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德古拉

Dracula,德古拉传奇

主演:克莱斯·邦,约翰·赫夫南,多莉·韦尔斯,乔安娜·斯坎伦,马克·加蒂斯,莫菲德·克拉克,萨沙·达万,乔纳森·阿里斯,内森·斯图尔特-贾瑞特,琳赛·马歇尔,查内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德古拉》剧照

德古拉 剧照 NO.1德古拉 剧照 NO.2德古拉 剧照 NO.3德古拉 剧照 NO.4德古拉 剧照 NO.5德古拉 剧照 NO.6德古拉 剧照 NO.13德古拉 剧照 NO.14德古拉 剧照 NO.15德古拉 剧照 NO.16德古拉 剧照 NO.17德古拉 剧照 NO.18德古拉 剧照 NO.19德古拉 剧照 NO.20

《德古拉》剧情介绍

德古拉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部高关注度新剧灵感来自布拉姆·斯托克的经典同名小说,聚焦“让邪恶变得性感的吸血鬼”德古拉,讲述1897年的吸血鬼之乡Transylvania,吸血伯爵德古拉准备对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下手。Gatiss和Moffat称德古拉是“属于邪恶的自己的英雄”。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姐妹流沙风云九州3第三只眼2魔游纪3:天都暗潮13朵玫瑰烂漫绿色星球瘦长鬼影急速杀机爷们儿破晓时分入主客房拯救大明星翠丝后遗症你的伤心理师都知道惊心食人族3永远的妮娜撩动心弦醉·生梦死有处为家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一秒变总统第一季杂种狗金婚城市猎人向阳素描·甜蜜蜂窝狂蟒之灾起底组

《德古拉》长篇影评

 1 ) 猛火里,亦能沉睡

01最深情的嗜血者2020年的第一天,他终于来了。

德古拉,叫出这个名字,如舌尖蘸血。

自从小说家布拉姆·斯托克,将德古拉塑造为经典的吸血鬼,他的布兰城堡也弥漫了血的陈腐。

在BBC开年大剧里,52岁的丹麦演员克拉斯·邦复活了德古拉。

演员不年轻,却带来最绝色的吸引。

一改吸血鬼扭曲而丑陋、多情油腻的形象,德古拉有着性感的声线、迷人的狡黠,和冷漠的杀意,他没有真爱,没有仇恨,只有杀戮。

他是吸血鬼里最挑剔的谦谦绅士。

是绅士亦是嗜血者他是矛盾的综合体,踩在正邪的交点。

他能带来最深情的,情人般的温柔缱绻,让人痴狂迷醉。

他能引起最真实的,爱与情欲的冲动,仰慕者有男有女。

他也能夺去血肉和灵魂,让人在美梦中沉睡,成为永生的奴隶。

他是忧郁的,也是幽默的。

他是腐朽的,也是性感的。

他无所不为,又无可作为。

他是怯弱的杀手,又是深情的嗜血者。

他足够自恋。

沉醉年轻的肉体。

他拒绝面对真相,也拒绝他人知晓。

打碎镜子,停止痛苦。

上帝是他人的面纱,我的眼中毫无迷茫。

赐予你一桩美梦,让你从红颜变为白发。

成就他的永生。

他足够禁欲。

鉴赏与品味鲜血,找寻世上极品美味。

举手投足,是冷漠又有挑逗性的暧昧,他拒绝爱上任何人,心存执着的杀戮。

不论他有多无情,总有倾慕者如影随形,视死如归,投向他的怀抱。

面对猎物,从不心慈手软。

他足够邪恶。

不分善恶,不论男女,连婴儿也不放过。

只要对他有益,千方百计也要得到。

他说:血,是众生。

是绝色的伤口,是盛放的年华,是忽明忽暗的笑脸,是晦暗黑夜的美梦。

然而饮尽众生的血,精挑细选的“新娘”的血液流淌在他身体时,他却对自己的弱点一无所知。

02活得太久,会不会寂寞而死?

笑得,像个天真的孩子。

人只活一世,德古拉活了五百年。

五百年朝朝夕夕,他已经看厌暮霭和黑夜。

漫漫长夜,德古拉是不是也曾希望,无需一人度过。

生不能生,死也不能死,做鬼,是不是比做人更难?

生与死,是个永恒的话题。

阐述德古拉对生的执着容易,想要讲清楚死亡的意义,有一点偷懒或者走错方向,都会立马扑街。

唯有鲜血才能将他唤醒。

这就解释了为何短短三集,高开低走,为何人人都对结局不满意。

纷纷吐槽这是应付拖稿的草草之作。

说到底,便是对德古拉的死不释怀。

死得太粗糙,太没有逻辑。

断崖式的结局,毫无可信感。

连最后那如开悟一般的裸露画面,竟然被不少狂热的粉丝嫌弃多余。

应该是编剧们始料未及的。

德古拉如此执着于生,为何如此轻易接受死亡?

500年的人生经历在那,为何听了三言两语就马上开悟?

到底德古拉的结局应该是怎样,让人不至于感到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

我们先看看真正的德古拉吧。

03 德古拉的家仇国恨都说小说来源于现实。

德古拉的故事原型,来自于一位穿刺大王。

他便是中世纪时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

在罗马尼亚语中,德古拉,则被尊为龙之子。

在1456年至1462年间,德国拉登上王位,统治罗马尼亚地区。

前有父兄之死,后有家国遭难。

为了一雪前耻,德古拉曾在自己城堡前,将敌国几万战俘,插在削尖的长矛上,任其腐烂。

自此以来,他被敌国视为邪恶的吸血鬼,不敢再轻易进攻。

德古拉为无辜枉死的家人报了仇,也为自己赢得了民族英雄的美名。

德古拉的古堡恐怖的刑罚。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德古拉仍旧沉迷这血腥的刑罚。

如屡试不爽的穿刺之刑,烈火之刑。

最后遭到人民反抗,被幽禁余生。

被囚禁的他,还想再度掌权,被人暗暗结束了性命。

一朝英雄,一朝囚徒。

这样的人生经历,不可谓不壮烈。

德古拉最后的死,也是不自主。

他并不想死,更不会自杀而亡。

如果给统治者德古拉机会,他何曾不想重掌天下呢?

如果吸血鬼德古拉知道自己毫无缺点,为何不更无忌惮,对上帝毫无畏惧呢?

其实在这里结束,就够了。

我忘了,德古拉一定会死。

既然一定要死,那还是寂寞死吧,更有尊严。

或者他走向最恐惧的烈火,一点点感受身体每处被焚烧带来的痛苦,放弃一身矜贵的皮囊,猛火里,亦能睡着。

 2 ) 这是讨论人性的电影

德古拉唯一惧怕的其实是死亡!

他不了解自己,所以在第一集中他在丧尸身上做了很多实验,想知道自己能力的极限在哪里。

这和范海辛的目的是一样的,她对德古拉的出现很是兴奋

她想研究德古拉、想更加了解他,而杀他并不是目的!

所以德古拉才会把血给范海辛喝,目的是把资料给她,让她来一起研究!

第二集的开头似乎范海辛和德古拉有一场比赛:

这场比赛比的其实是谁能发现德古拉身上的秘密!

当然这场比赛最后是范海辛赢了,她发现了德古拉身上最大的秘密:他惧怕死亡!

又因为德古拉在吸血之后就会拥有这个人的记忆,所以他才会惧怕别人相信的那些能够限制德古拉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用,这一切都是德古拉的信念而已)。

他害怕的是死亡!

范海辛赢了,是她先找到了德古拉的终极秘密!

最后是德古拉的自杀。

德古拉的自杀证明了他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猛兽、一个动物,因为人和动物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死亡,而动物只能凭借本能畏惧死亡、逃避死亡!

人性、人的本性并不是善或者恶,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自由意志、人可以选择,而人最大的自由、最大的选择就是他能够选择死亡!

生,不是我选择的,是被决定的!

但是死,是我可以选择的。

所以当你能直面死亡的时候,你就成为了一个自由人!

范海辛是!

德古拉也是!

 3 ) 吸血鬼不是从2020年开始变gay的

被伯爵德古拉邀请,外表青涩漂亮的年轻男人乔纳森深入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的古堡后,历经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生死冒险。

逃亡后,苏醒在一家修道院里,乔纳森被修女提问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你是否和德古拉伯爵发生了性关系?

©️《德古拉》不愧是腐国出品,也不愧是《神探夏洛克》团队,一句话形容,BBC的最新剧版《德古拉》非常基。

伯爵嘴里一口一个“新娘”喊着,城堡里虽囚禁但好生伺候着,最后咬了他之后对他讲:“留下来,留下来!

你可以成为我最美的新娘!

©️《德古拉》伯爵德古拉和乔纳森间确实有着一种非常独特的关系,不管是1897年的原著,还是2020年的新版改编,不是摆在台面赤裸裸的,而是隐晦又撩人的。

据说《德古拉》在英国播出后,已经有观众在推特表示不满,说把德古拉拍成了同/双性恋不能接受,嚷着要退会员,引得编剧莫法特专门出来辟谣:“不是的,不是的,不是同性恋。

”可不是没必要,没必要,德古拉和他所代表的吸血鬼形象,不是从2020年开始变gay的,可能从他们出现开始,就已经有了LGBTQ隐喻。

01得从布莱姆·斯托克写《德古拉》(Dracula)说起。

都知道,1897年的原著小说《德古拉》异常经典,从茂瑙的[诺斯费拉图](1922)到布朗宁的[德古拉](1931),再到科波拉的[惊情四百年](1992),被拍了好多个版本,各个经典而名留影迷。

德古拉的名字,几乎成为吸血鬼的代名词。

而吸血鬼题材的LGBTQ隐喻,也可以追溯到斯托克的《德古拉》,甚至更早。

律师乔纳森来到伯爵位于特兰西瓦尼亚的城堡,本是受邀来处理伯爵房产的,但他很快发现自己遭受了软禁,而且在古堡中发现越来越多不对劲的事情。

后来,德古拉来到伦敦,爬上了乔纳森未婚妻米娜的窗,在他征服伦敦乃至整个世界的愿望实现前,被吸血鬼猎人范海辛和一众人阻止,化为了尘烟。

©️《德古拉》据斯托克自述,《德古拉》的灵感来自于他的一个梦境,梦中有个年轻男人被一群妖异美女包围诱惑,而旁边一个年老诡异的异国男性贵族突然喊道:“这个男人是我的!

”这段已经相当明显的男男情节,被斯托克完整写进了《德古拉》中。

当乔纳森被软禁在古堡中时,曾在夜间被几个女吸血鬼差点偷吻(偷咬),伯爵出现得异常及时又恼火,“穷凶极恶,脸色铁青,眼里闪着炽热的光”,声音低沉道:“你们怎么敢来动他,就你们?

回去,我警告你们!

这个人是我的!

”女人呛到:“你自己从没有爱过!

”伯爵答:“是的,我也可以爱。

©️[惊情四百年]还有一些隐秘而不能深思的调情情节,比如乔纳森被伯爵带到床上、被脱掉衣服之类的,还有这段当乔纳森刮胡子时刮伤自己流出血时,伯爵的反应:伯爵作为热爱血液的吸血鬼,没有直接扑上去,而是最先“魔鬼般的怒火从双眼燃烧起来,接着猛地用双手掐住了我的脖子。

”接着冷静下来,“小心一点。

”他说,“你是怎么割到自己的?

你还认为我更危险呢。

©️[惊情四百年]关于作者斯托克自己的性向,也是另一个常常被人猜测讨论的焦点。

普遍认为,斯托克的同性/双性倾向和著名的同志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有些许联系,至少斯托克对王尔德是极为推崇的,评论家Talia Schaffer就曾写道:在王尔德(因鸡奸罪)受审期间,《德古拉》探索了斯托克作为一个未公开的同性恋者的恐惧和焦虑,小说这种独特的恐怖基调源于斯托克在同性恋历史上这一独特时刻的情感。

咬上对方脖颈、牙尖插入血管,生来一种伴随着暴虐和危险的快感,吸血鬼这种存在和他们通过血液吸食转化的方式,本身就充满了某种情欲的含义。

对于被视作异端甚至还在遭受重刑的维多利亚时代来说,吸血鬼这种邪恶的魔鬼形象,也能成为隐晦表现同性之爱的绝佳魅影。

©️[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1979比如比《德古拉》更早的,约翰·波利多里的《吸血鬼》(The Vampyre,1819),就被认为是在隐晦书写大诗人拜伦和波利多里自己的暧昧关系。

著名的女吸血鬼小说《卡蜜拉》(Carmilla,1872),说名叫卡蜜拉的女吸血鬼借由马车事故借住在一户贵族家里,然后在夜间将阴影和獠牙伸到贵族少女的床上。

《卡蜜拉》的吸血场景描画极为缠绵,两个女人的关系也黏糊暧昧,被公认是一本著名的蕾丝边小说。

02比起维多利亚时代吸血鬼小说中的同性潜台词,后来改编的电影中对此表达就更为隐晦,甚至很多就直接删除了。

1931年托德·布朗宁的[德古拉],制片人对初始剧本中的一些同性向内容感到非常不舒服,原始剧本因此被删得面目全非。

“德古拉只能去找女人而不是男人!

”他在最后确定的剧本复印件上这样怒咻咻写道。

©️[德古拉]1931丹麦导演德莱叶1932年的电影[吸血鬼]有一部分改编了《卡蜜拉》,但删除了全部有关女同性恋性行为的内容。

1934年,臭名昭著的《海斯法典》颁布,此后把持美国电影行业近30年之久。

性诱惑、裸体、猥亵、甚至连激情的亲吻拥抱,都被一刀切,锁进了所谓“公共价值”的大门里。

连一对夫妻都不能在电影中光明正大同床的时代,电影中的同性爱更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幽灵和隐形人,只能以隐秘的面目和方式悄然登场。

吸血鬼题材便恰到好处。

1936年的[德古拉的女儿],德古拉的女儿成为一头“怪物”,她到伦敦寻找猎物,对象都是年轻女孩。

有一场在画室中的戏,女吸血鬼以作模特之名带一个女孩进画室,逐渐靠近她、勾引她、扑向她,对同性身体和血液的垂涎,成了赤裸裸的性暗示。

©️[德古拉的女儿]评论家Steve Simels评论这个场景便说:“挑逗桥段太火辣辣了,让人无法想象它是如何通过30年代好莱坞审查的”。

再往后,到了60年代,有了第一部公开的女同吸血鬼电影[血与玫瑰],改编自《卡蜜拉》。

这是部意大利电影,因为对里面的同性含义终于不再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在美国因此发行大受影响,但也不能影响它成为最伟大的吸血鬼电影之一。

©️[血与玫瑰]小说家安妮·赖斯后来从电影[德古拉的女儿]中获得灵感,她虚构的故事又在80和90年代吸引了一大批主流读者和观众。

这就是她的以《夜访吸血鬼》为代表的“吸血鬼编年史”系列。

[夜访吸血鬼](1994)电影流传甚广而影响深远,不仅在当时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甚至还形成了某种时代骚动。

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两大帅哥在银幕联袂出演着实养眼,虽然电影中削弱了很多同性元素,但仍不用怀疑,他们之间是爱情。

©️[夜访吸血鬼]原著小说里,两人相遇在旧金山的男同性恋社区,一个将另一个吸血转化为吸血鬼的过程,本身就是性行为的隐喻,原著里不止一次描写过接近于高潮的感受。

电影里的这一段也很有些韵味:两人透过薄如纱的床帐彼此深深注视,一个优雅而温柔地亲吻上另一个的脖颈,咬上去血液流出,身下的人全身颤抖,似乎进入某种激情狂喜般的高潮。

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编年史”系列风格类似,大体都是这类浸润着大量同性暧昧情感的吸血鬼故事。

©️[夜访吸血鬼]另一层面上,[夜访吸血鬼]诞生的时代也注定了它的另一层意义。

有人说,它是“艾滋病最新近在艺术领域产生的反响”。

“红死病已经在这个国家肆虐很久了,没有哪一种瘟疫能像这种疾病这样致命和骇人听闻,鲜血就是这种疾病的化身和印记。

”爱伦·坡曾在1845年的恐怖短篇小说《红死病的假面具》里这样写道,但没有人想象得到,20世纪80年代,一种血液病的袭来,让人离小说中的境地和恐慌如此之近。

80年代,性解放的废墟之上,名为艾滋病的幽灵飘然而至,此刻人们对血液污染的恐惧达到了高潮。

而停滞了有些许年头的吸血鬼题材,又意外地借此危机重新焕发出了新的主题和活力。

从报刊、小说,到电影、百老汇戏剧,把血液病和它的转化、传染塑造成类似恐怖电影情节的故事无处不在,同性恋和吸血鬼的形象在80年代真正重叠起来。

在当时喜剧节目《周六夜现场》的一出滑稽短剧中,詹姆斯·伍兹曾扮演一个对艾滋病高度警惕的吸血鬼,就闹出了笑话。

这个吸血鬼花了整晚时间来检验被吸血人的血液问题,结果在他还没来得及喝到血,太阳升起,他就消逝了。

在日本,德古拉的形象甚至成为了“禁艾”宣传大使,“甚至连我都害怕艾滋病”,海报上的德古拉伯爵面对观众,一脸劝诫。

©️“禁艾”宣传大使查尔斯·布朗的喜剧《女同性恋吸血鬼的罪恶之地》是80年代百老汇最轰动的话剧之一,在格林威治村上演了数年之久。

整个80和90年代,吸血鬼小说都是当时最畅销的题材之一,在书店拥有独立的书架。

吸血鬼,既成为一种邪恶的、摄取鲜血的幽灵与灾难的象征,人们内心恐惧的外化,同时又成为对死亡的一种终极超越的象征。

自那之后,[千年血后]、[捉鬼小灵精]、[天师斗僵尸]、《真爱如血》等无数吸血鬼题材中,同性爱色彩或隐或明地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一部分。

©️[千年血后]说到这里,继伯爵喊出“这个男人是我的”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

BBC的剧版《德古拉》即使真的把伯爵塑造成了同/双性恋,也算不得什么颠覆,我反而觉得现在的版本都过于保守了些。

古堡阴森,灯光晦暗,男人神秘,这个气氛更合适真的干点什么的。

-作者/卷卷毛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pocier)】

 4 ) 生与死的哥特式深究——《德古拉》

生与死的哥特式深究——《德古拉》

今天聊聊英剧《德古拉》。

片名Dracula (2020),别名德古拉传奇。

2020年新年伊始,BBC携手Netflix推出了以著名吸血鬼德古拉为原型的三集迷你剧。

从1月1日开始,连续三天放出全部三集《德古拉》。

作为开年大戏,《德古拉》改编自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的同名小说,由《神探夏洛克》原班人马制作,一共3集,每集90分钟。

相信看到《神探夏洛克》字样就能勾起很多人的兴趣了吧,这个将福尔摩斯拖进21世纪的团队这次同样对更加古老的德古拉采取同样策略,将故事背景安排到近现代社会。

故事从1897年维多利亚时代开始,德古拉伯爵起源于罗马尼亚中西部的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他并不掩饰自己对鲜血的渴望。

他想尽办法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长期的人口失踪也为自己引来了敌人。

《德古拉》三集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叙事方式,看三集就如同看了三部不同的类型电影。

第一集是一部恐怖惊悚电影,通过律师乔纳森·哈克的叙述引出德古拉。

在阴暗潮湿,充满哥特风的古堡中,德古拉静静地等待猎物们送货上门。

同时登场的还有修女版的阿加莎·范·海辛。

同样是虚构出的人物,范·海辛是德古拉的宿敌,以捕杀吸血鬼为职业,这次范·海辛以全新面貌登场,试图在教会的庇护下阻止德古拉。

乔纳森·哈克是第一集当之无愧的主角,这一集故事就是以他的视角展开。

哈克在德古拉古堡中的探险经历,就像带着观众们的眼睛在古堡中游历一般,德古拉的神秘面纱被一点点揭开。

第二集则回到剧组的推理拿手好戏上,这集发生在茫茫大海之上,就像一部密室连环杀人案件。

德古拉登上了一艘开往英国的客船,想要一睹最为聪明和虚伪的人类,尝尝味道。

观众们在上帝视角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案发过程,但如果将自己带入船上角色,就会发觉无比的无助和恐惧。

这时候推理就发挥出它的魅力了,除去不可能之外留下的,不管多么不合理,那就是真相。

这也就解释了修女阿加莎·范·海辛的名字之中为什么会带上阿加莎了。

范·海辛化身阿婆,要用推理的力量揭穿并打败德古拉。

第三集终于讲故事放到现代社会,时间一下子推到123年之后的2020年。

在海底沉寂一个多世纪的德古拉终于醒来,如愿以偿地踏上英国土地。

第三集一扫前两集的阴郁哥特气质,在嘈杂浮躁的现代社会中,德古拉也开始思考死亡对自己的意义。

很多人批评第三集的制作水准断崖式下跌,一群要死不活的人物角色纷纷化身哲学家,开始大篇幅无意义的说教。

其实只要理解永生和死亡这对相互矛盾又能相互转化的事物,就能理解德古拉、范·海辛。

《神探夏洛克》原班人马创作的《德古拉》并没有采取同样的轻喜剧老少咸宜风格,而是拍摄了一部完全不同风格的血腥恐怖故事。

如果观众会对尸体、苍鹰、蝙蝠感到不适,那尽量还是别看《德古拉》,第一集的程度就会让很多观众感到超乎想象。

好在后两集风格渐渐转变,从注重形转向注重内。

前两集主要于外在,最后一集注重于内核。

整个三集故事都在阐述对死亡的理解。

德古拉花几个世纪的时间参透生死,范·海辛族人则花了数代人的时间感悟生死。

死亡是“唯一没有被人踏足的纯净雪地”,死亡也是唯一人人平等的机会。

永生剥夺了生物享有的权力,人人期待的永生只是可以保持年轻美貌外表的永生,如果永生是拖着残破不堪的躯壳,需要感知忍受无尽的痛苦,相信没有人希望得到这样的永生。

看过前两集的形,再看第三集而上,不妨好好思考一下永生与死亡。

德古拉并不是唯一掌握永生的邪物,他只是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没有很快地将身体消耗在纵欲途中。

还有很多邪物受到永生困扰,只能体验无尽的痛苦。

德古拉为了尽可能保持永生,给自己定下了很多规矩,比如恐惧十字架、害怕阳光、不能进入未邀请空间等,这些规则都是他为了克制欲望而定下的规则,到底对不对,只有检验了才知道。

可见永生并不是恩赐,而是一种痛苦。

《德古拉》用四个多小时的时间探讨永生和死亡的意义,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将这些看似形而上的东西表述出来。

永生是无尽的诅咒,死亡是平等的恩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5 ) 血腥Coupling

两个聪明自大的傲娇男女的爱情喜剧,表面强大毒舌实则内心怂的一b,跌跌撞撞的对彼此各种逞强试探,全是前戏调情,英式爱情喜剧的基本套路,这个魔法特玩的最溜了,参考他当年的神剧 coupling。

特别喜欢这次的Agatha Van Helsing ,又是一个 brain is the new sexy的代表,大胆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的lab girl 精神太妙了,一个勇敢闪耀的自大狂(褒义)。

第三集很遗憾,如果那几个小年轻的部分写的不那么垃圾,或者干脆只让伯爵和博士演一整集血腥coupling,imdb上的分数真的不至于现在这么难看,还好结尾挽回了一些,但是感觉有一种给二位的感情草草了结的敷衍感,可惜了铺垫了两集精彩的foreplay。

btw:丹麦人演恶魔级别大变态+恋人是英国人,这已经是固定搭配了吗?

Hannibal& Will,Dracula& Van Helsing

 6 ) 我爱德古拉!

德古拉三集全部看完!

我永远喜欢吸血鬼题材!

——剧透预警!!

—— 之前大家都说第三集不好看,虎头蛇尾,看完发现不是这个样子啊,整个故事很有意思,完成度也很高,阳光和恐惧这个最重要的线索贯穿全片,德古拉和阿加莎的斗智斗勇也贯穿全片。

第一集中德古拉对阳光的迷恋和渴望就表露无遗了,最后一集结尾他也终于拥抱了阳光,坦然赴死,一举拿下(人)鬼生中最渴望和最恐惧的东西,可以讲死而无憾了。

而那个热衷研究怪奇事物的修女也最终解开了心中的疑惑,这不是he什么是he啊!

这个结局我个人很满意嘿嘿😁 德古拉的人物塑造蛮成功。

最惊喜的是范海辛,万万没想到范海辛这个吸血鬼猎人变成了一个研究狂人,而且是一个有力,聪慧的修女😂相当喜欢这个改编!

最重要的是,德古拉和阿加莎这个相爱相杀的cp真的太好吃了!!!

可以讲是2020开年影视剧cp了~ 可能是20年代片子的特质?

这个剧里很多地方没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或者说是固定无趣的桥段,很自由。

非常符合本人胃口😎

 7 ) 有天才的人赶due也会坏掉的

ep01把恐怖氛围铺陈得太出色,简直可以déjà vu到老好莱坞或者Hammer出品的classic horror!

城堡不愧是500天工时出来的作品,小细节丰富得人快犯心脏病。

按时间线拍摄的同时, 置景部门居然也在同步做旧,BBC+Netflix果真是财大气粗 (人傻钱多)。

全蜡烛光给镜头语言带来太奢侈的“vibrant quality”,画面调度美得人餍足叹息,夕死可矣。

更何况虽然一集90分钟似乎时间充裕,把故事不急不忙讲得好还是需要功力,ep01的导演实在个好导演。

Jonathan和Dracula两个主要角色塑造得太好,Claes Bang那散发黑洞般致命引力的“dark suave byronic look”让我觉得斗篷底下死,做鬼也风流——让我们感谢Gatiss,找男人这事儿还是得看男人。

最后我想八卦一个问题,特效部门对那只狼的设计,是在致敬柯南伯格的《变蝇人》吗?

ep02相对来说恐怖感较弱,好像执笔的人从Lovecraft+Poe变成Christie+Doyle似的。

确实上一集也有解迷推理的元素,但这集推理和恐怖的失衡让人不得不遐思:这究竟是Dracula还是《Sherlock》的特别集?

可话说回来,虽然恐怖感逊色,ep02于其他方面倒很有可观处。

剧本实在是很不错,大大小小的角色没有一个是只为推动剧情而生的鸡肋,每个人都有丰满而细腻的人物动线,这样的“interrelated organic web”才对得起编剧二字 (没有拉踩我国影视编剧的意思): 一场戏就让人对十八岁得到礼物而失去母亲的女大公难以忘怀,三五场戏就四两拨千斤勾画出Piotr/Marius那蕴含自我发现与救赎的成长之路,你Moffat大爷还是你大爷!

这集经得起人津津乐道的oneliners也不少:“你既然爱人,为什么要杀人?

”的终极提问对不正经又极正经的“那你为什么摘花?

”,似乎可以从中引申出Dracula这一角色长盛不衰的终极秘密:一个杀人喝血的绝对“他者”,折射出的却是“我者”身上的、“我者”未曾思考过的压抑、黑暗和不堪。

偏偏这黑暗不堪有一副随意自然而极诱惑的、鸦片般迷人的表象,好像麻醉后的刮骨疗毒,让人可以自我劝慰我们看这戏不是只追求爽和high,我们是有思想的文化人。

Dracula提供的也确实是高级快感,是可咀嚼可回味的非人工糖精 (没有拉踩超英电影的意思)。

Again,第二集的导演也该给朵小红花,他绝对忠实践行了“devil is in the details”的真理:伯爵在桌下摩挲男孩的大腿,弄得对方呼吸困难小鹿乱颤,这边摸人家腿的衣冠禽兽还一副正经的样子,只有眉峰一挑,亮出底下一点幽暗的微光… 导演辛苦你了导演,这拍摄的时候找光还是找角度都怪不好找的,但你找得太出色了。

哦,还有犯血瘾的伯爵坐在满屋人里,盯着脆弱的皮肤下一根根血管,手指敲着桌子看似悠闲,却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直到和人类的心跳同频… 啊,看人家这细节抓的!

夕死可矣!

至于ep03,是吧… 是吧!

我倒是可以想象Moffat这歪剧本是想表达些个啥,无非是想在前两集充分塑造了“他者”的“非我”之后,在第三集把神从云端拉下来,把魔鬼从地狱拉上来,给强大“他者”一个显示出脆弱“我者”内核的空间 (…不怕死的女网红是500年来头一个让哥们儿这样心动的啦,怕阳光怕十字架主要还是心理问题在作祟啦)。

无非是想用21世纪的舞台粘合观众和角色,用一个个我们这时代司空见惯的人物和道具 (…比如那个女网红,比如Tinder其实是饿了么) 将“他者”拉向“我者”,通过更强烈的自我认同感让观众通过他者内观自我。

无非是想让之间横亘天壤之别的Dracula和Van Helsing互相靠近,通过正反两个角色的结合 (…literally) 来结合人性中光明和黑暗,强大与脆弱的部分。

想法自然不错,但完成度属实不高,用句我们一般用来评价中国式父母的话,“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他方式错了”!

对比前两集的沧海巫山,ep03多少有点难为水和不是云,观众朋友要是想安慰自己,或许只能灵活运用那句叫多少中国孩子不爽的“毕竟他是你xx啊”,我们也只能心中默念“毕竟前两集看都看了,毕竟前两集整挺好”,或者我们也可以肤浅一点,“毕竟Claes Bang穿西装挺帅的🤪”…我还得跟同志们报告,发生了特神奇一事儿是什么呢,我是赶due的时候在YouTube上刷到的预告片,哎呀,当时就心痒痒想看得很呐!

但我抑制住我这个冲动了,成年人就该学会延长满足。

结果吧,整整一周的writer's block,论文是怎么憋也憋不出来啊。

眼瞅着离due date就剩三天了,论文的案头工作已经从唯物主义的翻考纲查文献进展到唯心主义的没思路出去走走/没思路吃个甜点/没思路睡它一觉了。

我跟我母上大人聊这个事儿啊,俩人搁那一块挠头,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秉承着唯心主义的态度问我妈:“你说是不是就得看完这个戏才能写出来?

”,我妈回我说:“我正想跟你说呢,憋着没说怕你觉得我玩儿闹!

”,嚯,一拍即合,英雄所见略同,病急就该乱投医,当晚上熬通宵把它看完了。

而事实也证明有尿别憋着,膀胱容易不好;有戏别挺着,脑回路容易不好——或许是从第三集那离了歪斜的胡话中汲取了些比下有余的自信,听见Moffat拼着艺术水准冥冥之中给我传话,告诉我被due追赶的人,再天才也会江郎才尽,但是呢,江郎才尽的天才毕竟是天才,不是江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哎,脑子里播着胡话,还真特么的有点模样了。

第二天,想一半儿又没思路,搁着还有36小时就要交而一个字儿没写的论文,拉我妈又看了一遍第一集。

或许是从她那快被吓得今夜睡不好的哀怨眼神中,得到一些病态的“我写不出来谁也别想好过”的乐趣,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我还真就把它奶奶的论文写完了。

感谢《Dracula》,没有你,就没有我那八竿子打不着的精神病学论文。

至于为什么给满五星,当然是因为suspension of disbelief的酒劲儿还没过去,而宿醉未醒的人总是要少刻薄一些。

或者说,因为偏心啊,老子就是要给Claes Bang亮灯,我就是这么一个浅薄的人。

客观来看,BBC的《Dracula》要想进豆瓣电视剧前250确实有点费劲。

但是呢,理智判断也告诉我,要对Claes Bang的Dracula名留吸血鬼电影史这事儿有充分信心。

在一批批糙得像狼人的壮汉和浪漫得不像人的小屁孩儿之后,终于来了个优雅又野性,口吐欠打金句,嘴咬人类血管,坏得透顶又让人不得不爱的男人,夕死可矣!

 8 ) 原作不长是件好事。

恭喜本作没有第二季。

恭喜魔法特写好了两个女性角色。

恭喜给老师演了自己最想演的人物,而该人物,悲剧的小丑,竟然呆呆地活到了结局。

给老师演技没商量。

11月5日我在国王大学学院见给提示老师的时候管他要签名来着。

其实我很尴尬,因为我之前没做过这种事情。

我就把书翻到了有Renfield吃苍蝇的那一页,求他签在空白处。

他不是很高兴的样子,我就改口说扉页了。

他问我为什么,我说可是您不是要去演Renfield吗。

他说你怎么知道的。

我说抱歉我知道太多了,我会被灭口吗。

他说不会。

说正事。

神夏出现了太多假死,然后抓酷拉第一集,Harker死透,我很开心。

很大的一个plot hole是说为什么范海辛隔了那么多代长得还很像祖先。

绝症病人相关设定登场太晚。

契诃夫的枪为什么第一集就不展示出来呢。

仅就第三集来说,画面看上去很乱。

该好看的人都好看,该可怕的特效都可怕,但是构图就是非常乱。

唯独Zoe和伯爵在密室中对峙的时候,镜头从外面看,Zoe的侧脸被竖栅栏切分,而伯爵在旁边的暗处,落地玻璃的内侧,微笑着。

一瞬间仿佛Zoe才是被有限的生活囚禁一样。

当代青年版Lucy和Jack,缺点是后者的塑造有点平面,优点是Lucy面对伯爵时的反应有点《夜访吸血鬼》的味道,而这竟然和主题有关。

Lucy无视死亡,乃至和死亡调情,所以心甘情愿地对伯爵伸出了脖子。

而伯爵贪生怕死,所以一次次吸Lucy的血。

吸血鬼的源头各有说辞。

比如说——被父母诅咒。

被病毒感染。

被恶魔附身。

很简单地被更早的吸血鬼吸食。

然而伯爵没有backstory。

不需要backstory。

不论他是怎样变成了如今的模样,使他成为怪物的都不是那座光怪陆离的哥特古堡,也不是黑斗篷或者尖牙或者长指甲或者变红的眼睛。

而是渴望对死亡作弊的态度。

他完全可以在太阳下行走。

仅凭十字架也不能杀他,只是让他想起光荣战死的战士的墓碑而已。

不被邀请就不进门,只是习惯罢了。

习惯变成传说。

传说变成故事。

他自己也相信了这样的故事,于是忘记了别的选项。

“没有锁的监牢”。

地狱的特点不是刀山火海,而是“无明”。

自以为别无选择的状态。

这种近乎存在主义的恐怖可以参考波伏娃小姐的《人都是要死的》。

结局没有追逐没有近身战斗,是某些人的减分项和我的加分项。

仅仅用暴力就能战胜的怪物不是怪物。

当然,能让理性者全身而退的也不是怪物。

就该像《悲鸣传》那样,尽管其实是一个要杀另一个的关系,尽管主角没有爱可言,尽管其他幸存者的结局还不甚明了,那都不重要了。

不赶紧杀死她的话,她就会自己死掉。

所以斯芬克斯攥紧了解谜人,久久未能分离。

魔法提示没有提及死和爱的关系,从而幸也不幸地,本作没有太多严肃性,却又不只有娱乐性。

看在原作小说的伯爵甚至不屑于假装爱任何人类,这样的限制也是情有可原。

毕竟,魔法特+维多利亚时代恐怖小说+主角实际动机被解读为缺爱,这基本上就等于电视剧版Jekyll了。

“但帕特里西奥.阿尔贡内斯不带一丝玩笑口吻地继续说道,我为什么要闭嘴呢,您最多不过就是杀了我,而您此刻已经在杀我了。

”——《族长的秋天》永恒的无尽时光终于结束在阳光里。

谢谢魔法提示。

并期待给老师制作的纪录片。

更新:纪录片好看。

 9 ) 让一让,我是来砸魔法特家玻璃的

我认识十个魔法特的真爱粉中,有八个也是他的黑粉,Moffat Who?

【此条评论含大量魔法特“黑”,注意避雷,懒得吵架,我依然是他的真爱粉】他的作品从来就不是“不爱看别看”就能解决的。

不爱看吗?

不,爱看,甚至为他的想法着迷。

我能感受到他在创作过程中极致的快乐,享受创作这件事本身就让人感动,在个人风格路上自我放飞是一件十分浪漫的事,但他每次都放飞得收不回来,兜不住结局。

他的作品总让我想起老年人的教导:“编筐织篓全在收口”,收不住这个口,整个筐就散了,正如很多观众说《德古拉》的最后一集让前两集都白拍了。

我就问,当你看过第一集“神秘古堡”、第二集“海上无人生还”多么精彩之后,会忍心弃剧不看最后一集吗?

可当你看了最后一集,目睹女主一顿脑残操作,最后给无敌军阀吸血鬼灌两句毒鸡汤(我终于知道啥叫“毒鸡汤”了),他就自杀了,范海辛博士嘴炮灭掉她姑奶奶半辈子遗愿,你不想砸魔法特玻璃吗?

我对这个结局的不满程度,已经排在他在《神秘博士》中让仨博士按下大红钮逆转时间大战结局,让九叔的愤怒和小十的悲伤都变成不值得;也排在让Clara跳进博士时间线“我生来就是为了拯救博士”之前;但是依然排在《神探夏洛克》第三季给出无数个莫里亚蒂死法猜测,不给真正答案还借男主之口吐槽:“反正我怎么说你们都不会相信”,对不起这个结局的处理方式配不上侦探推理故事,除非你承认第三季写的就是个番外、是个彩蛋。

看过魔法特一部以上作品,会发现他炒老梗、人设重复的问题严重,但是在他这里已经不算问题了,毕竟他的梗在吸引观众层面“有用”,很多人设也足够迷人。

吐槽了他这么多,还是期待他写剧版《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虽然我基本能想到他的版本大概是什么样子,他很会“玩弄时间”,希望他把塑造池塘夫妇爱情的本事拿出来,超越River&11的时空穿梭者构思,会是很治愈的爱情故事。

 10 ) 那么我来概括一下从第1 集到第3 集的综合水平

机智的推特网友,说出了我的心声。

第1集到第3集从左到右如图:

断崖式下跌。

我是真的好爱第1和第2集。

但tm万万妹想到啊防不胜防👋🏻第3集: 无意义又重复的台词,节奏把握的不太好,对比第1和2集的挖坑/埋线索👉🏻解谜/反转,第3集整集都显得非常平缓无波澜。

女二lucy的人设非常尴尬,这是什么中二蹦迪少女,和德古拉坐在一起探讨死亡的样子让人发笑;从德古拉被Lucy "无畏死亡"的特质吸引而吸她的血,一起在墓地谈心开始,故事线就开始偏离主题走向车祸。

澄清一点: 她这不是无惧死亡,是"过于无知所以p都不懂",最后看清容貌的"醒悟"又很俗套。

这版的Lucy是对Bram Stoker原著《德古拉》中Mina的好友,被德古拉魅惑最终堕入黑暗的Lucy Westernra的降智型诠释👋🏻编剧和导演似乎是想走莎翁作品的路线,那种直面内心后,一直所回避与坚信的东西崩塌于面前时,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英雄,但拍摄出来后平淡得索然无味,而且极其仓促敷衍,最后30分钟简直高速车祸现场。

能看得出是编剧和导演有深刻的想法在的,但只做出了个半成品结局。

这集里那招牌的哥特式惊悚和恐怖也荡然无存,维多利亚时代的哥特文学每每挪到现代社会就变成了四不像,简直屡试不爽。

你敢想德古拉在现代是用tinder(类似陌陌的约pao软件)狩猎🤢你敢想德古拉发短信还打emoji🤢 (魔法特你们醒醒👋🏻别让德古拉来现代讨生活了,对一个500多岁的老人家来说太难了:(我喜欢看Claes Bang的屁股,但第1集就饱过眼福了,第3集还是别脱了吧。

总体来说Claes Bang把德古拉演绎的非常出彩的,是我心目中的德古拉,我可以我可以。

bbc做的那个广告牌想表达的概念: 让你恐惧的东西却真正塑造出了你。

(由带血的木桩的阴影里诞生出了德古拉的头像),第3集用了一整集表达了这个概念: 德古拉的诞生是由于对死亡与太阳的恐惧和向往,也注定因此而被毁灭。

但把一个很好的概念拍成这样无趣又敷衍,也算是种本事。

把Count Dracula的传说留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和罗马尼亚吧。

他累了哎。

但是Claes Bang穿现代西装真是好好康,我一滴都没有了最后: 我要再去把前2集重复亿遍。

—————手动分割线————————————昨天写的第1和2集的repo (与第3集没有关系👋🏻):忠实于原著中德古拉人物特点和大框架剧情的基础上,有很多特写致敬上世纪Christopher lee和Bela lugosi版本,再现了很多经典桥段,还添加了再创作和反转。

德古拉没有恋爱脑,没有前世今生的狗血谈情说爱,没有人性善恶的挣扎,就是纯粹性感的邪恶,专注于塑造一个evil hero, 残忍的野兽,邪恶版的james bond(麦哥原话),他喜欢人类,因为人类是他的食物,但也喜欢与人聊天作伴。

高大黑暗,四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模样,不说话时令人心生畏惧,说话时又语出惊人带些黑色幽默,有奇异的魅力,人物刻画得很立体,我嗑到昏迷。

《德古拉》短评

和黑镜一样的装逼剧

5分钟前
  • 陈绿
  • 很差

01最惊艳和精彩;02勉强还能撑得起来;03简直乏味到爆了……

7分钟前
  • 薛三弟
  • 还行

四星改三星

10分钟前
  • 改个名字吧
  • 还行

主角大叔居然有点帅是怎么回事!

14分钟前
  • 菜泡饭
  • 推荐

德古拉与范海辛间的猫鼠游戏,德古拉选角棒极了,外形简直就是德古拉本拉了,修女也很讨人喜欢了,倔强,智慧,修女版夏洛克

15分钟前
  • 燃烧海岸
  • 力荐

原来是德古拉和修女玩猫鼠游戏!!!第一集是以律师讲述做引子,第二集故事讲得妙,第三集现代社会。妆容视效氛围节奏都到位!!!唯一问题您别老让着修女,让着让着以身相许好了伐!!!

18分钟前
  • 木可流芳
  • 推荐

第一集很棒!氛围十足,后面一集比一集差,最后这一集,严重拖沓,而且无法自圆其说。。。

22分钟前
  • 康斯坦丁
  • 还行

前两集还行,第三集???

25分钟前
  • LOU
  • 较差

第一集非常机智,第二集玩了点花活但也还行,第三集……第三集是来凑数的吧?德古拉吸血鬼,不仅吸人血还要pua人,最大的弱点是怕死,我谢谢你哦。2020年幸运地知道了原来吸血鬼也怕死,真是获益颇多。还是要感谢这部剧让我知道了John Heffernan,可爱的如同天使。

30分钟前
  • 死咗
  • 还行

拍到后面乱七八糟。

35分钟前
  • augustus
  • 较差

故作高深不断装逼的脑袋秀逗英剧

37分钟前
  • Jupiter.Roman
  • 很差

三集看下来,第一集气氛营造最佳,也是最棒的一集,后两集反而没有那么多惊喜。

39分钟前
  • 24Frames📷
  • 还行

推陈出新。范海辛太萌了。船上那段我记得看过类似的老电影

40分钟前
  • 沈一泓
  • 推荐

三星观望第一集……一开始按原著拍的还算可以,但是后来修女跟裸男对呛那段原创,就崩了……第二集稍微比第一集好一点。感觉这个剧在填补原著没有讲太明白的地方,比如说乔纳森是怎么逃出来的,那艘船上的人是具体怎么被德古拉吃完的……

43分钟前
  • 汐風弾正少弼
  • 还行

开始还有点意思,然后出现马桶德古拉对着马桶说:我是个吸血鬼我要马桶做什么的时候,就觉得很傻逼。

47分钟前
  • Sh.S.敖登托雅
  • 很差

没传说中那么差,但也确实没什么味道,第三集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48分钟前
  • 柏舟
  • 还行

第三集真的有点莫名其妙

53分钟前
  • 闪电球
  • 较差

我觉得伯爵还可以再更se一点。Van Helsing很好我还以为和Mina能有大橘可惜了。最后何必把话说那么白呢。Alec又便当了(不是

55分钟前
  • 推荐

第三集开二倍速都不想再看下去😂😂😂

56分钟前
  • momo
  • 很差

第三集是编不下去了吗?老老实实拍德古拉不好吗?

60分钟前
  • 李清厚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