噙泪的眼睛,“被委托”地看向作出的支线是毫无意义的。全假,濑濑敬久懦弱到了最后。
苦大仇深五六集,有了妹子忘了姐。
看不进吧。一桶冷鸡汤倒过来,又腥又尬,倒胃口。尤其男女感情线的刻画,完全不懂,工具人女主是男主通关(自我救赎)的奖励似的。至于什么加害者受害者的,看完后啥想法都没,只觉得男主丧得令人生厌。硬劝他向前看的也烦人。很反感“你必须要放下,这样对你最好”的氛围。
中规中矩吧,毕竟今日说法的真实案件和悬疑推理小说的抓马故事看多了,倒是山中崇演绎的gai溜子着实。。。戳中我啊。。。太他妈gai溜子了好喜欢啊!!!!
在B站看的話,記得關掉彈幕。有的人雖然看了劇,但他們不配看。
在经历了一些令人难过的事情的周末看完了这部压抑的剧,现在又突然发现2019年的上半年结束了…真是N重打击啊…
从头到尾在教育受害者家属放下仇恨向前看——不放下仇恨也可以向前看,向前看并不妨碍继续仇恨加害者。除了受害者本人,谁都没资格原谅加害人。坏人的心理大多数是不承认犯罪以说服自己不是坏人或者做坏事不差这一件反正做也做了。真的能被教育从良的人从一开始就不会蓄意加害别人。人之初性本自利。用孔子的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更何况通篇充斥着家庭阴影童年不幸都是母亲造成的这种舆论倾向。从《神之手》开始wowow就在为维稳添砖加瓦,真是恶臭
没有站在受害者家人一方的道德制高点上去批判很好。恶党也有各式各样坏透了的和想悔过可是所有人都不原谅他的无奈。话题沉重并不是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