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有许多故事,有许多回忆,有许多亲人和朋友,而我现在孤身一人流落在街头,我甚至都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我为什么是这样的?
我需要的只是一个纸板箱,一条毯子,让我能够抵御城市夜晚的寒冷,然后能够继续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活着,我只是就这样活着,像一片风中飘零的枯叶,静静地等待着落地化成土壤,我是个愚笨木纳的人,有钱了我会去破旅馆住一晚上,去快餐店吃一顿。
而我还有一些伙伴,我们不太交流,只是在一起麻木地过着这样的日子。
黑人出租车司机是个好人,他会帮助那些黑人伙伴,虽然他偶尔帮我,但是他是黑人,我是白人,我们不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小女孩的日记是我的慰藉,是我珍视的宝贝,她过着同样悲惨的生活,但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她也是个孤独的灵魂,我好想和她交流,可惜我不能。
Pinky是个暴躁怪异的退伍老兵,他是战争英雄,但他无法摆脱在战场意外射杀无辜小女孩的阴影,他是个白人,所以我们不得不是朋友,紫色的勋章无法给他带来温暖和尊严,总统和合照无法让他摆脱内心罪孽的愧疚,无法得到祖国的帮助,15块钱换不回他冻死街头的结局,我失去了唯一的朋友。
JJ他说是我的朋友,他很有钱,但他出卖了我,为了钱,出卖了我最珍视的东西,让我学会了为了钱去伤害其他人。
我也不想和那些公共厕所门口的女人做爱,我只想得到一个来自异性的拥抱,让自己幻想一下爱情。
还有那些给我圣经的人,他们并不了解也不在乎我们的痛苦,只想让我们去他们所谓的天堂,从而让他们自己得到救赎,我不信他们所说的,因为他们和JJ一样都只为了自己。
到最后,我才知道,PINKY死了,是因为他得到了救赎、脱离了苦海;JJ被教训因为他也得到了救赎;司机又给了我一条毯子,因为他得到了救赎;小女孩和我终于见面了,我们都得到了救赎,而救赎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善良。
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有些人会过着流浪汉的生活,在我附近家桥下,在东京的街头,在美国的街道,后来我懂了,大多数选择流浪的人都受到过巨大的伤害,而他们选择自我放逐,没有报复伤害他们的人,没有仇恨这个世界,他们是内心脆弱柔软而又善良不愿意伤害别人的,孤独地在寻找和等待着自己的救赎。
————————————————————————————这两天又看到网上在推这部片子,因此在标题里加入了“虚名”,PINKY的总统合照和勋章代表着这个,上次没写进去。
当我看到三分之一时,我以为电影基调会由暗转明,我以为Willie会因打架的天赋为契机走向逆袭的拳击手之路,我以为他会凭着信念和执着功成名就,找到那个温暖他的写日记的小姑娘。
我以为Pinky会在Willie的陪伴下,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如同《阿甘正传》里的泰勒上尉。
但是他们没有。
因为没有那样热血浪漫的情节,这个故事才更加现实而疼痛。
Willie始终拥有单纯执拗的眼神,他不懂社交,没有一技之长,在流浪街头的日子苟且生存,优于常人的力量也只被用于有钱人取乐的街头拳击比赛换取一点钱。
世界砸给他诸多恶意,他只是单纯的笨拙的守着自己的小世界。
小姑娘的日记本是他第一次在冷漠的冬天汲取到共鸣的温暖。
他会认真的给她写永远不会被收到的回信;他会在很远的楼顶眺望这座城市;他也害怕打雷,却在信里安慰小姑娘鼓励她;他为Pinky赎回勋章,理解并尊重Pinky的战争创伤;他不在乎5元一次的口交带来的虚幻放纵,所求只是单纯的拥抱期望有人可以真正爱他;他将死去的鸽子小心的用报纸包好放在树上让它可以飞向天空;他在最后面对羸弱老人的比赛,选择捍卫流浪者的尊严和底线;他是如此珍惜友情,努力尽己所能回馈每一点温柔。
Pinky死在寒冷的冬夜,卷闸门上巨大的"NO PARKING"标语,一个终生背负战争创伤的苦痛灵魂消逝于此。
他是国家政治利益发动的战争的牺牲品,他人生的高光时刻是与总统的合照,至死都放在心口处。
而墓碑则是Willie为他赎回的紫心勋章,唯一证明他人生价值的标志。
宗教信仰对于流浪者而言如此虚幻缥缈,衣着光鲜面带笑容传教的年轻人们只是为了满足自我对宗教的虔诚心而侃侃而谈。
他们不愿为Willie读日记,在他回答:“我不想上天堂,我想下地狱。
”时,惊恐诧异地离开。
不知他人苦的说教,苍白虚伪无力。
他人即地狱。
最后,当小女孩走过马路来到Willie面前,她的脸庞烧伤痕迹斑驳,他的双手烧伤被裹成团,温柔的阳光照耀着两个人,无需语言,他们彼此纯粹干净的目光相遇,认出了对方就是上帝派来拥抱彼此的天使。
这也许很戏剧性,但是承受那么多痛苦的他们,值得这个治愈彼此的拥抱。
那一刻,我也在微微战栗,想起《超脱》里最后一幕同样是男女主沐浴着阳光的拥抱。
生活很难很残酷,但是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希望支撑我们走下去。
《美丽心灵》带人们从病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世界和遭受精神幻觉的痛苦,《废纸板拳击手》从流浪者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他们生活的挣扎。
引用我看到的一位豆瓣网友Unammed的影评: “大多数选择流浪的人都受到过巨大的伤害,而他们选择自我放逐,没有报复伤害他们的人,没有仇恨这个世界,他们是内心脆弱柔软而又善良不愿意伤害别人的,孤独地在寻找和等待着自己的救赎。
” 所以,我告诫自己永远不要理所当然站在道德制高点随意评判他人,我不曾经历他们的人生,不曾感同身受,就无法替别人做出所谓正确的决定。
无论怎样的生活方式,都保护好内心的柔软,坚守底线与善良。
大多数路过的人看到烟,但一定可以有人看到那团火,然后与你一起分享温暖。
孤独?
社会?
人性?
我看来都不是电影想说的。
我觉得电影站在的位置是很冷清的旁观者简单的叙述一句话。
一个人好好生活需要一个理由就是爱。
不然无论身体在办公楼在纸板箱里都是一个流浪汉 。
不觉得电影刻意刻画了流浪汉的生活,浓墨重彩的想让观众产生所谓的怜悯之心。
而是让看得人自己去发现,自己的生活除去衣服,住所,食物,工作,自己的内心是否也像男主内心的独白一样。
需要一个让自己存在的理由,否则怎样不是一样。
无论我们拥有多少物质,缺乏多少物质,我们都需要一个真正让自己存在的理由。
最近我爸对我严厉了很多,最直接的体现是他会周期性的很难听的骂我。
严格来说我与他不过是长时间相处了半年而已,也就是这半年,我能感受到的父爱越来越少了,我不知道是我对父爱的期望过高,或者是从小爷爷对我太过溺爱让我变得娇气导致他去世后我开始不能适应。
这些日子我慢慢接受了我爸爸可能没有那么爱我,还有我随时可能变成孤身一人的处境。
一个人的到来,是一件非常浩大的事,因为他是带着他的过去一同到来,从前的无数个日夜造就了眼前的人。
我和我的过去,还有我的未来。
电影里没有过多去展现他们的过去,更多的是现在。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未来,孤身一人,没有爱。
我最近有些太悲观了。
众所周知,地铁站乞讨的家里三套房,扶老人起来的赔的底朝天,遇到打劫的要跪下磕头祈祷对方别摔倒不然要倒赔医药费,为了几两碎银在老板面前努力把面部肌肉绽放的像盛开的菊花。
然而,在这个冬天西北风呼呼的下午四点钟,我一成年大老爷们看着电影里威利拥抱着小女孩的那一幕哭的稀里哗啦(居然还要凑够140个字才能发评论,谢特!
)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人们把自己放逐在街头,或许并不是生活所迫,因为就他们而言,想要摆脱现在的生活轻而易举,去救助站接受救助,或是自食其力去讨一份生活,但是他们都没有。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结,他们放弃了生活,只保留了生命,选择去做一个只是活着的人,无欲且麻木。
Willie每天的生活,只是机械性地重复,乞讨,找东西吃,闲逛,无所事事,睡觉……他的生活散发着深深的孤独被抢走睡袋,在夜里瑟瑟发抖,爬上天台看着这个城市,眼神里是深深的孤独
Pope给了Willie毯子御寒,Willie试图和他交谈,可是Pope并不情愿,Willie站在街头看车来车往,眼神里还是孤独
为了50美元和平底锅疯子打架,赢下了比赛,可脸上却写满了落寞
他的生活是如此麻木,无欲无求,不在乎吃喝,只是为了活着,对女人也没有欲望,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找到了一本日记,好像找到了一个朋友,他很开心,试图和别人交流,给那个小女孩写信,叠成纸飞机,从天台送出去,他好像不再孤单
战争英雄Pinky出现了,那个花钱让他打架的JJ也说他喜欢自己,Willie找到了自己的朋友
Willie让Pinky给他念小女孩的日记,好像勾起了Pinky的回忆,Pinky告诉Willie他在战争中开枪打死了一个小女孩,那是他的“结”,他走不出来Willie走过当铺的时候看到了Pinky的勋章,帮他赎了回来,本以为Pinky会很开心,却发现Pinky放弃了尊严去换回的那15美元,也没有改变他冻死街头的结局。
Willie很伤心,想了很多,觉得自己为了钱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不能去天堂见自己的朋友,只能下地狱。
他的眼神里又出现了孤独。
Willie不想再为钱打人,而Willie本以为是自己朋友的JJ却为了金钱背叛他,把他最珍贵的东西丢进了火桶,让他同时失去了自己的两个朋友,警笛轰鸣,一片大乱,其他人扑向了撒在地上的钱,Willie扑向了那本火桶中的日记。
Willie更绝望了,似乎连生活也不愿继续下去了
在他拒绝了上帝以后,在他以为自己就要这样了此一生的时候,他看到天使向他走来
Willie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天使就这样拥抱了他,Willie也激动地抱着天使,而天使轻声在他耳边说:“你是妈妈送来拥抱我的天使。
”从此,他们不再孤独。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结,有些我们知道原因,比如Pinky摆脱不了的那个小女孩,大部分我门不知道原因,他们放弃了生活,只是为了或者而或者,无欲且麻木。
看这样的电影是压抑的,大部分人都漫无目的,无欲无求,以后的每一天都和今天一样,没有去尝试改变也并不想改变,只是在慢慢等死。
还好,那本日记的到来让Willie去改变,去思考,也最终和小女孩一起拯救了彼此。
有时间,建议可以仔细看看这部电影。
超现实主义,非常的真实,真实得让你都能闻到流浪汉身上散发出的恶臭。
很多人没接触过的社会现实,就是这么真实、这么丑陋,不分中外,都会有。
但丑陋的社会现实之下,仍然会有些许人性的光辉,虽然星星点点,但足以在黑暗中不断延续人类的文明……虽然不是小清新的风格和剧情,但影片的种种细节,却能轻轻拨动你的心弦,最后治愈你的心灵。
也许我们的境遇要胜过威尔,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却没有像威尔这样澄澈透明纯洁的内心,即使面对命运的不公始终没有存在着任何抱怨,而是向光而行,并不是像大多数流浪汉一样苟且偷生,对伙伴小拇指的关心,对小女孩的同情,甚至面对一些纨绔子弟的取笑却并没有在意甚至在紧要关头出手相救。
在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忍直视惨痛的现实,但我们不能屈服,应该自己去找寻心中的光,不被利益蒙蔽双眼,去活出自己的人生。
作为流浪汉,威利是身体健康,心智齐全的。
影片虽然没有对他做任何的背景介绍,但想来应该是经历过一段悲剧人生后的自我放逐。
他白天睡觉,晚上找吃的,进行自我保护。
直到小女孩儿的日记触动了他,同病相怜以及孤独驱使着他开始“回信”。
在作为流浪汉拳击手生活着,思考着。
人们常说寂寞空虚冷,而流浪汉的夜晚就更是如此。
他所求的只是朋友与温暖。
当公园的鸽子死后他用报纸包裹,架在树枝上;朋友小拇指死后,用波普借的给他的毯子帮他盖上。
对朋友的爱,哪怕是虚拟寄托的小女孩儿日记,他也用生命是守护,不惜烫伤。
被司机禁止拳击后他也思考着自己的行为,甚至想去参军,就作为人肉挡板,用完就可以扔一边。
随后再被逼打架时候选择跪地不还手。
一个善良人的自我救赎,压抑一直是主基调,仿佛个画面就是他死于街头。
这是一部引人思考的作品,也许那种生活,永远不会遭遇,但是影片中的压抑中漏出的丝丝温暖仍让人敬畏。
看完后也改变了我对流浪汉的一贯看法,也那些看似四肢健全,心智正常的流浪汉,每个人都有深埋心底的痛,也有些爱与被爱的需求。
“亲爱的日记,我上二年级了。
妈妈在去天堂前的那个圣诞节,把这个日记本给了我。
她让我每天都写,因为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爱我胜过爱她自己。
并且如果有人爱你爱的如此之深,你就是特别的。
当我也去天堂时,我希望我能告诉她我每一天都干了什么。
我不想忘记任何一件事,我甚至会告诉她我干了坏事,或者一整天什么事也没做。
所以,今天起我开始写日记,而现在我要去睡觉了。
” “我妈妈给的我这个日记本,就在她去天堂前的那个圣诞夜。
她让我每天都写,因为每天,我们的存在都是如此特别。
当有人那样的爱你时,你是那样的特别。
所以,当我去天堂时,我可以告诉她,我每天活着的时光,我不会忘记任何事。
我会,告诉她我做的坏事,还有那些,我无所事事的时光。
现在,我要睡觉了。
”
真无法理解那种“难”。
垃圾
太棒了,现实主义散文诗,bgm也好棒。
我不想孤独的死去
6.5分。节奏比较慢,比较没意思,也就结尾有点小感动,一个想去地狱的流浪汉作为天使和他要守护的小女孩相拥了。
they're not your friends
这部片子有着自然的不协调感:流浪汉在反复看捡到的小女孩日记、战争英雄卖掉只值15美金的勋章、牧师布道却不愿帮威利读日记。极度差的处境,让美好显得珍贵。我们能感受到威力的人生,他不知道什么是爱,也做过很多坏事,他觉得自己是坏人。但他在某些方面 让我们更加珍视爱和生活。
刻骨的孤独,最后一幕的拥抱是人生的救赎。也许有人会觉得结局很刻意,但是如果连电影都没有希望,人生真的太悲伤了
Can you give me some love ?
6.去天堂之前要每天都要记录生活,但是这个故事简直太散乱了~
88分钟的现实冲击,简单的故事线索引发深刻的现实思考,心灵的震撼不需要高清的视觉刺激~
其实题材和主题是我喜欢的品类,可能我看了太多讲同样主题的片子了,不可否认此片的工整,可是有太多要比这部要深刻的多。孤独与救赎是个永恒的主题,可是这部太刻意有点浮于表面,结尾也太好莱坞,总体打动不了我。
属于消费苦难的片子,拍的有点混乱,莫名其妙的打架比赛、退伍军人死亡、平底锅大哥死亡、小女孩见面。混乱的逻辑。
除了生理需求吃喝睡其它时间无所事事,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当内心想着另一个人时就会不自觉的有些改变了。
当威利打败平底锅杀手,得到50元后,他的选择是去旅馆住宿,也许是为了换一个环境,也许是为了洗净身体的尘埃,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这部电影有一点和沙漠之花很像,就是那部电影主角都是乞丐出身,只不过一个成了名模,一个还是乞丐。威利能遇到日记的主人,真的很奇迹
还蛮感人的。
失败 痛苦 孤独 皆是生活的一部分 enjoy them
一碗寡淡的心灵鸡汤
早。
看的是解说。解说看完后觉得有点。。。不太适应这样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