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那瓊斯是我們七年級這代一個很重要的記憶,應該說,喬治盧卡斯與史蒂芬史匹柏,聯手形塑了我對於大自然的恐懼(大白鯊),科幻英雄記憶(星際大戰系列,第三類接觸,ET等),還有影響我國小想成為考古學家的印地安納瓊斯…多年過後,我沒能成為考古學家(甚至沒想過要考歷史或者考古相關科系!!),轉而念了電影,若果說我虧欠了印第安那瓊斯從兒時起給我那種遠古文明,荒野遠方到不了的綺麗幻想,那麼對這部<<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的影像進行一種歷史的觀視,好像也就成了唯一能彌補自己未成為考古學家(還要拿著鞭子帶著帽的帥氣)的一種心理補償(笑)。
喬治盧卡斯與史蒂芬史匹柏在1981年拍出第一個印第安那瓊斯,片名也不叫印第安那瓊斯(叫做Raiders of the Lost Ark法櫃奇兵),直到印第這個英雄開始大紅大紫之後,從第二集才開始於片名加上Indiana Jones and…三集設定在二戰當時,當然軸心對立一方一定是德國納粹,第四集則將印第置於一個戰後到冷戰形成的場景,當然,此時對立者也就從納粹法西斯一轉成為美帝對抗俄共政權。
在此我想要談的片中關於核子彈爆炸該場戲,對我來說以第一人稱(印第的角色)方式介入美國秘密測試核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中,並將之鑲嵌其中的有趣印記。
電影中印地恰好身處的核子武器測試,史實中記載地點是美國的Los Alamos,日期則為1945年7月16日,用於殺傷人類則在隔不到一個月的8月6號,於日本的廣島施放,並於三天後的長崎再次投彈。
在這裡並非想要討論二戰中,美國與日本孰是孰非的判斷,而是就一個原子彈在影像中被看到與其歷史的考古。
突然想起在電影<<魔山>>裡頭出現過的幾場戲,場景中出現美國中產郊區與生活其中的假人(urban life)與<<印>>一片中的核爆試驗場景恰好可以做一個核試爆前與後的一種蒙太奇對照(笑)。
關於核彈的影像除了那巨大的蕈狀雲,我們極少能有機會置放自己的觀視於核子爆炸中,就像亞倫雷奈在<<廣島之戀>>裡,穿插著極多的廣島原爆人/物殘骸紀錄影像,卻讓角色在話外音訴說,“我在廣島什麼都看到了”女主角,男主角回答說:“你在廣島什麼也沒看見”。
我們可以說,唯有那些原爆中死去的人,少數生還者能親眼見到核子彈爆炸的情景。
其他人只能是想像。
或許,對我們這些1980年代出生的小孩來說,原子彈的威脅遠不及核輻射(從車諾比事件的恐怖記憶而來)來得多,要說原爆的影像在我生命中出現,最早應該來自1991年在阿諾史瓦辛格的代表作<<魔鬼終結者二>>,飾演主角母親的Linda Hamilton在一場夢境中,親眼見到一個小孩玩耍的公園遇到核彈爆炸而粉身碎骨該場戲,對國中時候的我來說,一種我不可能身歷其境的那種高熱死亡恐懼的震撼在雙眼中發生。
再長大一點,我也看到早期法國導演亞倫雷奈在<<廣島之戀>>也置放了許多廣島原爆後的紀錄片段,或黑澤明後期的彩色電影<<夢>>一片中加入核子恐懼的分段故事…史蒂芬史匹柏與喬治盧卡斯從八零年代初至今這將近三十年裡,以電影科技為觀眾替代與型塑了不計其數的奇觀,從八零年代的ET,到九零年代侏儸紀公園,以及如電玩第一人稱遊戲的搶救雷恩大兵等。
這次他則選擇了讓印地安納由二次大戰,投身入冷戰赤禍回憶,而那種不可能經歷的核爆場景則讓我又再一次墜入核爆的恐怖印象中。
後記:當然,我想我是必須要很謙卑的去描寫這些影像並組織起我想要訴說的歷史的。
因為我所取材的影像大多來自於美國好萊屋工業體系,而對美國使用原子彈結束二次大戰的歌功頌德並非我寫此篇文章的意義。
我只是嘗試以一個未經歷過那赤禍與冷戰核子恐懼的身分,以一種書寫的過程來嘗試挖掘拼湊那些歷史的局部樣貌而已。
夺宝奇兵第四部电影是关于水晶头骨的,其中精彩内容就不提了,不得不说,斯导特别喜欢用蛇虫鼠蚁来增加恐怖氛围。
寻找法柜时,满地的眼镜蛇,第二部困在洞穴里,女主看到的的虫子,尤其是把手伸进一个小洞里的场景,看得我快吐了。
第三部的图书馆地下墓穴,那些老鼠简直让人头皮发麻,还有第四部里的食人蚁,想想就觉得恐怖,特别是蚂蚁把人拱进洞穴里,那场面简直是毕生阴影。
昨天冒着大雨赶了场热闹,看老Harrison Ford演的Indiana Jones 4. 票是早就买好的,提前了半个小时到电影院找地方停车用了15分钟,冲进X号厅,眼前一黑,竟然是座无虚席. 但凡是空出来的座位上都摆放着衣服,饮料,包,及玩偶。
占座这一点上,倒是来了个“世界大同”.话说Steven Spielberg在1981年拍出了第一部Indiana Jones and the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一时间H.F.名声大造, Indy也成了家喻户晓,人人不分场合时间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
尽管经典翻拍续拍一直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可人老S.S和H.F俩人一合计:咱这也就才六十几岁正是男人如虎如龙的黄金岁月啊,能错过么?
不能!
两杯Wisky + ice 一碰 - 咣当当当,开机!!!
咱先不说H.F大叔弓着背偻着腰的上窜下跳,也不提美式摔跤WWE的做秀打斗,更不说年近70的爷爷怎么折腾都不会受伤的英雄无敌,还不讲从一开始提到水晶骷髅头就知道了的结局,以及最后12只水晶骷髅旋转合体变成了有血有肉能说会叫的外星ET,单单人内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魄和准备好迎接口水站的心理素质又有几个人敢站出来拍着胸脯叫:老子也有!
突然想起前不久的功夫之王里双J的费力打斗,虽说不上精彩但却叫人热泪盈眶,这种尽心尽气尽全力的精神虽不一定就能做出什么出彩东西,但是善良的观众们给两位功夫英雄最终还是打了个友情分满分。
那个“英雄”的时代,随着中外的这一场场谢幕演出,也终要淡出这历史舞台了。
其实,就冲着电影院那人潮涌动的热闹劲,我想两位老人家做的一切都值了。
寻宝的故事总是有点激动人心,虽然你明知道它是假的。
大家都知道,我对盗墓这件事一直怀有无比的热情,所以对关于盗墓的电影,哦,不好意思,是关于考古的电影还是有所期待的。
其实我有点不明白,下那些阴森恐怖的墓葬为什么总得晚上提心吊胆的去,白天光明正大去就不行?
他们又不是摸金校尉,有“鸡鸣不摸金”的规矩。
也不是盗墓贼,总得偷偷摸摸。
哦对,难不成是赶时间?
关于玛雅,关于巴比伦,关于古埃及,许多灭绝了的古文化及与其相关的传说,和一些无法解释的奇迹都非常有魅力,美国人怎么就总跟外星人过不去呢?
你们自己没有什么历史可言,别人的就都是外星人搞的?
那你们这块地方可真不招人待见,连外星人都不爱来搞建设,一来就是想毁灭你们的(请参看《World War》及《Independence Day》等电影)。
这个电影不难看,只是有点太扯了,把外星人什么的扯进那么神奇的文化中有点太不够意思了。
不过美国人一向就是这么不够意思,这是外星人搞的鬼,我们无能为力。
某人去看了回来之后不停的说太烂了。
最新的南方公园也拿这集夺宝奇兵开涮,说印第安纳琼斯大叔被斯皮尔伯格大叔强奸了(ps那集南方公园的另一个主题是中国将会征服世界-_-)我向来听到这种评价之后就会对被批的片子产生无上的兴趣,所以今天DVD新鲜出炉之际就下手廖的确很烂,很蠢,连特技都很假。
难怪当时不死心的问某人“难道一个亮点,一个亮点都没有吗”的时候他很无奈的说,“一个都没有啊”看的途中开始偏头痛,现在还是蛮痛,不知道两者是否有任何联系-。
-以及,刚才Wikipedia了一下居然评价还成,豆瓣这里正面评价也蛮多的,呃,,,
3个小时以前,我狭隘的认为我绝对不会喜欢Indiana Jones。
理由很简单,因为这貌似是一个系列电影,讲冒险的,而且貌似喜欢它的人很多。
尤其是美国人。
2周前我忙死忙活的准备研究生资格考试的时候,Dan兴冲冲的和我说,等你考完,我们一定要去电影院看Indiana Jones。
3天前,当Wyoming和Colorado被Tornado袭击的时候,旋风警报响彻全城,我试图劝阻一对好友夫妇开车前往Colorado一大影院观看Indiana Jones。
还试图用我做的红烧肉诱惑他们前往我家避风。
两人愣是怎么都没劝住开着贷款还没还清的TOYOT直杀Fort Collins(Colorado北部一个城市) 5个小时前,Dan爸妈刚刚帮Dan粉刷完厨房,做了简单的晚饭。
两人一致要求去影院看Indiana Jones。
大家都要看Indiana Jones!
为啥?
在电影院里美美地坐了两个多小时,吃完半袋爆米花喝完一大杯Dr。
Pepper。
我想我终于能明白点这其中的缘由了。
我觉得,首先,故事很有趣。
当我们经历了这样那样的科幻,冒险,老片,新片,老片新拍等等等等,有些幻想过于复杂,也许精彩,但是看得累。
有些幻想过于卡通,看得时候就过那么一瞬间的隐,印象有,但是不深。
这些都不是Indiana Jones的幻想。
冒险故事,奇幻的情节,让我这个第一次接触Indiana Jones的人,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大脑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停转着,有自己的幻想,但是感觉电影的故事情节才是最完美的解释。
第二,故事发生的背景年代很有意思。
画面里尽是些“古旧”的50.60年代才能看见东西,比如人们的着装,老式汽车,女孩子的发型,金丝眼镜,用刷子刷来去除辐射的方法,脑电图,还有Jones和他儿子相见时的餐馆,连打群架的样子都那么活灵活现。
我不是很老的人,也不是在美国生活很久的人,我对50.60年代美国的理解完全来自两处,一个是叫gunther tooty's的怀旧风格的餐馆,另一个是Dan爸妈的相册。
就我所知道的这些,电影里还原的都很好。
第三,幽默。
我想那真的是很多美国人一贯的作风。
时不时就要来电小幽默。
哪怕是紧急关头,哪怕性命攸关。
当然,对于这样一部冒险奇幻电影来说,幽默就更是必不可少的了。
因为当我们就座之前,我们心里就早已清楚英雄是不会就那么没掉的,所以最后肯定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不必担心,只须放松自己,尽情地笑。
因为是第一次看Indiana Jones 系列电影,所以全情投入地在看,然后全情投入的因为搞笑情节而大笑,也全情投入的被精美的美术设计所震撼。
故事的最后由一小小段具有引深含义的对话,虽然没有到那么深刻,但是点到了一些可以引发小思考的东西。
很好。
不是讨厌的具有指导作用的点评,只是顺着故事情节引发的小讨论。
我觉得这样挺好。
毕竟电影就是电影,搞成思想教育片,就没什么大意思了。
看完电影,Dan 爸妈我和Dan开车回家,路上Dan妈一直和提醒我一定要看前三部。
当然前提是如果我有时间的话。
Dan说,你回去以后不准用下载软件下前三部电影然后偷偷看。
我说为啥阿。
他说因为这样的电影值得去买DVD来看。
Dan爸就一直高兴得乐着,啥也没说,看样子是很高兴的。
我还真挺喜欢IndianaJones的,虽然由于个人兴趣的原因,我不一定会去看剩下三部Jones,也许看了我也不会喜欢,但是单说这一部,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是值得一看得电影。
夺宝奇兵4 (2008)7.32008 / 美国 / 动作 惊悚 冒险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 哈里森·福特 希亚·拉博夫你真的是牛逼,这个电影里可以说这个系列他每一次去寻宝,我就是特别喜欢看呐寻宝。
👿👿👿👿👿👿👿👿👿👿👿👿👿👿👿👿👿👿👿👿👿👿👿👿👿👿👿👿👿👿👿👿👿👿👿👿👿👿👿👿👿👿👿👿👿👿👿👿👿👿👿👿👿👿👿👿👿👿👿👿👿👿👿👿👿👿👿👿👿👿👿👿👿😄😄😄😄😄😄😄😄😄😄😄😄😄😄😄😄😄😄😄😄😄😄😄😄😄😄😄😄😄😄😄😄😄😄
以前一直都没有兴趣想去看《夺宝奇兵》这一系列,原因是看着前三部曲久远的年份,最晚的一部夺宝奇兵3:圣战奇兵都要比我早出生两年,这两周却因为看了《银河护卫队》之后满腔的复古情怀,有人说星爵的造型一定程度上是在致敬印第安纳琼斯,所以抱着看看的心情开始跟着Dr. Jones踏上了奇妙的冒险旅程。
不得不说的Dr. Jones这个角色的塑造是无比成功的,似乎也丝毫不比007这个角色有差。
Dr. Jones,身上满足了所有男人对于自己的幻想,有才识,有冒险精神,正义感,幽默感,迷倒各种女人的魅力……(P.S.每次玩大冒险之后大难不死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前三部曲,不想对剧情和演技有太多的吹毛求疵,毕竟离我的年代太久远了,演技都略显浮夸,剧情在设定上也有些幼稚,但是这也并不会造成任何我对前三部有意思不喜或者厌恶的情绪,反而是这样子的表演和剧情才让我更加喜欢由哈里森福特饰演的Dr. Jones。
这个戴着牛仔帽,手持长鞭的考古学教授,每次都能全世界各地的暴走,满腔都是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未知与神秘的好奇,这个角色不同于大多数的英雄电影,他是非常有智慧的,但同时也是二逼的,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优缺点共存的角色,才无限接近于现实中的人,而不是科幻大片里的超级英雄,这才让我更加地着迷于他,我可以想象前三部曲在当年是如何的风靡全球,因为一个能风度翩翩,能狂放不羁的充满学识的大帅哥在银幕上挥着长鞭去一个个神秘国度冒险的故事定会迷倒很多女人,甚至是满怀冒险梦想的男人们,那些神秘的国度,不为人知的风俗与历史,荒野丛林,毒虫野兽……无不表现着我们脑海里对于冒险的幻想。
这部电影可能仅仅只是用一个小故事就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广阔和神秘。
到了第四部的上映的时候,哈里森福特已经64岁,时间是残酷的,可想而知的是《夺宝奇兵》的影迷们是头都翘断了,等了19年才等来了第四部,此时的哈里森已经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当然很多当年影迷估计也是一样的。
就像水晶骷髅王国一样,不知不觉小孩都已经长大成人了。
这也是让我惆怅的,因为哈里森已经在我心目中成为了Indiana Jones的直接形象了,就像《钢铁侠》里小罗伯特唐尼等于我心目中的钢铁侠一样,之后无论谁来演Dr. Jones我都会觉得不像,都会有先入为主的排斥感。
心中无法取代的唯一,但是如今他却这么老了。
第四部里的Dr. Jones依旧是个有智慧,充满幽默感和冒险精神的男人,只是他不再年轻了,身手很明显的迟钝不利落了,撇开所有网上不好的评价,无论如何我都觉得能再看到一部夺宝奇兵是多么幸运与幸福的事情。
我不知道夺宝奇兵还会不会有第五部,因为距离2008年又过去了6年了,70岁的哈里森还能不能作为Dr. Jones在丛林里狂奔,在悬崖上激斗。
所以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会去幻想要是哈里森现在还年轻,而且一样作为夺宝奇兵里的Dr. Jones出现在我眼前,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但是时间就是时间,任性残酷得让所有人都无法反抗,我依旧喜欢现在老了的哈里森,我可惜的是,无法在你最好的时光里遇见你,Indiana Jones!!!
卢卡斯把Star War前前后后拍完了,然后开始制作Star War的游戏。
他的老朋友斯皮尔伯格则更加直接,19年之后把Indiana Jones拍成了游戏的通关录像,当然还是输了作弊码的。
20多年前的那3部Indiana Jones,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神来之笔。
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和哈里森福特的组合,冒险题材加上握着皮鞭身手不凡的考古学博士,古老文明的密穴加上大国对抗,这些因素就造就了一个属于商业片的神化。
观众可以在电影里找到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良好的票房和正统娱乐的主旋律从未配合的如此美妙。
20年过去了,66岁的哈里森福特拖着不再矫健的身姿回来了。
尽管我们都知道“孤胆英雄打不死”的黄金定律,但是不能否认到了影片结束还是有一点点失望。
斯皮尔伯格似乎已经尽了全力去突破过去,我们看到原本能躲开子弹的琼斯博士现在能躲开原子弹,原本时常出现的老爹的戏份变成了向马龙白兰度一样的儿子,原来邪恶的德国法西斯变成了苏联KGB,当然原本阴森潮湿的神庙终于变成了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共同的最爱——飞碟。
但是这些变化在现在看来都是那样的苍白,就好像片尾的音乐,即使配上重低音,也还是Indiana Jones,不可能是Mission Impossible。
30年前看到神秘世界中无敌的主角一路过关斩将,寻求最终的答案会让我们兴奋不已,而30年后,再看了古墓丽影、指环王和骇客帝国之后,这部画质更加出色,场景更加逼真的续集却看起来像他的主角一样老气横秋。
作为一部商业娱乐片,它自然是及格的;但是如果作为曾经伟大的Indiana Jones系列的一员,也许在今天它无法达到前辈的高度。
兰博四里面史泰龙终于回家了,也许对于琼斯博士和斯皮尔伯格,也是时候休息一下了。
我对这片评价很高,久违的复古的、正常的动作片。
然后正常一词给我同僚质疑,都异次元空间了,还正常啊......无语。
喜欢是因为怀旧,我们喜欢的动作电影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多少年过来了,动作电影已经给破坏的一塌糊涂,说都是黑客惹得祸也不为过,当初香港的武侠电影,徐克的风格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里程碑,但武侠电影也从此废了,回过头来看绍氏,风采依旧。
动作电影也是这个基调,我们用太多匪夷所思的特技毁了原来应该有的东西,真他妈的是败了电影啊。
也可能只是因为我太喜欢斯皮尔伯格和他的这个系列了,所谓无来由的宠爱把自己的理智冲得一塌糊涂。
其实这个系列每一集都差不多
琼斯没老,老的是剧本。
斯皮尔伯格就没有一部电影是好看的,浪得虚名。我要是导演的话,随便找几个人,有那么多钱,怎么拍都比他拍得好,他真是个垃圾。 我就搞不明白,美国人怎么就那种品味。《拯救大兵瑞恩》,好看的地方就那么点,还是技术人员的功劳,其他的,根本就不怎么样,还一直在装,端着架子,冗长缓慢,自以为是。 这还是战争片,更不用说其他的垃圾片了。《世界大战》,用这个名字,简直是侮辱了战争,还他娘的外星人,就那水准。 还有《辛德勒的名单》,不能因为他得奥斯卡了,不能因为它讲德国人迫害犹太人了,就不能说
时隔二十年后重启系列,卖情怀之余更要再续父子线。不算狗尾续貂,无非是故技重施,怪力乱神一个不少,结尾更是搬出一个暗黑版ET的形象——斯皮尔伯格也免不了要自我致敬一把。动作场面的调度固然一流,但是对现实逻辑的忽视几乎到了荒谬的地步,以至于把冒险彻底降维成游戏,终究无法酝酿真挚的感情。不过话又说回来,《夺宝奇兵》从来不是一个追求深刻的作品,所以它也不会真正去面对衰老和死亡,对那些人性幽暗的时刻也是一笑了之。第五部要还是满足于窜上跳下就太无聊了。
Spielberg跟Lucas一起強暴了Indiana Jones…
。。。为啥非要拍,就是为了黑苏联?
送一颗星给前半一直都很帅气的布兰切特 机关做的很漂亮 但是结尾囧了
1.5
我已经把期待值降得很低了,还是没想到会这么差这个系列应该停留在没有CG和高科技(至少是相对)的时代很多老美说至少这集比二好,非常非常不敢苟同开场戏比得上旧上海舞厅那编排?寻宝时有血蟠宫那地窖有趣?何况这新版能有哪个角色比得上小滑溜
红警关卡即视感
看过
补评:作为新片,这个片子显得很平庸 我甚至不记得讲什么了,只记得那个核爆,震撼,印象深刻,及其合理性的严重疑问..............
很久很久之前看的了~~还是蛮喜欢这种冒险题材的电影滴
还算跟得上过去,老爷子这么大岁数也不容易
女演员里我喜欢一Kate,一Cate。这部科幻+动作片。斯皮尔伯格世界之战还没拍过瘾。
Indy老套路+致敬ET,这一部本可以作为系列的完美收官电影,没想到还要出5,Harrison Ford以80岁高龄出山再甩鞭子就是苦情了。
向70年代“动作冒险家们”致敬
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打打杀杀,真可怜。
苏共的形象就这么被美帝破坏了。ps:造型师居然把kate女王搞成了留刘胡兰头三八红旗手
跟前三部比差远了… 但还是可以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