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觉得医生真的很伟大。
靳东的角色其实没有什么突破,优秀的国外主治医师突然回国,带着年少时的秘密和心中复仇的欲望,其实是个比较复杂的人物了,但编剧的功力确实有点欠缺,我并没有看出庄恕究竟想要做些什么,是复仇也好还是单纯想撩妹也罢,和杨帆站在同一阵线,挤走路晨曦,帮助傅院长手术等等,他的行为没有一套自己的准则约束,感觉非常杂乱无规则,仿佛只是只是编剧一时兴起为了推动剧情所设定的情节,不太符合这个严谨圆滑的医生的设定都说医者仁心,这部剧里面其实揭示了很多医院的黑暗面,仿佛白衣天使看起来也不是那么伟大又无私了,但是又有什么地方是真正纯洁的呢?
欲望、争斗、权利、地位无处不在,无数人在欲望的驱使下陷入泥沼,无法自拔。
救人难救己,医人不医心
关于扬帆的一些想法:为什么人们对扬帆的容忍度那么高?
我们究竟从扬帆身上看到了什么?
一方面,很多人表示被扬帆圈粉,我认为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刘奕君老师,换个演员未必有这种效果,刘老师的演绎非常出彩,对扬帆这个人物的诠释深刻、到位。
另一方面,是最有争议的部分,想着重和大家讨论,但因为我对这个行业不是很了解,只是说说自己的一些理解,难免有偏颇,请各位轻喷哈。
杨帆多年前还是一个正直的医生,是什么让他丢掉初心,慢慢变质的,难道仅仅是名和利诱惑吗?
细细剖析,便可以发现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第一,收入分配制度。
为什么陈绍聪这种年轻医生“忙成狗还赚的少”,仅靠自己的劳动报酬,买不起房找不到女朋友,活脱脱一个屌丝形象;为什么扬帆作为胸外的一把刀,却用不起进口的化疗药,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爱人死去。
这是可悲。
第二,任用选拔机制。
为什么刘长河这种不学无术、溜须拍马的混子在现实中能吃得开;为什么一些连简单手术都做不好的医生,在外面镀层金再回去就能担任领导职务。
当扬帆听到那个技术不精的进修医师回去就能升副院长,我想除了鄙视,也不免有些悲凉,自己机关算尽甚至出卖自己的本心才争取到院长的位置,但有些人竟那么轻飘飘就做到了。
这是可笑。
第三,以药养医体制。
为什么陈绍聪对杨子轩化疗药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没有半点惊讶,可见通过药品高利润拉动医院经济效益,这在圈子里并不是什么秘密,他还和楚珺一起劝杨子轩,让他去掉县区医院的数据,是不是这群人都没有底线、都麻木不仁?
甚至一向嫉恶如仇的小炮仗陆晨曦也只是嘴上嚷嚷“学杨帆卖药骗钱吗”,她一直知道杨帆和先锋公司的“勾当”,却没有去上级部门举报,就可以想见医院的大环境是怎样的了。
这是可叹。
第四,因病致贫难题。
杨子轩说使用昂贵的化疗药,是把贫困家庭往绝路上推,无异于谋财害命,他说的不错。
但医疗保障政策如果跟不上,即使化疗药价格下降10%甚至15%,又有多少贫困家庭能承担得起?
挂号费、诊查费、检查费、检验费、麻醉费、手术费、住院床位费,这桩桩件件哪一样不是压得那些病人喘不过气来。
这是可怜。
杨帆为什么给人以真实感?
因为杨帆之流并非个例,甚至这样的人在现实中还能混得好、吃得开,反倒是陆晨曦被说成上班三天不到就会被打死,而庄恕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我们看杨帆这个人,如果仅仅是批判他利益熏心、道德败坏,恐怕是远远不够的。
杨帆倒下了,但是医疗体制、医疗大环境如果不改变,而仅仅靠着一份初心、一腔热血恐怕依然难以改变现状......以上就是扬帆这个角色带给我的思考,我不赞成扬帆的“三观”,但却毫不吝啬对这个角色的喜爱,再次感谢刘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么有血有肉的角色。
外科风云的阵势挺大的,当初轰轰烈烈的胡歌去客串我还记得。
当然开播就遇到女主出丑闻,也挺倒霉的了。
现在电视剧播完,收视率不差但也决不是亮眼和出彩的,不晓得剧方是否满意。
其实就质量而言,这部剧还挺好看的,戏剧冲突也足,就是有些地方太狗血了,而且专业性上不严谨。
良心剧真的说不上,这剧最后依然变成了偶像剧谈情说爱来吸引人了,但是还是挺不错的可看性不错的都市医疗爱情剧了
披着医疗剧外衣的偶像剧套路。
哪个医生穿白大褂跟耍帅一样,哪有那闲工夫。
说是医疗剧,给人的感觉还是谈恋爱。
还有,哪个医生工作十年了还是这样的态度,还直接给病人写上精神病???????
她才有病吧。
穿手术衣的无菌原则呢?
贯彻到哪里了?
你既然说是医疗剧,能不能仔细学学??
还得动不动慌里慌张的,你难道不知道作为医生泰山崩于前也不能慌?
还工作多年的医生就你这个样子?
想演偶像剧直说,不要去污染医疗剧!
好害怕啊,点没用的我改三颗星。
行了吧。
别点没用了!
好不容易写这这么多字。
不好还不许人吐槽??????
改!
庄恕对陆晨曦到底怀有怎样的感情?
单纯是爱慕,单纯是愧疚、怜惜?
事实上,我觉得靳东本人对庄恕感情的解读要比编剧朱朱的描写,更为深入:在命运的纠缠之外,庄恕和陆晨曦实际上有一种人生的对照性。
庄恕是医疗事故中过错方护士的儿子,陆晨曦是医疗事故中死去病人的女儿,三十年前的旧事让他们产生了天然的联结。
三十年后,一方面陆晨曦无意中成为了庄恕查找真相的阻碍,另一方面庄恕欣赏陆晨曦的纯粹、想保护她。
我们在其中看到的,只是一种爱有天意的之感:上一辈之间的恩怨在后代的爱情中化解,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然而,对于庄恕和陆晨曦之间情感的解读,靳东有更深的看法:“庄恕和陆晨曦的人生有一种对照性,原本他们很像——同样出生在、也成长在仁合医院,但旧案之后两个人的人生轨迹相差太多,最终形成的性格也截然不同”。
陆晨曦的人生轨迹,她的单纯和耿直,她在医院备受爱护,这些本应该是庄恕该有的人生。
如今身负执念,带着一丝腹黑而隐忍的庄恕,在看到纯粹得如阳光一样明亮的陆晨曦,他的内心是否会有一丝无奈,有一丝对命运的愤恨?
庄恕对于陆晨曦的感情是复杂的,在命运纠缠的背后,更有一种人生的对照性,或许在爱慕的后面,也有一种羡慕。
这种羡慕,也成就了他对于陆晨曦格外的保护欲。
这位小编写的真好,比心❤!
原网址:http://w.dzwww.com/d9/11019935.html具体内容如下:网易娱乐专稿5月2日报道(文/陈新颜)在《人民的名义》超高收视的夹击中,《外科风云》的收视就显得不够瞧了,何况它天生命途多舛,一开播遭遇了演员绯闻事件和医疗细节上的质疑。
但从电视剧的角度看,在国产剧中,它不仅很合格,而且可以达到优秀的等级。
好在哪里?
节奏、剧情、演技、感情正如《外科风云》播出前就预测的那样,李雪导演果然是正午阳光最会把握剧集节奏的导演。
这是他《伪装者》之后独立执导的第二部电视剧,不似其他某些正午阳光的导演酷爱卖弄摄影技巧,各种长镜头与特写,李雪的拍摄风格与画面,永远是清爽利落、没有丝毫粘滞的。
表现庄恕帅气的场面只需一个仰拍就好,一个画面到另一个画面只需一个人物的虚化,从医院到家的转场的剪辑只需一个镜头的调度,这些都是导演功力成熟的体现。
他对故事节奏的把控更是让人赞叹。
不注水,这是这部剧对观众、对整个国产剧行业的最大良心。
从一开始庄恕带着目的回国,到快速进入傅院长与杨帆的对抗,到陆晨曦如勇士一般的任性妄为被开除又不断给她机会上手术,再到一个个病患的出场,夹杂着对过去真相的探究,究竟谁是当年的幕后黑手?
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大BOSS?
每一集的内容与冲突都有意义且满满当当,这是观众能感受到的最直观的好看。
角色设置与演员的诠释也十分匹配,也就是人物丰满、全员演技在线。
回来复仇的庄恕,你以为他会不择手段达到目的,可他身处黑暗却依旧心向光明,他是真正的医者仁心。
他成熟、克制,对病人从不掺杂任何情绪专心对他们好,却也能在医院以及体制下从容应对,把事情做周全。
他是陆晨曦的引路人,所以相对于陆晨曦的外放,靳东对庄恕的处理方式是相对内敛的,这种内敛又完整表现了庄恕的隐忍,而一旦读懂这个人物的隐忍,就会让人心疼。
无论是乍见傅院长时候那复杂深邃的眼神,还是回首往事时他的一身落寞与寂寥,亦或是在知晓陆晨曦身份时他无语的凝望、转回头却一行清泪,靳东演出了这种层次感,让人动容。
但他又并非始终如此压抑,三人的合租日常里,在陈绍聪的折腾下,他的表现又是反差萌,特别可爱。
剧中没有一个人是可以单纯贴上好人或坏人标签的。
人性的复杂,大约也是这部剧探索的方向。
陆晨曦的人设一开始很让人讨厌,冲动无脑、过于热血,但剧集就是以她的成长线贯穿,前期的任性正是为了反衬她后期的转变。
傅院长或许一生都正直,但只做错了一件事,就是抹不开的污点;杨帆表现出来的是心机与深沉,却也能看出他的聪慧与手腕。
陈绍聪的插科打诨、卖萌耍贱,更是让这部剧变得好玩而有趣。
都说正午阳光不太会拍男女感情戏,那么《外科风云》简直打脸。
庄恕与陆晨曦的相处,简直浑身都冒着粉红气泡。
很久没有在国产剧看到相处得如此自然而清新的男女CP,没有任何矫情的桥段,而是在日常中彼此拉近。
一起做手术时的眼神交流是志同道合的信仰交融;不会说甜言蜜语只会讲大道理,但庄恕总是在任何一个陆晨曦所看得到的地方给予她力量;陆晨曦受委屈后,庄恕的一句“走,回家”简直是温暖人心的大杀器;两人一边互怼一边一起做饭、系围裙、聊心事,场景太温馨,庄恕十项全能,居家旅行必备;庄恕对楚珺的好意果断拒绝,没见过在感情上这么不拖泥带水的男主角;陆晨曦从车上跳下来庄恕接住陆晨曦趁势抱住他,简直甜到掉牙。
观众唯一的遗憾大约就是,国家欠我一个庄恕!
能够引发思考的,都是好的医疗剧以上这些,都是《外科风云》作为电视剧本身所呈现的优点。
那么比较有争议的医疗部分呢?
医疗剧在我国,真是吃力不讨好的剧种。
观众一边吐槽行业剧太少,一边又对认真拍出来的行业剧稍有错误就吹毛求疵,所以这种大环境之下,婆妈剧玄幻剧泛滥,怪谁?
观众其实难辞其咎。
《外科风云》固然有许多细节的医疗错误,可以指出改正,但这并不妨碍普通观众观看,并不妨碍它对医疗内核的表现。
《外科风云》也许真的有医疗错误,但对于普通观众的观看,并无大碍。
观众要看的是对医患之间关系的体悟,对医生这个群体的思索,对医院日常的描摹。
这些,《外科风云》都做得很好。
《外科风云》对于国产医疗剧的贡献在于,对医院生态的描写。
须知,医生也是一个职业,医院也是一个职场,无需神化,不是顶着天使名号,就都高大全了。
杨帆与傅院长的明争暗斗,对于医疗事故的考虑与认定,甚至对于谁来负责的推诿或承担,都很现实。
这些医院的派系政治斗争、医生之间的相处模式、职场的处事原则,剧中娓娓道来。
表现了,才能引发讨论、才能让人去改进,这是对医疗体制的思考。
医疗剧另一大看点,是在生死之间对生命的考量。
剧中那个独生子女,在面对父母都生病时候的彷徨,或许是我们每个人的切身之痛;对生病孩子的救治,要搭上母亲往后的生活,究竟是放弃还是继续?
医生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有救不了的人,面对放弃生命的病人,他们应该如何自处?
没有对错,也没有答案。
人生从来没有单一的答案,每个人的思考与承担,就是你心中最好的回答。
什么是真正的医疗剧?
没有定义,但我认为,只要拍出在医院这个特定环境下的人与事,能够让人有所思考,不管是人情、体制还是生命,只要看过之后有所得,就是成功的。
而《外科风云》显然在这点上很成功。
毕竟,这是电视剧,不是纪录片。
要真实、要绝对没有错误,去看《人间世》啊,还能满满感动呢——可纪录片的推广力,始终是有限的。
为什么有了纪录片,大众还是更喜欢看电视剧?
因为那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作品、经过淬炼的生活,更富娱乐性,才更容易被接受。
为了批评《外科风云》的微末细节,倒是把之前的《心术》、《到爱的距离》拿出来当典范吹嘘了,可别忘了,这两部剧在播出之初,也都是大把错误、批评之声。
时间这样轮回,真叫人觉得好笑。
拿《外科风云》与日剧韩剧美剧比的,同样可笑。
难道真的不是因为环境不同所以无法指摘他们是否真实所以才戴了滤镜吗?
《妙手仁心》里医生护士们没少谈情说爱,《Doctor X》里女主比陆晨曦更加耿直的个性,怎么就成了优点而非缺点了呢?
非要跟《白色巨塔》比,就有些强词夺理的意思了,且不说在国内医患矛盾如此紧张的前提下政策不允许,何况《外科风云》触及了部分医院权力斗争,就已经让部分人受不了了。
为了批评而批评,不去看剧集本身表达的内涵,而抓住细枝末节的错误不放,显然是舍本逐末了。
中国的医疗环境已经如此恶劣了,能够沉下心来去面对、不避讳,《外科风云》本身就值得称赞。
不是捧杀就是棒杀,能不能就事论事?
说完这部剧为何是好剧,再来说说那些戏外的恶意,对于研究中国电视剧的生态环境其实不无裨益。
这些恶意来自两个方向:一是剧集播出之前女主角白百合的负面绯闻,二是对正午阳光过高的期待。
第一个方向导致了观众对于白百合在剧中耿直人设的观感不好,无法入戏,但这一点是可以克服的,毕竟演员本身的演技还是过硬,台词、对手戏、情绪拿捏都在水准之上;第二个方向就更加有些吹毛求疵了,因为你是正午阳光,因为你是“国剧门脸”,所以别人勉强做到60分就能打90分,而你做到89分却只能打不及格——这合理吗?
如果说之前的《琅琊榜》、《伪装者》等剧,让正午阳光声名鹊起,那么之后的《欢乐颂》等剧,其实有过誉之嫌。
对于国剧良心的营销,或许并非正午本意,但已经如烈火烹油,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观众与行业的反感。
于是捧杀过后,就开始对《外科风云》进行棒杀。
在《外科风云》还未播出的时候,豆瓣上就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打了一星。
这种情绪很能够理解,却绝非理智。
《外科风云》里的傅院长在黑板上写下“实事求是”的话语,自己却未能做到,戏里戏外,似乎都一语成谶。
情绪发泄很容易,但无端埋没了一部好剧,也实在让人可惜。
之前我感觉剧情很好的《外科风云《jiqimaoTV》》没想到在结局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结局时为了给庄母报仇,作者也是够用心的了,埋下了如此深的伏笔就是为了弄死修敏齐……为了不让观众产生违和感,拉上了杨乐和杨子轩;为了体现修敏齐的“大义”精神,给他安排了一个非常体面的死法……然后庄恕回来后和陆晨曦求婚也是非常非常的突兀……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完事儿了,快点把伏笔收收我们就可以下了。。。
如果没有卓伟老师放出的一指禅和摸头杀大招,这部剧可能会在毫无波折的状态下顺利按照自己的tempo,宣传、发行、播出,然后凭借着“正午出品,必属精品”的业界口碑,获得一个不错的收视,顺利接过某反腐大剧的班,重新带起一波节奏。
然鹅,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周一见,变化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那场关于离婚还是出轨的争论,以及后续所掀起的舆论狂潮,一度让人怀疑这部剧可能面临着被紧急换档的危险。
毕竟,各类社交媒体上至今还弥漫着一丝硝烟的味道,大多数人都曾经跟王宝强、佟丽娅、谢杏芳一起并肩战斗、感同身受过,同志情谊还在,随时准备拿起键盘再次奔赴白百合、陈羽凡的战斗一线。
不过还好,事情峰回路转,一切有惊无险,作品按时上线。
总局难得地展示了自己温柔的一面,用实际行动给广大观众进行了一次法规教育,友善地提示大家要理性撕逼,冷静骂人,家庭事务不是判定劣迹艺人的标准,朝阳群众要与狗仔划清界线。
娱乐是个圈。
聪明智慧、英明神武如总局都难断艺人家务事,一般的升斗小民对于到底是谁挖了谁的墙角,谁带了谁的绿帽,谁中了谁的圈套,谁比谁的出价更高,当然更加无从判断。
层层迷雾之中,我们选择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老老实实地吃瓜、看戏。
这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似曾相识到会让人误以为编剧最初拿到的可能是《琅琊榜》的故事大纲,然后抓阄或者掷筛子选了一个题材,形成一个貌似全新的诡异组合。
它同《琅琊榜》一样,核心都是围绕一个“必也正名乎”的大问题展开基督山伯爵式的复仇,《琅琊榜》为父正名,《外科》为母正名。
两者都有身份变幻、卷土重来的人设方式,都有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心机算计。
当然,那些所谓的心机,全都掩饰不住胡歌与靳东身上喷薄而出的正直纯良。
最后都是以一种众叛亲离、层层收紧、请君入瓮的方式,达成一个犯错者自认其罪的终极诉求。
所谓的复仇最终也都实现了与仇恨的某种宽恕与和解。
大的轮廓几近相似,除了画风有别、主线不同,这分明就是一部没有胡歌的《琅琊榜》。
这并非一种批评。
好的剧总是相似,烂的剧才各有各的烂。
从某种角度看,结构上的类似是流水线、标准化作业的标志,是保证剧作水平、将成功经验再次复制的一种技术处理与质量控制,也体现了创作团队的稳定和编剧技术的成熟。
同时,更通过灌注在各类故事细节以及男女主形象塑造过程中的精神气质与优质三观,不断巩固着“正午出品”独特的江湖地位。
他们仿效欧美影视剧类型化创作的编剧实践也用实际行动教育了于妈、郭比特等一干圈内人士,除了赤裸裸地抄袭,编剧也是可以采用模式化规则的。
但是,模式化编创拿捏不好,就可能变成走不出窠臼的“套子里的人”。
自古深情留不住,一不小心被套路。
《外科》在叙事上同样没能走出传染病、医患纠纷、人事争斗、专治各种疑难杂症这些医疗剧老套路,而且这些路数及其变种还将被无数次的近亲繁殖。
作为以情怀和良心著称的创作团队,他们一方面倾向保守,喜欢固定套路和使用自己人,比如靳东;另一方面也在尝试突破,启用团队之外的新鲜血液,比如白百合。
演艺圈确实有一种人,因为出演某类角色太过出彩,而不断重复相同的戏路,形成了某种在角色选择上的路径依赖。
很难说是角色选择了他们,还是他们选择了角色,总之最终的结果是永远走不出角色扮演的怪圈。
比如《人民名义》里演技被喷的陆毅,再比如这位经常说人牙齿不好、甜到掉牙的益达美少女。
她又一次选择了那种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我们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
从《失恋三十三天》到《滚蛋肿瘤君》,再从《长大》到《外科》,她不断的重复自己,不断精心雕饰自己“小妞片之王”的桂冠。
在演绎方式全同的情况下,《外科风云》更像是《长达》续集,或者《失恋三十三天》医疗版,从黄小仙到叶春萌再到陆晨曦,这些角色其实都是换上不同服装道具的同一个人。
长期贩卖某种固定人设的艺人,在形象崩塌时总会显得手足无措。
很不幸,白百何就是这样。
场外事件的影响,让我们在面对她时,很难再次直视她的霸道萌妹子人设,不断脑补着池边戏水的香艳场景从而游离于情节之外,迟迟无法入戏。
更令人发指的是这次玛丽苏竟然突破次元壁,直接以满级人民币玩家方式出场,起步就是天才式的年轻专家。
这踏马就让荧幕前的我们hin尴尬啦。
为了满足这一设定,还要花费大量篇幅用来解释和丰满她让人难以理解的人设背景,典型的故事为人设服务,而非以人设驱动故事,形成全剧的重大BUG。
人是活在日常经验里的感性动物,通常情况下,建立在逻辑演绎基础上的故事比建立在日常经验基础上的故事更难在观者心中扎根,通俗来讲,就是让人觉得假。
同样的问题也出在靳东身上。
从《到爱的距离》到《伪装者》再到《外科风云》,从带头院长到带头大哥再到学术带头人,同样尝到了人设甜头的老干部也在大叔和大哥等鬼打墙式的角色套路里玩的不亦乐乎。
更加恐怖的是,白的萌妹子只能扮演几年,靳的大叔却还可以扮演很久。
不是说重复出演某类角色便是可耻的,尽管你帅你有理,但是演绎方式的原地踏步,其实是对观众欣赏能力的一种蔑视。
而且白的例子已经说明,角色人设与演员本人等同固然是有效的销售策略,但在全民狗仔的情况下,人设有风险,贩卖需谨慎。
当然,所有讨论的前提都是,不管盘外招如何,我们依然还把白和靳当作在演技上有追求的演员,而不是鲜肉鲜花式的娱乐明星来看待。
在颜值即真理的时代,如果他们本身并无追求,或者制片方并无要求,你我无fu*k可说。
全剧最大的福利无疑是片尾的彩蛋环节。
无论男女,几乎所有人都在心旌荡漾地期盼着胡歌的出场。
当老干部语重心长地告诫胡歌“别叫老师,叫大哥”,那一刻不知有多少迷妹感觉到苍茫的天涯全都是我的爱。
回忆杀祭出,一秒闪回到《伪装者》,遗憾的是只剩靳东独自主持大局。
只是这偶尔的灵动,也难以挽救整部剧的平庸。
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搜了一下才知道已经影视化了来看的,看了十集放弃了,最主要的原因竟然是靳东…不说他每部剧都是一样的人设,就他这种条件设定成三十多岁海龟是不是有点太离谱了,和白百何站在一起就像父女一样,白百何84的看起来和实习生一样年轻漂亮,靳东不管什么时候都穿着西装,太离谱了,在家里还是西装+皮鞋,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一点生活气息都没有,我寻思着你家是宴会厅?
还要正装出席???
动不动就是皱眉头,一张嘴就是说教味,如果换个演员换一种演绎方式会更适合更好…我对他的脸很厌倦。
剧情也是越来越离谱,看了十集知道主线就是挖出当年的秘密,但是就这东西又没有人盖着,我不懂为什么要搞这么久,而且有点过于为了强调正义而正义了,剧情逻辑完全不管,一个六岁的小孩被母亲抱着一起跳楼了,不仅没有ptsd还说出那么深奥的话,什么我有知道真相的权利,编剧写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想过剧情的合理性,男朋友骗了女朋友,就因为这样女方父母闹到医院要告发男的不让他毕业,病人冲着医生动手,完了又道歉说自己冲动,女朋友也不计前嫌说我讨厌的不是你欺骗我而是伤害了医生,这是什么莫名其妙的阖家大团圆情节啊,你要写能不能合理一点,看得我一头雾水??
这也是可以的??
白百何演技不错长得也很漂亮,长发短发都很好看,但是剧情说实话太小儿科了,很套路,男主的选角也不行,实在是太拉跨了。
全剧演技在线,颜值也够,情感动人,人设也喜欢、个性十足,三观超正,因此剧从此爱上白大掛的人貌似不少哇。
时不时让人捧腹狂笑、时不时还能戳中我的泪点,欢乐与情怀兼具的好片子。
白百合演的不错、甚至比靳东还要强。
节奏还可以再紧凑一点。
里面的医术方面的名词以及病情,让我等门外汉看得很是过瘾、同时又备感新奇,虽然听说内行认为bug很多。
外科风云总体而言还是值得鼓励的,尽管他还有许多不足,但制片方并不是在打马虎眼。不过正午的现代剧看了几部,个人倒是意外的发现了正午的一个优点,那就是在写到一些感情戏的表达上在国剧中倒是一股清流,那种含蓄温婉的方式,我很喜欢.
剧情很好看,每天追,全员演技在线,也没有很烂让人不舒服的台词,目前为止节奏也很好,当下大环境下没有注水太难得了,感觉被黑过了头……来更新:看到第二十七集,陆晨曦在帐篷里同时做两台手术,好紧张。对比之下,那些打着职业剧旗号纯谈恋爱的剧好low,编剧您辛苦了!
陪老妈刷,感觉挺拖拉
剧里有大量医学案例,不像别的一些剧,要不就是俊男靓女,要不就是天天打情骂俏。演员好,剧本好,很真实。
。。。。。。。。。。。。我以为是真的医疗职场类。。。。结果。。。又是披着专职外衣的都市情感大戏。。。。腻。。。
个人觉得比人民的名义好看
看了两集。
天哪这满屏一星给的 好意思吗 竟然只值一星??? 个人不是很喜欢看医学剧, 所以可能不会好好一直追~ 看了几集意思了一下 觉得演员什么都挺良心的 良心剧组呢... 总会有斗争的, 公司学校医院哪里没有流派没有斗争?! 只不过影视作品会放大一点这种斗争而已 用这个来当做吐槽剧的理由我真是不能理解...
会诊前大夫跑题去和小孩子在大厅堆乐高。保安应该扣工资。护士就是跑堂的,好扯。但拍得画面很漂亮,这个给一星,东东一星,白百合高跟鞋很漂亮一星。别说急诊大夫了。我没party也不穿那么高的跟。
什么乱七八糟的人设!
李佳航真的是这部剧的惊喜!
靳东不要再演海龟了,演啥都一脸社会主义灿烂
拍摄态度很重要,一味地致敬前作结果只能是注定无法超越
专业上太不讲究 但觉得7-7.5应该有 平衡一下
一星给靳东,一星给金士杰。
陪我妈看了几段。为什么医疗剧到最后就是不断给亲人爱人仇人种种身边人做手术?
虽然严厉批评专业上不严谨这一点 但是剧情和人物都说得圆 节奏也不错 四星没跑啊(一个对医疗题材有执念的人
我大哥是真有魅力,莫名其妙喜欢上女主的剧情我也是很不懂...然后,什么鬼结局....看了一下花絮,李佳航很可以!李雪你要求那么高,结局怎么给剪辑成这样!
驱动很诡异,人设也与现实不太吻合,只是好喜欢牛哄哄的专业人士。
走向越来越奇怪了盒盒盒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