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期的《我的解放日记》风头太劲,深深吸引了我辈北漂社畜,相较之下《我们的蓝调》要平淡很多,我也平平淡淡地追到了这平平淡淡的结局。
是写实的,又掺杂着一些写实的浪漫。
小人物的生活波折和坎坷总是如影随形,可能是朋友一句无心的贬损,也可能是妈妈一次失误的选择,还可能是竹马再见判若两人,现实的大刀狠厉地劈斩向所有人毫不留情。
因为是所得无几的普通人,所以对每一次失去的伤痛都更加铭心刻骨。
但或许是编剧的慈悲,让每一个伤口都缝合,每一颗眼泪都落地,扭扭歪歪地,谱写着生活之歌,四季如梭、五味杂陈,恍然间济州岛混着鱼腥味的空气里飘飘忽忽窜进鼻腔的时候就转为了蓝色大海的味道。
早恋怀孕?
寄人篱下?
抑郁难愈?
夫离子散?
被最好的朋友唾弃,被最爱的妈妈抛弃,被唯一的亲人拖累,还是看得比命还重的儿子生命垂危?
命运的迷障里杀机四伏,不是所有过错都会被原谅,也不是所有误解都有机会说开。
东硕跟妈妈最终还是迟到了一步的和解,或许就是生活的隐喻。
差了一步,又好像没差,每个人的幸福里都隐隐藏着一丝遗憾,但也可能说是小小的遗憾之外仍有幸福。
只是啊,一日一日生活过来的痕迹,一日一日在心里刻下的名字和记忆,都是《我们的蓝调》。
已如此,已足够。
与生活和解的能力,保持善良的智慧,都是济州岛小镇居民的天赋与荣光。
名演云集,齐聚海风吹拂的蓝色济州岛小镇;嬉笑怒骂,普通人的烟火生活尽在一蔬一饭。
尚亮着路灯的晨间小路上,恩熙一抬手向隔壁车辆里的俊准投掷了一颗早餐饭团;日头随着人头熙攘的晨间拍卖渔市火热起来。
平凡的一天来到了平凡面孔们面前,热气腾腾。
海女、船长、卡车司机、市场小摊主和水产店主等小镇居民,连同首尔调职归来的银行中层管理者韩秀,以及拓展开去的他们的生活圈,一同成就着“我们的蓝调”。
那真实生活里的一地鸡毛,琐碎却又充满生命力。
第一集 韩秀和恩熙拿到了“寒门贵子”剧本的中年银行人韩秀,为了供养女儿的高尔夫梦几乎倾家荡产,而老婆带着女儿在美七年,经济与精神双重压力之下也已几近崩溃。
韩秀的原生家庭对他也诸多不满,因为合全家之力甚至牺牲了弟妹升学机会才让他赴首尔读了大学,可眼见着长男事业有成却又眼见着他全数投入了小家庭建设。
from 韩秀弟弟
from 韩秀老婆
from 韩秀妹妹如同不小心踢到桌角劈开的脚指甲,再被投资受损情绪激动的客户雷霆一脚,韩秀的中年危机不可谓不痛。
家庭如是,职场亦然。
难得真心笑出声的中年韩秀。
由于调职,韩秀回到了故乡济州岛小镇,看着童年伙伴热气腾腾的小镇生活,也倚着窗久违地露出了笑容。
富婆恩熙的快乐。
与韩秀不同,不折不扣的大龄单身小镇中年恩熙在老家拥有着万贯家财,咋咋呼呼热热闹闹地活到了四十多岁。
她就像这个渔村小镇本身,粗糙却蓬勃,依旧热情地称呼韩秀为“她的初恋”,跟冷都中年金融男韩秀对比鲜明。
一个预测:对着恩熙的房产感叹“好羡慕”的韩秀,大概率会找老青梅借钱吧。
一路向上爬一路远离贫穷小镇的出人头地金融男,由于超越经济能力的供养囊中羞涩,反而在本地扎根不讲求生活格调的平平无奇渔产女,大大咧咧开开心心且户头充盈。
生活本身,是没有数理公式的,但又不能说毫无逻辑。
画面切回他们的青春回忆,难堪和心动都简单而直接。
这份轻松,中年恩熙尚存,中年韩秀却难寻。
而这些粗粝的生活颗粒感,仿佛扛不住的生活重压混合着回忆青葱时压不下的嘴角上扬,以及还未展开的更多人物和更多故事,令人新生着迷。
小镇生活,未完待续。
看到一半先来mark下。
恩喜和汉修的故事。
中年汉修生活的窘境拍得很真切,一边执着着不想放弃,一边知道放弃后真的会松一大口气。
但其实旁观者的角度,那份执着从一开始就更像是执念,并不会让人幸福,不懂为啥迟迟不愿松手。
恩喜,真的令人羡慕,为什么她的喜欢永远这么直接明媚,好羡慕!
难道是因为足够有钱所以有足够的底气嘛?
可是少年的她就很勇敢了。
高中男生女生的故事。
看到一半,总觉得哪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尴尬,为什么2022年还会拍未成年怀孕挣扎一番后选择生下来的故事,不能细想。
船长和海女的故事。
也是一头雾水,为什么船长要把自己的心事写在玻璃上,是等着海女第二天来刚好看到嘛?
感觉不到一丝青涩的情绪,只感到一脸困惑。
总结:很多浪漫看上去有点尴尬,但在烟火气的衬托下这些尴尬的浪漫也微不足道了。
看到中后段了。
不得不说,为了钓观众胃口,编剧挺拼的,有几个人物故事竟然是拆着讲的。
不过看到了共鸣最深的关系:恩喜和美兰的友谊。
能够坚持很多年的友情,也不一定是完美的,甚至可能在破裂的边缘摇摇欲坠。
担心破裂吗?
当然担心。
但永远不说破可能才更危险,会一直负重前行,会处处言不由衷。
反倒是说破心中所想之后的难过,羞愧,伤心会带我们走向释怀和初心,学会珍重。
啊…想到这里…我还有一把破镜未圆…(掩面泪奔)
他是曾经的峥嵘少年却尝尽人生苦涩,回乡看到那个曾经爱慕他的丑小鸭成为富婆,却最终没能开口提借钱的事。
最后选择放下执念转身去拥抱最珍贵的家人,更重要的是救赎自己的人生。
作为丑小鸭的她终日辛勤劳作终于不再受穷,但那过去的样子如同她的底色一般总时时刻刻提醒她你不过是公主身边的婢女。
比“不再贫苦”的欲望更难填满的,是自卑的内心。
在她从伙伴口中听到“她是公主但你是更重要的人啊!
”的时候,自卑感终于被击溃,对很多人来说,认同感是自己给自己的,但对极度自卑的人来说,认同感是别人给的。
作为曾经的公主她外表光鲜亮丽,始终保持微笑却没有人知道她最不堪的事情,即使对她唯一的闺蜜她也选择了隐瞒。
当真相被撕去,现实和反差感血淋淋的摆在面前。
被所有人背叛的她最终还是迎来了好闺蜜的道歉。
“我没来看她工作的话我也没想到她的工作原来是这样的啊”。
她几乎失去了所有儿女,这是个多么悲惨的老人。
她慈祥又严厉,她爱她的小孙女,嘴上说着爱吃不吃但还是会试着去做面包鸡蛋香肠让小家伙吃一点,她怀抱着对最后的儿子的活下来的希望,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
她是资格最老的海女,也是从不向命运低头的海女。
他们曾经是最好的兄弟,你为我吃过苦,我为你挨过打,却因为一句话,就击溃了自尊。
但是当我看到你倒地的那一刻,我哪有空再去管多年的恨,我只希望你平平安安,这是最基本的良善,而老天保佑你活下来,那后面的日子我们就不要再恨下去了吧。
我们的蓝调最让我很有感触的是第七集和第八集。
是一对父子和父女之间的故事,这两个爸爸从以前的好兄弟因其中一个落难时另一个说话不当而相互怨恨。
所以在面对自己的高中生儿子和对方女儿怀上了孩子后,各种情绪一触即发。
不仅是两位父亲无法原谅自己的孩子外也更无法原谅对方的爸爸,觉得是对方孩子的错。
转折来到了两人进入警局相互袒露心声,其中一位爸爸告诉对方曾经因为在他最难的时候羞辱自己的女儿,另一位爸爸才恍然大悟。
之后是双方孩子的袒露心声。
女生的爸爸开始道歉,只要有一方愿意软下来,局面就会开始变化。
在对方伤害自己的时候,依旧愿意放下面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去拥抱对方,是很难的。
而两位爸爸做到了。
英玉的故事写得也很好,有个身心障碍的姐姐,但是却能把那种想抛弃但是最后没有还是舍不得抛弃的感受写出来,整个过程是很纠结/很矛盾的。
很难过,很无力希望男方能尽快放弃自己,不想因为自己有个负担姐姐也让对方感受到负担。
能将这部分表达出来真是太爽了。
如题,那些以任何形式表示理解支持高中生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对爱情和孩子负责任”的人。
如果你还是高中生或者更小的孩子,祝愿你早早喜当爹(妈),如果你错过了高中当爹(妈)那祝愿你的孩子高中喜当爹(妈)。
算啦,你们还是不孕不育吧,孩子又做错了什么要投胎你们家。。。。。。。。。。。。。。。。。。。。。。。。。。。。。。。。。。。。。。。。。。。。。。。。。。。。。。。。。。。。。。。。。。。。。。。。。。。。。。。。。。。。。。。。。。。。。。。。。
《我们的蓝调》的主人公是一帮老同学,他们高中毕业二十年,年龄都四十开外,起早摸黑为生活忙碌,各人承担各自的苦恼。
我不急不缓地看,在这些人物身上常能见到熟悉的影子。
本岛和离岛片中数次出现“本岛”“离岛”的称谓,看了几集后才弄明白。
故事发生在韩国济州岛,当地人对外来女的排斥感,往往伴随着一句“她是本岛来的”。
本岛指的朝鲜半岛,以首尔之类大城市为代表,而离岛则是远离本岛的孤岛——济州岛。
济州四面环海,岛上众人的谋生手段多半与海有关,捕鱼、开船、卖鱼,都是靠海吃海的平常人。
因为他们自小相识,毕业生活工作也几乎在一处,主人公之间彼此太熟悉了,熟到不修边幅,不讲客套,毫无顾忌,这种熟悉会带来胜过血缘的亲近,也会急火攻心,口不择言,伤人痛处。
一姐和初恋的重逢一姐四十开外,单身,父母过世了,没有孩子,顶着一头黄发在菜市场卖鱼。
这个演员我在别的剧里见过,脸盘子很大,腰身也粗,演着夸张的神婆。
但到了这部剧里,她被“看见”了。
中年且不太美的女人有了完整的故事线,她的想法和情绪被完整地看到了。
叫她一姐是因为她很有号召力。
虽然没读完高中,就因为父母过世而辍学,却靠着卖鱼有了自己的楼,也能供几个弟弟买公寓。
她照看着菜场里的几位老人家,他们的子女或者不在身边,或者早早过世了,她借线给老同学救急,又维护着他们的体面,这让她在那帮四十开外仍脾气火爆的男同学当中地位独特,喝酒打架,她到了能拉得住,劝得开。
一姐开着一辆“某某海产”的拖鞋爿,每天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去港口订鱼、去菜市场卖鱼、回家喝喝小酒,直到某一天,在路口,她遇到了学生时代的暗恋——腿哥。
腿哥成绩优异,念完大学就留在首尔工作。
这次回来是担任某银行驻济州分行行长,外形帅气、工作体面、彬彬有礼,一姐开着车,在路口遇见同样开着车的腿哥,就不顾红灯而要下车打招呼了。
可是,她哪里知道腿哥有一肚子苦水。
在光鲜的外表下,腿哥是负债前行。
女儿在国外打球的费用、治病的费用,妻子陪读的费用,几座大山已经压到他透支了退休金。
眼前的一姐,是传说有楼的旧日同学,能不能向她开口借2个亿?
怎么开这个口,这是腿哥要越过的高山。
海女和船长海女是以海为生的女子。
她们不背氧气瓶,就靠着一口气沉下去,挖鲍鱼,捞海带。
上下换气,一次捕捞要4小时。
海女间相互照应,一船八人,两人一组,上到七十开外,下到二十出头,下了海,命是互相救的。
海女之间讲义气,也会排外,所以忽然冒出了一个本岛的女子,她又是肆无忌惮的漂亮,又不讲规矩乱挖鲍鱼,就犯了众怒。
船长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平日里开着小船接送海女下海,还帮一姐卖鱼。
他与父母关系和睦,但日常并不同住,自己改造了一辆报废的公交车,里面有灯有床,简单舒适,车就停在海边,听得到海冈,车门上加把锁,就成了房门。
船长在窗玻璃上写下几个字:“我是否喜欢她?
是的。
是否能不在意周围人的反对而喜欢她?
是的。
”理顺了想法,船长就勇往直前了,但船长的追求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
本地人说这个海女来历不明,她在本岛藏了情人,几乎每天都来电。
本地人还说她一直说谎,向不同的人描述自己的父母,每回都不相同。
于是,船长又在窗玻璃中写下几行字:“你的生活中能否容得下谎言?
看情况。
你能不能不求真相而只谈恋爱?
不行。
”于是,船长的追求,既带着爱,也带着疑问,他要自己去找答案。
18岁的父母18岁,念高三,女生是班长,男生是副班长。
两人住在楼上楼下,一来二往有了孩子,去医院一查,六个月了。
犹豫过,挣扎过,男生说他退学,孩子的奶粉钱,他来挣。
两家的父亲也是同学,曾经关系很铁,可惜后来吵开了。
年轻时一个好赌,一个当混混,与妻子也都分开了。
中年后为着孩子,收敛江湖气,做了些小生意。
一个开家血肠店,每天起早摸黑做点心,另一个给海产市场送冰,推着冰车进进出出。
生活虽累,但还算有希望。
孩子长得好,学习好,快要考大学了,满以为接下来,自己在菜市场拼命的日子就可以缓一缓了。
可是现在,听到孩子的打算,滔天怒火,伴着新仇旧恨,两个父亲,一个都忍不了。
卖货郎和他的母亲演卖货郎的是李秉宪,二十多年前就演霸总,可到了这部剧里,一点点霸总的影子都没有,就是个海风吹大的卖货郎,皮肤糙糙的,头发乱乱的,穿着也是草率,总之,货郎形象站住了,饼哥好演员的身份也站住了。
卖货郎四十多岁了,开着个大车,往返济州岛周边的小小岛做生意,衣服鞋帽、锄头扁担,蔬菜水果,他都卖,岛上住的老头老太跟他买东西,也托他带东西,甚至叫他修门修窗,反正这个货郎脾气坏,心地软,一句两句好话,最后灯也修了,门也修了。
货郎一直没有结婚,他的心结是自己的母亲。
他不理解为什么母亲会不爱他;不理解为什么母亲改嫁后,将别人的孩子当成少爷去供养,无视自己的孩子每天被打骂;不理解母亲象奴仆一样照料着丈夫,照料着丈夫瘫痪在床的正妻。
他曾逃去首尔,但兜兜转转,中年以后还是回到济州,甚至偶尔,他开着货车,会在母亲摆摊的菜市场门口卖衣服,四目相交接,只有避开。
对着母亲,他连好好说话也做不到:“等你死了,葬礼我来办,这辈子,联系这一次就够了。
”平常人的日常这些剧中的人物,都不是太光鲜的。
但是,又在拼命过日子,想把日子过好。
几乎每一组成对出现的主角当中,都有过矛盾冲突,但相互间是有情义的,打过骂过,最后还能抱头哭一场。
片子是现实主义的外表中,带入理想主义的内核。
因为是群像,所以也说不上谁是女一号男一号,虽然大牌演员很多,但也并没围绕某个单一主角来开展故事。
唯有同学情、同乡情贯穿始终,放在都市人的眼中,不是不羡慕的。
哎,又想到一个片段。
是一姐的回忆,只有短短两分钟的描述,也很让人动容。
一姐辍学后,和送冰哥恋爱过,见父母的那天,她坐了许久的船,去了冰哥家里。
可回来的船上,她沉默很久后却向冰哥说了分手。
她父母已经不在了,还有三个弟弟,冰哥家还有四五个弟妹,这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辛苦,她基于现实而放手了。
这之后,冰哥一度非常沮丧,生活曾到难以为继的地步。
最后,在他最难的时候,一姐扶了冰哥一把,两人才算恢复了邦交。
全片里,冰哥对一姐总是不同的,但直到片尾,也没交待他们到底会怎样。
这种留白很有余味。
最后,提一笔片名《我们的蓝调》,直到看见正片,我没仍弄明白为什么叫这个片名。
直到朋友来信,告知蓝调音乐原是一种黑人的劳动音乐,有唱有和,相互呼应。
顿觉片名万分贴切。
看到第十五集,憋不住了。
她这样一个普罗众生的女编剧,看人生海海,把这辈子会经历的苦难全剖出来给大家看,再温柔的平复它。
抑郁症,唐氏综合征,校园早孕,以及日常极为常见的“误会”,闺蜜间的嫌隙。
好像没有什么更糟糕的东西了,即使都发生了,也不是很坏嘛。
换一个方向去思考去对待,却显得那么不一样。
她果真把人生剖析的明明白白。
太喜欢这种群像生活剧了蓝色的海边城市又增添了一丝浪漫生活气息如海水般拍打让人内心平静第一集竞价抢刚出海的海鱼开始就喜欢了看似邋遢上年纪卖水产的女人是有一栋楼多个店铺和几百万存款的富婆遇到到处借钱的银行经理初恋套路的初恋回忆在舒缓的生活气息里泛起了涟漪蓝调是舒缓甚至可能是忧郁的但我相信人心一定是温暖而热烈的
1、汉修和恩喜 你是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中年男人,你是每天叫唤着在菜市场卖鱼的大婶,但曾经你们都是穿着校服的青春少年。
你在公交车上为她出气,你在阶梯上踮起脚吻了他一下。
你们在篮球场被同学打闹着起哄,你们放学后和朋友一起跳进冰凉的海里漂流。
少年时代总是那么美好。
2、英玉和定俊一万个人说她随便、情史复杂,说她来路不明、意图不轨、满口谎言,都阻止不了你喜欢她。
原来,一万个人都错了。
3、英珠和阿显 少年少女偷尝禁果犯下的错误。
浩息心疼女儿要经历那些痛苦,生气女儿没有照顾好自己,却只能跪在地上痛苦地打他自己。
4、东昔和宣亚少年时懵懂纯洁的爱最珍贵、最美好。
相爱的人都会走散,幸好你们又走到一起了。
5、印权和浩息在曾经熟悉的人身上,恨里也许都带着爱。
我不爱你的话,你怎么能伤害我,而我又怎么有力气去恨你。
6、美兰和恩喜 她是万众瞩目的公主,而你是她身边的婢女。
她要回来了,整个蔚蓝都开心了起来。
所有人都在谈论她,所有人见她都称赞她有多漂亮,所有人都欢迎她,但是一直待在这些人身边的你,你的存在和所做的一切好像是理所当然。
或许因为她拯救过你,所以你觉得自己欠她的,所以你从来不会把她伤害你的事说出来,只会阴暗地讨厌着她,偶尔又因为自己讨厌她而憎恨自己。
印权最后说她只是刮过蔚蓝的一阵风,你才是蔚蓝不可或缺的,或许是空气,但是当所有人都因为这阵风而高兴,一直都在却从未被关注的空气心里又怎么是滋味。
7、英玉和定俊以及英希“英玉享受没有英希的孤独”。
那么害怕孤独的英希,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下这句话的呢。
8、春禧和恩奇月亮船。
奇迹最终还是降临在了他们身上。
9、玉冬和东昔小时候被父母伤害过的心会成长成为一颗破碎、别扭又痛苦的心。
爱你痛苦,恨你更痛苦。
孩子天生爱父母,但不是所有父母都爱他们的孩子,或者更多时候他们不懂得去爱。
冷眼旁观的局外人只会觉得你不孝、劝你善待父母,没有人关心什么样的伤害让你违背本能,逼迫自己去憎恨。
没解开的心是否会一直停留在那个时候?
所以长大后的东昔才会像孩子一样追问,你到底有没有心疼过我,你到底为什么不爱我,如果有来世你还愿不愿意当我的妈妈。
憎恨或许只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你伤害我的时候,我只有憎恨你才不让自己那么痛苦。
所以东昔才会说,我发现原来我一直都想去拥抱她、和她和解,抱着她让所有眼泪都流出来。
~我们是生下来感受幸福的。
请幸福吧 ❤️
我们生于这片土地,并非是为了承受磨难或不幸,有个使命我们始终都不该遗忘,我们是为了幸福而生。
其实,当初是抱着一颗“有很多大咖加盟必须得看看”的心开启每周追剧之旅,却意外发现电视剧中所呈现出的淳朴民风下普通人的日常故事,原来可以那么有血有肉的真实,以至于像是在看现实生活里所有的一切,从头至尾都在止不住的潸然泪下,让人再度发现细微的温暖与人性的美好。
这大抵是源于编剧不俗的功力,更是来自于生活本身难以抗拒的魅力。
即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即便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挣扎,但是都不妨碍他们继续保持纯真善良的勇敢过活。
恩喜靠着起早贪黑养活了一家人,汉修让她回忆起青春时代无负担的岁月纯情,虽然最终明白由旧情引出的目标是借钱,但最后大家彼此的放下,好像就让心伤不显得那么残忍。
而她和美兰那段友谊同样让人感到窝心,沉积在彼此内心一直隐忍的话最终一蹴爆发,但在伤心之余才发现彼此是生活里的不可或缺,最终修缮重好只需简单一句,足以可见不言不语真友谊的力量,实属坚不可摧。
东昔是典型嘴硬心软的代表,无法面对母亲玉冬这样尴尬的人物关系存在,却着实在她生命最后一刻,去完成她简单到不行的人生心愿,回忆起汉拿山那一段的画面,只叹息理解与宽慰的幸福要是长一点该多好,幸好与宣亚兜兜转转终得彼此念想欢喜,应该会填补他心中遗憾所在的空缺吧。
海女统领春禧大姐一直保持出海习惯,失去丈夫女儿的她,只为等待唯一的儿子带着一家最终回济州一同生活,只是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一切瞬间破碎,难以想象她如何隐忍着说要放弃治疗的内心,却在看着她照顾孙女的点滴中迸发出止不住的泪,幸好结尾迎来儿子复苏这一最大的人间奇迹,这一路的辛苦似乎都已值得。
同为海女的英玉只身来到济州,被风言风语一直充斥却从来不做解释,直到遇见船长定俊,谈起真情实意的恋爱,同时这份爱并没有因为英玉的姐姐英希是唐宝宝破裂,从他们的身上看到爱的坚定执着,很多时候是可以感化一切的,而英希的所有行动都在让人破防,从画里投射出她活着的用心,似乎可以稍微去释怀一些老天不公的原罪了。
同样让人觉得爱很美妙的是高中生郑显和英珠的爱,虽然这般提前超车的行为并不值得去推崇,却还是无法掩盖住在慌乱之下他们为爱而生的责任与担当,总以为年少气盛不懂爱,实则只是惯性思维框住了真相,爱本就不该设限。
而他们在一起最大的受益莫过于缓解了彼此父亲多年来的积怨,印权与浩息可是一对死党,最终却为各自生计闹翻,而子女的结婚让一切阴差阳错又变得顺理成章,在泪与怒的狂吼中,放开的是偏见,也是多年的互不理解。
如是回味起来,都会再度清晰感知到电视剧里所有的故事都稀疏平常到不行,是笑着相遇,也是哭着别离,从青春年少直到雪鬓霜鬟堆砌起来的种种,是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幸福的点滴。
人间的真实被逐一展现,终究会让人内心探求到至极致郁,尔后沉淀出至上治愈。
暗自庆幸自己追了这本剧,即便每每看完总是泪流满面,但同时则更为坚定相信活着始终是有价值的意义,毕竟人终究是为了幸福而生的。
是很不错的群像剧 未成年怀孕那几集不能共情后面的几集都特别棒恩奇和奶奶,东昔和母亲的和解,英玉和英希 都写的特别棒。
看到学生那一对意外怀孕然后男的还不让打实在恶心的看不下去,把无知和不负责美化成深情,这种事情终究不都是女方扛的最多吗,还假惺惺的说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2022年了还宣扬这些我不知道该说啥好🙄️
催泪弹
我实在受不了高中生怀孕,有点拿怀孕胁迫两个父亲的味道,虽然男方的坚定真的很容易让女孩子感动,但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没有能力的情况下这是在吸两个爸爸的血,明明上了大学以后两个爸爸就可以轻松一点享受自己的生活,如果生下来孩子,两个爸爸又有很重的负担,对不起我真的不能理解,这种现象不值得提倡
很喜欢,很好哭,太喜欢看中年人的生活了,好像是一种预习,希望我中年的时候也能做到这样,担负好自己的责任,有人情味儿。最喜欢申敏儿那一对,两人都是彼此的救赎。也很喜欢海女和船长那一对。太苦了,但每个人都还在坚持,在努力生活,没有自暴自弃,真好。永远不要放弃。
不知道评分为什么这么高啊,感觉比较平庸
清新温暖,当然也有命题满分作文的感觉。金宇彬真好看。
在粗鄙而辛酸的土壤上开出瘦弱的怒放的鲜花,不是被浮夸滤镜包裹出来的浪漫,而是一群被社会打磨成了“油腻”中年的男男女女扯着大嗓门喝酒发疯后坐在室外的小板凳上就着夜色回忆人生中仅有的灿烂青春。她问你到底记不记得,他醉着不停地笑不停地笑;“如果我很可爱,那时候你为什么不跟我谈恋爱?”他没有回答,笑着问你为什么不结婚。“因为再没有遇到你这样的人”,谁说车叔配胖大妈是掉价?在那个为了生计满身伤痕的卖鱼富婆眼里、心里,他闪闪发光了一辈子。喜欢车叔漂浮在海里那段,曾经的自己漂浮在旁边默默注视着他,他喊她的名字,哽咽了几声,终究没能向她开口借钱。
两个高中生,一个辍学一个生小孩,很勇敢也很傻。
差点以为会被隔壁《我的解放日志》比下去,结果是从头到尾都没有浪费豪华的卡司阵容的这部更胜一筹,20集之长却丝毫无注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和人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彼此伤害又治愈的瞬间……每个小单元看似独立又相互影响,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随着章节换位感受着不同角色的喜怒哀乐——确实不只是一个人在歌唱人生,而是“我们”的蓝调。
温暖就算了吧。。
韩智敏和金宇彬那条线不错,再加上姐姐那条线也实在是感人,但是其他支线真的是槽点满满!到结局角色们是都治愈了,但是观众要被气死!尤其是那对高中生情侣,我真是觉得恶心!明明怀孕就是意外是错误啊!“我的孩子绝不是失误”,不是失误你俩do的那两次是搁那备孕呢????就算你们要撞南墙总得承认错误吧,拒不承认让你们的爸爸认输你们是真牛逼,两个爸爸倒了血霉这辈子都搭给你俩!还有东昔母子和解也是,什么时候才能有编剧放弃这种东亚大和解呢??
解说版。不怎么好看啊,剧情不喜欢。唯二感动的点是小玉姐姐的画,还有海女头头和孙女的故事。
这次的卢熙京感觉只使出了一半的力气。虽然就这一半也已经挺感人挺难得了。
拍的啥啊这是
阵容强大,剧情沉沉,背景音乐倒是可以
片如其名,藍調的特立獨行,讓在酒吧裡買醉的我聽得倒頭大睡。
在抖音上看的精简版,就,世界上有温柔的人,但这个感觉太梦幻了
old本来以为是像海岸村一样的治愈片,结果并不无论怎么洗,利用喜欢自己的女主骗他的钱洗不白还有为啥不让申敏儿金宇彬演情侣
年初就看完了,写了一篇半途而废的剧评,故而一直没有标记。开头是一段中年恋爱小品:高中时期的男神从首尔回到家乡,反复犹豫着要不要利用初恋光环向昔日迷妹借钱,最终还是不忍心玷污少年时的回忆。最喜欢的一幕是抑郁症女子走在登山机上健身时,收到儿时邻家哥哥发来的“礼物”:他录下的自己广播叫卖的声音。最感动的是小女孩的父亲车祸垂危,老奶奶带着小女孩费力登山,全村的人开着渔船汇聚在一起以童话方式为他们许愿。还有唐氏的姐姐用画作记录下妹妹的点点滴滴,总是开玩笑让妹妹挣钱给自己整容,每次自拍都打开极其夸张的美颜滤镜。还有向来温顺的母亲曾用冷血暴虐的言行给儿子造成一生的阴影,大家总觉得她一定有什么苦衷,最后却发现她没有任何苦衷,仅仅是那种环境下的农村妇女都这样对待自己的小孩。特别苦又特别灵,特别温柔,特别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