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剧的集数好良心啊,在动辄五六十集的电视剧中算一股清流了吧。
电视剧的主线非常明确,31集几乎都在围绕那批坂垣军火进行,女主和男二的国民党特务和男一的共产党两派的目的就是取得坂垣军火。
剧情非常流畅,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这个女主应该是见过的最憋屈的女特务了吧,就这么一个任务,又是弄丢金条又是被共产党数次破坏。
最后还为了正义英勇就义。
而且同其他女特务不一样,她不是一个单纯的反派,她既有身为国民党上校特派员的心狠手辣也有作为女性的仁善慈悲,所以在最后发现国民党与自己初心违背时,毅然选择了牺牲自己来拯救全城百姓。
剧情到最后已经发展为彻头彻尾的悲剧,红菱的父亲死了,杨景修死了,她的信仰也死了,所以红菱最后的死似乎也成为必然。
个人比较喜欢谍战剧,刘江导演的黎明之前就非常喜欢,冲着导演女主看的黎明决战。
黎明决战里各位演员演技没问题,导演节奏也不错,最大的问题是剧本不行。
特别是男主的塑造,剧里男主是留洋归来,可剧中男主动不动大吼大叫,一副脾气暴躁的样子,不像知识分子倒和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石光荣差不多,很不讨喜,谍战剧男主基本都是聪明冷静内敛型的,大老粗这种还真没见过。
男性角色曹炳琨饰演的杨景修倒是很不错,和刘诗诗的搭戏比男女主有看点多了。
结局一般般,看导演采访涉及历史人物,剧本改了又改,结局不是他原来的想法,也是没办法改的。
谍战精品剧越来越少就是各种条条框框束缚太多了。
程樯——曾留学莫斯科,也曾参加过革命斗争。
王千源饰演的中国第一个大城市的公安局长,这个东北的糙汉子,用他特有的温柔,守护着哈尔滨这座城市,守护着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居民。
他克制着对宋红菱的爱恋,宋红菱试探他挑动他,他却始终坚持着内心的底线,温柔的祝福——“我希望你能改变,我还是希望你能幸福的。
”他坚守着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哈尔滨局势动荡,风声鹤唳。
可即使明知当他撤离时,国民党的军队就会进驻到这座城市,他却一直坚持,不愿破坏城内的基础建设。
“毁掉一座城很容易,只要半天就可以。
可建设一座城市,可能半年,一年,十年,一百年都不够。
”王千源会爆粗口,会砸桌子,因为程樯是刚下战场的铁血战士;王千源也会眉头不展,愁绪深重,因为程樯是责任重大的一局之长;王千源还会轻声细语,温情脉脉,因为程樯是心中始终惦念初恋的懵懂少年。
影帝之名,名副其实。
宋红菱——“她首先是一个女人,然后才是一个特派员。
”刘诗诗遇见宋红菱,刘诗诗诠释了宋红菱,宋红菱也成就了刘诗诗。
她让中共特派员宋红菱这个硬邦邦的称号变得柔软,一颦一笑,撩动心弦。
她有知识,所以她被指派为国民党哈尔滨地区的特派员;她有胆识,所以她独自面对金宇彬不慌不忙,即使被拆穿也淡定从容,在最坏的情况中斡旋,保全杨景修的性命;她有远识,所以她举报韩秋池韩秋水,即使面对着生命的危险,也要清除国民党内部的贪腐势力;她有善识,所以她不惧被诬陷通共,先斩后奏,着手建立战地医院。
而刘诗诗自小习舞培养的气质,让宋红菱这个饱读诗书的姑娘不用刻意装饰,自带商贾大家的风范。
而面对程樯的真情流露,面对杨景修的若即若离,面对金宇轩的淡定从容更是展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的宋红菱。
一个心有党国大业,一个心有柔情万种的女国民党人。
杨景修——其实杨景修实在算不上什么好人,无论放在过去或者是现在,他都是要被人指责唾骂的,可《黎明决战》让人看到,一个所谓的恶人,对待信仰的坚定不移,对待爱人的痴心不变。
他愿意为了宋红菱,取消费心谋划的暗杀计划,他愿意为了宋红菱,低头承认是自己过于心急。
杨景修望着宋红菱时,眼睛里都有星星。
曹炳琨让杨景修的爱那么可怜,又让他的恶那么可恨。
面对宋红菱的卑微,面对“敌人”的残忍,曹炳琨总能自然而然的转换,似乎杨景修就是他。
他早已同杨景修一起,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哈尔滨,回到了那个心心念念的宋红菱。
最后的最后,《黎明决战》是我自注册豆瓣以来,写的第一篇影评,大的原因倒没有,只是实在看不过眼。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叫嚣,中国电视剧无望,中国电视剧无望。
可当一部饱含心血,真真正正的好剧被搬上荧幕时,却要遭受那么多莫须有的指责和唾骂。
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说,“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莫非当中国电视剧满是搬运、抄袭,你们就满意了?
《黎明决战》确有不足之处,旁白的强行插入,剧情剪切过多……可瑕不掩瑜,《黎明决战》绝对是精心制作的良心国产剧,是将来我可以大大方方推荐给亲朋好友的国产剧。
因为这部剧的制作班底,参演人员,他们尽全力去演绎,去复活,那个时代里的人物的悲喜命运。
他们用自己的良心推动着中国电视剧的发展。
首先日常示爱:宋长官超好看超有气质哒~接下来说问题刘诗诗眼神依然不够好,基本能展现霸气的感觉,能够表现各种情绪。
但一方面是固有的偶尔失焦问题(除了近视,可能对待镜头的方法也有一点问题),更重要的是她还不能流畅得表现情绪的变化(就是每个镜头里面是合格的放在一起却无法连贯,导致角色失真)。
特别是和这样优秀演员导演合作,要求更高(搭戏对比,长镜头等),问题暴露得更明显。
总体比我希望的要低,实话实说不尬吹剧本问题更大,我本来以为军火问题是初步争斗,没想到从头至尾都在抢这个从来没见过的军火,双方始终没有太高手的过招,结局也草率,导致全剧没有起伏。
男主设定更是呆板,还不如男二和他身边那个傻副官有萌点,王千源的演技都被角色压制了。
但是演员们演技一般都不错,别说男二副官深情霸道知识分子,遇上宋长官无可奈何只能宠溺,即使作为棋子即使明知不该如此,却甘之如饴。
党国高于生命,但宋红菱的命和理想,高于党国。
还有那个小副官,和宋家小妹的冤家日常,是也看的津津有味;宋爸爸宠女儿的每一天,要是让他知道男主个土包子让自家女儿牵肠挂肚、踩在生死线上还不得跟他拼命。
一个就出场几分钟眼睛受伤、被宋红菱医治过的军士我印象很深刻(好像拜托宋红菱给家里写信,家里应该有老母亲)。
对比自己队伍的藏污纳垢,宋红菱为之不忍动容,送了他一朵花(还是什么),等宋红菱走了,他轻轻拿起那朵花放在脸颊上,笑得那么纯真幸福。
那个演员的几分钟一直是眼睛缠着纱带,也没什么手部小动作特写,但是那种年少的青涩、害羞、干净到后面对温柔善良救了自己的女医生的小小心思,都演的无比细腻,相比之下,当时在播放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面的杨幂演的实在是流于表面。
今天是宋长官在剧里第二次哭,也是第一次流下真实的眼泪。
在晓雪的尸体面前,当着程樯的面,她第一次流泪,真假参半。
在滨江组总部看到被捆绑的晓雪,看着晓雪的哆哆嗦嗦,宋红菱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怎么像个刽子手,说好的为了国家的前途呢,眼前这个近乎发狂女人和党国大业有何关系。
她告诉晓雪自己一定会保证她的安全,这既是在试图安抚晓雪,也是在安慰自己,告诉自己这些所作所为还是正义的、不会殃及无辜。
后来,听闻晓雪的死讯,宋红菱对晓雪的、对自己的誓言一下子破灭了,她只能咬着牙质问杨景修为什么会这样。
但是公安局还是要去,程樯亲自打了电话来,作为晓雪的“好姐妹”,自己必须去,同时为了套取更多关于范东阳的情报、不让自己暴露,她也必须去。
带着对晓雪、对自己的悔意,带着清晰的任务,她来到了公安局。
当着晓雪的尸体,她第一次哭了,把一副楚楚可怜的外表留给程樯,告诉程樯自己是个普通的女人,正在为了好姐妹的死亡心碎。
当然,她也真的有些心累,特意对程樯强调了“无辜”二字,让这真假参半的眼泪把自己内心的愧疚带走。
末了,她也没忘了自己的任务,以商会名义请局长将范东阳近况告诉自己。
回去的路上,她清理了自己的思路,有些事情该下狠手的还是要做,绕不开良心的也当保持良心的自由。
在这次短暂的挣扎之后,宋长官又恢复了理智,她践行着自己那晚告诫自己的话,一边救伤员,一边对大岛医生起杀心,与大岛医生达成无言的默契又放过他;对待金玲,她一边尽心的给孩子治眼睛,一边杀司机、绑架孩子,用女儿的性命去威胁老狐狸。
这些日子,她重复着这些工作,经历过失败也经历过短暂的胜利,当然,也被韩站长这位恩师、军统这些蛀虫逼到发誓不再相信任何人。
她还是相信杨景修的,这是唯一可以信任的人了,哪怕杨景修制造恐怖触动了她心里对程樯紧绷的那根神经,哪怕他忘了摘车牌、弄丢了孩子,她都没有过于苛责。
生逢乱世,有志者当救国,对待同道中人,不相互取暖还能怎样呢。
比起程樯这个大局长每天拍桌子扯嗓子训斥手下办事不力,看似温和的宋长官内心更多的是孤独——难道要把唯一的杨景修也骂走吗。
不经意之间,菱修的这种“革命情谊”已经开始升华了,她默许着杨“油嘴滑舌”像哄老婆一样跟自己说话,她包容着杨的疏忽,既是安慰他,也是安慰自己。
《黎明决战》剧情的转折出现在金玲身上,在剧情上这个小姑娘的出现再次把两方摆在了同一起跑线。
在情感上,也掀开了金宇轩的软肋。
再狡猾的狐狸,对待女儿也难掩内心的柔软。
同样的,被宋红菱拿女儿相威胁的金宇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亲自找到了宋府,用宋家满门的性命威胁宋红菱。
宋红菱急了,她气得发抖,但是面对金宇轩只能强忍着不发作。
初到哈尔滨时她说过,唯怕这次任务危及自己的家人,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她怕自己害了家人,也怕老父亲伤心。
之前妹妹闹她,说要去跟程樯谈恋爱,她阻止。
妹妹演的是一出姐妹争风吃醋,姐姐的心里却在滴血:共党必败,你是跟他上战场还是逃到苏联?
哥哥已经死在战场上了,我把命给了军统早晚要步哥哥后尘,兄妹三人唯有你能去为父尽孝了。
可今天,金宇轩找上门来,父亲性命危在旦夕。
情急之下,她只能向父亲坦白身份。
为了保护父亲和妹妹的安全,她必须尽快了结这次任务,不能再耽搁了。
老校长秦子谷病危,她去看望校长。
老人家颤颤巍巍地拉着红菱,告诉她,她的格局一定要大,不要有党派之见,要救这个国家。
老人家说,他看出红菱心里有事情想不开,不知前途如何,这话戳中了红菱这些日子积累的所有情绪。
情绪开关一下子打开了,在这个封闭的屋子里,面对这个一生为国的老人,宋红菱第一次哭了,真真切切的哭。
自己在做什么?
自己该怎么办?
她抗战时期加入军统,为了救国。
她在这里当特务,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些日子她面对过良心的煎熬,也面对过军统的腐败。
现在别无他法,只能去跟程樯正面冲突,可能会连累自己的家人了,但只能背水一战。
哪怕拼光了滨江组,也得做到。
到了这一天,我宋红菱第一个杀身成仁……她这样鼓舞士气。
破釜沉舟了,唯有如此,才能尽快结束这一切,摆脱所有的煎熬。
从这一刻起,宋长官的人设开始走向悲情。
也正如此,我们看到了下集预告里她给杨景修的那封绝笔信,她要一个人去了结这一切……希望有个人可以去地狱的边缘拉她一把。
3.13【更新三件事】1、关于宋红菱和程樯的共同价值:他们的初恋故事引发的花样吃醋大赛虽然为紧张的剧情提供了些许缓和,但最重要的还是告诉大家,这两个人当年能成为恋人必定是有共同点的。
程樯几次像傻小子一样跟人家讲百姓多么爱我党、我们多么需要百姓的爱,其实跟今天宋长官训话时提到的殊途同归。
宋长官的意思是,如果军统再这么滥杀无辜,只会让老百姓人心更加背离。
如果按照那句马基雅维利式的话问,君主是受人爱戴好还是敬畏好呢?
宋长官和程局长都会毫无疑问告诉你是爱戴。
你要通过公意、通过德行去建一个卢梭式的国家,而不是建一个只有恐惧和暴力的利维坦。
2、党国大业和个人价值的冲突:宋红菱昨天的挣扎一直在讲述这个矛盾,战争的残酷没有人能够幸免,但是这不能给杀戮提供理由;然而如果真到了那个份儿上,有些事情必须动手。
程樯对待军火和石明喜又何尝不是如此?
国共高层共同从收音机里听到四平战事结果,这个剧情很重要,除了又逗了一下假夫妻神同步小窃喜之外,更重要的是告诉观众,现在的局势真的非常紧迫,不是开玩笑了。
对于宋杨来说,四平拿下了,只要再攻下哈尔滨,我们就能建立一个三民主义的国家,对于程周来说,我们必须守住接下来的每一步,才有可能建立一个我们理想的国家。
这批军火在不在共产党手里,是东北战场局势的重要转折,也就是国家前途的转折,千钧重担压在自己的肩头,谁能松懈?
宋红菱为了党国大业一本正经的搞事情,程樯又何尝不是为了他的党国大业呢?
是啊,史召到死也没有泄露半句情报,喜子他们拼命守着这个假军火,程樯却不敢相信史召也不敢告诉喜子。
可是,把这个重担压在你头上的时候,你敢用国家前途做赌注吗?
这就是这位公安局长肩上的担子啊。
剧情是铺垫到这儿了,可毕竟观众对正面人物的期待很难包容这份蒙在鼓里的血战,还得看明天源哥要怎么演面对喜子这场戏。
3、东北老爷们儿最重要的是脸:伪满警察是什么概念呢,石明喜第一集呛程樯的时候提到,你们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伺候过日本人、国民党。
“伺候”二字非常传神了,大概是一种“三姓家奴”的形象,没骨气怂包蛋的样子。
吴铮看不起他们,程樯打电话让他们撤退或许也是没想到这帮伪满警察真的这么有血性不知道逃命,山坡上车里那两位则一直以为打的这么激烈一定是撞上了主力部队,谁能想到是天生就该贪生怕死的N姓家奴们打出来的呢。
这场仗打的非常惨烈了,石明喜这般兄弟的血性东北爷们儿也是目前为止这部戏里最让人出乎意料又敬佩不已的形象。
昨天看到史召的血性我终于明白史召被用枪抵着头时尿裤子那场戏的用处,今天这场血战也让我们发现开局那段东北警察酒馆戏的作用,唉,虽然应该感慨一下真的每场戏都不是白拍的,但还是开心不起来。
唉……3.6跟程樯不同,宋红菱是没有历史原型的,但这个角色立在这里却让你觉得无比真实,无外乎外壳和内核。
在外壳上,宋红菱外形气度符合留学归来的民族资本家千金、举止智谋让人能看明白一些但是又不能让人猜透了,演员双重身份的演绎拿捏还原了人设的要求。
但这只是第一步。
在一群众多真实历史原型的串联起来的戏里,这个虚构的人设若想立住,必须有点实的、让你相信她是这个时代活生生的人的东西,那便是她的内核。
所以这篇主讲宋红菱这个角色的内核。
这五集外加些许下集预告基本上把宋红菱的个人履历完整拼起来了。
宋红菱其人,哈尔滨总商会会长千金,年少时就有主见,为商会的叔叔伯伯们所周知。
东北沦陷后,目测二十岁左右的红菱经后来任中共民主联军副总司令的周保国(历史原型周保中)推荐留学苏联,读的是最好的医科大学。
在莫斯科与被派进修的刘兴汉(历史原型原名刘汉兴,陈潭秋同志为其改名陈龙)相恋,她当然知道那是共产党的人,不然怎么往延安写信,这段恋情能够成立,恐怕很大一部分理由是因为大家都信仰想要这个民族更好吧。
回国之后的宋红菱由军统长春站少将站长韩秋池领进军统大门,这些年杀的都是日本鬼子、大汉奸卖国贼,从未手软。
行事果决的作风一直延续到现在,想来也当如是,不然就算是有个位高权重的恩师,如若没有些实绩,恐难在几年间不仅自己官拜上校还有个中校手下。
宋红菱这个人,不仅行事果决,不怒自威,而且知人善任。
手下审不出东西,她飘下一句“让杨长官来审”便又飘走,审完之后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分配任务也只提纲挈领,具体落实全交给杨长官当着自己的面树威;当然,这个聪明的女人与杨相处四年,自然早就知道他对自己有情,也知道下属不敢越雷池半步——于是,宋红菱就这样用杨对自己的感情和自己不断明示暗示表明自己对杨的充分信任,把杨控制(或者说安抚)在一个能迅速完成任务但又不会反压自己的范围内。
你看,不管是杨景修第一次兴奋表示自己睡到同一水平线,还是两次带着吃醋的语气问红菱和程樯的关系、进展,红菱都是一副“又来了”的慈祥笑,好像老司机在看一个早就被她看穿的小男生;尤其今天这集,带着笑意直接点破他说你这话酸溜溜的、我可不爱听,又宠溺(??
我仿佛看错了性别,可能是刘诗诗本人比较苏吧)又安抚的样子……唉,真是被刘诗诗这个小妖精,啊不,宋红菱这个小妖精吃的死死的……所以刘江导演说,刘诗诗演的首先是一个女人,其次才是女特工,这是非常准确的定位。
唯有先让这个女人的魅力立住了,才能把她的特务长官形象立住,诗诗也确实如此。
更进一步,这个女人有能让人信服的魅力,必须有与魅力相称的心地,不然上述那些游刃有余的处理很容易跑偏到蛇蝎美人的类别中。
好在,宋红菱并不是蛇蝎美人。
早在让洪宝奎闹事时,宋红菱听说死了六个人,流露出些许不悦,我们又不是刽子手,怎么能滥杀无辜呢。
不过她也没有苛责手下,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也没必要追究,再说这样的斗争死伤在所难免,宋红菱当然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宋红菱为死伤无辜不悦时,杨景修以一副早知道的表情看了她一眼,联系之前逼供后只对红菱汇报“招了”不报“死了”,恐怕也是知道宋长官一贯不滥杀无辜,那些脏手的事自己碰就行了,不给红菱添堵。
我们是为了党国大业,完成党国大业的人不应是一群刽子手。
这是宋红菱的处事风格。
加入军统、只杀汉奸卖国贼(需要提一句,假老公给红菱编了一份完美的中立人道主义者履历骗宋家老爷子,虽然中立和人道主义都是笑点,但战地医生或红十字会的经历并不必然是假的,从逻辑看,这样的潜伏者必须说话真假参半,让自己的话有证据对上,才不至于暴露),为了党国大业奋斗,不滥杀无辜,她心中的党国大业在此刻之前必须是面向一个新中国,一个贯彻三民主义的信仰的新中国,为了这个理想国做什么都行。
慢慢地,宋红菱会发现,她所面对的敌人不再是抗战时期的汉奸卖国贼日本鬼子,而可能是无辜的老百姓、是对老百姓无害且还不错的共产党。
从目前这个盗亦有道的人设出发,她最终会动摇,她一定会动摇,不过这种动摇不是黎明之前里谭忠恕对国民党大势已去的动摇,而是那种理想国破灭式的动摇。
但是现在的她还没有。
她虽然为无辜之人枉死而自责,她可能觉得自己突然从一个三民主义接班人变得更像一个刽子手,但是她的理智明白,为了党国大业,遇到同样的事情自己也会如此做。
有些事情必须做,这是对党国的责任,有些事情必须纠结、必须自责,那是宋红菱的良心。
我愿意看她纠结,看她不断说服自己她的党国大业是值得追求的信仰,我也愿意看她一次次说服自己党国大业不是刽子手。
我们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能够为此杀害那么无辜的百姓吗,这恐怕是后面剧情中红菱需要面对的,当然,她还需要面对我们众所周知的人心涣散的党国。
我想,这可能就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情感吧,她的内心应该代表了那个时代许多活生生的人。
(2017.3.5)开局两集不长,但绝对可以用惊艳形容!
故事背景是1946年,共产党刚刚解放了第一个大城市哈尔滨,但是哈尔滨这个城市经历过日本人、苏联人、国民党,还有我们看智取威虎山熟悉的东北土匪,主人公是为了解决这些棘手问题而走马上任的公安局长王千源。
以为要铺垫一下,没想到刚演了两分钟,一场枪战就把上面全交代清楚了:公安局长到任第一天就遇到埋伏了,马上反应出三个情况,一是军统特务大量潜伏在城市里、警察队伍里,二是当地警察既不专业也不服共产党,而且共产党进城玩大赦天下放了一批地痞流氓。
好嘛,这是一场硬仗。
那边还没完,军统总部怀疑长春站有内奸,直接架空了长春站派了女主角刘诗诗来重整在上面伏击公安局长的滨江组。
出场也是简洁明了,外表富家千金白富美,极具迷惑性的掩护身份,实际上是军统特派员,几句话上来用优待牺牲者家属安抚了刚刚遭受重创的滨江组特务们。
又是白富美又是特务头子得镇场子,这个双重身份找刘诗诗就对了,身段无可挑剔带着富家千金贵气,几个眼神几句安抚短短一场戏下来,这个角色就算立住了。
第一主线推进也快。
不是东三省嘛,日本人战败来不及带走的军火总有吧,一个汉奸少将拿着军火坐标跟国民党谈交易换金条。
前面铺垫的长春站内奸也派上用场了,给共产党同步转播军统的军火交易进展。
刘江导演玩梗的地方是,这个地下党是《黎明之前》里对波叔这位共产党“沉睡者”步步紧逼的李伯涵,这回摇身一变自己成了“沉睡者”。
这样一来,日常城市里搞破坏敌暗我明,夺军火敌明我暗,有来有往这故事才能好看。
再说这感情线。
导演把刘诗诗请来,要是浪费了这张脸不给她安排个恋爱史观众也不答应,果不其然这么快的节奏居然在大家严肃搞谍战、解救人质的时候暗搓搓藏了段三角恋。
简言之就是刘诗诗和王千源是在苏联留学时认识的昔日恋人,回国后抗战失联了,那边男主十年未娶,这边女主在军统隐藏身份一直有个下属兼任假老公,假老公对上司还有想假戏真做的情愫。
这就精彩了,搞明白这个关系后看几个人的对话,无论是什么“我穿上这身西装就像宋家姑爷”还是“你和公安局那个程墙到底什么关系”,明面上大家都一本真经的解救人质、了解任务资料,可是怎么看这话里都带着不小的醋味儿啊~(2017.3.3)
在当今这个注水严重的电视剧市场,30集的电视剧实属罕见,年代剧,抗战剧,谍战剧,公安局本来都不是我的菜,偶尔瞥了一眼却让我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了。
节奏快,情节紧凑,演员演技都在线,不过感觉王千源有些夸张(或许是我喜欢比较含蓄的表演吧),程樯这个角色有些脸谱化。
杨景修这个角色塑造得很好,深情,有智谋。
最后说说刘诗诗吧。
流量小花来演这种不讨好的剧,的确让我有些吃惊。
不过这也看出了她决心锻炼自己演技的态度。
的确,这部剧她演得很走心,不管是对面对程樯的隐忍、克制,还是对景修深情的故作不知,不管是面对家人的百般伪装,还是面对下属的强硬和冷静,该有的都有。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古装演多了,有时候感觉有些端着。
枪战戏的时候就很棒了!
这次的表现的确不错。
综合来看,无论是制作班底,演员,这都是一部有心的剧。
看了这个剧 我真的是看的一脸尴尬 女主是来摆造型的吗。
什么表情都没有。
我们是来看你摆造型的吗 能不能走点心啊 演的什么啊 这种剧真的只能给一个星 其实想打负 可惜没有 男主也很尴尬 还有那个男配。
剧情拖拉 犹如智障一般 真不知道拍这张剧是什么目地。
没眼看 果断弃 女配简直了 唧唧歪歪的 刷存在感
女主信仰不断被摧毁,然后重建转变,她心狠手辣但却不影响她的善良和正义,她也曾被迫沾上同胞的鲜血,但又一心心怀天下。
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角色!
但刘诗诗耍狠时候没有力量感,矛盾挣扎全成了冷漠乖巧。
这部剧和《黎明之前》差了一百个《麻雀》…我以为刘诗诗遇强则强,没想到她是遇强能把强变弱,麻烦流量要么磨练演技要么去演流量剧玛丽苏,不要祸害王千源张译他们,谢谢。
刘诗诗最生动的时候大概就是和吴奇隆对戏,这也是为什么她至今代表作都只有步步惊心的原因吧。
没天分真是令人绝望,不是什么时候都摆着礼仪小姐的仪态就叫演技好的!!
演员不是模特,粉丝自重。
为什么大家总是先入为主,刘诗诗在黎明决战中的表现可以给中评,导演给了大量的眼神特写,证明对演员的信任。
看过黎明决战的肯定知道,演技最好的要数曹炳琨,任何情感都流露的很完美,没有演的痕迹,还有石明喜的扮演者,很棒。
王千源有些浮于表面,对比男二略差,后期慢慢有了感觉,编剧的能力非常棒,删减糟粕是正确的决定。
导演不愧是刘江,刘诗诗的进步很大,起码眼神不再无神,虽然面部微表情还没有生动起来,作为一个特工可以接受!
这部谍战戏相较于以往的作品显得十分平淡,没有浓墨重彩的背景,没有纸醉金迷的氛围,没有惊心动魄的生死场景,有的只是平淡的,一笔带过的徒劳。
晓雪死的那一幕,倒在地上,或许是痛到无力了,却还是用那样轻软的语调,对自己的丈夫说:东阳,快走。
金宇轩开车离开,只了杨明修一眼,甚至连范东阳死的时候,他都只说会为他报仇。
没有痛哭流涕,没有怒发冲冠,但人生本就是如此,来不及悲喜,一切便叫当时的处境给埋没了。
挣扎是徒劳的,为了保全晓雪,范东阳不是没有那么一刻想要说出口,可一切的变故太快,他们还是死了。
宋红菱也并非真心想要逼死他们,但她却无能为力。
第一批军火,宋红菱等人先是错失了良机,而后失去了金宇轩的信任,这一切都是暗暗进行的,虽然从表面上看,共产党无缘无故就捞到了一笔,但这和金宇轩的多疑多思,宋红菱等人的一些小纰漏是脱不了关系的。
没有一个人希望这批军火落到共产党的手中,但环环相扣,这都成了必然。
我们不禁想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遗憾,不就是像这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徒劳吗?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仅凭一个计谋就可以取胜的。
大多数时候,你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事情就发生了变化,于是就只能再创造新的条件,不是没有惊心动魄的时候,但一次次的徒劳,渐渐就成了麻木,所以这部电视剧才如此的平淡,因为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一句话说了上千遍可能就会有上千个和你本身想法截然不同的误解,所以再多的言语,再多的努力,也可能会是徒劳。
时代不能铸造英雄和奸逆,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主观臆想出来的。
我们或者不是为了活出伟大,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为了自己的职责,在一次次失败的徒劳中,依然选择坚持,即使身不由己,也不忘坚守信念,如此而已。
刘诗诗的面瘫啊。。是她的颜也救不了的。剧最大的问题是啰嗦,把观众当小孩儿,演员演一遍旁白再讲一遍,生怕你玩手机去了错过剧情。剧本站不住,逻辑硬伤多,台词简单粗暴。配乐是不是抄的伪装者?
看了下,诗诗妹子的宋红菱挺让人惊艳的,三分冷峻,三分冷艳,三分柔中带刚。影帝也很霸气。总之整部剧比我预期要好很多
好久没看这种类型的片子了,在清一色上海背景的年代片里算是一股清流,色调和剧情看着都很舒服,林和平不愧是名编啊,整个剧情进展都很舒服,情节设置得很真实。这几年电视剧对国共双方的评价算是越来越客观了,不过国民党那时候的贪污真心没法洗。女主也是哔了狗遇上这么个老师,估计后面要信仰崩盘。
刘诗诗真好看!可是能不能戴个隐形眼镜!毫无演技!王千源真愁有个这么美貌的木头美人搭档。
刘诗诗又接了一个盲人角色?
诗诗的气质太超然脱俗了,喜欢
真的不错,剧情紧凑,情节不落俗套,王千源,刘诗诗,曹炳琨演技不错
刘诗诗扮相不错。。。我为她看了好多不想看的。
画外音太聒噪。
看下去的原因只有王千源~刘诗诗依旧面瘫脸,演技完全无进展,感觉完全驾驭不了军团特务这种角色
删掉刘湿湿 +1分
题材是我喜欢的类型,诗诗很漂亮~
路过看的,刘诗诗演的漫不经心中透中狠辣凌厉很不错,给点鼓励,很喜欢《贝加尔湖畔》这首歌的悲怆。
剧情一般
整个片子剧情太薄弱了,冲突感不强,人物感情也不到位,我本来挺喜欢王千源的,在这部剧里他演的着实不好…平淡的剧情加上不丰满的人物,还不如刘江导演的家庭剧看着舒心
黎明之前的原班人马,
嗯…
还好
剧情不错
我看好多人在说刘诗诗没演技?你们是没看过杨颖还有现在一众“偶像”的演技吧?我看完那些再看这个剧感觉刘诗诗的演技真是太好了,就是这个剧里面她妹妹实在是太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