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是我是我

俺俺,俺俺:33个我(台),It's Me, It's Me,Ore ore

主演:龟梨和也,内田有纪,加濑亮,木村绿子,高桥惠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3

《是我是我》剧照

是我是我 剧照 NO.1是我是我 剧照 NO.2是我是我 剧照 NO.3是我是我 剧照 NO.4是我是我 剧照 NO.5是我是我 剧照 NO.6是我是我 剧照 NO.13是我是我 剧照 NO.14是我是我 剧照 NO.15是我是我 剧照 NO.16是我是我 剧照 NO.17是我是我 剧照 NO.18是我是我 剧照 NO.19是我是我 剧照 NO.20

《是我是我》剧情介绍

是我是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胸怀摄影师梦想的青年永野均(龟梨和也 饰)是某家家电商城的员工,无论在职场还是家中他似乎都是一个不太讨喜的人。这一天,在快餐店吃饭的永野偷偷拿走邻座某个白领职员的手机,之后更假冒那个名叫大树之人的身份从对方母亲那里骗钱。谁知奇怪的是很快发生,大树的母亲将永野真的当作自己的儿子,而永野则被自己的老妈当成陌生人赶出门外。和老妈住在一起的,是自称大树却与永野一模一样的男人。不久,名叫阿直的大学生出现,他同样顶着永野的脸。三个永野聚在一起,相同的思维和爱好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他们利用这个便利得到不少好处,但是随着“永野”们不断增殖,杀戮也尾随而至…… 本片根据星野智幸的同名小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午夜火车紧急链接水井边的初恋国境之间玫瑰的故事神探真相背后房战竞女初音岛II卡桑德罗蓝雾博斯:传承第一季情深几许女人帮阳光总在风雨后索莱今日往昔史前巨鳄遗产憨妻的都市日记代号花木兰红娘子毕业之前说再见爱的锦囊妙计2鼹鼠之歌2:香港狂骚曲哆啦A梦:新·大雄的大魔境实习医生格蕾第二十季黄大年男神游戏

《是我是我》长篇影评

 1 ) I'm what I am &It's all what I am

第一次长评论给喜欢了9年的龟梨和也。

没有什么叙述逻辑于是仅仅从细节入手讲一下自己的理解,特别希望大家能讲一下不同的看法。

一 影片拍摄手法呼应 影片开头和结尾都是高层住宅楼层的特写,作为一个建筑专业的学生可能对建筑相关的镜头敏感过度,但是这种大面积占据现代都市的统一平面,统一功能,仅仅在高度和层数上越来越无限制叠加的住宅楼莫不是影片中“我”作为人类的一员高速无限同质化的暗喻?

二 故事情节呼应故事情节的开合是以主人公永野均诈骗90万再归还的线索来联系整个“我”的增殖和削减。

起初我觉得很无厘头,难道这个片子就是教育小朋友:不要随便骗人家钱不然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哦~看到后来才觉得这种坦率和真实或许是整部影片的价值观,坦率的承认,真实的面对,不论是诈骗这类普遍违背基本价值观的犯罪事实还是内心深处的自我。

最后永野和大树直面冲突的时候也有体现,大树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我“,但是永野最后承认了自己。

三 细节的幽默感觉得日本人真是对细节迷恋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里面有很多细节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一个是上面画了熊,还写了No Proliferate(不要增殖)的标语,这个标语出现了两次,并且两次还有差异(第二次在上面画了红叉)还有就是我山基地里墙上贴的白纸,上面写的字也非常贴近主题。

还有最后永野打电话的时候背后的影片宣传海报,电视荧幕的内容随着影片节奏和内容的变化等等,这种着迷的态度让我非常敬佩。

自己也是学设计的,这种精神真的值得好好体会。

四 It's all龟梨和也最后让我来抽抽风带有私人情感的来抒抒情,看见小龟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在这么多风格别具的角色里展现自己的演技真的特别欣慰,看电影的时候也会有时走神不由自主的把里面的人物带到他的现实感里,大树真的好像面对媒体上番组,拿着话筒一脸严肃的官方小龟,每次切入大树的镜头我脑子里都是成员脱退时和也那张憔悴脸真是烦躁,小直可爱的要死那么小孩私下一定更过分的在卖萌吧~龙,修二,勇也,弘人,默默数着印象最深的几部片子里他的脸,好多好多演过的角色在我脑子里回荡着,点开豆瓣影人条目,发现他的角色真的越来越多,虽然里面有莫名其妙的人设(私心觉得绝壁是耕作。。。

)但是每一部都能直观的感受到他在好努力好努力的演出,全身心投入,KAT-TUN永久的担当,一直在成长,作为龟梨和也这一独特的存在。

而我也从初中买着Easy,推荐身边每个人看海贼帆的花痴少女变成了快要大学毕业的适婚年龄女青年了。

想矫情的带着日剧feel的对你说:认识你真的特别好,正好昨天是11.8,入社15年了,请一直闪耀吧。

 2 ) 荒诞,绝非偶然

大概从永野均萌发恶念的时候,所谓的proliferation就已经开始了。

电影从头到尾,街边随处可见印有“DO NOT PROLIFERATION”字样的和画有豚鼠的三角形生化标记,这无论如何都很令我在意。

这应该是导演精心设计的提醒,具有反讽和隐喻味道的提醒,只可惜“俺”却熟视无睹。

我想,每个人内心都有潜在的恶意。

只是日常被道德伦理所束缚,换句话说超我对本我的压抑,加之自我的平衡与调节,才能正常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中。

但是一旦恶念或歹意跳脱了这道束缚(对于意志薄弱者,是很容易突破超我这道防线的),那么就像均一样,从偷拿别人手机实施电信诈骗开始,恶念就过度繁殖开来了。

做一件坏事与接下来再做一百件坏事有区别吗?

恶念,也就是恶的人格,一旦被分裂出来,就很难再回去。

而影片最后部分永野均说的所谓的“我想回到最开始”“我要一个人去”,正是坚定了自己才是真正的“俺”(那个真正的自己,绝对的自己),自己决心要找回迷失掉的自己,只有这样,对于大树的袭击才能有所防备加以还击,并且在影片的结尾,似乎也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再说说“俺山”,从最开始的三人组合,永野均(真正的“俺”),大树和小直。

从屋里的俯视镜头,可以看到,三人围着圆桌坐,组成了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稳固的框架结构,而三人组成的关系也应该是暂时具有稳固性的,可以看出刚开始三人是很安逸很快乐的,虽然给我的感觉是别扭的,违和的并且带着些隐隐担忧。

这里大概隐喻的是,当一个人发现在自己的潜在人格中,还有另外别的人格,而且似乎也并不是那么讨厌的属性,这时反倒有新鲜感。

可是后来由于各种人格的过度增殖的不可控制,出现了一堆“不合格的复制品”(比如顶着同张脸的肌肉男和人妖女之类的吧),撼动了“俺山”的稳固性,同时这些“俺”们是真正的“俺”所不喜欢的,可是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没有办法关上。

正如你在享受做坏事带来的快感同时,必然伴随着失控的恐慌感,所以“消除”也随即开始。

好了,这下又回到了终极哲学命题“我是谁”“哪个才是真正的我”“我最终要去向何处”。

影片可能想在“脱力系”的日常无聊琐事的荒谬中让观众窥见人生存在的意义,说到底,“存在主义的荒诞”这个标签也许更适合本片。

by the way,龟梨演技就不说了,一人分饰n角本来就是个严重精分的脑力活儿,冲着他的勇气,给4星。

片子的配乐都挺恰到好处的,荒诞感十足,很喜欢,4星。

至于,忽然有陌生人站在你面前说我是你妈啊你怎么不认识我了,或者是有个一模一样的人顶替了你在家的位置而你的家人见到你就跟见到陌生人一样,这种老梗在恐怖片里已经不新鲜了,可是每次看到这样的情节,都会或多或少心有余悸。

你说,万一,你哪天回家,敲门,然后你妈妈给你开门,却一脸谨慎与迷茫的问道“あの、どちらさまですか?

”怎么样,你该怎么办?

要知道,荒诞,绝非偶然。

 3 ) 2017.5.6 吃着炸鸡喝着泡腾片暂停了无数次终于看完啦~

冲着kame去看的,可是,真的一开始10分钟,我真的没有kame的颜我就真的要关掉手机了。。。。

但是看了20分钟之后,我更想关掉手机了,我智商不高,看不懂啊……总之很混乱啊……宗旨是,不要做oreore诈骗集团?

哈哈,不是啦……人有很多面,有好的自己,善良的自己,也有心存私心的自己,怀着恶意的自己,有着自己也不知道的自己存在,虽然不都是好的但是都是自己!

所以,没有关系,因为我是我!

这也是kame最后对大树说的话!

画面有点乱,而且我看到画质也真是渣,所以觉得实在有丢丢看不下去的感觉但是kame的颜顶起了一部剧反正有这么多kame分我一个吧

 4 ) 33只仓鼠

一边看一边觉得这是迷惘青年们在全球各个角落都会存在但这种怪异的表达才是日本青年的风格啊。

或多或少都会有过“别人真难相处啊好累啊“的想法。

但是只和自己相处的话,也免不了产生“你是个没用的笨蛋”“我真聪明啊只有我才能看清这一切吧”“我到底是什么我不了解自己”这样的自言自语。

(想起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天气》里那种迷惘青年的自诉。

)电影明显是那种关于本我超我的比喻。

活泼贪玩的我,冷酷狠心的我,什么都无所谓的我(如果全日本的青年都变得无所谓,日本就会在世界格局里下沉),女性化一面的我。

性格中哪一部分被压抑下去了,对外人对家人和对自己又是展现的哪一面,如果恋人也这么了解自己就好了的”痴心妄想“,不接受别人的话自己也不会被接受的,在选择的当口到底选择成为哪一种人……电影不断抛出这种弦外之音,也让人想起这些问题来。

不过,由于行差踏错电话诈骗了他人钱财才开始进入一系列幻觉,最后还了钱世界又清静了的这个故事,难道是在劝人向善么orz!

很多设定和细节蛮精彩的。

1. 仓鼠这种以各种乱伦培育出无数后代的家伙,在均的手机吊坠上出现,在俺山房间角落各处密集地出现,在道路的告示牌出现。

2. 三个我走在一起的时候,Nao是双手插袋蹦蹦跳跳的,均是双手下垂有点驼背有点颓废的,大树是单手插袋步伐坚定跟一半泽直树似的精英模样。

3. 一开始的大楼镜头,和最后的大楼镜头呼应。

所谓”回到起点“啦。

4. 均打工的地方(居然还是个副经理!

不是该坐办公室的么这种头衔)总是以一个电视展示墙开始场景。

每次都是(无数个)均一张百无聊赖的脸在电视们上出现。

(突然在想会不会刚好33个电视?

)5. 内田少妇的各种套装鞋子铂金包真好看(<···go me,纯粹是女人视角),弯下腰靠近均时的线条也好好看(怎么男人视角出现了= =)6. 原大树的手机都掉水里了又被浮动的水草托上来,响起姐姐的来电又缓缓沉下去。

感觉自己也要沉下去了。

7. 配乐是不是传说中那种多听一下会导致自杀的风格?

音符跳跃得要让人抓狂。

8. 洗衣机前怪怪的大婶、内田少妇老公带来的耄耋打手和房屋前面擦了粉的老头儿到底起什么作用啊,这种不作解释的路人真让人不安啊。

9. 均总是回头望的水塔是代表什么呢。

提醒自己不管怎么混乱,那个本我还是坚定地伫立原地么。

10. 出现两处美艳少妇版均,全场都爆笑。

(啊不,全场也就不超过15人……同期都在看《Thor 2》啊!

)还有怪不得觉得均妈妈眼熟原来是噩梦小姐里的校长!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在新加坡会留意到日本片子,都是因为FilmGarde售票厅会设置3D大板海报墙滚动播放近期的日本电影预告片。

《图书馆战争》是这样,《白金数据》也是这样,比起母国、韩国和其他东南亚地区进口的电影有专门在做推广的样子……

 5 ) 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评电影《是我是我》

主角永野均,一个普通的家电卖场员工。

一个偶然的机会,顺手牵羊拿了快餐店邻桌的一个手机,鼓起勇气实施电话诈骗,成功从一个名为大树的男性的母亲那儿骗得90万日元。

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永野回家后,自己的母亲却反而不认识他了。

随后,永野相继认识了两个和他面貌酷似的人,他们三人除永野外,其他两个一个较成熟理性的自称为“大树”(也就是假的大树),另一个比较顽皮的在校大学生就称为小直。

三个住在了一起,很多事情,生活习惯因为都极为相似,感到非常开心。

好景不长,一天小直带了9个和他们三人长得像的人回住所,虽然最后被大树驱逐走了,但他们立刻意识到一个问题:社会上和永野长得像的人正在激增。

永野让小直代替他去家电公司上班,小直却勾引女孩。

永野本人也因和女客户产生关系而遭到其夫追打。

这个女客户又莫名惨死在浴室。

与此同时,激增出来的“类”永野人群却又在不断地被删除(消失),这引起了三个人的恐慌。

有一天永野收到一个手机附照片的邮件,显示小直被杀害了。

永野通过照片的细节和死亡现场的对比意识到了什么,直接去找了大树。

并一刀结果了大树。

“大树”在死前承认他就是小直,伪装成大树并把真正的大树杀死的事实。

于是,永野终于把诈骗来的钱还给了大树的母亲,而此时永野的母亲也恢复了记忆,永野回到了他妈妈的身边。

以上就是电影的大致情节。

有部分人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来描绘永野及其两个分身,这是一种相对容易的解读。

在笔者看来,这部电影最想传达给观众的是“我”的定义及其使用方法。

我究竟是什么,我从哪儿来,在这个世界上怎么和我相处。

这才是最最要紧的。

20世纪意识形态的崩溃,冷漠无感情的金钱支配的社会,人应该怎么认识自己,怎么和别人相处,这是全世界(除北朝鲜外?

)共通的课题。

没有了精神领袖,没有了信仰,我,作为一个个体,必须存活下去,但同时又有着无所不在的孤独。

很多人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朋友,没有女人是因为没有钱,但少部分富起来的人,当他们有了所谓的朋友和异性后,感受到的孤独却比奋斗时无所差异,甚至更加地强烈。

于是一部分人追求享受,追求挥霍和堕落,进而滑向新的贫穷。

永野作为无意识形态支配时代的一个个体,典型地展示了个人在这个宏大世界中遭受的迷茫和挫折。

 6 ) 一!定!要!听妈妈的话

我,究竟是谁?

蠢萌的我,精英的我,富二代的我,非主流的我,巨乳的我,纹身的我,躺尸的我,深井冰的我——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我【请自动调至吕秀才的key来朗读此段】霓虹又一部深井冰影片,旨在告诫人们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开头阿均不肯叫他妈名字绝逼是真•导火索)否则就会自我增生甚至自攻自受,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有幸和性感人妻享受一夜温存其实增生也不全然是坏事嘛,只不过事后每每回忆起对象是躺尸浴室乳晕发黑的另一个俺多少有点倒胃口…话说此片当真不是为诺鸡打造的公盖宣传片?

既防水又防身可板砖可诈骗质优价兼一机多用,呜呼哀哉我大诺基亚——你为神马要离开的辣么早!!

这一次脸盲症患者终于不用再独自纠结了,因为这片子谁看谁脸盲另外丧心病狂地萌上了大树和均酱这对孪生CP真是令伦家自己都无法直视自己的三观啊节操安在——除了结尾实在太黑了尼玛真是毁童年!

另片尾的演员表辉宏霸气令人喷饭,精神分裂患者表示一本满足!!!

PS:伦家真心木有看懂啊泥萌不许歧视我的智商!!

…实在不知该给4星还是3星只好投硬币决定了,不过咩咩你依旧是我的嫁——人家比较钟意邪魅狂狷的大树款PS:以前的公号因为不可抗力关了,我的人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怀孕、生女,以及仍然是未婚,并且亲手撕渣男。

两年前处女膜都要长茧的我,一定想不到自己会经历这么多泼天的狗血,于是乎,我又砍号重来了。

为了我那“睡遍人间花美男,操尽世上小狼狗”的伟大宏图,我要做一枚富婆。

为了让我女儿吃最贵的奶粉,上最壕的幼儿园,我要变成一个富妈妈。

新公号名字叫“老母亲渡劫日记”,主要关于养娃,但也会有正经的剧评,和不正经的小黄文流出。

哭着喊着求大家关注了,二维码在下方。

 7 ) 是我是我的意思

当永野均去冒充别人用电话诈骗时,已经否定了自己而想成为其他人,所以出现了不同的自己,过着不同的人生。

但讽刺的是,这些与永野均长相相同的人却想成为均、取代均。

在避免被杀的逃亡中,均终于明白自己不想被取代,想要保护自己的身份,想要做自己。

结尾,均说:“我就是我”,是对自己的肯定,因此随之这场闹剧结束了。

在结尾,均去还钱,而大树妈妈却已经不认识他了,说明不是还钱这个行为让一切回归原状,而是永野均对自己的认可使一切回归原状。

 8 ) 世界上另一个我

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想,在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角落,会不会有另外一个我?

她与现在的自己不同,她或者更勇敢,或者活的更随心所欲,又或者更聪明睿智更有力量,她懂我知我理解我,她和我有同样的喜好,会为同样的事而兴奋不已,为同样的事而伤心难过。

我想如果有一天真的能遇到另一个我,我一定会激动得跳起来。

所以在电影开始,我真心为均能够遇到另外的自己而高兴,尤其是三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却能相互理解心意相通,就像均说的“我能遇到你们真是太幸运了,我之前一直觉得和别人产生联系很麻烦,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这是一件多么神奇又让人激动的事情!

多希望电影能定格在那个瞬间,均、小直、大树一起打退坏人,相视一笑。

那种世界那么大,还好遇见你,而你又恰好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这是多美好的一件事情!

但日本人写喜欢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剧情,所以故事并没有在最美好的一刻戛然而止,而是转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

如果说开始与小直、大树的相遇给均的生活带来了180度的逆转,把均从孤独中解救出来的话,那么后半段的发展则让均陷入到了另一个更深更恐怖的地狱中。

还好,最后均浴火重生,没有被其他人格所吞噬而是坚定的说出“我是我”,回归本我,正视接受这样一个不完美的自己。

当人生可以重置,谁有一切归零的勇气?

当人发现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一个甚至更多个完全不同的自己,有多少能做到不抛弃作为本我的自己,认可自己,相信自己,喜欢自己。

大树说“如果不认可周围人的话,周围的人也不会认可自己”,那如果是不认可自己呢?

我多希望有一天能够遇到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跟他谈天论地,跟他分享我心爱的书、电影······跟他一起去看日出日落,告诉他我是个很棒的人很有趣的人;告诉他即使经历了那么那么多的磨难我都没有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告诉他我在寻找他等待他能对我说一句“我很庆幸,与你相逢”的日子里学会更爱自己;告诉他如果人生重置,我有一切归零的勇气重新来过。

 9 ) 33个大脑洞

本来以为是个电话诈骗者反被骗之类的推理喜剧。

已经擅自脑内出了一个诈骗集团。

什么大树故意把手机落在永野盘子里,大树妈妈也是假装把他当成自己孩子,大家要一起把永野带坑里搞精分之类的。

而且内田有纪那个角色真的特别像个骗子,直到她死之前都觉得她是幕后黑手。

但是光电话诈骗满足不了作者。

作者要哲学,要文艺。

但是什么“现实中无力追求梦想,受到工作、家庭的压力,所以抵触他人,希望世界上只有自己就好了。

于是以装作他人诈骗为契机,世界上就真的变得都是「俺」了,但自己内心还一直在挣扎,真正的自己要摆脱伪装的「俺」”之类的,太沉重了。

压力青年迷失自我认同感什么的,虽然容易引起共鸣,但又抽象又繁琐,表现不好还容易把观众绕进去。

这种开脑洞的哲♂学系剧情更适合写小说,不知道原著怎么样,不过拍出来总会受视觉印象的局限。

“干了坏事就觉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自己是个坏人了,所以感觉干什么都被人盯着。

装作大树向妈妈要钱,相当于创造出了第一个大树身份的「俺」。

大树身份的「俺」与永野身份的「俺」发生冲突,只有向大树妈妈承认了永野身份的「俺」,才能消除那些别人身份的「俺」”之类的,新人骗子的心路♂历程之类的不好么不过要是只骗了大树一家就会出现那么多别人身份的「俺」,永野作为一个新人骗子脑洞也太大了。

要是也装作过小直,也装作过女生诈骗,还创造了许多人身份的「俺」。

然后因为假装的人太多了,自己不再作为永野被认同,「俺」们也逐渐失控,会更自然点吧。

当然也更俗更中二。

而且真的诈骗犯的话,应该已经心理强大到不会怀疑自己了吧。

小龟把永野大树小直演的个性分明,尤其是小直身上真的有学生感。

不过开始听说要演33个「俺」,以为会《云图》那种。

但这里除了主要的三个「俺」以外,基本都没什么戏份,也就大概凹个造型。

对加濑亮spec里的印象太深,觉得他梳个小分头装土逼上司又喜感又别扭。

总觉得还是濑文桑,只是蹩脚的伪装成上司在进行调查。

 10 ) 我是谁?

我没有读过小说,据说故事是一个人因欺骗而精神分裂产生的一段幻觉,我却更愿意用天神(是God还是天照大神?

无所谓啦)救赎来解释本电影。

一个笑话内容大约如下:一大学生深夜归宿,被宿管大妈拷问:“学号多少?

宿舍号多少?

干什么去了?

”好难啊,一口气问了三个哲学终极问题:我是谁?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每个人都将被这三个问题拷问终生,盖棺都不能定论,唯一可定论的是:人们通常不知道“我是谁”,却常常希望“我不是我”。

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与无聊间摇荡。

——叔本华人,求而不得便痛苦,求而得到便无聊,物质欠缺便痛苦,物质充裕便无聊。

那么,有没有什么东西是既痛苦又无聊的呢?

有,我觉得是“我”。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3600秒……至死为止,人都是“我”,打不过逃不掉,“我”又“在痛苦与无聊间摇荡”。

难怪人们禁不住遐想“我不是我该有多好啊”!

不只穷人如此,富人也如此,不只平民如此,贵族也如此。

希望“我不是我”几乎是人类逃不过的情结。

正因此,才有如此之多的穿越小说、穿越影视。

小者自己穿越时间,如《蝴蝶效应》《回到未来》,中者穿越成为他人,如《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最夸张的就是由人而成神,如《冒牌天神》。

本电影属于中者,至于穿越的能量,我倾向于天神救赎。

已经放弃摄影梦想的永野修在大卖场销售电器,极度消沉的他处处不顺,在商店被上司欺压,在快餐店被店员无视。

听着身边一个无礼的叫“大树”的家伙畅谈人生梦想、五年计划,永野修一定禁不住感慨:“我不是我,是他就好了”。

大约是天神听到了他的心声,于是“Biu”的一声——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五笔,Biu字我真是不会写,Oh yeah yeah,第二天永野修就成了大树。

只是,这个天神有点烦。

他没有格式化硬盘就重装系统,还一口气装了N个相同的系统——“我”虽然不是我了,却成为了无数的“他”,大树版的我,直的我,永野修的我,巨乳女的我,死宅男的我,朋克男的我,黑社会的我,警察的我……“我”们有相同的记忆和偏好,却分别生长出了独特的个性。

“我是谁”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复杂:如果“我”们都是“我”,“我”又是谁?

谁是原版?

谁是盗版?

……为了争夺“我”,“我”们尔虞我诈、刀枪相向、你死我活。

当然,天神并不是超级变态杀人狂,专以整人为乐,在设下难题的同时,他也打开了一扇窗,内田有纪扮演的房屋经纪人就是透过这扇窗的一束光。

(话说我很喜欢内田有纪,日版《流星花园》无论是TV版还是电影版我都看过,英姿飒飒美丽逼人)是她,给“我”机会重拾相机旧梦重温;是她,让“我”体味与他人相处的温暖和愉悦;是她,与“我”一夜温存;是她,暗示“我”回到原点;……没有她,“我”绝不可能喊出“我就是我”,绝不可能活着回到故事的起点,让我的世界重新走上正轨。

至于最后活下来的我到底是本我,还是他我?

那已经不重要了,“我就是我”!

既不是大树,也不是永野修。

========我并不满意电影中对“我是谁”的答案——“我就是我”,因为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不可言传就是不能理解,不可理解也就是不可意会或者一人一意会,而可以被多重解释的答案就不是答案。

我感觉这个“我就是我”类似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也不能圆满解释“缸中之脑”引发的疑问:我是谁?

世界是真实的吗?

只好将肉体和灵魂分离,引入上帝——上帝给予了人灵魂,当人提问“我是谁”、“我存在吗”时我就存在。

而本电影中的意象不正对应着“我思故我在”吗?

灵肉分离——“我”们有相同的肉体和记忆,却有不同的个性;我思故我在——“我”们都在提问,但只有一个人问了正确的问题“我是谁”,其他的“我”问的却是“我是大树(永野修、直……)吗?

”所以,只有回答“我就是我”的人才有灵魂,才存在。

《是我是我》短评

哪儿跟哪儿...

7分钟前
  • Velonica
  • 较差

最后结局是什么意思??

10分钟前
  • 爱の休止符
  • 还行

加濑亮是真爱,小龟演得真不错,导演细节做得好棒,赞后期

12分钟前
  • アカ
  • 力荐

可看成是人格分裂在电影里的无理表现么?

15分钟前
  • hitlike
  • 还行

对龟梨和也无感~~

20分钟前
  • 秦小兔。
  • 较差

save me桑已经正常不回去了吗

22分钟前
  • 槍櫻
  • 较差

卧槽,我没看懂啊!~~什么个意思啊这是。

24分钟前
  • 吃瓜专业户
  • 力荐

什么呀这是,这个心理状态持续了大半段。到最后回味一下,还是部挺有趣的电影。三木聪的风格还是很明显的,只不过喜剧的元素少了点。

27分钟前
  • pennysonic
  • 推荐

好多个俺,简直神经病得出彩!

29分钟前
  • Jz....
  • 力荐

不能直视亮叔。之前简介完全瞎扯。就是略黑暗的脱力系片子。BGM不错。有些地方有点恐怖(如果是一开始按简介说的喜剧片来看,会吓到吧)

33分钟前
  • 一条
  • 还行

抽象的手法描述了多重人格患者。加濑亮打酱油算是亮点。

35分钟前
  • Xiaodong
  • 推荐

删除千万可能才有现在的自己?

38分钟前
  • 吃点心了
  • 较差

...自我繁殖,自我争执。我被我追赶,我杀掉除我以外的其他我,活下来的是真我。乱死。三木聪没以前好玩了。

42分钟前
  • thintoy
  • 还行

这种喜剧,,啧啧,,推荐下大家可以尝试看下。

47分钟前
  • momo
  • 推荐

看不懂就别看,去读读弗洛伊德再看。

49分钟前
  • 沙利文
  • 推荐

各方面都很成熟啊,用电视暗示复制,用火车暗示时间。从地铁站出来有个叫dejavu的店,时时刻刻都在呼应主题。

50分钟前
  • momo
  • 推荐

论发型的重要性。。。。话说我没有搞懂,一开始明明是大树视觉,啥时候变成均视觉的?==

55分钟前
  • 桃涩桃涩
  • 还行

太诡异

57分钟前
  • Stefanie
  • 还行

三木聪也开始玩psychologie了,龟梨和也居然演得还不错!

60分钟前
  • 萌萌
  • 还行

33个龟梨和也的演员表点赞❤

1小时前
  • mom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