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为了周渝民去看的片子,也诧异他会演这么一部风格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题材电视剧。
所谓的战争场面并不是主线,但是开头靠它赚足眼球不失为一步好棋。
这部片子的台版叫《回家》,英文名叫HOME,所以,我从一开始便知道真枪实弹的战争、不见硝烟的暗斗会一次次阻碍着主角回家,回家,才是贯穿始终的主旨。
当忘却了看帅哥的初衷,深入吸引后,才觉得不论是被批评的演员怎么台词说成这样还是转型不成功之类的吐槽,都无法磨灭这是部很有诚意的作品。
它叙事的视角至少我从来没见过,电视荧幕上只能看到共产党今天打死了多少日本鬼子,明天成功解放了哪片区域,歌功颂德,神勇无比。
而这次,尽管不一定是史实,但是我看到了更多能够振动人心的东西。
哪个士兵会想要一直打仗,哪个在异国作战的士兵会不想回家,在大陆作战的日本兵如此,派驻到台湾的大陆士兵亦如此,《彼岸1945》毫不避讳地展示了这些。
长这么大,被灌输那么多抗战知识,但是我从来没想过被日本侵占了50年的台湾那段时间是什么样子的,从来不知道他们在被接受的过度时期又经历了些什么,风雨飘零,百废待兴。
我看过很沉重的历史剧,以及即使穿插轻松但是我还是看得不轻松的历史剧,但是《彼岸1945》却并不走老路子,家庭的琐碎事,邻里的互助情,小地方的洋洋热情,即使世道大乱仍然有条不紊地要生活要工作,这些看在眼里都让我动容。
传统母亲的教养,儒家正统的兄友弟恭,可能在另一半的人眼里这是自然而然的,我竟然觉得很久违。
时间一晃跨到了新世纪,乱世情更长,往事尤唏嘘,只盼此后无灾无难,平安顺遂,不论是海的这头,还是海的那头。
第一次看到他,是在那部风靡万千少女的偶像剧《流星花园》,记得那是在2002年,那一年我初三。
我们一群女孩子在某个考试过后的周末,忙里偷闲的跑到其中一人的家里看租来的的VCD,看着剧中一个沉默却温暖的男孩子,缓缓的走过校园,扶起那只被同伴弄倒的垃圾桶,就那么一瞬间,很多人喜欢上了这个安静温柔的男生,剧中的他是花泽类,生活中的他就是周渝民,喜欢他的女孩们会亲昵称他为仔仔。
也许是在偶像剧这种类型剧集刚刚出现的关系,偶像剧中浪漫的爱情和帅气的男主人公,很自然地成为女孩们追逐的话题和幻想的王子,“花泽类”带给这个刚刚出道帅气中还带些羞涩的男生闪耀的明星光环,于是他的帅气的面容成为了被编剧和导演在其它偶像剧中描绘的重点,但是仅仅依靠外形上的优势,终究无法摆脱在消费过他的英俊帅气之后,一些人对他演技的诟病与嘲笑,有人说他只是绣花枕头,有人说他演戏时表情单调乏味,为了改变这些评价他不断地在尝试新的角色类型,尝试去拍电影,但却被人说是“票房毒药”…于是围绕他的开始是些花边新闻,和某位女星的绯闻,他每拍一部片子,这些东西就被拿出来炒一遍。
也许是他沉默的个性使然,几乎没看到过他刻意的说明,毕竟这是他自己的事,后来,现实中的他和女主角还是分开了,这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那是人家自己的事。
在工作方面,他还在这个圈子中坚持着想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不是只有外表的花瓶,如果你有留意过他出演的角色,就会发现他不断地在挑战自己的角色类型,突破自己的形象,记得是那部让大家对他演技肯定的是《痞子英雄》,在台湾电视剧的颁奖上,他的呼声很高,只是最后他并没有如大家期望的那样得奖,至于真正的原因我们无法知道,不过从得奖者也就是这部剧另一个男演员中获奖感言以及事后的许多说法中可以看到,仔仔的演技和努力是被观众和业界所肯定的。
也许之前是看太多的红色抗战剧,觉得许多剧集描写都毫无新意,所以并未对《彼岸1945》有太多期待,只是因为有他演,于是看看,没想到一看居然就被吸引住了。
被吸引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因为仔仔的演技果真又精进了,很多细节刻画的真实、细腻、却不显做作突兀;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部剧打破了以往只是以大陆的百姓,共产党军队视角来描绘战争和人性,而是以台湾的普通人,国民党军队在当时历史环境下的视角来描绘战争的残酷和以及在那种时代背景之下人性的美好、挣扎和无奈。
可以说,终于有些突破以往所谓正剧的框架了。
我不是一个爱追星的人,对仔仔的喜爱没有到狂热的地步(当然貌似对其他明星也没有到那种地步),我不过是一个默默关注他的消息,看他拍的剧,听他唱的歌,看着他在荧光屏上的成长也陪着我们这些人一同成长…关注、喜欢他,有十年了,我和当年一起看电视的小姐妹们都从十几岁的年纪到了二十几岁,可以说已经走在了奔三的路上,这些年有人谈了恋爱,有人分了手,有人结了婚,但是好像友情一直不曾离开过。
就像有些人,你也不知道在哪一个瞬间就注意到了,然后就一直关注着,他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看着他一路的成长,仿佛也在看着自己缓缓走过的青春岁月。
(ps:真的希望仔仔,周渝民能够越来越好,当然每一个支持和喜欢他的我们也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大家都加油吧。
嘻嘻)
从剧情转移到台湾开始的后面部分,就感觉好像没有资金拍不下去,硬生生挤出来的一样,不是前半部分的戏的扎底,这部戏不亏死,也会被观众骂死.
这部电视一定会勾起许多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的感怀。
比如我,当然我没有经历。
其实提及的也无非是那些敏感字眼,那个听爸爸讲了许多次的故事,也从小见证爷爷是怎样煎熬着并深受其害。
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发誓不加入XXX,在我甚至都无法完全明白那代表什么的时候。
那是第一次亲眼见到爷爷发病,看他跪地痛苦到连自己也不认识的时候,对身处的这片土地深深的厌恶和疲惫几乎让我窒息。
那时我不到十岁。
只懂得用这样的稚言作为对至亲的疼惜和对尊严的捍卫。
那个年代,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太多的人因为那一场残酷的战事回不了家。
爷爷唯一的哥哥便是这样的。
终于在上个世纪某次大动荡后,因为立场不同,他二人从此陌路,隔海相望。
而这一别,竟是永远。
在爷爷发病的那些年,我一次次走进精神病院,眼见爷爷和那些我曾不懂事讥笑过的人别无他样时,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大。
值得吗?
难道回家回到亲人身边不是最重要的吗?
妥协隐忍换来的除了至亲的离散更是遭遇多年的不公对待,剩下的还有什么呢?
爸爸说这不是他们的选择。
是时代。
时代。
所以伯爷选择留在那个孤独的小岛,所以爷爷选择将一封封跨海信件永远埋葬。
一直记得在爷爷去世前和他通过的最后一个电话,依然是满满的担忧和嘱咐:坚持把书法练下去,好好学习DXP理论和3个代表,满招损,谦受益。
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到。
只是常常祝福着,爷爷你们见面了吧?
终于你们都可以一起回家。
主题很好,切入点非常的新颖,不会再是那种共产党无敌的存在,兰博一条街的小学生日本兵。
日本兵在国产片中成了主角也算逆天了,创意和胆识是非常值得赞赏了,有求真精神,很感动,除了结尾有点凌乱,其他的都很不错,很入戏,但是有几个问题,周帅的声音感觉永远都是含在口里的感觉有点不舒服,你这样讲话除非和你睡在一起的应该没人听的到,结尾草率,死的太牵强,几个主角的死真是 俺不礼佛博 首先反派BOSS收到一个电报就当场和师长血拼,这聪明绝顶的脑子突然进水,强行互刚,完全没道理,共产党员还是牛逼,无敌的存在,他们是怎么从里面出来的,都有枪声了外面都没动静。
雪子的死,雪子也算成年人了,邀请去喝酒卖肉这事说是一起吃餐盘,崩及芭蕾,问问现在的小学生把。
大哥死了切喜了几次,心思缜密强夺人夫,机关也是算尽,最后忍辱负重,强行1换1也算功德圆满,按理说就收货战利品结束了把,早不自杀,强行结婚那天自杀,这哪是爱别人,强行给别人心里阴影嘛,费尽心思最后怎么会甘心自杀,蹦极芭蕾。
蒋文蒋母强行死,我是医生不杀人,最后逼急了还是杀人了,所以说主题都不要了,最后栾城一锅汤,没有参考价值了,本来挺伤心的,结尾强行边闹剧了。
各位仔爷的粉丝们,看到下文请不要打我...从F4年代开始,周瑜明在我心中就是一典型的“绣花枕头一包草”...可能是我有漫画先入为主的关系吧,无论是花泽类还是零,由他诠释起来,除了那张不笑时还算精致的五官以外,实在找不到什么让人称道的。
且,找女友还能找上大S这样的,可见其品味啊... ...(据说大S生活中比小S那个啥多了...)最最不能忍受的是他的台词功底,说实话,到现在仍然是,平卷舌不分,HF不分,这两天看他说日文之后,我由衷地发出感慨,仔仔你还是说日语吧!
-_-|||可是...可是,可是,昨天无意中看到彼岸的预告片,说实话,最初真的就是被“周瑜明出现在一部红色剧集中会有多雷人的表现”这一好奇心驱使的,没想到看完预告片之后,彻底震撼了!
那是一种80后偶像们绝少能表现出的真实感,那种发自内心的绝望和忧愁,似乎,只能在80年代剧集老一辈演员中找到的,竟然很自然地在他身上流露... (明道之前也和一谋女郎演过大上海的年代剧,和某勋站在一起时,让人觉得他们其实是在横店拍两部戏来着...)对我来说,简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虽然还是那张脸,但所传达的深度会一下子让人错觉这是另一个演员。
和王学圻站在一起时,虽不能说平分秋色,但至少我没感觉出任何的出位感。
尤记得周瑜明在一集快乐大本营中说过“没有人能小看你,除了你自己”我想说:仔爷,对不住,之前小看了你!
O(∩_∩)O哈哈
“ 愿以这个的故事, 献给我们的上一代, 那些在离乱岁月中,想回家的人; 留给我们的下一代, 那些在太平岁月中,肯惜福的人。
”一直没有耐心追剧,这部是个例外。
因为主演周渝民是我唯一一个关注这么多年的演员,之前拍摄的时候有看到一些片场的照片以及一些故事简介,感觉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故事,作为仔仔的脑残粉来说,也很高兴看到他这样的由偶像派向实力派的转变。
但是后来陆陆续续传来延迟播出的通知,心里就无限怅惘,想想也是,这么敏感的题材,广电肯定不会轻易就让播出的,于是就开始漫无天日的等待。
不过还好,最终终于播出了,虽然我不知道那几个明显的配音瑕疵是不是后来删改造成的。
不喜欢看20集以上的电视剧,一般都是看的短短的英剧或者日剧,以及各种电影,看过的少数的几部“国产巨制电视剧”也都是在家里的时候陪爸妈看的,所以想写一些对比性的东西显得有点底气不足,但是比起红色,GCD永远战胜GMD,民族大义放在第一位,主角都是一心为党为国,恨不得掏心掏肺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的很多国产电视剧,这样一个以小人物的回家之路作为切入点显得与众不同。
但是我很喜欢,因为说老实话,对于我这样没有那么多民族大义的人来说,家就是最重要的。
剧中裴叔叔说:“在战乱年代,能保得了一家老小,就已经属于不易”。
第一集苏大哥和苏二哥的那段兄弟情的戏十足地戳到了我的泪点,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对我超级好,我却一直给他添麻烦。
剧中苏大哥的死多少是因为苏医生的圣母情结,后来苏医生也一直很后悔,到12集为止,苏医生还不承认哥哥已经去世,也不敢告诉母亲和弟弟这个消息,他内心的隐忍和痛苦都在他微微皱起的眉间,看着他沉默而又眉头紧蹙的样子,我忽然想到一句话:“哦,我多么想用熨斗把你的眉头熨平!
”真的希望电视剧的最后,会狗血一会,苏大哥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被几位好心人救下来,那些电视剧里不都是这么写的吗?
这次也来一次狗血好不好后来的后来,苏医生终于回到了家,妈妈和弟弟的反应那一段又一次戳到了我的泪点,有点手忙脚乱的苏妈妈捋了捋自己的头发,时光流逝多少年,自己发间已经有了苍老的颜色,每次在梦里惊醒,害怕自己的儿子会出什么事情,现在儿子终于回来了,哆哆嗦嗦地望着他,说不出一句话来,杨贵媚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演员。
想起有一次回家,快到家的时候忽然下起大雨来,当时没有带伞,虽然只淋了几分钟的雨,但是衣服已经湿透了,开门的一瞬间,我妈直接愣了,然后跑过来取下我的行李,然后把我扔到浴室里冲热水澡,那感觉真的很幸福。
张副官说他这辈子有两次最幸福的时候,第一次是被冻僵的他被蒋师长捡到的时候,被扔到热水里泡澡。
蛮喜欢他的,个人觉得虽然蒋小姐眼里只有苏医生,但是兜兜转转最后,陪着她的可能是张副官(就在我写下这句话之后几十分钟,张副官就被枪杀了,哭死(>_<) )。
很期待后面的剧情,是一部很有份量的电视剧
这次的金钟奖,仔仔终于得奖了,其实早在《痞子英雄》的那一次,我就觉得他应该得,但是却没得到...不过该来的还是来了,真的恭喜他!
其实说真的,在《流星花园》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怎么迷他,只觉得,啊...是挺帅的...然后就没了,因为可能是他刚出道的时候,演技确实是比较稚嫩吧。
我觉得男人是越沉淀越有魅力的。
这就像一种名为气场的东西。
他虽然不说话,也可能话不多,但只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可以让人觉得这个人不简单,而且应是非常有阅历的人。
话又说回来,在今年的早些时候,仔仔拍的《忠烈杨家将》,虽然此片不是特别的卖座,但是奇怪的是仔仔在这里面让我印象很深刻,觉得这几乎颠覆了我对他以往斯文花美男的印象,当然这种改变其实很好,因为我很欣赏,也很喜欢。
是男人味更足了么...恩...应该是...《彼岸1945》我还没看,但是我很期待哟!
很久没有码字了,实在很是想念,想念文字从笔尖流畅出来的感觉,想念那种匪夷所思、蜚短流长。
乐嘉说,莫言是典型的红色性格的人,写作的很多人都是红色性格,因为心中的百般起伏、千般思虑从来不会对人说,只能依靠写作来寄托我们的情感,于是我们都被贴上了红色标签。
把自己归为写作者之列实在愧不敢当,无非是前段时间闯儿一直催我帮他写篇文章,盛情难却,想来确实好久没有写东西了,好久没有反观自己,舒缓一下心中的郁结。
我这么投入的生活、拼了命一样的往前冲,紧握住手里的所有,一刻也不敢放松,我一路追逐不想回头,偶尔停下来看看来时的路,哇,该怎么形容我的感受呢?
我走过许多地方的桥,喝过许多种类的酒,看过许多颜色的云,却不及遇见最好时候的人。
提起笔就想起了这个题目——彼岸是回不去的家乡,还记得电影《甜蜜蜜》里黎明对杨恭如说:“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没有人能够回到从前,所有的人都不能,所谓回到过去、回到从前无非是给自己找一个逃避的借口,你以为你能回去,你以为你还能回到以前的日子吗?
不可能了,真的不可能了。
小时候物理老师教我们:事物是运动发展的;长大后兔斯基教我们:人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前进;徐克在90年代就通过很多武侠片给我们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旦你踏入进来,你怎么退出;《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在遭受巨大心理创伤后企图通过复原找回原来的生活,可回去了早已物是人非,你不可能让时光倒流,所以如果想要通过逃避来找回原来的生活是注定不会成功的;桐华在《步步惊心》里借十三爷的口告诉我们:明年芳草绿,故人不同看!
有这么大的感慨要归功于这段时间一直在看的一部台湾和内地合拍的电视剧《彼岸1945》,早已经过了迷恋电视的年代了,由于已经是工作的人,对电视剧更是十分挑剔,本来就那么长,如果光是你你我我小情小爱还不够浪费时间的。
所以只会有选择的挑一些口碑好,又符合自己当下状态的治愈系剧集来看,和这部剧的相遇还真是戏剧一般。
由于网络的发达,已经很少像之前一样每天守着电视一集一集等着看了,还清楚记得上上周的周日,刚洗完澡身心疲惫的我打开电视,正好是浙江台(没有任何做广告的意思啊),又是一幕幕战士们在战场上战斗的场景。
近些年的抗战题材电视我早已厌倦,3年来更没有看过一部和抗战有关的连续剧,国共两党的纷争、抗日战斗的惨烈这类题材早已拍遍拍烂,那些天天弘扬着民族大义,捍卫着国家信仰的人日复一日地出现在各个频道,宣传他们的大爱、大义,却早已经让我们麻木。
现实社会好像从来不比那时好到哪去,身边到处是无病呻吟、叫苦连天的人们,只有冲击到内心最深处最柔软的一处时我们才会活过来。
《彼岸1945》就在此时出现在我面前,战场上的场面早已通过各种影视剧见怪不怪,本想赶快换台,谁知电视里忽然出现了一个高高瘦瘦的医生,说着日语,侧面照过去虽然蓬头垢面但依然俊朗无比,就因为这份俊俏多看了一眼,岂料越看越眼熟,怎么这么像周渝民啊,不对啊,这好像就是周渝民啊。
仔仔的戏我只在十年前看过《流星花园》,后来就基本不看充满梦幻的偶像剧了,听说后来他的《战神》和《痞子英雄》都还不错,但也一集都没看,印象中应该还演了几部电影,因为都不是我喜欢的题材也没有看。
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年前的偶像小生,虽然听说他之后的演技大有进步,但因为没有观赏到,所以对他演技的了解也只限于《流星花园》。
如今看到他如此生动地出现在抗战类型的片子里,深邃的眼神,浑厚的演技,怎么都不敢相信和演花泽类的是同一个人。
抱着这个怀疑我没有换台,竟然越看越觉得好看,尤其是扮演他哥哥苏太昌的演员李李仁一出现,我彻底被他们击节了。
李李仁也是台湾的演员,《意难忘》、《第八号当铺》都有过他的影子,他怎么会拥有这么精湛的演技,和仔仔的默契配合,在第一集就把我们带入了那个年代。
两个台湾偶像剧演员,演出两个参与战争的台湾兄弟这么亲切自然,水到渠成,没有一丝矫揉造作、生硬勉强,这种骨子里血脉相连的兄弟情可是连我们内地的很多优秀演员都很难塑造的。
原来祖国大地哪里都有很多好的演员,不同的是有的人放对了位置,可有的人一直在边缘徘徊,一个机遇改变一生的命运。
印象中的台湾总是那个纠缠不清的政治问题,对他们的历史从来一无所知,只有几年前的一部电影《海角七号》给了我们些许了解,原来台湾也是经历过那么多战争、那么多磨难的,那这些战争和磨难中的人呢?
他们又是怎么样生活的呢,一直没有人为我们解读,直到这部电视剧的出现才为我们打开了如此宏大的一页历史篇章。
原来他们也有那么多的故事,也有那么多的战乱和民不聊生,本剧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从一个小人物最简单的内心呼唤来反映一个大时代的全貌,人物的悲欢离合,历史的变幻莫测全在于此,他们每一个人都和最平凡的你我一样,也有身不由己,他们没有民族大义,没有为国为民,他们和我们每个人贴的那么近,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个身影。
想念台昌和台英两兄弟的每一次促膝长谈,不管是在战场上的互相扶持,还是在战后相见的心心相念,篝火旁,看着他们俩说着心里话,喜欢这样的节奏,台昌讲到战争给他带来的创伤,讲到每日每夜思念的雪子,心里一股暖流涌起,能够有个没日没夜思念着的人真是一种福气,这样漫长的日子就好过许多;想念蒋雯抛开世俗的观念,勇敢追寻真爱,一定要和台英在一起的决心,就像她的爸爸一样坚定,敢爱敢恨,那样的勇敢在一个女孩的一生之中只有一次,不过仅此一次也足够;想念蒋师长战场上的叱咤风云,对待妻女的百般柔情,蒋师长和其夫人的感情经过岁月洗礼,比年轻人的感情更加浑厚深沉,没有人知道年轻时的他们是怎么在一起的,只是无意间听师长跟小雯说:你妈妈那时说什么都要和我在一起,谁都劝不动……犹记得蒋夫人在梦里见到自己丈夫的那一幕,恰似少女般娇羞。
原本以为台英是瘦弱、不堪一击的,尤其是经过哥哥的失踪、母亲的逼婚、自己被陷害。
到底是我错了,经历过战斗洗礼的人坚强可见一斑,行医救人的信念依然坚定,站出来保护弟弟毅然勇敢,面对蒋雯的爱意并没有逃避,犹记得,消灭奸贼涂锐的那一枪:果敢、有力!
这才是真正的台英,隐忍的台英,坚强的台英。
剧情走到最后,片尾的旁白给了我们最深切的期望,看似脆弱的人们呢?
忽然想到之前和小宋谈心时她说过的一句话:“人们承受痛苦的能力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
”把片尾最后一段给予人们无限温暖的话粘贴过来,愿所有的苦难都随海风逝去,美好终将实现:这片海分隔了两岸半个多世纪海底埋葬了挚爱挚亲无声无息回家 人类心中最真情 最有力量的召唤是绝望中的希望是黑暗中那抹最绚烂的阳光再苦难的岁月再伤痛的战争都无法尘封苏台英的记忆因为回忆里有家有爱那是他活下去唯一的勇气难忘长兄如父的奉献难忘慈母泪光的面庞难忘亲人深深的眷恋更难忘挚爱的人她一颦一笑的模样这片海可以将尘封的记忆一一开启它也证明了温暖的生活依然存在因为家仍然在那里千百年来人类用牺牲 苦难 坚韧的努力 赢得了自由他们的英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信心让后人永远铭记回首完半个世纪前历经的风风雨雨苏台英有些恍惚这一切都真实的发生过吗?
如果没有那些战场经历的枪林弹雨生生死死那些回家路上的波折险阻 重重艰辛还有孤独 迷惘绝望 伤悲怎会清晰如昨日他无法想象如果没有那场战役人生是什么样兄弟三人还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他不用再看到母亲满是泪水的面庞雪子的生活也能一直平静安详苏台英无从选择毕竟他只是历史洪流中的一朵浪花至少 他还能活着从战场上回家而蒋雯 蒋雯苏台英依旧感激上苍让他生命里有了最绚烂的一抹阳光他们相遇 相识 相知 相许如一首首诗 如一幅幅画让那些苦难的记忆都随海风逝去吧命运 最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海 隔不断思念两岸 终有团圆的一天多少年过去 海峡 还是那湾海峡但一切 已不同从前苏台英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大陆他看到了那山 那水那么多亲切的面孔让他无法忘却 让他感怀神伤战火纷飞 骨肉离别不可磨灭的是对家的渴望让岁月荡涤屈辱 伤痛和苦难让亲情与温暖的血脉永远相连渴望 已不是梦想一个伟大的民族终将完整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看的第一部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时读小学的我在电视上零零散散的看着这个故事,觉得很好看,说不出好看在哪,反正就是好看,这导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一个意念,讲共产党的电视剧还不错哦!
这个意念一直影响着我,我每次被一些高唱凯歌格调的国产电视剧雷伤的时候,脑海中总是会浮现这个意念,其实还不错哦!
自我安慰的次数多了,安慰变成了自我催眠。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打开电视,随处可见红军,抗日,为革命牺牲,这些都还好,就当是宣传片嘛,可还有一些奇葩片,一直在意淫,在战争如何打击敌人,如何把侵略者耍得团团转,更有甚者搞出个什么功夫抗日,这在战争后期自娱自乐,振奋一下人心倒还可以,到了现在还在意淫就显得有些无法理解了。
不能忘记历史,可也要正视历史,战争是很残酷的,并不是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就不残酷了,做出了那么大的牺牲,不能只是想着歌颂,却忽略人性。
不管彼岸拍得怎么,起码立意端正了,这就是讲好一个故事的开端!
很久以前看的了
爱我吧!!!我决定为了你 看第一部抗日的片子了!!!= =
还行挺好的,男女主角演技都不错吧
真的很不错,之前不敢看是因为有人说剧情很虐.很多人觉得苏台英应该跟雪子,但是我觉得女主更阳光,能给苏台英带来快乐,也能反应那个时代背景下海峡两岸的情感,周先生虽然在痞子英雄中错失金钟奖,但是苏医生的塑造还是很成功的,希望能看到周先生在大屏幕上得奖。
看的内地版。没啥好评论的。剪得那叫一个七零八碎,少了两集和一些片段,掩盖丧心病狂了已经,其实我们没那么玻璃心。很隐晦的描述了台湾戒严时期的白色恐怖。最后为什么要搞个船难不明白。张钧甯真漂亮。
還是覺得編劇的思路有問題.三星就是給仔仔的.
周渝民的声音太糟心了。。。。。。。。
台巴子们总有本事把一部正常的电视剧搞出偶像剧的味儿,本来是想围观某仔转型,结果意外发现呆湾也是有美人的,张钧甯虽然长得不错绝佳,不过配搭就是我喜欢的款~
看的台版33集 这是第一次看闽南语剧 - 剧情最多4星 这样的背景下 剧情略显平淡 有些地方略粗糙。编剧在最后几集下重笔把能够狗带的都狗带了 这路子也是可以。即使这样 还是哭了 自己也是可以...- 不想拉分 所以颜值加1星 - 台杰真爱是阿亮 - 最喜欢的台词是“再也不走了”......
配音太出戏了 弃剧
除了吐血的多角恋不可忍外....
两星加(烂尾)
节奏实在太慢,一点点事情居然讲了34集~如果不是为了想知道雪子的结局,我早就叉掉了。说实话,真心不喜欢苏台英,雪子喜欢他真是不值得。。
演的应该很辛苦了。仔仔表情的问题从这部戏开始出现。
人是真的帅 剧情是真的无聊
作为反应时代的剧,男主似乎影响力大了些。时代反而成了男女主角恋情的铺垫显得虚假了
五分给周渝民,就是演得好
男主从头到尾哭丧个脸,几乎没笑过,剧情从苏医生回台湾后变得越来越狗血,最后一集还得搞出个沉船来,真的无语,这哪是战争片,这就是狗血琼瑶剧……
前几集真的很偶像剧
大江大海大离乱 活着 能够回家 这样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