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自称杀了妻子的中年大叔,一个被父母抛弃的loser青年,在东京的街头散步,经过的地点牵动他们的回忆,也将他们拉的越来越近。
虽然结尾也没有交代大叔到底有没有杀妻,但是这部片子带来的治愈感已经足够了散步题材的文学电影其实很多,但是散步真是浪漫的事啊,随着眼前景色的变化,人的思绪也会变化。
一栋平淡无奇的大楼,对某个人来说,也许是童年回忆的所在。
一所不起眼的学校,却是埋藏着某个人青涩的中学回忆。
电影中两人经过了大叔和老婆初吻的神社,青年童年熟人的榻榻米店, 为了找青年的青梅去了cosplay店,在公园无所事事,跟踪一个打扮奇特的乐手,被钟表店老板揍,最后到了曾和大叔扮演父母的小泉阿姨家,然后碰到了同样癫狂的呼呼米。
随着人物的增加,这四个奇怪又相似的人聚在一起,就像家人一样。
这部电影就像散步一样,走走停停,满是无厘头,不相干的细节,但是这就是生活啊,便又给了人活下去的勇气
其实整个电影始终贯穿着一个意境,一个现代的城市人群难以企及的意境,就是那种对待生活对待生命的悠然处事的心态。
三浦友和的现在,就是小田切让的将来。
他们有着父子一般的情谊,却又如过去现实未来的交媾。
如果说单单将这部电影看做孤苦伶仃的小田切让回归家庭温暖关爱的心路历程电影就有些以偏概全了。
我更愿意更深一层次的去将这部电影升华。
一个年轻人如何看待一个中年人,觉得他像自己的父亲,还是觉得未来多少年后那将是自己的模样,还是带着几十年之后我也成为这样一个人的宿命感。
一个中年人在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过去时光的痕迹,怀念过去的那个自己,还是感叹年轻的时间没有珍惜匆匆而过。
当他们步行在街头时,彼此默契的谈论着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三浦友和小田切让还有一个中年一个青年的女孩子组成了一个家庭。
所谓的家庭不正是成员之间的彼此关爱么。
无论是小田幼时家庭的破裂还是三浦友和的弑妻行为都可以看做是生活备受摧残的体现。
而孰谓快乐的家庭生活呢,四个毫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在经历了众多纷纷合合之后发觉,有些事情淡然处之,幸福就会水到渠成。
我们只是对身边的人太过苛刻,现实与想象的难以吻合令人心痛。
小田苛求孤独生命中的关爱,三浦友和苛求于家庭生活的温馨。
当二人相互从对方身上发现自己影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于是二人上路了,他们散步,他们悠然自得的漫步街头,体验了无牵挂的幸福。
“你们家管散步叫什么?
”“嗯……就叫散步啊”“真是无趣的家庭啊……我们家管散步叫塔奇”三浦友和大叔顶着一张被岁月洗出褶子的圆脸,一头流浪汉发型外加胡须脸,十分违和地说出上述这番话时,我以为自己一定是打开方式不对。
后来看到小田切让一脸懵逼,和我此刻心情亦不谋而合,好的吧,原来这就是电影本身微妙尴尬而诡异温馨的基调。
还从来没有看过这么一部集悬疑与可爱为一体的文艺故事片。
欠黑社会高利贷,凶巴巴的大叔上门讨债,把不知穿了多少天的臭袜子脱下来塞进欠债者嘴中,臭到反射神经立马作出反映,实在是可怜;找了个生性爱好自由的老婆,忍受其经常出轨,怒气难耐,一时失手要了老婆的小命,逃离案发地,到东京最气派的警察局投案自首,你确定这不是一个奇葩的故事?
“发现就发现吧,反正我去自首也不是为了减刑”好洒脱的大叔,在人生走向毁灭的最后旅程中,为自己加了这么多戏,又是寻找回忆、又是探访假冒老婆,还不忘在路边摊买两串炸串,连最后一餐吃咖喱都订好了,你确定这不是旅游?
“散步就是要没有目的地才称得上散步啊”,“东京有很多适合散步的街巷”哈哈哈,大叔你别装了,其实你根本不是黑社会大哥吧,这么文艺又念旧,一听到交响乐就不依不饶地当起指挥家,任谁都制止不了;走过的路都是和老婆充满回忆的街道,初吻的地方记得一清二楚,连柠檬味的爱玉子都不放过;找个陪自己散步的人,都是年轻时候的自己,说,是不是精挑细选、蓄谋已久啊?
人家小田切让不想吃炸串,哪有你这么蛮不讲理又硬逼着人家吃的?
你之前可是把你的臭袜子塞进别人嘴里的啊。
还问人家有没有想回去看看的老地方,都说是孤儿全是不好的回忆,哪有你这么爱往人伤口上撒盐的呢?
“反正这趟行程由不得你做主”是是是,全都你说的算,主题是怀旧系,可惜你也就如同嘴上死不承认,心里却渴望返老还童的老太太一样,最后还不是要倒退着走完剩下的路。
从柿子树下过,一不小心被砸了个正着,让叔的扭曲的五官与受了惊的叫声,配搭一旁习以为常、面无表情的胡须脸,大叔你心里的白眼应该翻上天了吧。
“怎么那么倒霉,居然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额,可它已经发生过了”东京寻人妈妈桑,大概有这么一个地方,比警察局还管用,排的队都赶上海岛上半个小时做一碗拉面的老太婆了。
“嘿”“啊,你!
”“你怎么到处乱跑”“我在想,你会去哪里,果然在这里……寻人妈妈桑”“为什么不呆在原地等”“那样多无趣,人生就要开动脑经想办法解决问题”真的不得不说,人活的越久,智慧就越香醇,秒杀一切小鲜肉的质感不由想把掌声亲送给你。
就让我和让叔一起,目送你消失街角的背影,愿你好人一生平安,余生顿顿饭香。
挥别来时路,望断余生桥。
十万元永远少一张随风飘摇,似永不完美的人生,少一张的缺憾让生离死别也充满了人生况味。
大叔走了,回忆永远停留在假装一家四口的隔夜咖喱饭和加了沙拉酱后不伦不类的味道中,其实食物和生活大抵相似,说说笑笑,再回首时,记得你的笑容和那晚昏黄的灯光,就够了。
就像爱上一个喜欢独自散步的人,想要成为他的影子,用他的眼睛看透人间的风景、世俗的玩笑,最后过上和他一起慢慢塔奇的生活。
历史文章尽在公众号“无眠夜说电影”
我想我最近脑子有点烧坏了,先撇去风雨无阻每天长跑十公里这条不说,单是看《天体战士》看得热泪盈眶就几近不可原谅。
这个变化被威克森林同学分析的极为透彻,他认为我是极度寂寞却不能通过正常途径泻火,时间一长人就变态了。
可我对他的分析颇有微词,认为这是对我的极度污蔑,我义正言辞反驳道,是的,我确实是没有女朋友,但我和广大理工科大学宅男一样坚守A片阵地,不分昼夜开放电驴哇嘎迅雷rayfile虐待小硬盘,你说Tokyohot哪部新片儿没被我审查过?
虎虎虎哪个女优我没见过?
我心昭然,性向坚贞,天地可鉴,童叟无欺,凭什么就你就说我变态啊?
话虽这么说,但我还是多少有点儿心虚,毕竟看一部kuso片就看我得热泪盈眶这实在是说不过去,于是拉着威克带着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一下几部脱离系kuso片,为的是找出自己恶趣味到底来自何处。
没多久三浦友和就把袜子塞到了小田切让嘴里。
这时候我当然没有热泪盈眶,如果这时候我热泪盈眶的话,不用您提醒,我自绝于江湖。
然后,一个萎男加一个同样萎靡的杀人犯,在走向自首之路上开始了华丽囧死人的散步大冒险,在《为死去公主而作的孔雀舞》面前停下来作陶醉状比划,拧掉老奶奶自行车车铃,在神社大拜特拜,在充满狗血情结的小店里面吃柠檬味的爱玉子,和榻榻米店钟表店老板进行华丽的大PK,和打扮成凌波零的小学同学聊死都不愿提起的童年囧事,遇见偷女孩衣服的欧吉桑样子的假面超人(真的有超能力唷~),想起和中年妇女出轨未成的惊险,在火星来的女画家家里喝过期好几年的咖啡(或是红茶?
),跟着独奏乐手全世界晃荡,猪排和茶泡饭的完美搭配,然后住在姘头(假戏真做的妻子,说出姘头不为过吧)家里,凑一个别扭小妹,和谐友爱的过着四口之家的平淡生活。
然后故事结束。
看完这个电影,我转头去看威克森林,只见他的五官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个巨大的问号,横亘在本来是鼻梁的位置,我被吓了一跳,而他慢慢地说了一句话,这个电影讲的是什么呀。
然后啵一声消失了,只留下那个问号留在虚空当中。
留下我一个人琢磨这次漫长的行走,到底目的何在。
这个电影我也看不懂,我说的不懂是我不能拿故事的起承转合来解读它,故事本身没有任何确定的意义,我们需要一个契机叫一老一少在东京转转,随便什么契机都好啦。
目的地呢,是霞关,福原说这是东京最牛逼的派出所就在这里, ”毕竟要自首嘛,这么严肃的事情哪能随便找个地方?
对于电影来讲,出发点和目的地好像都不很重要,虽然一票人认为这个电影一开始走的是悬疑路线(悬疑你妹!
威克从虚空中飘出来,吼了一声,如果说因为莫名其妙的理由而去干什么就是悬疑的话,卡夫卡可真是个伟大的悬疑小说家)。
这个故事的重点在于“转转”本身,不然也不至于叫这个名字嘛。
我们先来看看文哉和福原转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福原因为误杀了妻子,心里应该是很难受的,不管妻子后来变成了怎么样的一个人,毕竟有过共同的美好回忆,而福原执着于走到霞关,乃是为了找出那些故去的影子,在蹲班房以前把这些再不能见到的事物,重新看一遍。
而文哉呢,目的很明显,毕竟自己欠了一屁股债,福原手头有一百万给他,他自然要了。
至于转转,他的心态很明确,更贴近于闲逛。
多走几步路,说不定能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这才是散步的本质啊。
两个奇怪的人怀着奇怪的目的走在路上,世界的规则也因此奇怪起来。
以至于整个故事富有魔幻主义风范。
但是,我又一点儿都不怀疑这个故事的可操作性,甚至有了一种如果哪天我准备好一个人在南京城转三天,也一定能遇见假面超人的感觉。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学的时候相信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脚底板和大地中间人就会飞起来,结果我一个人在厕所站了一个半小时的囧事。
那时候我真的相信这个。
故事慢慢推进到后面,魔幻的部分依然存在,囧的部分依然存在,但是,一些暖暖的沁人心房的东西慢慢浮起来。
不管事情怎样发生,福原在乎的其实只有记忆,他的记忆,文哉的记忆,那些错落有致的过去慢慢拼凑起来,就是生活,就是满满当当的存在感。
文哉高中毕业的时候,把以前的学生册全部烧掉,认为可以借此逃避过去的阴暗面,可是阴暗也好光芒也罢,它们早就驻扎在了你的心里,绝不因为烧个同学册而消失。
散步接近尾声的时候,文哉也多少懂了这个道理,他几乎把福原当成了父亲,用这些虚假的事物来弥补自己的回忆,虚假么,管他呢,只要你相信,不再遗憾不就行了?
生命中总会出现一些重要的人,他们也总会消失,不管他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灿烂的或者是阴暗的,这些事情都已经以记忆的形式成了你自身的一部分。
逃避或者挽留,都是徒劳。
你唯一可以做的是,如果你还记得住她,那就不要强迫自己忘掉。
如果你快要忘记她了,那也不要因此自责。
毕竟那些人出现过,毕竟那些人消失了。
没有目的地的才叫散步。
大叔在友哉没有准备的时候就已经从他的“路”上走开,就好像大叔的妻子在半路下了车,只剩下一个人无可奈何地前进下去(我不太愿意承认,但是实际途径都是通过死亡)。
如果非要说是没有目的,确实如此。
“在东京,你刚从热闹的大街转弯就进入了安静的小巷。
”无法预期的道路,根本无法安排目的地。
在三木聪的电影里面,我们看到生活本身非常可爱的一面,那些细碎的冷冷的幽默,本身就好像被故意安插到各个角落的好运电视演员,有的时候还恰如其分地邀请你穿插到另外一个场景里去,通过他的再现看看生活中那些你本该体验的笑点:腿毛蚂蚁,OL拿钱包的姿势,贴标的鳄鱼t等等。
电影的时间轴安排非常巧妙:妻子的办公室同事发现事情真相的时间线和大叔自首进度安排的时间线互相赛跑着,期间任何一个小的决定(可能来自任何人,包括所有的路人甲乙丙丁)都可能改变其中的一条轴线,改变大叔和友哉的故事,同时大叔/友哉也在影响其它人的故事(比如妻子的同事,或者倒过来走路的老奶奶)。
所以,我的意思是,对待本身就不具有控制可能性的东西,比如是不是从小就被抛弃,或者妻子是不是对和自己相像的年轻男子有染,或者钟表店的老板如何营生,或者倒着走是不是能够返老还童,或者头顶的璇是否总是有臭味,或者由这些林林总总的细碎的事情组成的人生,就放轻松,慢慢走。
那天累了,就休息一下好了。
中途不走了也没有关系。
因为恐怕本身就是没什么目的地的。
日本电影每年都有存在一类小品文性质的影片,它们预算不多,属于典型的中小成本制作,比如2007年的《转转》和《鸭子和野鸭子的投币式自动存放柜》等。
影片的主人公都是年轻人,围绕着风华正茂的大学时期,他们遇上古怪有趣的剧中人物,不知不觉被引导,引发强烈的情感触动,甚至改变人生的选择。
《转转》讲的是出于离奇原因,两个男人在东京城区散步转悠,其中一个是邋遢潦倒的大学生角色,由人气男星小田切让出演,他算是延续了《东京塔———老妈和我,有时还有老爸》里的人物形象(该影片里作为大学生的他一度毕不了业,却是个大孝子),不思进取,留校多年还负债累累,这是文哉出场后给人的第一印象。
讨债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对他威胁恐吓了一把,搞得事后的他惊魂未定,开始琢磨还债大计。
中年男子福原看上去完全一副大叔相,却有着暴力倾向和恶魔手段。
三浦友和饰演了该角色,表现出彩,是去年日本多个电影奖项的最佳男配角得主。
喜怒形色,妙语百出,实在让人拍手叫好。
如果对三浦友和的印象还跟山口百惠绑在一起,记忆还留在二十多年前,那你一下子根本认不出发福后的他。
况且,事实也不只发福那么简单,三浦友和在片中有着滑稽的外表,留着郭利斯马基电影里“列宁格勒牛仔”的发型(不过尖梢部分没那么夸张),灰纹围巾、白色运动鞋搭配一身破旧的黑色风衣,再加上腰间装着现金的小挎包,实在是个莫名其妙的中年男子。
他收债未果,之后破天荒提出如果文哉陪他走到东京霞之关,就可以提供100万日元,还清债务。
天上掉大礼,把文哉砸得头晕。
未等他弄清楚怎么一回事,故事就这么开始了,一部没有车辆,用散步晃悠来替代的非典型“公路电影”。
《转转》如同一出轻快的喜剧,始终带着荒诞意味在行进,人物走到哪里讲到哪里。
伊始,文哉对福原抱有敌意和猜疑,听闻对方的出走动机后,他们的人物性格开始得到展示,并完成了初步的交流。
文哉的深层背景、福原的具体动机,影片都没有打算一次交代清楚,而是通过行程的改变,剥丝抽茧,徐徐推进。
中间甚至设置了假想的冲突障碍,很快变为一场虚惊,叫人爆笑。
他们停停看看,穿过街区小巷,绕来绕去,走了一大圈,始终留在东京的城区里。
福原通过不同的地点和场所捋着记忆,带着强加于人的味道,一一讲给眼前的年轻人听。
他有着一副像是完全把握了文哉心理活动的口气,即便他多半会遭遇对方的沉默和惊讶,却不以为然。
导演三木聪有意识地回避了影视作品里常见的东京风光,彩虹桥、东京塔、迪斯尼。
即便是面对繁华的新宿,《转转》带给观众不是游人般的猎奇,而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归属感。
这一老一少所缺乏的正是归属感,一个失去妻子,寻求自我解脱;一个没有亲人,终日浑浑噩噩。
他们开始互掏心肺,化解了一开始的对立,讲起身边琐事,从小时候的女孩子到父亲的散步习惯。
名为“塔其”的散步,其实就是三木聪构思影片的来历。
父与子的命题,《转转》有点像带着东京风情、通俗版的俄罗斯影片《回归》,父亲突然回来又最终消失,仿佛不曾存在过,但是儿子却在小岛上完成了真正的成人礼。
《转转》可以算作一部“疗伤系”电影,它涉及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最难读懂的感情,有夫妻、父子甚至是不起眼的陌生人。
几十年过去,东京更加不存在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同样也不尽是现代病症、灰色伤痕。
现代的东京瞬息万变,宛如万花筒般炫目迷人。
《转转》里有一句台词:现在东京存有过去回忆的地方,50%变成了计时收费的停车场。
残留记忆的地方都变化了,生活其中的人们怎能不改变,幸运的是,维系传统家庭的情感力量没有随着旧建筑的坍塌而消失。
《转转》要说的一大部分内容,就在这里。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40820417&pageno=2
片,後勁頗強。
大推大家演技都不賴。
新人女配角吉高由里子很正(羞)"仔細想想如果有目的地的話就不叫散步了"這句話讓我想了很久,小的時候老盃常常跟我說 我們出去走走。
我總是不能體會硬要他跟我解釋我這次出門的目的是什麼,要去哪裡,做些什麼。
即使是去汀州路的OK買個飲料,敬志餐廳或是買刀削麵,紅豆餅,越南,易牙居,買藍家掛包。
每次出門前問他 他都說 我們再看看 看要走到那裡 再決定要做什麼 小時候很不喜歡這種不確定感每次出門後 一老一小也總是各走各的。
尤其是當我被什麼吸引而駐足停下仔細研究完之後,四處張望總是找不到那個熟悉的背影原來那老頭也去看他自己的東西了 往往總是誰先看完誰先開始找對方。
當然 我每次都帶著慌張的情緒四處張望長大後 各看各的情況還是沒什麼改善 不同的是心情吧旅行中 不是為了下一個目的地而前進,而是散步人生亦然
福田杀了自己的老婆,他的生活完蛋了,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
他们曾经会一起走很远的路逛遍东京的每个角落,吃各处的小吃。
他们会一起做末班的电车,一起路过他们曾经的地方。
多浪漫!
可有一天妻子中途莫名的下了车,只丢下福田一人,慌张的望着车窗外模糊的妻子。
也许是厌倦了这一切?
他的妻子有了外遇,他杀了她,打算去自首。
两个人的生活都结束了。
自首前,福田去找寻和她的回忆,去曾经常去的神社,去吃可以重归于好的“爱玉子”。
最后的旅途不想太寂寞,这样就有了文哉,付款100万。
福田也想去看看文哉的回忆,二人去找文哉童年时初吻的女孩,当年的小女孩已经变成了丑八怪,和一群光怪陆离的家伙在玩cosplay。
他们是在cos吗?不,他们是在梦里狂欢,假扮成他们想象中的人物,每个人都喜新厌旧,像福田的妻子一样。
生活里总有缺失,我们可以靠欺骗自己来弥补,这手法有很多,玩一次cosplay,扮成梦想的超人。
大家一起做梦吧。
这不会伤害谁。
假的东西还有很多,福田的副业,在别人的婚礼上替别人充场面,假扮一方的亲戚。
副业中假扮福田妻子的女人,又让福田在自己姨甥女面前假扮自己丈夫,文哉来假扮他们儿子。
整个假扮出一个家庭。
而且是多么温馨的家!
这些假的东西都不坏,相反他们正好弥补了每个人缺失的那些东西。
福田有了妻室,孤儿文哉在过山车上获得了从小缺失的父爱,女人则在姨甥女面前展示出了一个完整的家。
两个男人走遍东京,摄影机跟随着穿过他们各自的回忆,听他们唠叨各自的故事。
当吃完最后的咖喱饭,所有假扮的关系已到期限,真实重回人间,福田去警局自首,真让人神伤啊。
我承认,看了以后确实很感动,电影拍出了真正的感情,但是抽象而喧嚣的部分也不少,让人难以决断到底是不是败笔,或许很久以后,我会给这部片子满分,但不是现在。
真正的主题出现在“过山车”部分,四个来自不同家庭的人在一起互相取暖,短暂却又温馨的让人希望那过山车永不结束,而男主的心情在三浦友和“如果一开始有你这样的儿子就好了”的话中映射,在最后的咖喱饭中被彻底解释——幸福中的人们麻木于幸福,踟蹰前行的人们,偶尔得到的幸福却如此刻骨铭心,足以让人背叛法律和道德(这也是《色戒》想说的吧)。
借一位作者“匂宮出夢”在ta书中所写:“痛苦和失败能让一些人就此颓废,也能让另一些人强大起来,区别是人怎样理解痛苦,暴风雨过后,总会有晴天来临。
然而,虽说如此,但人生也无法仅凭意志而独存,超越承受能力的灾厄确实存在,区别仅是一个人有没有机会碰到而已。
所以,幸福的人最应该做的是庆幸自己的幸运,并且理解自己得到这份幸运的代价究竟是什么……”
转转,也就是散步的意思。
三木聪把他变成了电影,就象《爱在日出日落时》一样,两个人就在那城里头绕来绕去,说了一大堆不知所云,后来又温情脉脉的话,还会遇到很多熟人,有的互相认识,有的只是你认识他,他不认识你。
以前跟人讲,文艺青年最喜欢的在形容我们的生活时,开头加一个“我们这个城市”,或者嫌文艺气息不够浓郁,便再加上“忧郁”、“颓废”、“没有春天”等等形容词,以显示我们的绝望和不苟同。
但其实,在这个城市里散步前后,就会觉得,原来这个城市有很多你没发现的地方。
三浦友和讲,原来东京转一个大街进小巷里,就会变这么安静啊。
南京也有的,不想很小资的说,颐和路确实很安静,甚至安详,因为。。。
因为那里面住的都是首长,要么声名显赫,要么腰缠万贯,我也只是喜欢在那走走路而已。
想想,大城市里面也能有这么安静一隅,却给那些纨绔子弟占着了,心下不免怨恨。
不过,没那些纨绔子弟,这地方也要消失了。
小田切让讲,因为一直是孤儿,所以没有和父亲坐过云霄飞车。
南京也有过的,工人文化宫里的怪物车,好多小朋友、大朋友都坐过,小时候,家境不是很好,所以想去坐,却也不好意思跟爸爸说。
爸爸能看出我的窘,从来不明讲,难得有空便会给钱去坐,可我总是拿着钱去怪物车旁边的录象厅看录象,阿诺就是在那时候喜欢的。
这个城市很多地方都隐藏了我们的记忆,大多时候我们选择屏蔽,有一天等信号覆盖的时候,可能正是我们老了,或者快走上绝路的时候,没有刺激,我们绝对不会主动寻找信号的。
也许,转转就好了吧,你难得有时间停在一个地方,对着眼看一个风景,太多选择就会茫然,然后便不知所措起来。
小田喊着三浦老头子的时候,我也跟着一起傻笑。
想到,我基本上也开始没正经的喊着我家老头子,并且数落他、开着玩笑,或许看着自己最早的偶像变成你身边的挚友,存心想要戏弄吧。
尽管他曾经在我那本《打死父亲》面前怒发冲冠,并不可一世的要我扔了它。
但,潜移默化之中,我染上了他的种种缺点,并引以为傲,因为,他是我的父亲,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年过三十的时候,他开始变的更珍贵了,而我,也开始变得婆妈了。
三浦的背影隐入在警察局的大门内,小田拿着100万却并不满足的笑着,那颗痣尤其明显,象颗大鼻屎。
心里的那个梦也渐渐的消失,一次散步可以改变他的一生,不至于,就好象一场灾难会改变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么?
也许得等到百年之后吧。
虚伪的政治家,做秀的官僚们,有空等他们在这个城市里转转的时候,会将他们猪油蒙着的心眼睁一睁么?
估计,也难。。。
还是少说废话吧。
小泉今日子长的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跟那个精神有点问题,并且动不动大喊大叫的小侄女站一起,俨然是母女,看着他们吃火锅,我也饿了,NND亏了我晚上还吃了那么多,我的胃是给猪油蒙着的,操
我以为我会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看了一半还是看不下去,虽然有小田切让的好身材也看不下去。公路电影有很多,也不乏精品,但这种拍法的确太散了,本来一些小诙谐的桥段很加分,却又被日式特有的小矫情消解了去。求求了,日本导演不要再搞日式矫情了,脚趾抓地都抓疼了。
……看得我有人到暮年之感
很典型的日式美术,厉害的那种,美术做得好的电影,剧本都是技高一筹的,这是导演或者艺术指导吃透了剧本后的产物,这部电影贴切而细致,又结合影片的幽默风格,流淌着温暖,影片中不乏一些绝望的场景,让人不知哭笑,也许是忍俊不禁的,我觉得喜剧挑战到这一部,已经不是体术那样简单。我很喜欢小田切让的表演,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的表演没有太大的空间,但可以设计出许多幽默的反应,他的脸好看,有戏再加上本片需要的趣致,三合一的令本片找到了灵魂,他的角色如果换成别的演员,恐怕不是现在这么精确的效果。
真是受够日本片的这个路子了!哭笑不得。但是三浦和小田的组合还真是有趣。。
这部让我喜欢上了小田切让,看着他吃蛋黄酱夸张的表情,说着咖喱太辣了的表情……我就喜欢这种温情的脱力系
日式小温情公路电影,一路走一路聊,一路品尝人生点滴,无所谓好与坏,也无所谓善与恶。
半夜看得乐不可支,一边骂着什么鬼,一边笑出鼻泡。三木聪真是个脑回路清奇的鬼才啊,把日式无厘头玩得随心所欲,贱得恰到好处。三浦友和扮起胖乎乎的黑道大叔,也有一种“是不是打开的方式不对,原来叔还能这样”的突破戏路的惊诧感。
三浦友和连面部都已改变,没看过《血疑》的人相信不会有感觉的,因为这个大叔,实在也很酷。
不能再喜欢更多了!!每一桢都爱到心尖上!!三木大监督你永远不要JOE桑分开好不好!!
由一段段小情節串起的電影,,,,有點無聊,,,又有點感動,,,比較喜歡中段兩主角失聯,,小田失魂落魄亂走中呈現的東京夜色,,,以及尾段過山車中產生一家人的錯感
三木聪的作品老是让我有种智商不够用的感觉...
应该是不错的电影 但是对这种情节感到麻痹 多少有些无聊了吧
对那些总想知道发生了什么的观众来说,这片子有着相当多的留白,杨凡你说呢?
勉强及格。在大街上遇见岸部一德就会有好事发生!讨债人三浦友和逼欠债大学生小田切让陪伴自己的自首之旅(也是追忆往昔之旅)。一路上密布的脱力系笑料主要有三个来源:各种怪异路人,比如听见不礼貌玩笑就施展功夫的钟表店老板、60多岁但身手不次于假面超人的coser;两人的往昔经历,三浦友和假扮别人家人兼职时认识的邋遢女画家(话说这个职业在日本电影里出镜率颇高,园子温和岩井俊二都拍过)、幼年小田切让造假鳄鱼恤的笑话;以及随时可能发现三浦友和妻子死去从而打乱他自首计划的脱线三同事,闻自己脑袋的苔藓味儿,往苏打水里扔苏打什么的。而代表着好运的岸部一德冥冥中成全了这段旅程,让两个孤独、失落的人体会到父子情的况味。平淡的散步电影却也有凶杀、出轨、复仇(误)这些设定来调节气氛。变化的镜头运用对节奏有调节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资源,一直在连接资源,根本没有下载速度。换了好几个网站都是这样。今天终于找到资源了,下了2天才下完,还没有字幕,必须给差评。我陪你散步,你把钱给我。去东京散步多好呀,不给钱我也愿意去,包吃包住就行。爱玉子看起来像柠檬味果冻,好想吃。假扮夫妻看着像真的一样,其乐融融
依然是三木聪特点的怪奇趣味的片子,开头会觉得有点闷,慢慢就会有舍不得结束的感觉出来。时效特警原班人马的大银幕之作,连三日月都出来了。然后那个洗澡唱着奇怪的歌,然后捂着脸裸奔出来又裸奔回去的女孩真是可爱啊。三木聪的这个调调有点意思呢,得都看看。
日式无厘头和残缺人类的相互治愈。天知道我平日里有多喜欢“踏奇”,特别是有朋友一起的时候,就没目的走来走去谈天谈地希望永远走不到目的地。
没觉得搞笑,更没有觉得治愈啊,反而觉得挺无聊甚至挺傻B的。
算是伪温情系列吗?帮助双方重温回忆是一回事,但还是特别做作啊。
散步。狭窄的小巷,街边的爱玉子,巨大的信号灯,过期的咖啡,不好笑的漫画,背音箱的吉他男,占卜的新宿妈妈,周日末班的公车,廉价的猪排茶泡饭,街边钟表店的老板,冷场的谚语,动物园里的河马,临时拼凑出的一家人,夸张的蛋黄酱,流泪的咖喱,两个男人一起坐的云霄飞车。笨蛋老爸,放弃自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