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伦敦一家人

Ethel & Ernest,埃塞尔与欧内斯特,Ethel and Ernest

主演:卢克·崔德威,吉姆·布劳德本特,布兰达·布莱斯,帕姆·费里斯,罗杰·阿拉姆,彼得·怀特,弗吉尼亚·麦肯娜,茱恩·布朗,西蒙·戴,亚历克斯·乔丹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伦敦一家人》剧照

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2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3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4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5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6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3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4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5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6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7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8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9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20

《伦敦一家人》剧情介绍

伦敦一家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英国手绘动画电影,改编自Raymond Briggs以其父母真实人生为故事所绘的获奖和畅销绘本,讲述Raymond Briggs的父母,一对普通英国夫妇从1928年初遇相爱到1971年相继离世的故事,日子随男主人的发际线一起消逝,一生平淡无奇但相守终生温情动人,同时也是一部英国编年史,期间穿插着不少的历史事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疯狂的爱曼达洛人第一季新小屁孩日记飞行家情系北大荒爱慕痴狂最普通的恋爱威洛比家的孩子们人烟之岛2:战斗山鹰之歌狼灾记艺术窃贼偷偷爱着你SP人蛇大战大楼里只有谋杀第一季分歧者:异类觉醒沉默的海湾我们将他们全部杀死命中注定约翰娜·诺德斯特勒姆:叫警察通灵王FLOWRS老房之秘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第九季她们自己的联盟春草拯救内衣少爷残缺不全办公室第七季心房客国王理查德

《伦敦一家人》长篇影评

 1 ) 英国版平如和美棠

这部电影和绘本仿佛就是英国版的《平如和美棠》,只不过远没有平如和美棠那么多磨难。

社会背景同二战后的日本很像,每天都充满着蒸蒸日上的生活希望。

随着故事主线的演进,Ernest 家慢慢添置了第一栋用电的房子,第一台干衣滚轮(就是那种把洗完的衣服里的水挤出来的滚轮),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电视,第一部电话,第一辆汽车。

家庭这条线则更像是那个年代伦敦平民家庭的缩影。

结婚前Ethel 是名女佣,Ernest 是位工人,支持工党。

儿子Raymond成绩优异,考取了Grammar School (文法学校)。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文法学校在英国社会阶级流动性上做出的贡献,无数平民阶级的孩子就是通过文法学校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虽然成绩优异,但儿子Raymond 却选择了读艺术院校。

母亲Ethel担心儿子以后找不到饭碗,父亲Ernest把担忧藏在心里,嘴巴上只是说hope he will never grow too posh for us。

饶是如此,他们却从来没有干涉过儿子的人生选择。

虽然远不如宫崎骏动画的笔触精致,但鲜艳明亮的彩铅画风却给人以一种苏格兰羊毛尼般的温暖柔软之感。

圣诞档佳片。

 2 ) 一些碎碎念

1928年认识的一对夫妻,妻子保留着lady和gentleman的价值观,丈夫则自豪地认同工人阶级;两人充满对未来的畅想,看房、结婚,自己动手卸装灶台、装窗帘,渐渐把大房子布置起来;丈夫雪夜送牛奶时儿子出生,回来看妻子时红红手指拎着牛奶瓶。

夫妻成为父母,拍照记录儿子出生。

报纸收音机传递着信息:张伯伦到丘吉尔、德国人入侵、英国宣战、基督教文明、British empire and its commonwealth。

于是他们在家自制防毒面具、防空洞,听收音机里的话把孩子送到乡下,士兵来收走铁锅卸走铁栅栏,大人睡在金属笼子里。

轰炸来的时候天边橙光闪闪,第二天碎掉的玻璃扎进泰迪熊的身体,但外面的蔷薇开得很美。

父母去看望小孩,在乡下cottage感叹不相信外面还在战争。

战争结束时邻里全部出门在街道庆祝,挂满国旗,载歌载舞,旁边一个男人黯然神伤:我失去了我的儿子。

镜头拉远到落日。

一颗梨树种子。

战后福利社会,父亲认为是工人阶级的胜利,母亲问那谁来承担。

不管是母亲支持的保守党还是父亲支持的工党执政,配给的肉和奶酪变少的趋势都没有变化。

儿子从文法学校退学,要去学艺术,父母担心学艺术不赚钱,想象着可能会画裸女。

中间有些微妙的地方:儿子读书回来觉得父亲在厨房洗脸不卫生,而妈妈总是想给他长头发一把梳子。

墙上多了艺术类的学位证书,儿子成为艺术老师,每周一节课,比父亲赚得多。

收音机变成电视机,信件变成电话,开汽车去从前骑车去的草坪,父亲讲即将修建的大路。

儿子带女友回家,跟母亲讲女友有精神分裂症,他们不能有孩子。

两人在乡下小屋定居,母亲说这是垃圾场,父亲说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有一些新的事情:受教育的年轻女性成为参议员、同性恋即将合法、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父亲说,他要从月球上带回一些沙砾,母亲说,像从沙滩回来的孩子。

然后是母亲的爱兹海默,父亲的突然生病。

父亲独自一人那段,安排了那只黑猫陪在旁边。

最后儿子摘下父母的结婚照,墙上留下相框的痕迹,出门,那棵梨树亭亭,树上五颜六色。

 3 ) 平凡简单的小确幸

人越大,眼越浅。

生老病死固然是人生规律,但当面对时,还是很难过。

电影中,看到两老日渐年迈,有一幕,俩人一起在客厅看电视,爸爸离电视机很近地坐着,而妈妈则躺在沙发上,旁边还有大瓶小瓶的药。

那刻代入感特别强,眼泪开始绷不住,一直哗啦啦到片尾。

年轻时,妈妈是照顾者的角色,年老了成为被照顾的那位。

当妈妈离开后,爸爸用餐时,还是把妈妈的餐具一起拿出来。

让我想起纪录片《人生的果实》里,修一离世后,英子每天还是依旧为丈夫准备餐点。

两个普通英国工人,相识相爱,结婚生子,工作育儿,简单生活。

他们跟随时代,一起经历过战争,也见证着社会和科技一点点地进步。

看似平凡,也很平淡,但却不失爱,我想,这就是小确幸。

 4 ) 以童话故事的口吻,描述现实生活

【8.3】1、动漫人物的纪录片,一个温暖的故事2、把故事放在二战的背景下,展现英国一对夫妻的生活。

把很多历史事件通过男主喜欢关注政治事件给展示出来,我不太喜欢这种,明明应该是旁白的东西,让主角用嘴巴说出来,融合得又不好3、历史事件流水账,看不出来大多数的历史事件对角色的生活有什么大的影响4、男主是温暖的,他是一个送牛奶的,女主是小女人的,不关心政治,但她朴素的观点有时候却正好直击要害,他们的儿子是正常的,就像是很多普通英国人那样5、男主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这是电影里反映出来的6、画面来说,亮色调就是黄色白色,暗色调就是黑色灰色7、男主很有忧患意识,提前修筑防空洞、做了一个铁笼子8、剧情比较平铺直叙,特别是人生后半段,主要就是以情动人。

女主老年痴呆,一个一个死去

 5 ) 伦敦一家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讲述一对小夫妻相伴相守一生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28年的伦敦。

男主欧内斯特,是一个阳光的工人阶级青年;女主埃塞尔,是上流社会的侍女。

一天,埃塞尔在窗前打扫卫生时,欧内斯特恰好骑着自行车从窗前经过,误以为埃塞尔在和他打招呼,于是高兴地脱帽回礼。

这就是他们的相识。

后来,他带着鲜花上门拜访,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他们开始约会、看电影、见家长、贷款买房、结婚……刚开始他们的房子啥都没有,连窗帘也没有,就用一层布挡着。

他们慢慢赚钱、慢慢存钱,慢慢地把整个家填满。

他看报,她种花;他上班送牛奶,她擦地做家务;他维修家具,她缝缝补补…这些日常生活、细碎时光便构成了他们的日常。

欧内斯特总能给埃塞尔制造一些小确幸,生日时送个花做张卡片、两人一起骑着自行车去郊游;战争爆发时把防震铁笼刷上和家具搭配的颜色,因为埃塞尔喜欢把家布置得很有品味。

看到别人赚得比自己多,连儿子一天的薪水都比他自己一周还要多的时候,埃塞尔安慰说“那些工作又不适合你,再说了,你也不是干体力活的。

” 他们也有分歧,埃塞尔是保守党支持者,她心目中的绅士是丘吉尔,而欧内斯特是工人,支持工党。

一个小家庭中的“两党纷争”使家里争吵声和笑声不断。

欧内斯特也曾有过外遇的机会(这段真的笑抽),邻居因满足不了妻子的性需求,想要制造机会让欧内斯特代为帮忙,看到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尴尬地拒绝了。

他们也有每个家长都会有的烦恼。

埃塞尔大龄生育,原本想要一大家子住大房子的梦想便无法实现。

幸运的是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儿子可爱懂事,但也有调皮的时候。

儿子青春期时,开始厌烦母亲的唠唠叨叨;儿子很聪明,成绩好,考进文法学校,明明能上名校找正经工作,最后却选择了艺术这条路。

但是他们却觉得:“艺术没什么钱可赚,他永远没法靠艺术谋生”“学艺术那帮人都留长发、喝酒,还有……画裸女” 埃塞尔希望儿子能在教堂结婚,儿子却没有邀请父母直接登报结婚;她希望能抱孙子,儿媳妇却由于精神上的问题不能要孩子。

即便如此,他们最后还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

欧内斯特总是叫埃塞尔“duck”,用中文说就是小可爱。

每当埃塞尔伤心落泪的时候,总能得到欧内斯特的拥抱,以及一句“I know, I know”. 平时乐观的欧内斯特,在战场上目睹了无数生命被夺走,彻底崩溃,埃塞尔抱着他温柔地说“Have a good cry”. 日子随着欧内斯特的发际线一起消逝,他们一起走过了四十三年,后来埃塞尔得了老年痴呆症,连朝夕相处的欧内斯特也认不出来了。

说了一辈子“I know, I know.” 的欧内斯特,面对埃塞尔的离世,和儿子抱在一起,说了句“I don't know.” 同年欧内斯特也离世了,两年后儿子的妻子也病逝了。

多年后学了一辈子艺术的儿子选择用手绘的方式,纪念他父母平凡的一生。

“我的父母一生平淡无奇,他们从没闹过,也没离婚或者怎样,但他们毕竟是我的父母,所以我想做一本绘本来纪念他们。

说真的这有点奇怪,出了一本关于你父母的书,上了畅销书榜,混在那些讲足球英雄和烹饪技术的书里,我想他们会为此骄傲吧,但也可能会很尴尬。

我想他们会说,才不是那样的,又或者说,你怎么能谈论这件事。

不管如何,我出了这本书,而且这就是他们的故事。

” 就是那句早已说烂了却又无法做到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埃塞尔与欧内斯特从战争中幸存下来,从生活的琐碎和妥协中历练下来,花园里那棵梨树见证了他们真实暖心的一生,那棵树是儿子小时候用梨核种下的,如今已亭亭如盖。

放图↓↓

 6 ) 一家人的浮世清欢、细水流长

闲来无事和小冰聊天,她忽然问我想不想看电影,做了几个选择题,就推荐了《伦敦一家人》。

这是一部我从未见过的画风,也带给我前所未有的体验。

画风很唯美,像彩铅、像水粉、也像油画,总之是很舒服的,轻纱般的、透气(除了战争时期黑云压城的浓墨)。

背景音乐也是舒缓的,从前慢的感觉。

甚至战争时期也有远离硝烟的乡村,一如《邮差先生》中的小城,岁月静好,转眼也就过去了。

伤亡总是有的…但,不常发生。

Ernest总是在看报纸,从中应该可以获得世间的大事。

而我呢,如若早生几十年,没有现在这些媒介,也会悠闲的看报纸,装作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和妻子一起躺在草坪上)时间流逝,正如月光朗照所有人,一家人这样,就很好(●°u°●)」那时还可以对着家人会心安抚地说"there…there…","I know…I know"

 7 ) “存异”让家庭关系更和谐

我们时常会以爱之名绑架所爱之人。

因为天性使然,越是亲近的人,越希望对方的想法和我们一致。

所以我们通过各种方法想要迫使对方去改变,结果致使双方关系越来越差。

这个故事让我对夫妻关系,夫妻与孩子的关系都有了新的认知。

Buggis 夫妇对彼此的爱与包容让他们一起跨过了贫穷,战争与疾病。

所以他们相濡以沫了一辈子,也在他们年轻时的梦中情屋中过了一辈子。

他们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先生乐观积极,关心时政,喜欢新鲜的东西,对待事业比较佛系。

太太保守感性,对待生活认真严谨,虽然是家庭主妇,但是在兼职工作中也取得了成就。

先生爱讲世界上发生的大事,太太不一定感兴趣,也会试着回应。

他们对生活充满仪式感,在战争时期也不忘记庆祝纪念日。

他们很爱自己的孩子,不单是自上而下天然的爱,还有将对方视为独立个体去尊重的爱。

剧中几个小故事体现出Buggis已经两代人的观念差别,很多时候父母虽然不理解,但依然尊重孩子的选择。

最让我感触的是Buggis太太对儿子的太太Jean有精神病的这个事情的回应。

她并没有哀叹儿子倒霉,更没有试图拆散他们,她只是对Jean感到同情,默默的接受了自己不会有孙子的事实。

夫妻也好,母子也好,我们是家人,亦是独立的个体。

 8 ) 平凡伦敦夫妇的幸福人生。

通过历史的时间线很沉重的记录了一对夫妇的一生。

从二战之前的张伯伦绥靖政策,到后来二战时期德国对伦敦进行大肆的空袭,到希特勒战败德国投降,以及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二战彻底结束。

后来的朝鲜战争和撒切尔夫人竞选议员,到阿姆斯特朗登月。

作为伦敦城区的一个普通夫妇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起起伏伏,他们受到了战争的冲击。

家庭的房子,玻璃都被炸弹炸毁了孩子也收到了乡下,当然,你也享受的时代大的便利,从电话电视机到汽车。

这些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逐渐地推展到了寻常百姓家。

这对伦敦夫妇是时代的产物,你在时代中生活,他们就这样度过了一生,当时按揭25年买的房子,后来也被儿子捐了。

好像你能留下来的东西就是他们两个年轻婚纱照。

但当他们的儿子将婚纱照取下来时,已经不富有当时他们挂婚纱照是那样的高兴的心情了。

因为他们结婚了,而且有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

他们在这里憧憬着自己的一切,自己的未来,自己的人生。

当他们孩子将婚纱照收起时。

他们的人生已经终结了。

这对夫妇能遗留下来的痕迹,大抵就是那个婚纱照,还有婚纱照背后的未褪色的墙皮吧。

所以人的一生是干什么呢?

与家庭亲人保持和睦关系,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一个爱自己的丈夫或者妻子,有健康快乐成长的孩子,有一个温馨的房子就很圆满了。

 9 ) 《伦敦一家人》--- 没有你,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

以前看到《伦敦一家人》这部电影的名字的时候,就会本能地觉得说:哎呀,应该不怎么样的吧?

到底谁想要去看伦敦一家人怎么生活的呀?

然后想起《搞笑一家人》,虽然有时候也很搞笑,但是真的很没有品味的一部电视剧的呀。

但是昨天晚上因为我自己有一点点的心烦,于是想了想之后就是说:还是看这个动画片吧,看着像是一部动画片的模样。

看完之后的感受就是:这部电影真的很治愈。

电影里面的爸爸,三观非常正。

结婚之前两个人一起去约会,路过一家音乐厅...妈妈说好想听一听呀,父亲说:“但是感觉花那么多钱听一场音乐会挺浪费钱的呀!

”于是两个人在门口站了一段时间之后便愉快地离开了。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穷并且快乐着吧。

” 而且父亲身为一个送牛奶的员工,父亲送牛奶送的非常地快乐,父亲让我觉得送牛奶这件事情是那么地有诗意,让我觉得小小的一件工作居然可以有这么大的乐趣,我看到之后真的也好想说我自己去做一个送牛奶的员工呀。

妻子问丈夫说:“你想要升职吗?

” 丈夫:“我才不要升职呢,做个送奶员挺好的。

为了能每天看到小鸟我也不会升职的,我喜欢呼吸新鲜空气。

”这个状态真的是太棒了,父亲的状态让我觉得说,我现在也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工作,让自己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

一.你有多久没有听过鸟叫的声音了?

看这部电影给我感触最深的地方之一就是:父亲身为一个送牛奶的员工,并没有说不热爱自己的职业,每天应付了事。

相反,父亲很热爱自己的职业,父亲也不想要升职,父亲的追求就是:“为了每天能看到小鸟我也不会升职的,我喜欢呼吸新鲜空气。

” 这句话让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此刻的生命状态。

我现在过的非常不好,我也不热爱自己的职业,也不怎么热爱学生...如果说去采访一下的话,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说:“我就是我本身十分热爱小孩子我才去做老师的。

”很少有人是这样的,很少有人能够从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目标的。

生活在城市里面的我,小区里面的树根本不超过五棵,一出大门见到的就是一些人,别说小鸟了,蟋蟀、青蛙的叫声我都听不到的,更加别说小鸟了。

所以说,很羡慕这部电影里面的爸爸的状态,他为了每天能够听到鸟叫的声音,而一大早就去起床送牛奶,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战争期间,父亲把孩子送到了乡下。

父亲和母亲住在一个类似于猪笼子的地方里面,但是正因为住在里面,等到有炮灰的时候,父亲和母亲的生命安全就有保障了。

而且不管他们家被炸掉了几次,父亲和母亲依旧是乐呵呵地,重整旗鼓。

怎么说呢?

就是他们不管多么地贫穷,他们是一直很快乐的。

二.没有你,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

母亲离开人世了以后,父亲觉得整个自己的生命都不怎么好了,儿子在乡下,父亲一个人郁郁寡欢。

每天呆在自己的房子里面,没有人讲话,天天都不开心。

因为那个陪伴着自己几十年的人,真的就是说不存在与这个世界上了。

父亲觉得很难过很难过,但是又无计可施,父亲后来也没有好好吃饭,以至于胃疼的难受,在母亲离去不到一年的时间,父亲也离开了人世。

真正好的爱情,大概就是“没有你,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

”父亲和母亲也会因为一些事情而争吵,但是父亲还是很爱母亲,母亲则是勤勤恳恳的,这两个人,是那样的合拍,生下来的儿子画出了两个人相识相知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觉得心里面那样的欢喜。

整个故事的画面,都让我觉得很舒服,很治愈。

就像是《夏目友人帐》一样治愈,这部电影豆瓣评分8.6分,但是我还是觉得有点低了,因为真的太治愈了,我看完之后,仿佛有一团柔软渗透进了内心深处,让我的心变得强大起来,让我的心变得坚硬起来。

所以说,拥抱整部电影。

 10 ) 光是平凡的一生,就已足够荡气回肠

爱情是什么和幸福在哪里是人们永远都无法精确定义的两大难题,毕竟谁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经历、心得,说出一套完整而毫无破绽的理论。

这是谁说谁有理的事情,其中滋味只要是满足的幸福的都是值得的。

《埃塞尔与欧内斯特》讲的是一对夫妻每一天的日常,一天一天的累加之后凑成一生,然后故事至此完。

即使经历了二战、战后恢复重建、国家政治动乱……这些看似能够把平凡的故事变得荡气回肠的曲折都没有影响他们的普通日常。

他们……就只是如我们所有渺小得不值一提的普通公民一般,在流水似的生活里,结婚生子变老,没有传奇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大悲大喜,真的就只是生活里的鸡零狗碎。

然而看完后竟会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些琐碎这些日常距离我们如此遥远却又如此贴近,原来时光带给每个人的意义是一样的,原来我们真的只是随着时代潮流自然而然消亡的有机体,原来认真经营好一生是如此美好的一件事情,原来接受细水长流的日子,安心生活下去是如此伟大的一件事情。

就是这般美好。

【从你的名字开始】埃塞尔与欧内斯特的故事开始于一个平凡无奇的早晨,上流家庭女仆埃塞尔站在窗口抖灰尘,然后看到了阳光开朗的送牛奶工欧内斯特,然后两人相视,挥手致意,然后引发了一种类似爱情的悸动。

埃塞尔整天趴在窗口等待、窃喜、紧张、失望,反复循环,一天又一天过去。

突然欧内斯特就捧着鲜花敲开了大门,他说我觉得我应该自我介绍一下,因为你朝我抖抹布抖了够多次了,我叫欧内斯特。

我叫埃塞尔。

恋爱、约会、见家长、结婚一切都水到渠成,埃塞尔辞职的时候高兴的说我要结婚了,欧内斯特大声喊着说我也是。

从此他们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牵绊一生的夫妻,在往后的故事里再也缺一不可。

他们贷款买了房子,然后一点点把家具买齐,孩子出生,慢慢的把贫瘠的日子过得越来越丰满。

欧内斯特活泼开朗对生活充满热情,是典型的大男孩;埃塞尔敏感贤惠持家,是典型的小媳妇——还是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一样,毫无特别之处,但真实可爱。

【最差的日子里有最好的生活】1928年一战结束十年,墨索里尼、希特勒掌权,各个国家不是内战、侵略他国就是被侵略,剑拔弩张,接着二战爆发,英国参战。

德国的空袭、与法国的结盟、制定的把各家儿童送到乡下寄养的政策。

埃塞尔与欧内斯特在朝不保夕岌岌可危的生活里仍旧带着热情与希望。

两个人争论政党的问题、整天报不离手的欧内斯特、因为孩子的卷头发被剪而伤心大哭的埃塞尔;欧内斯特十年如一日的送牛奶,到处搜集便宜的家具,包办屋里屋外的所有粗活重活,悄悄的买了车,在后院修防空洞,不叨念家长里短不抱怨生活;埃塞尔做沙发套做门帘洗衣服带孩子打扫卫生,为了贴补家用也去上班,闲时就和邻居吹嘘一下自家争气的孩子,偶尔也抱怨一下生活。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们都是这样过得平淡而踏实,无论政党怎样变换,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战争来了就响应国家政策把孩子送到乡下寄养,然后欧内斯特参加消防队跟着灭火救人,埃塞尔继续打理家务。

战争结束后把孩子带回来,欧内斯特拥有了一辆升级版的送牛奶车,埃塞尔升职;雷蒙德越长越大,上大学交女友结婚,欧内斯特退休。

时间就这样一晃而过,不知不觉已相守半世。

【我们平凡无奇但足够荡气回肠】随着雷蒙德的长大结婚,埃塞尔与欧内斯特一天天老下去,埃塞尔身体每况愈下,欧内斯特也渐渐秃头,原以为永远不会结束的日子在彼此的生命尽头摇摇欲坠。

这就是我们,这就是我们普通但却平实丰盛的人生。

埃塞尔大欧内斯特五岁,是典型的姐弟恋,但欧内斯特一直称呼埃塞尔为小可爱,想要组成一大家人的愿望因为埃塞尔是高龄产妇而作罢,孩子出生后第一句话是“她怎么样”而不是小孩子怎么样,永远都有小惊喜,也永远都顺着埃塞尔的心意;埃塞尔嫁给欧内斯特的时候两个人一贫如洗,但埃塞尔永远都把家里打点得井井有条,从没有嫌弃过欧内斯特低薪的送牛奶工作,在欧内斯特沮丧失望的时候也永远以亲吻、以拥抱的方式鼓励安慰他,生活里虽有小争执但总以大局为重。

就这样温馨的过完一生。

电影里小雷蒙德带回一棵小梨树苗把它种在院子里,待父母过世后雷蒙德和妻子站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然后雷蒙德说“这树是我用果核种出来的”,这样的一幕竟然和《项脊轩志》里“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透露出的寂寥思念之情不谋而合,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埃塞尔大欧内斯特五岁,他们于1928年结婚,1971年同年离世,是雷蒙德·布里格斯根据父母真实人生故事所著的绘本改编而成的手绘动画电影。

因为有真实的基础,所以更显得动人。

我们来到世上是偶然的几率,变成伟大人物的几率更低,因此注定了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与爱情都将是微不足道的平凡日常。

但一生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又是如此弥足珍贵,即使平淡如水,即使不值一提,都是我们仅有的一生。

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出生,恋爱,结婚,生子,直至死亡这一连串的人生变化是无法在历史上留下任何一笔,我们自己也知道我们的人生不独特。

但当我们将它制作成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在漫长短暂的一生里,其实我们一直是岁月的主角,我们的故事没有千回百转的曲折之美,没有光彩照人的惊世之美,却自有一份细水长流的平实之美。

当我们把那样的一生穷尽的时候,再回顾这样的一生,会看到即使是如此平淡的时光,我们也没有得过且过,而是用珍惜温馨希望与热情将它雕琢成了璀璨的钻石。

照亮了属于我们的渺小的历史空间,让我们过完这一生,还想要相约来世。

《伦敦一家人》短评

等到风雨都看透 陪我看细水长流。

6分钟前
  • Erin居居
  • 还行

看不下去,没有什么意思,给脑残人看的。

10分钟前
  • 醒了吗
  • 很差

喜欢画风但是不喜欢情节 不喜欢就别勉强 所以才不要硬熬全看完

12分钟前
  • 松弛椅子
  • 较差

流水账电影

17分钟前
  • 水共禾autumn
  • 较差

前面有些平淡,大概平平淡淡才是真,后面有些悲凉,也许人生都是悲剧。

19分钟前
  • 秘窗
  • 推荐

伦敦版的父母爱情,配音好绝,画风也好棒。想去看原作了

21分钟前
  • 小白新之助
  • 还行

温情动人,有太多会心一笑的场景。和在英国时的伙伴一起去看,场里碰到了两拨也是在英国见过的朋友。我爱伦敦。

22分钟前
  • 莫陶客
  • 力荐

基本上都在听广播、念报纸、读信,做个绘本就够了

24分钟前
  • 请尊敬王道长
  • 还行

温馨感人,时代变化与生活点滴,是个人回忆也是历史记录。(张伯伦、丘吉尔、希特勒是除了主人公一家以外提到的最多的名字了。)让人不禁思考若自己这一生被描绘出来会是怎样。

28分钟前
  • 出走的托马
  • 推荐

陪女儿一起看的,明白了两个人的生活最重要的语言是 - I know, I know.

31分钟前
  • cocojamboo
  • 推荐

为什么一生这么短……一眨眼就过完。

34分钟前
  • 春三十
  • 还行

这部跟《欧维》都好喜欢。

38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力荐

画面挺漂亮

40分钟前
  • 雪雪snow
  • 较差

流水账,不太喜欢

43分钟前
  • 皎然™
  • 还行

平凡的人生不等于如此无聊的平铺直叙好吧?

48分钟前
  • 冉月野兔
  • 较差

热衷评论时事政治的爸爸,没什么见识但偶有洞见的妈妈,平凡的一生见证着历史。铅笔彩绘画风不错

53分钟前
  • 浮生若梦
  • 还行

温暖画风及舒缓音乐并不能掩盖流水账式的故事结构,过于平的结构很难有足够的情感共鸣。

58分钟前
  • 最幻想
  • 较差

细节很真实,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口音,画面和用色都让人感到很舒服,强烈推荐!

60分钟前
  • Amberose
  • 力荐

画风好喜欢啊,配乐真好听啊,平淡而真实

1小时前
  • 镜中猫|51neko
  • 力荐

他父母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多特别,但就是这样简单普通的生活和经历,娓娓道来,刻骨铭心。

1小时前
  • 影志
  • 还行