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影片后回过神来,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讲学生时期的姬片了。
首先完整度很高,有迷茫,有青春,有爱情,有成长。
其次能让我联想起自己的青春。
我不想评价木村爱是病态般的存在,虽然她确实有点疯,但当我二刷影片前半段对她的个性的铺垫时,她在我脑海里留下的一些印象有:胆大,半夜爬楼翻窗趁乱偷信;心细,一开始抽屉里找不到信冷静思考信还可能在哪,白天在学校偷开窗方便晚上潜入;反应快,美雪躺着喝不进果汁果断用嘴喂,在卧室里发现美雪说的不是她以为的事情时能马上顺着美雪讲下去;行动力强,为了接近美雪她去书店查糖尿病的事情甚至不惜挨一针胰岛素,为了接近即若不惜三番四次凭空创造机会;心理素质强,朋友问起她有没有喜欢的人她眼都不眨就说没有,对着美雪前一句实话“我从来没有把你当朋友”后一句就开始胡编“我一直喜欢你”……木村爱就算真的是个疯批,也是一个聪明的疯批。
回想一下,铺垫她性格里的这些段落,哪件事咱们青春期没干过呢,只是影片夸张化了这个故事的后续发展罢了。
重点说一下五次小爱一头撞进美雪温柔乡的时刻。
第一次,KTV。
小爱再一次亲了美雪后,KTV续时的电话响起,那个时候其实她大可以续时继续她的戏码,美雪的善良也会让她继续呆在那里乖乖受小爱的戏弄,但她顿了一下,没有这么做。
我觉得那个时候她因为美雪的善良而心软,动摇了一下自己原定的计划。
第二次,美雪卧室。
小爱在那一幕一直在胡说八道,除了最后躺下来闭着眼睛跟美雪聊天的时候。
有时候人胡扯是因为不走心,有时候则是因为需要武装自己的真心不被看见。
她把美雪推倒后,镜头一直都在分开她们彼此,几乎没有同框过。
小爱是直立背光、俯视的姿态,美雪也是横侧正面、仰视的姿态,一个自上朝下的强势,一个是自下迎上的接纳,极致的对比。
尤其是小爱单手扯开美雪的领带,继而单手一颗一颗地解开她的纽扣,单手却又镇定的动作自带强攻的气势,美雪在她面前弱势似尘埃。
更绝的是下一幕,美雪离开卧室后小爱开始疯狂洗手,美雪回来后却依然笑容依旧,小爱用挑衅的语言质问她“厉害啊,做了那种事还能马上做回好女儿”,结果美雪避开尖锐答的是“因为我喜欢妈妈”。
有时候进攻的人不一定更强大,也可能只是虚张声势。
我个人觉得从这里开始,小爱内心其实已经开始乱了。
她武装全身,自信出击,结果打在了美雪柔软的棉花上,她的攻势落了空,没接话,疲惫地躺到床上。
第三次,美雪家里。
这里是我认为是戏剧张力仅次于结尾的一幕。
小爱因为撞见了好友和跟自己表白过的男生开房,相当于双重背叛,内心受到了双重暴击,换其他人可能早已经情绪外露了,但她只是静静地等待美雪回家。
见面后也不说一句话,只渴望着亲上美雪。
这是第一次她看到美雪后一直没怎么说话。
在这影片里,不说话的她是最真实的。
即若和美雪都说得对,但凡她说话,看起来都像在说谎或是开玩笑,都不是发自真心。
当她不说话的时候,反而是最真实的存在。
前面她鸽了跳舞节目,拉着美雪一直走的画面也是,也可能她已经习惯,当她不开心的时候就忍不住把美雪拉进她的世界里,也只有美雪,愿意没有保留地陪着她肆意。
后来,她质问她的好友和那个男生怎么回事,好友问她是否瞧不起他们炮友的关系,小爱的目光突然垂了下来,她大概是陷入了沉思:你们是炮友,那我和美雪,又是什么呢。
好友尚且曾小心翼翼问过小爱是否有喜欢的人,怕这样做伤她的心,那她呢?
问过美雪你情我愿么。
第四次,咖啡室里和桥上坦白。
小爱的坐姿比她之前的要颓废,表明她的内心已经不受她控制,她已经彻底爱上了对面的美雪。
好笑的是,美雪在跟她说打算跟即若去东京的事,她罕见地关心起美雪来(她之前不怎么关心他人),问万一即若遇到别的女孩把她抛弃了怎么办。
结果美雪回答,那就祝福他。
小爱内心此刻酸与苦全涌上心头,可能是酸即若有美雪这么爱他,可能是苦美雪怎么那么善良,总之越想越受不了准备离开咖啡室。
在桥上和美雪告别的时候,小爱把之前发生的事对美雪摊牌了,但她之所以坦白这件事,是因为她现在内心又多了一个秘密,所以之前的秘密就隐不隐瞒已经无所谓了。
她最后对美雪说的话里大概只有一句是真心想说的:“你是一个好女孩”,其它都是为了隐瞒新的秘密而编的冠冕堂皇的瞎话。
第五次,美雪的手写信。
老实说真的被美雪的这封手写信感动到了,尤其是那段:“谢谢你,告诉我被人触碰的喜悦。
你任性又不懂克制,即使你是计划好的,在我面前只是忍受与表演。
即使只有一瞬间也好,你有向我敞开心扉的话,我就不会忘记那个瞬间。
”她看得出小爱的真心与假话。
虽然小爱欺骗在先,但是在她们俩的触碰当中,她感受到来自小爱内心的需要。
在看影片的有一瞬间我错以为那是偷尝禁果带来的幻觉,但是我想起她俩第一次在卧室里做的时候小爱暗示她早就有过经验,她不是为了追求那种快感而爱上对方,因为按她在学校的受欢迎程度她其实唾手可得,她也可能是第一次发现,原来爱一个人,真的会忍不住跟她触碰。
第一遍看电影时小爱在美雪和即若之间所作所为一度让我很困惑,她是喜欢即若吗?
那为什么高一就开始暗恋的她之前完全没有行动?
为什么知道他和美雪交往后才开始行动?
那她是喜欢美雪吗?
那为什么第二次跟美雪发生关系后当晚就冒充美雪约即若出来?
她踢倒代表和即若有着共同回忆的千鹤树后,又问即若如果她为了他双目失明他是否会更喜欢她一些……这些充斥着矛盾、反复的行为,我感觉背后肯定是有一条属于小爱的逻辑线,后来我猜测,如果小爱对即若是一种占有欲,但她在尝试占有的过程中屡屡受挫,她发现即若好像不可征服的一座山,不为所动;另一方面,美雪却像一汪水,总是包容她却不问为何。
她在这过程中,曾经想证明这座山不是真的那么的有原则,这座山也是有情欲的弱点,她也想证明这汪水其实不是那么的纯洁无瑕,结果山没动,水依净,更要命的是她还爱上了包容她的那汪水。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在影片结尾,她在千鹤树下要对即若说那句奇怪的话:“所以你没必要烦恼了”,明明从头到尾为情烦恼的只有她自己一个,每晚睡不着觉、不自觉地咬指甲、在学校里的行为越来越诡异……另,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小爱看完美雪的信后的反应。
就冲她这个举动,值得和美雪这样善良的女孩子在一起。
年少的爱就是该这样,要放肆,就算迷茫懵懂,也要尽全力去表达。
“我们再睡一次吧!
” 笑,谁说疯批不能浪漫呢。
话说回来,今年我其实看了比以往更多的日本女铜方面的影视作品,坦白讲无论是纯爱还是纯欲,完整度、切入角度、深度、细腻度都可以说是相当优秀,但有时候突如其来的疯批操作、或是过于晦涩难懂的意识流表达还是很容易把我吓退。
但《手写信》还是让我对日本姬片多了一分敬重,尤其是这部剧还是出自一位95年生的年轻导演之手,真了不起。
我不是一个喜欢看青春题材电影作品的人,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我一年比一年感到难以代入里面的情感,但看完这电影后的那个晚上我忽然想起尘封已久的一些青春二三事,就是在跟小爱差不多的年纪时的我也经历过她这种迷糊,不知道什么是爱情,惯着自己性子胡闹过,但也非常幸运地遇过一个类似于美雪存在一般的人,她包容过我的胡闹,虽然后来我们闹掰了已不再往来,我也曾经恨过她很多很多年。
但突然就在看完《手写信》的那个晚上,我想自己至少还是要感谢她一次,感谢她在我还没搞清楚爱是什么的时候包容我的侵扰。
感谢那些像美雪一样包容过我的人,也感谢当初那个像小爱一样任性不克制的我。
爱酱,你在想些什么呢?
给爸爸的贺卡上只写上「おめでとう」,那时候你心里一定装的是无所谓和不耐烦吧。
你是个十来岁的女高中生,你成绩优异但也充满了叛逆心理;你受男生追捧却只在乎那个沉默寡言又勤奋善良的少年。
但是我觉得你在乎的只有你自己,所有你给出的爱都建立在你无限地爱自己身上。
你爱那个少年,你问他「我就不行吗?
」,并且祈求他的目光、他的拥抱和他的亲吻。
但当他冷淡地落下吻之后,你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正像他说的那样,你是虚伪的。
或许不能用虚伪这一个词就概括你的全部,甚至用这个词来形容你那近乎霸道的爱有点儿过分,但它的确是,充斥着虚假的味道。
你迷恋他,却被他无情地拒绝,所以你找上他秘密交往的女友。
那女孩患有糖尿病,你便去阅读糖尿病的书籍。
你像制造偶然事件和たとえ搭上话一样,接近了那女孩。
你想知道,这女孩是哪里好。
你是个充满好奇并且想做什么就去做,完全不在乎他人心情的女孩,电影里用无数的事件描绘了你的这一特点。
所以那女孩没有朋友,你便接近她,成为她的朋友;你旁敲侧击他们是否有H过,得知他俩竟然未曾亲吻,你便卑鄙地说喜欢她,拿走了她的第一次,说「没关系,我第一次也是这样」,最后还line她男朋友说:我和她做了,两次。
你真的很坏,尤其当你欺骗的那女孩是如此心地善良惹人怜爱,你便愈发地显得不可理喻。
但是你还是病了。
たとえ君也不是现实生活中那些讨厌的男生的样子,他冷静自持,面对你的诱惑和攻势,甚至你那可恶的挑衅一样的言语,他也没有动摇过。
他说:你眼里是没有光的。
你和他接吻后露出的笑容,比平时伪装的都要差几百倍。
你本来是个可以保送的优秀学生,但是你病了之后,便像所有鬱になった日本人一样,总是不管不顾地跑出教室,把饮料罐拉开,又把里面的饮料都倒掉,最后把饮料罐留在大街上。
你答不出古文小测试,对曾经的伙伴说出刻薄的言语。
美雪说「你真可怕 爱酱 你根本没在反省吧 做了这些事」你逞强地说「我当然会感到抱歉的啊」真的吗?
你自己也知道 没有感到抱歉吧。
所以在那之后,妈妈让你再给爸爸写点什么,在贺卡上,你本来是想敷衍几句的吧,但是你改念头了。
你想认真写点什么,最后却还是不知道写什么好,迟迟落不了笔。
你真的是很厉害的一个女生。
你可以不顾后果地从楼顶翻到教室里,只为找出美雪写给たとえ的手写信。
你也可以在他爸爸说出那种混蛋话后,将他一把扯过来一拳打在他脸上。
美雪真的是很好的一个女生,温温柔柔的,对你和たとえ都有着无限的温柔。
她这样珍视过你,可是你的眼里只有たとえ,你的心里被几年来自己不断构筑出的对他的幻想和渴求占满,直到最后拆开那封美雪写给你的手写信时,你才真正地被她触动吧。
她说,就算你和她相处的那段时光中只有忍耐和表演,但那些时光中哪怕只有一瞬的真心,她也不可能不珍藏。
最后是高三的末尾了,你又一次,在班里还在安排事情的时候不顾所有人,冲出了教室。
你跑到了美雪的教室,你蹲下来,对她说「我们再一起睡吧。
」这里翻译说的是「我们再睡一次吧。
」网上随手搜了一下,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你说的是“再做一次”,但其实你说的是「寝る」,而你在报复般地对たとえ说睡了他女朋友的时候,说的是「やった」。
我日语不好,不知道你最后对她说的意思是再睡一次,还是再做一次。
不过不论是哪种,你心里的天平已经变了不是吗?
而她的回答又会是怎么样的呢……总之,故事里的每个你们都会有自己无限的未来吧,这就是可以让我们想象,又永远不可能想象得到的了。
看了评论解析更有了更深的理解,下文有剧透慎看。
很少写文章什么,写得不好见谅。
全片女主对女二的感情表达的暗戳戳的没有直接点明非常细节,比如像她看到朋友跟追她的男生去酒店的时候,她第一个去找的是女二,而且是她先抱住了女二这正暴露了女主对女二的感情的转变,而且女主不像第一次时单纯的玩弄女二甚至还有点嫌弃,反而她们俩都比第一次时更投入,女二也变得主动。
还有后面看到女二很着急跑的时候她因为担心毫不犹豫的追上去,这些细节都恰恰表明她喜欢上了女二。
与女主对女二的感情相反,女二对女主的感情真的很明显,不管女主对她做什么她都不拒绝,她变得她很在意女主非常关注女主。
还有前期女二都是写手写信给男主,最后变成写给女主这样的转变不就是隐喻爱的转变,其实爱的转变也不太恰当,因为我觉得女二跟男主就是那种好友的感情,像那种包办婚姻,相敬如宾的感觉,而对女主的感觉就不太一样。
还有后来女二对女主的影响也很细节,就比如女主在影片前面他爸生日的时候很敷衍的写给爸爸的贺卡,把妈妈说的话放耳旁风,到后来被女二的真诚温柔所感化后学会了认真思考写给爸爸的贺卡内容,学会看和妈妈相似的指甲盖等。
最后女主意识到自己对女二动心的时候她不愿承认,而且为了验证自己的感情去找了男主发现了真相之后开始颓废。
结局看到女二的信她再也克制不了对她的爱,去找女二然后说了那句羞耻的话。
互相救赎的故事,虽说结局是开放的但我感觉偏HE。
非常日式的青春电影,看完之后有点匪夷所思,霓虹电影癫起来无人能敌,不过仔细梳理里面的情感逻辑,还算说得过去,非常符合霓虹的社会环境,至少比国内的青春疼痛文学有内涵。
波澜不惊的校园生活,三人都藏着很深的痛苦。
即若的痛苦在于东亚式父子的叛逆和认同,他想见到母亲,并对获得父亲的认同充满执念,他把这种执念压力转向学习,拼命努力希望考去东京。
直到他真的考上东大,才发现一切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父亲依然不允许他联系母亲,也依然不认可他的努力,所以他在最后明白了自己痛苦的本质,获取他人认可而努力本身就是苦海无边,真正的解脱必须是对自己的认可。
对于美雪,他虽然爱自己的女友,却因为父亲的原因不愿意公开两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美雪的憧憬一味接受,却没有太多反馈;也不是很关心美雪的未来和生活,只是让她跟着自己去东京。
典型的东亚男人。
即若对美雪的感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自认为在美雪的病痛中找到了自己的痛苦,但他并不能真正共情美雪,毕竟他可以找到新的希望,但美雪的病是一辈子无法解脱的。
他们两人更像是在痛苦中相互取暖,随时都可能因为情景的改变而一拍两散。
美雪的痛苦源于长期的病痛,长期生病的人,会很注意自己的身体,但同时也意味着不能对自己的身体随心所欲,削弱了对身体的掌控感。
美雪回家泡澡被母亲询问,因此大发脾气受伤送去医院,她发现父母对此没有任何责备,造成了内心更深的负罪感,认为她不应该任性去破坏和谐平静的家庭。
从美雪的描述来看,她的家庭没有对负能量的容纳空间,这种情绪和痛苦被忽视了(父母只是把浴室打扫干净,并没有和她讨论生气的原因,询问她的感受,并没有正视她内心的痛苦——需要身体的掌控感)。
往后的美雪学会了成为一个压抑内心的“乖孩子”。
病痛使美雪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做出格的事又会给大家添麻烦,“我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所以她在学校远离同学,甚至对自己男友也非常疏远、客气。
同时她也希望能快点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她精心规划着去东京照顾即若,成为对他有用的人,即使可能被抛弃也愿意承受。
这都是一种疏离人世和没有价值感的痛苦。
任性妄为的小爱突然闯入她的生活。
美雪对自己的身体一直都在小心保护着,不敢随心所欲,所以小爱是第一个对她身体进行“破坏”的人,借由与小爱的亲密接触,她重获对身体的真实感受以及控制感,所以美雪对小爱的触碰充满喜悦。
由此美雪对小爱和即若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她在给小爱递信的时候,会坐在小爱的位置上,而对即若,她没有进一步的“接触”行为。
她写给即若的信,都是对即若的问候,以及她自己单方面对未来的幻想。
但在给小爱的信中,她第一次剖露了自己,她对生命的思考、她的病痛、她的过往以及她这样乖巧外表下的无奈。
这封信使小爱最终能够理解美雪,而理解才是真正共情的基础。
小爱的痛苦更隐蔽,她处在一种隐性的孤独和被忽视的环境中,从学校的环境来看,一开始老师认为她的成绩可以保送,并且学生工作也做得很好,即便不想去更好的学校也会被认为是“有主见”,没有什么值得担心和照顾的,这是一种对“好女孩”的忽视。
在家庭中,母亲整天做糕点,表达对家庭和父亲的爱意,但也没怎么考虑对方是否喜欢,或者是否能吃得完,说着女儿和自己有同样的指甲,却没有发现自己女儿手上的指甲已经被啃坏。
母亲并不真正关心女儿,她的行为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沉浸在自我奉献的感动之中。
对小爱来说,这样的爱是虚伪的,所以她对母亲有些不以为然。
母亲也在忽视小爱的想法和感受。
在这样的忽视中,小爱找不到与他人的连接感,即便有好友的告白和关心,她也认为是虚伪的。
小爱潜意识中依然需要爱和关注。
所以她用逃课、翻窗、随意进出教室的行为去博取关注,看上去自我率真,其实是在释放内心的压抑和孤独。
咬指甲在精神分析当中被认为是口欲期固着,有着欲求不满的意味,而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被认为是焦虑、压力大的反应。
这也是对小爱内心压抑和孤独的写照。
“骚扰”即若,闯入美雪的生活,某种程度上,也都是想要博取关注,取得与他人的连接,正如美雪所说,在她的计划安排下,行动都是“忍受和表演”,“眼神中没有光”,也就是说这些行动都不是来源于真心,不过是想引人注意的表演。
最明显的就是,当看到自己的两个好友在一起后,小爱的被忽视感和孤独感油然而生,她立刻跑去推到美雪,在美雪身上寻求关注和爱的连接。
睡完之后又跑去找即若,寻找另外的关注和恨的连接。
并且在一番对比之后,爱的天平向美雪倾斜。
另外,叛逆的小爱一眼就能看出即若和美雪关系的不协调,美雪的信都是自己一个人对未来的幻想,即若也没有考虑美雪对身体接触的需求,他们的关系还停留在虚伪的自我感动中,所以她蔑视、嘲讽这段关系,就像对自己母亲的行为一样。
她想要破坏这段关系。
最后即若父亲的事把三人纠缠到一起,小爱的能量才算用对了地方,三人都从之前模式的压抑中解放出来。
踢翻千纸鹤树后,发现打开的千纸鹤中空无一物,只有美雪的信,洋洋洒洒好几页,不再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是真实自己的袒露和隐晦的告白。
小爱终于决定敞开心扉,不顾一切奔向美雪,说出了那句大胆的话。
对比前两次的强吻和推到,都是有目的的表演,而片尾的最后一次告白,则是出自小爱的真心,此时她眼中有了光。
不再是博取关注,而是俯下身子、紧握双手,发出爱的邀约。
由此人物也在剧情中完成了成长和升华。
很多地方实在看不懂小爱的心理于是去读了绵失莉莎的原著,其实个人觉得影版对剧情的改编处理会比原著更好一些,从影版的角度似乎小爱和美雪最终完成了一场迷茫与救赎的回环:小爱自私任性又不懂克制,可以为了想要的东西不择手段、横冲直撞,她自始至终都希望在忽视中确立自己的存在性,而美雪作为被动的接受者,以近乎圣母般的包容成为小爱与西村的避风港。
她的温柔象征着一种无条件的接纳,成为他人投射情感缺陷的容器,她会说出“想要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希望为重要的人而活”,比起呵护她的西村,小爱更直接的触碰、弄乱她的身体、在性爱中对她赤裸的渴望…美雪的身体在小爱的手中失去了控制,但她也第一次得到了对身体的控制,病弱的身体不仅仅只能被小心翼翼对待,病弱的身体也会有欲望,就像暴烈的灵魂需要港湾,而温柔者也在被需要中确认自我。
最后,非常喜欢这个结尾,小爱读完美雪曝白的手写信,奔跑着冲进教室,在众目睽睽下盯着美雪说出那句“我们再睡一次吧”足够冲击足够躁动足够突兀,这是一场独属于青春期的暴乱
开始觉得爱酱很不可理喻,尤其记得第一遍看时直到快结尾仍然很讨厌爱酱。
但第二遍看时,更对美雪感到好奇。
美雪究竟在想什么呢?
她对爱酱的感情,是友谊的包容还是带着欲望的期待?
果然温柔的人是最高级的猎手。
爱酱大概是D型人格吧(笑),感兴趣的事立刻就会做,行动力非凡,而在受挫时也像滑坡一样彻底摆烂。
这一点我很有共鸣。
这种强烈而不可抗拒的情绪总是突如其来,也不是说心里真的感到多么开心或难受,但是一旦进入那种情绪,就只能那样行动。
对于不感兴趣的东西可以做到当即舍弃,这种决断力带着残忍的味道,当然有时非常好用。
爱酱拳打鱼糕佬和冲进美雪教室的两幕非常喜欢,这种暴烈的行动力便令人无比舒畅。
另一个也许不那么明显的地方,是爱酱看到两个朋友开房后默默跑到美雪家门口等待。
爱酱的性格令她在那种状态下没法慢悠悠“走流程”约美雪,她只想以最直接的方式(待在一定能等到她的地方)见到美雪。
人的本能是这般赤裸,美也好凶戾也好都不隐藏,所以爱酱需要美雪,那一刻不是报复也不是占有。
美雪不拒绝,甚至可以说享受着这个过程。
其实猜到发生了事情爱酱才来吧?
但也没关系,自己也有私心,喜欢她渴求自己的样子。
虽然知道美雪也有缺陷,但果然这种纯粹和温柔还是很打动人。
所有人都想要一个港湾吧,那种不需要自己做样子,能够无条件接纳自己的人。
美雪一定给了爱酱这种安全感,所以爱酱也能重新振作起来。
希望每一个横冲直撞的爱酱都能遇见一个温柔如大海的美雪最后,美雪在信中写“不会忘记那个瞬间”,真情直接溢出屏幕。
对于内向被动的美雪来说,一个擅自冲进她小小世界的存在,一定也是值得铭记和可爱的吧。
是看完意外喜欢一部!
情感描写很细腻,场景设置也是很多熟悉的日本。
影片背景的高中时期大概是一个考大学的压力和对自我情感爱欲的探索结合的时候,片中也表达了主角们在这个成长期的困顿和搏斗。
电影女主小爱出场几乎是传说中的“冷感美女”,在学校也是很厉害的角色。
为了喜欢的男生西村拼命学习,也做了很多活动和组织工作;只是到高三却发现,那个男生初二就已经有了一直给他写手写信女朋友,美雪。
西村拒绝了小爱的示好,小爱曾经拼命的理由似乎都崩塌了,跳舞也不想跳,古文也不想考。
既然接近不了喜欢的男生,不如曲线救国接近男生喜欢的女生——小爱于是努力接近美雪,用对方的信任和善意骗取了距离,却获得了更大的嫉妒。
小爱和美雪睡与其说是嫉妒美雪,不如说是通过占有美雪的身体,获得美雪的驯服感,来体验西村的感受——心中爱着一个人但是却在和另一个人睡的感觉也非常残忍了。
当选择做一个欺骗者的时候,就会制造信息差;拥有更多信息的人在权力上会形成天然的高高在上。
于是此时的小爱很难说没有通过这种通过友情欺骗美雪,获得一种胜利者的优越感。
欲壑难填,只是货不对板,于是欲壑一直在那里。
小爱似乎有一种超越周围人的成熟和对自己掌控的欲望,西村则更像是通过保持距离获得一种掌控感。
西村和小爱性格不太一样,平时沉默的西村面对小爱的示好,可以敏锐察觉对方的自我和自大的部分。
当小爱趁美雪睡去,用美雪的line跟西村相约夜晚学校,逼着西村抱她的时候,西村选择成全,并指出小爱让自己不舒服的地方。
可能也是西村的父亲平时也是这样把自我强加给西村的吧——看起来很热情的父亲,会给见家长途中遇到的妈妈送上鱼糕,会给来自己家里做客的女孩子们切好鱼糕,却对儿子谈恋爱的不满直接把茶泼到脸上,很难讲是一个真的会尊重人的人。
可能也是西村这样的经历让西村可以对小爱保持警惕,甚至可能是西村的这种警惕和察觉,让小爱喜欢西村。
人们总是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小爱可能有所察觉自己的过分自我,但这种自我可能已然成为小爱在学校千篇一律和高考压力、妈妈过分讨好爸爸的环境下保持呼吸的方式,于是一时间难以改变。
习惯于把自我和他人形成对立面,于是即使在情感流动的时候,也不是做对对方好的事情,而是把自己的需求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出来。
美雪几乎是一个和小爱完全不同的风格。
身体有I型糖尿病,学习没有那么出类拔萃,或者是迎合家里人的期待要在城里找一个大学上了,感觉是一种比较温柔随和的性格。
也许也有她的随和,导致性格不同的大多数同学格格不入,导致她没有什么朋友。
不过美雪也有不断觉醒的自我意识:不管是在和西村的关系选择保持距离来保护西村,还是原来在班级上打胰岛素后来对展露自己的身体更加介意会去生物教室一个人打,还是发觉小爱对自己的猛猛靠近之后还是用善意相待。
实在很难不叫人心疼,大概美雪对西村的吸引力也是来自于这种包容,让西村觉得,自己坚持下去,高考逃离自己的家庭之后就会变好。
明明叫小爱,却在行为和眼神中看不到爱。
不过小爱倒是很爱自己,会把自己的需求表达得还不错——不管是拒绝喜欢自己的男生告诉他自己已经有喜欢的人了,甚至是难以启齿的会给他人带来压力的非常疯狂的爱欲也会告诉喜欢的男生。
不过这种一意孤行的性格在面对西村的一意孤行爸爸倒是很有效,果然是以毒攻毒吗。
导演对小爱还是很宽容,知道这种性格一时半会改不了,在小爱的自我伤害了西村和美雪、开始萌生一些可能的“自责”之后,给了小爱一个台阶下——保持自我也不是那么不堪,至少你可以拳打西村的泼茶爸爸。
电影的时间线几乎是交错的,不管是开头“三月出生的怪人”,还是小爱和美雪“重修于好”的反复出现,还是美雪给小爱的手写信中提到的浴室爆发但没有被父母责怪反而是体谅身体的故事以倒叙方式呈现,都给自己一种“本片剧情来自于叙述者小爱在不断闪回”的感觉。
也许通过这种叙事导演也想表达,成长过程中被压抑的自我可能会通过另一种方式无限生长,而这种生长也是会有各种纠结和来自外界的毒打,我们依然可以对这样的人保持信心,也许他们没有他们做的事情那样看起来那么坏,毕竟也有在反思。
啊啊,本来想给5星,但是结尾真的被尬到了。
给美雪一点活路好吗!
不要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了啊啊啊啊虽然我知道你们是电影主角!
信心-1星x
我觉得女二和男主就是相互温暖着的打着情侣头衔的真朋友。
女二和女一后面一定是和了,就冲女一那句:“我们再睡一次”。
(不要学女一哦)女一最后的眼里是有光的,她一定也开始学着去感受爱了,像最后她妈妈做蛋糕那个平淡的片段,她的反应是不同以往的,不会敷衍的写给她爸恭喜恭喜,会下意识看看和妈妈相似的指甲盖……相信他们都能朝有光的方向前进。
希望亚洲优秀百合剧能多多益善
不谈女主一近乎是病态的心理过程,或去探讨这三角恋之中感情的 “ 逻辑性 ” ,只是简单记录自己的心得,因为很喜欢这部电影。
一开始到结束都认为美雪对小爱是过分温柔了,她投入的温柔始终在包容着小爱无数次的任性,和她那些可能是虚假的表演。
很奇怪的氛围是,她们之间很自然,像是两条平行线的轨迹被打破后,就将会错乱地交错、自然地产生连结;类似是一种信号发出后,一方会在另一头接收着其信号的频率。
也许她们都不知道,她对她的包容是在每一次交织中无形的安抚。
たとえ 对小爱说:“我总觉得妳在说谎”,然而这也就是她的面目,她虚伪的秘密。
小爱很多表达不是由衷发出的,很多时候都在表演着自己所计划好的,她在面对美雪时也是这样,只是在她们之间,有处不同的地方构画出了这份与他者不同的感情连接,也就是美雪给小爱回覆永远都会是“真诚”,与那份对她这位 “朋友” 的坚定,引导又宽容着她进入下一步。
这种被真诚着坚定的信念,小爱应该是感受到了,于是她也开始细声细语地在她面前变得温和了些;她的包容,容许了她对她的依赖,和渴求。
小爱的面目也许是丑陋的、不真实、不堪的,甚至她这类人也不会被他人所期许,但她一直被美雪接受着。
我很喜欢小爱到美雪家等她的那一个场景,那一幕的拥抱很诚实,是身体上的依赖,也像是找到了一处可以落脚的地方,一个可以包容着她所有缺陷的地方。
美雪写给小爱的手写信摘录:“ 致小爱你好,你曾说3月出生的怪人比较多。
即使不像摇滚明星一样会死于27岁,但大家也都自认为差不多只能活到这个岁数。
在教室里这群对此下意识相信的人当中,我总觉得我会比他们活得更久。
也许这就是常年病痛带给我的预感,也许是3月出生的人独有的特质。
小爱,我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
念初中的时候,回到家里血糖也没有降下,即使又累又饿,但为了降低血糖,我还是先去泡了澡。
然后妈妈打开了浴室的门,“ 这就去洗澡了,血糖没事吗”,妈妈这样问着我。
我很气愤,使劲地敲打浴室的窗户,打碎了玻璃弄得满手都是血。
妈妈把我带到了医院,回来时我以为他们会凶我,可爸爸却一句责备的话语都没有,碎玻璃也已经被打扫干净了。
从那时起,我就明白了我不想为自己而活,更想为了重要的人而活。
迄今为止,我活得太任性了我出生的季节,我的病痛,都像我手上的掌纹一样。
谢谢你,告诉我被人触碰的喜悦。
你任性又不懂克制,即使你是计划好的,在我面前只是忍受与表演。
即使只有一瞬间也好,你有向我敞开心扉的话,我就不会忘记那个瞬间。
”
一位百合推荐给我的,之前我不止一次跟她说过近些年这类电影沽名钓誉的多,认真细腻的少,尤其政治正确风气影响下,虽然有天然矛盾以产生戏剧冲突,但真正能拍出同性之细腻之美,很少。
她也说,明明她们之间有很多美好的事,就想和她看个甜甜的电影,看的过程中被甜到忍不住去吻一下她的那种,可很多电影过分聚焦她们的痛苦……本片一反俗套,讲的是女主对男二求而不得,于是把男二女友掰弯,自己却弯了的故事(没用校园欺压套路)。
女主设定强势,独立性高,能力行动力强,为达目的会用手段,思维方式现代,不被老派思想束缚,因此她的思维和行动碾压了同龄人,比如女二就说她可怕,男二说她什么都假,但女主一针见血指出了女二和男二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行为,且她打了男二的爸。
两位女性角色的典型形象,全片会明显感觉到现代和传统的碰撞。
剧情和设定都很有趣,但成片质量有较大缺陷,尤其是光,但凡换个摄影指导或者加灯光师,不至于如此,预算绝不是理由。
剧本好好打磨,人物转换自然一点,细节更多点,让主角提高一个年龄段,加预算,换个摄影指导,去国际上拿个奖不成问题。
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明明已经这个季节了,早上起来却发现墙上有只蚊子,蚊子没有吸我一滴血,我却一巴掌把它拍死了。
颇有太宰治之风。
后来我问她:这故事也不甜吧?
她说:是不甜,但很有趣呀。
我一下意识到她们这样心态放松、享受生活的人,性别什么的无关紧要,到哪里都能以一种舒服的姿态相爱,祝她们幸福。
查了下,原来是改编,小说原著作者绵矢莉莎很厉害,之前《最终幻想女孩》也很有趣,都是小说原著>剧本>导演,看来改行编剧不能操之过急,或许找个合适的导演更好,她的故事,最差也得配陈英雄(《挪威的森林》)滨口龙介(《夜以继日》)或者吉田惠铺(《蓝色》)这样的,可能资历不够,故事又小众吧,我不知道制片人抱着什么心态以揠苗助长的方式来做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再等等,再争取一些预算。
这么好的故事,少点报酬,也是有人愿意帮的。
往大了说,这是一个继承了民族文化和心理,加入现代思想的碰撞,一反陈腔滥调并对流行思潮有一定反思的故事。
就这样被拍出来了,非常可惜。
这种情况,制片人应该改变策略,先去联系一个有一定知名度寻求好剧本好角色的演员,说服演员,跟演员共同努力为该电影争取更多资源。
(从《天麻》真人版出来的几个新人女演员,山田杏奈电影感和演技综合起来较高,出演本片女主,脸还是瘦点好,比如她《天麻》中的形象)
美是美,可是没道理啊………
???
美雪就像大海,包容着爱的任性冲动和自私,哪怕只有一瞬也好,希望你的眼里有光。
3.6 很神奇的一部片。最开始是被女主间kiss的图吸引到的,以为会是讲她们俩的故事。但并不完全。拍的还是蛮美好的,三人之间若即若离的关联也能感受到。但比起情感,果然我更想关心的是——女主你能不能好好上个大学!总觉得就这样坠下去太可惜了。
双转同?
原来女主这种类型叫强势病娇女啊。女主偷看了地下恋人之间的信,打算拆散这对情侣,原因是她不高兴男生不理自己。于是女主强攻了情侣中的女生,还想强攻男生,可是男生没有上当。女生付出真情,却感觉错付了,于是手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给女主。女主看完信后竟然真的被感动到,也有可能她真的喜欢女生,看到信才意识到。于是三个人愉快地生活在了一起?一个直男和两个双?好复杂、好复杂。男生和女生都说女主眼里没有光,看来是相信奥特曼的男女。女生眉宇之间很像林吴倩莲。
???
girls love拍得深得我心
最近好像对讲述青春少女迷思的片子有点兴趣,大概是突然想去解决一下对于成年的自己来说,那个顽固的青春期创伤,做一个清理。电影结局比原著结局要好,原著结局一股死宅味,女导演尽力改善了。
女主有点惨……情侣好像在玩弄女主一个人
怎么办?我好吃这种疯批女主啊!好喜欢,回味无穷!
日本真小...17年跟ex合作过的导演and17年曾经喜欢过的女生喜欢的女演员...五年....我们都长大了
不要因为别人对你的评价而生气,毕竟别人不了解你,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70/100
我们再睡一次吧🤤好爱疯批🥰
哇,生在东亚都要可怜死,注定异性恋的命,迟钝顽固,床都上两次了还在那一起救哑巴男,哑巴男自己家里的事管他干嘛,你们有东京的大学上吗,都是观世音转世,多多关心自己吧
影片几乎没有配乐,情节推进也很慢,前一小段意兴阑珊地看着。认真起来是爱去接近美雪那里,与同龄人割裂的美雪使用社交软件的笨拙让人好不怜爱,才把进度条拉回去投入到故事里。爱的身上,文明社会的心计和原始森林的野性并存着。她“任性而不懂克制”,想到什么下一秒就做了,从来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她的心理问题一直都存在吧,一个人的时候总是那么用力的蹬车,也不是要赶路,像是心里憋着一口气要发泄。在求爱失败以后更是一蹶不振,失眠、起床困难、生活一团乱麻。不知道她的破坏力和她的心理问题孰因孰果,但美雪确确实实改变了她。爱是二人关系中主导的那个,要么拉着美雪走要么追在美雪身后,美雪的被动一目了然。可是美雪就像平静的大海,卷走一波爱的负面情绪,又翻上来一阵不二的浪花,轻轻拍打着,安抚着岸边躁动的她。
二刷后确信这是个女主先执着于诱惑男主然后发现自己喜欢的是男主女朋友女二,,女二和男主柏拉图多年然后发现不论是在情感还是生理上女主才是自己那盘菜的真·三角恋,不带任何私心地想让女主女二快再一起吧,真的别祸害男主了hh
究极舔狗遇到两个满级大佬还不是被虐,舔成这样了还怎么可能为自己考虑过。这监督除了正反打和放紫色的云就什么也不会了是吧
请你不要到处扣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