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啥对青春电影有执念,虽然大部分青春电影评价不好,但还是会一部不落的看。
可能是喜欢里面青春的气息,可能是自己的青春少了一些味道想从中弥补。
不足大家都能看出来,还是有点扯,我就说一下我喜欢的点。
喜欢电影表达的活在当下,享受当下,年轻是资本,不要早早的被太多现实的压力压倒,年轻该有冲动与活力。
还有就是兄弟情,大学时的感情还是比较单纯的,一生的好兄弟,幸运在大学遇见你们。
能够在合肥看到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点映,真的很高兴!
首先,这是一部热血的青春校园片,但是又大大不同与之前的校园片。
它主要讲述了室友珍贵的兄弟情以及感动人的爱情故事,当然还折射出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有一些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现实!
热血!
感动!
真情!
真的是一部很值得看的电影,4.1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我们不见不散!!
虽然今天的广州终于开始了憋闷了许久的大雨,我这一贯是阴雨天心情不爽的主儿,还是很开心地看完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整部影片的基调轻松、愉快,好似用调侃的笔触描绘出大都市的小屁民——是的,就是我们这帮刚要走出校园、没什么经验、却个性十足锐气逼人的小屁民们。
处境的类似,让我颇有共鸣,诙谐的表现力,又让人舒服地咽下苦乐酸甜会心一笑,大概,青春就是这个样子了吧,大概,只有青春是这个样子了吧。
之前并不了解这部电视剧,甚至到根本没有听说过,今天去看这部电影实在是因为大学时候的室友要约,难得一聚,她提出“睡兄”,我也感觉四月没什么一定要看的电影,便欣然听从了她的建议。
不错的VIP影厅,人少,干扰少,观影体验好。
依靠于剧集背景,却又能够独立完成故事的电影,清清楚楚地讲述了大学宿舍330的男生们在毕业前的经历,人生转折,跌宕起伏,遭遇爱情,也历经离别。
虽然摆脱不了一些为了剧情发展的矫揉桥段,比如暴雨夜里车抛锚,再比如心心念念的前女友去做了别人的小三之类的,但是能感觉到整体的故事情节是在努力反映真实,赤裸裸地告诉我们面对着毕业生们的社会现实、生活现实是怎样的。
你可能,在不合适的位置,遇见天注定的人。
林向宇一开始通过关系找到实习,在高大上的中国平安、上海的金融中心陆家嘴工作,与自己的实习老师徐美心一见钟情,辗转开始一段办公室姐弟恋,过程甜蜜却在“留任与否”的时候暴露巨大问题,这很现实,一如美心很现实地提出分手,在不合适的位置上即便遇见缘分天注定的人,现实一定会逼着你做出取舍。
还好,林向宇告诉我们,生活不仅仅只有“妥协”一个解,你可以去抗争,可以毅然脱下正装狗的皮,轻松地找到自己的岗位,纵使不那么华丽,抓住自视重要的,“加油”,“努力”,也能把握住自己的幸福人生。
你也可能,在不合适的时间,遇见没有终成的有情人。
一个是家人所限必须留在当地的管超,一个是目标是星辰大海出国就不再回头的杜潇潇,他们是不可能相交的平行线,却一定要像两个巴掌一样拍在一起无怨无悔地“分手倒计时50天”,体验过恋爱、爱情、甚至婚姻的每一个阶段。
青春留给他们的是不舍,是遗憾,是留恋,但人生就是人生,感谢潇潇在最后一刻还是踏上了奔赴机场的出租车,这才是现实,一个“即使她留下,依然不一定会在一起”的现实,最好莫过倒计时50天的回忆了吧。
毕竟,你永远无法要求一个陪你酩酊的人送你回家。
你还可能,在不合适的节点,遇见啼笑皆非的剧情。
倒霉如谢训,只是被大家激将下的临门一脚,导致自己在毕业前夕被开除学籍,面前是泪眼却留下个鼓励的手势给自己的兄弟们。
心心念念的前女友,竟然做了别人的二奶,怀了别人的孩子,还给自己惹来一身的事端……但即便人生荒唐,又谁知不是塞翁失马,一场落败的打架赢回自己的兄弟,擦亮的红车送走所有的过去,即便晚了一年,最后还是穿上了毕业生的衣帽,滑稽如此,荒唐如此,也会是一种人生。
最后,你也有可能,在一转角,遇见属于你的人生。
为自己的草泥马遍寻mate的大鹏,竟在一转角,遇见了自己的Jessica。
过去的岁月,才最纯真,也是最怀念。
这竟然成了一种习惯。
看着身边一同成长的室友,也带着我对过去满满回忆的室友,这是我被理想和现实裹挟的人生中,难得的旅伴,人生可能有接受,也可能会妥协,但是更多的是我们在成长,在向命运奋起反击中学会了担当。
90后是不安的一代,不羁的一代吗?
我们的人生路上,有我们的坚守,也有我们的孜孜以求,自然也会有我们的放弃,和我们的放浪形骸。
只是,可能时代不同,“我们”的认知也会有不同。
但相同的是,我们都曾经历青春,也都曾走过迷茫,我们都在心里埋下自己的酸甜苦辣,明天又是一段新的旅程。
致我们的纯真岁月,愿我们还能再聚首,忆过往,无悔青春。
你想知道十年以后自己的样子吗?
还是你想知道,十年以后的自己会怎样看待现在的我呢?
授权转自瓜瓜世界影评
<图片1>这一次的观影不是在正式的电影院里,而是在报告厅里,并且时不时地被迟到的开门亮光打断,大约很多人是从哪位老师的课堂上逃出来的,毕竟是个周五早晨;银幕也是临时的,皱巴巴的很不熨帖,可这一切终归还是抵不过银幕上扑面而来的青春热血,燃爆全场!
相比网剧,个人更偏爱电影一些。
电影是浓缩的精华,虽然由于篇幅受限,(很多拍好的桥段不得不忍痛割爱,导演的心在滴血,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剧情展开受到一些影响,但纵观全片,情节相当紧凑,不拖泥带水,每个角色的出场都是个性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哪怕没看过网剧,也不影响对影片的理解。
(当然最好还是看一下网剧,这样脉络会更清晰。
)电影与网剧独立成章,网剧是电影前传,着重描写校园情感,而电影作为大结局,围绕着330寝室四位男生的毕业季展开。
330寝室花开四朵,朵朵奇葩。
林向宇执着,管超霸气,谢训痴情,大鹏不问世事。
在毕业季来临之际,他们跟中国千千万万毕业生一样,面临着恋爱、考研、就业等一系列的压力。
他们从未长大,但他们从未停止成长。
临近毕业,各种情感冲突,各种热血升华兄弟情,也有蜕变和成长。
从这个意义上讲,330寝室是中国千万大学生的缩影,而《睡兄弟》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 “大学生成人指南”。
“青春”是什么?
青春就该“不惧将来,不恋过往”,让自己最真实的、最新鲜的爱与恨,横冲直撞。
这是一个生长疯狂期,呈燎原之势肆意燃烧,过期不候!
影片视角独到、不落窠臼,导演巧妙地绕开了青春片常见的怀旧丝带儿,没有柔情泛滥,没有不合时宜的小清新,而是聚焦在毕业前后,尤其是实习期间这一关键时刻。
大四真是个不尴不尬的时期,心理上还不想长大但现实已经紧追不舍。
同样的校园,不一样的视角,换个角度就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风景,而《睡兄弟》的独特男生视角就不仅仅让男生也让女生见到了不同视角下的自己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私心认为导演简直可以去兼任大学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了,不然他不会把脉博切的那么到位。
往大里说影片紧扣时代脉搏,往小里说,导演绝对是做过功课的,深谙现如今的大学,就业率几乎已经是明里暗里考量一所大学来年招生分数的指挥棒。
于是当沪都大学商学院院长大紧老师煞有介事地台上说着这些大白话而底下的学生兀自埋头玩手机时,观众席中响起一片会心的笑声。
考研、出国、就业,中国高校毕业生绕不开的三个出路,从象牙塔到职场,朝夕之间却举步维艰。
正如美心师傅所言“你知道有多少毕业生想在那些大楼里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桌子吗?
”真实的写照,不要说全球TOP500,就算是一般的企事业单位,不论私企外企,他们的offer是多少毕业生挤破脑袋也要抢到的入场券。
所以当熟悉的招聘场面人们如潮水般涌入时,现场又是笑声一片,可是,又有谁清楚,这笑声里包含了几分好笑,几分心酸和几分对前路的迷惘。
所以当林向宇悲怆地喊出“…为什么我都要听你的”,美心还是决然离开了,我想一是因为她要保护林向宇,让他在还没起步的时候不被大浪淘沙,另外她可能也意识到了她和林向宇之间不仅仅是年龄的差距,而且还有社会认知方面的差距,而这恰恰是人生的经历造成了。
这或许是她也觉得她应该暂时把恋情冷却一下,度个假好好地思考一下他们的路该怎么走。
我的内心是不忍看到香芋学长如此难过伤心的,尤其当他嘴角流着血,痛苦无奈地呐喊“被迫接受失败,我不甘心”时,昏黄的光影之间,我仿佛看到某个人的影子,心底顿时决堤;但理智又告诉我如果我是美心师傅,或许我也会这么做的。
现实的残酷就在于它从来不会告诉你如何如何残酷,而是让你在横冲直撞以后,在现实面前撞的头破血流然后在一旁哂笑的。
青春的所谓蜕变,是真的要经历蜕一层皮那么的疼痛才能完成的,不然你以为呢?
“不惧将来,活在当下”是睡兄弟的一个基调。
而正如片名一样,电影的剧情也没有过多纠结在男生女生的情感问题上,而是很大篇幅地渲染热血兄弟情,而电影把荷尔蒙肆意躁的后果也交代地很真实很接地气,让你明白现实不会在腥风血雨后还云淡风轻。
现实就是现实,它不会让潇潇从旅行箱看到管超的那把护身符菜刀时立马买张机票从LA飞回中国,它也不会说冲寝时有人被打的头破血流而居然没有任何人受到处分……再来说说冲寝和聚众斗殴事件,或许你会觉得校园生活哪有那么戏剧性,哪有那么多架可打,毕业证还要不要?
撇开这些不谈,当《横冲直撞》的曲子伴随着林向宇、谢训抡着凳子冲向歹人,管超率众举着棍子、扫帚等排山倒海般冲过来时,我承认,即便我不是男生,我的内心也瞬间被点燃,那是一场忽剌剌“十万樱华入梦来”的盛宴,那是荷尔蒙肆意流淌的莫门特。
原来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种古惑仔的迷之迷恋,正是因为在现实中可能不是每个人都会体会到,才会偶尔憧憬,才会迷之向往。
不然那些形容兄弟情的“刎颈之交”、“两肋插刀”,“肝脑涂地”的成语又是哪儿来的空穴之风呢。
当然,如果你碰巧参加过某个游行,见到过某个外国人因为拍游行队伍而被学生追赶逼得爬上树大喊“我不是美国人”,或者还有某个不知好歹的日本留学生对前来宿舍贴游行标语的中国学生们冷嘲热讽而被围困在宿舍阳台直到学校领导带领保卫处赶到根本不顶用而最后省领导带领大批防暴警察到场各种好言相劝各种利弊讲明以后才勉强解围,还有某个游行时有日系车的人家都忙不迭地把车藏起来,你会感觉到青年学生那种激昂的斗志,那种熊熊燃烧的火焰,那种世界就在我们脚下的豪情万丈。
你可以说那是盲目的冲动,一时的热血,荷尔蒙的失控,但你不能否认,他们不是没有思想,他们只是被现实的无奈暂时困住了手脚。
退一万步讲,就算90%的人都是戈尔丁笔下的三级思考者,我也要说,林向宇他从来就不是。
他奋力地想冲破樊篱,朝理想的彼岸游去,哪怕途中有险滩,有漩涡,他也决不退缩。
经历了毕业实习的这一段以后,他已经逐渐蜕变成了二级思考者,并且有持续向一级思考者进军的趋势,哪怕后面有一只豹子虎视眈眈,随时打算扑将过来,他也准备迎头而上。
“惊涛骇浪从没想过缴械投降,伤疤是亲手佩戴的骄傲勋章”。
睡在我上铺的“羊驼”(草泥马),no no no,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啦!
看点映时,好像听到导演对羊驼这个看似无厘头的“角色”的诠释是它是性意识的一种投射(映射)什么的,具体的遣词有些模糊,不外乎是一种象征意义吧,或者用文学的角度来讲的话是一种意象,电影应该也叫意象吧。
这篇文章意在简单谈谈《睡兄弟》这部影片中看似随意实则走心的意象。
1.羊驼羊驼(草泥马)这个意象频繁欢乐地出现在各个场合。
出场戏的时候,香芋学长让人惊艳,而羊驼先生也相当抢镜,它戴着墨镜在台上“傲视群雄”,但有没有想过,它的出现难道只负责搞笑担当和性意识投射吗?
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是院长大人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进行毕业动员,然后讲说“你们准备好了吗?
”他期望的当然是学生们山呼海应地喊“准备好了!
”但事实上台下的数百学生各种姿态各种忙碌,除了认真听他宣讲。
然后院长大人忍无可忍地再次重申了毕业形式的严峻,台下坐着数百毕业生,放眼到全国范围内,就是他所说的750万,相当于瑞士一个国家的人口。
而酷酷的羊驼(草泥马)先生曾经出现在同一个台子上,它戴着墨镜,冷眼旁观,是否从它的镜片中你看到了很多大学毕业生都要面临的一个可悲局面,鉴于以上院长大人所言,每年全国有一个瑞士人口的毕业生,有多少人“毕业即失业”,有多少毕业生又像小镜的孩子那样胎死腹中--“死”在大学教育培育的温床里。
电影中林向宇随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涌入招聘会,现实状态的真实写照,而最后像林向宇那样得到了一份工作的又是几分之几?
2.走廊走廊,长长的大学男生宿舍的走廊,数次在影片中作为重要场景出现。
其中冲寝的那一场重头戏,后面林向宇他们三人一年后归来看谢训等等,都有出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是一条简单的走廊,它象征着林向宇等人即将开始人生新的征途,而他们的起点就是这头的象牙塔中330寝室,而那头就是前途未卜的未来,具化一点就是职场、社会。
这条长长、长长的走廊像一条纽带,承载着他们从青涩蜕变成成熟,从校园迈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在这条长长、长长的走廊上,发生过种种故事,他们走过来走过去,从家乡走到学校,从宿舍走到教室,从校园走向社会,走过四年的春夏秋冬,从少年长成青年,从青春期尾巴走向亚熟期乃至成熟期。
3.气球好像很多恋爱中的男生女生都会在路上遇到卖气球的小贩,然后都会花高价买一个廉价的气球。
或许气球承载着他们太多的心愿,总觉得轻飘飘的气球跟他们因为共浴甜蜜爱河中的轻飘飘的心情同步。
而众所周知,气球看似膨胀,实际不堪一击,小小的针尖就可以戳破它;手一个不抓牢气球就会飞走了。
正如影片中林向宇他们约会外滩的桥段一样,同事的撞见让他们的师徒恋提前曝光,气氛尴尬不已。
红气球飞走了,林向宇的爱情还保得住吗?
气球越升越高,但我们的物理常识告诉我们,越到高空空气越稀薄,气球终会爆掉。
这似乎意味着林向宇的爱情前途未卜,路阻且长,但我相信林向宇肯定会发出“我愿逆流而上…”的宣言,虽然如某人所言可能十年以后女神还是没有追到…4.烂尾楼影片中有几个视觉冲击让人印象深刻,全景镜头扫过CBD的幢幢高耸入云的大楼,映衬着即将跨入职场的林向宇们跃跃欲试的心情;而林向宇培训结束进入实习公司大楼时,那层层盘旋而上金碧辉煌的大楼内部让人头晕目眩;男生们站在烂尾楼的边缘俯瞰着黄浦江两岸高耸林立的摩天大厦,豪情万丈。
林向宇和美心分手时,美心激动地扯着林向宇跟他说“你知道每年有多少毕业生希望在这些大楼里有一张自己的桌子”,又一个全景扫过,五味杂陈。
与这些富丽堂皇的大楼相对应的是屡次出现在片中的烂尾楼。
烂尾楼的意象前后呼应,电影前半部分,男生们开完毕业动员大会后涌入这幢外表整齐实则千疮百孔的楼中开始狂欢,在这儿他们大口喝酒畅谈人生,这楼仿佛是他们毕业前夕心灵的一个“栖息地”,但似乎它隐含的东西更多。
像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一样,“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而烂尾楼正预示着,对于一个即将离开象牙塔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他面前的路有两条,假如你对前路充满信心,充满斗志,那大学温床所铸就的烂尾楼最终将被你修缮一新;而假如你毕业后因种种不如意而失去生活方向,无所事事,那烂尾楼真的就成了烂尾楼了。
所以影片中的烂尾楼它也是一种映射,它的烂与不烂全都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态度。
而影片的快结尾处,330宿舍的兄弟四人再次来到这幢楼。
林向宇站在高楼的边缘俯瞰着林立的高楼大厦和滔滔东流的黄埔江水,大声喊出“我才不在乎我十年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只在乎十年后的自己怎么看现在的我”,“世界就在我们脚下!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的热血仿佛点燃了了这幢楼。
而观众也仿佛预见到不惧将来,不念过往,活在当下的新生代们将赋予这幢楼旺盛的生命力,用他们的热血浇灌着他们的青春之树。
青春从来不是伤春悲秋,青春就要一腔热血日夜滚烫,独自对抗、独自生长、独自流淌。
林向宇说:“我才懒得去想十年后的我是什么样,我只在乎十年后的自己,怎么看现在的我!
”当初只看了预告片中这句台词,已被深深戳中,决定无论如何,我要为这部影片贡献一份票房钱。
这部电影并未令我失望。
以一篇不足道的影评献给这部电影,导演,主创们,以及我们正在沸腾的青春。
与其说《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是与其它青春电影一样怀旧、感念、追忆青春的伤痛产物,不如说它是一部励志作品,给予时下青年人启发与砥砺。
电影前面,当同伴们痛打黄毛,看着伫立在喧嚣人群中旁观的林向宇,他清醒,他绝望,他在那一刻像很多你我他,迷茫,无能为力。
因为明白后果,因为关怀朋友,因为过理智,而仿佛被铐上了名为“未来”的枷锁。
你为什么不能理解我?
我不出手是为了你着想的…为什么不相信我?
不听我的话?
【滚。
】面对林向宇,聚众斗殴被退学的谢训将他重重推倒在地,背负着伤痛离去。
这成了林向宇心底不可散去的阴霾。
他和上司徐美心相爱了,角色倒置,徐美心为了现实,为了他的未来毅然与他分手。
他哭吼:“我为什么都要听你的!
”满腔不平喷薄而去,对徐美心,亦是对那些所谓“正确的现实”发起抗争。
林向宇想明白了。
若说第一次打架,他被枷锁所缚,那么第二次打架,就是对枷锁的挣脱,在天性最本真无所顾虑的解放和呐喊中,他完成了一个转变。
从世故,到知世故而不世故。
无论将来,我去往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我只希望回首过往,我不会觉得自己是个懦夫。
千年前,刘伯温自勉道:【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后来,兄弟重归于好,林向宇辞职,找回女神,谢训有幸回校,毕业…导演在最后,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理想美好的展望。
并不是每一场抗争都能换来圆满,可能螳臂当车,竹篮打水。
但我想说的是,假如不抗争,一定会遗憾。
青春只有一次,不要让它变成遗憾,肆意燃烧它吧。
作为一个语死早的工科妹子,看完这部电影后除了在心里放窜天猴嚎叫“啊啊啊啊香芋学长好好看”之外还是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大概是因为,刚刚毕业进入社会的自己,被这部电影的真实戳到了心里的某些地方。
在去看路演之前,我是带一点怀疑的,因为近年来的青春电影层出不穷,然而看完以后总让我有一种怀疑人生的感觉:“到底是我跳过了青春这个阶段还是我的青春出了问题?
”最后得出结论,之所以我没有经历过那些轰轰烈烈死去活来,只不过因为我不是女主角而已。
然而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发现自己的怀疑是多余的,这真的是一部不同于以往的青春电影。
影片虽然是从男生的角度去表现友情跟爱情,我却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绝对不是因为我的大学活得像个汉子!
)。
影片里没有那些经典的狗血桥段,有的只是大学时期特有的任性,那份一条道儿走到黑,撞了南墙也死不回头的孤勇。
你也许会觉得它不够跌宕起伏轰轰烈烈,但你绝对能在里面找到共鸣。
330宿舍的四个大男孩,性格迥异,却异常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林向宇是宿舍的鬼灵精,也是门面担当(卧槽,巨帅!
星星眼,有颜有颜有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点子多主意正,俨然就是宿舍的小诸葛;谢训是宿舍的武力担当,任何时候,只要兄弟有难,二话不说,撩起袖子就上;管超不用说,学霸一枚,甩着小皮鞭让整个330的成绩不至于滑下及格线;而大鹏,毫无疑问的卖萌担当,没有城府没有心机,无忧无虑。
<图片1>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很微妙的关系真的是无法言喻。
明明不会有交集的人,却无缘无故的牵扯到一起。
而这样的四个人凑在一起,四年的大学生活是不会无聊的。
但是,生活是不会让你一路平坦地走下去的,总会有误解,总会有波折。
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友情的小船说翻就翻,而如何重新托起它,才是成长中的重要一环。
所以,当林向宇跟谢训两人在大雨里被打得鼻青脸肿一脸血,却相视一笑时,相信很多人都跟着欣慰地笑了。
男人的友情,就是这么简单。
<图片2>片子里的爱情虽然不是主旋律,却也很打动人。
四个人,三段截然不同的爱情(大鹏跟草泥马应该是没有爱情线的吧哈哈哈),却无一例外的都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
而结局究竟如何,就交给主人公们自己了,毕竟,在为之付出努力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而影片最触动我的莫过于离开学校初入职场的这几位少年所做出的妥协与反抗。
毕业前的我们活在学校这个保护壳里,可以浑浑噩噩,可以懦弱脆弱,可以选择逃避,然而进入社会,面对职场对于菜鸟小新人的冷酷,再没有人陪我一起战斗,那份委屈与无奈,恐怕也只能诉说给相伴四年的宿舍的兄弟听。
回来后有在网上看一些影评,有人说,电影中四个大男孩的青春透着一股愚昧与无知,是一种伪热血。
我却觉得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是,这群男孩子,他们讲荤段子,他们打群架,他们为了自己的执着横冲直撞不顾后果,但谁的青春不是这样过来的呢,以自己的方式肆意生活,非要亲自撞得鼻青脸肿才肯接受成长。
正如主题曲唱的那样,这是一段横冲直撞的肆意生长。
<图片3>林向宇说:“我才懒得去想十年后的我是什么样子,我只在乎十年后的自己,怎么看现在的我!
”我想,这才是导演想传达给我们的意思:活在当下,肆意活出自己的样子,不给自己的青春留下任何遗憾。
毕竟,生命只一次美好青春,怎能轻易荒废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剧情紧凑,演绎了四个人之间的兄弟情,他们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爱情,能折射出不少现实社会的样子,他们的喜怒哀乐,挺接近我们的生活,很搞笑,基本笑着看完,但是在某些场景的时候,又特别感人。
这部电影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某些场景,加上背景音乐,或感人,或震撼,或愉悦。
很喜欢这样的电影。
电影里演员演得都很棒,男演员素颜上镜,还是一样帅。
陈晓棒棒哒,眼神戏很棒。
期待陈晓更好的作品。
电影《睡兄弟》和网剧都让人看了很热血 很有感触 电影没有将这几个男生的传奇故事局限在大学时期 而是在时间纵线上延续到了大四毕业即将步入社会的时期 使电影内容更充实也更贴近大学生的心理 横线上以四个兄弟的爱情故事展开 丰满了各自的性格 也让我们看到一些网剧中没有的特质 笑点很足 情节设置也很自然 女神真的是女神 真美 总之如果你喜欢网剧《睡兄弟》那你一定不能错过这部电影 如果你依然对未来满怀热血 那你就来看看这几个年轻人的热血 最后 为晓松老师的配乐点个赞!
很荣幸成为了全球第一批观看《睡兄弟》的观众,不枉我翘班而来。
说起毕业,已经离我三年之远,而我想有太多和我一样长不大的孩子,在上个周末,还回母校看了一圈,虽然已经不是当初那些人,但每当我们提起少年时代,总会忘不掉那一群睡在我们四面八方的兄弟机友姐妹们。
从网剧到电影,“义气”二字淋漓尽致,最成功的莫过于我们在荧幕这一边依然能够感受那喷薄而出的桀骛不驯的气息:330与117的对立中,每次330一方有难,就迅速地八方支援以压倒性的气势整得我在屏幕这头点八百个赞,而(以下微剧透)电影中与老吴那场一对多到二对多到群挑,配合大雨和BGM直接将电影推向最高潮,如果现场没人,我一定会热泪盈眶:为当初我们在年轻的驱使下所翻腾过的热血,为我们不后悔不回头的兄弟情。
我们每一个人或许都与朋友起过争执,甚至吵架,有幸我们以为老死不相往来的人,还是会在你有难的时候冲上来第一个帮你。
突然想起,当年因为一件事,和同学约架,身边的朋友都说:怕什么,我们也去。
想起我在聊天中说最近好穷,朋友后来说,明天从我这拿点钱去,那点钱怎么过日子。
我也和香芋与训锅一样和朋友闹僵,甚至发过毒誓,后来发现,友情之所以可贵,是因为你发现有些事不是他不行。
愿我们被岁月蹉跎,豪情不变。
电影中另一个让我映像深刻的便是:实际。
之所以导演在现场问:电影怎么样,大家都说:好!
这好在哪里。
我理解的是,它是很细致的电影。
剧里没有打胎,没有万人迷,没有很浮夸的内容,就是用一群糙汉子充满荷尔蒙气息的生活,细腻地表达出生活的现实。
尤其在训锅和小镜的感情中(我不满为何要虐我训锅) ,(以下内容有所偏激,纯属个人见解)小镜作为小城市来的女生,希望能在大城市扬眉吐气,在碰到老吴以后,她毅然抛弃了训锅,这些在网剧里有弹幕的时候大家都说小镜很渣,其实仔细想想,如果我站在她的角度,我也希望能有人每天给我花不完的钱,反正是蹉跎青春,我何必不给一个能让我生活舒适的人蹉跎?
这个人物,实际上也反映了很多人的心理。
故事的最后,她似乎还是没能与训锅在一起,训锅千方百计的赚钱,为了小小的她,为了能让她过上好日子而受苦最后她走了,那些留下来的伤痛成了我们成长的一部分,有时候会发光,有时候会疼。
故事的最后330的小伙伴们又聚集在一起,在飞速发展日月更替的上海依旧守住了青春留下的气息。
这至少在我认为是很难能可贵的正能量。
当今社会的压力让我们的关系薄如蝉翼,轻轻的点赞之交,稍微有一点不对劲,马上点燃炸弹。
我羡慕330的兄弟们宽广的胸怀,它正是我们目前在流失的东西,例如香芋被误解告发训锅第一个动手而后二话不说帮谢训解围;例如处男超超遇到真爱却不得不分手倒计时;例如谢训被小镜甩了以后更加奋力地回归330兄弟生活……这些都是一种胸怀,是朋友是兄弟之间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总地来说,《睡兄弟》是一部情义十足的电影,它是我们当今生活的缩影,是我们学生时代的共鸣,是未来的憧憬,是不变的话题。
4.1影院再见!
PS:最后能不能让我见一面训锅训锅,wuli训锅,遗憾爆了
浮夸。上铺是谁?
不是打架就是接吻,剧情没有逻辑,高晓松台上讲话好弱啊,所有人都演技捉急十分浮夸,兄弟情兄弟在一起呆了几分钟啊,都是在谈恋爱,垃圾
配角抢镜系列。陈晓-秦岚这条线简直没有存在的意义。刘芮麟、李现的戏还OK。
【2016.06.13】为了缅怀我们的青春还是给4分吧!毕业快6年了 时间过得太快 现实太残酷 但是依然对追求梦想充满希望 但愿每一个人都有无悔的青春和未来!
剧情好傻但莫名给热血煽情到了??李现这个造型太好看了吧 因为现哥多个一个星
一个宿舍来自五湖四海的舍友们,来了就是缘分,一起玩闹,一起吃睡,一起打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你和你的舍友之间是否也如他们。我的大学舍友关系一般,好似我们不在一个宿舍住过一样。毕业后就失了联系。很青春热血的一部剧。
哎,李现居然不是gay
搞不懂的青春
为了李现耽误了一个半小时……要是像高人气日剧一样出剧场版,来个怀念和完满的结局,很好。但是,电影本来就和电视剧套拍,像是中年男人对当下大学生活的意淫,处理多线故事能力不足,全是闹着玩,所有人都任性,看得非常难受。
情景剧
一部挂着兄弟的名,实际上在拍外滩姐弟爱情的上海旅游观光片,你给我一个不打一星的理由?!短评写不下了 ,吐槽见本人长评
哈哈哈哈哈我唯一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就是小瘪三阿小赤佬很好笑
陈晓和李现好帅.....
笑一笑开心就好啦 另外 陈晓好帅哈哈哈
烂片,
有一种刻骨铭心叫兄弟,有一种无悔无畏叫青春~
还可以吧,有些地方有点混乱,但是校园里的兄弟情还是挺感人的。
糊弄人的青春片,比《致青春》差一个《左耳》,或者说是男生版却更没特色的《小时代》,看点稀薄。从前女性视角的青春片备受吐槽,换成男性视角卖点竟然成了....不堕胎?无药可救。
老梗,强硬的笑点,尴尬的基情。看是释凡多给一星鼓励,擅自做主在我这儿把这星帮他减掉了!内地青春片需要的不是鼓励,是鞭策!!!
比想象的好,看完网剧后看的电影,一个半小时要讲清四个人的故事确实是有点力不从心。很喜欢工地大楼的景,意外的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