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德勒
Flandres,佛兰德斯,天人之战,情战弗兰德,野兽逻辑(台),Flanders
导演:布鲁诺·杜蒙
主演:Adélaïde Leroux,Samuel Boidin,Henri Cretel,Jean-Marie Bruveart,David Poulain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06
简介:故事发生在风景如画的弗朗德勒,蒂斯特曼(塞缪尔·鲍伊丁 Samuel Boidin 饰)在此地经营着一间农场,过着形单影只的孤单生活。闲暇时,蒂斯特曼会找到名叫芭比(阿德莱德·勒胡 Adélaïde Leroux 饰)的女子,两人来一场激情四射的约会。芭比是当地有名的妓女,亦是男人们心目中的大众情人,然而,蒂斯特..详细 >
(4)战争的部分无法打动我,突如其来的性与暴力总是出现在杜蒙的电影中,开场一见面干净利落直接交代二人关系,人性丧失后死亡到来,现代世界对是否参加战争的人都造成了影响,或者说到处都是战争。
和‘风吹麦浪’一样残酷
所有的好莱坞式战争片在这部面前,都像一部动画片。
极简主义,去掉配乐的处理让人忘记这是电影
冰冰的,没有温度,女人的的欲望像野兽一样,报复起来也令人汗毛倒立。这样的天气看这个片子感觉更冷了。(片中唯一令人印象深的一幕是树林中白人和黑人士兵在角力,树荫投在他们身上的色彩很漂亮。)
幸好10年代的杜蒙马上就要迎来转型,希望这部就是他的最差了,所谓“作者”不是摸清了自己的方法和风格就刻意不论什么题材都一股脑重复往上套。
没看懂
06戛纳评委会。战争片。写实主义。平行剪辑。死亡在三种情境可以直视:疾病,意外,战争。一方面展现战争残酷,一方面表达人性对于爱情的两难。欲望与持守。叙事简洁明了。好看。
布列松式库布里克战争是功率巨大的聚集并吞噬兽性的熔炉
战争消磨人性
★★★★★杜蒙的法式阴郁,有着法国现实主义库尔贝和巴比松画派的传承……细腻、柔润、冷灰以及扎实的光影结构,法式文艺的样式担当。
咱們一起去散步吧!草地、樹林、穀倉、豬圈……
结合当今时势,这态度是相当讽刺与直接了
做为战争片的部分尚可一看,其它部分则各取所需好了。
还可以吧
曾经以为这片获奖是因为“政治正确”,现在知道原来只是陈述事实。
两段式割裂得比较严重。节奏很慢,前半段的无聊田园生活让人昏昏欲睡;后半段则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不仅作为受害者的一种悲剧也是参战者的悲剧,人最后异化成兽,已经不把敌对者当人去对待。经历了这样的战争,还怎么面对接下去平静的人生?
看了四部,四种题材:公路、悬疑、宗教、战争。感觉杜蒙是在用布列松的手法,向库布里克看齐;《弗朗德勒》会让人想到《全金属外壳》,只是镜头更优美,手法更直接,过程更残酷,结尾在爱与宽恕中落幕,观众和主人公一起获得救赎。
在一片荒凉中开打的虚妄之战、仿佛天平两侧互通的沙漏、任何一点倾斜都是致命的。冷到死。哲学家你好。哲学家再见。
080525开始了凌晨看碟的日子,生活似乎回到正常。希望不是假象。那些忧伤无力在这片面前微不足道。女孩的脸很少是笑,不知道她在那些男人身下是什么想法。战争的残酷不容的人感慨。512遇难人数已达六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