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
初识米歇尔·莫娜汉的诸位,一定不会忘记她极富特征的相貌。
它美丽、端庄,却有些说不出的感受。
就好比看着《源代码》中她出演吉伦哈尔的女朋友一样,有些年轻,又有些沧桑。
同样矛盾的还有她的舞台生涯,有她的片子基本可以保证票房,但也就是那样儿,《碟中谍》算唯一例外。
对手戏的杰拉德·巴特勒压力显然是小了许多,这朵六年奇葩,在《300》之后终于盛开。
他不仅用完美的眼神提升了剧情的深度,还使得几种角色类型的转换浑然天成。
在教堂中受洗的场景中、在苏丹看到儿童因焚烧而熔成一团焦黑的瞬间,以及在孤儿院的单人卧室里被孩子的述说和劝导而触动的时刻,都堪称在最佳程度上还原了意境。
面对一个剪辑出色,毫无废料,又满载丰富音乐的电影来说,谁还能有什么不满呢。
也许唐尼之死略有迷惑,对此,导演似乎没想多说什么,他的心思不在这,都在主角身上;也许萨姆轰走唐尼的镜头让萨姆彻底堕落,可没过多久他就拿起了电话,跟女儿小虫玩起了游戏,然后说“小虫,我爱你”,然后小虫说“爸爸,我也爱你”,接着小虫开始哭泣,观众也在湿润的眼圈里找回了久违的英雄。
这部述说非洲苦难和慈善的枪战片,不仅仅捞得了票房,也捞得一阵好评。
绝品异类的突起一向如此,《大白鲨》《星球大战》《异形》《低俗小说》《泰坦尼克号》《断背山》……《阿凡达》都是这样。
可惜大众的审美几近饱和,看着看着就够了;学院的意思也很明确——“《拆弹部队》不是给你们奖了嘛!
”搭不上奥斯卡的顺风车,也不能指望它成什么传奇大作。
《机关枪传教士》还有一个更深的主题,即如何判断伸张正义的方式正确与否,片中原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某天恐怖分子闯进来将你的孩子掳走,然后我告诉你,‘我能把人带回来’,我如何把人带回来还重要吗?
”这样就能理解,对一部影片而言,奥斯卡能带来多大辉煌。
显然的,卡梅隆也只能在前妻手捧小金人之时笑笑,换别人肯定不是这张脸。
再把镜头对准斯科塞斯,砍下众多奖项的《雨果》居然败给那个不说话的家伙,个中苦闷他最清楚。
Fadeoc KhaosMar.9th, 2012
作為一個基督家庭我和我媽一看叻這部影片。
都快熱淚盈眶叻。
特別理解一個靈魂從罪惡中被耶穌基督無條件噠救贖是何等噠大能。
有些人說身為基督徒妳就有權利拿起槍去奪取別人噠生命麼。
可是這些被摧殘噠孩子們呢。
她們做錯叻甚麼。
這些對Sam來說都是神噠考驗。
他不光是一個跟隨主噠牧羊人。
他不光是一個手拿聖經將福音傳播到海外噠傳教士。
他是主耶穌噠戰士。
就像上帝身旁帶有光環和羽翼噠天使一樣。
他動搖過也質疑過神為甚麼沒能拯救生命沒能挽留他噠朋友。
可在那個小孩子開口和他說話噠時候他再一次被救贖。
沒有這些觸動他怎麼能體會到他就是上帝派來拯救生命噠天使。
別再抱怨叻。
別再仇恨叻。
非洲噠小朋友可能活不過下一秒。
這個世界。
請別讓英雄覺得孤單。
很多人说剧情很无聊,枪战没意思,那是因为说这些的都不是信主的,如果你是个信主的人来看这部影片,就不会因主角去了教堂一次就悔改了而觉得奇怪,这世界上有太多曾今是极恶之人后来得着福音后转变的,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存在,所以我不会觉得男主人公转变太快,还有这部影片不是讲政治也不是表演动作,它讲述的是一个曾经是罪犯的,认识主以后转变了,你可能觉得这很好笑,但如果这样好笑的人多一些世界会不会真的变美好呢?
不管你是不是信主,当你看这部影片的时候你不能否认,影片里的主角是个伟大的人,扪心自问下,你能做到影片男主的百分之一吗?
你曾今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过你的手吗?
如果没有,那还是安静看看电影吧,因为这是件真事情,而且这是个好事情,如果这样的“烂片”能多一点,说明我们的世界正在变美好,可惜这样的影片很少,大家更喜欢看的是飞来飞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打斗炫酷的影片,那些影片不会激励你去做个真实的好人,它们只是在满足你眼睛和大脑的快感就被扔到角落里去的一个快餐食品,说男主没搞好家庭的,请看清楚,他曾今是个罪犯,后来有了公司,再后来他们住进大房子,再再后来他做出了这个世界很多有权有钱的人都没做的事情!
拯救孩子!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英雄救了一个人,我们都会敬佩他,那如果一个人靠着自己,靠着自己心中的信仰去拯救一批人呢?
那么这个人又应该得到我们什么样的敬佩呢?
影片本身的艺术表现已经不重要了,这件事情是真实发生的,它本身已经超越了一切需要用艺术去升华它的手段,不是影片提升了这个事情,而是这个事情已经是传奇了。
我真心的为山姆也为那些没有拍成电影的“人”献出自己最崇高的敬意,这是“人”最美好的一面!
如果你让自己充满仇恨,他们就赢了 很棒的一句话。
影片吸引我的就是真实,一个人可能一番风顺,有起有落才是真实的人。
为什么中国就没有这样的人存在,或者说存在但是不为人知。
而天朝总是标榜牺牲家庭,加班加点,放弃自己生活而为社会活着的人为榜样。
这是一部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的电影,我看得非常感动。
基督教徒们信仰上帝,主要是为了救赎(自我)与洗涤(心灵),通过“神的旨意”来提升修养、唤回人性,并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化、帮助他人,是一种利已主义与利他主义相结合的信仰。
比如这个山姆·奇德斯,信教之后,不再吸毒、不再犯罪,而是变得上进、关心家人,彻底向过去say goodbye了,有点洗心革面的味道,给家人带来了希望与温暖,接着因为偶然的机会去了非洲,目睹了因战争而无家可归的孩子们的悲惨与疾苦而坚持设立了孤儿院,不仅如此,为了保护他们,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扛上枪与叛军对阵,不惜回国不厌其烦地向富人募捐,不惜变卖自己的公司与房子。
他所做的一切并未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只不过是一种高尚风格下而产生的自发的行为(他只想帮助他们),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神迹”。
实际上,我们传统的宗教教义中也包含了类似的东西,如佛教主张的慈悲、众生平等,道教的清静寡欲、天道承负等,但就像国家的许多政策一样,落到具体实施上却变了味。
我们的善男信女们求神拜佛,只是保平安、求子或保佑升官发财等,希望自己所信仰的对象能够念在自己的虔诚,在吉凶祸福、成败荣辱上能够帮助自己,保佑自己大吉大利,是一种赤裸裸的利已主义。
我个人倒是认为,文明与道德的基础是信仰,一个国家信教的国民越多、信仰越统一,它的文明程度与道德水平也就越高。
我们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根本原因在于信仰的缺失,据称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信仰度至今只有1%,无怪乎据传“火星男孩”波力斯卡曾预言:“2009年地球上的一个大陆将要发生第一次大灾难,这场灾难是针对一个无信仰的国度的警告”,“更具毁灭性的灾难将在2013年发生,因为神国的众神将要干预,更新地球一切污秽,为神国伟大的指导灵扫除一切障碍,让无信仰的国度的人类获得伟大的指导灵的感召。
”另一个原因在于缺乏信仰而导致的拜金主义盛行,整个社会与人心充满了浮躁与贪婪。
4月份,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阎学通在给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讲授国际形势时提出一个观点:我们有一个强大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拜金主义”。
在他看来,“拜金主义”思想已经遍布全中国,在世界上是没有吸引力的。
这话非常有道理。
姑且把这个社会分为一个金字塔的三个层级,最顶层的是位居高位者、家缠万贯者,中间层是中产阶级、上班族,最底层是城市底层人民、农民,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信神的比例为最顶层与最底层多,中间层最少。
什么原因,自己琢磨,欢迎来电咨询。
不过你要问我如果我是是山姆·奇德斯会不会像他那样做,我会很肯定地告诉你不会,若你实在要问原因的话,我只能告诉你我拼死拼活这辈子也不一定有机会出国。
不过这不代表我没有信仰,我是有信仰的,你若要问我是什么,我会骄傲地告诉你,我信党!
“上帝不希望我再那样做了。
”“噢,你找到上帝了?
”在苏丹旅行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回去过你的生活吧,这里的一切只会成为你跟你朋友的谈资。
“这里人太多了,你不可能帮助所有人。
”“起码我可以帮助附近这些人。
”上帝不止眷顾好人,他也会眷顾有罪的人。
我妈妈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把我的枪换成了《圣经》。
上帝在注视着我们每一个人。
你所要做的,只是敞开你的心灵,让他感染你。
那些孩子们的整个生活都在煎熬之中,他们经历过比这更糟糕的,你看过他们之中有人放弃了吗?
上帝给了你目标,你要去履行,山姆先生。
我们为上帝服务。
他对你的目的和想法不感兴趣,他只想看到你的努力,你辛勤的劳动,和你所流下来的血建立起来的一切。
如果我们不得不放弃,那么魔鬼就赢了。
帮助像你们这样的孩子,是我唯一做过的好事了。
我很害怕,害怕有一天我闭上眼睛,我所做的一切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我把这些看成了我的义务,直到将来有一个人为这些孩子而战之前,我就是做这一切的人。
这个地方不需要更多的武器了,先生。
这就是为什么开始战争的原因,人们总是认为他们是为了正确的理由而杀人。
人们需要用他们的牙齿来撕咬外面的恶魔。
我知道你是那些孩子的希望,但你也是我们的希望。
信仰在哪里?
我从来没用看见过他。
他救了Donnie吗?
他救了那些孩子吗?
不,是我救了那些孩子!
如果你让自己充满仇恨,那么他们就赢了。
我们不能让他们控制我们的心。
让我坐在这,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来证明这是正确的,我做不到。
我想问每个逃离这里的人,每个有兄弟姐妹的人,如果你的家人被绑架了,如果一个恐怖分子或者是一个疯子闯进了你家,绑架了你的家人或你的孩子,如果我说,我能够把你的孩子带回家,那么,怎么样把他带回来还重要么?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表现手法,竟然得到这样的评分。
太失望了。
看来我们找不到信仰太久之后,甚至都不能理解别人的信仰了。
纪念萨姆弟兄 Potterdy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七日) 萨姆·奇尔德斯弟兄是美国基督教徒,五十多岁了,为了防止苏丹儿童被当地的叛军绑架成为性奴或者童军的目的,公元1998年受上帝的旨意,不远万里,来到苏丹。
早点年春上到苏丹,后来到交战区工作,并建立“东非天使”(Angels of East Africa)的国际儿童救助站。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苏丹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人道主义的精神,这是神爱世人的精神,每一个教徒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基督耶稣认为:“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约翰3章16节) 。
萨姆·奇尔德斯兄弟是实践了这一条神的旨意的,我们每一位教徒也要实践这一条旨意!
我们要和所有国家的的基督教会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有宗教信仰国家的基督教徒联合起来,才能打倒苏丹Kony的暴行,解放苏丹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人道主义的精神。
萨姆·奇尔德斯弟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兄弟对姐妹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教徒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兄弟对姐妹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基督教徒,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教徒。
从非洲回来的人说到萨姆弟兄的,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苏丹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萨姆弟兄的庇护和亲眼看过萨姆弟兄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基督教徒,一定要学习萨姆弟兄的这种真正际人道主义的精神。
萨姆弟兄是个建筑工人,他以建房子为职业,对房屋精益求精;在整个苏丹建筑系统中,他间的房子是建的最好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只看过一次以萨姆弟兄为原型拍的《机关枪牧师》,后来在网上看到过许多关于他的报道。
可是因为忙,仅看过一次以他为原型拍的电影,还不知他知不知道。
对于他的所作所为,我是很敬佩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看的是4.4G蓝光版本 本以为又是头号公敌 守法公民的路子 结果一看 不是 整体感觉一般吧 明明2个小时可以刻画出比较不错的人物动作 性格的转变却在影片初期过于敷衍 所以感觉比较生硬对于非洲的惨状 描绘的还是比较不错的 对于黑人男孩兄弟俩的桥段设计 与血钻中父子失散差不多 只不过该片中失散的兄弟被男主人公亲手打死了 这点上其悲剧震撼感明显优于血钻但此处没有明显的交代渲染升华 以至于很多观影者甚至没有发现表演上看杰拉德入戏并不是很好 表现神父的慈祥或者机关枪的暴戾 都没有完全展现 副线人物也基本一笔带过 没有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比起同类的血钻 卢旺达 四月某一天 疯狗强尼等 略显冗长 没有高潮 倒是片中主人公出狱时穿的TEE 看着极其面熟 看了一眼身边椅子上的皮衣 擦 哈雷戴维森 你若仔细观看 片中出现哈雷的logo至少不下20次 为此我一帧帧观看结尾字幕赞助商 奇怪的是并没有找到哈雷啊
《机关枪牧师》分数之所以低的原因一个是片名带来的误解,人家是传记片不是主打血腥暴力的B级片,受众越多分数越低。
作为正经传记片,最重要的是整合人物事迹的所有线索,拎出一条主线来着重描绘。
这片子做的超级棒。
主线一直贯穿,小辅线统统构成闭环。
可以说故事非常完整。
人物形象也是及其鲜明有特色的。
这片子不是那种让人血脉偾张的类型,而是让你静下来细品人生多样性的片子。
观影的目的得摆正。
另一个是观众对主人公突然性格转变的不能接受,觉得拍的突兀。
我们可能被大量电影的血腥暴力坑害了。
电影里随便死个人很正常,尤其主人公这种喜欢玩枪的人,加上片名带来的误解。
但你真从现实逻辑出发,第一次自认为失手杀人你会不会极其害怕?
这时候类似即将溺死的状态。
如果正好有根浮木,肯定会牢牢抓住啊。
而且你仔细看,剧情虽然很快但时间是很长的。
只是片中没打出字幕几个月后。
所以前后性格貌似差距很大,但有迹可循且可信服,而且他后面的选择其实还是有暴力的隐形基因帮着决定的。
这电影从技巧上来说基本上问题不大的,人家讲的表面是浪子回头去非洲救助孩子抵抗反抗军的事,其实主线节奏是主人公从不信神到皈依神到贯彻神的旨意到宣传神给更多人到怀疑神到再次信服神的很完整的心理过程。
奔着皮去看的人体会不到这个完整的故事节奏。
从主题表达来看这其实可以不算一个大众电影,算不得经典,更不会让你拍案惊叹,但绝对稳扎稳打,文本本身是个很好的故事,拍摄技巧视听表达又足够优秀。
我只是个电影小学生,但还是希望更多人可以不只从一个电影的娱乐性来看。
各方面做的都很不错的好电影不应该被评分埋没。
传记啊。。。
没有火爆的场面,但却是那么地震撼人心。
提不起什么兴趣的传记。
另一种形式的KONY宣传片吧,make him famous~
小女孩唱歌,很好听~
时间线拉得有些长,是凸出人物还是事件或是在做的事。
kony 2012
无论电影拍摄得如何,无关各种专业技巧,只是主人公和他的朋友们的伟大的行为,足以使电影成为传奇。这部电影本身只是形式,完成了表现和传达伟大精神的使命。感谢上帝,最后让爱充满了内心,而不是仇恨,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不管情节,不管摄影,不管一切一切,只因为在那里有这么一个人在做这么一件事
尼玛这是当代的切格瓦拉啊(无神论在西方代名词 = 道德缺陷 狂妄 自我为中心 自私 狭隘 缺乏爱 贪婪 伪善 缺乏想象力 没有创造力 极端实际 实用主义至上 冷漠 表里不一 )
“如果你让自己充满仇恨,他们就赢了。”稍显拖沓。ps,MM已经具备丰富与型男搭戏的经验,除了trucker,还没有什么主演的片,下次,please~!
以为是烂片,没料到是普世价值的教育温情片.
Gerard Butler 果然不让人失望!
冲着里面那点福音题材给个二星,好好个东西给糟蹋了,整出个四不像,没看的洗洗睡吧,姐鉴定过了,别浪费时间了。
没重点,角色转变太生硬。冲着演员看电影的毛病必须得改了。
向Sam Childers致敬!PS:捐辆不值几个钱的破皮卡有那么费血吗?
相当讨厌这个主要角色 易怒 身边的人都是你的出气筒吗 对女儿发火 对朋友发火 甚至对不小心犯错的小孩子发火 感受到了逞英雄的快感后 连妻儿都不管了 你光有善心有神马用 连对你的妻子女儿的责任心都没有
沒什麼動作場面,片子又長,全片快進,真有點悶,無論豆瓣或是IMDB都評分太高了!!
当你看到字幕出来,原型人物出现的片段时,你才会真心佩服这类人的存在。#20120313
几好吖,又系d真人改编的好野,最后猪脚几乎迷失了自己,两个文明中跳跃,一个系发达现代化,一个系贫穷落后人吃人原始野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