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没吓到我!
一个人大半夜关灯看的!!!
一切悲剧全是女主自己搞来的:救路边女,尸体送警察局,又不肯走,全是她,自以为正义的,结果导演竟然没让她死!!!!
开头不是说五个人都死了么??
草啊。。
这都是美国佬向我们输送他们的价值观啊。。。
悲剧的是,我们接受了。。。。
提到恐怖片里的电锯,有两部片子是绕不开的。
一部《德州电锯杀人狂》,一部《电锯惊魂》,74年德州电锯杀人狂的没看过,就看了03年的,看完心里想的只有:同样是电锯,差距咋就这么大呢电锯惊魂04年上映,德州电锯杀人狂03年上映,难免拿来比较(拿《电锯惊魂》和74年的《德州电锯杀人狂》比似乎不太好)国内翻译似乎为了蹭当时正火的德州电锯杀人狂的ip故而将saw翻译成《电锯惊魂》,现在个人看来,后者已经超越前者太多。
《电锯惊魂》讲一个智商在线的老头,《德州电锯杀人狂》讲五个智商掉线的青年。
特别是女主掉线到什么程度女主男朋友在别人家里失踪了不报警(开车回城),警察来的莫名其妙的快也没觉得奇怪,怂恿另一个男人去别人家里找。
自己和女伴被困在车里,女伴都跑出去吸引火力了,你倒是趁机跑啊!
呆车里对女伴大喊“跑”“跑啊!
”有啥用??
靠吼来上buff???
女主被捉到地下室。
刀就在手上,满足了之前被捉队友的“给我一个了断”的心愿,满足完扔刀就跑了。
电锯杀人狂电锯掉地上了,还被另一个队友控住了,明明可以拿起电锯给杀人狂一个痛快,诶,人偏不,非得冲上去拿小拳拳锤人胸口最后好说歹说逃出来了,还搭上路人的车了,这时候女主看上去挺震惊的,可是偏偏不会说人话了,你说“别去前面,那里有杀人狂啊”总比“我想回家”好啊,搞得路人一脸懵逼(估计也送人头了)电影节奏并不是很快,而且在开头就说了有几人死亡,这样就给了观众喘息的机会,而作为恐怖片,喘一下可以,但你让观众喘息的同时还有功夫感叹“这女主怕不是傻子”那就是电影的问题了《电锯惊魂》同样有bug,但是它的节奏快到没有充裕时间去想这些bug,而且最后阶段让人大呼过瘾,可以说是瑕不掩瑜,《德州电锯杀人狂》就不行了看惯悬疑片恐怖片的朋友并不推荐看。
哪怕它名声很大
久仰大名,而且看评分高达6.9分,在恐怖片里已经算蛮高的,结果大失所望。
真是旗鼓相当的对手,在弱智程度上可以和《致命弯道》后几部一拼,所有角色加起来凑不出一个正常智商的。
首先是一群要去看音乐会的年轻人,在路上差点撞到人,女主就非要拉着别人上车看看,莫名其妙吧,纯粹多管闲事。
这个疯女人也很离谱,你不能直接说这附近有杀人魔吗?
包括后来,女主路上遇到一个司机,就非要抢方向盘,完全不会正常交流。
然后女主和男朋友去大别野里,自己男朋友在里面失踪了,居然就只带了一个人勇闯老人家,这种不作不死的精神真是深感佩服。
小卷毛遇到假警察,也完全不带反抗的,懦弱的像鸵鸟一样,开个枪还要挣扎半天,被带到车上就纯挨揍,在后座完全可以直接锁喉,一个大小伙子对战一个老头,还有先手优势,老头还在开车,没法拿枪打你,不知道在怕什么。
后面的剧情就更蛋疼了。
杀人狂把女主丢进地窖,也不杀,也不绑起来,就随便她一顿操作,女主要跑了才匆匆忙忙赶过来,女主爬楼梯的时候还傻不拉叽地抓女主的腿,我真是服了,直接拿电锯往上一捅,这女的不就死了吗?
在郊外小屋,女主和男的被发现,电锯都掉地上了,这白痴女主也不捡,就用拳头打,结果又害死一个队友。
最离谱的还是后面,这杀人狂过铁丝的时候摔倒了,电锯给自己弄伤了,把我整乐了,什么优秀的匹配机制。
这整片我很烦圣母婊女主角,开头本来打算演唱会,一小女孩差点被撞,又拉她上车,注意:她没有自愿,女主偏偏拉。
剧情一拖下去酿造悲伤的下场,卷发男表决民主扔下女孩开车回去,要是没有女主逼迫男朋友投票,那就遇不到变态。
多管闲事害人,圣母婊害人。
留一星给经典画面,我的确被吓了一跳,血腥的地下室,染满鲜血的钩子,惊悚的电锯,压抑感太重,更恐怖的是你在荒无人烟的村庄里被变态追杀。
自己看这部片子的原因,似乎是因为在某个美国恐怖片排行表上面看到《德州电锯杀人狂》排在了第一位。
满怀着期待来看这部片子,留下的却是小小的失望。
相比较《电锯惊魂》,这部电影似乎差了点什么。
电影中的小男孩是一个令人惊喜的角色。
他是电影里,那片危险地带里唯一的人性。
他是一个天性善良的孩子,主动地帮助了主角们。
但不知道他长大后,会不会成为这个地方的另一个“恶魔”,“帮助”一个有一个无辜的人落入陷阱。
这部片子中角色们的死亡都源于女主Erin的过于热心。
如果她没有下车询问女孩,没有把女孩带上车,没有固执地认为不应该把女孩的尸体抛在荒郊野外。。。
一切都将不会是这样。
电影的开头这样一个角色令我十分不爽,但刻画的女性的感性心理也和电影中的男性角色形成对比。
但在看到电影结尾,Erin将一个小婴儿带走的场景也算是欣慰。
若不这样,说不定他就将成为下一个“小男孩”。
电影中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有些矛盾。
那个眼镜男似乎叫Morgan,在看电影前部分的时候,他给我的感觉是一个非常惹是生非,脾气较为暴躁,有点自私,但是很明智的人。
他拒绝载在路上行走的女孩,提出抛下女孩尸体的建议,声称要不顾Temper提前离开,都是为了自己,为了保全自己的姓名。
然而在后来他却挺身成为了Erin的挡箭牌。
或许有部分原因是因为Erin找到了他并把他带走,但是这突然的“大丈夫”也有些不太符合他的角色特征。
也承认电影有不少精彩之处。
出其不意的惊恐在影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整部电影带给观众的是短暂的小欣喜之后的大惊恐。
(当然也是为了情节需要罢了。
)在“真正的”警察到来时,我虽知道他肯定不是个好人,但是想的是或许他会突然撒手不管离他们而去,而不是剧情中他其实是一个反面角色。
此外,这个地带被笼罩着奇怪的气息,没有一个人是值得相信的。
这也使得影片的惊恐元素上升了不少。
不得不承认看了电影的开头便能够猜到结尾。
主角光环太明显。
相较之下,《电锯惊魂》便是惊喜连连。
2006.11.11 15:43 今天是西方的光棍节,我看了美国电影《德州电锯杀人狂》,非常刺激!
片中一开始的狂欢气氛,女人天性的善良让他们碰到了意外,人们对于意外情况的不同表现,人的良心接受了考验。
女人的善良会带来麻烦,我不能肯定地这么说。
但是影片就这么交代了,如果没有女主角的善举打开车门去让那个女的上车,会不会搭上四条人命呢?
这让我们对于善良的举动提出了挑战,人还要不要有向善之心。
就像女主角的男友说的那样,我再也不让人搭我的车了。
之后,凶险、暴力、恐怖,悬疑,斗争当这些因素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能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去解决呢?
会不会惟有以死待命,坐以待毙?
貌似坚强的男人一个接一个地被可怕的杀人魔夺去生命,最后只剩下弱小的女人。
而女人面对无法想象的恐怖和生命的可怕摧残,她在逃跑,寻找生机,躲避恐怖的袭击。
最后她勇敢起来,勇于挑战那可怕的黑暗,用意想不到的勇气和他们争斗,终于她获得了生机,对杀人魔给予了报复。
这一切,都是令她难以挥去的噩梦。
最残酷的是,当她的男友让她杀死自己来解脱痛苦。
那一刻,她狠下心来使上那么一到,鲜血直流,嘶声叫喊,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亲手杀死自己的爱人,于心何忍?
但是,这又是一种爱,如果不这么做,只会让爱人更痛苦,于心更不忍。
情何以堪?
惟有用自己的痛苦加上爱情的力量做出抉择。
生命的每一天,本该那么宝贵和精彩。
可是,我们很难幸福快乐地度过每时每刻,多少日子虚无了,多少青春消逝了。
等到我们面对可怕的生活时,才发现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该拥有的幸福和甜蜜都没有好好珍惜。
这是为何,为何这精彩和空虚之间充满了矛盾,为何这宽敞的幸福之门禁闭,等到我们慌张地将它推开,却发现一个巨大的恐怖就藏在里面。
那个时候挣扎,叫喊,伤心地哭泣,什么都来不及了。
好在有些东西必须要感悟出来,勇敢,坚强,坚持,这些生存必不可少的东西必须具备。
如果有一天,有人用恐怖的面部表情对你嘶吼,用可怕的工具抵着你的身体,让你选择死亡,选择你无法承受的恐惧,你还会想到生命,想到爱情,想到美好吗?
得过且过,自杀似的沦落,让人心魔发狂。
如果我的身体里没有了勇敢的心,就让那些一浪接上一浪的恶魔的叫喊声刺穿我的耳膜,撕掉我伪善的神经,把我支解散开,然后放在臭气熏天的盘子里,狰狞地看着我说:你就是恶魔,你是恶魔......
首先,这部片子有两个情节足够惊艳:一是首尾相呼应的那句一开始便不断重复的话:“不对,你们走错路了……走错了……”;二是非常具有创意的变态杀人“一条龙”服务(汗)许多细节很写实,包括主角们的性格。
与以往勇往直前聪明彪悍的惊悚片男女主角不同,女主角的软弱以一种很让人信服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那个胖子朋友将她从杀人狂的电锯下救出,她却抛弃胖子朋友一个人跑了。
观众在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对其大加谴责的同时,却也不得不对导演这一巧妙的剧情安排叫好——毕竟在那种极端恐惧的心态下,极少人能够理智地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更多的时候,脑子还没想好,身已先行,这就是生物学上的条件反射。
艾琳这么喜欢做好事我不反对,但能不能带点脑子有机会反杀只顾逃,该逃的时候却不逃了地窖里有刀,拿来杀死了安迪,四眼和女友反对你的时候,是安迪愿意帮你去找男友摩根的啊,你们遇难,是他让你先逃跑然后自己被抓了啊那车里的人明显不正常,茶壶声你都知道会引来怪人了,该逃的时候你不逃了你男友都残疾了还救你,怪人电锯都掉了,你拿起电锯干啊,你却跑了进了冷藏室,卧槽怪人智商都比你高,你好不容易砍掉怪人一只手了,他的脖子不是铁啊,你继续砍啊桥车不肯救你,就是讽刺了你救陌生人惹来灾难一事货车肯救你,你不说遭遇了啥,人家也不问了,然后你抢方向盘,大喊大叫,是个人都受不了啊司机下车了,你逃啊,该逃的时候你又不逃了,去救婴儿了最后把那个假警察干掉了,等等,怪人你不补刀,这个假警察你却知道要补刀了,是因为婴儿提高你智商了吧然后又遇到怪人了,撞死他啊,好吧你又逃了,你干嘛老是放过最坏的怪人,难道是你和怪人生了那个婴儿?
(当然不是,我是讽刺艾琳智商太低了)最后两个警察被怪人杀了,要是艾琳把握机会反杀怪人……行吧,她就是为了救婴儿,希望婴儿是你的孩子吧(当然不是),你何必间接性坑死那么多朋友多次放过怪人,说真的,要不是怪牙小男孩帮你,你的婴儿……等等……你怎么知道婴儿是抢来的?
你这智商说的话能信?
万一是坏人家族生的呢,那怪牙小男孩就是坏人家族的啊不给差评的原因娱乐性可以,血腥可以,不恐怖,但惊悚可以,节奏紧凑不拖沓,杰西卡贝尔大咪咪小蛮腰大长腿的身材太耐看了。
中规中矩吧
不是很喜欢,这种纯粹的压抑气氛,似乎看这部电影就是为了让自己不爽似的。
更喜欢一些实在的恐怖,比如汉尼拔教授与史达淋就着烛光晚餐一边聊天一边优雅的吃着克伦德勒的脑子并与他谈话。。。
不得不说,这个电影让人气愤的不行,至少我是这个感觉。
都怪那个女的,她所谓的恻隐心、好奇心只会造成一系列的恶心。
如果不是她随便让奇怪的陌生人搭车,就不会害了她四个朋友。
遇到危险只会大喊大叫,瞎咋呼,地方有的是,偏要躲到奇怪的小黑屋里,见到一群奇怪的人后,还那么轻信,整部影片,她只有最后做对了几件事,除此之外,她做的一切都表明她是罪魁祸首。
好奇害死猫,这话放哪个国家都没错,杀猪的一家是很坏,可自身没那么实力干嘛还靠近,危险还是远离的好,套什么近乎。
不过,电影没讲讲那奇怪的杀猪一家人到底是啥子关系,一个比一个吓人,到底受到啥创伤了呢,非得把自个弄那么恐怖,积极向上不好吗,一群缺心眼儿的,要多二有多二。
看过之后,有以下几个心得。
1.少跟不明不白的陌生人来往。
2.随身带电话。
3.会开车,最好还会修车。
4.群体行动时,不能分开。
5.不可轻信。
6.该反抗就反抗。
7.做好孩子
#德州电锯杀人狂#-6.5分。没看过老版,不过这个2003年的版本拍得还成。出乎意料的是所谓的电锯杀人狂,其实真正出场的频率和时间并不算多,要说几个年轻人是死在他手上,还不如说是被周围的人不断逼迫到电锯下而已。但可惜传统恐怖片的各种脑残设计依旧,看得比较出戏。还好女猪漂亮,拉回些分数~
惊悚 无大脑
糟糕的片子。很难看。
没有智商只有血腥...
前半部分冗长俗套。后面渐入佳境,喜欢Erin杀死Andy的部分,细腻心碎,钢琴画龙点睛,十分浪漫。
好奇害死猫
对变态一家的刻画还是成功的,某些段落气氛营造的还可以。但是情节太弱智了,尤其是脑残女猪,一个人奋力拉着其他三个朋友,往死亡之路狂奔啊。
为什么好的恐怖片得不了高分 因为太恐怖 观影体验不好😂
很一般。
和《致命弯道》系列很像,但是比那个还要揪心,到后面真为女主角捏了一把汗,还好:你逃出来啦,不过你害死啦俩朋友,一搭顺风车的小妞,一个货车司机,还有个准备向你求婚的男朋友,当然你还救了一小BABY,英勇地杀死了一个假警察,弄伤了电锯杀人狂。你的人生也算是功过相抵了呢!
纯血浆party
①确实原版要好的多,第四颗星给女主卖力奔跑的性感身姿,简直是跑起来的健身俱乐部广告牌。。。②电锯刀枪都OK,最受不了的就是钩子,这一点上老版新版都点到我死穴了③那颗钻戒看着很伤感,女主甚至到最后都不知道戒指的存在。。。④最后三分钟很女王很牛逼!
女主角胸前的一对大胸实在是太抢镜了。我个人其实觉得比老版的好看、刺激。当然,老版自有其经典之处,不过新版把那个压抑绝望的世界描写得更加细致。警长实在是太有戏了,在这部里比电锯男还要抢戏,真正的恶魔啊。
蠢不蠢?这不是自己找死去么?
烂,没前传好看
摄影表现挺精致,但这跟德州电锯系列的B级趣味反而背道而驰,不论杀戮或是裸露,本片都基本毫无表现
沉闷。
小有恐怖
女猪脚能跑出来是因为她体力超强。。。单纯的血腥和杀戮一点意思也没。
总觉得美国的乡下十分可怕。人无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全是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